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兴:插手某件事情为何被称为“染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7:56

 

我们都知道,人们常常用“染指”一词来形容某人或某集团插手某事,占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但是对“染指”一词的由来,就不见得人人皆知了。

 “染指”一词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记载的一个故事。“染指”一词,出于《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即宋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従之。夏,弑灵公……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5年,具体内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郑国大夫子宋与子家一同去见郑灵公。快要进宫门时,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动了动食指说:“这有何难,我也会啊!”公子宋爽朗地笑道:“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这是它自己在动啊。”

听他这般说,子家定下神来细看了对方抖动的手指,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不由得暗暗称奇。

公子宋神秘地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

说话间,两人进宫了,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对其佩服之至。公子宋一脸的得意。

不明就里的郑灵公见这两人神神秘秘,没有一点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

一会,大夫们陆续到齐了,用鼎煮熟的大甲鱼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别人吃着,自己只有看着的份,公子宋一脸的不自在。

是可忍,孰不可忍?子宋是庙堂重臣,如此被戏弄,自然使他很难堪,感觉自己的颜面彻底扫地了,一气之下也不管郑灵公同不同意,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染指”之由来。

子宋的“染指”之举,无疑后果很严重。郑灵公见子宋如此无礼,气不打一处来,宣布要杀掉这个小子。

郑灵公一生气,后果更严重。子宋一看大事不妙,竟联手子家先下手为强,在这一年的夏天把郑灵公给杀了,从而造成了郑国内乱。(子家原本是胆小之人,但迫于子宋的压力才不得已与子同谋)

《史记•郑世家》(卷四十二)对此事也有详实的记载:二十二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灵公元年春,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历史故事不仅衍生出被后世用来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的“染指”一词,而且还衍生出另一个成语----“食指大动”(指美食当前,人的食欲强烈)。不过,前者是个贬义词,后者却是个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