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持久战(抗战省思录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7:09
蒋介石的持久战(抗战省思录之一
分类:曾经那么写过
今天是2007年7月7日,77事变70周年了。这是个应该纪念的重大日子,纪念数百万为国捐躯的英雄,纪念数千万惨死国难的百姓,纪念中国历史的触底反弹,纪念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但面对70年后仍然歧乱对立的抗战史学,中国人更应该痛切反思。
中国抗战史学有三大混乱甚至对立的基本点。一是全面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对日的妥协退让是否“投降主义路线”或者“卖国路线”?二是抗战中,国民党与共产党谁发挥了领导和主力作用?三是战后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政府“以德报怨”的对日战略是否对头?本文先说说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一块测试中华民族是否从知识上、心态上、智慧上做好复兴准备的试金石。
关于全面抗战前的路线问题,可以从蒋介石本人、抗战准备、“攘外必先安内”战略、“持久战”发明权这样四个角度来看。
1、蒋介石是不是爱国者?
看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袖是否是一个爱国者,关键要看他的作为。许多人都可能慷慨激昂地发表过爱国言论,而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基于立场、事势、策略等也都可能讲些妥协的场面话。但这不是判断一个弱国政治家的标准。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作为。汪精卫投敌了,他过去的慷慨言论都作废了。张自忠为国捐躯,他在北平与日本周旋时的言论都作废了。蒋介石领导八年抗战,直至全胜,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四年多孤军奋战,抗日之决心、意志充分显现,再说他不爱国,中国就没有爱国者了。这里介绍一个历史细节。1935年北平保卫战其间,蒋介石在亲自视察芦沟桥防御工事时更是在日军阵地前匍伏爬行千余米至我方河边堤下考查地形,并命令在永定河我方略高之河岸下构筑反斜面阵地,该处阵地在阻击日军对我军主阵地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蒋介石是否为全面抗战做了准备
九一八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开始了全面备战。1933年,蒋介石提出了以西南地区为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主张,其后利用两年时间,控制了四川的军阀。为了加强战备,蒋介石积极加强军队和军事工业建设,从德国等国引进了大批军火和军工设备,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按国防需要把全国分成华北正面、晋绥侧面、东正面、南海区和警备区五大备战功能区,在郑州、开封、徐州、海州和京沪一带设置防御工事,其中,在江浙区的五个防区,十六个阵地上,计划建造2606个工事,至1937年初已建成2264个,豫北分区九个阵地计划建造1353个工事,至1937年初已建成1273个,而上海、杭州、南京三线的工事构筑任务至1937年春全部完成,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速,连日本侵略者也叹为观止。从这些事实看,蒋介石是积极备战的。
3、蒋介石于1932年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对不对?
晚清时期中国外战必败一是因为军力存在代差,二是因为没有举国动员的体制。民国前20多年,日本能够步步进逼中国,由山东而东北,由东北而华北,一是从甲午开始确立的对华军事优势,二是利用了中国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局面。当时军阀们各有靠山、挟洋自重的局面使国家实质分裂。1928年国民政府仅仅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其实际控制地区不足三分之一。面对当时局面,是先抗日,还是先建立国家的实质统一是个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蒋看到了日本侵华的决心的同时也看到日本还没有准备好全面侵化的事实,于是决策先安内,先建立国家的实质统一。到西安事变为止,国家统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民政府有效控制了多数国土和人口,为全民族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抗战奠定了制度和体制的基础。国共内战仅仅是这场统一运动的一个局部,蒋坚决反共的立场应该反思(这个立场在战后酿成了国家的沧桑之变),但不能因此颠覆对国家统一运动的基本评价。
4、77事变之前的妥协战略到底对不对?
蒋介石最大的污点就是918及其后的在华北的退让。大陆史家一致指为“卖国路线”,海外也有不赞同者。那么蒋为什么不在918时候全面抗日?蒋介石自己说:“我们是弱国,要对自己的国家有忠实的估计”。他认为1931年的中国没有抗日的实力,抗日反而会亡国。所以要忍耐,要准备,“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蒋的战略是:一要抗日,二要抗则必胜。所以要争取时间,安内,备战。东北、华北的退让,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大战略的前奏。平心而论,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写的很精彩,但蒋一直以来的战略就是持久战。1937年10月28日蒋介石在苏州淞沪前线召集第三战区师长以上官长会议上讲话说:“在我们预定的消耗战和持久战的策略之下,已使敌人受到意外大的打击,在精神上我们实在已打败了举世共弃的倭寇!……当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军人有一分力量,就应为国家作一分的牺牲,以一分牺牲,就要挽回一分国运,再接再厉,坚持到底,就是我所说的,流尽最后一滴血,射尽最后一颗弹,准备最后的牺牲,直到消灭倭寇的侵略,获得最后的胜利为止,才算尽到了我们后死者的责任!”这里“预定的消耗战和持久战的策略”是很明确的。反过来说,如果918时候就全面抗战会怎么样?正规军是肯定抗不住的,从当时国内战力最强大的东北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许多人批评蒋迷信正规军,不相信人民,不相信游击。意思是没有正规军中国也能嬴。事实会是怎么样呢?首先中国当时要亡国成为殖民地,尽管遍地游击,也改变不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命运。今日伊拉克游击不少吧,能改变国家被占领的格局吗?不要举越战的例子,越战的窍门是美军害怕中国的正规军干预,所以从来没有占领北越。我们倒可以举俩中国的例子。马关条约,台湾割台,人民拼命抵抗了,也游击了,结果50年下来,反抗力量几乎没有了,倒是很多人皇民化了,真心诚意地成为了日本人。50年太久,我们看看东北,日本人占领东北14年,残余东北军、共产党的抗联都抵抗了,游击了,结果到1942年基本凋零殆尽。日本把东北统治得铁桶一般,许多东北人都濒临皇民化了。总之,国家兴亡,一靠实力,二靠智慧,三靠团结。绝对不能仅仅靠意气和愤怒。清流误国,粪青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