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麻痹”是党性的一种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7:19
 “荣誉麻痹”是党性的一种缺失         时下,不管单位、个人或同事被评为哪方面的先进或“模范”,一些党员干部都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冷漠视之。党员干部这种淡化“荣誉感”,甚至产生“荣誉麻痹”的思想,实质透露出党性的一种麻痹和缺失,应该引起各级组织的重视。

  从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分析,党员干部产生“荣誉麻痹”的主要表现是集体荣誉感不强,对单位的全面建设置若罔闻,主人翁意识淡漠;缺乏进取心和成就感,争先创优的意识淡漠;对同事获得荣誉缺乏认同感,团结协作的意识淡漠。主要原因也是显而易见,最主要的就是组织工作的“单一化”和“形式化”。细细分析,也有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教育不到位,党员干部对单位或部门的绩效目标和年度主要工作任务不清楚、不明确。二是单位或部门 “比、学、赶、帮、超”活动组织较少,党员干部缺乏活力、动力和压力。三是年度评先评优走形式,先进、优秀、典型不是大家推选,往往是“内部商定”或领导说了算,搞“平均主义”和“轮流坐庄”。四是单位或部门奖惩制度不完善,对评选的先进科室或优秀党员,下份文件、发份证书就算完事,宣传典型、学习先进、鞭策后进的“下篇文章”却束之高阁,无人问律。凡此种种,即暴露了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和作用涣散的问题,也表现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的严重缺失。

  具体地讲,荣誉感即是一种义务责任,又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优秀品质。指一定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应该说,责任感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党性品质,荣誉感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思想素质,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有强烈的荣誉感;只有强烈的荣誉感,才会有敢于承受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荣誉感麻痹或淡化,其实就是党员干部责任心的“冷却”。各级组织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激活更多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一是要搞好教育,打牢基础。着重于提高党员干部的“荣誉意识”,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形象”教育,启发党员干部树立自重、自尊、自爱意识;“爱岗敬业”教育,树立有岗有责、不进则退和荣誉至上的观念;“名利”教育,树立有为有位、奋力争取的精神。

  二是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的过程中,部门领导和骨干首先做“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抗、有荣誉就抢”的模范,发挥示范作用。同时,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用他们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感染党员干部,要善于引导党员干部“远学英雄魂,近学身边人”,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争先创优。

  三是建章立制,加强激励。首先要根据本单位或部门的特点,制定争先创优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把“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岗位和每名党员干部。其次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鉴定、领导评定、群众评议等作用,在半年或年度工作总结时,对党员干部的成果、政绩、精神状态综合测评,确定优秀等级和层次。

  四是活动牵引,跟踪考评。通过组织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的各种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的“荣辱感”,对于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奖励;对参与不积极,甚至起负面影响的党员干部,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罚。平时考评和年度考核都应记录归档,作为干部党员干部晋升、调级、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记得一位外国名人南斯拉夫曾说过:“没有荣誉感的人,就是没有灵魂的人”。对于执政兴国的党员干部来说,如果淡漠或失去了“荣誉感”,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失去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党性和优秀品格。因此说,加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根治党员干部的“荣誉麻麻,也是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的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