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1:22:56
『夫子书话 闲言絮语』主题:校点出版---王羲之集(含年谱等研究资料)---欢迎您赐教 网友跟帖:58 共1页  现为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GO: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18:28:53 目前还没有一部现代标点的王羲之集问世,这与王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研读文本,我和我的朋友有意校点出版---王羲之集(含年谱等研究资料)---欢迎您的真诚赐教和大力帮助!在此先谢谢大家了.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18:34:40 如果有朋友愿意合作(尤其是提供相关资料)就太好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就--王羲之集(含年谱等研究资料)--的编辑校点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倘若此书能成功问世,将以适当的方式(包括署名等)回报所有参与的朋友-------真心期待您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05:19 期待...........................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05:21 期待...........................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07:43 1 王羲之的故乡是哪里?
东晋琅琊临沂人

临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前人曾以“灵秀钟毓,代有伟人”赞誉之。临沂历代所出的名人中,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故人们又习惯地把临沂城称之为“羲之故里”。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为右军将军,又称“右军”。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善隶书。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主要原因由于他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临沂地区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一期占地面积约28亩,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洗砚池正对大门,占地5亩。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在洗砚池的北面约10米,即是高出地面2米的晒书台,有150平方米,为当时王家晒书之所。在晒书台北面约10米处,有5间仿古建筑,占地200平方米,是现代人修的琅琊书院,里面珍藏的王羲之的碑贴、碑刻,以及书法名家的真迹。在故居西侧是百米长的书法碑廊,均为当代书法名家的手迹。东侧则是亭榭、小桥及一片片竹林,景色宜人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0:01 王羲之故居坐落在临沂城内,据“集柳碑”记载,“……台曰晒书,池曰洗笔,其地为东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故宅也。”据记载,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他经常坐在自家门前的高岗上临池学书,练完就到台下池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水尽染。相传王羲之还喜爱鹅,时常站在池边,对鹅沉思。据后人分析,他是在鹅身上研究书法的道理。王羲之的执笔方法是食指高钩,正如鹅头那样昂然微曲,拇指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无名指内钩,抵住笔管的下端,小指紧贴无名指,运笔时就象鹅的两掌齐力拨水,使全身气力都贯注到笔尖上。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1:20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
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临沂地区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王羲之故居位于洗砚池街中段,总体规划用地面积51.5亩,89年6月开始修复扩建工作,9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完成了故居的一、二期工程建设和拆迁工作,建成书院、洗砚池、晒书台、碑廊、水榭、砚碑亭、留香亭、拱桥等一批景点,使开放部分达到20余亩。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在洗砚池的北面约10米,即是高出地面2米的晒书台,为当时王家晒书之所。在晒书台北面约10米处,有5间仿古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为后人修建的琅琊书院,故居内陈列着有关王羲之的文献资料,以及他的书法拓片。修缮一新的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遗迹,可一窥当时王宅的模样。新建的晋墨斋、书法展室和百米长的书法碑廊,可使欣赏到书圣的手迹、碑帖以及当代南北大家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2:36 中国古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是山东临沂人,有不少史料均可证实。近读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中的《颜真卿》一书,发现他们分别把这两位书法家的籍贯搞错了。

《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兰亭集序〉篇中,有一条注释说:“王羲之——字逸少,会稽人,王导的侄子。”其实,王羲之是王导的从侄,也并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这除了《晋书·王羲之传》有所记载外,其它书上还有一些佐证材料。南北朝时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说:“祥字体徵,琅琊临沂人。”“祥父融,娶高平薛氏,生祥,继室以庐江朱氏,生览。”王祥是属于“二十四孝”中的人物,王览是王祥的异母兄弟,他是王羲之的曾祖父。本书同卷转引《丞相别传》说:“王导,字茂弘,琅琊人,祖览,以德行称,父裁,侍御史。”王导的直系脉祖为王子晋,其祖父为王览,而王羲之又恰巧是王导的从侄。又《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转引《文字志》说:“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父旷,淮南太守,羲之少朗拔,为叔父廙所赏,善草隶,累迁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至此,王羲之的籍贯为琅琊临沂即今山东临沂是无疑了。《中国历代散文选》之所以会注释舛错,大概是把王羲之做官的地方当成家乡籍贯了。

《颜真卿》一书说:“颜真卿,字清臣,长安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五世祖就是南北朝时的学者颜之推。”此书的作者把颜真卿的籍贯说成“长安万年”,不分祖籍和客籍,是很含混的。此不知所持何据。大概,也是把籍贯与做官的地方混在一起了。据历史文化典籍和《沂州志》等记载,颜真卿与王羲之都是山东临沂人。只是王羲之童年时代随王氏族人渡江南下,后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而颜真卿祖上曾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等地做官为宦。由此,便出现含糊不清的有关记载了。对此,我们只举两例,便可证明:其一,山东临沂城里过去有“五贤祠”,祠中所供乡贤为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贤祠”既然把颜真卿列为乡贤供祀,他是山东临沂人,也是无可置疑的。其二,颜真卿自书的《多宝塔碑》文中,明白确凿地写着:“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可是,有趣的是,《颜真卿》一书中明明白白有《多宝塔碑》的插页影印墨迹,还说他为“长安万年人”,而且不加注释说明,似乎有点文不对题,而且也不应该。起码,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或者编辑态度不太严肃吧!



(原载《大众日报》1981年5月24日,此系“学术短论”。本文现已收入2000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艺术丛书(全十册)——《琅琊子大文化漫笔·争鸣篇》(本册58万字)的“书画研究”部分。)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4:10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5:22 原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7:13 王羲之传世唯一真迹居然在日皇手中。
《丧乱帖》,唯一最有可能是真迹的,其他包括台北故宫的《快雪时晴帖》都已经被证实是唐人临摹的。

这样的超级国宝,居然在日皇手中,还是1300多年前,那个鉴真和尚叛国逃跑的时候带去的,真是悲哀啊!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18:32 王羲之生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公元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王右军故宅在治城西南隅普照寺《临沂县志·古迹》),后迁居山阴(浙江绍兴)。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临沂诸王”举族南迁,旧居舍为佛寺。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改名为普照寺。寺内有金代妙济禅师觉海集柳公权之字而成的《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碑》,称名“集柳碑”。《集柳碑》记载了王羲之故居“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日洗砚池,皆其遗迹”等情况。



临沂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出身于士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人称为王右军,尊为书圣。晋代士族地位非常高,我窃以为其时士族含义当表现有三层:一、出身豪门、地位尊贵;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的丞相。另一位伯父王敦则是东晋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二、书香门第、家承风雅;比如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皆为当时书法名手。三、交往广泛、连锁关系;当时几大士族交往过甚,互相结亲,如庾家、谢家、郗家等。

王羲之因其出身,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48岁任会稽内史。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不慕荣利。又因少有美名,朝廷喜其才干,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皆坚持不受。他不谙当官,喜清静。不得已而任官时决不尸位素餐,对宰相謝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还对灾民开仓赈济,說明他不慕荣华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能够流传后世并被人广为称道,却并非是他的出身和政治生涯,而是缘于他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妇孺皆知的典故。

羲之学书

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随姨母、女书法家卫铄,私谓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书迹,见到洛阳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意识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且融合众家之长。家族门庭善书者众,帮助和影响也极为显著。

羲之所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于此基础之上博采众长,一变汉、魏质朴淳厚之书风,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一个全新境界。尤以行草书表现雄逸流动之美。《晋书》称其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隶书笔意,创立今体书风。其真、草、行诸体造诣皆深,真书势形巧密,草书浓纤折衷,行书遒媚劲健。总之特点是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历代帝王及名家评论极多,不一而论,举例如下:
梁武帝萧衍:羲之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阕。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书,详查古今,尽善尽美,状若烟霏露结,势如凤翥龙幡,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书论家张怀鹳:隶、行、章草、飞白具入神,独质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
清高宗乾隆:右军书法真乃上上神品,稀世之宝也。

典故逸事

一、东床坦腹

《世说新语》记载:羲之20岁时,另一大士族、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家选婿。其时重门第等级,王家子侄纷纷乔装打扮,神态矜持,希望被选中。惟羲之若无所思,躺在东边竹案旁比划书法、吃着冷馍,因天热还坦胸露腹。太尉喜形赞叹道:此正我婿也!自此有了“东床”(女婿称呼)和“令坦”(称呼他人的女婿)之说。

二、黄庭换鹅

一道士,想请羲之写本《道德经》。闻其最喜白鹅高洁之性格、昂首之姿态和洪亮之鸣叫,养群白鹅以诱。果然羲之迷恋不去,求卖之。道士遂索书写,成。现在绍兴城外兰亭公园内尚有鹅池,岸边碑刻“鹅池”,据说"鹅"字是羲之所题,“池”字为其幼子献之所书。

   据传羲之爱鹅与钻研书法有关,他以为执笔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对此种情状作诗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羲之爱鹅的千古佳话,也成为后世文人书画的常用题材,现存有明代陈字、清代任伯年、现代傅抱石等佳作。

三、池水尽墨

自7岁随卫夫人(卫铄)学书,尤推崇张芝、钟繇,亦学其二人刻苦之精神。琅玡幼年时期,曾“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四、入木三分

   传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也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五、千古兰亭

《兰亭序》真品一直保存宫中,梁朝战乱流落民间。陈朝天嘉年间,羲之7世孙僧智永(传世有《千字文》帖)得到。太建年间,献陈宣帝。而后隋灭陈,上献晋王杨广。惜杨广不学无术,智永便借故翻拓索回,圆寂后传给大弟子辨才,终被唐太宗获知。

太宗好武亦喜文,三邀辨才而不得。宰相房玄龄献计暗取,派监察御史萧翼行事。翼足智多谋,扮书生骗辩才信任。半月后,方偶而提及书法。又欲擒故纵,夸口炫耀然后假意不愿拿出"二王"真迹,诱辩才上钩。待赚辨才拿出《兰亭序》后,故意说是赝品,使辩才当晚急于弄清真假,来不及将《兰亭序》收好。他趁机赶到当地财主严迁处,出示密旨,叫他翌日一早派人请辩才吃斋。辩才匆匆赴约,未曾收好《兰亭序》,肖翼急忙带出永欣寺,直奔都督府。请功心切,随即换官服,日夜兼程护送长安。

太宗得到《兰亭序》,爱不释手,每日摹写,派人翻拓。贞观23年,太宗病逝,《兰亭序》作为殉葬,密藏昭陵。后昭陵被盗,《兰亭序》自此不得见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21:27 书圣之殇 ----- 王羲之传统及其本质 ----------------------------
白砥(赵爱民) 1965年 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书法博士 中国美院副教授

