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得与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9:48
 城市为啥都热衷换“马甲”

  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旅游局一副局长提出建议,不妨把周口市改名为陈州市,借助包公、借助陈州发展旅游经济,称能带来百亿元收益,这是眼下城市改名运动的最新消息。

  文化复古之意不在古,在乎名利之间矣。但是如果人人都想着靠复古来抢人眼球的话,只怕最终难以如愿。

  18年前,四川灌县打古代水利工程师李冰的牌子,改名为“都江堰”,取得了成功;12年前,被古代文人称为“九州以外,圣人听其自然”的张家界成为湖南大庸市的正式名称,也是大获全胜。城市改名热随之进入高潮。出了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城市,试着从历史人物身上做文章,没出好的历史人物,有争议的人物也行。于是,辽宁铁法市考证得知金代名将金兀术曾在该市境内的一座山上调兵遣将,便将整个城市改名“调兵山市”:“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先生被湖南新晃、贵州赫章、贵州水城等地拉扯得接近于断臂。

  一时间,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我们的许多城市仿佛都回到了历史。然而事实证明,后吃螃蟹者大多成为失败者,例如,湖北“荆州”改名为“荆沙”后,民意与旅游经济并未相应提升,于是不得不恢复原名。

  淮阳县的这名官员提出改名陈州,当然是试图大加利用引以为傲的“包公陈州放粮”事件,这个想法已经遭到了大多数网民的否决。不过,还没尝试就认定改名要失败,这些官员显然是不服气的,因为他们认为“陈州”的品牌价值将超过百亿元,如果所属的淮阳县改为陈州县,则人均年增收1000元,130万人口就意味着增收13亿元。如此看来,此名不改,岂不是罪过?但是这笔账可能成为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而不可能包含值得推敲的科学依据,因此是靠不住的。

  这些庞大的数据,使我进一步认为,城市更换“马甲”,越来越体现出一个落后者的思维,一个贫穷者的懒政姿态。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是不会依赖于改名来谋取GDP的,就像杭州,它不需要改名为宋代首都“临安”这个如雷贯耳的名称,因为他们通过扎实的工作,已经把杭州的名气打造得超过了“临安”;桂林不需要将名称改为桂林人民的儿子、“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之名,因为桂林的名字早已传遍了世界;苏州也不需要改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姑苏”或诗人笔下的“枫桥”。

  这个地球,哪个城市没有出过历史名人、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果纷纷改名,我看不但创造不了价值,既赔夫人又折兵恐怕是唯一的结局,同时还会殃及百姓以及其他各个城市:各单位名称、印章以及一切标有城市原名的资料要更换、其他城市与改名城市保持交流的一切有关标志要改、地图要重印、交通信息要变更、车站码头机场公园等一切公共设施都要旧貌换新颜……  可见,城市“换马甲”不仅难以凭空赚上几个亿,不赔掉大把的钱财就算是万事大吉了.
   

“徽州”更名为“黄山”以后一直遭到许多人的非议
  

    近日,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有人提出建议,不妨把周口市改名为陈州市,借助包公,借助陈州,发展经济。按照推论如果淮阳县名能改名为陈州县,当地人每人每年能增收1000元,淮阳县有130万人,总计就是1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一个

  城市的发展,不用国家投资,不用企业创造,仅仅更改一下城市的名字,每年就能有非常可观的创收,真的有这样“化平凡为神奇”的好事吗?

  营销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营销近视症”,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求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同样对于城市改名来说,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也必然会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众所周知,地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传统和文化相连,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正如一些专家指出,一个地名,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长时间积淀的结果。如果仅图眼前的“名山效应”“名景效应”就轻易改掉,恐怕是热闹一时,损失长远。

  一个经常被人提起的例子,就是“徽州”更名为“黄山”以后一直遭到许多人的非议。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州人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徽州文化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对当代也有较深的影响。但由于境内有一个闻名天下的景观——黄山,政府为发展经济,扩大黄山的影响,随即在1987年将徽州更名为黄山市。但许多年过去了,黄山市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飞速发展,更名没有取得预料之中的效果,反遭了许多批评。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后,丧失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徽州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形成了黄山市、黄山区、黄山三个让游客不知所以的地名,游人们指责黄山地名混乱,一些不知底细的游客们到黄山市区之后,才发现黄山风景区还在近百里之外,不得不打起行囊继续奔波。可见地名更改是一件慎重的事,改得不好会适得其反。

  其实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人、政策、资源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将长远的发展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的发展规划、科学有序的开发机制、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人们了解、喜爱一个地方,不光是看重它的“名”,更重要的是钟情于与“名”相匹配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发达的经济、良好的环境等方面。正如一种商品,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商标,是不是为人们所接受和熟悉,说到底取决于它的内在质量。对于地方来说,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扎扎实实搞好各项事业上,这才是聪明之举,才是发展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