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十大置顶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0:43


中国文化史十大置顶帖
 
    中国文化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孔夫子以来大多恪守“述而不作”的原则,因而自先秦百家争鸣之后,以儒家为代表的各派学说大都通过注疏的方式来完成学术和思想的承继和更新。注疏可以有许多名称,比如说“注疏”、“正义”、“集解”“解诂”、“章句”、“发微”、“传”、“通考”、“述记”“料简”、 “指归”……等等,不一而足。大致说来,注疏可以分为两个路径:一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的更替,注疏的主要精力放在字义和词义的考证上,这个主要是训诂学家做的事情,以汉代经学家为主;一是通过阐释经典文本的“微言大义”,带古人立言,从而达到学术的更新,这类注疏以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佛家的注疏为主,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产生和佛教的中国化都是主要通过这条途径实现的。
    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毕竟有限,即使是泱泱五千年文明史,整体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文化文史哲不分家,写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乃至艺术史、经济史往往人物和著作多有重叠,这是文化特性使然,唯一明显的是文学的诗、词、赋和艺术作品相对独立出来,但到后期许多也沦为为圣人立言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文本就是精华置顶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两千年来长期置于中国文化这个超大论坛的顶端,超然于浩如烟海的其他文献之上,而后世的人们也就争先恐后地往这些帖子里灌水,形成了中国文化灌水史的洋洋大观!
   如果按腾讯BBS的规矩,置顶帖按十帖算,而着眼于整个中国文化史,它可是不能随意更换的。这可是个令任何斑竹头疼的事情,我如果举出来我就是挨骂。但既然写到这里,我也就无论如何自己按照自己的评判和价值观,斗胆顶出十帖,并列举出相应的精彩回帖。
区-D)P `![&f:T"q:\
    需要说明的是:此置顶帖并非按照“回帖”的多寡排列,也并非是从文化的表面上影响力而操作的,笔者试图列出一个并非人人承认的自己心目中的置顶帖而已,就如同同一房间不同的斑竹置顶不同的帖子、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置顶标准一样。



置顶第一帖:《易经》。

  之所以是《易经》,而不是《周易》,那是因为本来的《周易》只是64卦经文,后来的好事者将传说中孔子所作、实乃春秋至战国期间的“十翼”附在正文之后,说白了,就是将后世人的回帖偷偷地粘进了原帖中。

置顶理由:《易经》乃中国文化之源,中国文化中的神秘主义、理性主义,中国文化的伦理特性和整体思维特性,中国文化的艺术特征、中医学理论、民众心理、思维方式、衣食住行乃至武狭小说西汉均受其深刻影响。西方人写哲学史往往对东方文化一带而过,但对《易经》却从不放过(最典型的是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就中国文化集大成的《四库全书》来说,其在《总目提要》中将后世“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是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又分为三宗:老庄易、儒理易、史事易;象数派也分为三宗:占卜宗、灾祥宗、谶纬宗。由此可见,其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它的影响。在国外,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受《易经》启发,创立了二进位制,为今天的信息社会创造了理论前提。 

经典回帖举例:晋代王弼、韩康伯《周易正义》(老庄易代表作),北宋程姬《程氏易传》(儒理易代表作),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史事易代表作),西汉焦赣《易林》(占卜宗、灾祥宗代表作),东汉郑玄《周易乾凿度》(谶纬宗代表作)。  

 当代经典回帖:高亨《周易古经今译》。


置顶第二帖:《老子》。   

   置顶理由:中国思想界从来就有“儒道互补”之说,近来更有以陈鼓应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不是儒家学说而应该是道家学说。撇开这个因素不说,老子哲学的“道”范畴开古代中国思维从天命观中解放出来的先河,“道”就成为包括儒家、佛教在内各家各派通用的范畴。其治“贵柔”、“守慈”、“无为而”的思想既是一种人生观,又是一种被帝王改造的“南面之术”的统治手段,中国历史的汉唐盛世,汉初即奉“黄老学说”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直至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被赶下历史舞台;唐代李家王朝奉李耳为始祖,连带道教因为奉老子为“原始天尊”也跟着沾光,《老子》也就取得了除儒家之外被称为“经”(《道德经》)的为数不多的文本。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先生曾经说过一句类似“《老子》是一部兵书”的话,也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老子》热。此外,《老子》还和先秦名家、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方面。    西方人写哲学史,对于东方哲学通常都只提到《易经》、孔子和老子,外加印度哲学和佛教,这也可以看出《老子》哲学的地位。世界杯期间,偶然看到一条资料,说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老子》,而在德国,平均每四人就拥有一部《老子》,不管这个资料可信度如何,也得为传统文化在我们自己手中日益消失而感到悲哀

   经典回帖举例:秦《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篇,汉河上公《老子章句》、晋王弼《道德真经注》,宋苏轼《老子解》,元吴澄《老子真经注》,明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清王夫之《老子衍》。

