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毛泽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5:13
孙中山与毛泽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李向帅
    孙中山和毛泽东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担当意识,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耗尽了毕生精力和心血,等等。但是二人又有着鲜明的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不同前途和命运。
    孙中山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问题的,而毛泽东则是哲学家的视角。在谈到中国人民长期遭受的四大苦难时,孙中山的答案是饥荒、水患、病疫、生命和财产的毫无保障。这种分析,显然是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通过列举一系列现实来揭示内在的原因。我们知道孙中山受过系统的西学教育,并做过医生。而这些经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毛泽东则认为束缚中国人民的四大枷锁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权”,远不是现实中所能看得见的,但是又切实存在。毛泽东抛弃了纷繁芜杂的现象,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性分析,把束缚中国人民的因素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在孙中山看来,政治是一门科学;在毛泽东看来,政治是一门艺术。同为伟大的政治巨人,孙中山希望把政治变成一套科学运转的机器,他写了《治国方略》一书,《治国方略》是经过严密的理论论证得出的。孙中山以为只要通过新技术把新政府构建起来,中国就可以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其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便是一个设计精美的体系。毛泽东则更多地着眼于政治之上的战略问题,毛泽东的政治生涯洋溢着诗人的气质。“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是毛泽东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个人抱负的舒展。这种艺术式的政治,赋予毛泽东更多的灵活性,而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在传统文化方面,孙中山吸收的是“和”,而毛泽东吸收的是“斗”。因此,孙中山在考虑建立新国家时,在参考欧美各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文化,创立了“五权”宪法。而在1912年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时,即宣布中华民国是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而在和袁世凯谈判中,为保全政治上的统一,孙中山放弃了大总统的位子。这固然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有关系,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毛泽东则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重建。
    从历史来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因为,以当时中国的实际而言,只有团结才有出路。而要团结,最紧要的是唤醒全民的民族意识,这从根本上说需要的是精神激励。毛泽东选择了中国社会的中下层,并以“分田分地”保障了其经济上的独立,通过艺术化的斗争策略取得了革命的成功。而孙中山则过于自信理性的设计,过于依赖于“物”力,最终却抱憾于“知易行难”。
    正是由于二位伟人存在的这些不同,决定了国民党选择的道路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孙中山设想的三民主义,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摸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最终实现了孙中山梦寐以求的三民主义,并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小心信用卡让你变成“无信用”任俊明   作者文集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银行打交道,尤其是随着信用卡普及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然而,很多人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个人信用体系的维护,往往在涉及到买房、买车等大宗消费时,才体会到“失信”所带来的高昂代价。(9月21日央视网)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放在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显得更加珍贵。信用对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良信用记录又会对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然而,银行并不会因为客户的不知情而网开一面,在个人信用污点面前,利益受损的必然是客户本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每个人都尽快树立起诚信意识。
    也许有人认为,银行在这个问题上应当负主要责任。因为一些银行在广告宣传中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有的银行极其工作人员为了发展业务、争夺市场,存在审批不严、滥发信用卡的行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支持个人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理由。银行发展业务存在问题不假,但如果我们在办卡时能够理性一些,问清相关责任条款;在消费后及时还款,时刻以诚信为本,又怎会留下信用污点?
    在个人信用问题上,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想要弄清问题的实质,必须从我们自身找原因。比如一些不具备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消费冲动强烈但还款能力差,他们成为“卡奴”的代价是未来信用的透支。究其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起社会诚信意识,没有意识到未来社会的经济生活是建立在社会信用体系之上的。更多人的信用污点则是在不经意间形成的,虽然是无意,但暴露出我们在对待社会诚信体系问题的缺陷。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无疑是注重诚信的,但对社会诚信体系这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实存在的制度,还没有深入到意识当中。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参与者和评判者,社会机体良性运转离不开诚实做人、信用行事。然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广度决定了我们不能仅靠个体信念,而必须用一套制度化的体系来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个人征信系统正是因之诞生的制度保障。
    国家虽然为公民个体建立了诚信平台,但诚信建设不仅要靠社会,更要依靠公民个体。只有人人在思想深处建立起个人征信系统,社会的发展进步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个体才不会为偶尔的“失信”而付出高昂代价,人们才能充分享受到信用经济带给自己的方便与实惠。周珣:红楼美女如何正确地撒泼在有了女儿之后,我经常会想的一个问题是,哪些规则是父母曾经教导我,而我将不会原封不动地灌输给我女儿的。其中的一条就是:绝对不可以撒泼。
这种自幼形成的教养,会让人在碰到王善保家的那种上来掀探春衣襟式的挑衅时,虽然心里很有当众给他一个干净响快的大嘴巴的冲动,却常常自己先禁锢住了自己——太泼了,做不出。虽然,此人百分之百地该得这个嘴巴。
这就是该出手时出不了手,当泼不泼也不对。所以,我会把这个行为准则,修订为:正确地撒泼,好过绝不撒泼;绝不撒泼,好过经常撒泼。
何谓正确地撒泼?它包含:理由正义,对象适合,时机准确,分寸得宜。
第一个要明确的,就是,撒泼永远只是自卫手段,不是主动攻击的武器。不然就铁定是传统意义上叉腰骂街打滚哭闹的泼妇形象。作为一种受到攻击和威胁下的正当防卫,撒泼先要占住身份和道理。
《红楼梦》女青年的几次经典撒泼,莫不如是。
凤姐两次泼醋,一是贾琏在她生日时和鲍二家的胡搞,一是贾琏偷娶尤二姐,她到宁府尤氏处大闹。她确实都是受到伤害的一方。气为什么不能出出气?疼还非要求人家忍着疼吗?又不是关公,都能刮骨疗毒哼都不哼的。
适度撒泼有益健康。撒泼是感性行为,自然真实,被伤害了,受刺激了,有反应,及时倾泻情绪垃圾,随性而为,总比一味隐忍、克制、压抑自己、硬挺着贤淑,活得少些憋屈吧?
