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及列國稱號淺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5:58

 

三代及列国称号浅谈

 

上古的王朝(国)称号是随着国家的产生逐渐形成的。原来的族名、部落名、酋长名、地名,都可能演变为后世的王朝(国)称号。因此,探究三代及列国称号的来源与名义,会涉及到上古华夏各族的族源族系问题。这是历史学和考古学中最艰涩的部分之一。本文只关注王朝(国)称号,“避重就轻”,根据已成定论的说法,尽量简明地指出三代及周代主要诸侯国称号的来源与名义。

 

文中采用的观点,多引自现代的史学著述。这些著述,以考古为依据,注重卜辞与金文;并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剔除了后世伪撰的传说。其中对于王朝(国)称号的解释是有理有据的。上古的文献很少,且需辩伪,只作为参考引用。

 

一、三代

 

1.夏

现存载有“夏”名的最早文献是西周初期的。如《尚书•召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说明西周初期,周人称夏为“夏”或“夏后”。这个称呼被后世沿用,如《史记•夏本纪》:“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上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商人将夏称为“夏”的。如《尚书•汤誓》:“王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这些篇章并非商代原文,而属于周人或商后裔的追述;虽然其内容可能取自真实的史料,但文字表达已就范了周人的习惯。因此,不能据此认定商人称夏为“夏”。

    要考察商人如何称呼夏,需要从卜辞中找答案。当然,没有卜辞提到商之前的那个夏王朝,卜辞中亦无“夏”字。[1]然而,夏人不会因夏王朝灭亡而消失,他们会与商人融合,在商的边缘地区,还存在夏遗民建立的方国。1930年,郭沫若先生提出商卜辞中的“土方”即夏人建立的方国,并指出其地望在殷之西北。1932年,程憬先生作《夏民族考》,支持此说。[2]土方之名,亦见于古文献。《诗•商颂•长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由此可以初步确定禹与土方的关系及土方就是夏。[3]

从上古音和用字法方面考察“土”与“夏”。土,上古鱼部,透纽,上声,拟为[tha]。夏,上古鱼部,匣纽,上声,拟为[  a]。《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下”“土”相协。《诗•陈风•宛丘》:“宛丘之下,无冬无夏。”“下”“夏”相协。“夏”一般认为与“雅”相通。《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夏。”《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而“雅”通“杜”,“杜”通“土”。《世本》:“相土做乘马。”《荀子•解蔽篇》:“乘杜做乘马。”《吕氏春秋•勿躬》:“乘雅做驾。”[4]对于土方的记载,仅见于武丁中期卜辞。[5]因此,可以认定商人至迟在武丁时期称夏为“土”或“土方”,周人则将“土”假借为“夏”。

 

2.商

古文献中对于商的称呼,有“商”、“殷”及“殷商”三种。

“商”多次见于殷墟卜辞,如“商”、“中商”、“大邑商”等。这些称呼象是地名。罗振玉先生认为:卜辞中屡言“入商”,而田游所至曰“往”或“出”,“商”独言“入”,可知文丁、武乙之世,商人把自己的国家称“商”。再看古文献,《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太平御览》引《世本》:“相土徙商丘,本颛顼之虚。”《荀子•成相》:“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商”最初可能是商人自称的族名,随着商人的迁徙,被带到各地,成为地名。从“商”字形上分析。“商”甲骨文作“  ”、“  ”等,上面的“ ”象是鸟冠,代表商人崇拜的玄鸟图腾;下面的“  ”,依徐中舒说是穴居之形。[6]

在殷墟卜辞中,“殷”未出现过。显然,盘庚迁殷之后,商人仍自称为“商”。一般认为,商王朝最后建都的地方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后世人便也将商称为“殷”或“殷商”了。[7]如《尚书•召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诗•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可见,“殷”、“殷商”这样的称呼,在西周初就已产生了,可能是周人对商的称呼。《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到了后世,商的遗民宋国人也接受这种称呼了。

 

3.周

殷墟第一期武丁时代的卜辞中多次记载了对“周”的征伐。卜辞把周君称为“周侯”,称周国为“周方”。“周”可能就是武丁时商人对周人及其国家的称呼。商人之所以称周为“周”,因为周人农业发达。“周”卜辞作“  ”,金文作“  ”、“  ”。像一大块方整而有田界的农田中农作物很茂盛的样子。在周人对商人先进文化的吸纳过程中,可能接受了“周”的称呼。这个称呼在周人建都豳时已经存在。后来古公亶父迁到岐山之南,称为周原,是沿用旧称。[8]

