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界男人:上帝疯了 把美丽智慧都给了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8:51
弹指十年,蓦然回首。面对凶险的市场环境、冷峻的竞争对手、捉摸不定的政策风险以及企业内生的各种困境,张秀华凭借清晰的职业规划、精进的职业追求、坚韧的女性特质、专注的职业态度,走到了今天
中国的地产界素来被视为一台男人的大戏,“她势力”式微。
但上海地产界的男人们时常会谈及一位略施粉黛却端庄大方的台湾女人。9年前,她创立了一家房地产行销代理公司;9年后,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海地产界的男人们戏言:上帝真是发了疯,把美丽和智慧都给了她。
她就是富阳(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富阳”,0352.HK)的执行董事张秀华。这是一位既迷人又令人敬慕的女人,有着弹簧般的舌头、钢铁般的意志和狮子般的好胃口。
告别全职太太
在台湾,流传着一曲新民谣:“如果不想受shanghai(伤害),就请赶快去shanghai(上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台湾同胞移民上海,张秀华便是其中一员。
1995年,张秀华新婚后第5天首次来到上海。“当初之所以选择上海,是因为台湾人对上海好似一见如故。对于上海,是一种浸染在回忆张爱玲和白先勇小说中的喜爱。”

刚来的时候,曾经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张秀华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太太,但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她和先生一起开始了有苦有甜的创业之旅。
那时候来自台湾的年轻女子很少,张秀华每次回台湾,整个飞机上大多是往返两岸的旅行团和男性经理人。不同于许多女子沉浸在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当中,告别全职太太的安逸生活成了张秀华收获今日成就的关键一步。
“在新兴市场,才有机会创造不可能的未来。大陆虽然起步比台湾晚,但是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遇。另外,那时候的房地产业虽然已经处于谷底,但转折也即将开始。选择谷底进入,对发展企业来说却是良机。”她认为。
没有殷实的家资,没有显赫的靠山,富阳的创业历程在上海开始了。
公司草创时期,她因为性格外向,除了身兼财务、前台、剪报纸、电话试调等数职之外,还要出去开发市场。她第一次接案子时,带着“一种很怯生但又不得不勇敢面对的心态”接洽了一位40多岁的开发商老总。
回忆创业时的同甘共苦,张秀华说,没结婚时她和先生分在两地;结婚了,在上海共同打拼的日子倒像在热恋。夫妻俩经常到上海各处考察地块,有一次不知不觉中竟走了七个钟头。
张秀华解释当时的创业策略是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理论,“那时,徐汇、人民广场等一些苏州河以南的区域是比较好的,我们创业时就考虑苏州河以北的区域,选择了像闸北、普陀、浦东这样当时较偏远的区域。经过几年积累,1998年我们开始接手在浦东几十万平方米的案子,这是公司独家代理的第一个大型个案,由此积累了进军徐汇的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使得富阳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1997年,上海富阳在长宁区创立;4年后,总部迁到浦东小陆家嘴CBD。9年间,富阳从8人扩张到数百人,已在全国设立10余家分公司,业务网络覆盖30多个城市,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公司综合实力位列“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前十强”。
弹指十年,蓦然回首。面对凶险的市场环境、冷峻的竞争对手、捉摸不定的政策风险以及企业内的各种困境,张秀华凭借清晰的职业规划、精进的职业追求、坚韧的女性特质、专注的职业态度,走到了今天。
经略公司长远
这位已经告别全职太太的迷人女人,令许多男人感到敬慕。她的狮子胃口与长线奔袭的能力,备受瞩目。
7月5日,富阳IPO。富阳在港上市时期恰逢港盘波动,挂牌上市首日的交易情况并不乐观。该股在轻微高开报1.08港元后,随即跌破招股价。
富阳潜水,归咎于宏调?张秀华告诉记者:“就企业而言,我不太看短期股价如何,更看重企业长远的成长性。对房地产代理公司而言,楼市可能出现供应过剩及价格波动,包括在不同时期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些通过成交变化影响公司盈利进而影响股票表现。”
“另外,大陆和台湾不一样,台湾是海岛,房地产的波动周期很短;而大陆房地产业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抑制过头的投机炒房,这是政府在践行‘居者有其屋’的执政远景。”
对于此次上市融资的用途,张秀华表示:“目前富阳主业仍然为代理新建住宅产品,或开拓二手房市场,同时不放弃与境外基金合作的可能,但不会涉足房地产开发。”
她就此解释道,“不排除考虑在适当的时机介入二手房市场”,这或许将与中原、汉宇等一些港资代理行开拓“一、二手市场联动”的营运模式接近。日后富阳非常有可能和境外投行、基金开展一些投融资领域的合作。
公司跨越式发展,容易存在“管理失控”等问题,张秀华早已谋定而动。她自信地告诉记者:“经过9年的积累和发展,富阳建立了完善的内控体系、严格的品管流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身处办公室,照样能够清楚准确地掌握各地的运营状况。”
幸福的魔方
家是每个女人的幸福城堡。作为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一位妻子,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身兼数职的张秀华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做到游刃有余?
“工作放入生活,生活放入工作。”张秀华告诉记者。
谈到家庭,说到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张秀华掩饰不住喜悦:“家庭也是一个管理体系,也要懂得授权。”
从孩子幼儿园起,张秀华就开始培养他们在生活上独立自主、敢做敢当。她会经常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如果有时候错怪了孩子们她会郑重道歉。
孩子刚出生时,因为工作繁忙,孩子交由张秀华在台湾的父母抚养,但是她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2岁的时候,她毅然决定把孩子接来上海自己身边。她认为平时言语上的交流、拥抱、亲吻等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儿子3岁的时候她就培养他读英语,送儿子去上英语课的时候,张秀华会教育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充分准备。
与其他许多在沪的台湾人不同,张秀华没有打算把孩子送进台商学校。她想让儿子继续和上海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她希望在这里成长的儿子能够融入上海社会,也在上海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