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嵩山诗词五百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6:00
我与《嵩山诗词五百首》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A23 茶坊 2008年08月14日

 

  □魏治功(河南郑州)
  终于把书稿《嵩山诗词五百首》编注结束了,我感到一种工作完成了的成就感和轻松感,感到一种人生的幸福。任何一件事情,不管它有多艰巨,也不管它有多浩大,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干,像愚公移山一样坚持天天挖山不止,就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干成的,也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干好的。而我总是想干点事,总是想干成点事,无论分内或分外。为社会,为人民,为家乡,为嵩山,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
  我很小的时候就爱学唐诗爱背唐诗,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李白、杜甫,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青少年时期就翻烂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同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嵩山,就知道了嵩山的少林寺,嵩山的嵩阳书院,深深地感到嵩山的神秘和高大,作为家乡的名山我从内心为它感到骄傲。可以说,唐诗三百首,嵩山,都是永远刻在我心坎上的字句。也可以说,我几十年的求学、工作,都一直生活在诗的氛围中和嵩山的影子里。而产生编注《嵩山诗词五百首》的想法,却是在离开登封市之后。
  嵩山令人高山仰止,在于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圣山,在于它的文化高度和历史深度,在于它太广的群众性和太高的知名度。说起嵩山的地质构造,说起嵩山的文物建筑,说起嵩山的禅宗佛教,说起嵩山的少林武术,说起嵩山的诗词歌赋,样样都堪称中原大地上的首屈一指。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皇帝,大都与嵩山有很深的渊源;历史上凡是有名望的文人,大都在嵩山留有足迹文笔;嵩山的每一座山峰,都是一处好景观;嵩山的每道山沟,都有一个好故事;嵩山上每一朵野花,都是一篇妙词;嵩山上每棵古树,都是一幅美图。现今遍布于登封市区大大小小的武术学校,更是嵩山的一大景观;数万名武术学生练拳习武、舞刀挥枪,是嵩山风景名胜区最具鲜明特色之处。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二○○六年访问中国期间游览嵩山少林寺,更把嵩山推向中华第一山的显赫位置。中国历史上的唐代,执政掌权40余年的女皇帝武则天,曾八次到嵩山游览,这对于三山五岳天下名山也是空前绝后的。国外的友人朋友,来到中国,没有不来河南的;而来到河南,没有不来嵩山少林寺的。更莫说国内的游客了,全国的青少年,可以说没有一个不知道少林武术的,没有一个不想来看看少林寺的。嵩山这么伟大,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古今诗人作家的描绘和歌颂,事实上从远古至今游览嵩山的诗词歌赋确实汗牛充栋,无以计数,仅有文字留存下来的就有数万篇之多。可惜的是这些作品都散存在各个志书、个人专集和一些报刊之中,没有一本全集也没有一本选集。这对于一座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游客游览的嵩山是极不相配的,也是极不正常的,更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嵩山的人所非常遗憾的。于是我暗暗下了决心,要编选出一本嵩诗三百首来。
  作为一个党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工作千头万绪,要静下心来、投入进去,翻阅几百万字的资料,通读上万首的诗词,从中遴选出几百首佳作,应该说是很艰巨的一个大工程。断断续续,我终于坚持下来了。一因我对嵩山太痴情了,我要做一件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好事;二因我对诗词太热爱了,平日看到一首好诗、写出一首小诗竟认作是一种享受;三因我除了日常工作,无其他嗜好,总是抽空写写画画养成了习惯,钻故纸堆还能醒脑提神。就这样一选二选选出了厚厚的一本,多达600首。选好了诗还要有注释,注释是解决读者能看懂的大问题,万万不能轻心。但注释比选诗要困难得多,因为选诗中大量的专有名词如佛教常识、特有地名都比较生僻。好在我手头积存了丰富的资料,又在登封市工作过几年,对嵩山有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再者我有不耻下问的习惯,遇到我不理解的名词就登门求教于一些专家学者,几年间我翻遍了《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古汉语辞典》等书,还对一些名人、地名作了考证,基本解答了诗词中一般读者不容易读懂的问题。
  明嘉靖年间的进士陆柬在《嵩岳文志》序中说:夫结秀藏精、生才居物者,山也,而莫尚乎于岳;标奇表异、辉山媚泽者,词也,而莫粹于岳之文。这位老夫子讲得是,凡属人杰地灵的山,皆应推崇于中岳;而一切描山绘水的诗词,凡属好的都是赞颂嵩山的作品。而世间所有的被世人发现的所游览所倾慕所隐居的名胜风景区,绝大多数也是被文人墨客、诗人作家歌咏传开后扬名的。现在留存下来的歌咏嵩山的许多诗词,特别是古今许多名人的作品,都成了独一无二的绝笔,都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无价之宝。每当我搜集到一首或唐代李白或现代郭沫若的诗作时,都有着万分惊喜和万分珍爱。可以说在一定的境况下,一着七言绝句就能够创建一个著名景点,一座古建筑上的两句楹联亦可吸引千万人到此游览,一篇能留存下来的文学艺术佳作,其能量其作用是无法估计的。我国著名的笫四纪地质学专家、环境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周昆叔先生,通过20年之考察研究,提出了“嵩山文化圈——中华文明之源”的论断,指出“嵩山”是中华文明的“孵化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专家们考证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最初都是在嵩山地区传唱开后记载下来编辑成的。但愿这本《嵩山诗词五百首》能够成为一部新时期的嵩山新的《诗经》,能够为宣传嵩山文化、歌咏嵩山风光、推介嵩山诗词、造势嵩山旅游起到一些作用。我希望来游览嵩山的朋友,能够将这本书作为旅游嵩山的指南,用书中的诗词佐探嵩山的景点,用眼见的景观体味书中的诗词,互为对照,加深嵩山的形象,睹景吟诗增添旅游之情趣。
  嵩山是座佛山,是座道山,是座儒山;也是座神山,是座仙山,是座奇山;更是座古山,是座药山,是座诗山。嵩山天下奥,是一点都不虚都不假的。当然嵩山更是我家乡的山,是我挚爱的山,是我百颂不厌的山。作为一个生长于嵩山脚下的嵩山子孙,我有义务宣传嵩山,我更有责任宣传嵩山。河北邢台人傅梅,明神宗万历年间在登封做过一任知县,他调任外地升做台州知府后,还不忘嵩山,编写出弥足珍贵的《嵩书》十三部。难道我们还不如一个旧社会的官吏吗?况且现在的各种条件非常优越,我们又是地地道道的嵩山人呵!
  编选《嵩山诗词五百首》这样一部书,确属一个大工程。好在我自幼就喜欢诗词书画,对干这事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且投身之内,业余时有所为,也少了许多世俗之事。有志者事竟成,不过说实话,毕竟本人学识有限,公务确也太忙,选编之中恐怕有佳诗遗漏,注释之中怕有不准确不全面之处,在此恳请有关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多奉献诗词资料,以便再版时予以更正。正是:巨岳长川,恒赖珠玑之点缀;鸿章佳什,必藉贞珉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