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佑至:电视剧《蜗居》里的制度问题(南方都市报 2009-11-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46:49

电视剧《蜗居》里的制度问题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夏佑至 原创 浏览量:194  发布时间:2009-11-22 手机看新闻
版次:TM06 版名:评论周刊 随笔 稿源:南方都市报  

    发现中国

    ◎ 夏佑至 媒体工作者

    连续发生了倒楼和两起“钓鱼事件”之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了上海媒体的一次联合采访。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采访还是第一次。俞书记当然要谈到倒楼和“钓鱼”这两件事,他说这是制度问题。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倒楼和“钓鱼事件”造成的影响中,最恶劣的不是一些业主无家可归或者让好心人剁掉一根手指头———这当然很悲惨并且值得同情,但是最不幸的是整个社会因此失去了信任感。这毫无疑问是制度的问题。

    在城市里生活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因为类似的制度问题有很多,不只是可能被“钓鱼”,被倒楼而已。上海最近在热议一部叫做《蜗居》的电视剧,主要剧情是讲年轻人怎样才能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电视剧没有说这个城市就是上海,但电视剧是在上海拍的,而且,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年纪轻轻的白领都为这部国产电视剧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可见这个话题在上海的共鸣程度。白领们都有大学文凭,工作地点也不错,每天穿着正装、拎一个手提包去上班,看上去相当体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们本来都是美剧的拥趸,如今为一部讲述如何成为房奴的国产电视剧流下眼泪,证明以前那种体面不过是强作欢颜而已。

    其实要知道一对小夫妻如何在上海买房,不用特意去看电视剧。这样的故事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比比皆是,而且情节十分雷同,无非是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再榨干各自父母的所有积蓄,然后找到任何能够找到的熟人借钱,用以上这些血汗钱付掉首付之后,他们就成为了众所周知的房奴,此后若干年(视贷款年限而定)中需要按月向银行支付数额不等(通常不少于3000块)的房贷。房奴并不只是上海才这样。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一条制造房奴的流水线,在过去的10年当中,把无数年轻体面的男男女女,变成了愁眉苦脸心事沉重的杨白劳。

    《白毛女》的故事起源于高利贷,高利贷本身是个经济问题,但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就变成了制度问题。住房社会化刚开始也是个经济问题,最后把一代人或者几代人从人变成房奴,也成了制度问题。

    制造房奴本来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但房奴除了让政府和开放商发了笔横财,还把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变成了缩头乌龟。这和“钓鱼”的原理是一样的。“钓鱼”本来是为了查黑车,但执法部门很快就发现,这是一种有效的抢钱手段,于是抢钱立刻变成了首要目标,黑车反而只是一种托辞。

    房奴的最大特点是生活单调,一切行动以还贷为中心。除了要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连社会交往———尤其是需要分摊费用的场合,也要尽量避免,长此以往造就了一批宅男宅女,虽然是在人口密度中国第一的城市里,人和人之间并不会发生关系,更不会关心公共事务,因为大家都像缩头乌龟一样,缩在没有付完贷款的龟壳里面。

    在一个缩头乌龟的世界里,钱很容易变成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公务员的职业风险低,但公积金却是最高的,所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和国企次之,岗位同样供不应求。虽然这三类职位的总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房奴的要求,却成功地在社会上树立了“什么是好工作”的标准。一种职位风险越小,能够提供更高的住房公积金,说明这是个好工作。这种标准当然很保守,但的确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大城市的生活已经被“一个中心、两个G点”———以还贷为中心,以涨工资和降息为G点所统治,怪不得都说银行在中国是一种政策性工具,而政府必须牢牢掌握住国有银行的控股权。

    互联网经济走红的那几年,我记得各地政府都提出目标,要打造创新型社会,大概是因为互联网泡沫后来破裂了,而且传统行业里的国企也通过垄断实现了赢利,这种说法现在不常听得到了。其实在一个遍地房奴的社会,年轻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冒犯权威,最大的心愿是跻身党政机关,成为公务员;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社会的。

    相反,尽管还有很多人暂时没机会成为房奴(听说城里有一种“焦虑综合征”,我觉得这肯定是主要原因),但房奴的世界观已经大行其道,连姑娘们的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姑娘找男朋友,先看他帅不帅,再看他是不是有才,房子排名很靠后。现在反过来了,房子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买房就结了婚,男人会觉得欠了配偶很大的人情。尽管女权主义者认为中国基本上还是个男权主导的社会,但中国男性的“(房)奴性”要比女性更深,因为买房的舆论压力主要落在他们身上。

    用韩寒的话说,这叫“男人改变世界,女人改变男人的世界观”。但说到底,是房子———其实是一种造房子的制度——— 改变了世界和人们的世界观。

http://gcontent.nddaily.com/9/a3/9a3f34a2d6ad7dcd/Blog/8a0/912d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