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变成情人节 下一个变的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40:12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民间流传着数不清的传说故事。许多人都有相同的童年回忆,那就是躺在妈妈的臂弯中听故事。尤其夏夜里扇着芭蕉扇,仰望着深邃的夜空,听牛郎织女如何相遇、如何被银河阻隔、再怎样鹊桥相会,这时候满天星斗仿佛都有了灵性,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还演化出了中国一大传统节日——七夕。在七月七日这天,老一辈人会告诉你,天上飘落的雨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会洒的泪。逢上晴朗的天气,日中时候母亲往往会在院中放一盆清水,女孩们便聚拢来漂花针,谓之乞巧。夜深人静之时,尚在豆蔻之年的女孩们便一个个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传说听得此话的待嫁少女日后便也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今年闰七月,七夕因此出现了38年一遇的双七夕现象,按理说,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内容意蕴丰富的七夕应该是引来无数的无限欣喜才是。可我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扰攘:商家将牛郎织女的伤心日标榜为“中国的情人节”,并大做特做文章;评论家、民俗学家开始就七夕是否情人节展开新一轮的“交战”;地方上也没有闲着,河北邢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也被冠以“中国爱情第一山”的名头;河南南阳和山西西安也不甘示弱地披挂上阵,为谁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争得口干舌燥。再无人吟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去体会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的无奈和悲哀,也无人去分享他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欣喜,但见烽烟四起、唇枪舌剑,一个美丽动人的传统节日就此变得面目模糊。
有学者出来正视听:七夕完全与爱情无关,它原本只是一个标志着夏秋时令转换的日期。而且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之中,七夕是他们一年才能会一次面的伤心日,并不是商家标榜的“情人节”。中国正统的情人节应该在春天,比如元宵节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人节。
既是早有定论的东西,商人炒作、文人鼓噪、地方争相出手却是为何呢。无他,但为利益尔。同申遗一样,河南南阳、山西西安、河北邢台们争相拿七夕做文章是因为借着这个文化的台子,经济扮将起来刚好唱戏。在他们眼中,七夕已不再是个词语,它俨然就是金灿灿叮当当,可以让死的变成活的、丑的变成美的、让人温暖的金子。
传统节日是全民族共有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不以某一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意志为转移。但现在却被某些人拿来修修改改,并企图垄断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这种为一己之私而强行占有、篡改整个民族共有文化的做法深为人所不齿。
西方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圣诞节、万圣节等都是宗教节日,它们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中国的节日大多是民俗节日,民俗决定了节日的内容,比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则拜月吃月饼。并且,这些节日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注入新的内容。这种演化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民众近年来热衷于过“洋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有宗教信仰无宗教信仰的人们一概照过不误,而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则逐渐被冷落,有的节日甚至开始被拿来重新定义,远的不说,离我们最近的七夕就已经开始变味儿了。如此下去,一定还会有其他节日被拿来重新“诠释”。定义来定义去,节日也就成了戏法儿,人人能变,它的稳定性也就彻底没了,节日也就不成其为节日了。
节日的演变其实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方向,中国传统节日稳定性的丧失无疑在向我们发出警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是否正日益失去原有的方向感?一个没有民族方向感的民族是无法寻找到未来的,相信每个人都不愿意看不到自己民族的未来罢,如此,请善待我们的传统节日,珍视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