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谈鬼子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9:55

 
                                                                      陈独秀谈鬼子兵
        8801按
    老佛爷圣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华民族的死敌--东洋倭寇,国人一提起,莫不咬牙切齿,必欲寝皮食肉而快之!然自甲午以降,俺国每战必败,除国力不敌以外,对日本人的知之甚少,也是不容否认的原因,曾有满清大员见到外国军队操练正步走,竟兴高采烈地嘲笑“洋人走路腿不会打弯,只要用长杆子把他们捅倒,他们就爬不起来哩!”
    孤陋寡闻至此,纵使有一百个霍元甲,每场比武都能把洋人打趴下,何济于是?只有“睁开眼睛看世界”认真看到并承认别人的长处、深刻认识剖析自己的短处,把握病脉、寻出良方,才能医治国家、人民的病根。
    下面抄几段陈独秀公介绍鬼子的杂文,请大家从另一方面认识敌人。腿子们如要拍砖,请去砸老陈,不干俺是,特告!!
 
                                                                 东海兵魂录    现在世界上,有一件顶大的战争,不就是日俄战争么。俄罗斯国何等的强大,哪一国不怕他?这一战却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论起国势来,俄罗斯也不弱似日本。只是日本兵的性质,自古轻生好战,那全国一种尚武轻文的风气,日本人自称为“大和魂”。所以这回与俄国开战,人人都以捐躯报国为荣,拼命向前,俄兵抵挡不住,连战连败。因此日本军人(凡是当兵的做武官的都叫军人)的名誉,遍传各国。各报上所载日本军人的美谈,可歌可泣可敬可爱的事,实在是多得很。待俺一样一样演出,给俺们中国的军人,做个榜样呀!1、负伤渡河
    当九连城大战的时候,有某一中队的一等兵,名叫鼻山营松的,正在浮水渡河,敌兵飞来一弹,穿通右手膀子,血流不止。他还是若无其事,忍痛随众过河,向敌军炮火猛烈的地方前进,夺得了东方炮台。随后又扒山过岭,追赶敌人的败兵,苦战一日,没说一句受伤的话。到夜里全军停战,方才解开军衣,医治伤口,队长才知道他受了伤,其勇猛耐苦如此。
2、林夫人
    海军大佐林子三雄的夫人,性情壮烈,不差似男子。自大佐出征以后,独守春闺,未曾滴过半点相思之泪。适第三次闭塞旅顺口的信息回国,举国欢呼,独夫人陷入悲惨的境遇:母病身亡,胞兄就是这次闭塞旅顺口时,在初濑船上丧了性命。香泪未干,不久又接到林大佐在金州战死的消息。他人以为林夫人该不知咋样悲伤了,殊不知夫人接到大佐战死的信,马上到电报局打听详细的情况,举止谈论,没有丝毫惊乱悲伤之色。日本人都说:夫人真不愧为武士之妻。
3、义父义子
    步兵曹长姓福田名叫丰的,福田定静的次子,年二十六岁,战死于南山之役。丰幼时常自道:“俺为军人,必死于战场”。这回奉调从军征战,便大喜道:“俺这回可露男儿真面目哩!”即忙回到家乡,辞过祖先坟墓,又告别父母朋友亲戚道:“俺此行原不望生还,俺虽死亦无恨,愿双亲和诸戚友亦勿为我悲痛。”随后攻陷金州,又攻打南山,已经中了枪伤,还奋勇督兵前进。将要夺得敌炮台时,忽来一弹,穿胸而死。丰父定静,年已七十,得知爱子战死的信息,并不滴一滴英雄眼泪。人问其故,定睛笑着答道:“俺之期望丰儿,和丰儿平生抱负,原都是如此,有何可悲?!且因捐躯报国而悲,那还算是大丈夫吗?”
4、义母训子
    预备兵山田英道,奉调出征的时候,英道的母亲,呼英道站在面前说道:“你父遭幕府的毒手,不肯受辱,在江户剖腹而死,全了武士的名节。你是这样人家的血后,在展场应十分忠勇,方才不玷污先人的名誉呀!”
5、无泪烈女
    烈女名叫多计子,现年三十五岁,乃步兵少佐大庭景一的夫人。少佐出征时,夫人多计子在家专心教育子女。不幸少佐在分水岭阵亡,夫人闻报大惊。又寻思军人之妻,见良人死于战场,稍有悲伤,便是军人的大辱。自此发誓不叫人看见她有一滴哭夫的眼泪。仍是教育子女,一如平日。
6、一千勇士
    前月日本运兵船没有用兵轮护送,走到海中,突遇俄国兵轮炮击。强弱不敌,又逃走不得,陆军中佐领知源次郎,自知已无生路了,便带领兵士排列舱面,高唱日本帝国万岁,将军旗烧毁,以免为敌人所得,遗羞帝国,并同山县少佐,都拔剑剖腹自尽。将校兵士,随同剖腹自杀,或被敌弹击中而死的,有好几百人。另有四百人,赤身露体,跳入海中,还大呼日本帝国万岁,高唱军歌。这会死的如此义烈,不肯做降虏受辱的,共计有一千勇士。                                                                                                                                               1904.7.27.《安徽俗话报》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