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印度将在一个更大港口对朝鲜货船作进一步检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9:52
东方时事090824[ZT]印度将在一个更大港口对朝鲜货船作进一步检查
  
  【新德里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因怀疑朝鲜一艘船只载有核货物在安达曼群岛对其进行了检查,印度官员周四(20日)表示,这艘朝鲜船只已被护送往一个更大港口作进一步调查。
  
  这艘MV Mu San号朝鲜船只两周前被印度海岸卫队扣留。
  
  核专家对这艘船进行了初步调查,没能发现船上有任何核燃料或核材料,但官员们称他们将继续在托运的糖中搜寻核材料,并继续审讯39名船员。
  
  负责调查该案的高级警官Ashok Chand表示:“这艘船已经被转移到安得拉邦的卡基纳达,作进一步调查。”
  
  官员们表示,在一艘海岸警卫船和警方的护送下,MV Mu San号周四早些时候驶离布莱尔港。
  
  官员称,船上载的糖可能会被完全卸下来,并会对该船进行彻底检查。
  
  一名警官称:“这艘船不可能呆在安达曼,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大的港口来容纳这艘船以及足够的空间来放置货物。”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印度)核专家对这艘船进行了初步调查,没能发现船上有任何核燃料或核材料,但官员们称他们将继续在托运的糖中搜寻核材料,并继续审讯39名船员。
  
  ●仅就“时间”而言,我们相信:“两个星期”的时间完全够了
  
  我们知道,朝鲜的这艘船(MV茂山号)是在“两个星期”之前被印度海岸卫队扣留的,因此,仅就“时间”而言,如果“检查者”果真是“就事论事”、且有心“彻查该船”的话,那么,我们相信:“两个星期”的时间完全够了。
  
  显然,在“(印度)核专家对这艘船进行了初步调查、没能发现船上有任何核燃料或核材料”、以及“印度官员表示这艘朝鲜船只已被护送往一个更大港口作进一步调查”的背后,起码隐藏了这样几个看点:
  
  第一:就目前而言,毫无疑问,在美国人生怕朝鲜向中东(伊朗)进行核扩散的档口,航行在“非常靠近”中东(伊朗)的海域,被印度扣下的这只朝鲜船,如果果真装有核燃料与核材料,那可是天大的事情,用美国人的话说,那将是直接冲撞了美国核心利益的红线,在美印“核关系”如火如荼的今天,如果没有“别的原因”,在已经出手扣船、而朝鲜官方也没有“大声抗议”的情况下,印度哪有不尽快“彻查该船”、“以正视听”的道理?
  
  ●“两个当事人(印度与朝鲜)”似乎都表现得不急于“以正视听”!
  
  显然,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在印度“不着急”去“彻查该船”的背后,恐怕还真有“别的原因”!
  
  至于“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的“两个当事人(印度与朝鲜)”似乎都表现得不急于“以正视听”!
  
  ●一旦“MV茂山号”上果真查出装有核燃料与核材料、也就意味着.......
  
  第二,我们知道,就公开报道的情况来看,印度的“初步调查”声称:朝鲜的“MV茂山号”是7月27日从泰国一处港口出发,载有1.65万吨白糖,途中曾经停靠新加坡,目的地为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港,但“因机械故障,误入距离布莱尔港以南约120公里的印度领海(据说是MV茂山号船长的说法)”,遂被印方扣留。
  
  另外,印度曾于1999年扣留一艘朝鲜货船并在船上发现出口巴基斯坦、用于制造导弹的器材,包括日本几家大公司生产的精密仪器。
  
  请大家注意上述内容中的几个国家:泰国,伊拉克,巴基斯坦。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考虑到泰国的旁边是缅甸,伊拉克的旁边是伊朗、叙利亚,再考虑到按西方媒体的说法,不论是“只要伊朗精神领袖点头,就立刻可以制造出原子弹”的伊朗、还是境内核项目被以色列攻击过的叙利亚,更或者近期突然“被发现”有核设施的缅甸、甚至包括已经是核武国家的巴基斯坦,与“朝鲜的核技术扩散”都有着“直接关系”,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感觉到,一旦由朝鲜拥有、从缅甸旁边的泰国出发,计划途经巴基斯坦、伊朗海域、准备前往“据称核设施被以色列袭击过的”叙利亚旁边的伊拉克的“MV茂山号”上果真查出装有核燃料与核材料、恐怕也就意味着“两个核问题(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两个核设施(叙利亚核设施、缅甸核设施)”与“两个核国家(以色列与巴基斯坦)”之间,将有可能被一只、或者两只、甚至三只、四只手用一个“核”字死劲地“揉挰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阅读一段新闻。
西方媒体:俄被劫货船或偷运核设施和放射性原料
  
