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世界最新癌訊第十三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0:49
《世界最新癌訊》第十三輯(二○○四年九月)
(一)  腫瘤概論
黑人癌症死亡主要與吸煙有關
酒精和肥胖的代價是高癌
HMG-I癌基因可以引起小鼠侵襲性淋巴樣癌變
研究證實避孕套中含有致癌物質
染色體端粒長度的縮短與癌症早期發展相關
煙斗吸煙與癌症的關聯
美國三大學會攜手預防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
科學家發現使癌細胞長駐的蛋白質RAD51D
科學家以血液蛋白預測罹患癌症的危險性
癌症預後繫於FOX03a因素的表達
科學家發現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的新靶標蛋白
癌症化療後TnI增高的病人心性事件危險增大
HIF-1抑制劑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強腫瘤對放療的敏感度
研究證實血管阻滯劑有抗癌作用
Ghrelin可增加腫瘤患者的食欲
遺傳基因決定腫瘤患者的QOL
(二)  神經系統腫瘤
孩提時代的照料、感染和過敏降低神經母細胞瘤危險
NSAIDs可能預防腦腫瘤
研究確認了盆腔神經母細胞瘤預後良好
兒童腦腫瘤放療致骨骼礦物質密度降低
垂體瘤相關性頭痛與腫瘤大小無關
Temozolomide +放療改善GBM的生存
RNAi傳遞系統能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癌
研究發現對腦瘤結合二種放射治療較佳
(三)  鼻咽癌及甲狀腺癌
RASSF1A基因抑制鼻咽癌
血漿EB病毒幫助追蹤鼻咽癌
重組TSH治療避免甲狀腺癌術後甲狀腺機能減退
RET癌基因抑制劑有希望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四)  支氣管肺癌及胸膜間皮瘤
吸煙史相同的男女肺癌危險也相似
警惕淋巴瘤患兒的肺實質病變
PET診斷惡性胸膜病變敏感性的評估
抗肺癌新藥Iressa的療效可能與EGFR突變有關
放射標記性PET有助於肺癌的分級
跳躍性轉移性NSCLC病人的存活率較高
射頻消融有希望用於不可切除的肺部腫瘤病人
實驗新藥可縮小肺癌和卵巢癌
CT用於肺癌的診斷價值存疑
術後聯合化療延長了早期NSCLC病人生存時間
NSAIDs可減少小鼠模型的肺癌生長以及惡病質
Celecoxib對惡性間皮瘤動物模型有抗腫瘤作用
COX-2水平與惡性間皮瘤病人的存活率有關係
Gefitinib聯合化療不能提高晚期NSCLC療效
G3139合併Carboplatin、Etoposide治療SCLC的I期臨床報告
(五)  乳腺腫瘤
流產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短期嚴重熱量攝入不足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危險
使用Statins沒有增加絕經後女性的乳腺癌危險
阿斯匹林的抗乳腺癌作用因激素受體狀態而異
同時放化療似乎對早期乳腺癌病人安全有效
適度運動可以改善乳腺癌病人的存活
轉移性乳腺癌ADM和DOC 3種用法的比較
射頻消融法治療較小的乳腺癌
研究稱有多種因素可供預測乳腺癌預後
適度鍛煉降低絕經後女性乳癌生化標誌物水平
冷凍消融術對早期乳癌病人安全且能很好耐受
肥胖女性乳房造影術篩查的假陽性率較高
紫杉萜、鉑類及曲妥珠單抗對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有效
Letrozole對乳癌的功效與芳香酶基因多態性相關
球囊近距放療是乳腺癌標準放療的適宜替代療法
(六)  肝膽腫瘤
肝細胞端粒縮短與染色體不穩定性和HCC的發生相關
肝切除術可以延長肝門膽管癌病人的生存時間
新的生化標誌物可能預測肝細胞癌的侵襲性
甲胎蛋白用於胃癌肝轉移監測,1例報道
RhoC基因是肝癌預後不良的強力標誌物
抑制肝癌細胞浸潤、轉移的新方法
(七)  食管癌
PPA阻滯Barrett's食管相關性腺癌細胞的生長
醫學報告:碳酸飲料增加食道癌患病機率
食管癌、胃賁門癌的發病與性別及種族有關
咽喉反流症狀有助於早期診斷食管腺癌
巴雷特食管病人的症狀控制不等於反流也被控制
(八)  胃癌
T4期胃癌積極手術治療還有意義嗎?
原發性胃淋巴瘤的治療:化療優於手術
(九)  結直腸癌與肛管癌
停經後婦女使用動情素+黃體素與結直腸癌的關係
壺腹癌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有關
使用statin能夠降低CRC的發病危險
糖尿病病人面臨患結直腸癌危險
美大型調查稱喝牛奶有助於減少CRC患病率
虛擬結腸鏡敏感性受質疑
定期CT掃描和測量CEA對CRC病人的隨訪有用
結腸癌微創手術與開腹手術效果相當
結腸癌的存活率與化療的途徑沒有關係
新化療法可改善結直腸癌病人的預後
大便潛血篩查降低了結直腸癌的死亡率
日本發現導致結直腸癌和肝癌細胞增殖加速的酶
(十)  胰臟癌
修飾後的VEGF受體抑制胰腺癌生長
新藥延長胰腺癌病人的存活期
COX-2抑制劑可能用於晚期胰腺癌的治療
(十一)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的發病與較高水平的睾丸酮相關
金屬硒水平與晚期前列腺癌呈逆相關
新證據支持糖尿病病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降低
前列腺增生與性功能障礙有關
多西紫杉醇可用於晚期前列腺癌化療
前列腺切除術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泌尿道症狀
研究發現PSA正常的男性約15%有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術後輔助放療和挽救性放療效果相當
前列腺癌伴淋巴結轉移,激素治療有效
E2F3表達水平有助於判斷前列腺癌預後
前列腺癌早期病情較穩定,後期侵襲性增加
術後早期放療可延長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時間
新的證據支持PSA繼續作為篩查前列腺癌的指標
PSA增加速率可預測前列腺癌術後死亡風險
AAWD或併用Ketoconazole治療AiPCa的III期臨床比較
磷酸化抑制劑抑制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骨轉
(十二)睪丸癌及膀胱癌
妊娠期間吸煙會導致子孫後代產生睪丸癌
睾丸癌化療和放療比較研究
腎移植受者易發生移行細胞癌
保留膀胱手術法用於治療T1G3膀胱癌常獲成功
以p53、p21、pRB/p16的表達預測膀胱癌術後的臨床預後
(十三)腎癌
CT引導的RFA對局限性腎細胞癌有效
研究顯示可通過尿檢來精確診斷腎癌
Bevacizumab + erlotinib對晚期腎癌療效顯著
Sorafenib能縮小晚期腎細胞癌
CT引導經皮注射基因治療對轉移腎細胞癌安全
(十四)子宮頸癌
Glaxo發動巨大的宮頸癌疫苗臨床試驗
宮頸上皮瘤變的某些治療有增加胎膜早破的危險
HIV感染女性子宮切除後陰道細胞學異常率高
(十五)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有關單側卵巢癌之對側卵巢的探討
絕經期婦女激烈運動會增加卵巢癌的發病危險
Rb2/p130基因缺失促進人類卵巢癌的生長
豆類食品可降低患子宮內膜癌危險
促排卵藥與卵巢癌風險無顯著相關
晚育婦女患卵巢癌風險相對較低
卵巢癌病人診斷前通常是有一些症狀的
檢測溶血磷脂酸可能發現早期卵巢癌病人
(十六)白血病
較大劑量imatinib mesylate對CML更有效
研究證實IM治療白血病不能通過血/腦屏障
全反式維甲酸和As2O3聯用治療APL初治患者療效好
捐贈者淋巴球輸注治療血癌等惡疾的療效
SiRNA增強了白血病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
細胞基因正常的AML病患,其CEBPA突變與預後相關
Dexrazoxane保護ADM化療ALL患兒的心臟
化療增加ALL患兒體細胞突變
低抗氧化劑攝入與ALL化療的毒副作用相關
(十七)惡性淋巴瘤
多發性硬化症和霍奇金淋巴瘤可能有關
遺傳學檢測能夠幫助預測淋巴瘤患者的預後
Pamidronate治療减小恶性淋巴瘤病人椎骨骨折危险
以高劑量化療+AST作為進展性淋巴瘤的初始治療
非清髓細胞移植對復發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有效
(十八)骨髓瘤
對復發的多發性骨髓瘤bortezomib優於標準治療
Thalidomide幫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十九)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
歐洲HIV相關性卡波濟肉瘤發病率下降
以新生血管為靶標的化療對鼠模型黑色素瘤有效
人奶可消除皮膚乳頭狀瘤
Aldara被批准用於治療表淺性基底細胞癌
(二十)其他腫瘤
兒童放化療可增加軟組織肉瘤發病危險
轉移橫紋肌肉瘤患兒在用CTX後可用TPT治療
(二十一)另類:國內(包括台灣)癌症研究最新訊息
我國發現血液病新類型
癌症仍為臺灣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
吸煙殺腫瘤?“抗肺癌香煙”有望一兩年問世
中美聯手發現肝癌前抗體
香港與內地聯合研製抗癌新藥擬將上市
香港將建首個華人乳癌癌變基因庫
世界首創納米粒子導入腫瘤熱療系統用於臨床
我國研出治療惡性腫瘤“新武器”微囊發生器
中美合作開展癌症防治研究
內鏡超聲介入技術治療腫瘤我國世界領先
世界上第一個全身腫瘤壞死因數類藥物上市
肝癌篩檢晶片年底在臺上市
我專家首先發現導致肝癌擴散與轉移關鍵基因
中國第一個白血病病毒診斷試劑研製成功
我國建成世界首個惡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株庫
我巧立“疫苗雞尾酒”抑癌效果明顯
我國單克隆抗體h-R3研製成功在望
中醫與中藥
最新研究揭開茶誘導癌細胞自殺之謎
本港“封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
靈芝抑制肝癌細胞
茶葉對癌症的預防效果如何?
對付癌症慎用“以毒攻毒”治療
英專家研究發現中草藥半枝蓮可令癌組織枯死
肺癌剋星“金復康”口服液
人蔘與人蔘皂苷Rh2——惡性腫瘤治療新觀點
抑制腫瘤血管的抗癌中藥:蔘一膠囊
新中藥在俄羅斯進入臨床使用實現歷史零突破
治療腫瘤新藥“複方萬年青抗癌膠囊”療效驚人
中草藥雷公藤抗癌的研究
(一)  腫瘤概論: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Prev Med. 2004 May;38(5):511-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66352
近期完成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至1990年,黑人癌症死亡病例中有66%是由於吸煙所致。根據美國Davis加州大學醫學院Dr. B Leistikow在其研究中發現,就黑人癌症死亡病例的急劇上升而言,確與吸煙密切相關的,但這並非只是由於黑人的肺癌死亡率提高所致。專家在該項研究中以肺癌死亡率為基準綜合探討了1969-2000期間吸煙與黑人男性的非肺癌死亡率之間的相關聯繫,結果表明非肺癌死亡率的變化與吸煙也呈現出明顯的平行相關。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5
據最近的路透社倫敦訊,英國每年罹患癌症的病例有80,000人,由飲酒和肥胖所致的人數約為其1/3,近27,000人;而且這個代價還在隨飲酒人數及耗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這是來自牛津的英國流行病學癌症研究專家Dr. Tim Key的報道。研究顯示,飲食是僅次於吸煙的致癌原,其中又以酒精的消耗和肥胖最為主要,隨英國女性飲酒量的增加、肥胖已是不分性別地在上升。通過科學文獻綜合,Dr. Key說,現在有充分證據顯示,肥胖增加腸、乳和食道癌症危險;酒精增加上腸胃道、肝和乳腺癌症危險。歐洲飲食研究EPIC正在10個國家50萬人口中進行飲食對癌症發病率影響的研究,結果冀望在下一個5-10年間逐漸披露。
Cancer Res. 2004 May 15;64(10):3371-5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71
HMG-I癌基因與多種人類癌症有關,本研究表明它可能引起轉基因小鼠的侵襲性淋巴樣惡變,這說明該基因與惡性轉移直接相關。本研究還指出,人類白血病標本中的HMG-1 mRNA和蛋白增高。資深研究人員、美國巴爾的摩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Dr. Linda M. S. Resar和同事說:“我們的結論證實HMG-I在體內有癌基因的功能,也表明它在人類白血病的致病機理中頗為重要”。研究資料包括工程基因設計後淋巴樣細胞中HMG-I表達過多的小鼠,5個月時所有小鼠均發展為侵襲性淋巴瘤。研究者發現,這些腫瘤表達了T細胞標誌物,且可轉移。另外,在另一項分析中還發現,人類急性白血病標本中的HMG-I表達過多。這些體內結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表明HMG-I過度表達和癌症之間有關係。Dr. Resar在一分聲明中說:“我們相信本研究中所用的轉基因小鼠也是檢測HMG-I如何過度表達才會導致癌細胞生長及發現人類癌症治療新靶標的重要工具”。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72
德國科學家日前宣佈,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大多數避孕套中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因此敦促各生產廠家要更加注意產品的質量控制。來自德國Stuttgart化學物質與獸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介紹說,在接受調查檢測的32種避孕套中有29種含有致癌物質N-亞硝胺。他們認為:“N-亞硝胺是最常見的一種致癌物質,因此各避孕套生產廠家應該關注此事,並採取緊急措施加以應對。”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說,這種致癌物質存在於一種生產避孕套的原料中,使用這種原料的目的是提高避孕套的彈性。這種橡膠物質一旦與人類的體液接觸,就會釋放出微量的N-亞硝胺。地方政府有關人士指出,人們並不需要單純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就停止使用橡膠避孕套,因為N-亞硝胺不會立即對人體健康產生損害。但是德國產品危險評價研究所則認為,一個人如果每天都使用避孕套,他接觸到的N-亞硝胺水平是食物中的3倍。
編譯自:Clin Cancer Res. 2004 May 15;10(10):3317-26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61685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科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s)異常縮短,可能與許多癌症的早期發育有關。Dr. AK Meeker說:“本研究顯示端粒的異常,可能在許多發生於器官組織內層的癌症扮演關鍵角色”。研究人員的資料分析得自膀胱、食道、大腸、口腔和子宮頸組織,發現其中癌前期的細胞內97.1%的端粒呈現異常,且88.6%有縮短的現象。Dr. AM De Marzo說:“此結果顯示,腫瘤後期常發現的端粒縮短現象,早在一般診斷方式可發現之前即已產生,此時細胞產生的癌前期變化只能透過顯微鏡才能發現。因此防止甚至逆轉端粒縮短的策略或能降低癌症的發生。分析端粒的長度將有助於防止癌症的研究,並增進癌前期症狀的早期診斷”。研究者指出,先前的研究也曾經於前列腺、胰臟、乳房的癌前期樣本中,發現95.6%的患者有端粒縮短的現象。
編譯自:J Natl Cancer Inst. 2004 Jun 2;96(11):853-61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73269
美國癌症學會針對1.5萬多名男性“煙斗煙民”進行的調查表明,與不吸煙的人相比,這些人患癌症的風險明顯增加。流行病學家Dr. SJ Henley等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說,在1982年開始的涉及問卷調查的煙斗煙民15,263名及從不吸煙123,044名對照組。基於18年間23,589名死亡者的分析,結果是:用煙斗吸煙的人患肺癌的死亡風險要高出5倍(相對危險[RR]=5.00, 95%CI=4.16~6.01)、口咽癌(RR=3.90, 95%CI=2.15~7.08)、食道癌(RR=2.44, 95%CI=1.51~3.95)、結直腸癌(RR=1.41, 95%CI=1.15~1.73)、胰腺癌(RR=1.61, 95%CI=1.24~2.09)和喉癌(RR=13.1, 95%CI=5.2~33.1);另外,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30%(RR=1.30, 95%CI=1.18~1.43),中風的幾率比常人高出27%(RR=1.27, 95%CI=1.09~1.48),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RR=2.98, 95%CI= 2.17~4.11)。結論:Dr. Henley說,用煙斗吸煙造成的健康風險總的來看與抽雪茄等相當,但與抽過濾嘴香煙相比要略低。
美國三大學會攜手預防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
Circulation 2004;109:3254-3254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32
美國癌症學會、美國糖尿病協會和美國心臟協會日前發佈了一套統一的針對公眾的健康推薦和針對醫生的篩查指南,以減少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這是這幾個組織有史以來第一次聯合起來抵抗上述4種疾病”,美國癌症學會主席Dr. Ralph B. Vance說,在美國每年每3人死亡中就有2人是由這4種疾病引起的。這項為時3年的公眾和衛生專業人員教育行動名為“更健康生活的日常抉擇”,它“將向公眾傳達4條簡單資訊:一是健康飲食,維持健康體重;二是積極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5天);三是不吸煙,避免處於被動吸煙的環境;四是定期看醫生以評估個人的健康危險”。“我們認為這四種選擇有非同一般的能力來降低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美國癌症學會的CEO John Seffrin說。為醫生要預防和早期發現上述4種疾病,這3個組織製訂了一套有成本效用性、以證據為基礎的指南。該指南的建議包括:1、對男性和女性:從20歲開始每2年測量一次血壓、定期檢查體重指數(BMI)、至少每5年檢查1次血脂;從45歲開始每3年檢查1次血糖;從50歲開始每1-10年(取決於所用的方法)行結直腸檢查。2、對女性:從20歲開始每3年、40歲後每年到醫院檢查乳房;40歲後每年行乳房X射線造影術;20歲後每年、30歲後每1-3年行巴氏塗片檢查。3、對男性:50歲時要涉及PSA檢查和直腸指檢。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Cell. 2004 Apr 30;117(3):337-47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09494
人類求長生而不可得,癌細胞倒是青春永駐,不會衰老,這個令人困惱的問題現在有了新解釋。英國科學家Dr. M Tarsounas說,現在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它可能是某些癌細胞長生不死的關鍵,這種蛋白質稱為RAD51D,能夠修補細胞染色體的端粒,防止細胞因端粒受損過重而死亡。抑制這種蛋白質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某些癌症。端粒是DNA鏈兩端的結構,它維持著染色體的穩定,對細胞的壽命至關重要。正常細胞每次分裂的過程中,端粒就會變短一點。短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死亡。此前的研究表明,癌細胞的這種自然衰老機制出了問題,其端粒不會變短,因此癌細胞可以無限地分裂繁殖,導致生物體死亡。Dr. Tarsounas等用螢光物質給癌細胞裏的各種分子做標記,尋找其蹤跡,發現RAD51D蛋白質總是在染色體端粒附近出現,且已經知道這種物質能夠修復DNA,新發現使科學家認為它還能修補端粒。為了證實這一猜測,科學家用RNA干擾技術阻止RAD51D蛋白質起作用,結果,經過這種處理的癌細胞受到嚴重損傷直至死亡。這一研究成果,為人們加深對細胞死亡過程的瞭解提供了幫助。今後如果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就有可能開發出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
編譯自:Lancet. 2004 Apr 24;363(9418):1346-5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10491
最近,英國曼徹斯特Christie醫院NHS托拉斯外科學系的Dr. AG Renehan等在一項研究中就近年來有關檢測血液中胰島素樣生長因數Ⅰ(IGF-I)和胰島素樣生長因數結合蛋白3 (IGFBP-3)對早期診斷某些常見癌症的準確性進行了綜合評估。結果發現,IGF-I值的升高很可能與結直腸癌、前列腺癌以及絕經前乳腺癌危險的增加有關,而IGFBP-3值的升高卻與癌症危險的降低相關,但IGFBP-3的異常升高又與絕經前婦女患乳腺癌危險的增加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專家在21宗入選的研究資料,包括3,609例病人和7,137名的對照組的研究,結果顯示隨IGF-I值的升高,患前列腺癌的機率增加(OR=1.49, 95%CI 1.14-1.95);而IGF-I值及IGFBP-3值的升高均增加絕經前的乳腺癌危險,前者OR=1.65 (1.26-2.08)、後者OR=1.51 (1.01-2.27)。專家指出,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即有可能通過檢測這2種血液蛋白的變化來預測罹患這些癌症之可能性、進而有助於醫生及時對高危人群進行適當的干預處理。
Cell 2004;117:225-23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98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細胞腫瘤學系Dr. Mien-Chie Hung說:“長壽基因FOX03a可能是預測癌症(本文以乳腺癌為例)良好預後的指示器”,但IKβ激?(IKKβ)因其致癌基因活性度而可能被列為“癌症治療發展中的標靶”,二者相對持。IKKβ酵素在長壽基因的下調中可能起關鍵作用,它促使腫瘤細胞生長及乳腺癌的形成。因此,“減缺FOX03a的下調是一鼓舞人心的徵兆”。Dr. Hung等總結了一系列的鼠體實驗,強烈地認為FOX03a對生物體內的腫瘤形成有明顯的抑制效能。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曾檢視了131名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細胞,發現其中113名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有FOX03基因,而在這113名患者中,有83人的FOX03是不活潑的,只有30名病人的這種基因是活潑的。病患的存活率與其體內的FOX03基因是否活潑有密切相關,FOX03基因活潑,存活率就高。另方面,如果能“阻攔”IKK蛋白對FOX03基因的“干擾”,就能讓FOX03發揮作用,讓健康的細胞不致變成癌細胞,為基因治療人類癌症提供了強力的入選途徑,讓不幸患了癌症的人有更多存活的機會。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May 5;96(9):683-9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38
一項報告稱,一種與細胞增生和凋亡有關的稱為c-Jun的蛋白質似乎是腫瘤血管形成和生長抑制劑的新作用目標。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的Dr. Levon M. Khachigian和同事使用了體外和體內的不同方法,發現作用於c-Jun的去氧核糖酶抑制了實體瘤的生長和血管形成。在細胞培養中,這種去氧核糖酶抑制了內皮細胞的多種活性,包括增生、移行、入侵和小管形成。在大鼠體內,去氧核糖酶阻斷了由生長因數誘發的角膜新血管生成。最後,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該物質又抑制了腫瘤生長。“這些新發現第1次提供了c-Jun是血管生成關鍵介質的直接證據,表明臨床在與血管新生有關的疾病中有可能使用這種直接針對該蛋白質的去氧核糖酶”,研究者指出。血管生成的抑制劑,如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可能作用於腫瘤有關的內皮細胞和腫瘤細胞本身,從而阻止了血管活性的生成”,波士頓兒童醫院的Dr. Judah Folkman在相關評論中說,“因此,作用於c-Jun的去氧核糖酶可能同時用作血管生成的直接和間接抑制劑”。
癌症化療後TnI增高的病人心性事件危險增大
Circulation. 2004 May 17 [Epub ahead of print]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0
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迴圈》日前發表的一項報告,化療後肌鈣蛋白I(TnI)水平增高的癌症病人幾年內發作心性事件的危險增大。領銜研究者、義大利米蘭歐洲腫瘤研究所的Dr. Daniela Cardinale在一聲明中說:“這是第一個清楚表明可以通過評估癌症成年病人化療後的TnI釋放模式來預測心性事件危險度的研究”。以前有研究稱TnI增高與病人在多種大劑量化療方案後的左心室功能障礙有關,但還沒有研究過心臟損害的時間進程和對臨床後果的影響。為此,這些研究者在703名癌症病人一結束化療(早)和化療後1個月(晚)測量了其TnI水平(在這兩個時間點都是TnI至少增加0.08ng/mL則認為水平增高)。研究組報告,495名病人TnI沒有增高,145人只在早期增高,63人早、晚期均增高。平均20個月的隨訪期中,TnI沒有增高的病人射血分數無明顯降低,而TnI增高的病人則有不少人射血分數的降低大於15%。TnI模式能可靠預測心性事件,從兩個時間點均沒增高到均增高,心性事件的發病率從1%增加到17-84%(p<0.001)。女性以及使用了表阿黴素-環磷酰胺或泰索帝-表阿黴素-環磷酰胺的病人在早、晚期更可能有TnI增高,而用過蒽環黴素治療的病人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早或晚期TnI增高的可能則較小。結論說:“這些研究結果顯示,醫生們可能使用這一標誌物來引導對大劑量化療病人心臟的評估和治療”。
Cancer Cell. 2004 May;5(5):429-41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6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癌細胞》雜誌上報道說,發現了癌細胞在放療過程中自我保護的機理,並據此對放療方法進行改進,可使放療對癌症的治癒率大大提高。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Dr. MW Dewhirst等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放療治癒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癌細胞在放療後會產生一種被稱為“細胞因子”的分子。這種分子促使新的血管生成,以取代在放療中被破壞的血管,為癌細胞供應血液。為探明該過程中細胞因子的生成,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監測了接受放療的老鼠體內1種名為低氧誘導因子-1(HIF-1)的分子水平。實驗結果表明,放療後,老鼠腫瘤中的HIF-1水平比放療前要高。而就是HIF-1能促使細胞因子生長為癌細胞提供血液;如果對HIF-1的產生加以控制,腫瘤就會遭到破壞,放療的治癒率也將大大提高。研究人員已經通過使用1種名為YC-1的HIF-1抑制劑或者是1種完全游離凈化劑(AEOL-10113),成功地降低了老鼠體內腫瘤中HIF-1的水平,並且使放療的治癒率大大提高。這可能主要是腫瘤對放射的敏感度得到提高所使然。
Cancer 2004;10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29
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新型阻斷血管的藥物(VDAs)能夠阻斷癌症的血供,從而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這種新藥在與標準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時,效果更加明顯。來自Florida大學Shands癌症研究中心的Dr. Dietmar W. Siemann等人最近回顧性分析了以往對VDAs的研究結果。Dr. Siemann告訴路透社記者說:“這方面的研究在一段時間內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本人的實驗室多年以來一直有研究涉及這些方面。我認為,對以往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將其綜合起來進行前瞻性分析很有價值”。研究人員的動物實驗結果顯示,使用像DMXAA、CA4DP和ZD6126這樣的VDAs可以有效阻斷癌組織的血供,從而破壞癌組織。Dr. Siemann說:“由於一根血管可以為數千個癌細胞提供營養物質,因此破壞了癌組織的供血血管就會導致大量細胞死亡”。但是,他也補充說,由於使用這種藥物常常會遺留下一圈未受損的腫瘤細胞,因此這類藥物在與標準癌症治療藥物或放射治療聯合應用效果更好。以往的多項研究顯示,這類VDAs的藥物能夠加強標準治療包括放療的效果,而不會增加治療的副作用。
編譯自: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 Jun;89(6):2832-6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81065
繼證實胃荷爾蒙ghrelin可有效增加健康志願者的食欲之後,英國倫敦帝國學院Dr. NM Neary等的一項急性、隨機、安慰劑對照的交叉臨床研究又顯示,ghrelin可增加無食欲腫瘤患者的進食量和食欲。該交叉對照研究共對7例食欲不振的腫瘤患者進行了觀察。結果顯示,患者在接受ghrelin治療時的能量攝入比接受安慰劑時增多了31%(+/-7%; P=0.005),每例患者的進食量都增加了。另外,ghrelin也使患者的食欲評分增加了28%(+/-8%; P=0.02)。沒有副作用。參予研究的病人數雖少,但卻提示了ghrelin除了刺激無食欲的癌症病人的食欲、提高進食量外,可能對其他缺乏食欲的病人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19
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QOL)如何,完全是由其遺傳基因決定的。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以往的初步研究結果,即癌症患者的遺傳基因和他們在治療過程中的QOL存在密切而特殊的關係。來自Rochester梅歐醫院的Dr. Jeff A. Sloan在日前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屆年會上介紹了上述發現。Dr. Sloan說:“如果根據患者的遺傳傾向,其腫瘤治療過程中患者的QOL較差,我們就應該積極採取措施來改善其QOL。這些干預措施有助於避免療效不佳”。遺傳基因變異與癌症治療過程中的毒性反應和臨床治療的預後有關,但是對遺傳基因與患者的QOL之間相關性的研究卻很少。Dr. Sloan等人調查了494例已經發生轉移而且正在接受化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分析了遺傳基因與患者QOL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對與細胞健康有關的3個遺傳基因表示了特別的關注,這3個遺傳基因是DPYD、MTHFR和TYMS。結果發現,與正常基因型的患者相比,DPYD存在變異的患者感覺到疲勞的可能性顯著降低(p=0.008)。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TYMS基因附近存在TSER標誌,則更有可能出現疼痛和疲勞感,但預後還是好的。MTHFR基因變異則與患者的QOL沒有相關性。Dr. Sloan說:“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患者的遺傳信息,使其得到個性化治療,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提高患者的QOL。”
