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3:57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县级市)地处成都市西部,属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区之一,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面积1207.5km2,人口62.20万(2000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5.5℃,年均降水量1225mm,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都江堰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设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堰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目录

·                                 • 城市概况

·                                 • 地理位置

·                                 • 气象资料

·                                 • 历史沿革

·                                 • 行政区划

[显示全部]

都江堰市-城市概况

 

都江堰市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之间,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68公里,幅员1211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成都市48公里。辖12镇16个乡、2个开发区和9个街道管委会。总人55万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汉,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地处都江堰首,当时故名灌县,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旅游城市。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电力、机械、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旅游业也是都江堰市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后山、龙池“三区”、灵岩寺都是国内和世界知名的景区。在四川省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中都江堰市位列第五。都江堰市因堰而闻名,境内闻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奔流不息的岷江水分成密如蛛网的灌溉渠系成为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千百年来一直被誉为镶嵌在锦秀天府的一颗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

都江堰市-地理位置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44′54″-31°02′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都江堰市-气象资料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 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 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 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都江堰市-历史沿革

 

始建于蜀汉,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地图

1999年,都江堰市辖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2000年,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219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灌口镇75059 幸福镇122728 蒲阳镇26163 聚源镇30985 崇义镇26460 天马镇29936 石羊镇26377 柳街镇21828 玉堂镇20894 中兴镇26620 青城山镇10287 龙池镇6155 胥家乡26340 驾虹乡12307 金凤乡14404 向峨乡14350 土桥乡12397 安龙乡11347 大乐乡11477 徐渡乡16524 沿江乡15006 民兴乡13389 青城乡15671 大观乡10761 两河乡4721 白沙乡8472 麻溪乡5511 虹口乡5820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1号)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人民政府驻原青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人民政府驻紫宽街。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人民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人民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人民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人民政府驻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人民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人民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人民政府驻双风路。 2004年,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都江堰市-行政区划

 

都江堰市辖17个镇、2个乡:灌口镇、幸福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翠月湖镇、向峨乡、虹口乡。

行政级别: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

都江堰市-生态资源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域处于我国三大地形阶梯中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地带,既具有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自然地带多样性的特点;又具有过渡地带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即以植被为例,都江堰市是川西平原和龙门山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有高等植物3287种被子植物2800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种,如红豆杉、银杏、珙桐、连香树、雪莲等。市境内有脊椎动物586种,鸟纲动物367种,爬行纲动物22种,两栖动物23种,鱼纲动物97种,昆虫10000种以上而垂直地带的变化,形成许多特色的生态群落和谱带:750m以下为农田植被,主要树种为按树桤木、枫杨、桑、竹等,在四川盆地有代表性;750~1500m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青杆、楠木柏、樟、棕、桦等;1500~2000m为常绿与阔叶林混交林,主要树种有:鹅耳枥、水青杆、槭树、灯台银杏、珙桐等;2000~2500m为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树种有:白桦、红毛桦、白杨、大叶杨、大叶柳连香树等;2500~3000m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云杉、铁杉、油松、华山松、山杨柳等;300~4000m为亚高山针叶林带,主要植物有:冷杉云杉、铁杉、桦、杜鹃、高山柳、冷箭竹等;4000以上为灌木林,属高山草旬。可见其丰富性、多样性堪称“川西植物园”。

市域西部高山、亚高山区属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又是影响全球变化的重要生态区;市域东部是“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经济发达区的精华所在。因此,其生态功能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的战略地位,不只是都江堰市的,而是整个岷江流域的,整个成都市域和成都市经济圈的。

都江堰市-长寿之乡

 