  【综合消息】据报道 8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俄海军军舰已在西非佛得角南部海域发现上月底失去联系的“北冰洋”号货船。18日俄方表示,俄海军已经逮捕了7月24日劫持“北冰洋”号货轮的8名嫌疑人,俄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救了这些船员。“北冰洋”号15名船员都安全无恙,已被俄海军传唤接受问讯。但西方媒体对俄罗斯货船神秘失踪有很多猜测,有人为俄罗斯特工部门利用该货船运输核设施和放射性原料。
  
  西方和专家的主要猜测有:货船在运输核设施、放射性原料、毒品或给伊朗偷运武器。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俄特工人员还牵扯其中。该报认为,俄特工人员利用货船走私核设备。《海洋公报》主编米哈伊尔沃伊坚科认为,海盗未必有能力劫持货船。他认为此事牵扯着国家利益。
  
  英国《卫报》报道说,沃伊坚科在听过“北冰洋”号船员的讲述后表示,事件的连贯性让他吃惊。他认为,从所有情况看此事件涉及的不是商业或海盗组织,而是有背景的某些力量。
  
  法国《世界报》报道说,令人吃惊的是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就“北冰洋”号亲自下指示,搜救工作几乎动员了所有俄海军军舰驶往大西洋,其中包括核动力潜艇。法报认为,如果只是说仅仅是130万美元的木材不见了,不会有这么大动静。该报认为,在“北冰洋”号出发前曾在加里宁格勒进行维修。专家认为,有可能运送的是毒品或放射性材料。但未必是给伊朗运输武器,因为交货到该地区十分复杂。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18日俄方表示,俄海军已经逮捕了7月24日劫持“北冰洋”号货轮的8名嫌疑人,俄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救了这些船员。“北冰洋”号15名船员都安全无恙,已被俄海军传唤接受问讯。但西方媒体对俄罗斯货船神秘失踪有很多猜测,有人为俄罗斯特工部门利用该货船运输核设施和放射性原料。
  
  ●我们对英国《卫报》报道的一个观点“深以为然”!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如我们之前所说:俄罗斯“北冰洋”号的失踪是一次“奇怪的失踪”,因此,我们对英国《卫报》报道的一个观点,也就是“......从所有情况看此事件涉及的不是商业或海盗组织,而是有背景的某些力量......”的说法,是深以为然!
  
  事实上,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对英国《卫报》所谓的“......有背景的某些力量.....”明确给出了自己的定义,那就是“有国家背景、甚至国际组织背景的某些力量”。
  
  ●“北冰洋号”事件的“核心内容”也就正式浮出水面
  
  也正因如此,在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下令、动用了俄罗斯大量海上军事力量、甚至战略核力量寻觅多日未果、而一旦发现便“不费一枪一弹”、且“非常迅速”、从而“也”非常奇怪解救了这些船员、抓获8名劫匪之后,我们觉得,“北冰洋号”事件的“核心内容”也就正式浮出水面:它很可能是俄罗斯与“北约中的欧洲部分”进行的一种尝试;准确地讲,是俄罗斯与欧盟核心国家就“俄欧新关系”的“军事意义”进行的一种“探索”。
  
  ●整个事件最令我们感兴趣的........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北冰洋号”经历了神秘失踪、大规模寻找、俄罗斯最后“一旦发现便迅速解救”的传奇过程,但整个事件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是该船此次航行的目的地、失踪的地点、俄罗斯海军“搜索的航线”,以及该船的注册地。
  
