浅谈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48:33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而忽视或轻视优秀生的教育工作。其实优秀生不是完美无暇的,他们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着这样那样不健康的心理,如果忽视或放弃对他们的教育,那么不仅将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将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优秀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剖析优秀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优越心理。在优秀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盲目优越感,有的表现高傲自满,喜欢听奉承、夸奖,不敢正视缺点和自己所处的地位,甚至产生比别人高一头的特殊心理状态。
克服优越心理的良药是辨证法。教师应帮助他们摆正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学,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勇敢地超越自我;帮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的道理,明白先进不是绝对的,骄傲将导致落后,促使他们走出骄傲的心理误区。
二、嫉妒心理
优秀生自尊心强,好胜,不甘落后。这种心理品质既有积极的正效应,能鞭策他们不断进取,也会产生消极的负效应,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主要表现有:一旦发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就觉得不舒服,心情压抑;待人接物时常常以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心,严重的 感觉过敏;言行好带情绪,影响了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克服嫉妒心理的关键是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要帮助学生,使其懂得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嫉妒别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只有敢于承认别人的长处,欢迎别人超过自己,勇于竞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才能形成学生间良好的和睦的人际关系。
三、依赖心理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在家庭的娇生惯养之中。一些优秀生的家长为了让子女上重点中学,对子女关心备至,应做的家务统统代劳,高蛋白食品、滋补性药物应有尽有。这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皇帝”或“小公主”般的生活,养成了依赖人的习惯。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班、团、队活动的一切事情都需要老师安排、决策;遇到问题优柔寡断,缺乏判断、决断能力。
克服依赖心理的有效方法是:经常进行自理、自立、自制、自强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意识地放手让优秀生组织、主持主题班(团队)活动;假期让优秀生参加社区慰问军烈属、创建等活动,使他们在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家长让子女经常参加家庭自我服务性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挫败心理
长期以来社会对优等生方方面面尤其是学习成绩的期望值比较高,而优等生在学习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受到挫折,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往往会受到指责。不少优等生通常因为不能正视挫折而引发大的情绪波动。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会使他们一蹶不振.
调活挫败心理心理的主要途径是加强耐挫教育。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优秀生充分认识社会、市场的瞬息万变,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使他们懂得,若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和耐挫力,将来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另一方面要多给优秀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家庭教育也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走出种种误区,帮助孩子克服挫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