梁武帝评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可以包含两层意思:一、其用笔或急越、或沉着;二、其结字动静相生:动如龙跳天门、任由驰骋;静如虎卧风阙,屏息凝神,蓄势待发。两者(用笔与结字)关系融合得很微妙。若用笔动静不能有机转换,其结构的跳掷与整严也便难以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空间中。反之,若其空间构思单一(一味地动或一味地静),其用笔的变化也便难以全部施展。
梁武帝此评,让我们应对上王书的手札,而非后世膜拜的《兰亭序》。
可惜的是,王书这一审美特征,由于唐太宗对《兰亭序》的过于崇拜及后人的因循。随着一代接一代的讹传,至清代已完全变味———王书似乎成了漂亮与甜美的象征,离梁武帝的感觉越来越远了。
这种感觉的偏离,与后人对用笔的教条理解及对空间形式的忽略有关。唐初书家基本学王,虽各具风格,但已走向温和。陆柬之一篇行书《文赋》,承传的已是其舅虞世南而非王羲之的笔意了,结构愈趋平正。从陆柬之的行书让我们想见被视为学王“正脉”的赵孟兆页,显然,赵孟兆页行书更多地像《文赋》而非像二王——二王潇洒倜傥的魏晋风骨在赵书中已不复存在。如果说,《文赋》还存有一些古雅气息的话,赵书则只见秀丽了。秀丽离古雅尚有一段距离。由于赵书的讹传,使后世不能见到二王真迹又缺乏创造意识的学书者亦步亦趋,至清代馆阁体流行时,王书已经完全被曲解——笔法与结字几无变化。近现代的白蕉、沈尹默等书家,气息难以到达赵书,更谈不上承传右军笔意。这一特殊的书法现象,颇似某些电视娱乐节目中对某个寓意动作的模仿递传,虽然其紧接的两者尚有一定关联,但到最后一位模仿者时,他所能收到的感觉与原本的动作已相距甚远。好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照相与印刷术的发达让我们直接能见到二王书法的印刷品,才明白王书原本的模样及其所代表的书法中魏晋风骨的意味。
“魏晋风骨”的产生,与魏晋时期文人们信奉玄学有关。两汉是崇尚儒家的时代,但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及连年的战乱,儒家经学并不能像往常那样令人信服,故进入魏晋以后,一种佛道结合而偏于道的学说随之兴起,这便是玄学。玄学主张超越有限去追求无限,与先秦道家以宇宙为本的“无为”观有一定不同,它更倾向于对人生的自由境界的探求,即从先秦道家的宇宙本体论过渡为人格理想本体论。玄学的这一观念直接影响到了魏晋美学,同时也影响了魏晋时期的书法创作。如三国·魏钟
流美者地也”之类的话流传下来,后人评钟书“天然第一,功夫次之”,可见与其观念相一致。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东晋士人王羲之,虽深怀行仁政的理想,但现实终使他回到玄学、佛学中寻求解脱。其对现实的失望及追求自然、适意、酒脱的性格既反映在其书法文字中,也反映在其书法形式中。这种不入时俗、强调个性、追求自然、反对束缚的精神,亦便成为魏晋士大夫对人生与艺术的独特理解,成为魏晋时期的独特文化现象。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美学散步》)这也便是“魏晋风骨”的本质特征所在。
与钟谣系相比,王书虽不及其古质或天然,但其功夫特绝,而且,他试图把这种功夫表现到极为自由的境地,这也与其先儒后玄的思想转换相关。唐太宗极懂右军书风,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而“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然太宗虽在理解上过人一等,但却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根本,故逸少书中之玄学色彩,并没有在其宣传王书时加以阐扬。而不论其本人或是初唐几大家,都循了王书规矩的一面,以使王书所具的“魏晋风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下面就王书手札与后世尊王书风在用笔及空间形式上作一对比,以明王书精神之逐渐丧失的过程。
王羲之手札:
1、用笔。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衔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折是折,转是转。连续运笔提按既具节律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2、结字。没有一字四平八稳,一切都在动态之中,但这种动态并非是单纯的摆置或单纯的连带,而是服从于整体空间的安排。每一字都有一种造型,而每一个造型又环环相扣。
3、章法。王书手札章法是最令后世人望尘莫及之处。尤以《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二谢帖》等为极致。其往往楷、行、草奇妙组合,将动、静及其中间状态合在一起。而线条的粗细、字里行间的错落与疏密开合,形成一个无法变更的整体。其前后上下空间极富形式意味,从今天的角度讲极富“现代”色彩,尤其动、静或草、楷的对比浑然一体,衔接、呼应得天衣无缝。
后世学王书法:
被列入王羲之名下的《长风帖》、《游目帖》、《大道帖》、《此事帖》等摹本,其无论用笔、结字、布白及气息均下《得示帖》等手札数等,气息甚至不及《文赋》醇厚。可以想见唐人在传播王书上做了一定贡献(大量摹写王书以使流传)的同时,也使王书精神走失,面貌变异。唐陆柬之行书《文赋》、元赵孟兆页行草似乎更接近这些王书劣仿者的用笔及结字方式,而王书之遒劲风骨及结字、布白之动感、节律,则多不能取得,以至变得没有激情,看似温和,实则正在走向媚俗。所谓“媚俗”,即内涵的丧失,其外形漂亮、甜美,迎合大众口味。陆柬之之前,已有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存在。这位同样被后人视为得王书真髓的书家,其表现也颇令人失望———用笔、结字趋向一律。当然,由于真草千字文主要作为启蒙写字课本,故尚情有可原。但智永没有其他笔迹留传,让人难以想到他的创作会是怎样的一种表现。
三家用笔:智永多用侧锋,笔迹外显,但没有王书侧锋的飒爽———王书侧锋多由中锋在一定速度下翻侧而成,且很快又能转成中锋,智永则似乎是静态下的单纯侧笔,缺少运动性及过程性。陆柬之用笔稍含蓄,性情温雅。赵书行草则趋向单薄,动作变化少,转锋多拖带成侧,少笔锋的绞势。
三家结构:智永单字结构平顺匀称。《文赋》与赵书相似,但《文赋》稍宽和,赵书则过于圆熟,两者皆少右军欹侧之势。
三家章法:《千字文》字基本独立,难言章法。陆柬之也为简单布列,偶见楷草对比,但缺乏呼应,显得突兀。赵书行势则多平直,似抄写工,千篇一律。
概括言之,三家均少王书的变化(用笔、结字、章法),而是将王书一字一字学写,把王书的奇崛变成了工匀,拆解了王书的整体意识,以致王书的流传变得简单、轻薄、规范了许多(从集王书《圣教序》中也可以看出王书单字结构之奇)。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21:46 及至今天,许多人完全丧失二王的传统,丧失“魏晋风骨”的本质精神,而拾得后世那些已经异化的王系书法的牙慧,自诩传统、正统,实在是可笑而可怜的。
由是,如果我们以儒家观念来框定“正统”或“传统”,那它的书法模式应该是初唐几家及颜柳楷书之类,而非极富灵性与变幻的钟王书法。但若以王书来框定书法传统,那么,后世以为“正统”的诸如智永、陆柬之、赵孟兆页之流则已远离作为王书传统本质的玄学精神。也就是说,不论是古人或今人,王羲之的传统都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曲解与背弃了。
基础与传统 □ 白砥

每一门艺术都有一个基础的问题,书法自然莫能例外,书法的基础是什么?有人说是楷书,因为只有楷书写好了,行、草等其它书体才能得心应手;有人说是篆隶在先,不懂源流,又谈何发展?这样理解基础,固然没有错,但却显得简单。能够写好楷书,未必一定能写好行草——历史上有些草书大家,其行草的风格与楷书并不完全协调。所以,我们认为,楷书有楷书的基础,行草有行草的基础,篆隶也有篆隶的基础。而笼统地讲,对用笔、结字、章法等技法的训练与认识,可谓是一个基本的基础。
用笔、结字、章法的技法从可而来?从临摹中来!没有一位书法家能够绕过这一步。所以,学古便是基础的积累过程。书法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其间大家辈出,名作迭传 ,可学的东西实在很多。故基础既有点和面的问题,更有面和层次的问题。譬如说,学颜真卿。如果单纯只学《多宝塔碑》,便只是一个点。很难说学好了《多宝塔碑》便学好了颜真卿。而要体味颜书之技法,不仅要对颜楷风格之变迁有个整体的了解,对其从楷书转换到行草的技巧亦须心领神会,并能体察其每件作品的独到处。如更全面一点,则须对颜书取法的对象(如北碑、王羲之等)后世学颜书家(如钱沣、何绍基等)细细对比,明了颜书之所以成、之所以传的历史原因。从对颜书的整体面貌的认识,发展至对颜书审美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的理解,便是由面到层次的过渡。故学古不是死临,也不是简单的取法,而是从深层次把握古人的精神。
然而,单纯地学一家,基础仍嫌狭窄。历史发展至今,照相与印刷术的发达让我们轻易能够见到古人的遗存——几乎是所有的遗存,我们没有理由只停留在一家一派上,或一碑一帖上。社会上许多书家有习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单一,融会的东西太少。所以,我主张,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学习古人,相近的甚至相反的风格类型,不必太多取舍,都可以学。其实,学古到一定火候,便能触类旁通。譬如说学碑,在掌握了方笔、圆笔之后,那些风格相近的碑刻便可以放在一起学(如《爨龙颜碑》与《嵩高灵庙碑》)。放在一起学既能将之联系, 又能将之对比,容易发现同中之异体会细微的变化。再譬如《龙门造像》多用方笔,《郑文公碑》、《泰山金刚经》等多用圆笔,两类相反的东西也可放在一个学习段中,以体会用笔技法的转换。而方圆用笔掌握后,便可体验方中之圆或圆中之方,如此,用笔的不同感觉与微妙变化便能悉数撑握。
学古的过程,同时又是创立自我风格的过程。对书法家而言,不可能一辈子天天处在临摹阶段。要不断临摹,不断向古人学习,同时从中不断结晶出自己的风格。这个过程是混杂的,不是说前几年打基础,后几年就可创作了。在有一定基础后,创作自然是最主要的。但不断的创作又赖于不断的学古。一辈子能够不断创作的书家,肯定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
由学习转为创作,综合能力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自我创作意识的出现,便是对所学东西的融会。所谓融会,是将不同字帖精彩的东西提纯出来,糅合在一起,且要糅合得自然。学得越多,糅合得越好,自我的风格越强烈,也就越耐人寻味。一些水平的高的书家风格,读者一下难以捕捉到他的出处,但又不能轻易让人学得,便是其融会的东西多(用笔的或是结体的)缘故。
从临摹到创作,除却悟性等因素外,方法很重要。一般而言,临摹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对临,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即真实地一点一划地将古帖临下来;这一过程最让人能够理解。二是背临。在一定的对临基础上,慢慢地将字帖移开,逐渐写出与古帖相似的感觉来。这一过程为多数人忽略,或者力不从心。其实,学任何技术,背都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譬如学外语,第一天学习了生词、句型、课文,第二能够把它背下来,便是基本上的掌握。三是意临。意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离开字帖,通过对临、背临的过程及分析、理解与消化,写出与原帖相近的意态,有些字帖中没有的字也可通过对其用笔、结字道理的分析写出来。另一种是将自我意识结合在其间,当然,应以取为主,我为辅。若纯粹以己意写出,就谈不上是意临,犹如以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复述英语课文一样,其中心思想不能偏离。
临摹的过程,也可理解为锻炼驾驭毛笔能力的过程。学的碑帖越多,自己对各种用笔的适应能力便越强、感觉亦便越细腻。比如说,汉魏碑刻之中的金石味,是一般写帖的人难以体会到的;帖书的灵活使转与提按,又非单纯写碑者能及。只有对碑帖都深入学习过的人,才能得到碑与帖不同的用笔方法与经验。故不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学碑者反帖、崇帖者卑碑的偏激认识都有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学习、取法面的狭隘。善于学习与自己观念相对的东西,或正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故要学有大成,是必须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上的。
当今书坛很复杂,书法家的类型也很多。他们对书法的基础认识各异,对传统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但对基础的认识往往牵涉到对传统的理解。对基础的认识面狭窄,对传统的理解也就比较局限。
传统是什么?它可以被认为是优秀的历史中文化遗存,也可以被理解为凝结在历史遗存中的文化精神。因此,它的感觉既模糊又具体。就书法而言,三代金文、汉魏碑刻、钟王、唐楷、狂草等等,就是书法的历史遗存。它们可以被认为是传统书法。而透过这些传统书法,所表现的小笔墨意味,其间所蕴含的中国人对自然之所以生、之所以成、之所以变的“道”的规律,便是优秀传统书法所表现出的传统精神。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感悟,才能慢慢接近它、理解它。
王羲之集古大成,自立新派,对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尤其他在行草书的创作上可以说将用笔发展到一个高峰。由于唐太宗酷爱王书,并广为弘扬,因此形成了一千多年来的崇王风气,并在许多人眼中,王书成了传统的代名词。但古代王书的流传方法主要靠刻帖与摹写,由于转辗翻刻(临),王书风貌与精神逐渐变异——王书原本潇洒、奇逸、遒劲、善变的风格中凝结的“魏晋风骨”在后世变为平庸、板正、甜俗、守成,已经远离王书作为“载道”传统代表的本意,实际上已经使书法走向了工艺化。
通常我们把王羲之视为传统书法的代表,这并没有错。但反过来讲,传统就应该是王羲之书法一系,便不能成立了。王羲之不能涵盖传统的全部。他是传统精神这一内核所辐射出来的一个亮点,并非这一内核本身。因为除了王羲之这一亮点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亮点,同样由这一内核辐射出来。譬如说,汉碑中的《张迁碑》、《石门颂》,风格面目与王书迥然不同,但它们也是传统书法的代表。所以我们说,汉隶有汉隶的高度,行草有行草的高度,不能认为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是传统。
由是,作为体现“载道”本质的书法传统,其形式是没有专指的。而其传统“味”如何,取决于其形式所蕴含的体“道”层次的高低。体“道”越深,应该说越传统,若仅仅只是一些基本技法的摆弄,又怎能得到高深的境界?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传统是科学化的传统,故大到天体,小到粒子,西方人把宇宙已经分解得很细。中国文化却注重模糊的感觉,他们把宇宙概括为一个“道”字,昌从本质上总结宇宙自然生成、发展的规律。中国的所有艺术,无不围绕着这一虚无的观念展开着、发展着。书法既被认为是最能直接反映“道”的精神的一门艺术。
书法何以“载道”古人说:“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摩相荡,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道”。书法语素中的刚柔、动静、巧拙、方圆、虚实、聚散、正奇、大小、浓枯、燥润等等,便是“道”的化生。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变化。而以立双方相融得越复杂,越微妙,其“传统味”亦便越强。
故不论是《张迁碑》、《石门颂》、《爨龙颜碑》、《泰山金刚经》等汉碑魏刻,还是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名作,它们之所以被视为传统书法的经典,在于它们比一般作品更多地体现了这一传统精神,更深地体验到“道”的境地。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再回复到对书法基础的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哪家哪派上,不应仅仅停留在隶书、楷书上,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技法上,而是应该透过这些形式,体验其由法入理,由理入道的奥秘。譬如说,一个点画的基本技法是何处提、何处按、提按轻重、运笔的快慢等问题,而对提与按的关系处置,对不同提按造就的不同审美特征(如由提按造成的线质刚柔、燥润的变化)的把握以及这些审美特征深浅层次的分析与理解,便是上升到入“理”并“求道”的阶段。惟其如此,才不致对书法基础有偏面的理解,也才不致囿于古人形式,学古不化,并保证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自我的风格与思想。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23:24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研究 [专著] / 沈子善编著
出版项 上海 : 正中书局, 1948
载体形态项 157页 : 图像及手迹 ; 32开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分10节,内容有王羲之年表、家世、生活及其人格、逸事,书法理论、书法成名的由来、书迹目录及其著名书迹考证、历代书家对王羲之书法的评论、王羲之研究的参考资料等。附录:1、清鲁一同著王羲之年谱;2、明宋濂兰亭殇咏图记;3、常任侠王羲之兰亭叙今传各本述略。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 [海外中文图书] / 王伟松著
出版项 台北 : 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1982
载体形态项 182页 : 照片及图 ; 19cm
丛编项 名人伟人传记全集; 118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的传说 [专著] / 陈玮君著
出版项 石家庄 :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5
载体形态项 141页 : 插图 ; 19cm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大书法家王羲之 [海外中文图书] / 杜英穆编著
版本项 再版
出版项 台北 : 名望出版社, 1987
载体形态项 305页 ; 20cm
丛编项 别传丛书; 11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本书与“谪仙李白·风流诗人杜牧·宋代才子苏轼”合订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 [专著] / 王汝涛著
出版项 济南 : 齐鲁书社, 1989.6
载体形态项 388页 : 冠图 ; 19厘米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 [专著] / 王玉池著
出版项 北京 : 紫禁城出版社, 1991.10
载体形态项 60页 : 画像及书影 ; 20cm
丛编项 中国古代书法家丛书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王羲之所处的历史环境、生平事略、思想状况以及其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研究 [专著] / 王汝涛,刘茂辰主编 ; 山东临沂王羲之研究会编
出版项 济南 :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0.1
载体形态项 338页 ; 20厘米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对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等方面作了研讨。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王献之年表与东晋大事记 [专著] / 李长路,王玉池编著
出版项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1992.3
载体形态项 19,72页 : 肖像及书影 ; 20cm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与王献之 [专著] / 潘岳著
出版项 上海 :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6
载体形态项 135页 : 附书影 ; 20cm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分别介绍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生平事迹及书法。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研究论文集 [专著] / 鲍贤伦主编
出版项 杭州 : 浙江美术学院社, 1993
载体形态项 220页 : 彩照 ; 20cm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纪念《兰亭集序》问世1640周年
内容提要 收《古永欣寺在绍兴考》、《右军书体考》、《从〈兰亭序〉的“涂改”说起》等20多篇文章。