(二) 腦暨神經系統腫瘤:
病因與預防-
Am J Epidemiol. 2004 May 1;159(9):843-51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7
美國日前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提示孩提時代的日常料理、感染和過敏降低了神經母細胞瘤的危險。“神經母細胞瘤是幼兒最常見的癌症,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加州Arcadia兒童腫瘤研究組的Dr. Andrew F. Olshan及其同事說,“雖然涉及免疫系統的傳染病因數被假設是某些兒童癌症的病因,特別是白血病,但斯等因數在神經母細胞瘤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未被充分查證”。研究者通過大宗的病案對照研究、並會見了538位病兒的母親及與其年齡相匹配的504位對照者的母親,包括具不同因數如妊娠、醫史、生活方式及孩提時代的健康條件和疾病。結果:得到日常料理者,神經母細胞瘤的危險降低(OR=0.81);孩提時代的某些傳染病,包括水痘、腮腺炎、德國麻疹和red measles也降低了神經母細胞瘤的危險(OR=0.60);過敏史與神經母細胞瘤的危險呈逆相關(OR=0.68)。Dr. Olshan等指出:為評估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生與發展、進階與退縮的免疫學影響,未來的流行病學調查應整合更直接的傳染病檢測,額外的實驗室研究是需要的。
Am J Epidemiol. 2004 Jun 15;159(12):1131-9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55
據一項新研究表明,用阿斯匹林(aspirin)和其他非甾體消炎藥(NSAIDs)治療,可能避免一種極其致命的腦部腫瘤――多形性成神經膠質細胞瘤(GBM)。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Dr. Niccole R. Sivak-Sears和同事日前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稱,注意到NSAIDs似乎減少了結腸癌的危險的有關研究,而結直腸癌和星細胞腦瘤有著相似的細胞起源,因此,學者認為這兩種腫瘤“同樣可能也有著共同的防禦機制”。在此基礎上,Dr. Sivak-Sears等對236名GBM病人(或其護理者)及401名健康人進行了深入的諮詢,出示一份非註冊的和註冊的NSAIDs名單,詢問是否在診斷前10年內(健康者即是前10年)服用過何種NSAID藥物。總共服600片藥的參與者被認為是定期用藥者。結果發現,GBM病人報告定期服用NSAID的可能比健康對照者少;且罹患GBM者與性別及服用NSAID的類別無甚關係,如aspirin的機率比(OR)為0.51及布洛芬為0.41。研究者總結:“如果今後的研究確證了本結論,則NSAID就可能被用來預防這種迅速致命的腦腫瘤”。
診斷與治療-
J Clin Oncol 2004;22:1689-1695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69
一項新的法國研究資料肯定了有效治療下的局部盆腔神經母細胞瘤的極好生存率和低的併發症率;可令手術後的長期神經性續發危險減少15%。這項基於10年隨訪的47例局部盆腔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的研究,26例為可切除腫瘤及21例為不可切除腫瘤的病患均施予術前基本化療。法國南特Mere-Enfant醫院的領銜研究者Dr. Marc-David Leclair和同事指出,隨治療,31例(66%)得到完全緩解(CR)、7例(15%)有長期的神經性續發症,包括3例直接與手術有關的病患。中位跟蹤4年後,44例存活,6例復發、4例可再獲緩解,估計總存活率(OSR)和5年無病存活率(EFSR)各為93%和84%;可手術患兒的EFSR達88%,高於不能切除腫瘤病患的80%,但無統計學意義。相似的,擴延手術切除也沒有影響到EFSR。“病人術前化療的效能對手術病例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研究人員表態,“因為根治手術神經性損傷的危險是與患兒最小殘留疾患的良好存活率相平衡的”。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4 May;158(5):491-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85
加拿大研究人員指出,因後顱窩腫瘤行後顱窩或顱脊放射的兒童全身總骨骼和腰椎骨礦物質密度(BMD)降低。本研究結論表明,在這些放射治療後“甚至在放射部位以外的區域也能發現病人骨質減少”,領銜研究者、Montreal兒童醫院的Dr. Preetha Krishnamoorthy告訴路透社記者,“化療似乎沒有明顯作用”。他和同事指出,很少有研究表明大腦的放療可以引起骨質減少。這次他們研究了24名4-20歲的病人,其中19人有成神經管細胞瘤並進行了顱脊和後顱窩放療,許多病人也在接受化療;其餘5人有室管膜瘤,只接受了後顱窩放療。手術後平均5.42年內,所有病人全身總BMD和腰椎BMD均低於總人群水平,且與治療方式無關。腰椎BMD沒有顯著組間差異,表明“化療沒有起到甚麼大的作用”,研究者說。鈣攝入和性別為女性有抗腰椎BMD丟失的作用。總之,本研究指出,這些病人常常“有平衡和步態問題,由於骨質降低,所以跌倒等易於發生骨折”。因為鈣似乎有所幫助,Dr. Krishnamoorthy補充說,“有必要研究放療前使用鈣增補劑所可能有的保護作用”。
編譯自:Arch Neurol. 2004 May;61(5):721-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48150
日前發表的英國倫敦國家醫院神經學系及神經外科Dr. MJ Levy等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垂體瘤體積的大小並不影響頭痛程度。Dr. Levy說,以往的研究認為垂體瘤相關性頭痛是硬腦膜拉伸和海綿竇侵襲所致。研究者為進一步澄清此問題,共納入63例垂體瘤患者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患者的頭痛發生率為70%,其頭痛症狀與垂體體積和海綿竇侵襲都無關,但與頭痛家族史相關(P=0.004)。結論:研究人員觀察到與垂體瘤相關性頭痛不應被視作一個簡單的結構問題,其他因素如頭痛的家族史和該腫瘤的內分泌活性可能有同等的重要性。闡明機制將對此等病人的治療有益並可加深對其他頭痛綜合徵的理解。
GBM的生存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00
據日前來自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的Dr. Roger Stupp呈交於紐奧爾良市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第40屆年會的研究報告,Temozolomide+放療(RT)顯著延長了新診斷的多形性成神經膠質細胞瘤(GBM)患者的存活期。GBM是一種嚴重、難治、經常致死的腦癌。Dr. Stupp等的研究包括來自85個中心的573例GBM患者II期臨床試驗,隨機分為術後單獨RT組或RT+口服temozolomide輔佐治療組,結果是後一組在治療2年後仍然有26%的患者存活,而同期前組的存活率僅為10%。亦即加用temozolomide的危險比率為0.63,減少了37%,具統計學意義(p=0.001)。在ASCO上呈現的另一相關報告是:對另兩種類型神經膠質瘤(還原成形術的寡星狀細胞瘤與少突神經膠質瘤)術後RT加procarbazine, lomustine和vincristine化療,結果是放緩了疾病的進展、沒有延長生存期。但有學者評論說,這可能是亞型的較特殊的臨床試驗,猶待將來以特殊的處置來觀察。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93
科研人員運用新的分子靶向技術,可以將針對腫瘤細胞的基因沉默治療藥物穿透血腦屏障傳遞到腦部腫瘤細胞。日前,來自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的Dr. William Pardiridge和同事借助脂質體傳遞系統將一個基因工程構建的非病毒質粒傳遞到腦癌細胞中。這種質粒能夠編碼一種短的髮夾結構RNA(shRNA),這種shRNA可以干擾表皮生長因數受體(EGFR)的表達,而使基因表達沉默,稱為RNA干擾(RNAi)技術。在培養的神經膠質瘤細胞中,這種PIL-包繞的RNAi表達質粒抑制EGFR功能達95%,每週給晚期顱內腦癌的成熟小鼠靜注1次,可減少88%的腫瘤EGFR表達(與沒有治療的對照組比較)。“這是第一個能證實RNA干擾技術有助於延長受癌症威脅者的生命的藥物傳遞系統。”Dr. Pardrige說,“一旦解決了傳遞問題,像RNA干擾這類強有力的分子工具和治療方法就能在臨床試驗中得到應用,從而發揮暨驗證對病人的治療效果”。
編譯自:Lancet. 2004 May 22;363(9422):1665-72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58627
在癌症疾患中,腦轉移癌的發生率高達40%。放療加上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可以針對腦部特殊的位置進行治療,有利於腦瘤預後的改善。根據美國費城Thomas Jefferson 大學醫院神經外科學系的Dr. DW Andrews等放射治療腫瘤學小組(RTOG)在1996-2001年間,進行333名患者的研究;這些受試者隨機單獨接受標準全腦放射線治療(WBRT,n=164)或接受WBRT加上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167)。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接受WBRT加上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的患者的生存期比只接受WBRT治療的患者為佳(中位生存時間為6.5個月vs 4.9個月,p=0.0393);在隨後的6個月隨訪中,發現WBRT加上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患者的KPS得分較單獨WBRT組明顯穩定或改善(43% vs 27%; p=0.03)。結論:這二種治療方式的合併將可視為單一不能切除腦瘤轉移病患的標準治療,亦可考慮用以治療有2、3個轉移性腦瘤的病患。
(三) 鼻咽癌及甲狀腺癌:
診斷與治療-
基因抑制鼻咽癌
Int J Cancer 2004;109:839-84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61
最近發表的一則中德科學家合作的研究報告指出,位於染色體3p21.3的RASSF1A基因是一鼻咽癌標靶腫瘤抑制基因。香港中文大學Dr. Kwok-Wai Lo及其同事說,鼻咽癌的腫瘤形成是一多步驟的過程,涉及各不同因素,包括EB病毒感染,外遺傳和遺傳因素的交替累積。Dr. Lo等還指出,在他們從前的工作中,認為鼻咽癌中的RASSF1A基因在高甲基化的促進下往往是不具活性的;而今的系列研究,研究者決定恢復RASSF1A的活性,通過轉染的方式,恢復基因短缺的細胞線,導致明顯的抑制鼻咽癌細胞的生長。同時,獨自穩定克隆體快速野生型RASSF1A基因也表現出細胞增殖的弛緩性。另外,與短缺RASSF1A基因的老鼠種屬相比,向無胸腺老鼠注射這些RASSF1A-快速克隆體,導致“激烈”縮小腫瘤尺寸。小組結論:對RASSF1A作用的深入理解,導致產生新穎的鼻咽癌診斷策略和抗癌治療的標靶。
N Engl J Med 2004;350:2461-247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28
最近,台灣的研究報告說,血漿EB病毒(EBV) DNA的濃度能幫助監測晚期鼻咽癌(NPC)病人,也能用以預測EBV-相關癌症病人的治療效果。來自台中榮總醫院的Dr. Jin-Ching Lin強調“以RTQ-PCR檢測得到血漿EBV DNA濃度可用在NPC臨床管理的常分期和定期隨訪追蹤中”。Dr. Lin和同事在99例III-IV期NPC病患的治療前的血漿標本中,有94例(95%)檢測到迴圈中的血漿EBV DNA,但在40例健康志願者和20例已治癒的NPC病患的血標本中測不到EBV DNA。這說明了RTQ-PCR檢測血漿EBV DNA具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血漿EBV DNA濃度與NPC病人的腫瘤程度高度相關,如遠處轉移的NPC病人、IV期無轉移的病人和III期病人的中位血漿EBV DNA濃度各為291,940、1,703和681副本/ml。復發與沒有復發的患者,其治療前的血漿EBV DNA濃度明顯不同,各為3,035及1,202副本/ml。Dr. Lin繼續說:“臨床完全緩解的病患,其血漿EBV DNA濃度持續低微或測不到,而所有復發並示有血漿EBV DNA濃度反彈的病人,應在臨床出現復發徵象前6個月檢測到該反彈的血漿EBV DNA濃度”。報告指出:無論是單元或多元的生存分析均說明不論是治療前或後的血漿EBV DNA濃度是NPC病人最重要的預後因素。Dr. Lin在結論中說,本研究誘導他及其同事再向蹤深發展,看其是否適合於其他EBV-相關惡疾,如Burkitt's淋巴瘤、鼻NK/T細胞淋巴瘤、免疫不完善的淋巴瘤、霍奇金病、不同部位的淋巴上皮瘤和胃癌。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35
新研究表明,在甲狀腺癌手術之後殘餘甲狀腺的放射性碘消融治療期間,用重組TSH(rTSH)治療可允許病人繼續進行甲狀腺素治療,從而避免了甲狀腺機能減退。“5年前FDA已批准rTSH可作診斷性使用”,美國巴爾的摩市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的Dr. Paul Ladenson告訴路透社記者,“本研究的新穎之處在於,它是第一個證實rTSH有治療作用的隨機、前瞻性、對照試驗”。他在內分泌學會在新奧爾良的第86屆年會上提交了該小組的研究結論。在全甲狀腺切除後,通常還存在少量殘餘組織。為破壞這些組織,就給予放射性碘,而這又需要停用甲狀腺激素,以確保殘餘部分對放射性碘的最好吸收。從理論上講,給予rTSH(又稱α促甲狀腺激素,Thyrogen)可以充分吸收,即使在不停止甲狀腺激素治療時。為此,研究者評估了63名病人的後果――這些病人因為甲狀腺癌而做了手術,在行殘餘部位的放射性碘消融治療時被隨機分為或接受甲狀腺激素治療和rTSH,或停用甲狀腺激素。隨訪8個月時,兩組放射性碘的有效性不相伯仲(根據3種不同測量),而且據放射性碘吸收檢查,2組的消融都100%有效。“停用甲狀腺素的病人多達60%出現甲狀腺機能減退症,如體重增加、便秘、皮膚乾燥和心理損害”,Dr. Ladenson指出,而“rTSH組都沒有這些症狀”。“現在的問題是FDA是否認為這項63名病人的試驗結果就足以同意加用rTSH於殘餘甲狀腺的放射性碘消融治療上”。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Jul;96(13):1006-1015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902
義大利研究人員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一種新穎的Re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RPI-1,在與2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MEN2A)相關的甲狀腺髓樣癌小鼠模型中有強烈的抗腫瘤活性。米蘭國立腫瘤研究所的Dr. Cinzia Lanzi和同事指出,近25%的甲狀腺髓樣癌是作為MEN2綜合徵的部分症侯群遺傳而來的,而RET癌基因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報告說,在攜帶有甲狀腺髓樣癌相關RET突變的細胞中,RPI-1的抗增生作用相當明顯。以RPI-1治療24小時後,沒有發現Ret蛋白和酪氨酸的磷酸化作用。對皮下移植了人類甲狀腺髓樣癌的小鼠,每天給予口服RPI-1,則抑制腫瘤的生長達81%,以及血漿特異性癌生化標誌物降鈣素也下降。而且,在約50天左右時,8只治療小鼠中有2只腫瘤消失,並保持至研究結束時(140天)。綜上所述,Dr. Lanzi告訴路透社記者,“Ret癌蛋白是治療癌基因引起的甲狀腺癌適當的干預靶標;目前,RPI-1除可完善的用以指導研製臨床藥物外,同時也是當前主要的抗Ret抑制劑”。
(四) 支氣管肺癌及胸膜間皮瘤:
病因與預防-
J Natl Cancer Inst 2004;96:812-813,826-834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80
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最新報告稱,與近期的病例對照研究相反,如果是吸煙史不相上下的話,則對女性的肺癌危險並不高過男性。這一新發現是來自新近兩大前瞻性研究的資料分析,包括1986-2000年間的男性25,357人和女性60,296人。來自波士頓Brigham婦女醫院的Dr. Diane Feskanich和同事指出,在研究期間發現311例男性和955例女性罹患肺癌,年齡為40-79歲。以10萬人/年計,兩性的罹患率是相似的;在現吸煙者中,兩性的相應數字是232例和252例;對曾吸煙者,則數字低得多,各為73例和81例。而且,研究人員在已發表的6項定群研究的資料分析中,也沒有發現女性肺癌危險增加的證據。結論:本定群研究清楚的顯現,女性吸煙誘導的肺癌發病率並不高過男性。
編譯自:Pediatr Radiol. 2004 Feb;34(2):120-4. Epub 2003 Nov 07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605781
美國Michigan大學放射學系的Dr. KE Maturen等報告,兒童淋巴瘤中肺實質淋巴瘤的發生率遠較預期高,這對於指導患兒的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Dr. Maturen等對161例淋巴瘤患兒進行了10年的回顧性分析,其中女性62例,男性99例,平均12.4歲。根據病歷記錄將患兒分成3組:霍奇金病(HD)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組和移植後淋巴細胞增生異常症(PTLD)組,並對患兒的肺淋巴瘤病變進行肯定,除外孤立的胸膜病變和/或縱隔淋巴結增大。結果顯示,在161例患兒中,有82例為HD、65例為NHL和14例為PTLD。在該研究中,肺實質淋巴瘤的總發生率為13%(21/161例),其中HD為12%,NHL為10%和PTLD為29%。對這21個患兒肺實質病變的CT表現進行分析,結果顯示:90%為孤立或多發的肺小結節,38%為肺大結節,9%為間質病變,9%為肺泡病變,9%有空腔形成和9%為胸膜團塊。結論:傳統觀點認為,免疫缺陷患兒併發新的肺實質病變為感染所致。本研究提示,這些病變可能是肺實質淋巴瘤;因此,對於那些抗生素治療不敏感的肺病變有必要考慮進行活檢。淋巴瘤患兒的肺實質淋巴瘤發生率遠遠高於估計值,應予高度重視。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Chest. 2004 Feb;125(2):489-9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769729
比利時Dr. B Duysinx等的一項研究表明,採用18-氟標記的去氧葡萄糖(FDG)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PET),即FDG-PET能有效鑑別胸膜疾病的良惡性。該項前瞻性研究共納入98例胸膜增厚或滲出性胸腔積液患者,每例患者均接受FDG-PET檢查。結果顯示,組織學證實63例為惡性疾病,其中61例胸膜增厚處有FDG攝取,其中51例為明顯FDG攝取、10例為中度攝取,僅有2例惡性胸膜病變患者未顯示有胸膜FDG攝取;而35例良性胸膜疾病患者中,則31例無FDG攝取,此乃與胸膜良性病變診斷相符和。Dr. Duysinx總結指出,PET診斷惡性胸膜病變的敏感性為96.8%,陰性預測值為93.9%,特異性為88.5%,陽性預測值為93.8%。
Iressa的療效可能與EGFR突變有關
N Engl J Med. 2004 Apr 29 [Epub ahead of print]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94
臨床實踐表明Iressa(gefitinib)只對10%左右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有效,這令醫學專家十分困惑。最近,日本和美國科學家進行的聯合研究,發現Iressa是針對表皮生長因素受體(EGFR)而起作用,腫瘤EGFR基因的突變與Iressa的敏感性能息息相關。因此該藥用在不同患者身上的療效差異甚大。另外,Iressa對日本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波士頓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r. Matthew Meyerson與日本的同行一道,對119名NSCLC患者的EGFR基因進行了觀察。其中58名日本患者和61名美國患者。此前的臨床試驗表明,Iressa在日本患者身上起作用的可能性要比在美國患者身上所發揮的效用大,新研究發現,有15名日本患者腫瘤部位的EGFR基因發生了一種特定的突變,而只有1名美國患者體內存在這種突變。在Iressa治療效果較好的小組中,EGFR基因發生突變的比例較高。這表明,這一基因突變可能有利於藥物殺死癌細胞。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如果得到進一步證實,將是肺癌研究迄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可用於為肺癌患者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療法,並為治療其他類型的癌症提供新思路。
Chest. 2004 Apr;125(4):1413-2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26
對可手術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放射性標記有[18F]-2-氟-去氧葡萄糖(FDG)的正電子成像術(PET)在分級診斷上的準確性優於CT掃描。但無論如何,縱隔鏡有100%的準確性,“以其傑出的敏感性仍然是最經濟適當的檢查方法”。“作為一名醫生,我要繼續經常使用FDG-PET掃描來評估肺癌病人”,主研究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Dr. Rosemary F.Kelly告訴路透社記者,“這是一項新技術,它增強了我們手術前為最佳治療病人對腫瘤分級的能力”。他和同事在一項研究中回顧性地檢查了69名NSCLC病人術前用CT和FDG-PET掃描的資料,其中32人還接受了縱隔鏡檢查。結果:CT掃描的敏感性為46%,而FDG-PET為62%;兩者相應的特異性分別為86%和98%;準確性分別為78%和91%;陽性預測值分別為43%和89%;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7%和92%。FDG-PET成像的分級準確性比CT改善,但對腺癌和縱隔淋巴結小於1cm的病人“還不能代替縱隔鏡檢查”。因此,Dr. Kelly總結說:“我發現FDG-PET在定義癌變及轉移上不如最初希望的那樣特異,像多數新技術一樣,它也需要結合實踐慎重使用”。
Cancer. 2004 May 1;100(9):1909-1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9
德國研究人員在日前報告,跳躍式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人的後果似乎比連續累及兩側的病人更好。跳躍式轉移是指到隆凸下淋巴結或/和同側乳房內或縱隔淋巴結(也稱pN2淋巴結),但沒有表現出N1浸潤。科隆大學的Dr. Klaus L. Prenzel和同事指出,現在對這種非連續性擴散到縱隔淋巴結的腫瘤行為所知極少,為此,他們回顧性地分析了45名pN2 NSCLC病人的腫瘤標本資料。這些病人中,18人為鱗狀細胞癌,23人為腺癌,4人為大細胞癌。跳躍式轉移病人的5年總存活率為41%,而非跳躍式轉移病人為14%。3名跳躍性轉移的病人中發現了累及pN1淋巴結的微轉移,但即使把他們劃入非跳躍式轉移組,2組的生存率仍有顯著差異。研究小組指出,標本分析表明跳躍轉移組的抗凋亡基因BCL2和p21的表達比另一組更低。但他們總結,“要闡釋這種跳躍性轉移的潛在機制,還需要研究更多的病人樣本”。
編譯自:J Vasc Interv Radiol. 2004 May;15(5):463-7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26656
為評估射頻消融(RFA)治療法對不可切除的肺部腫瘤的療效,日本Mie大學醫學院的Dr. M Akeboshi等進行了一項研究。在該研究中,31名病人的54處肺腫瘤接受了RFA治療(包括13處原發性肺癌和41處肺轉移,腫瘤的大小為0.7-6.0cm,平均2.7±1.3cm)。射頻電極在CT引導下插進了腫瘤處,研究者用18氟去氧葡萄糖正電子成像術(FDG-PET)和對照增強型CT評估了最初的治療反應,腫瘤完全壞死定義為FDG在PET影像上的吸收消失和腫瘤在CT上成像增強。所有腫瘤均成功實施本法。在頭一療程RFA治療後,32個腫瘤(59%)達到完全壞死。研究者指出,是腫瘤大小而不是類型影響了完全壞死率,≦3cm和>3cm的腫瘤達到完全壞死者各為69%和39% (P<0.05)。另外,腫瘤較大的病者有2人併發肺膿腫。結論:RFA治療對不可切除的肺腫瘤病人適宜,且相對安全,是有希望的治療方法。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13
美國專家最近完成的3項小規模中期研究,結果顯示,Telik公司研製的一種尚處於實驗階段的新藥Telcyta在與卡鉑(carboplatin)等常規藥物聯合使用時,能顯著縮小肺癌和卵巢癌,尤其是那些對常規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由德克薩斯大學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Dr. John Kavanagh等實施的第1項研究涉及到21例卵巢癌患者,在接受Telcyta+卡鉑聯合藥療1年後,有51%的患者的腫瘤至少縮小了50%,其中有3例患者的腫瘤甚至完全消失了;第2項研究亦為21例卵巢癌患者,給予Telcyta+脂質體阿霉素(Doxil)治療後有46%的患者表現出腫瘤明顯縮小,而且沒有出現單獨使用Doxil時的副作用,而且Doxil通常只能使大約12%的患者腫瘤縮小。第3項研究涉及到30例肺癌患者的II期臨床實驗,在給予Telcyta+泰索帝(Taxotere)治療後有27%的患者表現出腫瘤明顯縮小,其中包括1例癌症徵象幾乎完全消失的患者;副作用與單獨使用Taxotere時的典型表現相似。Telik公司的主任Michael Wick說,對第3項的實驗結果印象深刻,因為Taxotere本身通常對這樣的肺癌只能縮小約3%~4%。以上所有參予實驗者都是在曾以卡鉑為代表的鉑類藥物常規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Telcyta現正在進行一項較大宗的肺癌III期臨床研究評估中。
J Clin Oncol. 2004 Jun 1;22(11):2202-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777
研究人員說,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研究能夠證實,通過CT篩查能夠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負責本研究的是來自Duke大學的Dr. Edward F. Patz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發現時肺癌病灶很小並不意味著腫瘤處於早期階段,腫瘤的遺傳學特點,如其生物學行為,要比其大小更重要。體積較小的肺癌也可以是晚期肺癌”。Dr. Patz等人收集了兩項大規模研究的有關資料,評價哪些接受小劑量CT篩查的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並與Mayo肺癌追蹤研究(MLP)的有關資料進行對比。在MLP中,研究人員通過胸片和痰液檢測來篩查肺癌發病的高危人群。分析結果顯示,在接受CT檢查的肺癌患者中,死亡率相當於每1,000名患者每年4.1和5.5。而在MLP中,未接受CT篩查的患者死亡率為3.9到4.4。兩者十分近似。研究人員說:“分析結果實在使人清醒”。Dr. Patz指出:“考慮到檢查的費用和潛在的危險性,並沒有資料能夠證實,CT檢查能夠拯救患者的性命。因此我們並不建議在人群中通過CT篩查肺部腫物”。結論:Dr. Patz認為,還需要進行隨機對照研究,對比CT與胸片的篩查價值,瞭解通過CT檢查發現肺部腫塊的真正價值。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17
一項大型、前瞻性、隨機試驗首次顯示,輔助聯合化療顯著延長了完全切除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人的生存時間。在這項對482名I或II期NSCLC病人的研究中,那些手術後接受了16週長春瑞賓(vinorelbine)和順鉑(cisplatin)聯合治療的病人平均存活94個月,不輔助治療的標準療法的病人平均存活73個月,而且前組的無復發生存時間也明顯更長,69%的病人至少生存5年,而單手術組只有54%。另外長春瑞賓、順鉑聯用的耐受性也很好。“本研究支持改變這種病人的標準治療”,加拿大國立癌症研究所的Dr.Timothy L. Winton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說。ASCO上的另一條關於NSCLC的研究中,多倫多市瑪格麗特公主醫院的Dr. Francis A. Shepherd報告,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厄洛替尼(erlotinib)的2或3線療法把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NSCLC病人的生存時間提高了40%。“對這些以前幾乎沒有辦法的病人,這是一種新的耐受很好的口服治療”,研究者說,“在我們的試驗中,用erlotinib治療的病人不但存活更久,而且生活品質也更好”。波士頓丹納法柏癌研究所的Dr. Bruce E. Johnson指出,這些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資訊”,可能改變肺癌治療的臨床實踐。
Int J Cancer. 2004 Jul 20;110(6):825-3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20
一項新研究表明,非甾體消炎藥(NSAIDs)似乎減少了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小鼠模型的腫瘤生長、轉移和相關惡病質。阿根廷研究人員日前報道,在對接種了LP07肺腺瘤的小鼠(牠們的有些特徵與NSCLC病人所表現的相似)給予了非選擇性COX抑制劑吲哚美辛和選擇性COX-2抑制劑塞利昔布(celecoxib)。結果正如預計的一樣,兩藥都有效地延遲了腫瘤的進展,減少了LP07腺瘤的生長及肺轉移的數量和大小,而且吲哚美辛和celecoxib還能減輕癌旁綜合徵的部分症狀,包括惡病質、白細胞增多和高鈣血症。治療組的總白細胞計數和惡病質減輕、體重維持不變或輕度增加;對照組體重減輕10%。NSAIDs似乎通過干擾血管生成、細胞遷移和侵入而阻止了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血管生成和細胞侵入可能部分由金屬蛋白酶MMP-9介導。惡病質的預防可能與IL-6和IL-1-β的減少有關,並均可被NSAIDs治療調節。領銜研究者、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Angel Roffo腫瘤研究所的Dr. Guillermo Peluffo說:“據悉,這是第1次表明NSAIDs能在肺癌動物模型中預防惡病質”。他和同事指出,增加NSAID治療可能幫助肺癌和其他癌症病人克服惡病質、改善生活品質。最近Dr. Peluffo還參加了一項預試驗,以探索選擇性NSAIDs在惡病質方面對15名晚期肺腺瘤病人的作用。聯用celecoxib、甲羥孕酮和魚油增補劑治療6週後,其中13人體重維持不變或增加。但研究者認為,這還需要大型臨床研究來證實NSAIDs防止肺癌進展和惡病質的益處。
對惡性間皮瘤動物模型有抗腫瘤作用
Int J Cancer. 2004 Apr 10;109(3):322-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12
