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郭店竹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9 14:17:57
“学”与郭店竹简

摘要:在郭店竹简中,“学”(与“教”)有多种写法,现在大多数竹简思想研究者对此未进行过严格的区分。文章从“学”字的文字考据出发,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先于或同期于郭店竹简的“学”字的演变及不同的组合分析,并结合历代学者如汉代的许慎、宋代的朱熹、明代的方以智等对“学”的不同理解,来获得对于“学”在先秦思想中的真相的认识,并对先秦儒道关系做一新的思考。

关键词:学;教;郭店竹简

 

一 “学”字的含义及变迁

 

1.甲骨文之“学”

《孟子·滕文公上》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在夏、殷、周三代,学的概念一开始主要还是指教学的场所。

夏、商、周之学:在夏代出现了学校的雏形,夏代学校的一个名称是“校”,《说文》解释:“从木,交声”,《孟子·滕文公上》:“校者,教也” 。 《孟子·滕文公上》曰:“序者,射也”,据推测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尊神和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是商代文化的主要特点。殷人的甲骨卜辞具体反映了这一点。殷人几乎是无事不占,无事不卜。殷代的宗教人士—巫,是当时的主要文化人士,他们不仅会婆娑及降神,而且精通天文、历法、医药、政治、哲学、艺术,因而殷代的教师多是由巫师承担。

卜和筮在周代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周礼·筮人》“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卜筮是贵族子弟的基础课、必修课,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周代之学为“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意思是说教育的机构设于官府之中。从国学来看,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祭祀等场所。《礼记·王制》篇称“天子将出征… …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爻辞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是个人智慧的象征,而且是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P1-49)[2](P54-142)

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了学字。学字的写法很多: (甲骨文一期)[3](P78) 。这个字有三个组成部分: (或 ), ,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被省去。同时,商代词义单位的划分,比后代要粗疏一些,表达的意义要笼统一些,所以今天看来是相反的意义,在当时却可以只用一个词来表示。如接受的受和授予的授,商代都用受来表示,也就是说,商代的受表示受、授两方面的意义,学表示教的意义与此相同。这就是当时的词义观念, “学”也同时表示学和教的双重含义。[4](P367-368)

“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具体解释如下:

(1) (或 ):从商周社会中学的意义来看,爻辞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之重要的地位,学的主要内容一开始应集中于卜辞之学,并且商代的学和爻通用。

(2) :为房屋之外形。 字为宅之初文,卜辞使用其基本义。

(3) (双手),甲骨文中手为 ,其变体为爪, 字上面为双手捧爻,意指学习卜辞。

(4) (教):右边为 ,为手持石斧操作之形,乃斧之本字。后来用作父母之父,似有斧者为男性引申而来。卜辞的父一般是对父辈的通称。[4](P42)    

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手持鞭朴之像。《尚书·舜典》“朴作教刑”,朴就是棍棒,相当于后世先生的戒尺教鞭,学生如果不听话便按翻在凳子上的一顿屁股。[5](P98)

教,从 ,有谓教与朴同,引《唐韵》:朴与 同,小击也,打也。《传》:朴,椟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6](P877-879)

理解为父,则说明了教学之人,理解为朴,则说明了教学用的工具,总之,教与学比较起来,教更强调了被动为学的一面。

(5) (子),小孩之形。甲骨文用作动词,即后代之“字”,为抚养,养育之意。

2.先秦之“学”

金文中出现了带有“子”的学,如 [7](P224-225)[8](P211-P212),这里的学,已不再仅仅是指教育的场所,而更强调一种启蒙之学,自己学,更具有动词意义。 中因为有 在,应为被动之学,有教的含义在里面。教字的写法,如 [7](P224)。结合字的每个字根的含义,从字形可以看出 ,侧重于卜辞和教育,而 则含有有教学的对象“子”在里面(或理解为抚养,养育之“字”)。

明末的方以智在《通雅》对“学”的考据为:“學、敎、覺俱从爻,學字本于孝声,生于覺孝”。“古孝从爻从子作 ;謂子效父也,效孝通矣,古 ;即通为學以人子而交古,今孝天地也,加冂冋之也”。“学也者,觉悟、交通、诵习、躬效而兼言之者也,心外无物,物外无心,道以法用,法以道用,全用全体,吾人本具者也。悟从吾心”[9](P857-62)。但是,“孝“在战国已经和 在写法上有了明显的不同,如在郭店竹简中: (孝), (孝)不同于 )。[8](P585),但是,学和觉在意义上是相通的。