题名与责任 中国古代十大圣人 [专著] / 施伟达,褚赣生主编
出版项 合肥 :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4
载体形态项 705页 ; 21cm
丛编项 民俗文化丛书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簪缨世家 [专著] : 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 / 萧华荣著
出版项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5
载体形态项 269页 : 折表 ; 20cm
丛编项 中华文库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评传 [专著] : 附王献之评传 / 郭廉夫著 ;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项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载体形态项 302页 : 冠图 ; 20cm
丛编项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Critical biography series of Chinese thinkers; 40
语言 chieng
一般附注 中国孔子基金会,澳门基金会资助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 [专著] / 杨燕玲编著
出版项 北京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
载体形态项 45页 ; 19cm
丛编项 中国历史人物丛书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书圣王羲之 [专著] / 孙鹤著
出版项 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
载体形态项 185页 : 图 ; 20cm
丛编项 走近圣人丛书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书圣王羲之父子 [专著] / 麦荔红编著
出版项 广州 : 新世纪出版社, 1998
载体形态项 54页 : 插图 ; 19cm
丛编项 新世纪通俗文库. 艺术系列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翰墨人生——王羲之 [专著] / 王汝涛著
出版项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载体形态项 277页 : 图 ; 19cm
丛编项 齐鲁人杰丛书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孝河白莲”、“少年坎坷形状”、“骨鲠郎君婚宦情”、“王友 郡守 帅府掾”、“千秋神笔写兰亭”等。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传论 [专著] / 潘良桢著
出版项 上海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载体形态项 117页 : 图 ; 20cm
丛编项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论研究丛书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研究了王羲之的家世生平,书法艺术的特点及局限,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代表作《兰亭序》的价值等问题。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志 [专著] / 《王羲之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项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载体形态项 470,223页 : 图,彩照 ; 26cm
语言 chiengjpn
内容提要 本志以志体为主体,兼用述、图、表、录、考诸体,系统地记述王羲之、王献之的家世生平、书法艺术、影响与研究、文集和遗迹、纪念地等。增设“书法作品图录”,萃集国内外存世的“二王”书作最佳摹本、刻本。



题名与责任 瞻仰书圣王右军生平行止遗迹点滴写真集 [海外中文图书] / 郭凤翕著
出版项 台北 : 郭凤翕, 2002
载体形态项 113页 : 图 ; 29cm
语言 chi



题名与责任 书圣王羲之 [专著] : 插图珍藏本 / 刘刈著
出版项 沈阳 : 沈阳出版社, 2003
载体形态项 232页 : 图 ; 21cm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该书展现了天才书法艺术家王羲之奋斗、创造而又坎坷的一生,并从而感知魏晋的社会历史风貌。



题名与责任 王羲之书法与琅琊王氏研究 [专著] / 王汝涛主编
出版项 北京 : 红旗出版社, 2004
载体形态项 439页 ; 20cm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文集围绕王氏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点、造诣、作品与影响以及琅琊王氏家族的形成与发展,收录了51篇学术研究论文。



题名与责任 簪缨世家琅邪王氏家族 [专著] / 李伯齐著
出版项 济南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载体形态项 162页 ; 21cm
丛编项 齐鲁历史文化丛书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琅邪王氏在汉魏之际成为名门望族,奠基人王祥。王氏家族以儒学传家,后代中名人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王胡之、王俭、王融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27:05 上述书之外,还有两册:
民国本《王羲之年谱》(鲁一同著)及该书笺注本——《王羲之年谱笺注》王波著,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国图有藏麦华三编《王羲之年谱》油印本。 荣宝斋的中国书法全集二王卷(2册)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29:25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从小向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 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王羲之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 ,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31:33 这里是位于陕西礼泉县的昭陵,唐王朝的一代英主李世民就埋葬在这里。千百年来,文人们对昭陵可以说达到了魂牵梦萦的程度。他们惦念的仅仅是埋在这座陵墓里一张写着字的纸。就是这张纸,人们对它的渴慕之情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它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作者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72年,唐太宗病危,临终时他召见了太子李治。太宗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愿。”“吾所欲得兰亭,汝意如何?”作为儿子的李治听到父亲这样的请求,面对着一个就将离开这个世界的老人,李治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据史书记载,唐高宗李治也非常喜爱收藏书画佳作。而王羲之的《兰亭序》,恰恰是天下最值得收藏的稀世珍宝。李治这时候一定意识到,太宗皇帝强调“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愿”,就是用“诚孝”来警示他:如果不把《兰亭序》作为陪葬,即是不孝。唐太宗在临终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可见《兰亭序》在他心中的地位。望着父亲期盼的眼神,李治把《兰亭序》装入玉匣之中,亲自放在了太宗皇帝的面前。这可以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承诺,又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对另一个书法爱好者的理解。

  《兰亭序》就这样作为陪葬品埋入唐太宗的昭陵,“天下第一行书”从此长眠于地下。

  王羲之,字逸少,因为他为官曾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氏宗族在朝廷中有着显赫的政治地位,王羲之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书学熏陶。稍大些后,他便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叫卫砾,是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少年时代的王羲之并没有显现出过人的才华,《晋书》记载他,“羲之幼纳于言,人未称奇。”。

  成年以后,王羲之开始离家远游,遍访北方名山大川,瞻仰临摹名家名碑。多年以后,他曾这样描述这一经历:“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这是一种自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这么多年学书,只是囿于一门一派狭窄的空间,真是在浪费光阴。但王羲之毕竟有着超拔的才华,他改弦更张,“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圣教序》至今仍然是学习王羲之行书最好的范本字帖
  1600多年前的某一天,当王羲之乘坐的小船离开江南,向着北中国进发的时候,他也许意识到了,他的书法之路将会发生重大的转变。但他一定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转变,竟然深刻地影响了在他身后延续千年的中国书法发展方向。

  两汉至魏晋时期,崇尚书法的风气非常盛行,帝王士大夫皆以善书为荣。据东汉赵一《非草书》中记载,世人“游手于斯,专用为务”,就是说书法成为了世人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这四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沉浸于学书中的热情。只有不为功名而仅为自娱,才会让整个社会对书写迸发出这样的热情,才会使书法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当时,世俗学者、官宦人士中也有不少是精通佛道、崇尚隐逸的人,从王羲之和当时一些高僧的交往来看,至少,王羲之在精神上对佛教所提倡的清华雅淡的境界是认同的。王羲之不喜欢做官,《晋书》记载,“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吏部尚书这样的官位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朝廷还是频招,也就是说在留着位置等着他。这种诱惑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能不让人动心的。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王羲之内心世界的狂傲。世俗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王羲之这里坍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晋时期,王羲之等名士的作为能够被后人归纳为“魏晋风度”或“魏晋风骨”,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一种人生风范。

  文化学者肖云儒:“这样最典型的,我从背景上来谈有两个,一个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这都是好酒、嗜酒、行为乖张、狷介,不与世事同流合污,就是拿现在来说,非常地异类、另类、酷。你看刘伶他不是,他喝酒到什么程度,后面拿一个棺材抬着跟着,我什么时候喝死了,你就地就埋了。他说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衣裤,他不欢迎的人来了,他说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就是非常乖张,跟社会对立,自由性格。但是就这种人最后在唐墓里边,魏晋这个墓里边有他们的画像石,表明那个时候社会上很认可他们,觉得你另类好,就是唱出了我们的心声王羲之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是说由外向内、由动向静、由粗犷到精细,整个审美风格转移的这个历史时代王羲之诞生了。”

  当时的扬州刺史殷浩向来看中王羲之,多次劝他出来为国家效力。王羲之被感动了,担任了右军将军,会稽内使。但文人毕竟是文人,他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当作一块招牌摆在了那里,还以为是有了挥舞的天地。为了不甘心自己只是被搁在一个闲职的位置上,王羲之多次请求去当时的军事重镇宣城,但殷浩没有答应他。

  王羲之生性敏锐而高傲,这段为官的经历,不能不让他去重新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那么,他思考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史书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也许从一个叫做兰亭的地方我们能够找出一些答案。

  从绍兴城向西南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在这里种植兰花,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称作“兰亭”。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也就是1600多年前的那个温暖的春天,王羲之和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这里流觞饮酒,赏谈赋诗。

  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放眼望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自然是那样的自足圆满,自由活泼,生生不息。他们围坐在曲水之畔,将酒杯置于水中,任其随水漂流,酒杯到谁的面前,谁便饮酒赋诗。不然,罚酒三杯。

  虽然没有丝竹伴奏,但喝一杯酒,吟一首诗,也足够畅叙衷肠。在这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诗人抬头看到的是广阔的天空,低头看到的是万物的繁茂,大自然以其生生不息的广袤坚定着王羲之对自己生命方向的判断和选择:身在无拘无束的自然怀抱之中,心情才是最舒畅的。何况人生有涯,天地无限,宇宙生机中又包含着多少玄妙需要用心去领悟才能参透呢?王羲之说“信可乐也”,这是多么值得快慰的时刻呀!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31:43 在兰亭聚会的那天,据说王羲之喝了很多酒,他终于醉了。《兰亭序》共书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了一个生命的形象。特别是二十多个“之”字,更是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宋代书法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 明朝《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



兰亭序
  王羲之在世时,其书法作品就“声华四宇,价倾五都”。由于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以王羲之的书法为珍贵,以至于就有人专门模仿他的书法赚钱,可见他的影响之大了。

  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于是诏命书法大家临摹《兰亭序》,我们很难推测李世民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动机,也许他是想通过对《兰亭序》的临摹来检验一下那些书法爱臣与王羲之的差异高低,也许他已经想到要将《兰亭序》带入自己的坟墓,故而复制,以求流传呢?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都是唐代的书法大家,现在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的唐代临本,就是出自他们的手笔。

  在有关《兰亭序》的各种临摹本中,唐人冯承素的摹本据说是最接近王羲之《兰亭序》原貌的。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冯承素是宫内专门从事摹写名家书法的人,和其他几位书法大家相比,人们相信他会更加拘泥于原作。其次,他的方法是 先钩轮廓再填墨,所以人们认为不会失真。冯承素的这件《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被称为《神龙兰亭》。