都江堰市百岁老人的绝对数量和在总人口中占有的比例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专项调查表明,都江堰市总人口为59。64万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比全国平均寿命高出5。7岁。其中80~89岁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26%;90~94岁老人占总人口数的0。13%;95岁以上老人288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目前该市百岁以上老人多达62人,最大年龄114岁。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六十岁老人比较小,七十岁老人不算老,八十岁老人满街跑,九十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生动形象地勾勒了长寿之乡老人们勤于劳动、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都江堰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据专家学者多年的跟踪调查,总结出都江堰人长寿的六大秘诀。首先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该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此地海拔200米左右,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2℃,平均湿度80%。国际长寿科学研究表明,长寿地区一般处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因为气温在24℃左右时,人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而且,都江堰森林覆盖率高达53。86%,植物种类多,负氧离子含量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都江堰水质极佳,居民引用水多是井水或泉水。其饮用水源于植被茂盛的阿坝林地,水源涵养区蕴藏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的总体水平最低,水的活性高,专家称其水是“天然矿泉水”。这些品质优良的饮水对人体长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都江堰植物性食品种类丰富。在居民的膳食结构中,粮谷、蔬菜的摄入量占食品总摄入量的77%,这样的饮食结构与国际公认的长寿饮食构成相符合。

都江堰的青城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此地居民受道教文化影响颇深,不知不觉地吸收了道教注重的养生之方。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长寿老人一般生活在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一生劳作,少有闲暇,这些地区没有被污染的空气和劳动带来的适度锻炼,都是长寿必不可少的因素。

社会保障完善解决后顾之忧。该市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每位9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50元的补贴,每位100岁老人每月有200元的补助,这减轻了居民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人文旅游、精密加工、生态农业的投入,使经济和环境相互促进发展,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阶段。

该市生物的多样化也是民众长寿的原因之一。都江堰市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生物多样化区域,有野生动物300多种,昆虫系列万种以上,高等植物2 300多种。同时中药材品种全国第一,是黄柏、杜仲、厚朴“三种药材之乡”,还有“川芎王国”的称号,同时也是黄连、天麻、灵芝等名贵药材的盛产地。在都江堰的各种植物中,中药材产量极其丰富,多达140余种、250多科,名列全国第一。

都江堰市-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

都江堰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渠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附属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内江总干渠、沙黑总干渠、金马河干渠等组成。建国后,为解决都江堰工程维修期间的城市供水问题,又特别设计增建了工业引水暗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勤劳智慧的川西人民,在发展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事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运行维修等各种矛盾关系,紧紧依托自然条件、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水经验。“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新、旧两个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而又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都江堰经验,对治理黄河、解决山东的水问题,加快水利网络化建设,发挥我省乃至全国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意义重大。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具体讲,以三维空间巧妙构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渠首“三大工程”,优化岷江特定区段的硬约束,形成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主流走势、环流力度,造成岷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内、外江不同的水沙分配比,克服川西自然地理劣势,优化岷江和成都平原的关系,发展水利网络化,使其最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其三维空间的关系是:平面布局是基础、是前提;立面结构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历经千载,反复优化逐步形成的。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都江堰市-水文化

 

都江堰走过了2260年,历史的都江堰是变化中的都江堰,是鲜活的都江堰,从而创造出中外水利的奇迹。只有从历史的变化中观察都江堰,才能深刻认识其创建、成长与发展的轨迹。

一、变化中求工程结构完善

都江堰以工程结构完善,巧妙配合,蜚声中外。渠首三大建筑物——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分水、分沙有机整体,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但它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完善的。