  请大家注意,这艘原定于本月4日抵达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贝贾亚卸货的巨轮,是在穿越英吉利海峡后神秘“失踪”的,因此,在第一时间内,人们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这有可能是销声匿迹多年的西欧海盗重出江湖的标志”
  
  另外,“北冰洋”号货船船主为芬兰人,但是载有俄罗斯船员、并在马耳他注册、就在人们猜测“西欧海盗重出江湖”之际,失踪的货船船主请求俄罗斯政府协助追查失踪船只,同时俄罗斯船员的亲属也呼吁政府帮助寻找他们的亲人。●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问题,在欧洲家门口失踪的“北冰洋”号货船(它肯定跑不远),其芬兰船主真的绝望到了“非得请求俄罗斯政府协助不可”的地步了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总统亲自下令“所有在大西洋上巡逻的俄海军舰艇都参与搜寻”这艘悬挂马耳他国旗的巨轮。
  
  据说俄罗斯的雷达系统和侦察卫星也奉命加入到这场搜救行动。俄国防部更是高调地表示“根据总统的命令,俄罗斯黑海舰队5艘舰只被派往大西洋寻找失踪货船,在大西洋的2艘俄罗斯核潜艇也加入了这一行动”。
  
  作为另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一艘在欧洲家门口失踪的“北冰洋”号货船(它肯定会被北约军事力量发现),俄罗斯真的需要“置该方向的战略值班于不顾”、调动所有在大西洋海域巡逻的海上、太空军事力量、甚至海下战略核力量进行“不计代价”的搜索吗?
  
  ●俄罗斯与北约军事力量进行有效合作的“靠近欧洲与非洲的沿海海岸”
  
  我们注意到,在最终于佛得角海域发现该船前,进行搜索的俄罗斯海军与北约海上军事力量进行了约一个星期的联合行动,试图追踪并拦截这艘船。而在成功解救之后,我们还注意到,俄罗斯方面还“公开总结”说:与北约军事力量进行了有效合作。
  
  值得强调的是:
  
  第一,在整个过程中,俄罗斯海军的搜索方向、或者说俄罗斯与北约(当然是欧洲部分)的军事力量“进行合作的方向”是大西洋靠近欧洲与非洲的沿海海岸;
  
  第二,俄罗斯与北约军事力量进行有效合作的“靠近欧洲与非洲的沿海海岸”,既是美国与欧洲、非洲之间一般性贸易往来的海上运输通道,也是中东、里海石油经地中海运往美国的主要运输通道。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与有着“地中海心脏”之称的马耳他
  
  请大家注意,上述内容中提到的几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有意思:
  
  第一个是阿尔及利亚,这既是个非洲大国、也是个地中海国家,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旁边不是别人,正是与英国这几天爆出的一则“冲击性新闻”直接相关的利比亚;
  
  第二个是马耳他,它虽然是个由五个岛屿组成的小国家,但也是个地中海国家,特别是因为位于地中海中部,马耳他有着“地中海心脏”之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英国刚刚爆出的那则“冲击性新闻”。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特工在英国获释 激起美国政府愤怒
  
  【伦敦消息】 据媒体报道,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长麦卡斯基尔20日宣布释放因制造洛克比空难而在英国服刑的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
  
   迈格拉希提前获释的消息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空难家属的愤怒。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及7名参议员要求继续让其服刑。
  
  另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发表谈话,批评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门提前释放因制造洛克比空难而在英国服刑的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是一个“错误”。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则稍后表示,美国对苏格兰司法部门提前释放迈格拉希感到“失望”,称如果利比亚“英雄般”地欢迎迈格拉希归来,将会严重影响已经改善的美利关系。
  
  【时事点评】 坦率地讲,英国在这个时候释放因制造洛克比空难而在英国服刑的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的确令人有些意外。在我们看来,这个“时间点”应该选在9月初才对。
  