  李世民曾亲自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述了玄奘和尚西天取经的盛事。皇帝的文章当然应该流传千古,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按照当时的办法只能是刻在石头上。可是又有谁的字能与天子的文章相匹配呢?只能是书圣。只有书圣的字才能与圣上的文章相得益彰。可是书圣王羲之作古已经250多年了,怎么办呢?由于取经是一件佛教盛世,于是长安诸寺院便委托弘福寺的怀仁和尚来办这件事。怀仁和尚从内府借得王羲之书迹,从中逐字寻找,然后描摹下来,以求丝毫不差。据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他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书家写字要求一气贯之,字与字之间都有安排照顾。集字则不然,需要在若干个同样的字里选择出最适合的字出来,排列组合。这个过程,需要花费的心血可想而知。怀仁是一个 “能文工书”的和尚,他呕心沥血,历时整整二十四年,终于完成了这项使千百年来学书王羲之的人无不收益的浩大工程。《圣教序》至今仍然是学习王羲之行书最好的范本字帖。

  将王羲之推上书圣地位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在唐修写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时,李世民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了一段御评,这就是《王羲之传论》。在《王羲之传论》中唐太宗写道: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武则天,这位被人熟知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她还是一位书法家。她曾刻意习练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先祖二十八人书迹捐献入宫。武则天下令弘文馆分十卷摹勒拓印。由于当时的年号是万岁通天,因此这部聚集了王氏一门几十位书家作品的摹本,被称为《万岁通天帖》。

  中国画研究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中国的古人有这么一个习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尊一个圣人,王羲之占有了这么一个地位,就说明他集古今之大成。他在东晋时代,收书了东晋以前中国书法的个体演变的历史,他对书体的演变做了一个总收书,做了一个新体的自我的创造,所以他开启了一代行草书,当然也包括楷书,主要是行草书,历代的书风的这么一个大的门户,可以说是正统的门户。中国历代,中国人在任何领域都喜欢讲正统,王羲之实际就是正统中的典范、楷模、圣者,就是尽善尽美。”



书圣 王羲之
  自唐以后,王羲之的书法一字千金,其实,即使在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墨宝也是千金难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王羲之他的之所以不可超越性在于两点,就在于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人的觉醒就表明了个性重于一切,自己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重于一切,只有按照自己我心写我手,我手写我字,才可能形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点呢就是,魏晋时期人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可以说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你想想嵇康痛苦,阮籍悲惨的命运都可以看出,竹林七贤几乎没有几个有好的下场,可以看出来。那么王羲之也处在这个时代当中,所以他在五十三岁的时候,他辞官不再做官。而是,他认为只有一辈子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书法才可以完成自己一辈子的宿命,所以他是把命,把整个自己的精神投注在书法上,所以构成了他的书法的高峰。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王羲之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生之才。”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从《晋书》这段文字的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王羲之隐逸以后的生活。他和他的朋友们在江南的青山绿水间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愉。以至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卒当以乐死”。

  唐太宗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带进了昭陵,而武则天则在自己的陵墓前立了一块石碑,如此高大的石碑,上面竟然连一个字也没有,后人称这是“无字碑”。武则天的书法研习“二王”,按理说对文字应该是有感情的,可为什么在她陵墓前的这块碑,却无只字片语?只留下茫茫的一片空白呢?难道说,她认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无法用文字表达?或许是出于对文字的恐惧而不敢有所作为?又能是什么呢?不管怎样,有《兰亭序》为伴,也许会让这位酷爱书法的人在冰冷的地下同样能够感受到一些温暖吧。



王羲之故居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也就是说,纸能历经千年而不损,果真是这样吗?我们真希望能是这样。那么就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假如有一天,昭陵那座巨大的墓门被打开之后,那幅1600多年前由王羲之亲笔所书的《兰亭序》重见天日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35:22 | 首页 | 国学论坛 | 留言板 | 网站导航|首页→古籍文献→史部古籍经部
古籍史部
古籍子部
古籍集部
今人新著
新书推荐
会员专区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1:18    《国学备览》书目        订购 〉〉 

分类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提要与导读 审定者
经 01 大学
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庞朴(中国社会科学院)
02 中庸
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曹先擢(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03 论语
追记儒家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白化文(北京大学)
04 孟子
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以上合称“四书” 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学院)
05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许志刚(辽宁大学)
06 尚书
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廖名春(清华大学)
07 仪礼
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
08 周易
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历代尊为群经之首
张涛(北京师范大学)
09 春秋左传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以上合称“五经”
曲德来(辽宁大学)
10 尔雅
我国最早的字典,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郑张尚芳(中国社会科学院)
11 孝经
古代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汤一介(北京大学)
史 01 山海经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张岩(北京艺术研究所)
02 穆天子传
我国最早的记载人物游历故事的著作
唐晓峰(北京大学)
03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张希清(北京大学)
04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录
栾保群(河北美术出版社)
05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杨树增(曲阜师范大学)
06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
07 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
古代地理名著,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陶礼天(首都师范大学)
08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
09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陈飞(广州外国语学院)
10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沈文凡(吉林大学)
11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文献目录学类名著
朱玉麒(新疆师范大学)
子 01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陈鼓应(台湾大学)
02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丁原植(台湾辅仁大学)
03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陈来(北京大学)
04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郑杰文(山东大学)
05 淮南子
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赵宗乙(泉州师范学院)
06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王乙(云南师范大学)
07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武振玉(吉林大学)
08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邓球柏(长沙学院)
09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李零(北京大学)
10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编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李昌集(徐州师范学院)
11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先秦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白奚(首都师范大学)
12 新书
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刘刚(鞍山师范学院)
13 法言
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刘宁(北京师范大学)
14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武天富(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15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李伟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6 素问
旧题黄帝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陈福滨(台湾辅仁大学)
17 九章算术
汉·张苍、耿寿昌
魏·刘徽注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林文照(中国科学院)
18 近思录
宋·朱熹、吕祖谦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姜锡东(河北大学)
19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
20 周易参同契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
21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
22 黄庭外景经
傅刚(陕西师范大学)
23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
24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杨增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25 四十二章经
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译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朱庆之(北京大学)
26 心经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徐俊(中华书局)
27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中国禅宗最重要的典籍。 李申(中国社会科学院)
28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
29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的珍贵记录。
吴相洲(首都师范大学)
30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祝尚书(四川大学)
31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严华(暨南大学)
32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采。
崔自默(中国艺术研究院)
33 搜神记
东晋·干宝
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
宁稼雨(南开大学)
34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刘尚慈(中华书局)
35 游仙窟
唐·张鷟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沈伯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36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37 水浒传
明·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38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39 红楼梦
清·曹雪芹、
高鹗 我国古代小说的颠峰之作。 *
40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顾 青(中华书局)
集 01 楚辞
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与《诗经》并列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黄灵庚(浙江师范大学)
02 六朝文絜
清·许梿选
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骈文选本。
刘 石(清华大学)
03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清代以来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杜晓勤(北京大学)
04 绝妙好词
宋·周密
“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黄沛荣(台湾大学)
05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
吴调侯

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的最好选本。
程 怡(华东师范大学)
06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方 铭(中国语言大学)
07 诗品
南朝梁·锺嵘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著作”。
曹 旭(华东师范大学)
08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专论中国文学风格的名著。
乐黛云(北京大学)
09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刘德清(井冈山学院)
10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
11 西厢记
元·王实甫
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黄仕忠(中山大学)
12 窦娥冤
元·关汉卿
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张燕瑾(首都师范大学)
13 牡丹亭
明·汤显祖 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汪龙麟(首都师范大学)
蒙 01 三字经

古代广为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
罗 宁(西南交通大学)
02 百家姓
党明德(济南大学)
03 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
04 千家诗
王利民(赣南师范学院)
05 增广贤文
古代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
雷恩海(西北师范大学)
06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关于声律知识的普及读物。 冯胜利(美国哈佛大学)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3:58 距绍兴火车站最近的戒珠寺原是王羲之的故居。相传曾有位僧人到访,王羲之将最喜爱的明珠随手放在桌上,后来发现珠子不见了,便非常怀疑僧人。僧人回去后,冤屈难辩,以“坐化”为名饿死了。没过多久,王羲之家的白鹅竟然也不吃不喝死了。



剖开鹅腹一看,竟是这只鹅吞食了明珠。王羲之懊悔之至,便将自己的整座住宅一并捐给了佛门,并亲笔题写横匾“戒珠寺”。

  从戒珠寺出来,沿着面前的蕺山街往前,一座高敞的石拱桥赫然出现在眼前。天气很好,桥面上晾满了衣物,掩盖了石桥的真面目。《晋书王羲之传》记有:“尝在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云: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据说后来老妪又遇见王羲之,追着他再为自己在扇子上题字。王羲之意识到玩笑开大了,转身躲到桥后的弄堂里。从此,王羲之初遇老妪的那座石桥便被人们唤作“题扇桥”,躲避老妪的弄堂便被叫做“躲婆弄”。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5:16 《晋书·王羲之传》载称:“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同书《殷仲堪
传》称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6:25 千古奇书《兰亭序》寻踪

--------------------------------------------------------------------------------

时间:2007-01-30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进入论坛
陕西考古工作者对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称,现在至少能推断出墓里70%的埋葬品,乾陵地宫里应装满了唐朝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史书上还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很多专家还推测顶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那么,《兰亭序》真迹究竟藏于何处?

羲之酒酣写下书法绝笔

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其书法作品很丰富,但传世墨迹,却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东晋的名士谢安诸人,相聚在浙江绍兴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兰亭,一起做修禊的事。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一觞一咏”,竟然诞生了一篇在中国书法、文学和哲学史上产生深远意义的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时有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乘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了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探求其中的奥秘,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唐太宗盗宝留下千古传奇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无果。后查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辩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勾摹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

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有些人认为,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并没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秘之处。

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调换,真迹留存人间。然此后《兰亭序》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但也有些人认为,《兰亭序》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也很爱好书法的李治暗中留下,调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武则天死后将真迹带进了乾陵。


郭沫若著文引发笔墨争鸣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争,在清末和上世纪60年代都曾有过大争论。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196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中提到的“王谢”、“王”是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兄弟,“谢”是谢鲲,为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铭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为此,郭沫若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他还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

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文章,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的文章写出后,由于他的名气、地位远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后经国学大师章士钊的帮助送呈毛主席审阅。

毛主席接信后,很快于7月18日提笔函复章士钊和致函郭沫若表示支持争鸣。在这种情况下,高二适的文章于7月23日的《光明日报》得以发表,同年第7期《文物》刊发了高文影印手稿。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报道,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有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不管怎么说,《兰亭序》之于羲之,无论就个人,还是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旷世佳作,惟有这篇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仍带给后人长久的思索。三秦
(编辑:樊永吉)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7:42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羹之的笔法。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那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羹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出身望族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望族。从三国到唐代。馀姚虞氏家族出了许多名士,有三国时吴国经学家虞翻(164—233),东晋天文学家虞喜(281—356〕。还有几位著名的书法家,如南朝宋泰和年间书法家虞(龠禾),他著有《论书表》传世,论古今妙迹,正行草书,纸色标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又曾奉明帝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编次二王法书,再一个是虞世基(?—618),兼善草隶,曾经在陈朝、隋朝做过官,他就是虞世南的胞兄。

  虞氏家族中声名最著的要数虞世南。他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祖父虞检,为南朝梁始兴王的咨议。父亲虞荔,为南朝陈太子中庶子。叔父虞寄,任陈朝中书侍郎。虞世南从小就过继给叔父为子,因而取字伯施,世南生性沉静。笃志勤学。少年时与胞兄世基同受业于吴郡顾野王(519—581〕,有十余年,顾野王字希冯,南朝陈书法家。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他对虫篆奇字无所不通,可惜他的书迹今未之见,虞世南勤奋好学,精思不懈,他敬慕南朝梁文学家、尚书左仆射徐陵(507—585),作文学习徐陵,婉约绮丽。且为徐陵本人所认同。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中,生父虞荔去世,文帝表彰虞荔的德行,知道他两个儿子都非常博学,便派遣使者到虞家慰勉审视,等到世南服丧期满,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但因养父虞寄身陷叛军之中。仍布衣蔬食。直到太建末年陈宣帝平定叛乱,虞寄回来,“方令世南释布食肉”。陈朝灭亡(589)后,世南与世基兄弟二人同入长安,文名重当时,人们比作晋代二陆(陆机、陆云)。隋炀帝为晋王时就听到虞世南的名声,打算聘为书记,世南以母老固辞。炀帝即位后,大业(605—618)中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隋炀帝虽然爱虞世南的才气,却并不欣赏他的刚正性格,实际上并不重用他。当时虞世基执掌朝政,先后任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家庭生活豪奢。虞世南虽与其兄住在一起,仍然生活俭朴,不改旧习。隋朝灭亡前夕。宇文化及将杀炀帝并及虞世基,世南抱持号位,请求以身代兄而不得,时人称颂其义。世南随宇文化及到聊城,又在起义军窦建德部下任黄门侍郎。直到秦王李世民消灭窦建德,引虞世南为知己,才被起用。


晚遇明主


  虞世南入唐时已是花甲之年,先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为记室,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一次,李世民命他把《列女传》书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就默写出来,竟然一字不差。李世民立为太子,虞世南为太子中舍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年近古稀,他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不许,迁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固辞不受,仍被任命为秘书少监。贞观六年(633)升秘书监,掌管图书著作等事,世称“虞监”。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因而史称“虞永兴”。

