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黑又荒诞的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5:02
又黑又荒诞的现实《电影世界》 发布于:2009-03-10 11:33

 

 

又黑又荒诞的现实

 

老晃

 

 

 

1

 

山东有个商人,最近办了件比中央电视台放焰火更荒谬的事儿,蒲松龄要活着,该把此人录进《聊斋志异》。因为经济危机,不得不缩减开支,这人想了个办法,让五个情妇进行三轮PK,最后胜出的继续享受供养,其他人遣散。结果,第一个被PK掉的想不通,假装请大家去崂山旅游,半路把车开下了悬崖。

这个故事很中国,可以拍一部非常有力的黑色电影,公路片。

如果昆汀拍,从头到尾是车里五个女人在唠嗑,喋喋不休,但特别生动,胶东话听着带劲,然后出其不意,“咻”一声栽下悬崖!有人头破血流,有人大腿飞出窗外,幸存的四个爬出车厢,躺在山坡上继续聊睫毛膏、指甲油……

迈克尔·贝拍,需要低机位的高速摄影来拍那些女孩子的大腿,需要航拍镜头,卫星定位跳切人物方位,还要有大量最时髦的手机、手表、手提电脑植入广告,顶要紧的地方不忘加入《变形金刚2》小预告,最关键的是,汽车飞出悬崖的镜头要360度“子弹时间”环绕……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视觉!

大卫·林奇拍的话,镜头朴素,但汽车飞出悬崖后会有三种结局,每种结局都有三种可能,每种可能里埋藏三个秘密,每个秘密之间又互有因果联系,最终,故事会变成一个叙事迷宫,需要智商150以上的人帮我们画图分析。

……

其实,首先,我赌好莱坞的编剧想不出这样的故事,因为光是不可思议的人物关系,就足以让制片公司剧本项目经理目瞪口呆。好莱坞的导演也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人物动机、行为方式都太荒谬,在美国不会发生。但这就是中国,报纸上登出来,称之为新闻。

都聊“小三”,《画皮》、《非诚勿扰》没做到的、故意不聊的,这里一点儿没回避,故事里不仅涉及法律、道德、伦理、婚姻,还有人性、生死、尊严……如果再加上乱伦和私生子,简直都可以媲美古希腊神话了。中国的现实,就是这么具有历史穿透力,无论其底色再怎么荒唐,涂什么颜料上去,都显得自然,唯一不自然的是这个故事不能拍,拍出来很多官员会以为你在映射他或者他的上司。这太不和谐了。

 

 

2

 

当肯定一部电影的声音,和否定一部电影的声音一样嘈杂,我就忍不住想说几句《疯狂的赛车》的坏话了。票房太好,可能就需要泼点儿冷水。

《赛车》上映前,有个朋友想和我打赌,他分析了种种形势,低效宣传、不利档期、不稳定的观众消费心理等等,总之,认为票房七千万到头。很后悔没跟他赌。当时对他的分析感到认同,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看完的第一感觉并不好。

的确,拍得很聪明,故事有这种多人创作“大杂烩剧本”的所有优点,包袱密集而且钉得结实,线索环绕、结构立体,节奏紧凑,但缺陷也明显,故事拼贴感强,缺少一个从综合性角度得出的个人观点,对生活的描写粗暴和表面化。至少给我的感觉,它像是架空在叙事技巧之上,缺少必要的感情投入,就跟汤里没放盐一样。看到一半,我觉得审美疲劳。

我以为大多数观众跟我差不多,没想到不是,他们很喜欢这种智力游戏式的电影。如果这样的故事他们都喜欢,他们会更喜欢《无人区》,那里头不光有了盐,还有胡椒粉。好消息是,片子已在哈密开机,指日可待。这次的故事是我喜欢的。

2月还有一部大片正在拍,《建国大业》。架势大得很,阵容豪华地吓人,好像整个中国电影界聚在一起开21世纪庐山会议。用官方的说法,这是要“给咱妈过生日”,话说到这份儿上,再说三道四已经不厚道了,而且既然主旋律主动要走商业路线(至少宣传上很商业),反对也不好,可是这么高调、铺张地动用人力资源,经济学上讲,有垄断之嫌,况且危机之年,不去关心百姓民生疾苦,偏要回首朝代更替时的领袖焦虑,这样的题材选择,终归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儿。