周人由世代通婚的姬、姜两姓组成,后来的周王室姓姬。从周族的族源来看,夏与周在族系上都承黄帝族之后,出于羌戎中的氐羌一支。姜姓,由羌演变而来;姬姓,由氐演变而来。即姬、姜两姓自氐羌出,而“周”由“氐”音传而来。周,上古幽部,章纽,平声,拟为[tǐu]。氐,上古脂部,端纽,平声,拟为[tǐei]。从“周”之字,如“凋”、“雕”、“鲷”、“碉”等,上古皆端纽。则可初步断定,“周”作为语根,亦曾属端纽,“周”由“氐”音传而来,是“氐”的后起字。[9]

殷墟卜辞中有“周”,特指周人。“周”可能是商人造的,象形,意义如前文所述,而读音依从了周人的自称,即从“氐”之发音。

 

二.列国

 

1.鲁〔魯〕

《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周公)因商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 曲阜在今山东曲阜北。这里《史记》与《左传》不尽相同,应从《左传》。武王时,后来的鲁地还存在着东夷的商奄、薄姑等国,武王没有能力封周公于鲁。[10]周公东征,灭掉东夷诸国,并驱逐了熊盈人后,[11]才封其子伯禽于鲁,封太公望于齐,以镇抚东方。

既然伯禽就国之前,鲁地有东夷人居住,那么“鲁”这个名字,可能是当地原有的,也能是伯禽这一支周人带去的。至于“鲁”的来源和名义,由于资料缺乏,难有定论。在商代可能存在着姞姓的鲁国,居住在今甘肃天水一带。鲁人会利用天然卤盐,“鲁”与“卤”同音通用。一说“鲁”通“旅”,指鲁人迁徙不定。这些说法还有待考证。鲁侯尊载:“隹(唯)王令(命)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才(在)□,鲁侯又(有)  工(功),用作旅彝。”“明公”是周公之子明保。[12]由此可见,鲁国在建国之初就自称为鲁。

 

2.齐〔齊〕

齐是姜姓周人建立的国家。《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姓姜氏。……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营丘在今山东临淄。实际上,与鲁一样,齐也是周公东征后才被封的。[13]

《史记•封禅书》:“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索引》引解道彪《齐记》:“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正义》引《括地志》:“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脐”与“齐”同源,“脐”是“齐”的分化字。《尔雅•释言》:“齐,中也。”但《齐记》与《括地志》成书较晚,它们关于“天之脐”的解释缺乏依据。

《说文》:“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也许,齐作为地名,是基于这个本义的。姜姓周人到达那里,齐就成为国名。战国时,田氏代齐,承袭了原来的国名。

 

3.晋〔晉〕

据《史记•晋世家》,周成王灭唐,封其弟虞于此,称唐叔虞。因唐有晋水,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唐是商的方国,在今山西河汾之间,翼城一带(一说太原)。卜词中有“唐土”、“唐”字样。“土”指土方,尤言夏人。“唐土”指夏人的唐地。[14]春秋后期的晋定公作晋公   ,铭文有“我皇祖  公,应受大命,左右武王”。唐亦作   ,从邑,本义应是地名。[15] 可见,唐作为地名,产生于商,周人延用。

商的方国唐,末世有君主唐叔虞。而周武王子、成王弟,晋的始封君也叫唐叔虞。《左传•昭公元年》说虞出生时,有文在其手曰虞,周武王梦,以天命名之。《左传•定公四年》:“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将以戎索。”看来,唐叔虞徙唐后,保留了唐这个国名,以原来唐叔虞的转世者自居,以便统治那里的原著民。待周人的统治巩固之后,就不用这个旧国名了。

 

4.郑〔鄭〕

《史记•郑世家》:“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索隐》引《系本》:“桓公居棫林,徙拾。”又引宋忠说:“棫林与拾皆旧地名。”并认为“是封桓公乃名为郑耳”。卜辞常见奠地,有“  奠”、“南奠”、“北奠”、“多奠”、“奠臣”诸词。奠是郑〔鄭〕的本字。可见,郑地在商代早已存在。桓公初封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北。据《国语•郑语》,寄帑于虢、郐之间。武公因取而都之,即今新郑县。[16]综上所述,郑是商代地名,周人沿用,成为国名。

 

5.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蓟,今北京市西南。彝器有匽侯鼎、匽公匜、匽侯旨鼎、匽攴侯戈。“燕”作“匽”或“匽攴”。战国时燕称王,而字作“郾”,传世有郾王戈、郾王戟、郾王大事剑。[17]

 