  唐太宗非常赏识虞世南的博学卓识、坦诚忠直,常在政务之暇,同他谈论学问,共观经史。世南容貌儒雅,而志性刚烈。每当谈论到古代帝王为政的得失时,常存规劝讽喻之义。太宗常常对侍臣说:“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

  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下诏为父亲建造陵墓,以视高祖刘邦墓——长陵为模式,极其隆厚。劳民伤财。虞世南两次上疏谏阻,认为立国不久应当节用安民,主张“薄葬”。公卿百官又奏请遵照高祖遗诏办事,务从节俭。在虞世南和群臣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唐太宗爱好打猎,虞世南也上疏屡次劝阻,有一次,唐太宗写了一首宫体诗,叫群臣应和。虞世南怕这种“体非雅正”的诗流传开去。天下风靡,影响不好,拒绝作应制诗。凡此种种,都可看出虞世南刚直忠贞的品性。太宗常称虞世南有“五绝”,就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有一于此,足为名臣”,“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对他评价极高。

  贞观十二年(638)虞世南致仕(退休),官衔为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这年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唐文宗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懿”。并下手诏给魏王泰说:“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又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命起居郎褚遂良在虞世南灵前诵读焚化,君臣情谊之深厚无过于此了。

  虞世南编有《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二卷,著《虞世南集》三十卷。


王书传人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书圣”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又命萧翼从山阴僧辩才处赚得《兰亭序》真迹,令人摹制多本,赐给群臣,甚至死后还把《兰亭序》的原件殉葬昭陵。书学为唐代国学之一,取士也讲究书法。唐代书学之盛可渭亘古未有。

  虞世南少年时曾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甚得王书神髓。为了学习书法,他曾把自己关在楼上,业成方才下楼。写过的废笔足足装满了一大瓮。他白天练完字,在入睡前还用手指划着肚皮或床单,琢磨字的气势结体。日子长久,被单也划穿了。通过刻苦学习、虞世南成了王氏笔法的嫡传宗师。

  唐张怀瓘《书断》评虞世南说:“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欣)、薄(绍之),不亦宜乎!是则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也。”“伯施隶、行书入妙。然欧(阳询)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论其成体,则虞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入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当时虞世南的声望便在欧阳询之上。

  他的书法圆融遒逸,外柔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冠剑不可犯之势。用笔沉粹、典丽,以风骨逆劲著称书史。他创立的“虞体”流派,刚柔并济,方圆互用。人们称颂“虞体”,“得右军之美韵,而失其俊迈”。刘熙载《书概》说:“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所谓得“右军之美韵”,是说得于王氏嫡传;所谓“失其俊迈”,是说他并非纯属“王书”一体,而是自立门户。独创新格。与欧阳询“险劲”一路并称“欧虞”。与褚遂良、薛稷一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虞体”流韵


  纵观书法史,从汉末钟(繇)、张(芝)开楷则草法之先,到晋末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立,经南北朝隋朝到唐初四大家出,使楷法臻于完备极致。所以多以“晋人取韵,唐人取法,宋人取意”,“唐人用法谨严”称之。中国书法艺术就技法层面而言,其核心是笔法。据传,早在汉代,蔡邕在嵩山石室中,学到了“八角垂芒”的秘法,成了笔法传授的始祖。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有《传授笔法人名》一文,附在《古来能书人名》文后,记述了笔法传授的谱系,共有二十三人。他们是:由蔡邕传给崔瑗和女儿蔡文姬(琰),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王羲之传子王献之,献之传给羊欣,羊欣传给王僧虔。王僧虔传给萧子云,萧子云传给智永,智永传授给虞世南。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颜真卿〕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虽然如此,初唐四家也各有自己的面貌。虞世南的字继承多于创造,从东魏《高归彦造像记》一类作品中可以找到他的楷法之源。他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锋芒内敛而器宇轩昂,无一点雕琢和火气。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虞永兴书,尝自谓于道学有悟,盖于发笔处出锋如抽刀断水,正如颜太师‘锥画沙’‘屋漏痕’同趣。”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也说:“永兴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周星莲《临池管见》说;“王羲之、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虞世南和智永的字,基本上都比较圆融而含蓄。虞字形稍长一些,较多婉媚之趣,他用中锋圆笔,内含刚柔。尖处不削,圆处不匀。行笔不徐不疾。欧阳询的字拐弯处作折笔,虞世南拐弯处作转笔。他的‘戈’法特别有特色。书史载唐太宗曾向虞世南学习书法,但因为“戈”脚写不好,写“戬”字,把“戈”旁留着没写,叫虞世南给补上。而后,他把这张字拿去给魏徵看,魏徵说:“现在看皇上书作,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虞世南。”唐太宗赞叹魏徵鉴赏力之高,也深感学虞字“戈”法之不易。他的“戈”法,波捺都特别长,长撇有轻重提按的变化。

  虞世南和欧阳询都主持书学(唐代六门国学之一),在笔法传授上有着特殊的贡献。虞世南传授笔法给他外甥陆柬之。陆柬之有《文赋》、《兰亭诗》墨迹传世,有婉雅之趣,可见虞世南之流韵,陆柬之子彦远,传其家法,时称小陆。陆彦远又传给他的外甥张旭。张旭所传楷书《郎官石柱记》颇有虞体风采。褚遂良曾向虞世南请教:“某书何如(智)永师?”虞世南答道:“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能若此者?”褚又问:“何如欧阳询?”虞答:“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君岂能若此?”褚叹息说:“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答:“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固可贵尚。”冯班《钝吟书要》说:“若死学柳(公权〕书,其病亦正同耳。悟得柳公学古处,二王、欧、虞、诸、薛打做一团方好也。”可知柳公权也曾学习过虞书。宋代蔡襄行书也学虞世南。宋高宗赵构书学智永,兼习虞世南。上海博物馆藏《赵构真草千字文》墨迹,就是临虞世南的。赵构自跋认为虞书(千字文)是在唐太宗时,所以“民”字、”渊”字都缺笔以避讳。但据近人陈垣《史讳举例》,认为唐代书法缺笔以避讳的。最早见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上海博物馆藏《元揭傒斯临智永千字文》墨迹,揭傒斯没有自识临自何本。从风格上看,很有可能是临虞世南所书的《千字文》。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8:41 王羲之既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也是位老饕。他会吃,善吃,这还与他一生的功名成就大有点关系哩。这里说说他三次吃的故事。   

  吃牛心炙,使少年王羲之成为知名人士   

  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父亲王旷当过淮南太守。他的伯父王导是东晋著名的宰相,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乃正格的三朝元老。在王羲之13岁的时候,被带去谒见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老酒罐周。周知道王羲之7岁就开始学习书法,12岁就已读过前人的书法论述,年纪虽小,却很有才学,因而刮目相待。   

  当时的人,很重视吃牛心炙,说吃了牛心炙可以补心。此品是烧烤而成的。在座的客人都还未动箸,周便亲自先割了一块给王羲之吃。于是,同时被邀请的客人都对王羲之敬羡不已。一个13岁的娃娃,一下子成了知名人士。此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晋书王羲之传》皆有载。   

  吃胡饼,王羲之得千金小姐郗睿为妻   

  事情是这样的:晋太尉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的几个子弟都是俊才,便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写了一函给王导,说明了他的意思。王导复信,同意让郗鉴派人去选,并通知了几个小伙子准备一番。届时,几个小伙子都收拾打扮停当,准备迎接挑选,惟王羲之没有打扮,仍是原先自在随便的样子。选婿的人来了,个个目测过,见王羲之还敞开衣服,露出肚皮,坐在胡床上吃胡饼,根本没把能不能入选当回事。结果郗鉴派出的差使如实回禀,出人意料之外,郗鉴听后很高兴地说,此正吾佳婿也!差使问看中的是哪一个,得到回答,选中的是王羲之。现在我们使用的成语“东床坦腹”、“东床娇婿”、“东床娇客”,故事就来自王羲之的东术坦腹吃胡饼之事。   

  爱鹅及吃鹅,使王羲之的书法更趋成熟   

  由于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熟和贡献,后世人誉他为书圣。而王羲之的书法,是与他性爱鹅及一次吃鹅大有关系。   

  王羲之的书法最先是从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卫铄)所珍藏的蔡邕书法贴那儿起步学的。王羲之年轻的时候,虽然书法也有名气,但尚不及庾翼、郗愔等人水平高。这对于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说,无疑是一件难堪的事情。好在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嗜好:爱鹅。他常常观察鹅的行走姿态,把学习书法与观察鹅的习性结合起来,书法水平日趋成熟。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这样两件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没有看到那只善鸣的鹅,叹惜了好一阵子。但吃过了老姥亲手烹饪的鹅就更爱鹅了。   

  还有一件事:“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王羲之的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与他观察鹅大有关系。他的隶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晋书》作者房玄龄等对他的书法作过如下评论:“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翫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爱鹅及吃鹅之事,传至宋代时,沈括《梦溪笑谈》还记江南一带有称鹅为“右军”的。原因是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现在我们所用的成语“以书换鹅”,其故事亦本此。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49:49 王羲之缘何爱鹅


王羲之特别爱鹅,有关他写经换鹅的故事曾广为传诵。相传,山阴有一个道士养了许多好鹅。一天,王羲之经过那里,看见后非常喜爱,便想把它们买下来。但道士提出,如果王羲之能给他书写一部《黄庭经》,不用一文钱,这些鹅都可拿走。王羲之欣然应命,花了半天时间,为那位道士写了《黄庭经》,最后拥鹅而归。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和《太平御览》中也有记载。那么,王羲之为何如此钟爱于鹅呢?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认为:王羲之出生于道教世家,作为一个道教徒,他为求得长生不死,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而鹅在中医学上有解五脏丹毒的功能,因此历来受到道家的重视。王羲之“写经换鹅”的目的大概就是希望能吃鹅,滋补身体,那位山阴道士养鹅的目的也在于此。

  但是,古今有许多研究书法的学者认为,王羲之爱鹅的真正原因是鹅的体形及行姿对他在执笔、运笔方面有很大的启发。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因王羲之曾官拜右军将军,故人又称他“王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这种分析王羲之爱鹅原因的观点,如今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可见,王羲之的字之所以能“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独立完美的境界,不仅仅是他能积极汲取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摆脱隶书的形迹,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而且与他认真观察生活,对鹅的立姿、行态的用心揣摩、领悟也是分不开的。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2:22 121 王羲之写字换鹅

--------------------------------------------------------------------------------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
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
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羲音xī)。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
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
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
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
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
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
《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
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
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
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
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
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
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
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
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
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
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
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3:27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

  左侧:上:快雪时晴帖 中:丧乱帖 下:姨母帖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著名的尚有《官奴帖》、《二谢帖》、《奉桔帖》、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中国名画家网撰文)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从民间赚进御府,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爱不释手,称其书“尽善尽美”,“置于座侧,朝夕观览”,遂遗命以《兰亭集序》帖殉葬。从此真迹失传。好在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年,曾让人摹拓十本以赐近臣。一般认为在所有临摹本中,冯承素的墨迹摹本最为神似,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而后世临摹《兰亭序》的版本不下数百种。还有各类木石镌刻本,摹本,临本。这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也有文人雅士的追捧。而最有名的几副临本除了刚才提到的冯承素神龙本外,还有《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所临摹等。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元赵孟頫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 其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中国名画家网撰文)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4:54 东晋杰出书法家。王导从子,王旷之子。出身东晋贵族,幼讷于言,及长辩赡,以骨鲠称。风流脱俗,曾坦腹东床,为太傅郗鉴所赏识,妻之以女。起家秘书郎,累迁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或“王会稽”。后称病去职,与东土诸名士优游自适以终。信五斗米道教,终身服散,患有羊癫等多种疾病,故多病痛。育有七子一女。

《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书法的师承,少时学卫夫人书,《淳化阁法帖》卷五有卫夫人书帖云:“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称,王羲之后于其父处见前代名家法帖;又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至许昌,见钟繇、梁鹄书;又至洛阳,见蔡邕《石经》书;又于从兄王洽处见张昶《华岳碑》,于是改变初学,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正书学钟繇,又遍习蔡邕、梁鹄、张昶等人,精研体势,损增古法,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之新体,遂至神妙。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暮年方妙。曾以章草答庾亮,庾翼深叹伏,与王羲之书云:“昔有伯英﹝张芝﹞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评其书为”上之上”品,列张芝、钟繇、王羲之三人同列。评曰:“功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功\夫过之。”王义之曾自论书亦云:“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我耽之若是,未必后之。”是继承钟繇真书和张芝草书而集大成者,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关键人物,世称“书圣”。