陈可辛、黄建新、于冬组建了“人人电影公司”,也是最近大事,公司第一个项目陈德森的《十月围城》,至少表面上也很像一部主旋律大片。故事发生在1905年,当地义士为保护孙中山不被满清政府派来的刺客杀害,在一天之内邀请一批身怀绝技的仁人志士,护送孙中山回广州。陈德森觉得,这个电影应该“带有悬疑风格”,商业化、类型化操作的意图很明显。其实,早几年李歇浦导演的《邓小平1928》,在这方面就曾做得非常出色,可以借鉴。

这个“人人电影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5部中等投资电影,陈可辛“希望通过和年轻导演的合作,培养更多未来中坚”。这个中兴计划,定位在培育华语市场的中型制作和创作人才上,非常有远见,我觉得比《建国大业》只知应景有意义的多。

说到选材,最近闹了点小绯闻的冯小刚很厉害,他的新片《余震》,真正抓住了现下中国人的脆弱一面。心灵创伤是非理性的,宣传、教育、喊口号都白搭,一个人在黑沉沉的电影院里大哭一场,比什么都管用。等片子上映,票房、口碑都不会差,电影院还可能配送纸巾,这我可以跟你赌。

——能准确抓住一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对电影导演来说,有时候比审美鉴赏力更重要。

 

 

3

 

金像奖提名名单揭晓,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拿了所有该拿的提名,是这个月最让人高兴的事,比《梅兰芳》柏林铩羽更众望所归。

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时代能诞生《天水围的日与夜》这样的电影,而且它还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这个时代其实不算太差。与此同时,如果香港电影人能再多点儿自律,少拍些《家有喜事2009》这种纸糊的电影,那就更让人欣慰了。

尔东升的《新宿事件》,无疑是今年上半年最重头的华语片之一,它被迫放弃内地市场,是本月一大憾事。等于又一部电影被谋杀了。如果说发生这种事,证实内地审查还保持着独断的惯性,那么引进《黑皮书》,又把它剪成一堆废纸,则说明这个制度其实没什么自尊可言。两件事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在审查面前,电影作品往往被当作儿戏。

这就好像小孩子捉到蜻蜓,拔掉它的翅膀,然后丢给蚂蚁,不一定就是因为残忍或愚蠢,但也绝不仅仅只是恶作剧。

——电影审查和死神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做事都没有逻辑,想让谁死、谁就得死。这很可怕。审查如果是一个人,他肯定是扛着镰刀、披着黑斗篷。

 

 

4

 

导演阿甘把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搬上银幕,定位为“山寨歌舞片”,尽管活儿做的很糙,很山寨,但服务精神都在。阿甘实在是个神奇的导演,一年一部电影这么拍,不客气地讲,全是烂片,但拍的多了,有时候你会突然觉得感动。当然感动之后,艾德·伍德还是艾德·伍德,希区柯克还是希区柯克。

阿甘拍的全是类型片,青春爱情、惊悚恐怖、戏仿喜剧……而且你看得出来,他一直在设法打擦边球,来点儿性,来点儿暴力,来点儿温情脉脉的小批判,他总是愿意披着商业片的袈裟四处化缘,然后在安全区、无人区、禁区,三边交叉跑动。他拍电影,更像是打游击。

《高兴》看到最后,田原、郭涛、冯硕三个人坐着土飞机在天上假HIGH,我一点儿没被感染,但镜头拉开,出现摄影棚全景,土飞机用吊车吊在半空,背后是绿幕,前后有场工对着演员吹风扇,这个场面一下让我想起尔东升当年拍《色情男女》,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光着身子,非常投入地拍电影,你突然就觉得,怎么那么辛酸。

在中国这个地方,老百姓很需要看喜剧来放松一下,可在这些喜剧里头,在这些喜剧背后,其实全是辛酸,全是又黑又荒诞的现实。一点儿也不可笑。

面对一个荒诞的现实,不笑,太尴尬了,笑,更尴尬。

 

 

5

 

一百年后,有人要重修中国电影史,讲到21世纪初的这几年,可能会这么写:

“当时的中国人,精神太苦闷、太压抑,银幕深刻反映了这种痛苦,因为在当时,电影院里上映的全是一点儿都不可笑的喜剧……那时候的中国电影,扭扭捏捏,没有正常的欲望,没有合理的暴力,没有可信的爱情,全是隐喻,一场又一场‘反低俗’的沙尘暴,更加快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荒漠化。”

我个人觉得,想看反映中国现实的电影,倒不如去看美国电影,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部《换子疑云》,你说它取材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或说它取材自本世纪初的中国,都成立。不就是受害者家属上访被当神经病关起来吗,这种事,我们这里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