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业误区:中国高校学费20年增长25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57:11
“近20年,什么价格上涨最快?”“大学费用。”20年前,大学学费200元/年,现在已经上涨至平均5000元/年。近20年时间里,上涨了25倍。仅1998?2002年间,我国高校学杂费增长了5.34倍。1994年至今的10余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关资料表明,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其他最高大学支出国家的3倍以上!(chinesenewsnet.com)
“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是有点高了。”教育部原副部长的张保庆的这句话,一时间在公众中广为流传。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也提出,高等教育收费过高,已经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chinesenewsnet.com)
根据《小康》调查数据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而在世界发达国家,公立大学收费的水平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美国的大学学费仅占其人均收入的1/6左右,英国的大学学费仅占其人均收入的1/10。在德国,公立学校学费基本上一律实行免费。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与朝鲜,学费也是非常低的,有的甚至也是免费的。(chinesenewsnet.com)
为何我国大学学费近些年会如此节节攀高呢?张保庆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决策者说》时谈到,影响教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的投入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chinesenewsnet.com)
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国家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世纪末达到4%,但这一目标至今未能达到。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对教育的投入(详细情况见下表),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6%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4%的平均水平,人均教育经费的开支比乌干达等非洲贫困国家还要少。(chinesenewsnet.com)
有专家指出,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又促成了行政部门挤占和挪用教育经费,最终将恶果转嫁到了学生身上:学校不得不向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巧立名目进行各项“乱收费”。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维系中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差额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高校靠收学费填充的。(chinesenewsnet.com)
张保庆曾对媒体透露,在目前全国2400多所普通高校中,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的高校竟高达400多所。不仅如此,而且作为大学费用最“昂贵”的一笔开支,大学学费至今仍然是社会关注度颇高的“一笔不明不白的‘糊涂帐’”。(chinesenewsnet.com)
目前,对于大学学费具体涵盖的内容,全国上下并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对此比较公开的一个说法是,张保庆向媒体透露的按日常的运行成本来计算。按张的说法,现行的学费标准是在对高校学生年均日常的运行经费(高的超过1.4万,低的在1万元左右)进行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一下,按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费标准定在3500元。但在实际中,学生承担的学费普遍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中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chinesenewsnet.com)
高额学费使得如今的大学里贫困阶层急剧增多。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例在5%-10%,而在一些中西部省份,比例更高。新华社一项调查表明,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大学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杂费收费标准,71.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太高。(chinesenewsnet.com)
甚至有专家指出,目前的高等教育费用从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鸿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一文作者张玉林对《小康》指出,“高等教育市场”几乎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不同地区同一层次的高校收费标准几乎相同,与医疗收费一样,这种收费标准没有考虑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从而导致了那些低收入阶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不是在帮助缩小而是在拉大城乡差距。相关专家建议对高校收费采取价格听证。(chinesenewsnet.com)
围绕高校收费问题,一段时间展开了激烈的“教育产业化”之争。对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的罗燕、叶赋桂在其《“教育产业化”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始终没有打破“部门垄断”的局面,而任何行政管理如果决策权、财权、执行权三者合一,都会蜕变成行业垄断。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声讨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而是要打破垄断,彻底改变议行合一、裁判员兼运动员的教育管理体制。(chinesenewsnet.com)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在接受《小康》采访时指出,除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外,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障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谈松华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过分强调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而缺乏一种社会的参与、市场的调节。他建议,一方面在保障政府充当主渠道的投资方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让民间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由此,可以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chinesenewsnet.com)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一般不直接管理高等院校。美国高等院校半数以上是私立的,公立高等院校一般由各州管理,日本文部省也只管东京大学等几所国立大学,一般公立大学则由都、道、府、县政府管理。法国的国民教育部虽然可以直接管理大学,但主要通过大学区总长代表教育部长在本辖区内行使管理大学的权力。(chinesenewsnet.com)
但是,我国目前在对高校的管理上,采用的基本上还是垄断式的管理方式。我国的公办高校有统招的名额,国家承认的学历,能够便利吸纳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些民办高校并不能享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竞争的平台,社会上的民间资本并不能自由地进入教育领域。(chinesenewsnet.com)
对于如何有效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浙江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冯培恩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解决教育乱收费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要带头脱开与收费机构的经济联系,杜绝把部分收费变成集体福利,要清理和纠正可能导致乱收费的不合理规章制度。(chinesenewsnet.com)