都江堰市

从《史记》《华阳国志》《蜀都赋》《益州记》《水经注》直至唐代文献,记有“壅江作堋”“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堰名,却未出现渠首的典型代称——鱼嘴,直至南宋范成大亲临都江堰后在《吴船录》中写道:“庙前(指李冰庙。作者注)近离堆累石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使致祷,增堰壅水,以人支江。”说明当时有了“象鼻”之称,至清代始称鱼嘴。鱼嘴堰体之形成,是在范成大视察都江堰(淳熙四年,1177年)之前268年的五代蜀朝庚午年,即前蜀武成三年(910年),那年六月二十五日,一场大洪水改变堰体结构,由原李冰壅江作堋的横坝,冲成鱼嘴形的顺坝,此一事件,五代杜光庭所著《录异记》有生动记述,指出新堰形成后,“新、嘉、眉水害尤多,而京江不加溢焉”(京江即成都府河)。当时导江县令黄璟有奏折(载《全唐文》卷931),兹录于下:“伏睹导江县令黄璟奏:六月二十六日江神移堰事:“伏以大禹浚江,发洪源于龙冢;李冰创堰分白浪于龟城。导彼灵津,资乎民用;而涸胫泛肩之誓,表则有常;欲怀山沃日之灾,奔腾难制。立虞垫溺,必害丞黎。“昨者,夏潦勃兴,狂波未息,顾岷之下濑,便逼帝都;灌口之上游,遽彰神力……回山展石,巨堰俄成。浸潘顿减于京江,奔蹙尽移于峡路……编于简册,冠彼古今……”

黄璟既高度评价了李冰,也提到洪水垫溺的忧虑,此次新堰俄成,不仅未失都江堰的效能,更有益于分洪分水,认为这是稀有之事,是古今之冠。自宋代以降,鱼嘴时坏时修,先人不断总结经验,将鱼嘴位置反复上下移动调整,结构上从元吉当普试创硬堰,至明代软硬堰数次交替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掌握其科学内涵,才在1936年的位置上用钢筋混凝土予以永久性加固。据有关单位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认为此是最佳位置。

飞沙堰则始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导江有侍郎堰……龙朔中筑”。《宋史·河渠志》对侍郎堰功能的表述已与今飞沙堰相同。宝瓶口,即李冰凿离堆处,无变异的历史记录。直至1970年因离堆天然岩层风化,用混凝土进行了大规模加固,口门束小,糙率略有变化。

从以上简略表述中,可以看出,李冰创建都江堰,南北朝时,蜀即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益州记》),但其渠首工程,却历经1000多年,到宋代才演变较为成熟,又历千余年,经过不断维修、改进,工程得以完善,都江堰渠首三大建筑物,配合河势、水势,相辅相成,巧妙起到自然分水、分沙、排沙、沉沙作用,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成为科学研究的宝库。

历史并未终结,还在持续发展。今日的渠首工程又适应新的时势演变为五大建筑物了。在岷江右岸连接鱼嘴处于1973年动工兴建“外江闸”,它的兴建不仅未改变河道流势及分水分沙的规律,而且解决了历史上用传统杩槎调流带来的劳民伤财、费时费工和分水不准的状况。1992年动工兴建了“飞沙堰”闸,称“工业引水挡水闸”,位于飞沙堰后175m处。古老飞沙堰面貌未变,但在闸门控制下,更能保证宝瓶口的流量以适应灌区扩大的用水,同时,保证内江岁修断流对成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正常需要。

二、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

都江堰不仅以其工程结构科学合理而著称,也以其科学管理而闻名。都江堰历史中的河势在变,水沙条件在变,地区经济发展在变,都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以适应变化,可以说都江堰历史是一部连续发展的历史,是不断维修、更新,以维持最佳运行状态的历史,这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奥妙。

都江堰工程管理有一段由粗放到严密,由传统方式到现代化的过程,管理制度也由简略逐渐详细。李冰建堰时,直至唐代,都江堰的管理还是较为粗放的,也疏于史料记载。

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到宋代已形成每岁“穿淘”制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之‘穿淘’”。对水则的记载,表明宋人对引用水量多寡十分关注,并得出规律性认识,管理上对待郎堰高度定在水则第4划,宝瓶口水到第六划,就够灌溉之用。“离堆之趾,旧镵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对于“深淘滩,低作堰”这一重要管理法则,明清文献中有人提出是李冰遗训,但史料不足为证,民国时期四川省水利局编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述要》引宋曾敏行的《独醒集》说此六字是宋开宝年间重刻,也就是说宋以前就有了,此说因在今本《独醒杂志》中查不出而受到当今学者质疑,文献中正式明晰记载的是元代揭篌斯《修堰碑》,《元史·河渠志》也作了明确记载,说明斯时已正式明确为维修管理法则了。

