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打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45:18
看了联合早报网《解放军少将罗援:马英九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及蔡逸儒《中美联合声明深度解析》的两篇文章,我突然有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感受。试想,作为一名军人,解放军少将罗援所说的“作为军人,就要以军事手段制裁台独;没有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实力,就没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只有做好打的准备,只有在党中央需要我们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即能胜”……还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蔡逸儒所担忧的“偏安江左必然灭亡”……我想问:这台海两岸的统一,真的就只有这武统的一条道可走吗?

  我其实不赞成武统。即便台湾的台独势力死灰复燃,百分之四十的绿营支持者坚持他们的台独;即便马英九的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这台海两种制度然道不是现状,不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最好的“统一”吗?想象一下战争,正如罗援将军所说,过去之所以没能武统,是因大陆的军事储备尚未完全到位;其次,大陆也要做到“仁至义尽”……而今,如果大陆的军事储备完全到位,一次次礼让台湾,释放过多的善意,台湾支持统一的人还是没有上升;支持独立的也没有下降;主张“永久维持现状”的民众仍然占两成到两成五——罗援将军的意识我理解,要大陆释放的善意不被台湾民众接受,这两岸的统一,只能用战争的方式加以解决?深层次地想罗援将军说的这段话,“马英九的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话是没错,但将此就定义了马英九,定义了两岸的统一之路,我想这是不是有点巴顿将军的风格,军人的志向就是战场,胜者为王败者寇?

  而要说到蔡逸儒所担忧的,我想那也大可不必。中美两国再怎么走得近,台湾问题都已经不是台湾政治家、军事家们所认知的台湾问题。试着想想冷战思维——简单到两人的亲疏,在俩人嫉恶如仇之时,双方是不是都会找对方的敌人做朋友?而当俩人冰释前嫌之时,这对方的敌人还会是己方的朋友吗?蔡逸儒先生(及台湾的政治和军事家们)至今也没走出冷战思维,还以为台海开战美国会出兵帮助台湾……站第三者的角度看此事,我一直认为台海真要开战,美国已经不会出兵,而只是会当它的调停人。这就如蔡逸儒先生所说,当国家利益高于原先的承诺之时,美国很有可能会因国家利益而放弃对台湾的承诺……这也就如现炒的很凶的“美国如果再次出兵朝鲜,中国是否还会出兵”一样,再次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很有可能不会出兵,而扮演的角色也是调停。而中美两军,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志同道合真正的友军、同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共同浴血奋战。弃台湾而亲中国,这也许会是美国近期最大的国家利益!

  写至此,我希望中美台三方的政治家及军事家都不要一成不变地沿袭过时的、冷战的、用战争改变一切的僵化思维。中美两军为什么总是要把对方当假象敌来对待?台海两岸为什么总是要在这“统一”与“台独”的喧嚣中面红脖子粗?想象一下东德西德,被定义在两种制度分治在柏林墙两边的一个国家,最终不还是要推倒柏林墙回归正道吗?再想象南韩北朝鲜,虽连名字都改了,但如今,南韩北朝鲜的民间交流不还是难将他们的语言、血脉割舍到你是你我是我吗?若要再算上南非,虽种族隔离了多年,不一样肤色的白人黑人水火不容;但如今,这世界趋于大同的观念不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接受?不需战争就可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国内各派系之间的矛盾,这,难道不能给中美台三方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们另外一种思维模式?特别在涉台问题上,除了“打”,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更现实的方法呢?!

  何必打台湾,我以为不需战争,台湾与大陆之间早晚会统一,会认可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而中美关系迟早也会成为国与国的关系,而不是现如今的国与国而非两军互为伙伴的关系。要和平不要战争,不管各国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们用什么理由、方式挑起战争,我都觉得它是对人类的屠杀,血腥的屠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强权行为,最终,都要为这一行为付出它惨痛的代价。看美军入侵阿富汗及伊拉克,不管理由多么得冠冕堂皇,现如今不还是让这两个国家战争不断、生灵涂炭……台海两岸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们,你们,然道就因自己的职责而夜郎自大到不知人之生命最可贵吗?台海两岸维持现状已经六十年了,继续维持现状六十年又有何不好?它难道就不属于一个中国,就成了别的国家的附属国(或台湾国)了吗?对大陆而言,两岸人民不因战争而流血,不因战争家破人亡,这有何不好?而对台湾而言,真的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这又有何不好?面对日新月异的大陆,即便你现在有条件讲不回归,最终,等你没条件可讲之时再回归,对整个台湾而言(台湾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们),你们,是不是台湾历史上的罪人?冷静地想想现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放在中国大陆,最有先机的台湾,如果你们还不近水楼台先得月,还以为台独、远离大陆、投美国及日本的怀抱是你们的大政方针,到头来,不需武统,台湾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们就会被台湾的百姓彻底地莫拉克……而整个台湾,还需你大陆军队的一兵一卒吗?

  单福山2009-11-25《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