冯向《小康》举例说明,“例如,教育部允许学校留存部分教材回扣显然不合理,且给不少学校有关部门私设小金库以可乘之机,必须修改规定,把教材回扣全部返回给学生。”保障数量庞大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理当是政府和各个高校要全力解决的难题。在美国,高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各类经济资助,如奖学金、助学金、校内长期低息贷款、短期贷款、校外长期低息贷款、联邦政府勤工俭学计划、学校内外兼职工作和打工。以此,来顺利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张玉林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要求高等学校制定面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收费标准,并不太现实,缓解这一问题的措施主要还应在于加大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覆盖面。一方面是庞大的贫困生群体,经费严重不足的窘况,另一方面却是新建校址、扩张校园面积、新建办公大楼行为的不断进行。看似互相矛盾的“状况”与“行为”,为何又偏偏在同一时间在一些高校接连上演呢?(chinesenewsnet.com)
不少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与我国高校近几年的扩招政策不无关系。“招生规模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学校占地的扩张。追求奢侈豪华的风气又导致了学校建设经费的剧增,而代价、后果可能要向社会、学生转嫁。巨额高校贷款已经成为一个加剧了金融风险的较严重的问题,其中既有金融部门盲目放贷的因素,也有高校负责人‘贷了就没打算还’的伦理道德问题。”张玉林对《小康》解释。(chinesenewsnet.com)
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末,国家审计署所审计的18所高校债务总额达72.7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部分高校甚至陷入了“扩招──贷款建校──再扩招还贷”的模式。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举进行扩招。此后,高校扩招每年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7年时间里,我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300多万人,翻了近三番,此增长速度居全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chinesenewsnet.com)
同时,高校合并、学院升级现象几乎是伴随着高校扩招同时展开的。教育部网站主页上相关信息显示,从1990年开始截至2004年8月,合并调整后的各类高校数目达到416所,原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至于这些年来合并的高校具体共有多少所,就连主管部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也难以给出精确数字。(chinesenewsnet.com)
一些高校在合并后的良好发展状况显示,高校的成功合并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规模的低成本扩展,同时使学校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在多学科交叉和综合中有所提高。《小康》在采访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对高校合并是持支持赞成观点的。但是,由合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甚至有专家认为,一些高校的合并最终却变成了一场“有名无实”的运动,称其为教育界的“浮肿病”。与此同时,一些合并后的高校与高校之间实质上“貌合神离”。(chinesenewsnet.com)
冯培恩认为,一段时间内的确出现过合并风。“万事一旦成风,就难免出现不必要甚至不恰当的合并。”合并时应充分考虑合并的范围、规模、模式和动力等因素,决定哪些学校需要合并,应该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决不能刮风。(chinesenewsnet.com)
张玉林对合并整体上产生的效果并不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这种大跃进式的合并虽有所谓‘社会需求’推波助澜,但更主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盲目决策、高校的实际利益在驱动。这种扩张和升级虽然在表面上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但从内涵来说,由此造成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文凭‘兑水’现象严重。单纯的合并、升级并不能使得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从另一方面来看,因急剧膨胀而导致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低劣对于受教育者──‘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剥夺,也就是剥夺了他们应该享有的合乎规范和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chinesenewsnet.com)
一些合并院校的师生对此也“微词”不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校本部)一位老师向《小康》说起该校在2000年的合并时认为,“我觉得一所高校的知名度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无形资产,华工(原华中理工大学的简称)曾经在国际上建立起来的知名度以及长期与海外各界建立起来的联系,基本上在这次合并中白白地丧失了。这次一合并,校名也改了。国际上要想重新认识华科大的实力,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chinesenewsnet.com)
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位教师,更是义愤填膺地告诉《小康》:“我个人以前是支持大学合并的。但目前看来,合并后的大学,原来的院校在意识上还是分垒明显。就消除人的思想障碍,估计也得20年。合并后的大学,扯皮的事更多。同时,在合并后变成了北京大学的一个医学部,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所专业院校的特色优势也很大程度地丧失了。”(chinesenewsnet.com)
一些合并院校内的学生对此并不买帐,“本来,大学合并,跨院系间的师资可以充分利用,行政管理得以精简,这才是大学合并的好处。但现在,虽然是合并了,仍然是各自为政,学分还是限制在院系内,自由选课的制度根本没有实施,其实合并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合并。根本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益。”(chinesenewsnet.com)
“实际上,各种评估的导向在总体上都比较有利于规模大的高校,加上各级政府鼓励扩招的导向,一些甚至刚升级的学院在短短的两三年间都成了万人甚至二万人规模的真正“大”学。这也是一个误区。”冯培恩告诉记者。据《小康》了解,在美国,很多专业学院水平非常高,一千多所专业学院,从本科到博士,而且很多专业学院连本科都不招,直接招博士、硕士。(chinesenewsnet.com)
“我认为,作为国家的教育机构,不论作任何决策,一切的出发点和最终利益的落脚点都应该是受教育者,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学生。教育毕竟不是商品,不能完全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惟一要义。同样,判断一所高校合并是不是成功,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学生是否能从中得到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任凭理由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动机初衷都令人怀疑。”武汉大学新闻学院2000级学生王鹏告诉记者。(chinesenewsnet.com)
付出了昂贵的上学费用,经历了四年或更长时间校园生活的学生,毫不容易拿到学位后,曾经作为中学“佼佼者”的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时,他们能否被社会欣然接纳呢?现实并不乐观。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的失业群体──大学毕业生群体正在形成。(chinesenewsnet.com)
甚至有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投入”与“产出”之间严重不对称,在一定层面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国家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严格限制高校扩招规模。此举被业界一些专家认为,除了“适当地控制招生数量,而将重心放在抓高等教育质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chinesenewsnet.com)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仅为33.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宝元认为,这固然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精英教育”模式造成的大学生的精英心态,不愿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有关,但国家教育等相关决策部门,同样应该需要从决策层面上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