3.郭店楚竹简中的“学”和“教”字,各有四种写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写法。

学字的四种写法:

(1)学 (2) 学 (3) 学 (4) 学

教字的四种写法:

(1)    教 (2)教 (3)教 (4)教 ;

还有一种特殊的写法 .[10][11][12][13][14][15][16][17][18](P60) 对于其不同意义将在下文中结合文本进行讨论,兹列表如下:

 

戊(特殊的写法)

4.秦及秦后之“学”

在秦统一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面临的情况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样的情况不仅严重妨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是一种潜在的易导致分裂割据的因素。秦始皇有鉴于此,命令李斯等主持进行文字改革。李斯以秦国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了字形固定、笔画简省、书写比较方便的小篆(“秦篆)作为规范文字,推行于全国,从此统一了文字。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严禁私学,使国家思想趋于统一。[18](P163-164)

汉代的徐慎对于“学”字只给出了一种解释,“学”同“斆(xiào)”,释文为“觉悟也,从教从 尚朦也,臼声,学,篆文教省”,其中的“教”解释为“上学施下所效也”,“ ”的意思是“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林外为之 [19](P69) 学”字的主要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有学之人将其“学”授予下,使“ ”  人(可引申为未学之人)而能效仿。而学人学的目的是“觉悟”。

朱熹对“学”的进一步解释为“学之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学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20](P47)

综上所述,“学”字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我们看先秦出土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学的不同含义,否则,将可能会大大简化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意思。

 


“学”与郭店竹简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二 郭店竹简中的学

1.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老子》甲本12号简];

(2)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学[《老子》甲本17号简];

(3)可学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尊仁、亲忠、敬壮、归礼[《尊德义》20号简]。

(4)仁与义就矣,忠与信就矣。作礼乐,制刑法,学此民尔,使[《六德》2号简]

(5)或从而学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子也者,会最长材[《六德》21号简]

(6)王之学民也,不使此民也忧其身,失其偏。孝,本也。下修其[《六德》41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7)也。夫圣人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时事山川,教 [《唐虞之道》4号简]

(8)有敬也;亲事祖庙,教民孝也;大教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唐虞之道》5号简]

(9)与后圣考,后而归先,教民大顺之道也。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唐虞之道》6号简]

(10)×礼畏守乐孙民教也。咎由内用五刑,出弋兵革,罪泾 ××[《唐虞之道》12号简]

为子上顶有一个爻,爻是在古代是智慧的象征,可以理解为头上顶有智慧,为觉者,有智慧的人,借用现代的词汇是说这个人是个“觉悟的(圣)人”。教为教化爻辞(知识、智慧)之意。学与教都针对爻辞(知识、智慧)的。一个为已知,一个为教知。

从上面竹简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在竹简中出现时,一般是和“圣”,“王”等一起出现的,这种意义上的学,即为成“圣人”,成“王”之学。学表现的人更像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一个觉悟的人,是“圣”,是“王”。但是即使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于民众的教育应该采用启迪的方式来引导,否则就不可以用来阻止民众的举动。结合《老子》中出现的学,“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就是启迪那些没有明白(觉悟)的人,来改正他们的错误。而圣人的这种对民众的启迪,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学”的。

而教教育的内容则是教民“有尊”、“有亲”、“孝”、“弟”、“大顺之道”,这里体现的正是“圣人”、“王”的一种使民“觉”,使民顺道的一种教化,而老子对此也认为此乃圣人所为。

2.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绝学无忧,唯与可,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乙本4号简];

(2)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3)学非改伦也,学己也。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尊德义》5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4)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5)善者民必众,众未必治,不治不顺,不顺不平。是以为政者教道[《尊德义》12号简];

(6)之取先。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淑德清壮。教 [《尊德义》13号简];

(7)以辩说,则民势陵长贵以妄。教以艺,则民野以争。教以技, [《尊德义》14号简];

(8)民少以吝。教以言,则民訏以寡信。教以事,则民力啬以面利。[《尊德义》15号简];

(9)教以权谋,则民汤 远礼亡亲仁。先之以德,则民进善焉。[《尊德义》16号简];