传统的“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的治理方法,如今已进一步深化,而被赋予了更科学的内容。这一飞跃始于1938年四川省水利局设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在李赋都的主持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成都水工试验室又做了水工、冲刷、回水、高地灌溉等一系列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灌溉试验,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1981年,根据原型观测得出,“三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这一“四六分水”已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不是目前事实的结论。按都江堰治理的根本法则是“因势利导,因时制宜”,而三字经中的“遵旧制、毋擅变”就显得呆板保守了。都江堰管理局几十年来在工程管理上就有很多改革创新,比如在继承传统岁修制度基础上,又提出“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前者可以维持工程现状,后者则保持工程的更新和稳固。历史上岁修制度都是先外江、后内江,而自1955年起改为先内江、后外江的岁修顺序,这是都江堰岁修管理上一项重大改革,缓解了成都工业用水及春灌用水等等诸多矛盾。不难看出,都江堰在历史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正由传统管理方法进入现代管理模式。

三、在变化中求发展

李冰创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平原的繁荣;而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又要求都江堰在更大程度上发展,这是一种相互变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历史上都江堰的开发目标的演变与扩展,尤应注意。

《史记·河渠书》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显然其开发目标是防洪、行舟(漂木)、灌溉。灌溉并未列在首位。《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水经注》又记:“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这时诸葛亮已认识到都江堰是农业的根本,蜀汉国的依靠。不仅派堰官兵丁护之,还开凿了红安河,扩大灌溉面积,灌溉功能已大大提升。

到宋代,提法更为明晰,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下诏“蜀江之利,置堰溉田”,指出:“李冰为蜀守凿离堆,遂捍水以溉民田。”即李冰凿离堆,拦水灌田。赵忭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说:“灌溉川西南十数州稻田。”《宋史·河渠志》记载:“县各置籍,凡堰高下、阔狭、浅深,以至灌溉顷亩、夫役工料及监临官吏,皆注于籍。岁终计效,赏如格。”灌溉之功已升为首位。

都江堰鱼嘴

《元史·河渠志》记道:“至是,虽缘渠所置碓皑纺绩之处以千万计,四时流转而无穷。”水能利用已有一定程度。清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任四川巡抚的宪德,对都江堰灌溉田亩进行了清丈,向朝廷送《都江堰酌派夫价疏》奏折,当时,灌溉灌、郫、崇、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华阳九县田76.53万亩(折合今5.1万hm2)。光绪年间恢复发展到14个县。1943年统计灌溉面积为17.7万hm2。1955年灌溉面积为18.8万hm2。

以上记载,充分说明历史上都江堰灌溉功能逐步提升到首位,从始建到解放初,灌溉面积翻了四倍,水能也有一定的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巨大飞跃。首先,开发目标已拓宽为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漂木、水产、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已达66.7万hm2以上,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范围达36个县;其次,都江堰已由一个历时2000多年的单纯自流引水工程演变成为一个蓄引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第三,解放后建设规模之宏大,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灌区向东南西北延伸,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穿山越岭,筑堰建闸,建筑物以数万计,干渠长近2500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生产设施。

四、余论回顾都江堰漫长的发展史,有如下三点启示:①变化发展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核心主题,清代总结出的“三字经”是难能可贵的历史经验总结,但其“遵旧制,毋擅变”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有变化发展,都江堰才是鲜活的,而因循守旧都江堰就会衰败。②历史上都江堰的治理基本法则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八字格言也应视为今后都江堰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八字格言道出时空变化与工程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抓住岷江水资源的大势,抓住成都平原经济发展之大势,抓住时机,才能相宜发展都江堰。③历史的都江堰是天(水资源)、地(河势)、人(智慧)巧妙融合,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但更要发展它,使得天地人结合不断进入新的境界,让历史以崭新笔墨继续书写下去。

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来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世界遗产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青城山主要的景点有:建福宫、上清宫、天师洞。