已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選擇性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celecoxib)在體外及裸鼠模型中對惡性間皮瘤(MM)表現出顯著的化學預防作用。義大利Marche大學的Dr. Alfonso Catalano和同事解釋,當前MM的治療不能改變其不良預後,但選擇性COX-2抑制劑NS-398在體外能抑制MM細胞的增生。如今Dr. Catalano等又檢查了celecoxib在體外及MM動物模型體內的作用。研究者指出,吲哚美辛、NS-398和celecoxib全都能抑制MM細胞系MPP89的增生,而不會抑制正常間皮細胞系(NM-1)的生長,其中以celecoxib最為有效,其次是NS-398和吲哚美辛。在小鼠模型中,celecoxib治療的小鼠生存的中位時間從45天顯著延長到62天,並有3隻小鼠長期存活,超過120天。celecoxib治療導致MM細胞從存活到凋亡的顯著轉變,且MM細胞對此藥的敏感性還可通過輔助使用抗VEGF制劑的協助作用而得以加強。結論:資料證實,celecoxib早期使用時在體外和體內均可有效抑制MM細胞的癌化潛能,特別是能通過凋亡過程中的蛋白質來引發MM細胞的凋亡。本結論提供了第一份證據:celecoxib可有效預防和逆轉MM實驗模型的MM細胞,從而強力支援行人類的臨床試驗。
Thorax. 2004 May;59(5):428-3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55
義大利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則研究報告中稱,間皮瘤病人環氧化酶-2(COX-2)水平增高是生存率降低的一個有力預測因數。領銜研究者、那不勒斯大學的Dr. Alfonso Baldi告訴路透社記者:“COX-2通過降低細胞介導的免疫活性、促進血管生成、抑制凋亡和形成致癌代謝物與多種腫瘤的致癌機理有關”。通過最近的研究,他又強調了COX-2與間皮瘤的自然史有關,也確定了它有預後價值。為進一步的進行研究,Dr. Baldi和同事檢查了COX-2表達、細胞周期調節因數和生存率之間的關係,特別研究了29名病人的間皮瘤標本,發現細胞周期抑制因數p21和p27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與COX-2表達之間呈負相關。但影響病人存活率的免疫組織學參數只有COX-2表達的水平。Dr. Baldi總結,這些結果“有力表明COX-2也通過直接作用於間皮瘤細胞的細胞周期機制發揮致瘤作用。本研究的結論不但支援間皮瘤中的COX-2表達有預後價值,而且也強烈表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COX-2抑制劑用於治療惡性間皮瘤的臨床效果”。
聯合化療不能提高晚期NSCLC療效
編譯自:J Clin Oncol. 2004 Mar 1;22(5):777-84, 785-9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990632
最近相繼公佈的兩項大規模多中心的Ⅲ期隨機對照研究均表明,吉非替尼(gefitinib, Iressa, ZD1839; AstraZeneca)聯合化療並不能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在INTACT 1研究中,1,093例Ⅲ或Ⅳ期不能手術的NSCLC病人被隨機分為3組,所有患者都接受6個周期化療,方案為吉西他濱1250mg/m2第1,8天;順鉑80mg/m2第1天,21天為1個周期。第1組聯合口服gefitinib 500mg/d;第2組聯合口服gefitinib 250mg/d;第3組口服安慰劑,一直用藥至疾病進展。結果顯示,3組患者中位生存期無顯著差異,分別為9.9個月、9.9個月和10.9個月(P=0.4560);疾病進展時間亦無顯著差異,分別為5.5個月、5.8個月和6.0個月(P=0.7633)。在INTACT 2研究中,1,037例Ⅲ或Ⅳ期不能手術的NSCLC病人被隨機分為3組,所有患者都接受6個周期化療,方案為紫杉醇225mg/m2第1天,卡鉑AUC=6,第1天,21天為1個周期。第1組聯合口服gefitinib 500mg/d;第2組聯合口服250mg/d;第3組口服安慰,全部用藥至疾病進展。結果顯示,3組患者中位生存期無顯著差異,分別為8.7個月、9.8個月、9.9個月(p=0.64)。結論:gefitinib是選擇性表皮生長因數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Ⅰ、Ⅱ期臨床試驗顯示耐受性好並對晚期NSCLC有一定療效,是一種有前景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INTACT 1和INTACT 2研究希望通過目前公認的NSCLC兩個最有效的化療方案聯合gefitinib能提高療效,但循證醫學的證據表明,“強強聯合”未必能提高療效。
SCLC的I期臨床報告
編譯自:J Clin Oncol. 2004 Mar 15;22(6):1110-7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20613
多數罹患小細胞肺癌(SCLC)的病患都有Bcl-2蛋白的表現,這可能是造成化療抗藥性的原因。目前一個硫代磷酸酯寡核甘酸的新型藥物G3139(oblimersen sodium),與bcl-2 mRNA有互補效應而抑制bcl-2的表現;此藥在標準劑量的化學藥物治療下,具有增強抗腫瘤效用的特性。來自芝加哥大學的Dr. CM Rudin等的本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合併G3139、carboplatin、etoposide,用以治療先前未曾接受治療的廣泛性SCLC的治療劑量。共有16名病患被收入本臨床試驗。第1組5名,在第1~8天接受每天5mg/kg/d的G3139治療,第6天使用carboplatin(AUC=6),第6~8天使用80mg/m2/d的etoposide,每21天為一個治療療程;第2組4名則將carboplatin的劑量減少(AUC=5);第3組的7名則將G3139的劑量增至每天7mg/kg/d。研究中測量G3139的血中藥物濃度和周邊血液單核細胞的Bcl-2蛋白濃度以做評估。結果:第1組中有3名可評估的病患,其中的2名發生第1療程劑量上限毒性的第4級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第2組與第3組病患均沒有發生第1療程的劑量上限毒性反應。在總數14名可評估治療反應的病患中,有12名病患(86%)達到部分反應(PR),2名病患則為病情穩定(SD);中位疾病進展前時間(TTP)為5.9個月。Carboplatin及etoposide的給予,似乎不會影響G3139的藥物動力學。這些病患的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均沒有Bcl-2蛋白的被抑制的現象。結論:合併G3139、carboplatin、etoposide的療程用以治療廣泛性SCLC是可被接受的,耐受性良好,且可達到令人鼓舞的治療反應率及疾病進展前時間。
(五) 乳腺腫瘤:
病因與預防-
Lancet. 2004 Mar 27;363(9414):1007-1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3&id=10597
總部設在英國牛津的乳腺癌荷爾蒙因素協作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項國際性的薈萃分析。該項共收集了53篇流行病學的研究,包括16個國家的83,000位罹患乳腺癌的女性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女性不論是人工流產或是自然流產,都不會增加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最初的分析報道是44,000位女性,得出的結論是女性懷孕以後而自然流產的人,得到乳癌的發生率跟一般人比起來是0.98,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而以人工流產的比例跟控制組比起來是0.93,也沒有甚麼差別。結論:作為該研究小組委員的英國牛津Radcliffe醫院的Dr. Valerie Beral再次聲明,所發表的研究確實證明各方面統計的結果,無論是人工流產或是自然流產,均沒有發現因而增加罹患乳腺癌的機率。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Apr 7;96(7):539-4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4&id=10630
根據研究人員對遭遇饑荒後倖存者的調查結果,短期嚴重熱量攝入不足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危險。上述研究結果得到動物研究結果的支持,但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很不一致,以往的研究結果認為長期熱量限制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危險。來自荷蘭Utrecht大學醫療中心的Dr. Sjoerd G. Elias等解釋說,研究人員在1983到1986年間調查了15,000餘名荷蘭婦女,受調查者都曾經經歷過1944/1945年的大饑荒。根據調查中受試者的饑餓、寒冷和體重減少的情況,研究人員對受調查者遭受饑荒的情況分級為:不饑荒、中度和嚴重饑荒。到2000年1月,共有585名受試者確診為乳腺癌。與那些未曾經歷過饑荒的婦女相比,經歷過嚴重饑荒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48%,而經歷過中度饑荒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則要低的多,只有13%,(p=0.016)。經歷饑荒的時間對乳腺癌的發病危險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未曾經歷過饑荒的婦女相比,經歷嚴重饑荒2到9年時間會使乳腺癌阿發病危險增加1倍(HR= 2.01, 95%CI=0.92-4.41)。研究人員指出,熱量攝入不足導致乳腺癌發病危險上升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假設為,在饑荒發生時,機體的激素系統會發生適應性改變,但在環境條件改善後,機體的激素系統卻很難完全恢復正常,最終導致乳腺癌的發病危險上升。
Statins沒有增加絕經後女性的乳腺癌危險
Cancer 2004;10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84
網上刊登即將發表的一項研究: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抑制劑他汀類藥(Statins)沒有增加絕經後女性的乳腺癌危險。相反,資料表明長期使用Statin實際上還減小了患乳腺癌的危險。“這個新研究結果既為老年女性使用Statin提供了安全性保障,也為此類藥對乳腺癌危險有化學防護作用的證據提供了支援”,研究者總結。來自美國西雅圖健康研究中心的Dr. Denise M. Boudreau和同事指出,研究對Statin和乳腺癌危險的關係上所得到的結論不一,因此,他們在這項涉及975名絕經後乳腺癌病人和1,007名非乳腺癌病人的人群、病例對照研究中檢查了乳腺癌和Statin兩者的聯繫。結果是沒發現用Statin的病人乳腺癌危險增大,現用或曾用Statin的病人與不用者相比,患乳腺癌的率比是0.9,而且現正用此類藥超過5年以上者的乳腺癌危險比不用者減小30%。“我們的研究支持和鼓勵醫生為病人開予他汀類藥”,Dr. Boudreau說,儘管還需要其他研究來證實本結論,但“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Statin沒有增大乳腺癌危險,而且實際上還降低了本危險”。
JAMA 2004;291:2433-244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63
日前《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報告的一項新資料表明,阿斯匹林(aspirin)對激素受體陽性腫瘤的抗乳癌作用可能比對激素受體陰性腫瘤的更強。本結論源於紐約長島一項對1,442名病人的研究,這些女性在1996-97年間被診斷為乳腺癌,與1,420名對照者匹配。來自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Dr. Alfred I. Neugut和同事指出,病例組301人、對照組345人,報告曾每週至少用1次aspirin連續6個月或以上。使用過此藥者的乳癌危險比沒用過者低20%,其中每週服用7片或以上者危險減少最大,達28%。定期使用布洛芬(ibuprofen)也有抗乳癌作用,但減少的危險小於用aspirin者。與以前的研究一致的是,解熱鎮痛劑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沒有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對乳癌危險沒有影響。在根據激素受體狀態評估病人時研究者發現,使用aspirin減少了26%的受體陽性腫瘤危險,但對受體陰性的腫瘤幾乎沒有影響。這支持aspirin是通過降低乳腺內雌激素水平來起作用的假設。結論:本研究資料添加了更多證據,表明定期使用aspirin和其他非甾體消炎藥(NSAIDs)…對乳腺癌有化學防護作用。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Cancer. 2004 Apr 1;100(7):1358-6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42668
一項新研究表明,環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CMF)的化療加減量放療似乎引起的毒性作用較低,且能很好地控制腫瘤。同時放、化療可以讓治療更直接,也可能讓化療更敏感,但對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最大效果尚不清楚。如今,美國布萊罕婦女醫院的Dr. JR Bellon等提交了一項新的前瞻性研究結論。研究者共招入112個AJCC I或II期乳腺癌病人(0-3個腋窩淋巴結陽性),這些病人在一個同時行CMF和減少劑量(39.6Gy)的放療試驗中治療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研究中,多數病人都有局部復發的危險因素,如:不到40歲者(32%)、閉合或陽性邊緣者(37%)、淋巴結/淋巴管侵入者(51%)等。中位隨訪94個月,有94%的患者存活5年;60個月後,4%局部復發,17%遠處轉移。局部復發者4%為陽性邊緣,6%為閉合(<1mm)邊緣,4%為陰性邊緣;1人出現2級肺炎,1人出現急性髓樣白血病。結論:研究者說“儘管參試的病人局部復發的危險較高,但病人能很好地耐受同時的化療和減量的放療,安全有效且長期毒性作用小”。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3&id=10606
運動(包括走路)對乳腺癌病人有益,特別是對肥胖的乳腺癌病人更有助益。這是波士頓哈佛大學的Dr. Michelle D. Holmes及同事的一項研究報告,並在最近美國癌症學會第95屆年會上發表。重點是說乳腺癌病人,特別是恢復期的患者每週至少運動1~3小時,可以延長存活期。該研究是對1984-96年間2,000個以上被診斷為乳腺癌的女性,調查她們的運動狀況,至2002年止共有209位死亡。調查方式是自1986年以後,每2年評估病人的休閒活動來評估她們的運動代謝情形。評定是以疾病的分期、病人的體質指數(BMI)及其他因素來考量;並以休息時的能量消耗為計算基礎。結果發現每小時走路3英哩所消耗的能量為休息時的3倍,以此基數推算出來,每週消耗的基數為3~8.9的運動量,相對的死亡危險性是81%;基數為9~14.9的運動量相對的死亡危險性是46%;15~23.9的運動量相對的死亡危險性是58%。這樣的結果,即使是對復發的乳腺癌患者也是一樣有用的。
編譯自:Ann Oncol. 2004 Mar;15(3):433-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998845
為比較阿黴素(ADM)和紫杉萜(DOC)的或聯合、交替或相繼使用對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效果。來自義大利米蘭國立腫瘤研究所的Dr. S Cresta等專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目的在於評估其不同用法的利弊,包括各組的完全反應率(CR),總反應率(OR)、疾病不進展的時間、生存率和安全性。共123名轉移性乳腺癌女性參加了這個兩階段的隨機試驗,在首階段被分成3個化療組,即ADM和DOC或聯合使用(各60mg/m2)、或交替或相繼使用(ADM75mg/m2,DOC100mg/m2),每3週1次。對IV期乳腺癌最多用8個療程。結果:聯合組、交替組和相繼組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意向分析表明,其OR分別為63%、52%和61%,相應的CR為15%、14%和11%。因為用DOC時尤其擔心出現發燒性中性粒細胞症,所以各組病人又進行了第2次隨機分為或接受或不接受環丙沙星的預防治療。2藥聯用時毒性最大,聯用組10%的病人出現充血性心衰。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症3組都很常見(81%),但聯合組顯著更多(包括發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環丙沙星沒有減少發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或感染的發病率。結論:ADM和DOC的這3種用法都可用於轉移性乳癌病人,都有較佳的治療效應,但聯合使用法因有較多的ADM曝露而有顯著的心臟和血液學毒性,益處最小;環丙沙星的預防用藥是無效的,不予推薦。
Radiology. 2004 Apr;231(1):215-24. Epub 2004 Feb 2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3&id=10609
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超聲指引下經皮的射頻消融(RFA)局部治療法,對邊界清晰的較小的乳腺癌病患將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 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Dr. Bruno Fornage等在該項前期研究中對RFA的效果和安全性進行了評估。在20例乳腺癌患者準備接受腫塊切除術和乳房切除術之前,專家們在超聲波成像法的指導下通過微電極對這些患者的21個乳房腫瘤塊以95℃處理了15分鐘。手術切除後的病理檢查結果表明,所有被處理的腫瘤塊中的癌細胞都已經死亡,而且沒有發生諸如灼傷皮膚或胸壁之類的副作用。有關專家特別強調指出,該療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顯然要取決於對乳癌腫瘤的準確定位。
Cytometry, March 23, 2004 online edition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4&id=10647
研究人員日前發表的一項報告稱,對無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病人後果的預測可能存在多個因素。但是,“我們的結果表明,長期無病存活最顯著的指示因素是流式細胞分析所測得的DNA雙倍體狀況和S期分析的低百分比”,美國北加州Wake Forest大學醫學院的Dr. Timothy Kute說。Dr. Kute和同事前瞻性地隨訪了556名無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病人(中位患病7.8年),這期間有87人復發,72人死亡。“要長期存活”,他接說,“上述標示物以及孕酮受體陽性、腫瘤小、組織蛋白酶D少、乳腺癌等級低等都有重要意義”。有趣的是,他補充道,“輔助化療可以預測更差的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但病人“不是被隨機分為接受輔助化療的,以及這些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也有其明顯的預後差的指示因素”。總之,研究者總結,“S期活性的百分比是最獨立的生存標誌”,但“只有77%的腫瘤病人提供了這個資料”。
Cancer Res. 2004 Apr 15;64(8):2923-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5&id=10715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絕經後女性增加體育運動顯著減少了血清中的雌激素水平,因此可能降低了患乳癌的危險。這可能對促進病人運動更有推動力,而且,主研究者美國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Dr. Anne McTiernan說:“女性不必鍛煉到運動員的水平就會發現運動對乳癌危險生化標誌物的有益作用”。Dr. McTiernan和同事指出,絕經後女性經常鍛煉降低了乳癌危險,但其原因尚不清楚。為此,她等檢查了一年中強度鍛煉對173名不愛運動的超重或肥胖絕經後女性(沒有接受激素治療)的作用。結果發現,運動的女性血清雌酮、雌二醇和游離雌二醇顯著降低,而沒有增加活動的對照組這些指標降低較小或者增高。前組女性的性激素結合蛋白(SHBG)水平增加更多,但與後組無顯著差異。另外,運動組的身體脂肪量減少得更多。研究者總結,這些結果“支持我們關於運動通過減少身體脂肪及終至迴圈雌激素濃度可能降低絕經後女性乳癌危險的假設機制”。
編譯自:Ann Surg Oncol. 2004 May;11(5):542-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23465
美國密歇根大學Dr. MS Sabel等在最近的一項預試驗報告中指出:“隨著乳腺影像技術的改善,我們對小型乳癌的發現能力也明顯提高了,這顯著激起了用沒有手術切口的冷凍消融術來治療早期乳癌的興趣”。在該項預試驗中共有29名乳癌(不大於2.0cm)病人參予,其中27人(93%)成功施行超聲波引導的冷凍消融術。1-4週後,病人行標準手術切除。冷凍消融術只在診室(不是手術室)施行,只需要局部麻醉,手術中沒有併發症,術後也不會因疼痛需要止痛藥。本療法成功的100%地破壞了小於1.0cm的腫塊,但對1.0-1.5cm腫塊者、只有侵入性導管癌(沒有顯著原位導管癌(DCIS)成份)的病人成功,而1.5cm以上腫塊本方法不可靠。本方法對非鈣化DCIS病人大多失敗了。“冷凍消融術對早期乳癌安全而且耐受性好”,研究者寫道,“但目前只應限於Arch Intern Med 2004;164:1140-114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58
據一項研究報告,篩查性乳房造影術對肥胖女性的特異性低於對正常體重和低體重的女性。儘管假陽性率的增多導致了更高的復診率,但本方法的敏感性對2組人群沒有區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Dr. Joann G. Elmore和同事在論文中指出,肥胖女性患乳癌的危險更大,疾病診斷時傾向於更晚,但篩查性乳房造影術對她們的作用與對非肥胖女性有何不同尚不清楚。為此,他們檢查了近68,000名40歲及以上女性100,000多次篩查性乳房造影術的資料。42.1%女性的BMI<25kg/m2,30.7%為25-29.9kg/m2,15.7%被認為是I度肥胖(24.9-30),11.5%為II-III度肥胖(≧35)。正常體重和低體重女性比肥胖者更可能有密度不均勻或極度細密型乳房,但是,在調整了年齡、乳腺密度、家族史或乳腺活檢或手術史等因素後,高體重女性復診的可能更大(超重者的率比為1.17,I度肥胖者為1.27,II-III度肥胖度為1.31)。該小組聲稱,假陽性率的這種差異在“總人群水平上特別重要”,它導致了更高的成本和引起了病人更大的焦慮。作者表示,減肥可能改善乳房造影術的篩查能力,但儘管篩查的特異性對肥胖女性較低,也要鼓勵她們行乳房造影檢查。另外,“要減少可能的焦慮”,研究者補充,“應該告訴肥胖女性他們可能需要在乳房造影術後再次行本檢查或行其他診斷性檢查”。
編譯自:J Natl Cancer Inst. 2004 May 19;96(10):759-6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50304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血液/腫瘤學系的Dr. MD Pegram說,最近由加州大學洛杉磯腫瘤研究網(UCLA-ORN)和乳腺癌國際研究組(BCIRG)發表的兩項隨機II期試驗,聯用紫杉萜(docetaxel)、鉑類(platinum salts)和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治療HER2陽性的晚期乳腺癌有效。這2個II期臨床試驗各招入了62名HER2陽性的乳腺癌病人,紫杉萜及曲妥珠單抗或與順鉑或與卡鉑聯用,反應率分別為79%和58%,至疾病進展的中位時間為9.9個月和12.7個月。2個研究中各有1名病人出現可逆的充血性心衰,但總的來說毒性作用可以控制,且與其他臨床條件下觀察到的相當。
對乳癌的功效與芳香酶基因多態性相關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08
一項研究表明,對激素受體陽性的轉移性乳癌病人,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與芳香酶抑制劑來曲唑(Letrozole,Femara)的治療功效改善相關。在本研究中,用Letrozole治療的女性芳香酶基因CYP19的不翻譯區(UTR)出現突變,則與疾病沒有進展的時間長2倍有關。來自西班牙Catala d-Oncologia研究所的Dr. Ramon Colomer對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屆年會的與會者說:“如果大型研究證實了這一點,這個小小的基因變化就可能幫助選擇用來曲唑治療的病人”。在65名用來曲唑治療轉移性乳癌的病人的標本中,他和同事評估了CYP19芳香酶基因上2種不同SNPs的預測價值,46%的病人CYP19 UTR上有一種SNP,而63%在CYP19內插子區有一種SNP。據Dr. Colomer說,CYP19 UTR上有SNPs的女性與野生型CYP19 UTR女性相比,用來曲唑治療後疾病沒有進展的時間明顯更長(525天vs 196天,p=0.02),而CYP19內插子區有SNPs的病人來曲唑治療後疾病不進展的時間沒有延長。Dr. Colomer說:“近6個月來,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檢查腫瘤的方法,該方法並不是血液中的這種基因變化”,這可能幫助研製出一種商用檢測。
Arch Surg 2004;139:603-60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31
一項小型、短期研究的結論表明,球囊近距放療對可手術的乳癌病人是一種可接受的代替體外照射放療的方法。研究者說,這種方法的治療時間更短,從而讓更多的女性能選擇乳房保留治療(BCT)而不是切除乳房。據稱,以前對可手術的乳癌病人,BCT加全乳房照射的總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與乳房切除術相當,然而這種放療是通過體外照射進行的,需要治療6週,因此對老年女性或居住地離放療中心遠的女性不太方便,造成部分女性單純因為這些原因就選擇了乳房切除術。而球囊近距治療的時間降到只有1週,它通過皮膚切口向腫塊切除洞裏插入一個球囊導管(MammoSite導管),然後膨脹球囊,注入放射性物質以對腫瘤基底進行放療。在這個新研究中,芝加哥Rush大學醫療中心的Dr. Kambiz Dowlatshahi和同事描述了112名用球囊近距放療的女性的短期後果。所有女性均在40歲以上,因原位癌或侵入性T1-2、N0-1期乳癌行BCT。4人的球囊被刺穿或破裂,需要更換才能完成治療。7人傷口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不太嚴重的併發症包括:28人出現暫時性皮膚紅斑,3人局限性水腫、9人球囊周圍皮膚水皰。移去球囊導管後,10人有超聲波可檢測到的血清腫泡,需要經皮引流。隨訪期間無人復發。“用MammoSite導管行近距放射治療與全乳房放射治療相比有明顯優點,包括治療時間短得多,使得上班的女性和離放療中心遠的女性也可考慮保留乳房的治療”,研究者表示。
(六) 肝膽腫瘤:
病因與預防-
HCC的發生相關
編譯自:Hepatology. 2004 Jul;40(1):80-6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239089
癌症發生的端粒假說提示,端粒縮短誘導染色體不穩定性而引發癌症。爲檢測這一假說能否應用於人肝細胞癌(HCC),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Dr. KL Rudolph等對39例肝硬化患者的肝臟腫瘤進行細針針刺活檢,分析細胞學塗片中肝細胞的端粒長度。腫瘤包括經組織學與細胞學共同診斷的24例HCC和15例再生結節。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另10例肝硬化患者的HCC及周圍非腫瘤肝組織的肝細胞端粒長度。結果:肝細胞端粒長度分析與腫瘤病理表現和細胞光度法測定的腫瘤倍體型相關。與再生結節或周圍非腫瘤肝組織內的肝細胞相比,HCC細胞的端粒顯著縮短,且與患者的年齡無關。在比較HCC與再生結節或周圍非腫瘤肝組織時,發現單一樣本內的平均端粒長度無重疊。HCC組中,非整倍體腫瘤肝細胞的端粒顯著短於二倍體腫瘤。結論:Dr. Rudolph等認爲,這些資料提示,腫瘤發生的端粒假說可應用於人HCC,細胞型特異性端粒長度分析可能提示發生HCC的危險性。
診斷與治療-
Arch Surg. 2004 May;139(5):514-25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73
一項研究報告稱,超過25%的5年存活率表明肝門膽管癌病人使用肝大部切除術、膽管切除和局部淋巴結切除術是正確的。如資深研究人員、美國明尼蘇達州梅歐醫院的Dr. David M. Nagorney告訴路透社記者的,是可以實現5年存活的,“但治療這種病人很吃力和困難,需要在特別的肝病中心治療”。他和同事系統檢查了20多年來他們所治療的46名病人,以確定與病人存活有關的因素。一半病人手術伴發嚴重的併發症(24人,52%),包括5人暫時性肝衰竭,其他人有多種併發症。病人中位存活2.3年,5年存活率為26%,手術後7人平均存活了6.4年。與生存後果差有關的因素為:性別是男性、診斷時的直接膽紅素水平高、圍手術期需要4單位以上的輸血,而化療和放療等輔助治療沒有影響總存活率。另一半病人在中位的3.6年內肝門膽管癌復發,但只有腫瘤等級高的患者與高復發率明顯相關。Dr. Nagorney在總結中補充說,他和同事“對不可切除的非轉移性肝門膽管癌病人行原位肝移植已評估了多年”,儘管該方法對某些病人有益,但選擇肝移植還受“器官分配和疾病程度等主要問題的影響”。
Clin Cancer Res. 2004 May 15;10(10):3509-1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84
最近發表的一項報告,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EGF)和抑癌基因Rb2/p130的表達可能用作侵襲性肝細胞癌(HCC)很好的預後標誌物。來自美國費城Temple大學Sbarro癌症研究和分子醫學研究所的Dr. Pier Paolo Claudio和同事解釋,很多分子因素都與HCC的侵襲性有關,但鑒定其他標示物對預測病人後果和調整治療也頗為重要。為此,他們檢查了p27、PCNA、抑癌蛋白Rb2/p130和VEGF在21名HCC病人標本中的表達,以確定它們用作HCC預後指示物的有用性。研究者發現,缺乏pRb2/p130表達和VEGF表達較高的病人有生存不佳的傾向,而且兩者顯著負相關。pRb2/p130水平隨腫瘤惡性度的增高和腫瘤細胞的更小分化而降低。pRb2/p130和VEGF的反向關係可用作預後指示,甚至在早期階段就可以預測哪些腫瘤將獲得必然的遺傳修飾並發展為侵襲性腫瘤,它可能是早期的直接治療策略中的重要工具。Dr. Claudio說,可能其他癌症中也存在pRb2/p130和VEGF的反向關係,因此,有必要在其他癌症中進一步研究這些蛋白質。
編譯自: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4 May-Jun;51(57):919-2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43947
日本鹿兒島大學醫學院的Dr. S Akune等稱,日前收治了1例57歲男性患者,11個月前因胃癌行D2胃癌根治術,在腹部CT檢查中發現肝臟處直徑3釐米的腫瘤,再次行4肝段肝切除術。術後應用免疫組化分析胃癌和肝臟標本,採用抗甲胎蛋白抗體檢測發現原發胃癌和肝轉移瘤有甲胎蛋白的部分表達。在肝切除術前,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至302ng/mL,在術後一直維持在5ng/mL以下。術後患者存活3年,無腫瘤復發。此外,以前文獻也有胃癌肝轉移伴甲胎蛋白升高患者術後預後良好的報導。Dr. Akune認為,甲胎蛋白可用於檢測胃癌肝轉移,且對產生甲胎蛋白腫瘤的監測效果更佳。
編譯自:Br J Cancer. 2004 Jun 14;90(12):2349-5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50600