  历代对王羲之书法成就评价极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赞王羲之书博精群法,云:“古今莫二。”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至唐朝,王书盛极一时。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亲自撰写《晋书‧王羲之传论》。赞其书曰:“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己,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得唐太宗推崇,确立了王羲之为中国书法之正宗。唐宋以降,论历代书法者莫不以王书为最。如宋陈思《书小史》卷五云:王羲之“善书,为古今之冠。”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详历代评论,王羲之的真书、行书评价最高,草书次之。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其隶、行、章草、飞白、草书均入神品。张怀瓘《六体书论》称王羲之隶书“骨肉相称,婉态妍华”,行书”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草书“虽损益合宜,其于风骨精熟,去之尚远”。《书议》又云:逸少“草书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劣于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

  王羲之的书迹,历代珍宝之,即其在世,亦为时重。山阴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甚悦。为写《道德经》毕,笼鹅而归。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刮去,门生惊懊累日。又蕺山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二十钱,不售,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人竞买之。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羲之自为序。又传说晋成帝时祀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笔入木七分。




  传世楷书有《乐毅论》、《孝女曹娥碑》、《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姨母帖》。草书有《初月帖》、《行穰帖》、《寒切帖》、《十七帖》等等。行书法迹以《兰享序》为著名,号古今第一法书,据说唐太宗携之入墓。今传唐冯承素摹本,又称神龙本。另有虞世南、褚遂良临本等。其它如《丧乱帖》、《孔侍中帖》、《奉桔帖》、《王略帖》、《袁生帖》、《快雪时晴帖》、《官奴帖》、《此事帖》、《思想帖》、《秋月帖》、《霜寒帖》、《太常帖》、《迟汝帖》、《长风帖》、《豹\奴帖》、《罔极帖》、《游目帖》、《告誓文》等。皆为后人临摹本,散见于《淳化阁法帖》及宋、明、清诸集帖中。唐僧怀仁曾集王羲之字成《圣教序》传于世。

  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见于宋陈思《书苑菁华》、朱长文《墨池篇》等书中,学者疑后人托伪所作。

  丹青亦妙。有《杂兽图》、《临镜自写真图》、扇上画小人物,传于前代。王廙画《孔子十弟子赞》云:“余兄子羲之,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图》以励之。”

  后人辑有《王右军集》。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7:00 王羲之的书 自东晋偏安江左后,当时的政治局面得到了暂时的稳定,由临沂(古琅琊)迁居江东的王氏宗族既在朝廷中有着显赫的政治地位又有着比较富裕的生活环境,故琅琊王氏一门中人才辈出。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更是一位书法理论家,羲之12岁时便阅读了他珍藏的《笔论》。此后王羲之先后从叔父王##学书,后又向中表亲卫夫人学书。在此学习过程中间接继承了汉张芝与蔡邕的流风。他在会古通今之际,锐意创新,另辟新路,最大贡献便是使钟繇以来的新兴书体“真书”、“行书”更加臻于成熟,完成了由古典到楷书的转变过程。

参阅钟繇的《宣示表》等帖,再看羲之的楷书和行书会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这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社会上既有官样的文书又有民间流行的书体,但总的说来都是向楷书和行书过渡。从近年出土的东晋墓葬和西北出土的文书和简牍皆可看到楷书和行书已在民间流行。而王羲之是将笔势略存隶意的书体(如《王兴之墓志》)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书法艺术宗派。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凰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让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从李世民的这段评论中可看到唐代人对书圣推崇备至,从而使其书风在唐朝得到了更好发展和继承。李世民本人就是王羲之书法的继承者,唐代的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无不受到他的影响。而同样是临沂籍的颜真卿更继承了书圣的书风,其行书《争座位》、《祭侄稿》更是与羲之的《兰亭序》相互映辉。

细读王羲之的书贴,可看到其书法发展的过程。其早年学钟繇、卫夫人等书家的书风时也曾有过带有隶书笔意的作品如:《姨母帖》、《初月帖》等,但当你看到《快雪时晴帖》、《奉桔帖》、《丧乱贴》、《孔侍中贴》时,则会感到是兼真带草,既规整恢宏,又体态疏朗,宛丽多姿,较楷书捷速;同时又因不离楷则,较草书易识,故得以很快在社会流行。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到唐代还有不少传世,而人又喜欢临摹,故观今传世之书圣书迹大部分为唐人摹本。如《兰亭序》的各种摹本。而到北宗又被刻入各种法帖之中:如《大观帖》、《绛帖》、《宣晋斋帖》等。这些丛帖中王羲之总是占着主要地位。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育的书法名家,除唐代的以外,像宋代的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元代的赵孟##、鲜于枢、杨九思,明代的文徵明、视允明、唐寅、董其昌等无一不是受过王羲之的影响。而到清代更受到乾隆帝的推崇,从《三希堂法帖》到《兰亭八柱》无不对王羲之推崇备至,和祖父康熙一样亲到绍兴兰亭去朝拜书圣,并皆题字立碑。

总之,如果说王羲之的书法影响了中国书艺一千多年,也不为过。中国书法,不单是传递思想的工具,还带给人艺术美感,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决不在绘画、诗歌、雕塑之下。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远在唐代就传播海外,像《丧乱帖》、《孔侍中帖》就是唐玄宗时流入日本的,一直是日本书道尊奉的瑰宝,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世界也得到了传播。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7:56 相传,《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将《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遍求兰亭真本,终于了解到它在辩才手中,于是想方设法谋取,但辩才不露真情。唐太宗无奈,就派御史萧翼专程赶到越州设计骗取真迹。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杂帖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真迹。萧翼偷走兰亭真迹,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后,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了他临终时,埋入昭陵。因此,这“天下第一行书”长埋地下。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
生前设法霸占,死后还要带去,一件好端端的国宝就这样被皇帝带进了黄土里,就此永远从世上消失了,这是中国莫大的悲哀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0:59:52 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王羲之的《丧乱帖》在海外漂泊了一千三百多年后,将从日本启程,首度回国“省亲”。同时上路的还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这些珍宝将作为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另有一百多件书法名品也将在上海与观众见面。


  王羲之的《丧乱帖》堪称本次展览最大亮点。《丧乱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作者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相比,略带古意。有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丧乱帖》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对媒体说,《丧乱帖》是行草墨迹,此帖早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有专家曾考证《丧乱帖》是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秘藏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

  这次展览,日本方面集中了多个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包括王羲之《丧乱帖》、宋拓《石鼓文》、《泰山石刻》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国宝级书法作品。上博方面则提供了馆藏的晋唐宋元书法经典,包括怀素《苦笋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宋拓《淳化阁帖》等。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2:06 姓名: 王羲之
又名: 字逸少
性别: 男
生卒年: 303—361
所属朝代: 晋代
所属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

称王右军。

  王羲之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并有较深的文学造诣,但文名为书名所掩,不大为人所重。他的《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燕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各赋诗咏怀,事后裒集成册,王羲之为之序,记叙了当时燕集的盛况,并且即事抒情,对人事聚散无常、年寿不永发出深沉的喟叹,情绪比较消沉,代表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面貌。序中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文笔清新疏朗,情韵绵邈,不带魏晋以来的排偶习气,当时人比之石崇《金谷诗序》。王羲之关心国家命运,曾告诫谢安“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晋书·谢安传》)。他的一些书□也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如《与会稽王□》谏止殷浩北伐,说“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语气极恳切。及北伐失败,殷浩复图再举,王羲之《又遗殷浩书》责备他说:“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对国事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些书笺杂帖,或叙家常,或情愫,虽三言五语,多具自然洒脱、风神曳摇的特点。

  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3:36 我虽不会写,但我很爱看行草书法,看整幅字的构图、节奏和气势。如果是狂草就认不出了,只能看字的舞姿。有时我想如果草书旁有一点用楷书写的说明,使人懂其意就更好了,反正店铺的招牌是不会请书法家写草书,更毋论狂草了。因为这是书法艺术,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不好去深究。但是我也往往收到一些不识者来信,他们也喜欢自创草书,表现在他们的签名上,这就使人麻烦了,回信时写不出他们的姓名,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将他的签名从信纸上剪下来,贴在我回信的信封上,让他自己到收发室去认领。这类信多了,不免





想画张漫画对这些草书“发烧友”开个小小的玩笑,因而创作了《考考王羲之》。

  黄永玉看了此画后对我说:王羲之是个胖子,胡子并不向下垂而是唇上的胡子向两颊横生出去;鞋子有点像朝鲜人的式样,鞋尖还有点向上翘的。因之我对书圣的形象就不像脑子里想象的和其他书法家一样漂亮了。

  北京市举办亚运会时各界表示对它的支持,各显其能,画家作画,书家写字,我在电视上见一个人用比拖把还长的大笔在广场上狂奔作大字,我想这大字只能贴到天安门城楼上去,才能让人欣赏,当然这样写字也还需要点功夫。说到大,现在有些人喜欢作极大的画,画几十米的长卷,用笔如椽,制墨如碑,像小澡塘那样大的砚台,好像个个都要拿吉尼斯世界纪录似的。想到这些,不禁莞尔。

  因此,我作了《体育书法》漫画。画上题着:“今人喜大,大笔如拖把,大墨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4:56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乾隆皇帝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当他得到了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的真迹时,特意在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一间小室,专门供奉,并亲自为小室命名为“三希堂”。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首,现在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秋帖》据传为王献之的手笔,帖上的“至宝”二字是乾隆帝亲笔题写的。但是,据专家鉴定,《中秋帖》和《快雪时晴帖》都是后人临摹的,只有王珣《伯远帖》是真迹。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5:28 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学亭修楔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活。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楔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的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个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已这一古老风俗说起。上已,是指夏历三月的弟一个已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楔之俗。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楔,是修洁、净身。祓楔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在《诗经.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

到了汉时,三月上已,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魏晋以后,才将上已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楔,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楔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曲水流觞”是上已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祓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汉也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之说。后来逐渐成为上已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这次兰亭聚会,虽也举行修楔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很大,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一直盛传不衰。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6:01 干呕帖
《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国家一级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书圣,他的墨迹受到历代书家的推崇,然而,据史书上记载:王羲之的真迹早已失传,传世的王羲之的书法墨迹都是后世的临摹本,但就是这极为稀少的临摹本留传到今天已经都是稀世珍宝了。除海外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外,今天所知道留在内地的只有《兰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干呕帖》等几件。
伪满时期,溥仪到将《干呕帖》带到东北,后来,流落到民间。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动乱时期,刘光启在堆积如山的大纸堆中发现了一卷黄黑色的旧纸卷,他抽出打开一看,眼前展开的是一件年代久远的草书纸本书帖,凭着多年鉴定书画的经验,刘光启读出该帖的内容为:“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东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寻觅了30多年的故宫流失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干呕帖》。
现在这件从纸堆里偶然发现的王羲之的《干呕帖》和《寒切帖》一起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6:43 《兰亭序》
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 时期人。祖居瑯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 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 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 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

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四十三纸。现传世墨迹,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唐钩填本,现为台湾故宫慱物院收藏。

《快雪时晴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并为稀世之宝,合称“三希(稀)”,乾隆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被邀人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 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不仅表现在 异字异构, 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如出现的20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宋代米芾在题《兰亭》诗中便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拟。”。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

在唐太宗之前,王羲之书法就为人称道 梁萧衍《古今书人评优劣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解缙在《春雨杂述》中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王羲之得享天下盛名与唐太宗的推崇备至不无关系,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唐太宗亲为王羲之作传云:“详察古今,研精求篆,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 ,唐太宗骗取《兰亭序》,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唐人记载兰亭故事有两种版本。 刘悚《隋唐嘉话》记:“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众所得。……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后,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才处,使萧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太平广记》收何延之《兰亭记》记载大有不同。何文称,至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仿摹真迹备尽,唯《兰亭》未获。后访知在辩才处,三次召见,辩才诡称经乱散失不知所在。房玄龄荐监察御史萧翼以智取之。萧翼隐匿身份,乔装潦倒书生,投其所好,弈棋吟咏,论书作画成忘年交,后辨才夸耀所藏,出示其悬于屋梁之《兰亭》真迹,《兰亭》,遂为萧翼乘隙私取此帖长安复命。太宗命拓数本赐太子诸王近臣,临终,语李治:“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汝意如何?”于是,《兰亭》真迹葬入昭陵。何延之自云,以上故事系闻辩才弟子元素于永兴寺智永禅师故房亲口述说。

刘、何二说,情节悬异。一般以为,何说漂浮失实,刘说翔实可信,骗取与耳语没有了。两者情节虽异,但《兰亭序》真迹埋入昭陵,说法却一致。

此事又有余波。据《新五代史·温韬传》,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依此记载,则《兰亭》真迹经“劫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日。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然此后《兰亭》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

唐太宗得到《兰亭》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钩摹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

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今河北正定)而得名。

唐太宗命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 冯承素摹的《兰亭序》纸本,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高24.5厘米,宽69.9厘米,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为郭天锡所获,后归大藏家项元汴,乾隆复入御府。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7:14 三槐世家
[三槐世家]: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之后,祖居山东大名府。“三槐”的名称源于北宋初期魏国公王彻。王彻文才武略,风流倜傥,天下望以为相。然因其刚正不阿,难容于时,终不能遂志。他于是在家庭院中植下三棵槐树,并立下誓言:日后吾子孙必有三公者。后来王彻的儿子王懿敏、孙子王巩果然以贤能而身居高位。王彻植槐树立志,以才德教育后代的家风为当时大文学家苏轼推崇。苏轼为王家作《三槐堂铭》。一时才以物显,人以文传,三槐堂之名声传遍华夏。后来,王姓人家都喜欢过年时在大门上贴上“三槐世家”。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08:12 书圣王羲之的奇闻逸事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成就是至为重要的,是一位集大成的书法艺术家。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族——琅琊王氏。他的祖父王正做过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曾首先倡仪晋室渡江,在江左建立东晋王朝。他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做过东晋的丞相,是当时的大名士。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将领。

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也学习李斯、蔡邕等的书法,博采众长。后人评其书法 “龙跳龙门,虎卧凰阁”。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众体兼擅,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为唐太宗所珍爱,唐太宗死后,将其陪葬在昭陵。王羲之的逸事如“东床坦腹”、“以书易鹅”等广为流传,可能在世人的心目中,王羲之是一位率性而为、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那么历史上的王羲之是否真如他的书法艺术那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呢?

