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真理都是一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1:24
所有的真理都是一样2006-12-31 02:21

      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美国的一段经历,他有一个好朋友在美国硅谷经营着一家很成功的公关公司。他们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谈到一本去年非常畅销的书—《穷爸爸富爸爸》,但是出乎我朋友的意料,这个事业有成的公关公司老板居然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当时,这本书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后来他明白了,美国是一个定位高度清晰的社会,每个人都不断在某个细分领域内强化自己的专长,却有可能对其他领域所知甚少。  

  这种碎片化的方式在中国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上,传统的搜索引擎,让我们活在一个狭隘的洞穴,我们通常只搜索我们已经有所知的东西,搜索引擎让我们重复知道的更多,并不会给我们展现生活的全貌。  

  曾经有个人问过德鲁克,如何把他的公司做成世界五百强,德鲁克的回答是,那个时候还有所谓的世界五百强吗,他的言下之意是认为很多大公司都会碎片化,变成更多的小公司。不仅是公司会碎片化,整个社会的碎片化都在加速度完成,组织将变成很多碎片,而个体也开始碎片化,一方面,每个人都想做一个独特的人,给自己找准某个定位;另一方面,由于精细的社会分工,沟通和协作的渠道越来越顺畅,我们几乎可以把所有自身不擅长的东西外包。  

  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一种说法,叫“超越确定性”,指的是一个人应该和组织保持一定距离,从而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德鲁克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有一种“微中心化”趋势,即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领袖;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也是同样的,很多人以不同的名字注册QQ号,以不同的Email写信,以不同的IP地址发言——整个人类族群从一个相对完整的金字塔结构,被蜂窝化和碎片化,个体灵魂如同离心机一样被抛离出来,失去了对原来社会结构的依附。  

  任何东西都是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物在碎片化的同时,也会有另一种力量驱使其进入到一种新的完整中去。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关于“田”这个字,在其中你会看到“口”字、“十”字,甚至“一”字、“七”字,如果把它放到聚光版上,它是若干个连结在一起的点,每个点之间又可以重组。换句话来说,所谓的个人主义代表了把以前似乎被形成逻辑的叙述方式或者某种组织结构全部打散,打散之后可以以任何方式重组,重组之后就形成新的东西,这种新的东西是不稳定的,随机的,经常出现的。  

  16世纪,关于个人主义有一种学说认为,伴随着人的价值的提升,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多地与他所依附的那样一种结构进行离心,在离心的过程中,他们随机飘荡,但他们总在渴求着那么一刹那的温暖,渴求着偶尔与其他飘荡的灵魂相互温暖。  

  也就是说,作为不断被分解和重组的个体,他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一种新的价值,如果谁能够提供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的新平台,谁就拥有了一笔可观的生意。  

  搜索引擎或者说是互联网,可以作为一个整合的平台,将被抛离出来的个体重新聚拢,社会化搜索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而且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平台。在一次又一次的分解或重组中,价值会产生也会流失。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创造相应的价值,谁就能引领潮流,同时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最后,我希望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上述事情的看法,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