肝細胞癌(HCC)是人類最惡性腫瘤之一,其轉移的發生率高,但機制尚不清楚。孤立性大肝癌(SLHCC)和結節性肝癌(NHCC)是肝癌轉移發生率迥然不同的2種肝癌亞型。來自中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醫院外科學系的教授LY Yang等最近完成了對該等亞型肝癌基因表達模式cDNA微陣列的分析研究,並在各式各樣不同表達的668種基因中發現了RhoC基因表達在SLHCC病患中較NHCC病患明顯減少。楊教授等通過RT-PCR與西方印跡分析法及94例HCC的免疫組化隨訪資料,研究分析的總結果是:HCC中RhoC表達較癌灶周圍肝組織(PCLT)的表達明顯增多;肝外轉移性病變的RhoC水平明顯高過相應的肝內HCC組織;RhoC的表達水平與腫瘤入侵血管、腫瘤的結節數目和不同狀態高度相關。RhoC-陽性表達的HCC病人的生存期明顯較RhoC-陰性表達的HCC病人短。結論:本研究強烈提示RhoC和HCC轉移之間的正相關,說明RhoC是治療標靶,同時也是強力的預後標誌物。
編譯自:Int J Oncol. 2004 Apr;24(4):837-4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10820
日本的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不同機制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干擾素-α和丁酸鈉能抑制肝癌細胞的浸潤和轉移。東京Keio大學醫學院的Dr. F Kaneko等指出,以前研究表明干擾素-α和組蛋白脫乙酰化抑制劑丁酸鈉具有抗肝癌細胞增殖和抗轉移的作用,但其機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員選取了6種人肝癌細胞系,分析其對基質包裹隔膜的浸潤生長能力,並檢測干擾素-α和丁酸鈉的抑制作用。結果發現,Matrigel浸潤實驗證實HLE和HLF肝癌細胞具有高度浸潤生長能力,但其浸潤能力被1,000 IU/ml的干擾素-α和2mM的丁酸鈉顯著抑制。凝膠酶譜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及-9活性分析表明這兩種肝癌細胞能產生此兩種蛋白酶原和活性蛋白酶,其活性被干擾素-α和丁酸鈉顯著抑制。而且,即時定量RT-PCR表明兩種試劑能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1 mRNA水平,但兩者對基質金屬蛋白酶-1和-2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結論:Dr. Kaneko認為,干擾素-α和丁酸鈉可通過不同機制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從而抑制人肝癌細胞系的浸潤和轉移。
(七) 食管癌:
病因與預防-
Barrett's食管相關性腺癌細胞的生長
Gastroenterology. 2004 May;126(5):1337-134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23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選擇性端粒末端轉移酶抑制劑2,6-bis[3-{N-Piperidino}propionamido] anthracene-9,10-dione(PPA)在體外實驗中阻滯了Barrett's食管腺癌(BEAC)細胞的生長。來自波士頓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r. Nikhil C. Munshi和同事解釋,端粒末端轉移酶在Barrett's食管黏膜中活性增高,在相關腺癌中的活性甚至還更高,這表明端粒末端轉移酶抑制劑可能象化學預防治療或抗癌治療一樣對病人有益。因此,Dr. Munshi等研究了PPA在2個BEAC細胞系中對端粒末端轉移酶活性、端粒長度、生長和凋亡的影響。報告稱,10微摩爾/L的PPA使用5-7天,2個BEAC細胞系的端粒末端轉移酶活性幾乎完全被抑制,而後細胞增生顯著滯止。到第21天,能存活的細胞已下降75-99%。治療1週時BEAC細胞系各菌落的大小沒受到影響,但到3週時,細胞菌落的大小和數量顯著減少,而正常的腸道細胞不受PPA影響。另外,PPA還顯著縮短了BEAC細胞的端粒長度,且引發了2個細胞系多數細胞的凋亡。結論:研究者說這些資料為可能使用端粒末端轉移酶抑制劑來化學預防和治療與Barrett's食管有關的腺癌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基本原理。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1
日前在美國新奧爾良消化系疾病週會議上,多個國家的癌症及腸胃疾病專家在醫學報告中指出,近25年來食道腺癌發病率的增加超過5倍,據近20年來的流行病調查,專家特別提出這與碳酸軟性飲料消耗量的增加有重大相關。來自印度孟買Tata紀念醫院的Dr. Mohandas K. Mallath分析了美國農業部近50年來美國飲食習慣改變的資料。根據該部的統計,美國的每人碳酸飲料平均消耗量從1946年的10.8加侖增加到2000年的53加侖,也就是每日2罐12盎司裝的碳酸飲料,增加幅度達450%;現在十幾歲的白人男性每日平均約飲用1公升,且這股趨勢正在遍及全球。Dr. Mallath說,食道腺癌是白人男性和白人主要的一種疾患,尤其是社會經濟最佳階層飲用較多碳酸飲料者。也許會有人認爲,這兩者數位的同時增加是個巧合,不過印度專家的醫學報告又爲他們的理論舉出生物學上的基礎;報告指稱,碳酸飲料會造成胃脹、食道括約肌鬆弛,從而引起胃液逆流,而胃液逆流與食道癌的發生有關。麻省Weight中心的主管Dr. Lee Kaplan出席了Dr. Mallath發表論文的會議,指出:食道腺癌的增加與肥胖的增加是相一致的,依次相關的是胃食道返流疾患、Barrett's食道和腺癌;而碳酸飲料的消耗是和肥胖相關的。
Am J Gastroenterol 2004;99:582-58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54
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食管癌和胃賁門癌的發病率隨種族和性別而有顯著的不同。奧克蘭北加州Kaiser Permanente癌症研究分部Dr. Douglas A. Corley說:“我們需要通過種族/區域來探討現有的危險因數,如吸煙、肥胖、胃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胃食道返流疾患等,是否存有不同的註解”。Dr. Corley和同事利用美國SEER的癌症登記資料,來評估多民族和性別對食管癌和賁門癌發病率的影響。結果:白人男性食管腺的發病率為西班牙裔男性的2倍,而超過亞裔/太平洋島嶼居民及土著美洲人的4倍;女性的發病率則要低得多,但仍沿相似的種族模式。報告顯示,1992-98年間,這些族群間食管腺癌發病率上升的祇有白人,男性(30%)、女性(50%)。另一方面,胃賁門腺癌的發病率則顯示與不同民族無顯著相關,白人男性的發病率比上述其他族群雖是高些,但在2倍以下;女性,除了土著外,則與其族群間的發病率相當。土著的發病率祇有其他族群的1/3。報告說,食管鱗癌的發病率和種族及性別分佈間的關係則幾乎與腺癌相反。1992-98年間,不論性別,所有族群間賁門癌的發病率除了土著和亞裔/太平洋島嶼居民外,其他的都下降了。Dr. Corley總結:本文探討不同種族不同發病率之目的在於尋找驅使改變的真正危險因數,尤其是對食管腺癌發病率明顯上揚的真正解釋。
編譯自:Ann Surg. 2004 Jun;239(6):849-56; discussion 856-8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66964
美國Oregon衛生理科大學Dr. KM Reavis等報告,在食管腺癌(EAC)患者中,咽喉反流症狀比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更多見,因此,建議將咽喉反流症狀加入Barrett’s食管篩查指南中,以有利於EAC的早期診斷。該研究納入了1組EAC患者(63例)和3組對照人群(50例Barrett’s食管患者、50例GERD患者和56例非GERD患者)。結果顯示,EAC組的咽喉反流症狀發生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005),且其發生率隨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在非GERD組、GERD組、Barrett’s食管組和EAC組分別為19.6%、26%、40%和54%;但EAC組典型GERD症狀的發生率則顯著低於其他組,在GERD組、Barrett’s食管組和EAC組分別為86%、66%和43%(p=0.001)。27%的EAC患者既無GERD症狀也無咽喉反流症狀。另外,慢性咳嗽、糖尿病和年齡則是EAC發生與發展中的獨立危險因數。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Arch Surg. 2004 May;139(5):547-51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36356
日前發表的英國里茲大學St Jame's的Dr. A I Sarela等對一項巴雷特(Barrett)食管病人的研究結論,乃源於對32名巴雷特食管病人的研究,這些病人用質子泵抑制劑(PPIs)治療後已沒有症狀,繼續用此藥治療,並予動態胃酸和膽汁反流監測;結果發現32人中15人(47%)有異常胃酸反流,23人中11人(48%)有異常膽汁反流,而測量其他參數不能將其與正常胃酸和膽汁反流者區分開。該結論表明了有多達2/3的病人在用PPIs達到症狀控制後仍有異常的胃酸和膽汁反流。故此,Dr. Sarela指出,今後比較PPIs和抗反流手術的試驗還需要監測治療後的反流情況。
(八) 胃癌: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J Gastrointest Surg. 2004 May-Jun;8(4):464-7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20372
日前,來自日本千葉國立腫瘤中心醫院的Dr. A Kobayashi等指出,目前對局部進展期胃癌的治療選擇仍存在爭議,擴大切除術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研究人員選取自1993年至2000年間接受胃癌手術的1,638名患者,回顧性分析聯合臟器切除對患者生存的改善價值。結果發現,82例在剖腹探查中發現臨近器官侵犯的患者中,50例患者得以完成根治性切除術,另32例患者接受姑息性手術。根治組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36.9%,顯著高於姑息手術患者,pT3期患者和pT4期患者的生存率無顯著差異。另外,71例患者術後病理學分析發現淋巴結轉移,淋巴結轉移陽性率>0.2的患者生存率較低。多變數分析表明,腹膜播散、淋巴結轉移陽性率和腫瘤組織學表現是生存的預測因素。結論:Dr. Kobayashi認為,對於T4期、甚至伴有淋巴結轉移的局部進展期胃癌,根治目的的積極手術仍有可能改善患者生存。
編譯自:Ann Surg. 2004 Jul;240(1):44-5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213617
最近,墨西哥國家醫學中心,腫瘤醫院暨腫瘤研究單位的Dr. A Aviles等的一項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顯示,原發性胃淋巴瘤的最佳治療方法是化療,而非手術。該研究對589例早期(IE和II1)原發性胃彌漫性大細胞淋巴瘤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接受手術(148例)、手術+放療(138例)、手術+標準CHOP方案化療(153例)以及CHOP方案化療(150例)。放療的劑量為40Gy,化療為標準劑量的CHOP(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ne)。結果:4組患者的完全緩解率相似,但其10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爲28%、23%、82%和92%(P<0.001),10年總生存率分別爲54%、53%、91%和96%(P<0.001)。表明化療有助於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而手術所致晚期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嚴重性都較高。
(九) 結直腸癌: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N Engl J Med. 2004 Mar 4;350(10):991-100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999111
根據WHI於2002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動情素(E)+黃體素(P)對於停經後婦女的健康是弊多於利,但使用E+P能顯著減少結直腸癌(CRC)的發生率。美國Dr. RT Chlebowski等對此次研究中罹患CRC的患者之特性進行了分析。在WHI的研究中,共有16,608位具有完整子宮的停經後婦女,年齡50-79歲,被隨機分成二組,一組使用動情素(每天0.625mg)+黃體素(每天2.5mg),另一組使用安慰劑。研究的目標是比較CRC的發生率、分期、及種類。結果:使用E+P的一組共有43人發生侵犯性CRC,而安慰劑組有72人,整體危險比為0.56(95%CI為0.38-0.81, P=0.003)。二組的CRC患者,其腫瘤惡性度及細胞學形態很相似,但E+P組有較多的淋巴結轉移(分別為3.1±4.1及0.8±1.7, P=0.002)及較晚期的腫瘤分期(局部侵犯或轉移的腫瘤分別佔76.2%及48.5%, P=0.004)。經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在E+P組中,CRC患者若有先前的陰道出血,淋巴結轉移的陽性率會較無先前陰道出血的CRC患者高(分別是3.8±4.3及0.7±1.5, P=0.006)。結論:E+P相對短期的使用可降低罹患CRC的危險性,但是,E+P組中罹患CRC的病人,其腫瘤分期為較晚期。
壺腹癌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有關
編譯自:Cancer. 2004 Feb 1;100(3):524-3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745868
美國克利夫蘭大學Dr. A Das等報告,壺腹癌(CAV)患者患原發性結直腸癌(CRC)及CRC患者患原發性CAV的危險均較高,提示CAV和CRC具有共同的環境和/或遺傳危險因素。研究資料來自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的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資料庫,研究目的為觀察CAV和CRC的發病是否有共同的基因和環境危險因素。該研究納入1973年至1999年期間診斷的、在SEER登記的CAV患者,其中2,043例為白種人。在白種人患者隨訪的5,674病人/年中,共有30例患CRC,與預期的14例患者相比,標準發病比率(SIR)為2.14。同時,在該研究期間被診斷為CRC的患者,其中白種人262,066例。在這些白種人患者隨訪的1,270,255病人/年中,有57例被診斷患有原發性CAV,而預期的CAV例數為26例,SIR為2.18。結論:這兩種原發性惡性腫瘤之間有顯著的雙向相關性。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99
根據以色列科學家進行的大規模病例對照研究的結果,使用statin能夠使結直腸癌(CRC)的發病危險降低46%。科學家在日前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屈年會上介紹了上述研究結果。它進一步證實了以往的研究結果,即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抗癌活性。來自Michigan大學的Dr. Stephen B. Gruber介紹說:“上述觀察性研究資料提示,需要進一步對statin用於腫瘤的化學預防和治療的可能性開展臨床試驗研究”。在本研究中,共有1,849名以色列的CRC患者和1,959名健康對照者,兩組受試者在年齡、性別、種族等方面都是相匹配的。在治療中使用的statin為最常用的pravastatin或simvastatin,對照組中使用statin的比例為11.3%,高於CRC中5.8%的比例。Dr. Gruber報告說:“在本研究中,使用statin至少5年者可以使結腸癌的發病危險降低51%,幾率為0.49”。在對兩組受試者的年齡、血膽固醇水平、種族、阿司匹林或NSAID使用情況、以及APC變異情況進行校正之後,上述相關性基本保持不變,幾率為0.54。使用非statin類降膽固醇藥物,如fibrates,並不能降低CRC的發病危險,提示這種防癌作用是statin特異性具備。Dr. Gruber說,對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證實statin的抗腫瘤作用,Statin能夠抑制RAS和RhoA兩種蛋白質活性,而這兩種蛋白質是具有潛在致癌作用的。
編譯自: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4 Jun;13(6):915-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84246
英國劍橋大學Dr. KT Khaw等日前的二項流調報告,糖尿病病人患結直腸癌(CRC)的危險是血糖正常者的3倍。研究者根據歐洲Norfolk癌症調查研究的資料,對9,605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瞭解其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並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結果顯示HbA1c水平每增加1%、相應地人群患CRC危險增加34%。HbA1c水平與CRC持續相關。Dr. Khaw指出,她並不是說糖尿病可導致CRC,而是說糖尿病可能是使CRC發病危險增高的其他因素的一種標誌。
CRC患病率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Jul 7;96(13):1015-22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76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Brigham婦女醫院的Dr. Eunyoung Cho等科學家最近在綜合分析了5個國家10個定群科研的原始調查資料,包括534,536人飲用乳製品與結直腸癌(CRC)的相關問卷調查,在6~16年的追蹤期間發現4,992例CRC。結論是:常喝牛奶可能有助於減少CRC的患病率。研究人員說,人們每日飲用牛奶及其他富含鈣質的食品,結果發現,鈣的攝取量可能與結腸癌的患病率有關;研究顯示,每日飲用70~174gm、175~249gm和≧250gm牛奶的人,與飲用最低量的<70gm者相比較,其患結腸癌的幾率相應的為0.94、0.88和0.85(p<0.001)。但這並不是說牛奶喝得越多就越好,研究同時發現,若1人每天喝1,000gm以上的牛奶,則不會給健康帶來甚麼益處,因為過量的鈣質還可能導致前列腺癌。據科學家介紹,鈣質的攝取與性別及人體許多機制密切相關,因此,在對鈣質最佳攝取量定出標準之前,研究人員建議要科學攝取鈣質,降低CRC危險之目的。牛奶與CRC的負相關明顯的局限於遠端結腸(p<0.001)和直腸(p<0.02)。
診斷與治療-
JAMA. 2004 Apr 14;291(14):1713-9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49
美國Charleston的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的Dr. Peter B. Cotton等指出,雖然以往有數項單中心研究認為虛擬結腸鏡(CTC)是一項敏感性很高的新技術,但日前一項規模較大的多中心研究對該技術的敏感性提出了質疑。來自美國9個醫學中心的615例患者在接受傳統結腸鏡檢查前2小時內接受了CTC檢查,研究人員對這2種技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當分別以病變大小為6mm和10mm作為閾值時,CTC相對於傳統結腸鏡的敏感性分別為39%和55%,且CTC漏診了8例癌症患者中的2例。研究人員認為,CTC目前還不適於在臨床廣泛普及和應用,其技術和人員培訓都有待於提高。
J Clin Oncol. 2004 Apr 15;22(8):1420-9. Epub 2004 Mar 0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31
一項報告稱,結直腸癌(CRC)病人輔助性化療後監測性CT掃描和測量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可為術後管理提供重要資訊。對已切除的II或III期CRC病人在進行隨訪期間發現的遠處轉移、切除部位的局部復發或第二原發性CRC的頻度和方式各家仍存爭議。故此,英國Surrey皇家Marsden醫院的Dr. David Cunningham等對530名已切除的該等病人,在開始化療後的12和24個月裏定期測量CEA和CT掃描的價值做了研究。結果:155名病人(29%)復發,但只有65人表現出症狀。49人的復發首次由CT檢測到,45人則由血清CEA升高檢測到。在CT發現的無症狀復發病人中,有2/3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正常,因此,其復發除了CT監測外是無法被發現的;而31名由CEA檢測到的復發病人中,CT證實了24處,餘下的還需要用PET掃描來證實。各主要檢測方法在中位總存活率上沒有差異,但CEA和CT發現的病人,其中位總存活率均比有症狀表現的病人更長,各為19.2、26.4和12.6個月。多變數分析中,CT檢測到的復發病人與表現出症狀的病人相比,其生存率有改善之傾向。研究者猜測這主要由於CT掃描發現了小轉移的病人,且能行根治性切除。報告顯示,由CT發現復發的無症狀病人(23.8%)進行了肝或肺轉移根治性治療者是症狀復發病人(3.1%)的8倍。結論:CRC病人在根治性切除後可考慮以CT掃描作為一種監測性影像選擇。來自聖路易斯大學的Dr. Frank E. Johnson等在隨發評論中說:“無可辯駁的是,每個病人都會因為復發的發現和治療而受益;然而,是高頻度監測?還是低頻度監測對病人有益,目前還全然不清”。呼籲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和其他機構應要積極在這個領域展開研究。
N Engl J Med. 2004 May 13;350(20):2050-9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30
據報道,一個國際性手術小組證實,對於腫瘤局限於結腸的大多數病人,微創腹腔鏡手術與標準開腹手術一樣安全和有效。香港的研究在幾週前也達到了同樣的結論。腹腔鏡手術最早於1990年被用來治療接受結腸切除術的結腸癌病人,但有些報告稱這種手術後,創口復發腫瘤者較多,因此,人們擔憂這種手術方法可能降低病人生存率。多機構研究共872例結腸癌病人,被隨機分組,分別接受開腹結腸切除術或腹腔鏡結腸切除術。隨訪中位數4.4年及晚期病患及病變位於橫結腸或直腸的病患不列入研究組。結果顯示,2組病人的3年腫瘤復發率相似,創口復發腫瘤率少於1%;3年生存率2組亦幾乎完全相同,均約為86%。結論:腹腔鏡手術能安全和有效地治療結腸癌,是可以被接受的。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May 19;96910):750-75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4
結腸癌經手術後,再使用輔助性的5-FU化學治療時,所使用的治療途徑,對病人的存活期似乎沒有影響。最近義大利米蘭Mario Negr研究所的Dr. Roldano Fossati和同事作了有關給藥途徑與存活期的研究。研究共收集了1,084例病人,中位追蹤期為8年,其中有389位病人的副作用包括復發、發生第二種癌症、死亡等,共有361位病人死亡。綜合觀察發現整體存活期與無病存活期很相似,整體存活期74%及無病存活期為68%。據說本文是最大宗的研究報告,作者認為用5-Fu治療結腸癌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性治療法的給藥途徑,無論是全身性方式或局部性方式或是2者合併,均對疾病的存活期並無額外的益處。
N Engl J Med;350:2335-2351, 2406-240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86
最近發表的2項研究稱,新式化療藥物與老藥聯用,似乎改善了轉移和手術切除的結直腸癌(CRC)的預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的Dr. Herbert Hurwitz和同事在一個研究中評估了813名轉移病人的預後,病人被隨機分為在irinotecan,fluorouracil和leucovorin的聯合治療外或加bevacizumab(Avastin)(Be組)或加安慰劑(對照組)。Be組病人中位存活20.3個月,明顯長於對照組的15.6個月(p<0.001)。2組的無進展存活時間分別為10.6和6.2個月(p<0.001),前組的中位反應時間也長3個月,儘管這組的高血壓更多,但很容易治療。在另一個多中心研究中,法國巴黎Tenon醫院的Dr. Thierry Andre和同事納入了2,246名II、III期使用了fluorouracil+leucovorin(對照組)或再+oxaliplatin(Ox組)的病人。平均隨訪37.9個月,Ox組病人的癌症相關性事件發病率為21.1%,對照組26.1%(p=0.002)。3年時,2組的無病存活率分別為78.2%和72.9%,各6人死亡。Ox組的發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為1.8%,很低,但明顯高於對照組的0.2%。周圍神經病變Ox組為92.1%,但3級病變只有12.4%,隨訪至1年時降到1.1%。“這些研究有可能改變臨床實踐,但還有許多問題未能回答”,波士頓Dana-Farber癌研究所的Dr. Robert J. Mayer在隨發評論中說,“oxaliplatin作為高危病人的輔助治療可以加進來,但它確實有毒性,因此現在就建議對復發危險低的病人用此藥還太早”。“bevacizumab加到任何一種聯合化療中可能都同樣有好處,這太有誘惑力了,很有治療希望,只是現在還未證明”。
Gastroenterology. 2004 Jun;126(7):1674-8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56
據法國研究人員的最新報告,以每2年1次大便潛血試驗(FOBT)來篩查結直腸癌(CRC)病患,發現降低了CRC的死亡率。法國第戎市Burgundy癌症登記處的Dr. Jean Faivre和同事指出,對志願者的隨機研究曾表明,用結腸鏡檢查來跟進FOBT可以降低CRC的死亡率,但這些結果不能直接用於總人口,因為普通人群對FOBT的依從性明顯更低。為此,Dr. Faivre等進行此項對照研究,以評估2年1次FOBT篩查對減少CRC死亡率的效果。共納入Burgundy12個行政區域的91,199位居民。其中69.5%的人至少進行了1次篩查,38.1%進行了5-6次。FOBT結果陽性的累積危險為4.1%,對CRC的陽性預測值為11.5%,對大腺瘤為16.8%,對小腺瘤為11.4%。研究者指出,至少進行1次FOBT者,減少了1/3的CRC死亡危險,篩查組的11年疾病特異性存活率(50.5%)明顯比對照組高(40.4%)。“2年1次FOBT顯著降低了CRC死亡率”,Dr. Faivre告訴路透社記者。事實上,一項全國性FOBT篩查研究已經開始了,涉及1/4的法國人。
編譯自:Nat Cell Biol. 2004 Jul 4 Epub 2004 Jul 0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235609
結直腸癌和肝細胞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導惡疾。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的Dr. R Hamamoto等近日發現了使結直腸癌和肝細胞癌細胞增殖加速的酶,抑制這種酶的作用有望開發出副作用小的抗癌劑。這是一種被稱為SMYD3的甲基基團轉移酶。研究人員發現,由於其中一部分基因附有甲基基團,因而SMYD3甲基基團轉移酶活躍的結果導致細胞增殖加速。SMYD3不僅使癌細胞增殖加速,還可使正常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向癌變方向惡化。甲基基團附於基因某一特定部位,對這一基因合成蛋白質產生影響,同時也是一種導致細胞異常增殖的關鍵酶。
(十) 胰臟癌:
診斷與治療-
Clin Cancer Res 2004 May 15;10(10):3327-32  Cancer Res 2004 May 15;64(10):3599-360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70
據美國新罕布什爾州Dartmouth醫學院Dr. Murray Korc和同事的鼠體實驗報告,一種修飾後的可溶的VEGF受體(VEGF-Trap)減少了胰臟導管腺癌的血管生成並抑制腫瘤的形成。然而,報告指出,胰腺癌常伴有增加表達的Smad7基因,該基因又導致thioredoxin-1(TRX)水平的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討通過阻止TRX或干擾Smad7功能而達治療胰臟導管腺癌的藥物。Dr. Korc等以4種不同株系胰腺腫瘤細胞中的1種注入裸鼠,而後再以VEGF-Trap治療2天。結果:在第6週,治療組的腫瘤生成被抑制89%-97%;組織學分析揭示VEGF-Trap治療小鼠有明顯的內皮細胞死亡和微血管密度下降。而後再以腫瘤移植入裸鼠胰臟,3週後以VEGF-Trap或其緩衝體治療,9週後治療組的主要腫瘤體積明顯減小、轉移頻度明顯減少。Dr. Korc小組總結說,以VEGF-Trap為根基的治療策略可能對不能切除的胰臟導管腺癌和已切除的復發高危病患具獨特的治療意義。研究小組提示:凡能提高“阻止TRX表達或行為或干擾Smad7功能”之藥物,最終可能都對胰臟導管腺癌具治療潛力。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04
日前,Aphton公司說,新藥G17DT對延長胰腺癌病人生命的末期階段臨床試驗取得滿意效果,顯著數目的病人具統計學意義。參予試驗的154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總生存期達中位數150天,而安慰劑組為83天。Aphton又稱,試驗結果達到III期臨床驗證的主要目標;對疾病向惡化演變的前時間也明顯延長,各為138天和78天。
Cancer. 2004 Jul 1;101(1):133-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66
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對17名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小型預試驗中,聯用celecoxib和5-氟尿嘧啶(5-FU)產生了“持久的客觀反應”。“這只是從少數病人中得到的初步資料,但卻指出了一種可能,即COX-2抑制劑可能增強晚期胰腺癌標準化療的效果,而不會增加毒性”,來自羅馬Regina Elena國立癌症研究所的Dr. Michele Milella告訴路透社記者。17名病人在吉西他濱(gemcitabine)為主的化療後均進展至晚期,給予celecoxib(口服,400mg,每天2次)和5-FU(200mg/m2/天,IV輸液),在持續治療的9個月內疾病沒有進展,也沒有不可接受的毒性作用。2位病人出現部分反應,分別持續23、68週;另2人疾病分別穩定10、13週,總反應率12%。“一位病人疾病長期控制超過1年,這是相當不尋常的,可能對病人的生活質量有深遠影響”,Dr. Milella說,所有病人至疾病進展的時間是8週,平均總存活時間為15週,“相當令人鼓舞”。而治療有關的毒性“很小,且可以治療,這使得晚期胰腺癌在這種姑息治療場合採用該聯合治療很有吸引力”。4人因為上胃腸道毒性而停止治療。“儘管這些不是最終結果,但我們相信,這會促進COX-2抑制劑用於胰腺癌的更多研究”,Dr. Milella補充道。
(十一) 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18
美國日前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5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血液中一種被稱為游離睾丸酮的雄性激素含量較高,其前列腺癌發病的風險會相對更大。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泌尿科專家Dr. Kellogg Parsons所領導的研究組在三番市泌尿學協會年會上介紹說,研究組搜集的血液樣本超過750名男性,研究人員對血樣中幾種不同形式的睾丸酮進行了檢測和分析,結果發現游離睾丸酮含量與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存在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受患者身高和體重等因素的影響。研究者指出,新結果使人們對所謂睾丸激素替代療法的安全性產生了一些疑問,因為這種療法會增加血液中游離睾丸酮的含量。結論認為,鑒於目前還沒有相關的長期臨床試驗資料,年紀較大的男性對於睾丸激素替代療法應採取謹慎態度。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May 5;96(9):696-70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05