羲之年少时,性格内向,讷于言辞,并没显示出有什么出奇之处。相传一天王羲之正在伯父王敦家做客,王导和庾亮来拜访王敦,羲之便站起身来要告辞,王敦挽留他,说都是自家人,没有什么可难为情的。王羲之最先崭露才华便是在书法艺术方面,最早为卫夫人所赏识。王羲之年少时开始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十二岁那年,书法水平进步很快,卫夫人见了,对太常王策说,这个小孩一定会找出用笔的决窍,现在看他的书法便有老成之智。于是流着泪说,他将来的名声一定会大过我,会将我的擅书之名遮蔽。

王导与王敦十分器重羲之。当时陈留人阮裕名声很大,做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最优秀的子弟,你的成就应当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对王羲之有美誉,将其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周顗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给予肯定的人物,身价倍增。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见名士周顗。王羲之位次在众人之末。周顗观察王羲之后,觉得他是个奇异的人物。当时以牛心为贵,众客人都还没吃呢,周顗先割下一块牛心,给王羲之先吃。于是王羲之名声大噪,开始为世人所知。

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成就一直是自信满满的。他曾给人写信说:“张芝在池边学习书法,池水都黑了。假使我也向他那样用功学习,我未必就不如他。”羲之的书法成就刚开始时不如庾翼和郗愔,等到了暮年,书法精妙。曾经用章草写了封信给庾亮。庾翼看了之后,深深叹服。于是给羲之写了封信。信中说:“我曾经收藏了张芝的章草十张,过江时颠沛流离,丢失不见了,我常常慨叹绝妙的书法真迹从此绝迹了。忽然看到你给家兄的回信,看了你的书法,焕然若神明,真可比拟旧时收藏的张芝的作品。”可见王羲之在书法方面是有意识的以前辈张芝为榜样,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他的书法艺术是可与张芝媲美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晋代士族大姓非常重视门第,在婚姻上讲求门当户对。当时的一位大士族郗鉴想与王氏家族联姻,在王氏子弟中为自己的女人挑选佳婿,就派门生到王导那去。王导让来人到东厢王氏子弟处所随意挑选。门生来到东厢逐一地仔细地观察了王氏兄弟后,回去向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子弟都不错。他们听说郗家派人来选女婿,一个个都衣着整齐、神态矜持。只有一个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正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在东床上坦腹而食的正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东床快婿”的成语就是由这而来的。

王羲之书名大噪以后,世人竞相争求他的墨宝,也有一些逸事广为流传。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居的老妪养了一只鹅,鸣声很动听。王羲之想买而老妪不卖。于是有一天王羲之带着亲友坐着车来观鹅。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看鹅,就把鹅杀了,烹好了等着王羲之来。王羲之因所爱之鹅因其欲看而死,慨叹惋惜了多日。山阴有一道士,善养鹅。羲之去他那里观鹅,非常高兴,坚持要买鹅。道士说:“如果你肯给我书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这群鹅都送给你。”羲之欣然应允,书写完毕,带着一笼子鹅归家而去,非常高兴。

王羲之还常常即兴书写。相传《兰庭集序》就是他酒醉之后即兴书写的佳作。王羲之曾到他的一个门生家,看见几面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与草书相半。后来门生的父亲不知道是王羲之的书法,以为是谁随意书写的,便刮去了。门生懊恼不已。王羲之曾经在蕺山见一老妇人,卖六角竹扇。羲之见其卖扇不易,便在每张竹扇上书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羲之便对老妇说:“你就说之扇子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每张扇子卖一百钱。”老妇人照着王羲之说的去卖,果然,人们争相购买。过了几天,老妇人拿了一批扇子来找王羲之,请他再在扇子上写字,王羲之笑着没有答应。

王羲之既有其纵情任性的一面,也并非对政事毫不挂怀。他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他做参军,长史。朝廷公卿爱其才,频频召他作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应命。后应扬州刺史殷浩之召,做了护军,又苦求做宣城郡,未被准许,最终做了右军参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较准确的判断。曾言辞垦切的写信告诫殷浩不要北伐,殷浩不听,果然被姚襄所败。他还曾开仓赈济饥民。王羲之最终辞官不作,因他与王述交情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少时即有美誉,与王羲之齐名,而王羲之平素就很轻视他,与他的交情不好。王述先做会稽令,因为母亲去世回到山阴办理母亲的丧事。王羲之代替他做会稽令,多次说要去吊丧,却连日不去。后来羲之前去吊丧,主人已经哭了,他却不上前就离去了,用这种做法来羞辱王述`,从此他们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王述每每听见角声响起,就以为是王羲之要来了,便收拾好了等待他的到来。像这样过了多年,而王羲之竟然一直没有再来,王述深为不满。等到王述做扬州刺史,将去就任时,路过会稽,没有拜访羲之,便离去了。在此之前,羲之经常对宾友说:“王述就只能作个尚书,到老了才能做个仆射。想再求当会稽令,是不可能的。”等到王述做了大官,羲之以在其下做官为耻,于是便派使者到朝廷去请求将会稽分为越州。使者没有达成使命,王羲之此举被当时的贤士所笑。不久王羲之内心惭愧,对其儿子说:“我不比王述差,可是官位与他相差悬殊,是因为你们不及坦之的原因吗?”王述后来到会稽郡视察,查出王羲之为政失察之处。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便称身体有病,离开会稽郡。在父母坟前发下誓言,再也不出仕为官。后来朝廷因为他发下的誓言太坚决,也就不再征召他做官。王羲之辞官之后,与东土人士游山玩水,荡舟钓鱼为乐。又和道士许迈共同修炼服食。不远千里采集药石。游遍了东方多个郡县。走遍了名山大川。自己也常慨叹:“我卒当以乐死。”他在给吏部郎谢万的信中也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志愿便是寄情山水,颐养天年。王羲之五十岁那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们遵从他生前的意愿,坚决辞让不受封。

孔子曾经观人不以一面。王羲之的奇闻逸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鲜活的书圣形象。既有其超凡脱俗、率性潇洒的一面,又有积极入世,关心百姓民生的一面,也有将其好恶爱憎付之于行动的一面。

中国网 2006年12月27日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11:00 学者最新考证王羲之兰亭雅集是秘密军事会议
  今年4月11日,是“兰亭雅集”1652年的纪念日。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会历来被认为是一次文人雅士的活动,1650多年后,西泠印社最新出版的一部《兰亭序解读》颠覆了传统说法。作者吴大新经过10年考证后发现:永和九年兰亭会并非“文人雅集”,而是王羲之主持召开的事关东晋命运的秘密政治、军事会议。

  绝世书法掩盖了历史背景

  事实上,在吴大新研究之前,历来文人和专家确实只对书法感兴趣,《兰亭集序》的真实背景却鲜有人研究。

  史载,西晋分19州,而东晋立国仅得8州。当时东晋、前秦、前燕处于对峙、战争状态,东晋王朝建立以来,一直试图北伐复国。然而东晋将相桓温和殷浩不和,北伐多次以失败告终。永和八年,殷浩亲率北伐大军在淮河一线与敌军对峙,国家情势紧急。

  《兰亭序解读》有述:永和九年,兰亭所在的会稽是战争的大后方。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军衔,掌管会稽。那时,会稽连年旱灾,百姓用树皮充饥。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因此吴大新问道:“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

  吴大新认为,后人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因为唐太宗当时非常推崇“二王”,亲自撰写《王羲之传》,因其厌恶战争,从而轻战乱背景,重书法本身。这对后人产生了误导。“绝世书法掩盖了历史背景。”

  吴大新咨询了一些大学教授,他们也只知道书法本身,讲不出与王羲之有关的历史背景。高中语文课本里也只是单提了书法而已。

  “雅集”是秘密军事会议

  王羲之因军事才干出众,早先任北伐统帅庾亮的参军、长史(总管),庾死时对他极力推荐。之后王出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他的清纯高尚被当时的红人殷浩看中,被任命为护军将军。此后朝廷还有意让王担任尚书和中军,但被他拒绝。然而,王羲之上任后却夹在桓温和殷浩矛盾中,多次调解无果,后主动降官到会稽。

  吴大新说,王羲之是个正直爱国的人———《晋书·王羲之传》有云:王羲之爱鹅,爱其鸣声高亢激越,爱其一飞千里。“这样一位大将不可能在战乱之际吟诗作乐。”

  据此,吴大新开始怀疑兰亭集会的真实背景,并最终发现兰亭诗会这件“文人雅事”原出于一个谬传。

  吴大新研究发现,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42人聚会兰亭。“这42人中军方的有22人,‘省军级干部’可考证的有五六人,前线的有3人,2人后在前线战死,只有谢安一人是名士。他们绝大多数在军中供职,绝非传统所说的‘一般文人名士’,大部分来自京城乃至前线,他们千里迢迢来到绍兴,不可能是来赶‘雅兴’的。”吴大新断言,这是一次军政群贤的秘密聚会。

  吴大新还告诉记者,清代也曾有人质疑此次聚会,但却没有响应。

  王氏后裔:这种观点闻所未闻

  吴大新此说一出,便在浙江省文化界引发一阵轰动,也引起了王羲之后代的关注。王羲之第五十四世孙、王羲之研究会理事长王家德说,以前从未想到、也从未听说过这种说法,去年在南京召开的“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活动上,也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不过王家德并未否定此说,而是认为该新提法必定会引起学术界共鸣。

  而出版该书的西泠印社则希望通过此书抛砖引玉,引发“百家争鸣”的效果。“我们只是希望能给经过10年考证的研究者一个发言的机会,这是一种全新的角度,能使更多的人关注王羲之及他的《兰亭序》。”西泠印社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侯辉说。

  据悉,绍兴市政府将把此书作为礼品赠给本月11日前来参加“兰亭国际书法节”国内外来宾。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13:19 近日,有人说王羲之兰亭雅集是秘密军事会议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从王羲之个性和为人看,他无心于王权以及矛盾纠葛之中,同时他不敢私下召集北伐军事会议 , 就是现在也没人干私下召集军事会议,但是他们不纯粹是祭典活动,肯定会谈及军事方面的内容,但主要还是 修禊事也,有点像现在的行政部门组织的年终联欢晚会,工作为副,交流沟通是正。

附 网 上相关资料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时代。北方各少数民族趁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纷纷起兵反晋,先后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进行了长达130多年的混战,出现了7O多位君主。但是,真正有所作为,并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明君,还是常被后世称道的前秦皇帝苻坚。

公元353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承帝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杀之.因此,朝中人人自危,都希望苻坚取而代之。其中薛伽、权翼私下对苻坚说:“苻生这小子太残忍暴虐了。搞得全国人心离散。常言说得好,有德者昌,无德者亡。苻生无德,应该早作打算,以顺民心,不要让政权落到他人手中。”

苻坚又何尝不想早日除掉暴君呢,只是感到实力不足,不敢轻易动手,而在暗中谋划。或许苻生也听到了风声,在公元357年的一个夜晚.对一位侍女说:“苻法和苻坚兄弟也不可信赖.明天就把他们除掉。”侍女等苻生熟睡后,秘密报告了苻坚。苻坚兄弟才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召集亲兵,分两路冲进苻生的王宫,把睡懵懵的苻生拉到另外一个房间杀掉了。此后,在朝臣的一致拥戴下,苻坚在太极殿登位,号称“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实行大赦。

苻坚在君臣认识不一的情况下,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下达了进攻东晋的命令.随后调集九十多万兵力,陆续向东晋进发,大军旗鼓相望,绵延千里。东晋孝武帝虽然昏庸,但其宰相谢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他们趁前秦大军尚未完成集结之际,主动在淝水决战。交战前,苻坚急于求胜,在未经核实敌情,不明东晋意图的情况下,不听部将的劝阻,盲目同意退军决战。结果.中了东晋的圈套,一退而不可收拾,导致淝水惨败。不仅前锋统帅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晋穆帝年仅10岁,太后垂帘听政,北方秦、燕帝国虎视眈眈,国内却外戚专权世阀擅政。永和五年,东晋北伐大军全军覆没;永和八年,王师大败而归,光诫桥之役就败亡一万五千多人;永和九年,国相殷浩不顾羲之等劝阻,执意挥师与敌对峙淮河,战事一触即发。这是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年代,一个国家多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的年代。