青城处处幽

建福宫在青城山麓丈人峰下,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原名丈人祠,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始建,宁淳熙二年(1175年)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现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1951年后屡有培修,焕然一新。后殿悬挂一幅长联,共394字,为全国第三长联。右则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遗迹,旁有鬼城山,传为岷山真人鬼谷子(蜀中八仙之首容成公,传为黄帝师)隐居处。天师洞是四川省著名宫观,又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和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也称古常道观。

天师洞位于青城山半腰。初名延庆观,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始建,唐改称常道观。观后天师洞传为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相继来此修道。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是青城山最大的宫观。

上清宫是青城山位置最高的道观。晋代始建,后废,唐玄宗时重建,五代王衍时再建,明末毁。现存道观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至民国年间陆续重建。大殿祭祀三清,还有传为麻姑浴丹处的麻姑池、八卦鸳鸯井,有楠木刻板《道德经》全文等珍贵文物。

青城后山名庵古寺荟萃,文物古迹甚丰,有神秘的溶洞,罕见的古墓群,大蜀王的遗迹。这里山势重叠,沟谷幽深,山泉瀑布在奇岩怪石间飞腾而下,势若游龙。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峰回路转,幽趣横生。其幽、险、雄、奇比前山尤胜。青城后山主要景点有三龙水晶溶洞,五龙沟里的金娃娃沱,龙隐峡栈道和飞泉沟里的百丈长桥,白云寺等。

都江堰市-道教文化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改其名为张道陵。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

主要道教建筑●建福宫●老君阁●园明宫●上清宫●天师洞都

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部25公里的龙池地区,距成都85公里,地处岷江上游西岸,属岷江上游水源防护带。面积34000公顷,199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山地森林。本区地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植被区系上属于中国-日本-喜马垃雅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垂直带谱完整。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区内有高等植物2500多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的有珙桐,二类保护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篦子三尖杉等6种,三类保护植物有领春木、梓叶槭、厚朴、穗花杉等9种,特别是珙桐在区内广泛分布,面积在10公顷左右的纯林就有2片。本区的特有植物种类也较多,如灌县复叶耳蕨、灌县槭、灌县长鳞杜鹃等。保护区还是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种类达200余种。动物区系属于南北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动物种类非常丰富,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猎、金丝猴、羚牛、云豹、豹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大灵猫、小灵猫、猕猴等13种,并为我国画眉和雉类的分布中心。由于保护区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东距特大城市成都市区仅85公里,因此,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开展国际交流、科学研究、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和开展生态旅游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意义。

其地理位置是:东经103度32分至103度43分,北纬31度04分至31度22分,地跨都江堰市的虹口、龙溪、白沙乡,总面积为3.1万公顷。

(一)地质地貌  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体系上,为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属华夏构造体系,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于扬子淮地台和青藏地槽区,地质构造复杂,从元古界到第四层显露,总厚度达2万余米,境内地层从老到新,元古界为黄水河群和震旦系下震旦统火山组成;古生界为泥盆系、石炭系、云叠系;中生界为云叠系、体罗系;新生界为第三系。

按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都江堰市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全区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500米-4582米,属中高山地带,山型为侵蚀溶性断块状中山和侵蚀构造型齿状高山,在海拔2400米左右为林地和裸岩,海拔3000米以上为水源涵养林区,主要为花岗岩、闪长石等。该区是龙门山脉主体,区内主要山峰为虹口光光山(海拔高度为4582米)和龙溪尖尖山(海拔高度3841米)。龙溪尖尖山伸廷至龙池岗(海拔高度3072米),分为两支(南支、北支)、形成马蹄山体,龙池盆地夹在其间,龙溪河纵贯穿全区,部分源流形成地下径流注入龙池,龙池以北除沼泽,湿地外有较大面积流石滩;区内白沙河发源虹口光光山,流至白沙镇汇入岷江,全区坡陡谷窄,山峦起伏。