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血漿硒高水準有助於降低晚期前列腺癌的發病危險,這說明了金屬硒可能減緩腫瘤發展的作用。本研究是最近對機體內金屬硒水平與前列腺癌發病之間相關性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負責本研究的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Dr. Haojie Li說:“從受試者人數和隨訪時間來看,本研究的規模是最大的。”研究人員對在研究開始時還沒有腫瘤的所有受試者採集血樣進行化驗,檢測其中的金屬硒水平,而後在13年的隨訪期間有586名男性發生前列腺癌,將該等體內的金屬硒水平與577名未發生前列腺癌的男性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與體內金屬硒水平最低的受試者相比,體內金屬硒水平最高的受試者發生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降低48%。儘管體內金屬硒水平與降低前列腺癌總的發病危險呈逆相關,但是Dr. Li介紹說:“進一步分析的結果顯示,這種相關性只與晚期前列腺癌有顯著性,而與早期前列腺癌無關。”Dr. Li指出:“專門設計的一項名為「金屬硒和維生素E預防腫瘤」的實驗項目的研究正在進行中,補充金屬硒是否能夠預防前列腺癌,屆時應該能夠得到肯定的回答”。
Am J Epidemiol. 2004 May 15;159(10):978-82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57
一項新研究提供了更多表明糖尿病(DM)男性患者罹患前列腺癌危險減小的證據。在控制了可能的混雜因素後,研究者發現,DM使前列腺癌危險降低了36%。來自美國華盛頓特區軍隊癌症研究所的Dr. K Zhu和同事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上解釋說,從理論上講,因為胰島素水平低可引起睾酮水平低,所以DM應該是能抵禦前列腺癌的,但以前對2者聯繫的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是混淆不清的。為進一步闡清,研究人員使用醫生健康研究的資料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分析,共納入了1982-1995年間的1,110位病人及對照者。結果除了發現DM降低前列腺癌危險以外,還發現患DM的間期也降低了此癌的危險。而且DM降低的是B到D級前列腺癌危險,並非A級。“這些結果能幫助我們理解可延遲前列腺癌進展的因素,也能幫助研製治療和預防前列腺癌的干預方法”,研究者總結。
編譯自:Mayo Clin Proc. 2004 Jun;79(6):745-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82088
美國專家的近期研究結果顯示,由前列腺增生引發的泌尿道功能異常很可能與老年人的勃起障礙以及其他一些類似的性功能異常密切相關。來自Rochester梅歐醫院泌尿科的Dr. SJ Jacobsen等指出,下泌尿道綜合徵(LUTS)具有典型的增齡性,即隨著年齡的加大、增生的前列腺逐漸限制尿液的正常排泄。專家們在該項研究中對2,115位志願者(40~79歲)的性功能和LUTS,每隔2年進行1次隨機調查,追蹤6年。結果發現,各項性功能參數均與LUTS的嚴重度呈明顯負相關。在進一步綜合考慮到諸如年齡因素的影響後發現,因前列腺增生而致並與性功能異常相關程度最為明顯的LUTS症狀包括尿急、夜間尿頻、排尿無力等,與之相關的性功能異常主要是勃起困難或持續時間縮短等。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03
美國FDA日前批准多西紫杉醇(Taxotere)聯合潑尼松治療晚期轉移性前列腺癌。來自Baltimore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的Dr. Mario Eisenberger說,Taxotere成爲第1個經FDA批准的、對激素耐藥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生存益處的化療藥物。Taxotere聯合潑尼松能延長部分患者生命,這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療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給那些採用其他治療方法失敗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近期完成第2項隨機臨床研究共納入1,000多例患者,比較了Taxotere聯合潑尼松3週方案與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聯合潑尼松治療轉移性、激素耐藥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Taxotere組的平均生存期為18.9個月,而對照組為16.5個月,有2.4個月的生存優勢;但該方案的副作用較多,包括疲倦、噁心和白細胞減少。結論:Dr. Eisenberger說,目前的標準治療是米托蒽醌聯合潑尼松治療,能抑制疼痛,但“不能延長生命,而Taxotere不僅能改善症狀,還能延長生命”。
BJU Int. 2004 Mar;93(4):507-509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4&id=10678
最新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症病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除了能控制癌症外,還可改善泌尿道症狀――如果他們術前有中到重度症狀的話。相反,其他如放療或近距放療實際上可能還會加重症狀。這個新結論表明,在生存後果相似的時候,選擇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療方法時考慮生活品質最爲重要。本結果來源於一項對50名病人的研究,這些病人有下泌尿道症狀,後來發現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所有病人均行了恥骨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術前及術後研究者均用多種主、客觀方法評估了其泌尿道功能。研究者、英國謝菲爾德皇家Hallamshire醫院的Dr. V. Kumar和同事日前報告了該研究結果:手術顯著改善了中到重度症狀病人的國際前列腺症狀總分、平均最大排尿速度、排尿後殘餘尿量和與症狀有關的生活品質(全部(p<0.05),而對輕度症狀病人,以上參數沒有顯著變化。在6個月的隨訪期中,39人完全能節制便意,10人輕度漏尿,不需要墊子,只有1人在強體力活動時需要墊子。結論:研究者說“本研究證實,對以前有很麻煩的下泌尿道症狀的前列腺癌病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不僅僅是對控制癌症有益,這在給病人諮詢治療選擇時非常重要”。
N Engl J Med 2004;350:2239-224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66
據一項新報告,PSA水平正常的男性約15%有前列腺癌(PC),這表明要更好地評估本病危險,有必要測量其他的血清生化標誌物。這一結論源於日前發表的一項對2,950名男性的研究:所有男性的PSA水平為4ng/mL或以下,直腸指檢正常。參與試驗後7年進行了前列腺活檢。領銜研究者、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Dr. Ian M. Thompson和同事指出,儘管PSA水平和直腸指檢正常,但15.2%活檢發現有PC,近15%的癌症病人Gleason分還不到7分。PC的發病率隨PSA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從≦0.5ng/mL時的6.6%到3.1-4.0ng/mL時的26.9%。即使PSA水平在如此低時,仍然可見高等級癌。這種癌症的發病率與PSA水平直接相關,PSA水平最高的病人腫瘤為高等級者佔25%。PSA水平正常者中仍常見PC的這一結論“強調在診斷PC時需要考慮本病的基本變化”,研究者表示。儘管得到了這些結論,隨發評論者之一的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的Dr. H. Ballentine Carter仍不相信應該降低行活檢時的PSA 4ng/mL的閾值水平。他認為男性一生死於PC危險者是3%,遠低於被診斷為本病危險的16%。“加上沒有證據表明PSA篩查能挽救生命,這應能讓醫生慎用PSA 4ng/mL或以下的水平來常規建議前列腺活檢”。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Jun 1;59(2):329-40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23
一項新研究的結論表明,前列腺癌手術後的輔助放療和挽救性放療,其生化上的無復發生存(BRFS)相似。這兩種療法取得最佳後果的關鍵都是要在PSA水平達到1ng/mL前開始治療。在輔助放療時,醫生通常在前列腺切除術後根據腫瘤標本的組織學特徵和是否檢測到PSA,就立即開始治療;但在挽救性放療時,治療不是立即開始,除非有復發的跡象,如PSA水平增高。主導研究者、美國佛吉尼亞醫學院的Dr. Michael Hagan告訴路透社記者說,挽救性放療可以安全地代替輔助放療,但在使用本方法需要密切監測PSA水平,這樣在需要開始治療時PSA水平就還在1ng/mL以下。這一結論源於一項對69名輔助放療和88名挽救性放療病人的研究。據發表的報道說,挽救性放療組術後到放療平均隔40.3個月,遠長於輔助放療組的2.9個月(p<0.0001)。“最初輔助治療組的BRFS明顯更好”,Dr. Hagan說,“但後來發現這只是因為該組在放療前的PSA水平更低”。經調整了放療前的PSA水平這一因素後,發現兩組的BRFS不相伯仲。放療在PSA<1ng/mL時開始,病人的5年BRFS率為75%,而在大於此閾值時開始,BRFS率只有33%。Dr. Hagan說,儘管本研究表明挽救性放療是合適選擇,但許多醫生可能仍會選擇輔助放療。“如果你不想擔起今後密切監測這些病人PSA水平的責任,就應該讓病人行輔助放療,其主要的不利之處在於可能治療了某些不需治療的病人,而每3個月監測1次病人,你就能在PSA不到1ng/mL前發現並予治療(需要治療的病人)”。
編譯自:Urology. 2004 May;63(5):928-3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34983
日前,丹麥學者報告稱,對前列腺癌伴淋巴結轉移的病人,應用比卡魯胺(bicalutamide)治療可獲顯著效益。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泌尿科的Dr. P Iversen說,他們進行了一項歷時3年的“早期前列腺癌(EPC)專案”研究。首次綜合性分析表明,對於局限性或晚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不管其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比卡魯胺,均能顯著降低癌症進展危險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成倍增高的危險。該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共納入8,113例病人,病人在進入研究前均經檢查確定有無淋巴結轉移,而後隨機分為2組,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分別應用比卡魯胺150mg每日1次或同量安慰劑。在分組時病人分為有淋巴結轉移(N+)、無淋巴結轉移(NO)及淋巴結狀態不明(NX)者。中位隨訪時間3年。結果顯示,無論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比卡魯胺組前列腺癌進展顯著低於安慰劑組,其中N+組獲益最大,疾病進展的危險比率(HR)為0.29、N0組HR為0.59、NX組HR為0.60。分析還表明,比卡魯胺顯著降低了N+、N0和NX組病人PSA雙倍增高的危險。其中N+組獲益最明顯,HR為0.16、N0組HR為0.45、NX組HR為0.3。結論:前列腺癌病人應用比卡魯胺治療,N+組病人疾病進展和PSA雙倍增高的危險降低最明顯,所獲額外效益最大。
編譯自:Oncogene. 2004 Jun 7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84867
繼發現E2F3基因為膀胱癌的致癌基因後,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又發現了該基因在前列腺癌預後判斷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的研究顯示,E2F3基因在前列腺癌細胞中的表達越高,癌細胞的侵襲性就越強,患者的預後也就越差。該研究共納入了147例確診前列腺癌患者,研究人員對其前列腺組織進行了E2F3檢測,並對這些患者平均隨訪了6年。結果顯示,98例前列腺癌患者(67%)存在E2F3超表達;而取自7名健康男性的前列腺樣本則都無E2F3表達。E2F3表達水平越高,患者的預後越差(p=0.0022);高E2F3水平是前列腺癌預後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
編譯自:JAMA. 2004 Jun 9;291(22):2713-9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87052
瑞典Orebro大學醫院泌尿科Dr. Johansson等發現,早期前列腺癌進展緩慢,但大約15年後侵襲性增加。Dr. Johansson等說:“如果不瞭解前列腺癌的自然病史,那麼處理早期(病變局限於前列腺)病人就有一定困難,因為我們既要盡可能延長病人壽命,又要避免過度治療給病人造成的不必要痛苦。在疾病早期確診的病人,即使不治療也只有一小部分病人在10~15年內死亡。但10~15年以後,不治療者的疾病進展情況和死亡危險我們知之甚少。”為確定前列腺癌的自然發展史,Dr. Johansson等對223例未做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的早期(T0-T2 NX M0期)前列腺癌病人進行了長期隨訪(平均隨訪期為21年)。因腫瘤進展而出現症狀的病人給予激素治療(睾丸切除術或雌激素治療)。結果顯示,15年後49例病人仍生存,39例(17%)在隨訪期結束前出現轉移。雖然大多數病人在最初10~15年內病情較穩定,但在15~20年後腫瘤侵襲性有所增加;累計無進展生存率從45.0%降至36.0%、無轉移生存率從76.9%降至51.2%、前列腺癌生存專率從78.7%降至54.4%。前列腺癌病死率顯著增加:最初15年為15/1,000人-年,15年以後為44/1,000人-年(P=0.01)。結論:Dr. Johansson等說:“我們的結果表明,早期確診但沒有接受治療的前列腺癌,經過相當長時間後有可能變成更具侵襲性的表型。因此估計預期壽命超過15年的病人有理由在早期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Jul 1;59(3):674-8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58
據一項研究報告稱,局部或局限性晚期前列腺癌在盆腔淋巴結清除和恥骨後前列腺根治切除術(LP+RRP)後,早期放療改善了長期生存率。來自義大利米蘭San Raffaele H科學研究所的Dr. Cesare Cozzarini和同事指出,因為這些病人術後早期放療的使用還有爭議,為此,他們回顧性地分析了415名新診斷的pT2-pT4, pN0-pN1前列腺癌行雙側LP+RPP後或6個月內早期放療、或挽救性放療或不放療病人的特異性存活率等。研究者說:“就所知,這是最大的一次比較不同治療選擇的單中心研究”。報告指出,早期放療病人精算8年無PAS(Bneds)存活率69%,明顯高於挽救性放療和不放療病人的31%;精算的8年局部控制率分別是93%和63%;5年特異性存活率則為95%和90%;精算8年特異性存活率為93%和80%。多變數分析調整了最初的PSA水平,病理分級、Gleason分、手術邊緣狀況、淋巴結轉移的有無、術後PSA水平和輔助性雄激素剝奪療法的使用,結果發現,挽救性放療或不放療的病人死於前列腺癌的可能比早期放療者大4.3倍。13%的病人出現某些急性毒性,11%有晚發毒性,但均在4-5級之下。“三維適形放療的逐步引入也使得急性和晚發的毒性作用明顯減少”,研究者說。結論:Dr. Cozzarini總結,“本分析的結果儘管因為其回顧性設計而有些受限,但LP+RRP後早期放療對不同病理表現的病人在局部控制、bNEDS存活率、特異性存活率等都有益,但只有在現行的大型III期試驗證實之後,才能常規進行早期放療”。
編譯自:Arch Intern Med. 2004 Jun 14;164(11):1227-30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97049
來自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Dr. RP Smith等在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說,對於早期前列腺癌(PC)篩查的重要性一直存在爭議。但已確定的預後因素,包括Gleason評分(GS)、治療前PSA和活檢陽性百分率(%+Bx),可以預測PC的生物學侵襲性。上述因素會同病人的年齡和全身狀況,使醫師能推算出PC對病人期望壽命的影響。從1991年至2002年,研究者根據治療前PSA水平、GS、%+B和年齡,對977例T1c型PC病人進行了評估和危險分層。在977例病人中,601例(61.5%)被發現有臨床顯著的腫瘤危險,根據腫瘤單一特徵,其中130例分層為高危組(GS=8~10或PSA>20 ng/mL;或GS=7, PSA>10~20ng/mL和>50%+Bx),在治療後10%~30%的病人PSA受控制達4年。45例病人分層為中危組(GS=7, PSA>10~20 ng/mL和34%~50%+Bx)治療後有50%~60%的病人PSA受理控制4年。根據年齡和GS,確定病人累積PC死亡率大於30%~50%,包括89例GS=7和年齡≦70歲的病人及337例GS=6和年齡≦65歲的病人。結論:Dr. Smith說,在無明顯症狀的病人中,有很大比例是通過PSA篩查診斷為PC的,該等病人在臨床上已可見明顯的癌變,這支持繼續將PSA用做篩查PC的指標。
N Engl J Med 2004;351:125-135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83
據一項新研究表明,前列腺癌診斷前1年內PSA的增高率似乎可以預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後的死亡風險。1年內PSA增高超過2.0ng/mL,則死亡風險相對較高。“本研究第一次提供了牢固證據,表明一段時間內測量的PSA是前列腺癌死亡風險的可靠標誌”,美國麻省總醫院的領銜研究者Dr.Anthony V. D'Amico告訴路透社記者。本結論的發表源於日前一項對1,095名男性的研究,這些病人在診斷局限性前列腺癌並行根治切除術的前一年裏測量了PSA水平。結果發現,PSA 1年增高2.0ng/mL以上的病人會較早死亡(p<0.001),而且包括任何原因的總死亡風險也會更大(p=0.01)。其他可以預測即將死亡的因素包括:診斷時PSA水平高、Gleason分數為8, 9或10、臨床腫瘤等級為T2。對PSA增加速度快的男性,診斷時的PSA水平、腫瘤分級、Gleason分數也可決定手術後7年內的前列腺癌死亡風險和總死亡風險。研究者之一的Dr. William Catalona說,與目前的指南(認為PSA不到4ng/mL是安全的)不同的是,這項新研究表明這一絕對值可能並不如其變化速率重要。
AAWD或併用Ketoconazole治療AiPCa的III期臨床比較
編譯自:J Clin Oncol. 2004 Mar 15;22(6):1025-3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20604
在先前的研究中,曾有報告指出,抗雄性素藥物戒斷(AAWD)可在15~30%罹患雄性素依賴性前列腺癌(AiPCa)的病患身上造成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治療反應(PSA下降>50%)。此後,以ketoconazole (K)來做腎上腺分泌的雄性素的去除治療也逐漸廣為使用。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比較:僅使用AAWD治療,或是AAWD合併K治療,其結果是否有差異。總共有260名AiPCa病患被隨機地分成2組:僅接受AAWD治療的有132名,接受AAWD合併K與hydrocortisone治療的有128名,其中K的劑量為每日3次每次口服400毫克,hydrocortisone的劑量為每日早上口服30毫克、晚上口服10毫克。若僅接受AAWD組的病患發生疾病進展,則予K治療。結果:接受AAWD的病患,11%有PSA的治療反應,而AAWD合併K的病患則有27%,p=0.0002,接受AAWD的病患,2%有客觀治療反應,而AAWD合併K的病患則有20%,p=0.02;但2組間的存活率並無差異。在後來轉至合併K治療的病患中,PSA及客觀治療反應分別有32%及7%,均較僅接受AAWD時為高。K的治療耐受性良好,可使腎上腺雄性素的濃度降低,而將疾病的進展時間更為拉長。結論:K在AiPCa的病患中具有中等效用活性,而AAWD則僅具低等效用活性。在使用K治療後,腎上腺雄性素的濃度會減少,但在之後疾病進展時又再度攀升,因此,研究者推論:使用K仍造成疾病的進展,是因為K的去腎上腺特性有「藥物減效」的現象所導致。
Cancer Res. 2004 Jun 15;64(12):4201-8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79
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兩種抑制內皮細胞上生長因數受體磷酸化作用的化合物與紫杉醇(paclitaxel)聯用,抑制了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骨轉移。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r. Isaiah J. Fidler和同事解釋,內皮生長因數受體(EGF-R)和血小板源性生長因數受體(PDGF-R)與腫瘤的進展有關,阻止其磷酸化的化合物(PKI166和STI571)能抑制腫瘤生長。為此,研究小組檢查了聯用PKI166、STI571和紫杉醇對前列腺癌小鼠骨轉移的作用。在試驗中,所有對照組小鼠和只接受了紫杉醇的小鼠均在脛骨及周圍肌肉出現了較大腫瘤和淋巴結轉移,而每天口服PKI166和STI571顯著減小了腫瘤發病率、腫瘤大小和淋巴結轉移,但以聯用3藥的小鼠改善最大,骨結構顯著保存。幾個治療組小鼠的凋亡細胞顯著增多,脛骨腫瘤內的平均血管密度顯著下降,尤以同時接受了3種藥的小鼠最為明顯。“這些結果支持異質性疾病如癌症應當用聯合方法治療,這種方法應能同時作用於腫瘤細胞和宿主微環境因素(如獨特的血管網)”,Dr. Fidler總結。
(十二)睪丸癌及膀胱癌:
病因與預防-
Int J Cancer. 2004 May 10;109(6):941-4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5&id=10722
瑞典及義大利的學者對北歐四國的是項流行學調查資料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母親在妊娠期間吸煙確實會增加男性後代發生睪丸癌的危險,但與男性吸煙卻沒有甚麼關係。來自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醫院的Dr. Andreas Pettersson等說,這最主要是因為懷孕的女性吸煙,會使妊娠所需的荷爾蒙濃度降低,同時會減少胎盤的血液流量,進而造成胎兒的發育遲緩;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煙內所含的致癌因數,會穿過胎盤到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胎兒的睪丸在發育期間,如果受到外來因素影響,比如說吸煙的毒性、血流不足以及荷爾蒙受影響,會使其發育受到破壞或是遲緩,將來很容易產生癌症、不孕方面的問題或是男性泌尿器官的畸型等。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10
英國專家的近期研究結果顯示,就睾丸癌治療而言,只需要實施1次化療即可達到持續數週的放療效果。有關研究報告日前已呈交於紐奧爾良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目前對於睾丸癌早期患者的治療通常都是先切除掉病變的睾丸,然後再給予數週的放療以確保不再復發。但近年來的一些相關研究曾多次觀察到,這類放療處理不僅會損傷非病變的睾丸,而且還可能在10~20年後導致其他器官發生癌變。倫敦St. Bartholomews醫院的Dr. R. Timothy Oliver等在該項研究中就化療藥物carboplatin和放療的效果進行了綜合評估,共有1,447例患者分別接受了1次carboplatin或常規放療處理。結果表明,這2組患者3年後的非復發存活率之間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差異。
編譯自:Am J Kidney Dis. 2004 Jun;43(6):1091-7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68390
臺灣長庚醫院Dr. MJ Tang等的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腎移植受者發生泌尿系移行細胞癌(TCC)的危險顯著增加。該研究回顧性地對730例腎移植受者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平均隨訪了72.2個月後,30例患者(4.1%)發生了TCC,佔所有移植後腫瘤的43.5%,其中73.3%以無痛性肉眼血尿為首發症狀,另有13.3%表現為慢性泌尿系感染。腎移植術後3年時的累計移行細胞癌發生率為3.0%,到6年和10年時分別增至7.2%和17.5%。移植時的年齡較大、女性、使用複合鎮痛藥或中藥和飲用高砷(局部地區)地下水等為發生移行細胞癌的高危因素。研究人員強調,有上述症狀和高危因素的腎移植受者應接受泌尿系檢查。
T1G3膀胱癌常獲成功
J Urol. 2004 Jul;172(1):70-5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65
新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保留器官的手術法可以保留約50%的T1階段3級(T1G3)膀胱癌病人的膀胱。來自瑞士伯恩大學的Dr. George N.Thalmann等在該項研究中,對92名病人進行了這種保留膀胱術(經尿道切除後膀胱內注射BCG疫苗)、對29名病人行立即膀胱切除術。術後中位隨訪6.9年,前組中有29人疾病仍沒復發,33人局部復發,30人疾病進展;27人中位12.9個月後行膀胱切除術,其中10人切除術後平均存活13個月,終因疾病進展死亡。在此膀胱保留組死亡病人中,不能、不願或延後接受切除術者較多。在後一立即切除組中有6人疾病進展,中位存活13.2個月。前組5年總存活率和癌症特殊存活率分別為69%和80%,高於後組的54%和69%,但在統計學上兩組沒有顯著差異。這些結果表明,與立即膀胱切除相比,保留膀胱法“沒讓病人有更大的疾病進展危險或生存率明顯降低的危險”,研究者總結說,切記,採用這種保留器官手術法的病人應予終生定期隨訪,“如果復發或進展則應積極考慮行膀胱切除術”。
編譯自:J Clin Oncol. 2004 Mar 15;22(6):1014-24. Epub 2004 Feb 2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981102
美國休斯頓Baylor醫學院的Dr. SF Shariat等的一項研究,評估p53、p21、pRB/p16的表達與膀胱癌的分期、病程進展以及預後是否相關。研究者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方法,進行p53、p21、pRB/p16的化學染色。標本則是取自於80名病人的病理切片,這80名病人均因罹患膀胱癌而接受兩側骨盆腔淋巴結切除合併膀胱根除手術,中位追蹤101個月。結果:在總數80個腫瘤標本中,p53、p21、pRB/p16的表達分別有45個(56%)、39個(49%)、43個(54%);其中至少有1個標記表現者有66個(83%),而3個標記均表達者有21個(26%)。p53、p21、pRB/p16的異常表達均與肌肉侵犯性相關,3者的p值分別為0.007、0.003、0.003。每個標記都是獨立地與疾病進展性(p≦0.038)及疾病相關存活率(p≦0.039)有關。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這4個標記多少都與「膀胱癌病患接受膀胱根除手術」的預後相關,其中以p53最具強烈,p21次之。因此,Dr. Shariat等建議同時測定p53/p21,則對於膀胱癌的疾病進程更能做為有意義的代表。
(十三)腎癌:
診斷與治療-
AJR Am J Roentgenol. 2004 Jul;183(1):201-7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82
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對不能手術的局限性腎細胞癌(RCC)病人,CT引導的射頻消蝕術(RFA)可能有效。研究者解釋,局限性RCC的標準治療是部分或全腎切除,但有些病人不能或不願手術。“影像引導的腎癌RFA對多數病人都可在門診進行,可能是小的RCC和某些疾病(可能增加了手術風險)患者的一種治癒選擇”,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Wake Forest大學醫學院的Dr. Ronald J. Zagoria告訴路透社記者。該研究小組對22名病人的24個腎瘤進行了27次RFA治療。其中22人因其他疾病、2人因單腎和3人因轉移而不宜手術。最初20次治療後的隨訪表明,受治腫瘤沒有增大。在1-35個月(平均7個月)的隨訪期間,無1人發現轉移。4名有殘餘腫瘤的病人中有2人再次RFA,然後沒再發現殘留或轉移。乳頭狀癌(2/2, 100%)和顆粒細胞瘤(2/2, 100%)的完全消蝕率高於透明細胞癌(11/14, 79%),血清肌酐水平正常者(82%,肌酐增高者為60%)和腫瘤小於3cm者(100%,而更大腫瘤者為69%)的成功率更高。併發症通常為輕度,只有那些有其他嚴重疾病的病人在院時間超過1天。“今後的研究應納入更多病人,監測時間也要更長”,Dr. Zagoria補充道,“我正要進行的一項研究是用微波能來代替射頻,用這種經皮法可能治療更大的腫瘤。另外,我也可能用RFA來成功治療腎細胞癌單處轉移的病人”。
編譯自:Lancet Oncol. 2004 Feb;5(2):72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974475
美國研究人員在正於三藩市舉行的美國泌尿學協會年會上報告,經試驗發現尿檢也許可用來比較精確地診斷腎癌。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對50名腎癌患者的尿樣進行DNA分析後,共在44人的樣本中檢測出與腎癌發病相關的基因突變,且檢測結果與通過手術獲取的腫瘤組織中發現的基因突變相一致。作為對照,研究人員對未患癌症的健康研究物件也進行了尿檢,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類似的基因突變。據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介紹,他們還利用尿檢法對30名早期腎癌患者進行了試驗,結果成功地在27人的尿樣中發現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另外,對17名經手術切除了癌變腎臟的患者的尿檢結果顯示,他們的尿樣中不再含有手術前曾發現的基因突變。研究稱,這一系列試驗表明,尿檢法不僅在診斷腎癌方面具有較高精確度,而且還有可能用於對患者手術後的狀況進行監測。
對晚期腎癌療效顯著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798