    当代经典回帖: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置顶第三帖:《庄子》。

置顶理由:中国文化中很少有象《庄子》这样狂放逍遥的作品,也很少有象庄子这样具有完全独立人格和怀疑一切嘲讽一切但又少有偏激的作品,也更少有象《庄子》这样从先秦到晋代一直默默无闻却又象发现新大陆一样被魏晋玄学家发现,开启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庄子》的诙谐、幽默、玩世不恭但又不乏理智和智慧的思想,从来都是思想解放的先驱,精神自由的楷模。魏晋时代汉代的经学和谶纬之学使学术走到穷途末路,是玄学家们运用《老》、《庄》、《易》找到了文化延续的路子;还是晋代,佛教般若学在中国始终难以找到中国适当的语境和词汇,僧肇挺身而出,借助《庄子》的词汇和思维方法,做《肇论》,注《维摩经》,终于为中国人正确理解印度佛教、进而为佛教的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后世的文人士子拘于儒家学说的窠臼,言行古板而拘谨,但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庄子》的思想就会在他们的心底引起强烈的共鸣。此外,《庄子》的浪漫主义的文风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文学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庄子》,中国文化仅凭《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还是缔造不出散文化口语化的烂漫主义的传统的,中国文化有可能是相对的死水一潭。 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庄子》在当代人格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那里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经典回帖举例:晋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疏》,清王夫之《庄子解》,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清王先谦《庄子集解》。

    当代著名回帖: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崔大华《庄子歧解》。



置顶第四贴: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回帖率是少得可怜的,以至于在现当代从来也未见有大家出来为它作注,在历史上对他的回帖也寥寥无几,宋明理学家们凭着自己精微的本体学说,对这位儒学大家也是抱着若即若离的态度,原因是他的露骨的“天人感应”学说实在是粗糙的可以。再现当代的哲学教科书里,汉代有两大哲学家和一部著作让人多费笔墨,那就是王充和董仲舒,外加一部《淮南子》,而一般是将王充抬得比董仲舒高出许多。王充固然对谶纬神学和各种迷信术数的批判在今天看来也有其光辉之处,它的战斗精神和一生坎坷的命运值得人景仰和感叹,但毕竟在思想上的影响和不能和董仲舒同日而语的。

  董仲舒的作风严谨和道貌岸然在整个封建史上都是出类拔萃的,是不是虚伪不是笔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关心的问题是,这个足不出户、“三年不窥园”、“乘马不觉牝牡”的书呆子是如何日夜守候在经传里却又能在各种竹简和帛书里敏锐地嗅出社会的动态和走向,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后世封建社会的走向和文化的基本基调。这同我们现在天天讲“关注社会”、“学术和社会现实挂钩”、人人都是社会批判家而社会批判又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相距又岂止十万八千里!    董仲舒学说的最大贡献就是奠定了儒学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尽管他的粗糙的“天人感应”学说被后世宋明儒学刻意回避,但正是董仲舒将儒家的伦理纲常系统化,将儒学抬到中国文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后世的宋明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家、道教的许多理论形态,创建了精微的儒学体系,董仲舒功不可没,它开辟了儒学的新形态,协助汉武帝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盛世,在当时的历史时代是和武帝一起冒着风险进行的革命,脱离这个历史时代、历史环境论董仲舒的功过是不可能切合实际的。


第五置顶帖:鸠摩罗什译:《金刚经》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后世尚有北魏菩提流支、陈真谛、隋达摩笈多、唐玄奘和唐义净的译本,题目都略有不同,但以鸠摩罗什所译流传最广。《金刚经》是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唯一一部四大译家(鸠、真、玄、义)都翻译过的佛经。

置顶理由:这是本人在反复权衡了《心经》(玄奘译)、《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鸠摩罗什译)、《大乘起信论》(疑伪论)之后方以置顶。     《金刚经》既没有《心经》那样过于言简意赅,也没有玄奘所译六百卷《大般若经》那样洋洋洒洒,佛教般若学由此五千多言中精华全出。在世界思想史上很少有一部著作像《金刚经》一样义理深奥但在社会各阶层、乃至文盲民众当中广为流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选三教经典各一予以注释勒石,儒家选《孝经》(其碑即留存于今西安碑林者是),道家选《道德经》,佛家即此《金刚经》。明朝初建,明成祖朱棣亲自提笔,集为《金刚经集注》一卷,堪称汗牛充栋的《金刚经》注疏中的经典。  《金刚经》同鸠摩罗什所译的《大品般若经》一起,成为中国正确理解印度佛教的真正开端,同时也真正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坦途,正是《金刚经》的翻译,使得中国化的禅宗的问世得以可能。《金刚经》和《心经》一起,为此后的中国俗文学开辟了一条路子。     