(10)怨,上思则××。夫生而有职事者也,非教所及也。教其政,[《尊德义》18号简];

(11)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尊德义》19号简];

(12)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凡性[《性自命出》9号简];

(13)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礼作于情,[《性自命出》18号简];

(14)善其即,好其颂,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拜,所以××× [《性自命出》21号简];

(15)凡古乐龙心,益乐龙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28号简];

(16)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 [《性自命出》51号简];

(17)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浸,则其淳也弗深矣。是故亡乎其身而[《成之闻之》4号简];

(18)教民也,始于孝弟。君子于此一偏者亡所废。是故先[《六德》40号简]

上面空缺爻,可理解为缺少爻,即未知;需要爻,即需要知,所以要学。教上面为爻,下面为口,可理解为把爻通过口说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授课、言传。教和学构成了一组词,所以一般成对出现。

从上面竹简的内容可以看出,教的主要内容为“礼”、“乐”、“言”、“事”、“权谋”、“政”、“乐”,从(17)可以看出,教教出来的是不深的,说的通俗一点是好像在作表面上的教育,而(12)则强调了虽然人的性是一样的,然而由于教乙的作用,使得人的用心各异。而老子所用的绝学则主要指这些方面。

3.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老子》乙本3号简];

(2)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能辅万物[《老子》丙本13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 “教”主要有:

(3)有敬也;亲事祖庙,教民孝也;大教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唐虞之道》5号简]

(4)乐,或生或教者也。[《语丛一》43号简]

《老子》甲本是郭店《老子》三个抄本中最古老的版本,由于《老子》甲本中“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与丙本中的“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说的同一句话,我们可认为学与学是同一个意思。

  教比教左边多了一个子,而(3)中提到的教特指大教,天子亲齿。

4.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尊德义》19号简];

(2)而学或使之也。凡物亡不异也者。刚之柱也,刚取之也。柔之[《性自命出》8号简];

(3)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36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4)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从(2)可以看出,学是由“或使之”的,人都是不同的,钢柱的本性是刚性,应该用钢,而不要求千篇一律。在(3)中更强调了用心之难,但是还是认为要从其所为,在快乐中进步,和(2)中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在(1)中出现的“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如果道理太深,这种情况下只能去学了,可见,学有揣摩、参悟等意思,对一些道理很深,只有靠自己去体会才能明白。

的右边为父(或理解为监督教育用的鞭朴),教更强调了督导、监督、改正、引导等意思。

5.    特殊字形

学(教)其也[《语丛一》61号简]。

由于此简缺乏上下文语境,暂不考虑。

当然,这里只是根据文字结构结合各片语境作初步推断,初次尝试,对于其中错误之处还望方家多多指正。

三 竹简文字给我们的启示

3.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早期儒家和道家的学和教在开始时都有着丰富的含义,有些内容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而且儒道的分歧与融合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文本更加复杂。

3.2以现代汉语中的“学”和“教”去限定古本中的“学”和“教”的意义,这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对于秦统一文字以后的文本整理中比较适合,如帛书、汉简的整理,但是,对于战国竹简来说,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3.3 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也叫《伊川易传》的序中说:“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理,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程颐在这里强调了卦爻辞是用来表达圣人之意的,不了解卦爻辞,不会懂得圣人之意,理和象是融合在一起的。

对于经典古本的读法,我们是否也可以借用程颐的说法,从文字中去发现古本中那些古老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去玩味、体会隐藏在老子及早期儒家文本背后丰富的思想内容。


“学”与郭店竹简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主要参考文献: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2] 王炳照, 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 先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徐古甫,濮茅左《甲骨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4]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98年1月。
[5] 唐冶泽,《甲骨文字趣释》,重庆出版社,2002。
[6] 邓和,《中国文字结构选解》,学苑出版社,2002年5月。
[7] 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7月。
[8] 李学勤顾问,汤馀惠主编,赖炳伟副主编,徐在国、吴良宝编纂《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9] 方以智,《通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0]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1]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丙》,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2]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3]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4]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5]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六德》,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6]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7]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8] 张守中,郝建文,张小沧,《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
[19]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原始社会-南北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
[19]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3年。
[20]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21] 陈鼓应 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竹简专号”》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
[22] 崔仁义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3] 王博著,丁原植主编,《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24] 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25] 方克立,李兰芝,《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26]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