  ●对仍陷于金融泥潭而无以自拔的“英国人”、或者“其它某些人”而言,利比亚实在是太重要了
  
  既然事实如此,那么,不论是否有“政治、经济交易”的因素交织其中,这恐怕都只能说明这么一点,既: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对仍陷于金融泥潭而无以自拔的“英国人”、或者“其它某些人”而言,利比亚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们知道,所谓洛克比空难,是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爆炸,造成机上和地面共270人丧生,其中包括189名美国人。2001年,设在荷兰的特别法庭判处迈格拉希终身监禁,后来将刑期改为27年。之后,被控以恐怖手段制造此次空难的迈格拉希一直在英国苏格兰监狱服刑。
  
  根据公开的报道,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门这次提前释放迈格拉希的理由是“他身患晚期前列腺癌、只剩下三个月寿命,基于人道主义,决定让他提前获释”。
  
  而在明眼人看来,由于提前释放迈格拉希势必引起“美英社会”的强烈不满,且与“美英”所自塑的“坚决反恐”之形象“严重冲突”,因此,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的原因”,仅仅一个“身患晚期前列腺癌”的“人道原因”,是绝对不可能促成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长“如此决定”的。
  
  ●“只有三个3月可活的”迈格拉希成了一块“试金石”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此时此刻,“只有三个3月可活的”迈格拉希能否活着走出监牢,完全成了利比亚“测试”英国利比亚政策、或者欧盟利比亚政策、更或者美国利比亚政策的“试金石”
  
  ●站在华盛顿的角度、并以“静止思维”看问题,迈格拉希无异于在再次制造了一场“空难”
  
  不难看出,随着迈格拉希“最终活着”走出了英国监牢,随着欧盟对此事的低调,随着美国政府的极其愤怒,如果站在华盛顿的角度、并以一种“静止的思维”看问题,那么,“只有三个3月可活的迈格拉希”无异于在大西洋上空再次制造了一场“空难”、一场“政治灾难”,美英特殊关系或者说欧美同盟关系很可能将面临一场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最大危机”。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北冰洋号”从失踪到解救的“传奇故事”也就演绎得“恰到好处”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俄罗斯游弋在大西洋上、原本负责监视北约(欧美)的海上军事力量竟然与“北约(欧盟部分、准确地讲是西欧部分)军事力量”进行了约一个星期的“有效合作”,似乎提前透露了所谓的“最大危机”是个“什么性质”的东东”!●站在华盛顿的角度、如以一种“动态的思维”看问题,那么......
  
  然而,如果仍然站在华盛顿的角度、但以一种“动态的思维”看问题,那么,这场“政治灾难”也可能令美英特殊关系或者说欧美同盟关系、面临一场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最大变数”、甚至令伊核问题之“中欧俄关系”面临一场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最大变数”或者“最大危机”
  
  显然,对华盛顿决策者而言,“最大危机”是要尽力去避免的、但“最大变数”则是尽可能要去利用的。
  
  非常清楚,对美国而言,或者对美英关系、欧美同盟,甚至伊核问题之“中欧俄关系”而言,是“最大危机”还是“最大变数”,“成功要回了”迈格拉希的利比亚,无疑成了一个重大参数。
  
  ●与欧洲大陆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隔地中海”相望的利比亚
  
  值得强调的是,利比亚是一个非洲大国,也是地中海地区的重要国家,与欧洲大陆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隔地中海”相望,还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控制着地中海中部最广泛的水域,且紧邻非洲另外三个与“中、欧、俄、美全球能源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与苏丹,此外,非常有意思的是,利比亚还有“核前科”。
  
  ●在大国眼里,利比亚绝对是个“对环地中海地区”施加战略影响的“中心支点”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么个既生产大量能源、又扼守着地中海海上航道、且与巴尔干半岛隔海相望,既和“与西方关系不错的埃及接壤”又和“与西方关系不佳的苏丹相邻”、还有“核前科(是否愿意拥核,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是否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一个衡量标准)”的重要国家,在大国眼里,绝对是个“对环地中海地区”施加战略影响的“中心支点”。
  
  ●重要的意图、可能的剧本、难可能的结果
  
  值得强调的是,在我们的讨论中,所谓的“环地中海地区”明确包括着西欧(特别是法国、西班牙、包括并不在地中海边的英国与德国)、南欧(特别是意大利、巴尔干半岛)、非洲大陆(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包括并不在地中海边的苏丹)、中东其它重要国家(特别是叙利亚、以色列、土耳其、包括并不在地中海边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
  