(二)水文 

1.地表水  该地区主要河流为龙溪河和白沙河,均属岷江水系,是境内常年性自然河,另有一些山溪小河。该地区河流特点是:水网密,水系单一,河流流向与两侧山岭延伸方向一致,主要呈树枝状,伞状,在龙池盆地形成复合状,河水流量较丰,具有明显的春夏两汛。

2.地下水  龙池地区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年降水量在1900毫米左右,而后蒸发量为720.1毫米,大量的降水渗透到土壤中,决定了该区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径流模数每秒平方公里大于6升,在平坦地带易形成沼泽。地下水的补给与气候地形条件密切相关。 

(三)气候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使保护区成为“华西雨屏”的组成部分,加之地形复杂,相高度较大,从低向高出现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寒温带气候变化,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0-1900厘米,冰层厚度达15厘米左右,但山地土壤并不出现冻土层,冰棱线在海拔1750米左右,大雪之后,时常出现“冰花世界”的绚丽风光。湿度大:平均湿度在80%以上;气温低: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一月最低气温可过-10摄氏度左右,7月最高气温25摄氏度左右。日照少:历年平均日照总数小于900小时。

(四)土壤  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本区特有的山地土壤类型,大体可分为山地黄壤(1300-1900米)-山地棕壤(2000-2400米)-山地灰棕壤和山地灰化土(2300-3600米)-高山灌丛草甸土(3600-4500米),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逐变。盆地为冲积沙壤和小片沼泽草甸土。

都江堰市-发展现状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旅游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49.3亿元。现有工业企业1435家,年工业总产值54.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年创利税超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8.5亿元。是四川省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市之一,位列第五名。1949年以来,陆续兴建了都江机械厂、青城造纸厂、都江造纸厂、宁江机床厂、都江电力设备厂、青城钢铁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正筹建总投资13亿元、年产100万吨的

都江堰广场

水泥厂。紫坪水库电站,装机容量68万千瓦,总投资近百亿元。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6亿元,利税过亿元。有耕地3.1万公顷,90%以上属自流灌溉,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建成了5个高效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量2.7亿公斤,是国家确定的粮油生产基地县(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19元。

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7%。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猕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是全国植树造林百佳县(市)和全面绿化达标县(市)。市内交通发达,成汶铁路直达市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国省道、县市道、乡村道、专用道已形成都江堰市交通网络,通车里程近千公里,黑色化、水泥化的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占1/3以上。市区开通4路公共汽车,20余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各种档次出租车700多辆。开通了国内数字分组交换网,建成全数字通信网。建成了900MAZ移动通信A网基站。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3400门,每年以四五千门的速度发展,实现与成都028大网的联网升位,城乡全部实现国内电话直拨。

全市小水电装机容量13万多千瓦,人均用电量是全国人均用电量的3倍多,是全国基本电气化试点县(市)。铺设了天然气管道,能源供应充足,结构合理,是全国农村能源建设试点县市。有国家科研机构5所,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民办科研机构76家,涉及电子、机械、医药、化工、轻纺、食品、建筑建材等行业和农业、林业、水产等,有数十项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

有都江教育学院、成都大学分部、宁江职工大学等,有省属中专3所,成都市属中专1所、技工学校4所,普通中学40所,职业高中2所,小学230所,在校学生8.6万名。其中都江堰中学为全国重点高中,徐渡职业高中为全国重点职业高中。有各类卫生机构112个,医院35所,病床3000张,卫生技术人员3000多人,是全国牙防先进县(市)和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市),还消灭了血吸虫、地方性甲状腺肿、疟疾等地方性疾病。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保持了全国卫生城市称号。1949年后,曾先后5次制定市政建设规划。1978以来,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15平方公里的新市区,形成了旧城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新城区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的城市建设格局。

都江堰市-都江堰放水节

 

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市便迎来了从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大型旅游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

都江堰放水节

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距今已有2260年历史了,它灌溉了川西平原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千千万万川西人,真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饮水不忘挖井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千秋功德,而以放水节的形式纪念他们。

