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27:27

地理位置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腹地,与北部塔城、西部伊宁呈三角鼎立之势,素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85?41ˊ16″—86?43ˊ09″,北纬43?28ˊ29″—45?38ˊ52″。县人民政府驻地玛纳斯县,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26公里,距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91公里。东与呼图壁县接壤,西与石河子市、沙湾县隔玛纳斯河相邻,南以天山分水线与和静县分界,北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总面积11067.6平方公里。 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山系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西的一个县。

地形地貌

  玛纳斯县地形南北狭长,从高空鸟瞰形似凤凰,因此素有凤凰城的美誉。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分山区、平原、沙漠三大部分。南部天山山区,面积2970平方千米,沟壑纵横,树木丛生,水草丰富,是天然的牧场。中部为冲积平原,面积1176平方千米,是玛纳斯县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北部沙漠属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面积5517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沙漠形态属固定半固定型,丘间地势平坦,植被稀疏,多为梭梭、红柳、胡杨等小灌木及旱生和超旱生草本植物。

历史沿革

   玛纳斯,蒙古语为玛纳斯郭勒。“郭勒”即河,玛纳即巡逻,斯指人,意为滨河有巡逻的人。
  秦汉以前玛纳斯是塞人驰骋地,公元前3世纪河西走廊月氏受匈奴侵袭,西迁至天山以北,塞人迫于南移,此地为月氏人游牧,西汉前属姑师国地,后称车师,属车师部。西汉时其东为乌贪訾离国地,西为乌孙地。三国时属乌孙;西魏为高车;北周为突厥地;隋为西突厥铁勒部。唐宝应元年建西海县属西海县管辖,隶北庭都护府,宋?元属回鹘地;明归剌地;清初隶属于准噶汞呼拉玛部游牧地。
 清 乾隆二十八年建绥来堡。
  1954年2月1日改绥来县为玛纳斯县,隶属乌鲁木齐专员公署。1958年5月,撤销乌鲁木齐专员公署,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1976年划归石河子地区,1970年复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至今。

土地资源
  玛纳斯县是新疆农业开发较早地区之一,平原地区有1.33万公顷土地,耕种历史在200年以上。县城附近土地肥沃,具有高产的条件。解放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县辖各乡镇、场、年到1991年已有耕地4.003万公顷,境内农八师、农六师所属5个团场耕地有7.49万公顷,全县总耕地面积172.37万亩,占本县总面积的11%。

矿产资源
   县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现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金属类:黄铁、铜、钨砂、黄金等;非金属类:用作工艺原料的有玉石、芙蓉石、水晶、冰洲石;用作化工原料的有磷灰石、硭硝等;用作建材原料的有石灰石、粘土等;用作能源的有煤、油页岩等。
民族
   玛纳斯县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数千年来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开发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建设了自由祥和幸福的家园。主要有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族等20多个民族。

名胜古迹

   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山系北坡中段,有玛纳斯破城子、塔西河古堡、塔西河破城、西营城、东古城、野马城、大疙瘩、烽燧、大佛寺、清真寺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