  更加值得强调的是,以利比亚为“中心支点”对“对环地中海地区”施加战略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彻底打破“既有中东政治地图”,一个“可能的剧本”就是用“拔高利比亚战略地位”的手段,逼迫周边国家“重新站队”,至于“可能的结果”就是可能导致地中海计划与大中东计划之间矛盾的加剧、继而促进“中欧俄美”之间尝试“新的排列与组合”。
  
  ●“周边小国”尝试抱团维护自己利益与价值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也正因如此,就在利比亚与英国就“提前释放迈格拉希”问题进行讨价还价期间,深知利比亚战略价值必将“倍增”、并将深刻影响自身重大利益的“圈内”国家似乎已经开始了行动,并采取了“对冲策略”。
  
  在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就是“与美国结成反恐同盟的”土耳其、及“美国正热切希望与其改善的”叙利亚,已经开始放风有意与“被制裁着的”伊朗、结成所谓的“伊斯兰区域联盟”,从而摆出了一副“准备以联盟的形式、抱团维护自己利益与价值”的姿态了。
●“大国们”准备在“环地中海区域”尝试“其它排列组合”的危险信号
  
  显然,对这些“小国家”而言,在利比亚准备发挥、或者“被安排”准备承担“中心支点”的背后,是“大国们”准备在“环地中海区域”尝试“其它排列组合”的危险信号。
  
  事实上,从塞尔维亚总统的应邀访华,到中塞发表《中塞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的“第五、六”两条明确指出“.....中方理解塞方为融入欧洲大家庭所做努力......”及“......中方重申尊重塞尔维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认为,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安理会相关决议,在国际法框架内,由塞尔维亚政府和科索沃当局通过对话和谈判达成彼此均可接受的方案,才是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最佳办法,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国际社会应该为此创造积极条件”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大国们”准备在“环地中海区域”尝试的“其它排列组合”,极可能是以“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为核心进行展开的“排列与组合”。
  
  ●“科索沃独立后续问题”仍有待发展、且需要立刻发展!
  
  至于中国的态度,一个“塞尔维亚政府”外加一个“科索沃当局”,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强调:中国仍然认为“科索沃还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至于“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国际社会应该为此创造积极条件”、也就是说“科索沃独立后续问题”仍有待发展、且需要立刻发展!
  
  ●中国得将大国间利益交换的“交换平台”推离自己身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科索沃问题的核心问题就是欧元与美元的地位问题,这是欧盟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是俄罗斯的“当务之急”,而南亚方向的稳定却是中国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南亚局势事实上成了“中美欧俄”的利益交换平台。
  
  因此,为了“最有效率地”稳住自己的“重中之重”,中国就得将大国间利益交换的“交换平台”推离自己身边,并将目标锁定为“欧美”的重中之重、俄罗斯的“当务之急”。非常清楚,这个目标就是科索沃问题。
  
  我们认为,在北京成功地将塞尔维亚总统请到北京、并明确传递出“科索沃独立后续问题”仍有待发展、且需要立刻发展的意思之后,由于南奥塞梯、阿布哈兹问题与科索沃问题之间的“相似关系”,眼下在格鲁吉亚与乌克兰问题上非常被动的俄罗斯,显然找到了走出被动的办法,在俄罗斯外长与中国外长的电话中,相信科索沃问题才是两位外长谈论的焦点话题。
●一种可能性
  
  另外,科索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部分反应了(还有人民币、日元、卢布等)”伊核问题“最最核心的问题”--国际金融游戏规则问题,因此,那些力量上相对弱小、却身处“台风眼”的国家也深知“非抱团而无法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的道理。
  
  作为一种可能,我们不排除有“核前科”、从而有远大政治抱负、眼下准备充当“中心支点”角色的利比亚,有可能沿非洲大陆地中海一线,也组织一个“什么什么的联盟”、“抱团”参与这场无法回避的“排列与组合”。
  