6.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公)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文丁、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宋伯 ”可知在晚商时期已有宋之地名。[18]归顺周的微子启的封国叫宋,是沿用了商代的旧名。

从上古音方面考察,“宋”和“商”是一声之转。商,阳韵,书纽,平声,拟为[ ǐaN]。宋,冬韵,心纽,去声,拟为[suN]。王国维《说商》:“余疑宋与商声相近,初本名商,后人以别于有天下之商,故谓之宋耳。”[19]

 

7.卫〔衛〕

《左传•定公四年》说周公封康叔于卫,“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史记•卫康公世家》:“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周公旦)以武庚殷遗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商亡时都朝歌。朝歌本名“殷”,或作“衣”、“韦”、“卫”。“殷”、“衣”、“韦”、“卫”实一音之变。[20]

 

8.陈〔陳〕

《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至于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彝器有陈侯鼎、陈子匜等,其字作“陳攵”。[21]

 

9.蔡

《史记•管蔡世家》:“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于是封管叔鲜于管,蔡叔度于蔡。……(管叔、蔡叔)乃挟武庚以作乱。……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 《说文》:“蔡,草也。”“蔡”可能是原有之地名,多草是其地貌,后来成为国名。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附近有故蔡国城。彝器有蔡侯钟、蔡侯盘等。[22]

 

10.曹

周武王封其弟叔铎于曹,都陶丘,故城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曹”本地名或商代原有国名,卜辞已见,作“  ”、“  ”。[23]从字源来看,“曹”与“枣”同源。《说文》“枣”作“棗”,上古幽部,精纽,上声,拟为[tsu]。曹,上古幽部,从纽,平声,拟为[dzu]。枣可能是曹地的物产,当地人奉枣为图腾,称“曹”。[24]

 

11.秦

秦为嬴姓之族,原出于东夷的熊盈族,居住在后来的鲁、齐之地。“盈”与“嬴”同音通用。《史记•秦本纪》:“女脩织,玄鸟郧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是秦的始祖。熊盈族西迁的过程中,与商和周发生接触。大业的后代飞蠊、恶来事商纣王,为周公东征所逐杀。[25]飞蠊子寄胜,生宅皋狼,幸于周成王。飞蠊的另一子恶来革,再传六世至非子。《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孝王)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说明至迟到非子时,秦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非子之秦,在今甘肃天水。后迁汘干(陕西陇县南),再迁平阳(陕西眉县西),最后都雍(陕西凤翔)。

可见,秦本为地名,非子那一支嬴族人定居秦地后,被周人称为或自称为“秦嬴”。“秦”这个地名被冠在族名“嬴”之前,以区别他处之嬴。这可能是嬴族人的四处迁徙和分化造成的。

 

12.赵〔趙〕

赵与秦同祖。飞蠊子寄胜,生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可见,赵本为地名。《说文》:“趙,趋趙也。从走,肖声。”赵的本意与行走有关,而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赵”这个名称很可能是造父带去的。

 

13.魏

《史记•魏世家》:“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父。”可知“魏”本古国名,亡于晋,后成为毕万的封地。毕氏后裔以魏为姓。三家分晋后,建立魏国。

 

14.韩〔韓〕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史记•韩世家》:“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据顾炎武《日知录》,最初的韩地在今河北省安国县东南韩寨营。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亦谓韩之初封近燕,后迁韩城。[26]

 

15.楚

《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梁玉绳《史记志疑》:“丽是绎祖,睢为楚望,然则绎之前已建国楚地,成王因而封之,非成王封绎,始有国耳。”熊丽是熊绎的祖父,楚在熊丽时已形成国家,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只是认可而已。

周原甲骨文有“曰今秋楚子来告”等字。说明西周初,楚人与周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被称为“楚”。古文献和西周金文中,楚又名荆或楚荆。可能是因为楚以荆山为根据地的缘故。[27]

 

16.吴

《史记•吴太伯》:“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集解》引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语之发声。从金文考察,吴自称为“工 ”(者減钟)、“攻 ”(吴王剑)、“攻吴”(吴王夫差鉴)。亦称“禺邗”,传世有禺邗王壶,哀十三年黄池之会后所作。[28]

 

17.越

越器者  钟自称作“  ”。《周礼•考工记》、《史记•楚世家》、《汉书•天文志》并作“粤”,《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之《索隐》引《竹书纪年》作“於粤”,《左传》、《公羊传》作“於越”。於,发声词。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说“甲骨文有  国”,疑即越国。[29]

   

夏、商、周三代及周代诸侯国称号,多为后世袭用;作为地名,有些更是沿用至今。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名义,对于认识上古史、历史地理及中国疆域沿革可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