據美國田納西州莎拉坎農癌症中心的Dr. John D. Hainsworth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屆年會上提交的II期試驗結果,兩種靶向藥物:貝伐單抗(bevacizumab,Avastin)和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的聯用似乎是轉移性腎細胞癌(RCC)病人迄今為止所檢測過的最有效和最好耐受的方法之一。“聯用這兩種藥物似乎比以前所報告的單用任一種更有效。本研究為腎癌和其他癌症病人成功聯用這兩種靶向藥物提供了進一步證據,”Dr. Hainsworth說。貝伐單抗最近被FDA批准用來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是一種人源性單克隆抗體,能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EGF)。而研究性藥厄洛替尼能選擇性抑制表皮生長因數(EGFR)酪氨酸激酶。在這個II期試驗中,研究者證實了他們的理論,即聯用VEGF和EGFR抑制劑能比單用其中任一種的生物和臨床效果更強。研究者用貝伐單抗(10mg/kg IV q 2週)和厄尼替尼(150mg PO/天)對已行腎切除術的63名復發、轉移RCC病人,進行治療了12個月或至疾病進展,“最初計劃只治療12個月,但當看到許多病人完成了12個月且從治療受益後,我們改變了計劃,”Dr. Hainsworth說。在58名可評估的病人中,21%有部分反應,66%病情穩定或有小復發,只有13%疾病進展並停止治療。到12個月時,81%的病人仍存活,這與其他治療相比是很好的。兩藥聯用的毒性是“可以控制的”,他補充,包括高血壓、腹瀉、和噁心/嘔吐等。基於本研究,Dr. Hainsworth說,有必要將貝伐單抗+厄尼替尼對晚期RCC的治療與標準治療法進行比較。
能縮小晚期腎細胞癌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797
根據科學家對新型試驗性藥物BAY 43-9006(sorafenib)的Ⅱ臨床研究結果,晚期腎癌(RCC)患者使用BAY 43-9006治療能夠獲得明顯而持續的治療作用。研究人員在日前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屆年會上介紹了上述研究結果。來自芝加哥大學的Dr. Mark Ratain解釋說,BAY 43-9006是一種信號轉導抑制劑,能夠通過阻斷Raf路徑,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最新的研究資料提示,可能還有包括VEGF在內的其他因素參與了這一過程。Dr. Ratain強調說:“最初沒有人想到這種藥物能夠使腫瘤縮小。但是研究結果顯示,106名腎癌患者接受了BAY 43-9006治療,其中有37名在最初治療12週後,腫瘤至少縮小了25%。在這部分患者中,又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在48週後,仍然控制著腫瘤的發展,腫瘤體積繼續縮小”。另有45名患者在治療後腫瘤體積穩定在治療前的25%左右。Dr. Ratain說:“結果令人鼓舞,這是一種效果很好的藥物,它能夠抑制腫瘤的生長,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長期使用”。隨機對照研究還正在進行中。BAY 43-9006是由拜耳製藥公司和Onyx製藥公司開發的一種新藥。
Radiology. 2004 May;231(2):359-64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5&id=10713
據一項新研究,對轉移的腎細胞癌病人,可以通過CT引導的經皮瘤內注射安全地進行基因治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醫療中心的Dr. Robert D. Suh和同事通過注射白細胞介素-2質體DNA治療了29名門診病人(每週6次,3個療程),所治深、淺病變共30處,其中胸內轉移15處,腹內15處。治療第1療程後,腫瘤保持穩定或縮小至少50%的病人進入第2療程治療,腫瘤再縮小至少50%的病人繼續第3療程治療。每次治療針頭經由CT引導,經皮注射,且每次操作均成功。共注射了284次,平均每人注射9.8次。併發症出現在42次注射後,最常見的是氣胸,但只有1人需要導管引流。“沒有嚴重的副反應或無法接受的毒性作用”,研究者說。“我們已證實,多處腫瘤都可進行多次CT引導的經皮免疫制劑瘤內注射,操作成功性極高,而併發症危險很小”,研究者們總結。目前,確定治療效應的II期試驗正在進行中。
(十四) 子宮頸癌: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48
據日前的路透社倫敦訊,GlaxoSmithKline(GSK)公司正在對可能提供保護性抵抗宮頸癌的新疫苗展開一項巨大的III期臨床研究。這種疫苗被稱為Cervarix,將提供予14個國家的15-25歲的13,000位年輕女性。約70%的宮頸癌病例是由HPV 16和HPV 18乳頭狀瘤病毒引的,而本文的構思是針對這2種屬乳頭狀瘤。GSK的發言人David Maudsley說:“新近在一項對1,000位女性的II期研究已顯示疫苗有100%的保護作用”。GSK的III期研究被稱為“PATRICIA”,是“年輕成人保護宮頸癌PApilloma試驗”之簡稱。將持續4年,至2008年。這種疫苗是由MedImmune公司實驗室產生,含有HPV 16和HPV 18類病毒微粒加上一種被稱為AS04的新穎物質。GSK說在發達國家已成功發展並廣泛應用該預防性疫苗來抵抗HPV 16和HPV 18感染,可能降低70%婦女的終生子宮頸癌危險。
診斷與治療-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04 Mar 15;35(5):484-491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24
一項報告稱,HIV感染女性子宮切除後,鱗狀上皮內病變(SIL)和高度陰道上皮內瘤形成的發病率較高。來自弗吉尼亞州Arlington避孕劑研究開發項目部的Dr. Pangaja Paramsothy和同事解釋說,儘管美國婦產科學會建議HIV感染女性子宮切除後要行陰道巴氏塗片檢查,但對該等女性的陰道異常率還知之甚少。為此,Dr. Paramsothy等檢查了102例HIV感染女性和46名HIV高危女性的資料,以評估HIV感染在子宮切除後與陰道巴氏塗片結果異常之間的聯繫。結果:在19名子宮切除前或切除時有宮頸上皮內瘤(CIN)形成的女性於隨訪期中,有12人被診為陰道SIL;而7名在子宮切除前或切除時沒有CIN形成的女性中則無1人;另外,沒有感染HIV的HIV高危女性在研究期中均無陰道SIL。在26名子宮切除的HIV感染女性中,CD4計數低(<200細胞/Ml)、病毒負荷高(>10,000拷貝/mL),與陰道SIL的聯繫較大。其他有關的還有HPV危險類型、正在行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教育程度在中學以下、巴氏塗片時外陰或陰道有濕疣。結論:本資料表明“在行HAART的HIV感染女性可能仍有陰道細胞學異常的危險,應繼續隨訪”,CDC的Dr. Beth Stevenson說,“研究中所見到的SIL率高證實了HIV感染女性子宮切除後是需要持續隨訪的”。
編譯自:JAMA. 2004 May 5;291(17):2100-6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26438
專家說宮頸上皮瘤變(CIN)的治療是否增加以後的早產危險現還不清楚。“多數研究都沒有足夠的樣本,而且還囊括了不同類型的早產,或沒能控制的混雜因素”,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國立婦女醫院婦產科學系的Dr. L Sadler等解釋。為此,他們進行了一項回溯性定群研究,檢查了1,078名CIN女性在12年內(1988-2000)的分娩後果,其中652人行鐳射錐形切除術、鐳射消融術或電圈外科切除術(LEEP)治療,餘下426人則未予治療,作為對照比較。觀測總早產及其類型、自發性早產和妊娠37週以前的胎膜早破(pPROM)致早產的危險。結果:按病歷記載,13.8%的女性早產,pPROM率為6.2%,自發性早產為3.8%。任何治療都沒有顯著增加總早產或自發性早產危險,但接受鐳射錐形切除術及LEEP手術的女性的pPROM危險顯著增大,而接受鐳射消融術者則沒有影響,經調整後的各自危險比分別為2.7、1.9和1.1。Dr. Sadler指出,切除的宮頸組織數量是一個重要因素,切除錐形體最高(1.7cm及以上)的女性與沒有治療者相比較,其Pprom的危險比為3.6。結論:本研究表明鐳射錐形切除術及LEEP手術明顯增加pPROM危險,在治療孕齡女性的CIN時應慎重考慮治療方法,特別是對高危病人可適當延遲治療。
(十五)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Gynecol Oncol. 2004 Apr;93(1):69-77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47216
研究領域對卵巢癌癌前病變的研究並不多見,且其研究結果不一。為此,美國費城Temple大學醫院的Dr. TB Kaur等的本研究旨在通過組織學及免疫組化來識別任何可能代表卵巢癌前變化的特徵。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將29例單側卵巢癌患者的對側“正常”卵巢(研究組)、19例單側良性卵巢病變患者的對側正常卵巢、39名雙側卵巢正常婦女,以後二者為對照組,進行了組織學特徵分析和抗凋亡基因Bcl-2、Ki67和P53的免疫組化染色比較。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側“正常”卵巢與二對照組比較,不僅存在發生率顯著增高的卵巢上皮結構改變(包括卵巢囊腫),而且還存在正常卵巢中很少發現的Bcl-2的過度表達(研究組39%,二對照組各為28%及15%)。結論:研究人員認為,雖然3組都有不一的卵巢上皮結構改變及Bcl-2的過度表達,但在單側卵巢癌患者對側“正常”卵巢中的上述發現可能是卵巢癌的癌前病變、對卵巢癌的發生與發展具高危性。
Cancer 2004 Apr 1;100(7):1515-21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97
根據“愛荷華州婦女健康狀況調查”婦女15年的隨訪結果,絕經期婦女經常參加激烈運動會增加卵巢癌(OC)的發病危險。成年早期體質指數(BMI)較高也會增加OC的發病危險,但是,現時的身高和體重並不是卵巢癌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來自Minnesota大學的Dr. Jeffrey P. Anderson等人在研究報告中指出,OC與婦女的身高、體重和鍛煉水平之間的關係目前尚不確定;在上述該項的調查中包括40,000餘名年齡在55-69歲之間的婦女。調查7年後發現OC的發病率與其參加鍛煉的情況、腰臀比例(WHR)呈正相關,而與BMI無關。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共發現了223名OC患者。以往的研究也曾經發現,經常參加鍛煉活動,尤其是大運動量者,與OC的發病有相關性。本研究證實,參加鍛煉最多者與很少鍛煉的老年婦女相比,發生OC的危險性增加42%;每週激烈運動超過4次者,發生OC的危險性增加138%。報告說,總的來看,雖然OC與婦女現時的身高之間並沒有相關性,但還是與漿液性卵巢腫瘤發病率的增加有關,其最高比最矮者相對危險增加了86%;現時的BMI亦雖與OC無關,但如果女性在18歲時的BMI>30kg/m2,與<25kg/m2者相比,其經多元調整後的OC發病危險會增加83%,而且這種相關性很強。WHR也與卵巢癌的發病危險直接相關,最大值比最小值者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增加59%。
Clin Cancer Res. 2004 May 1;10(9):3098-10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67
據日前發表的一項報告,卵巢癌中常見Rb2/p130基因的缺失,而且該基因過度表達阻滯了卵巢癌細胞的生長。來自美國費城Temple大學的Dr. Antonio Giordano告訴路透社記者,“發現Rb2/p130可能是卵巢癌的抑制基因將增加我們對致病機理的理解,它可能成為本病預後的新指示因數”。Dr. Giordano和同事以前證實,Rb2/p130在體內和體外都是SKOV3卵巢癌細胞的抑制基因。在本研究中,他們使用對45個卵巢癌標本、4個細胞系和4個非瘤卵巢標本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調查了Rb2/p130在卵巢癌病因學中的作用。研究者報告,45個原發性卵巢癌中有18個(40%)Rb2/p130缺失或表達降低,該基因的核表達和腫瘤的核等級呈逆相關。在RT-PCR分析中,除1個標本外其餘均發現Rb2/p130的轉錄物,但表達相當弱。有趣的是,在所分析的卵巢癌細胞系和腫瘤標本中Rb2/p130沒有突變。Rb2/p130在卵巢癌CAOV3、A2780細胞系中的過度表達導致停止在G1生長期的細胞顯著增多。“本研究中分析的所有卵巢癌標本都不能恰當地調節Rb2/p130的表達,缺乏該基因表達導致卵巢癌細胞成為惡性的”,研究者說,“在再重新表達該基因後,我們不但能控制細胞的生長,而且實際上能阻滯癌細胞的生長,因此,在將來的臨床中Rb2/p130可能成為調節卵巢癌不可控制的細胞增生的重要工具”。Dr. Giordano總結:Rb2/p130可能是卵巢癌預後的生化分子標誌物,從而可能幫助臨床醫生“更準確地診斷和評估每個病人,並個體化地調整治療策略“。
BMJ. 2004 May 29;328(7451):1285. Epub 2004 May 10
編譯自: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36343
豆類食品富含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為評估豆類食品的攝取與子宮內膜癌危險的相關性,上海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學系的Dr. WH Xu等在過去的5年間,對豆類食品的攝入與子宮內膜癌危險的相關性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應用食品應用頻率問卷調查,面對面接見,詳盡蒐集資料。通過對832例子宮內膜癌患者(30-69歲)和846例相匹配的同年齡段非癌患者對照組的綜合比較。結果證實,婦女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確實是隨其攝入的豆類食品量(以豆類蛋白或異黃酮的量來衡量)的增加而相應降低,經調校後降低的機率為0.93至0.85或至0.67不等(p=0.01),而且這一現象對那些具有較大體重指數和腰圍的婦女更為明顯。結論:規律攝入豆類食品是與子宮內膜癌危險的降低相關聯的。
Obstet Gynecol. 2004 Jun;103(6):1194-120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26
一項大型研究表明,使用刺激排卵的藥物似乎與繼發卵巢癌之間沒有太大關係。來自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主導研究人員Dr. Louise A. Brinton告訴路透社記者說:“我們的結論不象以前有些局限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樣,基本上令人安心了,它證實了使用促排卵藥沒有較大的卵巢癌危險”。她和同事在對12,193名女性進行了一項回顧性定群研究後得到了上述結論。這些女性的中位年齡30歲,1965-1988年之間因爲不育而接受了學者的評估分析。研究者最近撰文報導說,隨訪至1999年,發現了45例卵巢癌,發病率幾乎是普通人群的2倍,有顯著性差異。但經調整有關因素後,使用氯底酚胺(clomiphene)的危險是0.82,使用促性腺激素類的危險是1.09。到15年以後,使用氯底酚胺的危險增到1.48、促性腺激素類增到2.46,均無顯著意義。使用了氯底酚胺但無生産的女性的危險也有輕度增加。Dr. Brinton繼續說,儘管促排卵藥與卵巢癌之間並非強烈相關,“但對那些使用時間最長的小部分女性,我們確實發現有不具顯著性意義的危險在增加,這一事實表明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女性需要繼續監測”。特別是,她總結說,“我們研究中的女性通常正進入卵巢癌更多發的年齡範圍”。
編譯自:Fertil Steril. 2004 Jul;82(1):186-9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237010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大齡婦女生育後患卵巢癌的風險相對較低。日前,來自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Keck醫學院預防醫學系的Dr. MC Pike等,為檢查有關的荷爾蒙因素對侵入性上皮卵巢癌危險的影響而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包括調查了477名卵巢癌患者和660名的健康對照組。調查包括對象的年齡、口服避孕藥的應用及更年期荷爾蒙治療等項目的檢測。結果表明,與從未生育的婦女相比,不論生幾個孩子,35歲以後生最後1個孩子的婦女,其患卵巢癌的風險要低51% (95%CI:21%-70%);較早年齡的生育則降低卵巢癌的風險較小、但額外的多生育還能更降低危險;口服避孕藥的應用也能降低危險;增加體質指數(BMI)則卵巢癌的風險也增加,但此作用受限於局部疾患,同時似乎也存在著診斷上的偏倚。結論:如果能肯定晚育對卵巢癌風險有大的抵抗性保護作用,則研究者最大的挑戰性任務就應是在理解機制的基礎上來發展和開拓化學預防途徑。
診斷與治療-
JAMA 2004;291:2705-2712,2755-2756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15
研究人員日前撰文報告,在卵巢癌前常有一些嚴重、頻繁出現和可以識別的症狀,主要有氣脹、腹部異常增大、尿急和骨盆痛。“卵巢癌女性經常在診斷前報告有這些症狀,但要把這些症狀和健康女性可出現的症狀區別開還是存有問題的,”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Dr. Barbara A. Goff和同事在文章中指出。他們在這個比較了因某一原因到一家初級保健診所看病的128名卵巢癌女性和1,709名無癌對照者的試驗中,發現兩組病人1年內出現症狀的頻度、嚴重性和持續時間明顯不同。“我們發現,在普通臨床病人中,可能與卵巢癌有關的症狀實際上相當普遍(95%在上1年至少有1種症狀,而72%有多種症狀,”Dr. Goff對路透社記者說,最常見的是背痛(45%)、疲勞(34%)、消化不良(28%)、便秘(24%)、腹痛(22%)、泌尿道問題(16%);但與對照組相比,則卵巢癌病人腹部異常增大、脹氣、尿急和骨盆痛的可能性更大,其率比分別為7.4、3.6、2.5和2.2。另外,卵巢癌病人每月通常有20-30次症狀,“而普通病人每月通常只有2-3次,且多在月經期間”;卵巢癌病人的新發作也更多,症狀嚴重度也更高,有症狀的時間也短得多。卵巢癌病人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是“這些症狀傾向於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43%的病人同時見脹氣、腹部異常增大、尿道問題,而普通病人只有8%。費城Fox Chase癌症中心的Drs. Mary B. Daly和Robert F. Ozols在隨發評論中說,因為早期檢測卵巢癌還缺少可以接受的方法,所以通過症狀的識別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發現與以前的研究一致,強力支持卵巢癌診斷前通常是有一系列可供識別的症狀存在。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4 Jul;13(7):1185-91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94
新近研究人員發現,卵巢癌病人,包括早期病人,血液中的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增高,因此它可能用作一種生化標誌物。“對健康女性,LPA的量通常極低”,美國佛羅里達州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和研究所的Dr. Rebecca Sutphen告訴路透社記者,“這表明LPA可能用來早期檢測卵巢癌。但本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目前卵巢癌還沒有有效的篩檢方法”,她繼續說,“多數病人都是後來才診斷的,這時已不能治癒了。如果能在早期階段發現本病,90%可以治癒,因此早期發現甚爲關鍵”。在她的研究小組報告中,檢測了117名上皮卵巢癌女性和27名健康對照者血漿中的LPA和其他溶血磷脂質(LPLs)水平。研究者說,在平均總LPA、每種LPA及聯合了多種LPL的測量上,45名手術前病人和27名對照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尤其是16:0-LPA和20:4-LPA聯合時,“卵巢癌病人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最大”,正確識別率達93.1%、敏感性為91.1%,特異性為96.3%。基於這些“有希望的初步結果”,Dr. Sutphen總結說,現正在進行進一步研究。
(十六) 白血病:
診斷與治療-
imatinib mesylate對CML更有效
編譯自:Blood. 2004 Apr 15;103(8):2873-8. Epub 2003 Dec 2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70658
抗癌藥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STI571,Gleevec)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有效,但多數病人在用400mg/d治療後會殘留不同程度的分子學病變。為此,來自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者Dr. H Kantarjian等檢查了114名新被診斷為CML的患者對Imatinib 400mg/每日2次的治療效果。結果:109例(96%)病人有主細胞發生學反應(MCR,Ph<35%),103(90%)更是細胞發生學完全反應(CCR,Ph 0%)。中位追訪15個月,無病程加速或呈胚細胞相的病例出現,2年的估計生存率為94%;定量聚合?鏈反應(QPCR)研究,顯示71例(63%)的BCR-ABL/ABL百分比率降至0.05%以下,31例(28%)更降低至不能檢測水平。與標準劑量(400mg/d)比較,高劑量的Imatinib顯然有較好的CCR(P=0.0005)和MCR(QPRC<0.05%; P=0.00001)以及較好的完全分子學反應(不可測得BCR-ABL;P=0.001)。Dr. Kantarjian說,大劑量伊馬替尼治療的耐受性很好,但有較多的骨髓抑制,故此,在繼續用藥中,82%病人的用藥量降到了600mg/d或以下。結論:對新診斷的CML患者,更大劑量的Imatinib導致更高效率的CCR和分子學效應。
編譯自:Leuk Lymphoma. 2004 Apr;45(4):695-8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60941
美國俄勒岡醫科大學白血病中心Dr. JF Leis等報告,24例接受甲磺酸伊馬替尼(IM,STI-571)治療的病人中,5例出現單獨的中樞神經系統(CNS)復發。這5例患者中,2例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急性發作,2例為Ph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1例為CML伴有雙表型標誌,儘管這5例患者的外周血均完全緩解(CR)及3例骨髓CR;CNS復發的中位時間是32天(23~100天)。這些表明了IM可能無法通過完整的血/腦屏障。研究者利用液相色譜法和大型分光光度測定法測定了4例患者血漿和腦脊液(CSF)中IM水平。結果顯示,其CSF中IM水平比血漿水平大約低2 log,CSF濃度為0.044μg/ml,血漿濃度為3.27μg/ml;研究人員說,可見CSF中的IM水平完全低於抑制bcr-abl和殺死體外細胞株的濃度要求。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了IM不能穿過完整的血/腦屏障而進入CNS的推斷。
As2O3聯用治療APL初治患者療效好
編譯自: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4 Apr 13;101(15):5328-35. Epub 2004 Mar 2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44693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Dr. Z Chen等最近在國際文獻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聯用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初治患者,比單用其中任一種藥誘導患者達完全緩解(CR)的時間更快、無病生存期更持久。在該研究中61例APL初治患者被隨機分成3個治療組,分別接受ATRA、As2O3或2藥聯合來誘導緩解並維持治療。結果顯示,雖然3組患者的CR率都很高(90%),但達到CR的時間有顯著性差異,聯合用藥組的時間最短及在達CR時的腫瘤負荷顯著低於單獨用藥組。在30個月的隨訪期內,聯合用藥組所有20例患者都維持於CR,而單藥治療組37例患者中有7例在8~30個月時間內復發。在有關機制上,研究人員認爲,ATRA和As2O3聯用顯示出的優異療效可能與這2種藥物在細胞凋亡和PML-RAR融合蛋白降解方面具有協同作用相關。
編譯自:Blood. 2004 Feb 1;103(3):790-5. Epub 2003 Oct 02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525766
對於接受非骨髓去除術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無效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捐贈者淋巴球輸注(DLIs)被認為是有效的。但到目前為止,醫界對DLIs療法的效力及毒性仍有待瞭解。來自美國西亞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Dr. T Chauncey等回溯性地研究分析了446例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人,移植來源包括HLA相符的親屬或非親屬捐贈者。病人在接受移植前,先接受2 Gy的全身放療(有些病人另外合併fludarabine),在接受移植後使用mycophenolate mofetil與cyclosporine免疫抑制治療。其中53例病人有接受DLI,中位CD3劑量為1×107 cells/kg。這53例包括10例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10例急性白血病、11例CML、9例多發性骨髓瘤、9例淋巴癌以及4例實體腫瘤。接受DLI的原因分別有:疾病未改善(8例)、疾病復發(17例)、疾病惡化(12例)及其他(16例)。研究結果:在中位追蹤30個月後,17例(32%)仍存活,其中的5例為完全緩解(CR),2例為部分緩解(PR),10例為病情穩定或惡化。9例(17%)發生第II~IV級的急性移植體抗宿主疾病。48例為了治療疾病而接受DLI的病患,其中7例達到CR,5例達到PR,總反應率為25%。結論:DLI是一項強而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在可耐受毒性的前提下,對於接受非骨髓去除術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疾病未改善、復發、惡化的病人均有效用。
Clin Invest 2004;113:1784-1791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41
據一項實驗室研究,小干擾RNA(siRNA)似乎加強了伊馬替尼(imatinib)和雷帕黴素(rapamycin)的抗癌作用。而且這種治療在出現藥物耐受性時特別有幫助。波士頓布萊罕婦女醫院的Dr. Gary Gilliland和同事使用一種逆轉錄病毒系統將siRNA運送給變形了的血液細胞,以它來作用於TEL-PDGFbetaR融合基因。結果發現,siRNA治療減少了90%的TEL-PDGFbetaR表達。Dr. Gilliland指出,單是此方法實際上並不能摧毀變形細胞,但它使得這些細胞對imatinib和rapamycin的破壞作用更加敏感。SiRNA治療對有imatinib耐受性的細胞也有效,增強了其對另一種PDGFbetaR阻滯劑PKC412的敏感性。“儘管siRNA在體內的傳送還是一個難題”,研究者總結,“但它的穩定表達及作用於致癌融合基因,則可能增強傳統治療對血液學惡性腫瘤的作用”。
編譯自:J Clin Oncol. 2004 Feb 15;22(4):624-33. Epub 2004 Jan 1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4726504
CEBPA基因可轉譯出「CCAAT促效結合蛋白α(C/EBPα)」,來自德國Ulm大學醫院Dr. S Frohling等的本項大型的前瞻性研究,即在評估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具正常細胞基因的年輕成人(236例,16~60歲),其CEBPA基因的突變是否與預後相關。研究結果:在236名病患中,有36例(15%)可以偵測到CEBPA突變,其中的21人(9%),其突變結果為C/EBPα功能的喪失。這36名有CEBPA基因突變的病患,其緩解期(RD)與總存活期(OS)均顯著較長(p值分別為0.01及0.05)。多變數分析顯示,野生型CEBPA是影響RD的一項獨立預後因素,危險比(HR)=2.85,p值=0.01。結論:CEBPA突變可用以預測哪些病患會有較佳的預後,且可提供作為正常細胞基因型的AML患者在進行危險度分類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保護ADM化療ALL患兒的心臟
N Engl J Med 2004;351:121-123,145-153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80
Dexrazoxane(DRZXN)是一自由基清除劑,在兒童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ALL)的阿霉素(doxorubicin,ADM)化療前應用之,可抑制ADM-相關的心臟毒性而不影響ADM的抗白血病效能。在ALL倖存兒中,ADM-相關的心臟損害常是普遍持久存在。有研究指出,DRZXN在成人的anthracycline化療中對心臟有保護作用;因此,促使來自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Dr. Steven Lipshultz等對206例新診斷的ALL病兒進行多中心對照研究。研究中將病兒隨意分為單用標準劑量ADM組101例及在ADM療前先予DRZXN(300mg/M2)組105例。結果:在ADM組病兒中,50%有心臟損害的跡象(表現為心肌受損的敏感特異性標誌物肌鈣蛋白T值的上升),其中“極端嚴重”的佔32%,但加用DRZXN後,只有21%有受損跡象,其中“極端嚴重”的佔10%。而且重要的是DRZXN在短期內沒有影響化療的效果,但這尚有待於長期隨訪,以確定DRZXN對存活率和心臟功能的影響。本研究的中位隨訪期為2.7年,2組的2.5年無病生存率相似(83%)。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Drs. Leontine Kremer和HuibCaron在隨發評論中說,Dr.Lipshultz的這個研究向著保護化療患兒心臟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兒童的ADM化療的心臟毒性是“亟需預防”措施的。
細胞突變
Cancer Res. 2004 Jul 1;64(13):4464-71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85
新近,據據美國Vermont大學的一項研究,進行化療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體細胞突變的頻率增大了200倍。該大學醫學院的Dr. Sederick C. Rice和同事指出,儘管近年來兒科癌症患兒的存活率增高了,但對治療的長期基因毒性還是不清楚。為此,他們使用了45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患兒的130份血樣,來分析體細胞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移酶所報導的基因突變頻率。在治療的每一階段(包括診斷、強化、維持和停止治療),研究者都觀察到體細胞突變的平均數量在增加,而且與患兒接受的治療量(低、中、高)無關。“在完成治療的數年後,平均體細胞突變依然還是增加了200倍”,Dr. Rice說,“就所知,這些患兒突變頻率的如此增高在人類基因毒性暴露後的記錄中是最高的”。資深學者Dr. Barry A. Finette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一個聲明中說,有些極早期的ALL患兒治療後已存活了10多年,甚至15年,這些患兒再次患第二種癌症的危險增大了5-20倍。Dr. Rice和同事總結說:“用來治療ALL的聯合化療有很大的基因毒性,這可能導致多病因疾病,特別是另一種腫瘤的風險增大了”。