  至于当年因与以色列建交而被阿拉伯联盟赶出来的埃及,似乎也在重摆立场,我们注意到,针对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乔治·米切尔7月曾发出呼吁,要求阿拉伯国家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与以色列关系走向正常化”,8月17日在华盛顿进行访问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通过媒体公开表示:“唯有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和平之后,阿拉伯国家才会承认以色列并与其实现关系正常化”。显然,“长时间落单”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似乎正在向阿拉伯国家的主流观点靠拢,也在向中国、俄罗斯与欧盟的主流观点靠拢。
  
  ●自“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的“最大一个变量”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俄罗斯与欧盟的军事力量“借”在英吉利海峡失踪的“北冰洋号”进行了约一个星期的“有效合作”之后,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访问北京“再次探听了”中国的“G2态度”之后,在“环地中海国家”都在明里暗里“重找方向”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在“G7”中经济就很可能最先破产的英国、最终决定“冒美国之大不讳”而提前释放了迈格拉希、从而向利比亚政府“致以最诚恳的合作态度”,并就此向“方方面面”、从远离巴基斯坦的地中海方向、瞄着科索沃问题、抛出了自“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的“最大一个变量”,它必将深刻地影响“中欧俄美”之间的“排列组合”,它也将深刻地冲击其它国家之间的“排列组合”,当然也包括南亚方向的印度、与东亚方向的韩国、朝鲜、澳大利亚。
  
  ●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我们再去观察印度扣留朝鲜船只的问题,也就不难明白前面的一个结论了
  
  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我们再去观察印度扣留朝鲜船只的问题,也就不难明白前面的一个结论了,既:一旦由朝鲜拥有、从缅甸旁边的泰国出发,计划途经巴基斯坦、伊朗海域、准备前往“据称核设施被以色列袭击过的”叙利亚旁边的伊拉克的“MV茂山号”上果真查出装有核燃料与核材料、恐怕也就意味着“两个核问题(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两个核设施(叙利亚核设施、缅甸核设施)”与“两个核国家(以色列与巴基斯坦)”之间,将有可能被一只、或者两只、甚至三只、四只手用一个“核”字死劲地“揉挰在一起”。
  
  ●一旦这些个东西被一个“核”字死劲地“揉挰在一起”、那么.....
  
  显然,一旦这些个东西被一个“核”字死劲地“揉挰在一起”、那么、我们也就等同看到了这样一种局面: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从各个层面、从各个方向去要求“打破现状、重塑未来”。值得强调的是,重新确立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特别是金融新秩序,恰恰是伊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主题词”,也就是说,一旦这些个东西被一个“核”字死劲地“揉挰在一起”、也就到了两核问题再次联动、伊核问题再次面临升华的关口了。之后,在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这联盟、那联盟的“抱团”下,以色列核问题、甚至“制裁以色列”的问题也可能提出。可问题是,一旦局面如此,今天的美国还能控制住局面吗?●配合得还真够默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绝非巧合的是,就在印度人花了两个星期也没有从朝鲜船只上查出核材料的同时,欧盟的德国、包括伊朗自己,都开始准备“重开伊核问题六方会谈”了:伊朗人说:愿意与西方无条件谈伊核;而代表欧盟率先提出建立伊核六方会谈的德国则称:伊朗必须回到伊核六方会谈、否则就要面临新的制裁。我们的感觉就是:配合得还真够默契!
  
  与此同时,“嘴硬”声称“不会在朝核六方会谈框架之外与朝鲜直接会谈”的美国人、却“手软”得默认李明博政府接受了朝鲜方面的“诸多好意”--接受朝鲜代表团赴韩国吊唁韩国前总统金大钟,值得强调的是,据说朝鲜代表团是朝鲜“单方面派出的”。这样,朝鲜半岛的气氛终以李明博政府的“低头”而暂时缓和下来,从而让美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环地中海问题”。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预期,如果印度还真的在乎那个“美印核协议”、印美关系的话,还真的不能在朝鲜船只上查出核材料来,不然,对华盛顿而言,这就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了!因此,印度人在两个星期后说了句“需要进一步检查....”。显然,所谓“进一步”、其实就是“等等看....再说....”!
  
  至于局势如何发展,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密切关注!
本文来源『兴华论坛』  http://bbs.191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