历史经典回帖:隋吉藏《金刚经义疏》,唐窥基《金刚经赞述》,唐宗密《金刚经疏记科会》,明朱棣<金刚经集注>,明洪莲《金刚经注解(五十三家注)》。   现当代经典回帖: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第六置顶帖: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
    本帖置顶是在和《法华经》反复权衡后的结果。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中国历史上有三译:东晋佛驮跋陀罗的六十卷本译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后世称为“旧译华严”、“六十华严”或“晋译华严”。实叉难陀此译,称为“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般若的四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称为“四十华严”。      置顶理由:将此帖置顶,并不是因为它被誉为“佛教的经王”,也不是因为它的卷佚浩繁,甚至不是因为它的“华严境界”为后世的中国文学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是因为唐初的《华严经》翻译之后,经过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等人在长安的创造性注疏发挥,其“法界缘起”、“六相圆融”、“十玄无碍”诸说,实际上是达到了中国古代思维的最高水平,同时也超越了印度佛教本身的思辨水平。后世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偷偷摸摸地搬运了华严宗许多东西反过来“辟佛”、反佛,但始终不曾超越华严宗的理论水平。反过来讲,没有华严宗的精微的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对西方哲学和西方思维方式则根本没有丝毫的理解入手之处。 
    历史经典回帖:唐法藏《华严经搜玄记》(对《六十华严》),唐澄观《华严经疏》,李通玄《新华严经论》(教外华严),明德清《华严经纲要》。 

    现当代经典回帖:暂无。


第七置顶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章句”和“集注”是同语反复,都是“注疏”的意思,朱子这里的“集注”是指将四篇文章集在一起“章句”一番,通称《四书集注》。《四书》是指《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

    置顶理由:无论对传统文化视为珍宝,抑或将传统文化视为粪土,《四书集注》都是不能忽视的东西,它构成了宋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历史著名灌水帖: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为出题范围,以朱熹的《集注》为标准,以八股文为规范卷宗,涌现出无数文人才子,也出现无数令人哭笑不得的八股妙文,均由此集注而出。


第八置顶贴:清(?)佚名《增广贤文》。   

  置顶理由:很少有一部童蒙书能在中国社会老少雅俗之中流传如此广泛,很少有一部辑录的大杂烩的书能让读书人从中摘录一句一生作为座右铭,也很少有一部书让中国的文盲、流氓讲起来、背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更很少有一部书能够杂糅互相矛盾的各种观点井井有条的排列起来,让人觉得自成体系。斗士能从中汲取营养,清醒人能从中保持冷静,背运者能从中找到安慰,就连黑帮老大也能从中拎出一句作为自己的口头禅,让没见过世面的小喽罗佩服不已。即使在当代人们所用的成语和口头语细究起来,百分之六十以上依然来自这部《增广贤文》。作为中国传统童蒙读本,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童蒙的意义,成了中国社会的万花筒,中国民众心理的最真实写照。

   历史经典回帖:清硕果山人《训蒙增广改本》,清周希陶《重定增广》。

    当代回帖:无。


第九置顶贴:清曹雪芹(八十回本)《红楼梦》。 
    置顶理由: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失之于“莽”,《三国演义》失之于“诈”,《西游记》失之于“巧”。至于《金瓶梅》历代为禁书,即使在当代读过原本的也是少数;《三言两拍》作为世井文化的代表完本流行于世的并不多,否则不会有抱瓮老人的选本《今古奇观》问世。而《红楼梦》则是“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语)即从文化角度看,它不仅是作者写作年代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历史著名跟帖:高鹗《后四十回》;逍遥子《后红楼梦》 ,三十回;归锄子《红楼梦补》,四十八回; 。花月痴人《红楼幻梦》,二十四回;梦梦先生《红楼圆梦》,三十一回;…… 

    历史著名回帖:脂砚斋重评红楼梦。

    当代著名回帖: 《红楼梦》养活了一帮子闲汗,不提。


第十置顶贴: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置顶理由:应当讲,马恩的著作浩如烟海,列宁的全集也有上千万字,如何将这篇文章置顶?不想多说。《共产党宣言》文字优美,富于战斗性,但毕竟是一个战斗纲领,从中找不到理论基础;《反杜林论》过多的德国和西方社会环境外加自然科学基础,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难以吸收;《自然辩证法》虽然用的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资料,仍为中国社会环境所陌生,仅是其《导言》为中国社会所津津乐道,具体到自然科学则不免不知所云;《资本论》让社会知道的就是个剥削和剩余价值;列宁的《哲学笔记》却又零碎杂乱,让人抓不住核心。唯有此《费尔巴哈论》,特别是第二部分论哲学基本问题两大阵营的划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阶级分析法,为思辨水平不高的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学术各个领域普遍接受,并普遍运用。致使大半个世纪以来,乃至直到现在,除去了“二分法”和“阶级论”,中国人不知道怎么去分析问题,不知道怎么去构建理论,中国社会的文化由此真正走到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