Am J Clin Nutr. 2004 Jun;79(6):1029-36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873
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ALL)患兒不能夠攝入足夠的抗氧化物質和維生素A,則在接受化療時出現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會增加。來自紐約Columbia大學的Dr. Kara M. Kelly等人在最近發表的報道中指出:“化療引起的一些變化能夠啟動機體的抗氧化物質防禦系統,因此,ALL患兒的飲食結構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十分重要。”在爲期6個月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調查了103名ALL患兒,瞭解受試者的抗氧化物質攝入情況和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研究人員指出:“按照第3次美國健康與營養狀況調查及美國政府推薦的飲食中維生素E、總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的攝入量,在本研究期間,受試者的攝入量分別達到上述標準的66%、30%、59%和29%。研究人員還指出,隨著維生素C攝入量的增加及治療延遲的減少而副作用降低、住院時間縮短。與此相似,患兒發生感染和其他毒副作用的危險性也隨著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攝入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人員總結認爲:“本研究結果提示,ALL患兒應該接受營養諮詢,以保證達到抗氧化物質的攝入需要。”
(十七) 惡性淋巴瘤: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J Natl Cancer Inst. 2004 May 19;96(10):780-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150306
《美國癌症研究院院刊》日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年輕成人(15-44歲)多發性硬化症(MS)和霍奇金淋巴瘤(HL),這2種常見疾病在病因學上很可能具有某些相似之處,因為它們都傾向於在特定的家族中發生。丹麥流行病學專家Dr. H Hjalgrim等在該項研究中就這2種疾病的家族發病史以及相互之間是否具有誘發作用進行了綜合評估,分別涉及11,790例MS患者及其19,599位直系親屬,以及4,381例HL患者及其7,388位直系親屬。結果表明,MS患者的直系親屬患HL的危險幾乎是常人的2倍(RR=1.93, 95% CI=1.01-3.71),而HL患者的直系親屬患MS的幾率也至少要比常人增加1倍以上(RR=2.76, 95% CI=1.44-5.31)。
診斷與治療-
N Engl J Med. 2004 Apr 29;350(18):1828-37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4&id=10692
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通過檢測患者體內6種相關基因的情況,可以幫助預測彌漫性B細胞型淋巴瘤患者的預後,這是成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淋巴瘤。來自加州Stanford大學醫學中心的Dr. Izidore S. Lossos等人從66名淋巴瘤患者中採集淋巴結組織標本,並用定量實時聚合?鏈反應的方法檢測其中36種遺傳基因的情況。儘管以往的研究證實,這36種基因都與淋巴瘤的預後直接相關,但是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只有6種遺傳基因與淋巴瘤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分別為:LM02, BCL6, FN1, CCND2, SCYA3和BCL2;根據相應的檢測結果,科學家可以將淋巴瘤患者按照死亡危險的高、中、低進行分類。此外,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遺傳學檢測方法除了能夠預測患者的預後以外,還能夠判斷患者是否可採用新的治療方法以及其療效如何。來自麻省總醫院的Dr. Sridhar Ramaswamy在對上述研究結果發表評論時指出:上述研究結果是腫瘤臨床診斷發展中的里程碑,而且這種方法很容易在臨床上推廣。
治療减小恶性淋巴瘤病人椎骨骨折危险
Am J Med. 2004 Apr 15;116(8):524-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14
韓國研究人員稱,對接受化療的惡性淋巴瘤病人,帕米磷酸鈉(Pamidronate)治療減小了椎骨骨折的危險。漢城Yonsei大學的Dr. Jee Sook Hahn和同事指出,多種常用來治療惡性淋巴瘤的藥物都被認為能促進骨質疏鬆,導致病人增加了椎骨骨折的危險,因此能減少本危險的治療很有意義。Dr. Hahn等在一項研究中對同時接受化療的III或IV期惡性淋巴瘤病人隨機分配予Pamidronate或安慰劑,每3月1次,共12月後,評估病人與骨骼有關的後果。“惡性淋巴瘤病人在開始化療後,常見椎骨骨折和骨質丟失”,該研究組說,“很可能是因為使用了大劑量的皮質甾類藥、烷化劑及繼發的性腺功能減退”。但Pamidronate組的椎骨骨折率為4%(1/25),明顯低於對照組的30%(6/20),p=0.01。而且,Pamidronate組腰椎的骨質丟失也更少(p=0.005)。結論:研究者認為,所有因惡化淋巴瘤接受化療的病人均應考慮Pamidronate或其他有效治療來預防骨質疏鬆。
編譯自:N Engl J Med. 2004 Mar 25;350(13):1287-95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44639
*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3&id=10593
CHOP(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ne)治療為目前治療瀰散性進展性淋巴瘤的標準初始療法,然而以此療法作為高危險病人第一線治療的效果仍未明確。*高劑量化療(HDCT)為Cyclophosphamide, Epirubicin, Vindesine及Prednisone使用2個療程,若有部分反應則再用高劑量Doxorubicin, Cytarabine 1個療程及Carmustine, Etoposide, Cytarabine, Melphalan 1個療程,最後再作自體幹細胞移植(AST)。來自法國Nantes大學醫院的Dr. N Milpied等以隨機試驗來比較使用HDCT+AST與CHOP治療之結果差異。病患15-60歲,患有不同程度的進展性淋巴瘤。研究目標為比較5年無事件存活率(EFS)。結果:共197名病患被隨機分成2組,分別99名接受CHOP療法,98名接受HDCT+AST療法,共有78%的病人完成療程,中位追蹤4年。在預測之5年EFS方面:接受HDCT+AST療法的患者比接受CHOP療法的患者有較高的存活率(55±5% vs. 37±5%, P=0.037),其中高度及中高度危險的病人,使用HDCT+AST療法的患者比接受CHOP療法者有較高的存活率(74±6% vs. 44±7%, P=0.001)。結論:HDCT+AST療法對於成人瀰散性進展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優於CHOP療法。
J Clin Oncol. 2004 Jun 15;22(12):2419-23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64
據報道,對自體同源移植後復發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非清髓的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似乎有希望成為一種治療選擇。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Dr. Issa F. Khouri說,自體同源移植失敗的病人試行大劑量的清髓同種異體移植相當冒險,治療導致的死亡率可能高達40%。研究小組評估了20名自體同源移植後復發的病人行非清髓同種異體移植的效果。15人移植前使用了氟達拉濱(fludarabine)、環磷酰胺和美羅華(rituximab),另5人使用了順鉑、氟達拉濱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所有病人都用了免疫抑制劑tacrolimus和氨甲喋呤(MTX),以預防移植物對宿主反應病。資深研究員Dr. Khouri和同事報告,供者的移植細胞在所有病人體內都存活,中位隨訪25個月後,3年無進展存活率估計為95%。儘管如此,研究者說,該方法用於有化療抵抗性的病人仍俱挑戰性,“我們現行的辦法是通過加入放免療法來更好地控制移植後的腫瘤進展,從而改善病人的後果”。
(十八) 骨髓瘤:
診斷與治療-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6&id=10809
在一項有669名復發或頑固性多發性骨髓瘤病人的大型跨國研究中,bortezomib(Velcade)比大劑量地塞米松(目前本病的標準用藥)顯著更有效和耐受更好。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40屆年會上提交的這項III期試驗結果,證實和延展了II期試驗的結論;這也導致美國FDA在2003年加速對bortezomib的批准。在這個隨機研究中,用bortezomib治療與用地塞米松相比,頭一年的死亡危險減少近30%。“我們得指出這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甚至50%地塞米松組的病人都轉到了bortezomib組,這很重要”,波士頓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r. Paul G. Richardson說。bortezomib組疾病沒有進展的中位時間也顯著長於另一組(5.7個月vs 3.6個月,p<0.0001),“bortezomib有58%的改善,”Dr. Richardson說。雖然bortezomib是一種蛋白質?抑制劑,“但吸引我們的是它的表現不僅僅只是一種蛋白?抑制劑,而這是一個有潛力存在,應予積極研究的領域”。
幫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14
Celgene有限公司日前說,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MM)病人對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omid)的反應率很高,但有超過1/3的病人因為副作用而不得不停用此藥。該公司報告了一項大型後期研究,對使用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的MM病人與單用地塞米松者進行了比較。在前一個II期試驗在新診斷病人中進行,聯用沙利度胺、美法侖(melphalan,Alkeran)和強的松。結果93%的病人骨髓瘤蛋白至少有部分減少,42位病人中有19%為完全緩解,但有36%的病人因為副作用而停下了沙利度胺;且美法侖(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在美國上市的商品名為Celgene)也有較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嚴重的骨髓抑制。與這種藥物聯合的副作用還有血栓和感染,但可用抗生素和抗凝藥解決。另外,14%的病人有中性粒細胞減少症,28%出現便秘,1人死於敗血症,另1人死於肺栓塞。本研究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度會議上提交,參試病人61-80歲。Celgene公司稱,這種口服藥物組合值得進行更多臨床研究。美國FDA也在等待Thalomid能作為治療MM的藥物。
(十九) 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
診斷與治療-
Cancer 2004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17
倫敦英國皇家免費大學醫學院Dr. Amanda Mocroft等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歐洲的HIV感染者中,卡波濟肉瘤(KS)發病率已經降至1994年的10%以下,並指出CD4+細胞計數和高活性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治療時間與KS危險呈逆相關。該研究通過對一項泛歐洲多中心研究(EuroSIDA)中9,803例HIV感染者的分析,評估了1994-2003年期間KS的流行病學趨勢。結果顯示,KS發病率以每年約39%的比例遞減,但每年基於KS而診斷為AIDS的病例數卻保持約6%的穩定比例;在4,014例HAART治療者中,僅41例發生了KS。報告指出HAART治療時間每增加12個月,KS發病危險降低23%;及CD4+細胞計數每增加50%,KS發病危險降低40%。
黑色素瘤有效
編譯自:Int J Cancer. 2004 May 20;110(1):117-24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54876
據一項研究報告稱,以腫瘤微血管為靶標的陽離子脂質體包封紫杉醇(MBT-0206)阻滯了黑色素瘤大鼠腫瘤的生長,並減少了有功能血管的密度。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的Dr. M Dellian等解釋,帶正電荷的脂質體靜注後選擇性地作用於腫瘤的血管內皮細胞,因此,MBT-0206也能到達這兒,這是一條治療的新徑路。研究者對MBT-0206治療同源性A-Mel-3黑色素瘤大鼠的效果進行了評估。結果:MBT-0206治療對腫瘤生長的損害明顯大於紫杉醇(paclitaxel)治療;對腫瘤內微循環的分析,也揭示了MBT-0206治療組對腫瘤有功能的血管密度明顯下降。結論:MBT-0206明顯的增加了藥物的抗腫瘤效能,非凡的微循環變化顯示MBT-0206治療從直接抗腫瘤細胞毒性到抗血管治療的轉換。
N Engl J Med. 2004 Jun 24;350(26):2663-72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6&id=10850
瑞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人母乳中的α-乳白蛋白(lactalbumin)和油酸(oleic acid)結合後的形成物,取名“HAMLET”會殺死癌細胞,導致對傳統治療耐藥的皮膚乳頭狀瘤(SPM)退縮。瑞典Lund大學的Dr. Catharina Svanborg等人局部應用這種物質對40名(166個SPM)常規療法無效的SPM患者進行了隨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中20名患者在每天接受HAMLET治療3週後,SPM平均縮小了75%以上,而在採用含鹽安慰劑對照治療的其他20名患者中,只有15%(3人)SPM縮小了類似比例(p<0.001)。40名患者中有34人參加了第2期試驗,繼續接受HAMLET治療,結果2年後有83%患者SPM全部消失,而且治療中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並保存周遭的正常健康細胞,且對免疫活性和免疫抑制病人相同有效。來自荷蘭Leiden大學的Dr. Jan N. Bouwes Bavinck和Dr. Mariet C. W. Feltkamp隨發評論說:另外,HAMLET對其他HPV-相關疾患的治療與預防作用是需要再做進一步研究。
批准用於治療表淺性基底細胞癌
編譯自:http://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7&id=10900
據路透社芝加哥訊,美國食物和藥品管理局(FDA)日前批准了3M公司的Aldara (imiquimod)可用來治療表淺性基底細胞癌。“這次FDA對Aldara治療表淺性基底細胞癌的批准,以及前不久對Aldara治療光化性角化病的批准都反映出Aldara對皮膚科醫生治療重度皮膚病越來越重要了”,3M製藥公司副總裁Barry Labinger說。Aldara是一種局部應用的免疫反應調節劑,1997年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生殖器疣。今年4月,FDA要求需要更多安全性資料,並用半年時間來評鑑該藥,這預示可能批准此藥的其他用途。據美國癌症學會說,美國每年新發100萬例非黑色素瘤型皮膚癌,其中基底細胞癌估計佔80萬,而約1/4爲表淺性基底細胞癌。FDA對此藥的批准是基於2項涉及364名原發性表淺性基底細胞癌病人的臨床試驗。在這2個研究中,用Aldara軟膏治療後,有75%的病人癌灶得到清除,而安慰劑組只有2%。
(二十) 其他腫瘤
病因與預防-
編譯自:Int J Cancer. 2004 May 20;110(1):87-93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15054872
法國Dr. F de Vathaire等的一項研究顯示,放化療可增加兒童實體瘤患者以後發生軟組織肉瘤(STS)的發病危險。STS是這類患兒在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續發腫瘤之一。該研究納入了4,400例診斷為實體瘤並已存活3年的患兒,對其平均隨訪了15年。隨訪期間共有16例患兒發生了STS,其中14例發生於放化療之後。這些患兒中STS的發病率為普通人群的54倍,其發病危險隨著放療部位放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丙卡巴肼(Procarbazine)的治療也可增加STS的發病危險。研究人員認為,可通過對患兒放射線暴露的監督及減少Procarbazine的聯合治療來降低STS的發病危險。
診斷與治療-
J Clin Oncol. 2004 Apr 15;22(8):1398-403. Epub 2004 Mar 08
編譯自:http://www.oncolink.upenn.edu/resources/article.cfm?c=3&s=8&ss=23&Year=2004&Month=05&id=10735
研究人員報告,在一項新診斷為轉移性橫紋肌肉瘤(RMS)兒科病人(共61人)的II期試驗中,在用環磷酰胺(CTX)後立即用托泊替康(TPT)治療,有一定抗腫瘤作用,且毒性作用可以接受。但是,這些病人的無病存活率和總存活率“依然令人失望”。來自美國芝加哥兒童紀念醫療中心血液科/腫瘤科的Dr. David O. Walterhouse和同事日前發表了這一研究:在本試驗的前6週,病人每在用CTX(每21天內用藥5天,每天250mg/m2)後即用TPT(每21天內用藥5天,每天0.75mg/m2)治療,有效應者繼續用此藥,並在6-41週內結合長春新鹼(VTC)及VAC(VTC、ADM、CTX)輪換使用。15-21週時所有病人的病變區均給予放射治療。結果:總反應率為47%,腫瘤≦5cm的病人有早期效應。但3年時無病存活率只有10%,總存活率只有20%。TPT和CTX都沒有意料之外的副作用,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國立癌症研究所的腫瘤學家Drs. Malcolm A Smith & Barry D. Anderson在隨發評論中說,本研究證實TPT加CTX能耐受,且有一定效應率;試驗設計及進行均良好,對評估TPT、CTX和VTC聯用整合於標準治療的III期試驗有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 另類:國內(包括台灣)癌症研究最新訊息
病因與預防-
摘編自:http://www.haoyisheng.com/main/webShowDoc?channel=physicnew&docID=2004/05/17/1084779906836.xml
近2年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發現7例療效和預後都很差的病人,其中已有4人死亡。最短的1例發病17天就撒手人寰,該科博士生導師薛永權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李天宇通過染色體研究發現,該例是一種國際上尚無報導的血液病新類型。《英國血液病雜誌》和《中華醫學雜誌》5月號都發表了該等的研究論文。這種國際首次證實的血液病新類型,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的一種特殊變型。MDS發病者多為中老年人,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等症狀,病人生存時間一般較長。而新證實的血液病則是在第20對染色體缺損基礎上出現了新的異常,學術上稱之為“20號染色體長臂部分缺失的20號長臂等臂染色體”,這種病人的預後很差,一般治療難以奏效。《英國血液病雜誌》收到薛教授的論文後,邀請國際上研究20號染色體缺失的權威專家予以認證,經確認後專家們認為,這是一項驚人的發現,對於臨床治療此類血液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314/1049777557n.html
臺灣“衛生署”2003年4月8日公佈境內最新十大癌症:平均每9分20秒就有1人患癌症,最常見的前5大癌症分別是肝癌、結腸直腸癌、子宮頸癌、肺癌及乳癌;其中男性口腔癌與女性乳癌分別較上一年增加12%和14%。顯示癌症對民眾健康威脅愈來愈大,引起有關方面嚴重關注。“衛生署”說,臺灣新增癌症人數達56,323人,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252.8人,男性癌症前5名為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及胃癌;女性癌症前5名是子宮頸癌、乳癌、結腸直腸癌、肝癌及肺癌。據分析,口腔癌與男性嚼食檳榔和吸煙習慣有關,乳癌則與飲食西化、高脂飲食日漸普遍有關。統計顯示,若與全球癌症排名相比,肝癌仍是臺灣民眾罹患率最突出的癌症,臺灣男性肝癌發生率僅次於日本和香港而居全球第三;臺灣女性肝癌發生率則高居全球之冠。由於八成以上肝癌、慢性肝炎與B型肝炎感染有關,成人B型肝炎帶原率高達15%至20%,是全球B型肝炎的高流行區之一。“衛生署”指出,自1982年癌症成為臺灣民眾健康頭號殺手起,“衛生署”已草擬完成《癌症防治法草案》,以整合癌症醫療、保健資源,推動有效防治措施。“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臺灣推行多年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及B型肝炎疫苗接種,已成功降低子宮頸侵襲癌及小兒肝癌發生率,未來更將進一步加強煙害及檳榔防制教育,有效減少吸煙與嚼檳榔人口,以期降低民眾肺癌、口腔癌發生率。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213
臺灣“中央研究院生農所”的專家最近指出,藉由合成CB1b勝肽(Peptide)將其基因轉移至煙草,將使煙草具殺肺癌細胞功能。這項抗肺癌煙草可望在一兩年內問世,未來將進一步研究兼具可抗鼻咽癌的煙草。中研院副研究員陳惠民指出,據實驗室研究,這種CB1b勝肽對肺癌的療效,較目前常用的5種肺癌藥物高出1.5倍至13倍。且CB1b勝肽是蛋白質氨基酸,因此它不會傷害正常的細胞。有鑒於此,若能以預防的方式使吸煙者在抽煙時,同時防止癌細胞的滋長,將減低肺癌的發生率。這種藉由吸入讓藥物進入體內的方式,還具有提高療效的優點。一般藥物透過吞食方式進入體內,由於在消化過程中蛋白質消化酶會對藥效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藉由吸入方式讓藥物進入體內是較好的方式。陳惠民表示,全球有12億人吸煙,而吸煙人罹肺癌比例是一般人的16倍,“抗肺癌香煙”未來若上市,商機將十分可觀。不過,陳惠民表示,雖然煙草未來有機會可抗癌,但吸煙本身壞處仍存在,像是口腔癌、鼻咽癌等。他們也正在研究是否可能讓民眾不必吸煙,用嚼煙草的方式攝取CB1b以抗肺癌。
摘編自:http://www.39.net/LiverDiseases/LiverCancer/zhiliao/28956.html
2004年春肝病防治研究進展國際研討會在深圳舉行,由深圳市中醫院肝病科與美國費城著名的醫學院合作,在實驗室裏初步發現了肝癌前抗體5項,使目前發現並阻斷肝癌發展的時間,從早期肝癌提前到肝癌形成前。據介紹,我國是肝病大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佔人口的10%,其中有1/3發展成慢性肝病,8%發展成肝癌。肝癌已上升為我國腫瘤死亡率的第二殺手。在研究中,國家重點中醫肝病專科深圳市中醫院肝病科的專家們,發現乙肝病毒中的X基因,對乙肝致癌有關鍵性作用。為此,專家們與美國著名的肝病與微生物分子學專家們展開合作,在實驗室裏發現肝癌前抗體5項。此前,人們只能依據甲胎球蛋白出現達3個月以上等條件,來診斷乙肝患者是否已惡化為肝癌。但這一肝癌標誌物只能確診70%的病人,且此時肝癌已經形成。新發現的這一抗體,比甲胎球蛋白出現的時間更早,且在肝癌形成前。因此,病人贏得了阻斷乙肝向肝癌發展的時間。為深入進行研究,該機構最近又以“早期肝癌標誌物的研究”向美國國立衛生院申報了科研資助專案。
診斷與治療-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2648
據悉,香港長江生命科技集團、香港大學醫學院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合作進行的抗癌藥物,已完成體外及動物體內測試,產品對癌細胞,特別是對膀胱癌和乳腺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胃癌及大腸癌也具抑制作用,經動物體內測試顯示,裸鼠體內的人類胃癌細胞可被抑制,與非服用產品組相比,其腫瘤體積顯著減少。研究人員首先將人類胃癌腫瘤組織移植至裸鼠體內,然後分開4組進行研究,發現產品主要是通過減少癌細胞增生和加速癌細胞凋亡,從而達致抑瘤的效果。產品測試已進入人體測試階段。部分測試結果顯示,食欲、體力、敏感、睡眠、排泄及體重得到明顯改善。預計產品在經過人體測試後,可於1年半後推向市場。香港大學醫學院藥理系講座教授曹之憲表示,患上胃癌與環境及飲食有很大關係,其中包括與中國人愛飲熱茶也有關。曹教授呼籲市民不要偏食或吃太刺激的食物,喝酒也要適可而止,以保持身體健康。
摘編自: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02/1_20040205_73734.html
香港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學日前聯合宣佈,雙方合作進行的乳癌和前列腺癌研究項目正式啟動。雙方將合作測試長江生命科技開發的抗乳癌和抗前列腺癌產品的有效性,並建立全球首個華人乳癌和前列腺癌癌變基因資料庫。在為期約2.5年的聯合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以人類的乳癌和前列腺癌細胞為物件,為產品進行試管及動物體內臨床前研究,測試產品的免疫調節能力和抑制腫瘤生長的成效。同時建立一個全球首創、特為華人而設的藥物反應基因資料庫,尋找對抗癌產品有反應的基因,以有利於日後開發適合華人的特定抗乳癌和前列腺癌產品。香港醫管局的最新資料顯示,乳癌是香港患癌症婦女中的“頭號殺手”,每23名香港女性中便有一人受到乳癌威脅;而前列腺癌也在香港10大男性癌症中排第7位。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4月公佈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100多萬宗乳癌病例,是發病率第2高的癌症;前列腺癌和睾丸癌病例則約為25萬宗。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2833
國內外不宜手術的晚期癌症患者企盼得到有效治療的願望終於變成現實。日前,我國國家衛生部納米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聯合研製成功的醫學高科技成果“納米粒子導入腫瘤熱療系統”,在湘雅醫院首次投入臨床應用獲得成功。來自中美兩國的腫瘤醫學頂級專家威廉.查理斯教授、張浩偉博士、孫燕教授等20多人現場觀摩了臨床應用過程。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一技術的開發成功,是世界腫瘤研究和臨床醫療領域取得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成果。經國際聯機檢索確認,該成果屬世界首創。當前廣泛使用的化療、放療治癌方法毒副作用大;手術治療對初期和中期癌症雖有一定療效,但創傷大,容易產生併發症,尤其不適合晚期癌症患者;而剛剛興起的腫瘤熱療技術雖優於上述療法,但它只能進行局部治療。為尋求一種更加先進的治癌方法,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的張陽德教授領銜的課題組,與美國腫瘤醫學專家聯合攻關,研製成功了納米粒子導入腫瘤熱療系統。該系統的最大優勢是,充分發揮了納米粒子本身具有的治療癌症的特性和它能夠自由進入腫瘤細胞等強大功能,使得熱療對癌症的治療更加均衡、安全。該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實體腫瘤的治療。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2871
對癌症病人使用的放射療法和化學藥物療法,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累及正常細胞,治療效果不盡人意。爲此,科學家們都在探索更好的治療技術與方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鄭樹教授領導的“微囊化功能細胞的研製及抗腫瘤研究”課題組,從2000年12月開始開展對微囊化功能細胞製備及抗腫瘤的研究,經2年餘時間的潛心研究,成功地研製出我國首台多通道微囊發生器,製備出大小均勻的海藻酸鈉微囊,填補了我國在應用微囊化轉基因功能細胞治療惡性腫瘤方面的空白。經實驗研究證明,該微囊具有良好通透性、牢固性及與人體高度生物相容性,對人體安全,不會發生排異反應。其體積與人體細胞大小相仿,可以在血管內隨血流達到需治療部位。微囊起到“裝載”抗癌物質的載體作用。可以直接包裝藥物,如免疫增強劑或免疫抑制劑;也可以包裹分泌一種特殊物質的細胞,如帶有能分泌人內皮抑素(hEN)基因的細胞,細胞分泌的hEN通過微囊滲出,使供給癌細胞營養的血管不能生長或萎縮,最終使癌細胞“餓死”。這項研究同時在hEN基因修飾細胞的建立及微囊化SWI38-hEN細胞的生物效應研究、微囊化mIFN-γ和mIL-12基因修飾細胞的建立及其抗腫瘤免疫效應研究、人Maspin基因修飾細胞的建立及其微囊化細胞的抗腫瘤研究等方面都獲得突破。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2903
美國癌症協會、中國抗癌協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004年5月21日聯合宣佈:將合作開展防治癌症的研究,以降低癌症對中國人民的危害。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徐光煒教授在新聞發佈會上稱,這三家機構已在控制煙草和腫瘤防治領域達成共識,並決定將在腫瘤防治研究、煙草控制干預項目、專業人員培訓、健康教育、乳腺癌普查以及相關資訊交換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目前,癌症死亡率已居中國各種疾病之首,佔全部死因的五分之一。其中肺癌和乳腺癌的上升速度最快。中國每年用於癌症的醫療經費已超過八百億元人民幣,佔全國衛生總經費的五分之一。美國癌症協會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癌症協會,成立於一九一三年;中國抗癌協會是中國唯一的腫瘤專業協會,成立於一九八四年。國家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官員馮月菊、美國癌症協會全國總裁約翰.司夫瑞、中國疾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凡出席了發佈儀式。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078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利用內鏡超聲介入技術,日前在國際上率先成功開展了內鏡超聲引導下注射、輔助消化道黏膜下腫瘤內鏡切除的研究及應用;同時成功開展了各種內鏡超聲介入技術的系列研究,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是利用該技術進行的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據該院內窺鏡中心副教授孫思予介紹,消化道黏膜下腫瘤是臨床上的常見病。通常的治療方法是根據消化道病變的不同位置,實施開胸或開腹等手術,因這類病變位於消化道的深層,如果採用一般的內鏡下切除方法,常併發出血,穿孔和切除不徹底。針對這一情況,課題專家組首次將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注射輔助,應用於上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的內鏡切除。該技術不僅使患者免於手術之苦,也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腫瘤的切除更加徹底,同時明顯提高了術後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已治療黏膜下各類腫瘤病人363例,經術後6~52個月隨訪,治癒率達96.7%。該院除成功完成上述研究外,還在國內率先完成了內鏡超聲引導下的腹腔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晚期胰腺癌疼痛、對胰腺假性囊腫行內引流治療、腹腔和縱隔的注射治療、胰腺及消化道周圍淋巴結進行的內鏡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等研究及應用,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及療效。