放水节初始于“祀水”。那是因为都江堰修筑以前,沿江两岸水患无常,人们饱受水患之苦,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筑成功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后人为了纪念伟大的李冰父子,人们将以前“祀水”改为了“祀李冰”。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仪式,撤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唐朝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

都江堰市-诗词歌咏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清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都江堰市-地震后的都江堰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虽然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未受损伤,但是作为景区重要部分的二王庙损失巨大。二王庙是为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建造者李冰父子而建造的,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根据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局的初步勘探,都江堰景区主要古建筑二王庙、伏龙观遭到了严重损坏。据景区估算,经济损失至少12亿元。从5月17日拍摄的都江堰景区图片看,二王庙古建筑群门口,庙门已经残缺不全,地上四处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建筑的木制部分完好度较高,石头和砖头堆砌的部分,垮塌相当严重。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佳观景点的泰堰楼,损失惨重,只剩残垣断壁。

震后都江堰

都江堰震后规划

城市建设主题:水文化城市————西部水都

城市布局:以水文化广场为中心,扇形辐射。

城市建设重点:

1、打通浦阳河,江安河等四条河堰河堤使之畅通,至少直达二环路;

2、注重生态环保,加强道路绿化;

3、重建建筑使其能抗地震8级;

4、把都江堰外滩开发为水上(游乐)公园;

5、美化流经都江堰城区的各个沟渠

都江堰市-旅游指南

 

交通概况

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经成灌高速公路连接,约30分钟车程;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成都茶店子汽车站,有大巴车直达都江堰市客运中心,每天早6:30就有发班,下午7:00收班市区内有便捷的公共交通,乘公交车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另外市区内有绿色无污染的出租车,价格便宜。如果你想领略市区内的风采,还可以乘坐人力三轮车。

都江堰旅游小贴士游览经验推荐:1若只以看江水大坝为主,一般的游览一个小时就够了,当天可赶往青城山,或从青城山下来后顺路一游都江堰。2从南门进,看看公署、纪念馆和商店,走过一座桥,坐单程旅游车往鱼嘴去,然后过索桥前往二王庙,秦堰楼可看到全堰的风光。3景区门票价格:都江堰门票:90元

餐饮

青城四绝:

白果炖鸡

白果炖鸡——选用青城山土母鸡,优质白果,以沙锅炖制,汤清色淡,浅黄带白,白果软糯回甜,鸡肉鲜香细嫩,味醇,味厚,味美。 

青城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产的鲜黄瓜、豇豆、水红辣椒、萝卜等为原料,脆嫩酸甜,保存数年仍色鲜质坚,是一种能解腻、开胃、增进食欲的佐餐佳品。

青城贡茶——宋时青城山“紫背龙芽”、“白背龙芽”就被列为贡品。青城茶清而不淡、浓而不涩、香而不艳。

洞天乳酒——以青城山所产的猕猴桃鲜果为原料,按道家传统工艺酿造加工而成。色如碧玉,浓似乳汁,其味鲜醇,因产于第五洞天,故名“洞天乳酒”。杜甫有诗“山瓶乳酒下青城,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盛赞青城山乳酒。青城山老腊肉、虹口三文鱼。

购物

青城根雕、尚远竹编、红阳猕猴桃。

住宿

成都拉萨大酒店 四川华路酒店 成都安国酒店 总府皇冠假日酒店

最佳旅游季节

都江堰景区气候宜人,全年都适合旅游。但每年清明节人们举行“放水节”以纪念李冰父子,游客可参加砍杩槎、编竹笼等古老技能活动,此时前来,更能深刻体会到李冰父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都江堰景区气候宜人,全年都适合旅游。但每年清明节人们举行“放水节”以纪念李冰父子,游客可参加砍杩槎、编竹笼等古老技能活动,此时前来,更能深刻体会到李冰父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都江堰市-文学作品

 

比长城更伟大

《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

作者:王国平

副标题: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

ISBN:9787807054887

页数:136pages

定价:30.0

出版社:成都时代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