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蒙独立问题的十个史实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3:42
 关于外蒙独立问题的十个史实


 

笔者按:关于抗战胜利后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史实,许多国人都很感兴趣,但基于某些政治和外交现实方面的考虑,国内历史教科书中一直都很少谈及。几十年来,中国与蒙古国的关系,也处于不冷不热的微妙状态。而今,大陆官方对那段历史的表述也只有寥寥数字:雅尔塔会议损害了中国主权。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对造成雅尔塔会议以损害中国主权换取苏联出兵的直接责任方却绝少提及。快速复兴中的中国,需要以客观、负责而自信的态度,重新审视那段历史。
我们先来看看学者们就那段历史所作研究的文章记载。其一是孙挺信的著作《中日大决战》。这是一部全景式记录抗日战争的历史名著,曾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作者完全是抛开个人政治倾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经过考证的可信史料来撰写的。
1945年2月,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发来一道密电,顿时使蒋介石惊得目瞪口呆。
密电说:2月上旬,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对外公报为专门讨论欧洲战场问题。实际上,对亚洲的对日战争也进行了磋商,订有极不利于中国的秘密条约。美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在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下,妥协屈服:(1)承认外蒙独立;(2)大连开为国际商港,苏联有优惠权利;(3)苏联租借旅顺为海军基地;(4)中东、南满铁路由中、苏共管。
抗战,中国全民奋起的大血战,为的是收回失地,包括1895年前被日本夺去的台湾岛。现在却要将北方一百五十六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外蒙领土割出去,让其“独立”;将被日本侵占的东三省收回来,却又沦为另一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这是在中国尚在淌血的伤口上又残忍地割了一刀。八年抗战,中国军民死伤两千多万,岂不成了无谓的牺牲。蒋介石看过魏大使发来的密电,惊愕之后,又发出一番感慨。在日记本上写道:中国之独立统一,自由民主政治之建立,而烦友邦劳心,且劳其征求英、俄同意,殊为我国耻辱;国不自立,人不自强,宇宙之大,其尚有我民族生存之地耶?能不戒惧乎哉?
造成这个苦果的直接原因,是1944年中国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都不理想。罗斯福和邱吉尔都并不了解日本在这一年,大力强化扩军,在原有六十九个师团的基础上,突然突击扩充为一百零一个师团的兵力。而这众多的兵力,又主要用于中国作战,企图以打通大陆作战来鼓舞日本士气。这样,美、英军在太平洋上受到更加强大的抵抗和中国军队遭到突然增强的日军猝不及防的冲击。于是,美、英方面把在太平洋上受到的强大阻击,怪罪于中国军队没有有效地牵制日军兵力,同时,又毫无理由地指责中国军队的又一次大溃败。认为中国已无能力与日军对抗。他们把对日作战的胜利寄托在苏联出兵身上。因此,当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那些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要求时,罗斯福和邱吉尔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惜牺牲中国这个忠实伙伴,而先后表示同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美国、英国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蒋介石令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以私人身份去见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罗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因患脑溢血溘然去逝),表示中国政府不能接受雅尔塔会议有关中国的密约。但仍无任何结果。
6月12日。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会见蒋介石,提出兑现《雅尔塔密约》中给苏联的那些利益,并转告说,斯大林要求宋子文于7月1日以前,去莫斯科谈判有关事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蒋介石为了与苏方讨价还价,派遣宋子文、蒋经国等人前去莫斯科。