摘編自:http://health.511511.com/az/news/05.asp
第四軍醫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經過10餘年的艱苦攻關,我國抗腫瘤基因工程藥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國家一類新藥重組改構腫瘤壞死因素(TNF)研製成功。目前,該藥獲得國家批准正式應用於臨床。據悉,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准上市的全身應用的TNF類藥物。該中心主任張英起教授致力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其中TNF是迄今發現的抗腫瘤活性最強的細胞因素,它對體外多種腫瘤細胞株有明顯的細胞毒性,而對正常細胞無殺傷作用。80年代,歐美曾對TNF展開臨床研究,但由於毒副作用嚴重而被迫終止。如何提高TNF的治療作用、降低其毒副作用成為TNF能否作為抗腫瘤藥物的關鍵性問題。1992年,張教授開始了低毒高效重組人TNF衍生物的研究,他帶領課題組應用蛋白質工程技術,對天然人TNF進行分子結構的改造,將其毒性與活性分離,經過了3年的努力,終於篩選出一株高活性低毒性人TNF的突變體。改造後的這株TNF與天然重組人TNF相比,毒性降低了100-1,000倍,但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活性和抑瘤作用達到60%以上。1998年,該研究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經過Ⅰ、Ⅱ、Ⅲ期500多例臨床實驗表明,該藥適用於聯合化療,對實體瘤進行治療無明顯副作用;對肺、胃、腎、腸等惡生實體瘤的治療有效率達到27.8%,尤其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有效率達到50%。它的研發成功,標誌我國抗腫瘤生物治療藥物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422/12dd.html
據報導,臺灣肝癌研究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日前研發出肝癌篩檢晶片,只需一滴血,就能檢驗人體是否帶有肝癌致病基因,現已著手準備臨床研究,預計年底就能正式上市。臺灣大學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發表了台灣第一個生物樣本管理平臺BioBank“生物樣本庫管理系統”,在外科主任李伯皇領導下,研究小組已將這套系統實際運用於肝癌及胃癌手術的檢測收集,陸續研發出胃癌及肝癌等檢測晶片。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楊卿堯表示,肝癌晶片具有早期偵測、預後評估以及藥物治療等多項功能,只需幾滴血,就能篩檢出體內是否有致癌基因,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另外,目前肝癌病患在手術後幾乎都要接受化療,透過肝癌晶片找出患者基因功能及表現,就能準確預估腫瘤的預後,給予適當的化療。至於藥物治療方面,晶片能夠精確地找出病患體內致癌基因的訊息傳遞功能及表現方式,臨床上就可以使用抗血管增生藥物來殺死癌細胞。楊醫師表示,這項成果仍須進行臨床研究,預計在年底就能正式與民眾見面,對於肝癌患者及高危群來說,可謂是一大福音。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407
日前,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專家在全球首先發現了RhoC是導致肝癌擴散與轉移的關鍵性基因。這項成果已於6月14日在國際癌症研究學術權威雜誌《英國癌症研究》(BJC)上正式發表。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一直被認為是晚期肝癌而禁忌手術的孤立性大肝癌,大多數竟是早期肝癌,手術療效十分顯著。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的攻克,使目前佔被診斷為晚期肝癌總人數50%左右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獲得了通過手術治療延長壽命的機會。目前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病人達100多萬例,我國約佔一半,其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肝癌術後的復發轉移是導致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湘雅醫院始於1993年由楊連粵教授領銜的肝癌研究課題組,對肝癌的發病機理、復發轉移規律和手術治療等新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在理論與臨床上都獲得重大進展。2003年突破了肝門區大肝癌以往不能施行手術切除的禁區,攻克了切除10cm以上巨大肝癌的難題,探索並總結出了各種複雜性肝癌手術治療的關鍵性技術,在國際上獨家提出並建立了研究孤立性大肝癌的理論體系;推翻了醫學界一直認為孤立性大肝癌不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的觀點,證明了這類肝癌不能以其體積大小來判定是早期還是晚期。研究發現,臨床診斷中的絕大多數孤立性大肝癌屬早期肝癌,能夠安全切除。目前他們已為270多例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成功地實施了手術切除。專家還對與診斷肝癌復發與轉移相關的8,000多個基因進行大規模篩選,運用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研究,發現並證實了RhoC是導致肝癌擴散與轉移的關鍵性基因。這一重大發現,為肝癌擴散與轉移的預防和治療找到了新的重要途徑。國內外醫學權威指出,這項重大成果對於攻克肝癌及其他癌症診治難題都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楊教授表示,下一步他將與國內外權威研究機構合作,聯合對RhoC進行應用開發,並廣泛開展與研究癌症相關的國際合作。
研製成功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421
據最新公佈的官方消息,我國日前已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個白血病病毒診斷試劑。該診斷試劑是由廈門大學、中國藥品生物製品鑒定所、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和莆田市中心血站共同研製成功的。專家鑒定認為,該試劑是“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重組抗原及抗體診斷試劑盒的研製”專案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自主研究出的第一個HTLV(白血病)篩查試劑,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悉,在國內,輸血是感染白血病的一個重要途徑,因而該病毒診斷試劑的研製成功和應用,將大大提高輸血的安全性,降低感染白血病病毒的機會。目前該試劑已從7,000多名獻血者的血液中篩查出2例陽性。
摘編自:http://web.haoyisheng.com/main/webShowDoc?channel=tradenew&docID=2004/06/29/1088496505436.xml
歷經15年,由解放軍第202醫院完成的“人類消化系惡性腫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株庫的建立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人消化系惡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株庫”,並從分子、細胞和整體三個水平研究了它們的生物學特徵。據課題主持人該院的脫朝偉教授介紹,建立人消化系惡性淋巴瘤株的原位移植模型和高轉移模型系統,是開展惡性淋巴瘤研究的前提。課題組採用先進的外科原位移植方法和裸鼠體內純化篩選的技術路線,成功地建立了世界第一個“人消化系惡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株庫”。這些模型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瘤組織結構和其生物學特徵,而且完整地類比了惡性淋巴瘤患者的自然臨床過程。消化系惡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高轉移模型是當今國際上建株最早、科系最多、傳代最長,生物學特性與人的惡性淋巴瘤最相似的動物模型系統。人消化系惡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瘤株庫的建立,為我國消化系統惡性淋巴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提供了先進的科研平臺,也使篩選新的治療藥物等干預措施成為可能。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456
近年來,腫瘤的生物療法發展迅猛,各種生物反應調節劑層出不窮。安徽濟民腫瘤研究院的研究發現,通過啟動體內的巨噬細胞,可以使其直接分泌高活性化學介質作用於腫瘤細胞的結構或代謝,影響腫瘤的血供,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釋放多種細胞因數,起到抑瘤作用。課題組經過反復實驗,篩選出幾種成熟的多價疫苗,按一定的比例組成抗腫瘤免疫調節劑組方IMC,被稱為“疫苗雞尾酒”,經和高分子化合物乳化成乳濁液,再經流通蒸汽滅菌30分鐘後,供淺部皮下注射。經動物實驗證明,IMC對肝癌、肉瘤、膀胱癌、惡性黑色素瘤等的抑瘤率達到50%-64%,和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某品牌腫瘤免疫調節劑相比,抑瘤作用有很大提高,顯示出“疫苗雞尾酒”的明顯優勢。日前,在“疫苗雞尾酒”研究進展的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腫瘤學家王振義教授建議安徽省進一步組織開展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讓這種新的治療方法更好地為癌症患者服務。研究中還發現,IMC還對腫瘤患者具有鎮痛作用,鎮痛率達到69%-81%;IMC與化療藥並用,具有顯著的藥物增效作用。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426/137e.html
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h-R3是採用基因工程、單細胞克隆等現代生物技術研製的高科技生物藥品,是一種專門針對腫瘤細胞中表皮生長因數受體(EGFR)高表達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物導彈”。可用來治療頭頸部、胃、肺、乳腺、結腸、直腸、食道、宮頸等器官的上皮源性腫瘤。h-R3是世界上第3個被批准用於治療實體瘤的單抗藥物,也是中國第1個基因工程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項目完成後,將填補我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空白,解決我國哺乳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這個重要的技術瓶頸,大大促進我國生物醫藥規模的擴大和產業化水平的提高。這種藥物的臨床研究在北京、廣州、福建、四川、湖南等多家國內著名腫瘤醫院全面展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據臨床不完全統計表明,和放療結合,人源化單抗h-R3能顯著提高癌症治療的有效率和治癒率。目前II期臨床研究已近尾聲,計劃今年內將臨床研究報告呈報國家藥監局。該人源化抗EGFR單抗產品在治療上具有和美國Imclone公司同類產品Erbitux (cetuximab)有相同的適應症,美國FDA 2004年2月12日宣佈批准Erbitux用於已發生轉移的晚期直腸癌的治療。Erbitux是第1種被批准用於此類適應症的單克隆抗體,但該產品為半人源化產品,而我國的產品已實現接近全人源化,因此,較之Erbitux具有較少的毒副作用,臨床應用前景更好。國際醫藥界對這種藥物也相當重視,德國的一家醫藥公司前不久得到古巴的授權,負責開發歐洲市場。美國加利福尼亞的CancerVax公司,正在向美國政府申請,希望和古巴合作將這種新藥推向美國市場。
中醫與中藥-
摘編自:http://www.37c.com.cn/info/message/200405/200405089.xml?tmp=.5971338
我國中南大學茶與健康研究室日前宣佈,首次運用基因晶片技術揭示了茶中多酚類化合物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抗白血病的分子機理,從而揭開茶誘導癌細胞“自殺”之謎。人類由此在研製開發高效、低毒的抗白血病藥物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EGCG是茶中多酚類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可能的抗癌作用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早在1997年,該研究室就已經發現該EGCG可誘導癌細胞“自殺”——流式細胞術觀察到EGCG一定濃度和時間內白血病細胞的凋亡率達到71.76%,但其作用機理並不十分清楚。該研究室教授曹進等專家為攻克這一難題,運用基因晶片技術,對EGCG作用後的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HL-60細胞系進行了基因表達譜的研究,並以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對基因晶片分析結果進行了驗證。結果發現,EGCG可抑制癌基因的低表達、誘導抗癌基因的高表達,這些基因的表達改變提示,EGCG主要是通過影響蛋白質降解、DNA複製與修復、細胞週期和信號傳導通路等過程,而誘導白血病細胞“自殺”的。經衛生部授權的醫學資訊檢索機構查閱國內外資料庫後證實,這是全球首次運用基因晶片技術對茶中多酚類化合物EGCG抗白血病的基因表達譜所進行的研究。基因晶片又稱DNA微陣列,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人類基因組計劃快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以同時比較一大批基因在不同組織、不同類型的腫瘤以及不同情況下的表達情況,從而發現基因通路和調控網路,而傳統方法一次僅能檢測一個或幾個基因的表達。
摘編自:http://www.haoyisheng.com/main/webShowDoc?channel=mednews&docID=2004/05/07/1083910256493.xml
香港衛生署發言人日前宣佈:將從2004年6月1日起,停止進口和銷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及其製劑。據最近調查,病人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後出現不良反應的結果,顯示市場上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品種確實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根據文獻報導,長期過量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會導致腎衰竭、尿道癌等藥物不良反應。含馬兜鈴酸藥材雖然品種眾多,但較常用藥材只有數種,包括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青木香和天仙藤。
摘編自:http://www.lyconet.com/news/one_pro.asp?id=70
研究工作者最近發現,有“仙草”之稱的靈芝對肝癌生長確實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靈芝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草藥,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三萜類化合物是靈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最近,課題組通過實驗發現靈芝酸在低劑量時對肝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中等劑量時對宮頸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高劑量時對人的正常細胞才顯示抑制作用。隨後,他們又研究了靈芝中這種有效成分對裸鼠體內肝腫瘤生長的作用,對比發現,它相對於一般化療藥物毒副作用較小。據課題組成員徐建蘭教授介紹,靈芝酸在低劑量時對肝癌的抑制率高達74.9%。從靈芝及靈芝破壁孢子粉中萃取分離提純的抗癌活性物質,在低濃度下能阻斷癌細胞的DNA合成,破壞癌細胞的信號系統,多功能調控失常的細胞基因。
摘編自:http://www.39.net/disease/carcinoma/shouye/jrt/46206.html
不同癌症的致癌因素不同,茶對不同癌症的預防效果也不同。簡述各種癌症預防效果如下:消化道癌症:1991-93年上海的調查,發現每天飲用綠茶者胃癌發病比不飲綠茶者降低29%。臺灣1990年也發現飲用綠茶比不飲茶者胃癌發生率顯著降低,但飲用紅茶對胃癌發生率無影響。日本的胃癌發病率高,但產茶區的胃癌發生率顯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以下,有報告喝綠茶的人群其胃癌發生率低於不飲茶者。1994年上海調查發現綠茶能降低食道癌,尤其是戒煙及不飲酒者更為明顯。1990-93年上海調查綠茶能降低大腸、直腸及胰臟癌之發病率約18-37%,且飲茶量愈大,發病率愈低。1996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停經期婦女發現飲茶量與消化道癌症成反比,每日飲茶2杯以上者癌症發病率與不飲茶或偶而飲茶者降低32%;每天飲茶4杯以上者降低63%,尤以口腔、咽部、食道及胃癌減低更顯著。但美國學者認為茶與咖啡都不能阻止大腸及直腸癌復發率。肺癌:茶與肺癌報告較少,1995年日本分析肺癌患者,發現飲用部分發酵的日本茶,能降低肺癌發病率50%,主要是鱗癌,對腺癌影響不顯著,而且與飲茶量有關,飲茶量愈多,發病率愈低,尤其女性特別顯著。每天喝1-4杯與喝10杯以上的肺癌發生率分別為不飲茶者為77%與38%。泌尿道癌症:1996年愛荷華州對停經婦女長達8年之觀察及研究,發現每天飲茶2杯以上能降低泌尿道癌症發病率60%,可見經常飲茶可能有預防泌尿道癌症。
摘編自:http://www.39.net/disease/carcinoma/shouye/jrt/46132.html
古時,人們不可能知道癌症的本質是什麼,但在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已經認識到一般的藥物對癌症無濟於事,便試圖用劇毒藥物來對付它,此即“以毒攻毒”的由來。具有“以毒攻毒”作用的藥物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幾大類:動物類:蠍子、蜈蚣、斑蝥、蟾蜍、水蛭,紅娘子、守宮、蛇莓、河豚油、土鼈蟲、蜣螂等。礦物藥:雄黃、硇砂、砒石、輕粉、鉛、銅、鐵等。植物藥:藤黃、常山、蓖麻、馬錢子、洋金花、生附子、烏頭、六方藤、八角蓮、芫花、大戟等。採用上述藥物治療腫瘤,有些具有一定的效果,甚至還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單方、偏方或驗方。例如,據傳蟾蜍酒可治療膀胱、鼻咽、胃、食管、肝、肺等部位的惡性腫瘤;獨角蓮外敷可治療淺表的腫瘤等。目前社會上不時傳出的所謂“抗癌特效藥”,絕大多數都是“以毒攻毒”藥的配方。然而,無論從歷史的經驗還是從現代的科學觀點來看,“以毒攻毒”治療癌症的效果不容樂觀。到目前為止所取得的抗癌成就,主要還得歸功於現代醫學。中西醫學專家們都認為,中醫藥暫時還不能作為治療癌症的首選療法,它只能與手術、放療、化療等配合使用,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偏信“以毒攻毒”之類的單方、偏方而摒棄現代醫學治療,只會得不償失、貽誤病情;凡是“以毒攻毒”的藥物都具有相當的毒性。例如,蟾蜍可引起心肌損害;硇砂製劑對食管、胃粘膜有破壞作用,長期或過量使用,可引起嘔吐、腹瀉或消化道出血。即使是小量長期服用礦物類藥物,也有蓄積中毒之弊。植物類藥物則常導致胃腸功能受損,耗傷內液。許多晚期腫瘤患者,輕信謠傳,濫加試用,使本來已十分虛弱的身體猶如雪上加霜,以致病情更趨惡化。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618
日前,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中草藥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的提煉物可以用來對付癌組織。半枝蓮是一種類似薄荷的唇型科植物,在傳統中藥方面用來治療腫瘤。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專家發現,半枝蓮的提煉物製成的一種藥可以破壞為癌組織供應血液的血管。研究人員說,這種藥比較一般的常用抗癌藥好,因為,一般的藥物對健康細胞和癌細胞同樣起作用。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麥高恩教授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癌症病人身上使用這種新開發的藥物。到目前為止,有關的實驗都在實驗室中進行。專家在實驗中所使用的是來自人體的乳腺癌和肺癌組織。研究發現,半枝蓮提煉物主要針對癌組織的血管,使癌組織因為得不到氧氣和養分供應而壞死,且具有獨特的選擇性,只對付為癌組織供應血液的血管,並不危害那些連接到正常組織的血管。不會令病人出現傳統抗癌藥物那麼多的不良反應。英國癌病研究組織發言人說,半枝蓮在中國傳統醫藥中一直用來治療包括一些腫瘤在內的多種病症,現在的發現確實令人感到非常有興趣;有關方面一定要對半枝蓮的有效成分作更深入的研究。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423/12f9.html
“金復康”是國家中藥三類治療肺癌新藥。根據肺癌患者正氣虛損、陰陽失調、邪毒乘虛而入,邪滯于肺,鬱久化熱,耗氣傷陰的病理表現和針對臨床肺癌患者中以氣陰兩虛證和陰虛內熱證者為多見(約佔肺癌總數的78%)的特點,經臨床及藥效試驗,精選了益氣、養陰、補腎等扶正中藥為主,佐以清熱解毒中藥組成方藥製成。方中黃芪、北沙蔘等補氣養陰、潤肺止咳;麥冬、女貞子等養陰生津;石上柏、石見穿、重樓三味清熱解毒,針對肺癌之邪毒而設,另設淫羊霍等苦溫補陽藥,起著“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陰得陽升源泉不斷”的作用。經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上海第一肺科醫院、蘇州市中醫院、湖南省腫瘤醫院、江西省腫瘤醫院於1996年7月進行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金復康”能有效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總有效率達83%。為純中藥製劑,安全無毒副作用。目前,上海中醫藥大學劉嘉湘教授等仍在對該製劑作深度研發,並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美國HARMONEXLLC公司合作,為獲得美國FDA認可已通過了Ⅰ期臨床試驗;目前正進行Ⅱ期臨床試驗。
摘編自:http://www.39.net/disease/carcinoma/zhongxin/zlxzx/47680.html
近十幾年來,有許多學者報道了人蔘的抗腫瘤作用。研究發現:人蔘中的抗腫瘤有效成分主要是人蔘多糖和人蔘皂苷。人蔘多糖的抗腫瘤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來實現的,可以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對腫瘤細胞具有抑制作用,但無直接殺傷作用。毒性很小,口服應用十分安全。人蔘總皂苷的抗腫瘤作用,多有學者進行研究,其抗腫瘤作用的可能機制是殺傷腫瘤細胞,對天然殺傷細胞(NKC)的活性具有增強作用,同時又促進NKC分泌干擾素(IFN)和白細胞介素-2(IL-2),進一步增強其抗腫瘤作用。人蔘總皂苷還可以提高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功能,也促進特異性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體液免疫,從而發揮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隨對人蔘研究的深入,日本學者首次從紅蔘(人蔘經蒸製、烘乾後得到的製成品)中發現了人蔘皂苷Rh2,其在紅參中的含量約在十萬分之一左右。藥理實驗:Rh2對體外培養的低分化高惡性度的黑色素瘤B16具有很強的誘導再分化作用,顯著抑制B16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細胞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Rh2可以使B16細胞阻斷在G1期和S期,使G2期細胞數顯著下降,細胞核縮小,胞漿體積增加,進一步證明具有誘導再分化作用;提示在腫瘤的手術治療前和治療後應用,可以提高和鞏固治療效果。此外,Rh2的應用在防止腫瘤轉移方面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又經長期動物毒性實驗證實Rh2口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作為功能食品或藥品開發。
摘編自:http://web.haoyisheng.com/main/webShowDoc?channel=mednews&docID=2004/07/07/1089168583799.xml
20多年前,日本學者在人蔘中發現一種叫Rg3的單體物質,具有很強的抗腫瘤復發轉移的作用,當時引起國際醫學界強烈反響。Rg3在自然界極其珍貴,人蔘中含量僅為十萬分之三,實驗室提取工藝複雜、成本昂貴,不能進行產業化生產而應用於臨床。許多國家曾對Rg3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大量研究,均未獲成功,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我國兩位藥學研究專家富力和魯岐博士,歷經5年的刻苦實踐、反復研究,首創了特殊的製備工藝,實現了Rg3工業化生產,並經過深入臨床研究,開發出我國第一個中藥單體I類抗癌新藥蔘一膠囊。其專利的工藝研發,世界獨一無二。腫瘤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供給,當腫瘤直徑小於2mm時,通過直接吸收周圍組織的營養生長;長到2mm以後,吸收組織的營養就不能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了,需要血液提供更豐富的營養。如果沒有血管,腫瘤得不到養分,就不能生長而自行消亡。腫瘤會刺激周圍組織的血管向腫瘤內長出新血管,得到血液供養而惡性生長;癌細胞還會隨著血液擴散到機體其他組織繼續繁殖。癌症背後真正的元兇是腫瘤新生血管,抑制腫瘤血管的形成、生長,就等於切斷了腫瘤的供養與擴散途徑,癌症的治癒就有了保障。蔘一膠囊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唯一通過Ⅳ期臨床試驗並被批准上市的腫瘤血管抑制劑抗癌藥。其藥用成分Rg3能夠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斷其生長,破壞其血管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蔘一膠囊對正常的細胞組織沒有任何傷害。
摘編自:http://www.yiyee.com/yynews/viewnews.asp?id=13583
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中藥抗癌康萊特注射液日前獲得俄羅斯聯邦衛生部批准,作為治療癌症處方藥在俄全面進入臨床使用。這標誌著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傳統中藥製劑實現了走向國際的百年願望,完成了零的突破。康萊特注射液是原浙江省中醫院藥物室主任李大鵬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經過20年研究成功的高科技成果。它採用現代科技工藝、醫學實驗方法和嚴格的西藥質量標準,從傳統中藥薏苡仁中提取分離出的既能抑殺癌細胞,又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抗癌活性化合物,研製成可供靜脈注射的雙向廣譜抗癌乳劑。經國家權威醫學研究機構證實,其抗癌機理具有多種作用機制,改變了中藥抗癌只是輔助用藥的觀念,注射劑型可發揮藥物百分之百的生物利用度,結束了中藥只能口服的歷史。自1997年起,該研究成果由浙江康萊特藥業公司正式投產,連續5年居於全國抗癌藥銷售第一。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二千多家醫院臨床使用該藥,迄今已為四十萬例癌症患者進行了有效治療。目前,該藥的活性化合物、製備工藝以及製劑配方均已獲得中國、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在俄羅斯進行的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它對肺癌、胃癌等惡性腫瘤具有良好療效,聯合化療方案的綜合療效提高1倍以上,能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且無任何明顯毒副作用。作為對中藥抗癌藥物研究成果的肯定,原為研究員的李大鵬已被俄羅斯醫學科學院聘為第12位外籍院士。據知,美國於2001年已批准康萊特在美國進入臨床試驗,目前I期臨床試驗已經在鹽湖城圓滿結束,並取得預期效果;將繼續進行II、III期臨床試驗。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415/488n.html
複方萬年青抗癌膠囊是獲的國家藥品監督局批准文號的抗癌新藥,上市以來獲的驚人療效。該膠囊所含的虎眼萬年青皂甙是一抗癌作用超乎異常的物質,該成份抗癌活性比目前臨床使用的紫杉醇,阿黴素和喜樹鹼等抗癌藥強十倍,甚至百倍。並且無副作用,將為眾多癌症患者帶來福音。部份患者服藥1週即可有明顯療效,多數患者經1至2個療程即達到縮小腫瘤至消失。複方萬年青抗癌膠囊對胃癌、肺癌、肝癌、腸癌、食道癌、胰腺癌及腦瘤患者治療有非常好的療效。該藥目前在青島市中醫秘方研究院腫瘤門診全國獨家上市。
摘編自: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420/1298.html
雷公藤是中草藥的瑰寶,由於其應用面廣、療效顯著,且對疑難頑症具有獨特治療作用而成為研究的熱點。近年來,我國對雷公藤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突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秦萬章教授等科研人員在雷公藤藥物的研究中發現了抗腫瘤的一種單體,為進一步開發新藥提供了依據。日前在上海召開的全國雷公藤研究學術會議,18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與來自美國、日本和法國的醫界同行參加了這次會議。代表們就雷公藤的最新科研成果、進展和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廣泛研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