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2:28
《曼哈顿街头夜景》 ——丁玲 1982年9月25日 北京
去年十一月四日,我到了纽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傍晚,我住进了曼哈顿区的一家旅馆,地处纽约最繁华的市区。傍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这边,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铮铮发亮的金银餐具,红的玛瑙,青翠的碧玉,金刚钻在耀眼,古铜器也在诱人。那边,是巍峨的宫殿,门口站着穿制服的巡警,美丽的花帘在窗后掩映。人行道上,走着不同肤色的人群,服装形形色色,打扮五花八门,都那样来去匆匆。这些人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他们走在通衢大道、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世界股票的升降,有些人可以荣华富贵,更多的人逃不脱穷愁的命运。是幸福或是眼泪,都系在这交易所里的电子数字的显示牌上。我徜徉在着热闹的街头四顾,灿烂似锦,似花,但我却看不出它的美丽。我感到了这里的复杂,却不认为有多么神秘。这里有一切,这里没有我。但又像一切都没有,唯独只有我。我走在这里,却与这里远离。好像我有缘,才走在这里;但我们之间仍是缺少一丝缘份,我在这里只是一个偶然的,匆忙的过客。
看,那街角上坐着一个老人,伛偻着腰,半闭着眼睛。行人如流水在他身边淌过。闪烁的灯光在他身前掠过。没有人看他一眼,他也不看任何人,他在听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对周围是漠然的,行人对他更漠然。他要什么?好像什么都不要,只是木然地坐在那里。他要干什么?他什么也不干,没有人需要他干点什么。他坐在这热闹的街头,坐在人流中间,他与什么都无关,与街头无关,与人无关。但他还活着,是一个活人,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他有家吗?有妻子吗?有儿女吗?他一定有过,现在可能都没有了。他就一个人,他总有一个家,一间房子。他坐在那间小的空空的房子里,也像夜晚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一样,没有人理他。他独自一个人,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就这样坐在街头吧,让他来点缀这繁华的街道。总会有一个人望望他,想想他,并由他想到一切。让他独自在街头,在鲜艳的色彩中涂上灰色的一笔。在这里他比不上一盏街灯,比不上橱窗里的一个仿古花瓶,比不上挂在壁上的一幅乱涂的油画,比不上掠身而过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蓝圈,血似的红唇,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中的那条小狗。他什么都不能比,他只在一幅俗气的 风景画里留下一笔不显眼的灰色,和令人思索的一缕冷漠和凄凉。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曾经桃李满天下;他可能是个拳王,一次一次使观众激动疯狂;他可能曾在情场得意,半生风流;他可能在堵场失手,一败涂地,输个尽光;他也可能曾是亿万富翁,现在却落得无地自容。他两眼望地,他究竟在想什么?是回味那往昔荣华,诅咒今天的满腹忧愁,还是在追想那如烟似雾的欢乐,重温那香甜的春梦?老人,你就坐在那里吧,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一副木木然的样子,点缀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的夜景吧。别了,曼哈顿,我实在无心在这里久留。
一篇绝对不能编入的课文——《曼哈顿街头夜景》批评
作者:周武中
翻开新一版的教材,出自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之手的《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还是赫然在目,积两番试教此文的思考及经验,实在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篇文章之入选浙江省义务制初中语文课本,实在是一个错误,一个严重的错误!
文章佳妙,首在立意;立意之贵,贵在新颖独到,发他人所未发,但又切忌为标新立异而违背起码的逻辑框架,犯下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类低级错误。愚以为,丁玲笔下的《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就犯了此种低级错误。
有关背景资料显示,本文作于1981年,是丁玲于上一年访美讲学归来后在国内新写的一篇“美国印象记”一类的散文。那么,美国这么一个高度发达的世界头号强国,在中国这么一位著作宏富,荣膺过“斯大林文学奖”的知名女作家笔下,到底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呢?原来只有一个瑟缩街角,“伛偻着腰,半闭着眼睛”的老人!80年代的美国已相当发达,可在我们大作家的笔下,人家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技,人家民众的高素质,统统视而不见或处理成一片隐约而狰狞的背景,镜头始终聚焦在这么一个乞食街头的老人身上,似乎这样一个老人的单薄身材,竟能遮蔽一个文明昌盛的大国。这不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以“一个指头”否定“九个指头”吗?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独立寒秋,孤苦伶仃,从人道角度讲,是值得同情。但这种人道的同情从来只指向个人,而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无涉。但在大作家的构思中,显然是把两者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老人沦落街头”这笔债毫无疑问是算在了美国“资本主义”这本账上的。但是,我想问一句,类似这样的“乞食风中”的老人,哪个国家没有呢?在人类现存的哪种制度下已经彻底消失了呢?咱们这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是不是同样有,而且更多,成百上千倍地多呢?落后边远地区且不说,即在我们这块号称人间天堂的江南之地,即在过了丁玲写这篇文章20年后的今天,街头巷尾的乞食者不是随处可见吗?依丁玲的逻辑,咱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岂不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相互倾轧”的世界?
再来看看我们编辑所热爱的这篇《曼哈顿街头夜景》里面都充斥着一些什么观念呢?“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世界股票的升降。有些人可以荣华富贵,更多的人逃不脱穷愁的命运。”原来,在作家头脑中,股票悉由大亨操纵,是保证资本主义社会“贫者更贫,富者更富”这种马太效应的工具,平头百姓如若前去炒股,就是自投罗网,活该倒霉!这种“谈股(票)色变”的观念不消说完全是陈旧、过时的。这是其一;“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桃李满天下;他可能是个拳王,一次次使观众激动疯狂……他也可能曾是亿万富翁,现在却落得无地自容。”以一种近乎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渲染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动荡不安”,把保证社会活力,保持经济繁荣所必不可少的竞争,涂抹成一副狰狞恐怖的魔鬼相。而现在,竞争的理念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连小学生也知道竞争的含义和重要性了。这是其二。
谈股票而色变,视竞争如魔鬼,让这个时代的中学生学习这种观念上明显陈旧、滞后的文章,到底试图给我们的学生以何种影响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实在是一代名家丁玲的一篇失败之作。因其出现在国门刚刚洞开、国人对外国的一切尚属雾里观花,一片模糊之际,在作者或许有其可以理解之处;但作为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一套语文教材,还要把它当宝贝一而再、再而三地选进来,无论如何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