斯大林在单独会见蒋经国时,竟质问:“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他独立?”蒋经国说:“你应当了解,我们中国八年抗战,就是为了把失上收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来,一切土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种情形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同意外蒙古归并给苏联。”
斯大林反驳道:“倘使你的国家有力量,自己可以打倒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宋子文、蒋经国的莫斯科之行,也是无果而返。
蒋介石一方面继续派人四处活动,以争取拔出插进中国人背后的那把“刀”,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这种活动对于已决意牺牲中国的美、英而言,根本无济干事,于是,加快了与日本单独媾和的步伐。事实上,从抗战开始起,他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念头。只不过那时日本人大军压境、态度太傲慢,条件太苛刻,逼得又太急,更加上全国民众和军队的反对,美、英的反对,他不得不迫于形势,“坚持抗战”。雅尔塔会议的密约一传到他的耳中,他就立即意识到了两个问题:一是被美国“盟兄”出卖了,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被耍弄、被抛弃的苦衷。二是如答应密约要求,则东北很可能在苏联帮助下成为共产党的基地和大本营,这不能不对他的统治产生极大威胁。
蒋介石经过仔细盘算,反复思量,决定干脆抛开自己一年多前所许下的绝不与日单独媾和的诺言,马上派人去上海秘密探求中、日媾合之方案,以对抗斯大林在《雅尔塔密约》中提出的条件。蒋介石令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以私人身份去见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罗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因患脑溢血溘然去逝),表示中国政府不能接受雅尔塔会议有关中国的密约。但仍无任何结果。
但日本人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拯救自己与蒋媾和的机会。
日本方面敢于在绝境中拒绝蒋介石的媾和建议,是基于苏俄在二次大战中与日本的一贯 “友好”态度,估计苏联无论如何不会在1945年秋季前参战打日本,多数人则根本否定苏联会对日本用兵。因此,用于防御苏军的关东军,也一再抽调兵力到长江方面作战。
在日本和苏联关系一度紧张时,关东军确有六、七十万兵力。但是从1944年初日军决定进行打通大陆走廊作战时开始,就大量向南调用该军。至4月中旬,关东军总人数仅为四十万人。至1944年底,日军打通大陆走廊作战结束时,关东军比1943年减少了一半,仅二、三十万兵力。被一直宣称为百万精锐的关东军,在苏军参战前夕,仅为那点可怜的人马。而且,据日军陆军部记载,关东军的师团基本上是1944年底至1945年初临时征招补充的,名为师团, “实际上与精锐师团相比,战力仅为其30%。”
1945年8月9日。斯大林实在无法再等待同蒋介石签订《友好同盟》之后才出兵了,遂命令部队向满洲里进攻。同日,出动飞机,分别到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长春、吉林、沈阳等城市上空光顾一趟,分别扔了几个炸弹。日军本来就无力守卫满洲,一直让其唱空城计的,于是在苏军进攻的当天,统帅部便决定放弃满洲。
8月10日至11日,向满洲里方向进攻的苏军仅前进到海拉尔附近。只有进到满洲西面的一股苏军,才以每日约百里的速度向东南推进。在满东北线上,苏军仅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那边打了些炮弹到中国的土地上,算是参战了。
日军认为,苏军只是在国境线上打炮试探,生怕与关东军硬打。由于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所以,苏军事实上是以战胜国身份进入东北全境,接受关东军的投降。8月14日。在苏军已经进入中国东北六天后,蒋介石生怕其再继续南下,只得急电在莫斯科的谈判代表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了字。
1949年9月蒋介石政府以苏联违反中苏友好条约及联合国宪章为由,向联合国第四届大会提出控苏案,罪状有:延不撤退其在东北的军队,掠夺东北大量物资,吞并外蒙领土唐努力乌梁海等。
    1952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判定苏联自日本投降以来,在其中国之关系上,未能履行1945年8月14日之中苏友好条约。”控苏案通过后,联合国虽未采取行动制裁苏联,但台湾当局自动废止该项条约,以打击苏联暴行,舆论界也纷纷响应。1953年2月2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议案,经蒋介石明令,终于废止中苏条约及其附件,外蒙独立的公告当然失效了。因此,在台湾政府的中华民国版图上,外蒙古仍是中国领土。
其二是毛以亨的《俄蒙回忆录》。其中说到,外蒙古“公民投票”,四十九万合格投票人,参加者有百分之九十八,一致赞成独立,这一真相,雷法章在《中外杂志》发表《故国河山话外蒙——民国三十四年库仑视察记》(库仑既今天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笔者注),有大特写如下:
外蒙古的公民投票,是一件法律的滑稽剧,不仅外蒙政府自己知道,我们知道,甚至于世界各国又哪有不知道的呢?我们的论断,决不是主观的偏见,是有具体的事实与理由为根据的。
第一、投票是公开的记名签字方式,投票者要当着办理公民投票的事务人员的面签字,谁敢签名在反对栏之中?即令鼓起勇气这样做了,难道不怕事后遭受严重的清算?在这种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情况之下,人民便失去了自由意志,这是“控制”了人民的真正愿望。假如改用了秘密的无记名方式,其结果一定要改观。
第二、外蒙人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文盲,即以投票的四十八万多人估计,就有将近廿九万人是不识字的,已是投票人数中的多数。他们之中纵有坚定的意志要在反对栏中捺指印,但是不认识哪里是反对栏,只有听从事务人员的指示,在指定的一栏中捺指印。这些事务人员绝对不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也绝对不会指示他们捺印在反对栏之中,结果他们是被欺骗着捺了一个违心指印而不能自觉。这是“强奸”了人民的真正愿望。假如改用别种易于辩识的方式,如赞成者用红票,反对者用蓝票,随人民的志愿去领用,则结果的差别一定很大。
第三、人民如果反对独立,不敢公然表示,他却可以采取消极抵抗办法,拒绝前往投票。如果实际投票的人数不及应投票人数的半数,这个投票的结果当然无效。但是投票人的姓名,早已书写在投票簿上,并且编定了号数,全部投票人数早已有统计。来投票的人只给你一条“赞同”的路走,如果不来投票的则由事务人员在代你有赞同栏签上一个名字,轻而易举,毫无稽考,等于来一个缺席裁判,又有何不可?观乎投票人数的比例之高,这样情形的可能性,是不容漠视的。这是“伪造”了人民的真正愿望。假如不采取这种空白的公开记名签字方式,则投票人数比例很可能减少,所谓“伟大的行动”也者,可能就不够有“光荣的成就”了。
外蒙政府偏偏非常聪明,实在也是非常惧怕,有些做贼心虚,惟恐投票结果发生意外的情势,妨碍了他们做苏俄附庸的机会,所以采用以上公开的记名签字方式。这种方式既有“控制”的作用作为基础,又有“强奸”机会可补损失,更有“伪造”的便利作为保障,最后才能完成自我陶醉的得意之作,揆其用心,也就实在可怜而可笑了。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关于外蒙古独立,有以下几点是应当澄清的:
首先,抗战胜利后外蒙古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的确是违背当时中国政府和人民意愿的屈辱行为。
其次,罔顾中国意愿强力制造外蒙古分裂事实的,正是斯大林独裁专制下的苏联政府。他们在原子弹投入战场次日,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出兵中国东北,对抗战的最后胜利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完全是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
第三,当时在国际外交压力下国民政府同意外蒙就独立问题进行的所谓“公民投票”,实际上是被苏蒙政府当局一手操纵的一场闹剧。
第四,由于联合国于1952年投票确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无效,事实上否定了外蒙古独立的法理依据。
第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是迫于尽快结束战争和斯大林蛮横态度的压力而牺牲了中国这一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主权利益,战后实际上是对斯大林损害中国主权制造外蒙古独立的蛮横做法感到厌烦的。
第六,处于政治考虑,战后长期的亲苏反美政策,影响了中蒙关系和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客观评价。
第七,中国应当在尊重外蒙古独立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双边睦邻关系,并理直气壮地反对外国军事力量在蒙古境内驻扎。
第八,由于外蒙古的独立,使中国领土乌梁海成为与本土不接壤的一块飞地,又加之苏联事实上的占领和当时中国既无力阻止外蒙独立更无法保全飞地主权的现实,也使中国在无奈之下默认了苏联侵占唐努乌梁海的事实,这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图瓦自治共和国。
第九,斯大林的军事强权政策,使中国成为抗战胜利后领土损失最大的国家。它直接吞并了中国的乌梁海(约17万平方公里),分裂了中国的外蒙古(157万平方公里),并且将中国东北变成了自己事实上的势力范围,苏联军队直到1950年代才从旅顺撤走。
第十,苏联在日本投降后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确保了对库页岛全岛的统治。但日本是战败国,而中国却是以战胜国身份遭受了最大的主权损害。把这些屈辱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就是我们曾一度奉为社会主义领袖之一的斯大林独裁下的前苏联政权。 本主题由 管理员A 于 2009-3-5 15:18 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