在占理的情形下,要看撒泼的对象。
跟能讲道理的人讲道理,跟不讲理的人,或在有理讲不清、怎么讲理都没用的状况下,撒泼往往倒成了有效的手段。对待有些人,非得泼上一回,他才知道你不是那么好惹的,别随随便便就踩上你的底线。
碰上贾琏这种老公,你阎王、夜叉都当着,他尚且不肯老实,若再温顺贤淑,睁一眼闭一眼,家里外头脏的臭的,还不趁势翻天了。你跟他谈心、谈爱、谈往日深情、谈家庭责任,有用吗?不如学习某主持人,放任自己强大的小宇宙爆发一回,闹到大庭广众之下。相当一部分男人是需要震慑的。
就像尤三姐面对贾珍、贾琏的调戏,直接跳起来站在炕上,戳穿“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姊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嚷嚷着“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揪过贾琏来就灌酒,越发一叠声又叫:“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大家一处乐……你们是哥哥兄弟,我们是姐姐妹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来!”不但吓得贾琏酒都醒了,“贾珍也不承望三姐儿这等拉得下脸来”。
对这“风流场中耍惯的”兄弟俩儿,在尤三姐的处境上,不拉下脸来狠着劲儿泼它一回,难道还有更好的法子?泼上一泼,倒吓得他们“不敢轻薄”。在软弱着被玩弄和伤害,还是剽悍着做泼妇自保之间,尤三姐选择了后者。
搜检大观园,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放话:“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王善保家的掀她的衣襟作搜检状,她啪地就是一个嘴巴,大骂“你是什么东西”、“狗仗人势”,接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慌得凤姐平儿“忙与探春束裙整袂”。
论说的话,够刁钻横蛮;当众就要除衣衫,也够不管不顾。也掉泪,也吵骂,也动手,探春的泼辣,在这一节里,充分施展释放。
其实凤姐、尤三撒泼,都还容易。她们读书有限,更多会凭本能反应。探春这样泼得出来,才令人击节赞叹!探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能诗善书,作为一个典型知识女性,不撒泼不是问题,撒泼才有难度。知识女性所受的教育,是撒泼恶形恶相,为女人大忌。她们不但不会无理取闹,有理都不敢闹、不会闹,生怕一闹就跌了身份,失了教养。探春算是其中的异类。
知识女性的特点,是自己就给自己一堆规范,克制、隐忍、死要面子。让她们放弃温文、端庄、矜持,变身母老虎,她们先自有心理障碍。
某女,发现老公出轨,男人认错,允诺回头,之后仍然牵牵缠缠照错不误。男人声称业务应酬或不明事由地深夜不归时,某女明知他可能在哪里,却没有打上门去的勇气,因为怕“上门闹出来,大家不好看,太泼了,影响在他心中形象”。
还是一班女友党,听了生气:靠,他心中都快没你了,形不形象的有什么要紧?先出了这口恶气再说。
该女受了鼓舞,当夜对男人发飙,说受够了,再有一次,先上男人公司,后闹到小三儿家里。豁出来大家丢人现眼。据说该女最有分量的一句话是:你当我真做不了泼妇呀!
结局出乎意料地立竿见影、皆大欢喜。对这种并不想真崩的偷吃男人,事业、名声、家庭、脸面什么都不想损失,撒泼可收奇兵之效。
但撒泼仍然不是常规手段,招数使老了,不能制敌,倒会伤己。撒泼需要掌握火候,是分寸感很强的一个技术活儿。凤姐泼醋之后,贾琏赔礼道歉,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待回了屋,无人时,又会对老公委屈下泪,轻诉“千日不好,也有一日好”,先泼后娇,张弛有道。
撒泼的本质,既然是防守,就不能没完没了。攻防性质一转换,就不再有先天的同情分。所以撒泼要适度,不能由着性子可着劲儿撒,尤其忌讳得寸进尺,不依不饶,否则就可能满盘皆输。正确地撒泼,和无节制地、错误地撒泼,相距并不遥远,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实在容易情绪失控的,建议还是严守绝不撒泼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