王羲之,难道真如后世所传说的那样,“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放着天下危亡于不顾,和一批文人雅士只管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

兰亭雅集,史载42人,除去王羲之的家人仆从14人,“省军级”以上军职人员竟达22人,大部分自淮河前线匆忙赶来,文人名士仅未出东山的谢安一人。有人说,兰亭盛会,是一觞一咏,极视听之娱,还是风云际会,群英论剑,共榷北伐大计,此为千古之谜。

王羲之因军事才干出众,早先任北伐统帅庾亮的参军、长史(总管),庾死时对他极力推荐。之后王出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他的清纯高尚被当时的红人殷浩看中,被任命为护军将军。此后朝廷还有意让王担任尚书和中军,但被他拒绝。然而,王羲之上任后却夹在桓温和殷浩矛盾中,多次调解无果,后主动降官到会稽。

《兰亭集序》前半部载酒载乐,喜气洋洋。后半部竟然直转急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沉痛锥心,700多年后苏东坡还哀叹:“此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兰亭会后一年,东晋王朝曾经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推为一代栋梁之材的右军将军王羲之在父母灵前发下永不做官的毒誓,震惊政坛。兰亭盛会,从此再无续曲……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讲解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癸gui3丑: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
会gui4稽山阴之兰亭:会稽,当时郡名,郡治在山阴县,即今浙江绍兴市。
修禊(xì)事也:修,举行。禊,祭典活动,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祓fu2,古代习俗,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
群贤,指孙绰、谢安、支遁等当时名士共41人。谢安,东晋政治家,曾在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军。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映带:景物相互辉映衬托,彼此关连。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觞,酒杯。流觞,把漆制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循流而下,杯子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取杯饮酒。
一觞一咏,一杯酒,一首诗。做不成者罚酒。据记载,当时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仰观""俯察"是中国古代哲人、诗人观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许慎《说文解字》论述文字的产生,说:“古者庖牺氏(庖牺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与女娲为兄妹)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游目骋怀,极目远眺,驰骋胸怀。这是在对自然仰观俯察中所取的一种潇洒态度,不仅是对自然的客观把握,而且是一种精神的感悟。
道法自然,因此对自然的仰观俯察也就是悟道,中国文字就是从悟道中产生,中国文字的书写从一开始就是书法、书道。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在世(相处于世),俯仰之间便是百年。或欢聚于一室之内,或浪迹于山水之间,虽然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即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不知不觉间,人生就走到了尽头。
这是一种深沉的人生感,魏晋时期弥漫于士人间的一种普遍的忧患意识——
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咏叹,是当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等到人所追求的已经达到,情随事迁(事过境迁),当初那么执着追求的事物忽然感到全无了意义,这时候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疑问就浮现了出来,不能不感慨系之了。更何况生命尽管有长有短,但到了最后结局总是一样的。古人说,死生是最让人想不通的一件事。一想到这些,岂不让人悲痛不已吗?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1-31 21:13:32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每每看到古人文章中对死生问题发出的这些感慨,和我上面的那番感慨真是一模一样呀(和符契那样相合),就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叹息悲伤,不能释怀。庄子说死与生本是一回事,寿命的长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真是虚妄荒诞的话呀。今天我等为古人感慨,将来后人也会为我等感慨。无论古今,人生总归是一个最大的感慨。真令人伤感呀!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所以一一记下当时参加兰亭集会的人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虽然时代不同,世事会发生变化,但对于死生问题而产生感慨,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来有人读到这本诗集,也会对我的这番话有所感慨。(人生恐怕也就是这样,在永恒的话题中获得永恒的吧?)


评:

王羲之这篇序文,其核心是体悟生死之道,追寻人生的意义,思考永恒的途径,这是世间之大道。古人云:书者如也,抒也,散也。有追寻大道的胸怀,乃有表现胸怀的书法,王羲之的序文,乃成为大道的最完美的载体。唐太宗赞叹"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道"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董其昌说:"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正因为书法成为道的载体,书法也由此成为书道。"道"无小大,弱水三千,我取一瓢,一瓢即三千,一滴水中见太阳。其实曾巩的意思还不止是说书法"小道",根本是仅把它当作"一技"、"一能",而且是永远不可能"进乎道"的"技"与"能",这就是《墨池记》的浅陋之处。

讨论:王羲之是怎样成为“书圣”的以及他是怎样写出兰亭序的?

曾巩《墨池记》认为王羲之不是天才,仅是刻苦成才而已。又说后世不能达到他的成绩,是因为不如他刻苦,言外之意,只要能够象王羲之这样刻苦练习书法,人人都可以成为王羲之。这种说法是违背关于天才的基本常识的。

回顾:第一课我们讨论过“勤奋出天才”的问题,证明了勤奋不是成为天才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当时我们设想:

要想成为天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天才需要先天条件,这就引出优生优育的话题。其次,天才需要好的家庭环境,中国古话说三代书香门第才可能出一个文才,这就引出家教家学的话题。第三,天才应该得到较好的教育,应试教育绝对培养不出天才来。这就引出素质教育的话题。第四,天才往往是有些怪癖的人,他们尤其需要好的人际环境,周围的人应该懂得欣赏天才,宽容天才,而不是相反。第五,天才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假如他们也要按钟点签到,开会写汇报,一起吃大锅饭,那么他们就成不了天才。第六,天才还需要必要的客观条件,有的中国人学成很想回国搞科研,可是国内没有他所需要的实验室,只好不回来,如果回来,也可能搞不成科研,也就成不了天才,或者不被人承认是天才……类似的条件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想下去。最后,天才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基数,不是每一个条件具备的人都能成为天才,这里有一个概率问题,这就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总之,天才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多方面努力,这样来讨论问题才有实际的价值。

下面,就循着同样的思路,来研究王羲之之所以成为王羲之的原因。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left border=0>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自东汉起就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地方豪族,被称为瑯琊王氏。到了晋代,仍是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是东晋的丞相,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官至太傅。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王导、王敦由于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受到朝廷重臣们的极高重视,多次推荐他出任朝廷的高官,可是,王羲之抱着北伐的理想,宁愿出任军职,先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会稽是北伐的重要根据地。在护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纠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他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王羲之又有潇洒脱俗的一面,他为人任性真率,胸怀豁达,“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被目为"国举"。晋代玄学盛行,崇尚老庄哲学,因此,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当然受其影响。晋室南渡之初,他见会稽有佳山水便有终老之志。辞官归隐后,山阴道上行,山川相映发,自然有应接不暇之感。他又泛舟大海,远采药石,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

王羲之从小不慕荣利,不拘礼节。《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晋大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见《世说新语·雅量》)

东汉书法家蔡邕《笔论》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人生态度,不能说和日后的书法成就没有某种内在联系。

但是王羲之的出处进退很有分寸,他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晋书·谢安传》)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行、隶书,从伯王敦、王导,叔父王廙yi4等,都有书名。尤其是他的叔父王廙,高朗豪率,性情倨傲,"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奕、杂伎"(《晋书·王廙传》)。他的山水画,开启东晋山水画风气的先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王廙"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他的书法,直接影响了王羲之,王僧虔《论书》记载:"王平南廙是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魏晋时书风大盛,善书者不乏其人,各有所长,异彩纷呈。在王羲之成长过程中,同辈中人互相切磋,兼容并蓄,对书艺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能与王羲之切磋书艺的,首先是王氏族中子弟。其兄王籍之年长羲之较多,在他还幼小时,籍之已先后为太子文学、侍中,他对王羲之的书艺是有帮助的。同王羲之一起被阮裕誉为‘王氏三少‘的王应和王悦,也是同辈中书法的佼佼者。王羲之的从弟王洽,书法成就更大。他与羲之在书法上互相陶染,俱变古形,成就卓著。对王羲之书艺提高有帮助的,还有他岳父郗xi1鉴一家。郗鉴为东晋重臣,善书法,"草书卓绝,古而且劲"(唐张怀瓘guan4《书断》)。其子均受家学,王羲之娶郗璇为妻时,其书艺并不在郗氏之上。

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王羲之的书法才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与影响。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他学习“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留下多处“墨池”。他连走路、休息也不放过练习写字,心里揣摩着字的写法,手指就在自己的身上划着,天长日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有时练字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家人只好把饭送到他写字的桌上,由于全神贯注,他居然拿馒头蘸了墨汁往嘴里送。

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卫夫人名卫烁,师承魏书法家钟繇yao2,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唐人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 王羲之又能转益多师,在后来的游历中,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了蔡邕的书法;在朋友家,又见到了张芝的书法。从此。他改变了只学卫夫人一家的学习方法,博采众人,专心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种追张芝的自然草书,随钟繇正书之功夫,并结合自己体会推陈出新的一种书法格局,使书法界之耳目为之一新。

王羲之还能从自然中观察、体悟书法的道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对于鹅的喜爱。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外,兰亭序的创作成功还有机缘凑合的因素。概括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天时说,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从地利说,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从人和说,参与修禊活动的四十一人都是名重一时的贤士。孙统“家于会稽。性好山水,乃求为鄞令,转为吴宁。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房玄龄:《晋书·孙统传》孙绰“居于会稽,放牧山水,十年余年”(房玄龄:《晋书·孙绰传》,孙绰文采,当时人称横绝一世。支遁,东晋僧人。隐居余杭山间,25岁出家。以好谈玄理而闻名当世。曾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论《庄子·逍遥游》,群儒旧学莫不叹服。他虽为僧人,却具有名士风度,《世说新语》记载他曾养马养鹤。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错。名士谢安,风度优雅流畅,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推辞了,后来,干脆隐居到会稽东山。后来终于出山为官,做了宰相,并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大败前秦的百万大军,创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佳例。就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样的天时地利条件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最后,兴致达到高潮,众人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写一篇序言,王羲之身为会稽内史,兰亭雅集的发起人,当仁不让,趁着酒兴、诗兴和雅兴,提笔一挥而就,写成这篇千古名篇。事后,王羲之想将草稿再正式写一回,却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草稿的程度。所以今人书法家书论家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指出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1 12:08:43 tt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1 14:52:12 请支持,谢谢 作者:达庵 提交日期:2007-02-01 14:59:47 支持,可以用张溥《百三家集》本作底本。(我不懂,在瞎说啊!)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1 15:39:06 谢谢楼上先生,我也这样想,您认为有必要点校出版吗?期待....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2 13:06:16 tttt 作者:达庵 提交日期:2007-02-02 15:37:19 关键要考虑:这书点给谁看?
王羲之就那么几篇诗文,是否有点校的价值?
搞书法的人是否都读不懂原文,需要一个点校本?
搞书法的人是否对王羲之的诗文有兴趣,能从中了解到书法的真谛?
王羲之有几篇文章是真的?某大学出版社有过一本文化普及的书,就曾把《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当作他的文章注释、导读,岂不误人子弟?
楼主的帖没多少人提,也颇说明些问题了。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2 16:16:22 兄言之有理,特别感谢! 作者:一叶斋主人 提交日期:2007-02-02 18:40:03 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随便能做得来的,兄还当慎重:)
兄若只是点校,我看不如看影印本的放心,若是笺注,这个需要很深厚的功底,现在书店中那些乱七八糟的诗文别集太多了。当然,我不是说兄没有这个功力,只是建议慎重为先。前两年我们系里有位老师要点校《玉海》,点了不多就放弃了,他告诉我,这种工作没有几十年的功力,做不来,即使勉强做出来,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伦不类的。
得罪之处,还望兄海涵~!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05 08:07:37 感谢楼上兄弟肺腑之言!!!!!!!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12 16:08:21 tttttttttt 作者:dq870320 提交日期:2007-02-12 18:37:40 ttttttttttt 作者:关起门来炖牛肉 提交日期:2007-02-12 20:34:15 不错的书 作者:羲皇上人99 提交日期:2007-02-13 14:14:09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 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 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 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译文]与老婆在一起,一辈子干的无非就是躺着、趴着之事。有时候把她揽在怀中,在卧室里说说悄悄话;有时候穷极无聊,找点寄托,就纵情云雨了。虽然我们的兴奋点不一样,比如她喜欢慢一点而我却猴急猴躁的,但只要我们亲密接触,都无比兴奋。当那短暂的销魂一刻来到,我们是多么的满足,从不觉得自己都已经老了。 当然,夫妻在一起呆久了,难免会有审美疲劳,难免会对那事产生厌倦。有时候心情不好,就更不想做那事了,这时候相互难免会有一些感慨、抱怨。从前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也就是夫妻躺着趴着之事,现在怎么那样无趣了呢?难道哪一切真的过去了,都成为往事了吗?真是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啊。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的。人生苦短,何况人的寿命还要受很多外来因素的 影响,如不注意,会死得更早。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啊!"如果老是沉迷 夫妻之事中,把身体搞垮了,把命搭上了,那不是很痛苦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