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超:全国性电码防伪推广行动无声落幕(中国青年报 2009-6-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39:44

    酒类商品是使用电子监管码最多的行业之一。本报记者 任明超摄

    李乃声曾是海口椰岛公司海口大曲白酒厂的厂长,那时的海口大曲为了预防假冒伪劣,采用了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电码防伪技术。但是,他并不知道在自己卸任后,海口大曲现在已放弃使用电码防伪。

    是什么原因让海口大曲放弃电码防伪?电码防伪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电码防伪到底能不能防伪?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总局“推进办”撤销

    电码防伪,即电子监管码防伪技术,当今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防伪技术,国内数百家防伪公司激烈竞争着这块诱人的蛋糕。

    然而,这一局面在电码防伪技术发明了10年之后开始改变,即从2005年4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开始介入电码防伪的推广。

    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在此后不断推广一家名为“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检)的企业经营的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下称电子监管网)的经营业务,要求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产品赋码加入电子监管网,供消费者向该网站查询。入网企业需缴纳数据维护费,消费者查询需支付查询信息费和电话费。

    为了推广电子监管网的经营业务,国家质检总局从2005年4月到目前为止,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机关挂名,发布了近百个文件,同时还多次召开现场会、片会,由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督促各地企业对产品赋码加入电子监管网。

    各地的质检部门也成为推广电子监管网的主力。海口市质监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电子监管网的高峰在2006年和2007年。那时,海口质监局最多时有2/3的人力都在做这件事。然而,即使这样,由于最初的推广模式是企业自愿,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让企业使用电子监管码,没有采取行政强制手段,一直到2007年底,海口推广电子监管码的进展不大,企业自愿加入的不多。

    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推广电子监管码的情况也和海口差不多。于是,在2007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食品、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等9大类69种作为首批入网产品必须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生产和销售。

    海口市质监局为了完成上面定的任务,也不得不开始了第二轮的推广工作,于2007年下发文件,计划在当年使280家企业加入。

    直到2008年,海口市加入电子监管码的企业也仅有127家,而目前,在产品上使用电子监管码的企业只有十来家。

    据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截至2008年6月30日12时,入网企业已达58465家,按照电子监管网入网收费标准每家企业600元/年,电子监管网仅企业入网收费一项就十分可观。有防伪公司指出,如果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产品生产企业全面入网,电子监管网仅从企业收取的入网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另据媒体报道,同样是在2008年,也就是我国的反垄断法实施的第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就因为推广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被告上了法庭。

    北京4家防伪企业,将国家质检总局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他们认为,“国家质检总局推广中信国检经营的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使中信国检在经营同类业务的企业中形成独家垄断的地位,严重损害了原告及防伪行业其他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权利。”并请求确认国家质检总局推广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强制要求企业对产品赋码交费加入电子监管网的行政行为违法。

    虽然这个官司最终以法院不立案而结束,但经过媒体放大,国家质检总局的电码防伪在全国的推广阻力增加。

    一场全国性的电码防伪推广运动就这样在无声中落下帷幕。海口质监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海口各大超市安装的十几台识别系统设备目前已封存。

    而海南省质监局的一名官员告诉记者,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办”已经撤销。

    按照这位曾负责在海南省推进电码防伪的官员的话说,今后还搞不搞电子监管网,国家质检总局没有明确表态,也没有下发相关文件。

    “很多企业现在来找我们反映各种问题,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名官员说。

    在他个人看来,国家质检总局推广的电子监管网络起不到应有的“鉴别”作用,一是很多场合没有相关设备检测电码,而电码本身印的字迹又很小,位数很长,一般人看不清楚。

    “要想杜绝假冒伪劣,只通过推广一项防伪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规范市场,真正使企业自律。”这位质检干部说。

    利用电码防伪造假层出不穷

    质检部门和防伪企业以及各行各业之间就电码防伪的纠葛还在不断演绎、深化。而造假者也没有闲着,他们早已经盯上电码防伪的技术,为他们的假冒伪劣产品服务。

    2009年初,河南省两家驻京办花60多万元,误购777瓶假冒茅台酒的新闻不胫而走,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业内人士于先生介绍,读者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购买茅台酒的用途上,而忽略了茅台酒使用了电码防伪标志的事实。

    于先生说,电码防伪在国内推广已有15年之久,从2001年开始,就有国内媒体开始质疑其防伪效果。到2005年之后,全国各地的媒体开始大规模报道电码防伪不防伪的争论。

    而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因电码防伪被造假者成功仿制,导致真假不分、弄假成真的消费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不断见诸各地媒体——

    真假药物、真假“京酒”、真假佳能相机、真假美国化肥事件……从酒类、药品、农资、家用电器到各类电子产品,假货层出不穷,不断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安全,令人堪忧。

    上述媒体报道中的假货侵权事件,虽然发生地点、时间不同,产品种类也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特点:消费者借助电码防伪判断真假时,假货总是被确定为真品,促使消费者误购假货,上当受骗。

    发明电码防伪,本意是为了防假护真,明辨真伪,给消费者提供安全保护,但市场实践的结果,并非如此。

    几年来,批评电码防伪的报道已经很多了,但真正从技术角度对电码防伪进行深入研究,寻根探源,充分揭示其存在问题的报道,并不多见。通过走访国内防伪技术专家和防伪业内资深人士,记者对电码防伪的技术原理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了解。

    据介绍,电码防伪原理为:根据电码编码规则生成一组数字密码,密码存根存放在防伪系统数据库中,将所生成的数字密码密封在防伪标志物中,将密封制作的防伪标志物贴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消费者刮开标志物的覆盖层,得到数字密码,根据所提供的电话号码,拨通防伪查询系统电话,按提示语音输入所得到的数字密码。如果核对结果正确,电脑语音提示所购买的为正牌产品;如果是第二次输入这个密码,电脑语音提示已经被查询过,谨防假冒;如果密码错误,电脑语音提示无此号码,谨防假冒。

    从原理和应用上看,电码防伪就是对密码,对上是真,对不上是假,这很方便,也应该很可靠。

    如何理解电码防伪技术缺陷

    有关人士称,人们不应该忘记,既然是对密码,那就存在一个密码是否可靠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就已经发现了许多使用真电码的假产品。

    漏洞之一:一码多印造假

    因为电码防伪是对密码,而密码又是一组数字符号,不管字体如何、写在何处、以什么方式表示,只要该组数字符号正确,就可以对上密码,判为真品。举例说明,比如5这个数字符号,手写体,它读作5,印刷体也读作5,大写小写还是5,写在纸上是5,画在墙上也是5,把5写10000遍,每个都读作5,而且10000个都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虽然电码防伪的密码在编码规则上是唯一的,但把这个唯一的密码复制10000份,每个都是正确的。一码多印造假,就是电码防伪的漏洞之一。一个正确的密码,如果重复使用10000次,系统只能判断第一个查询的是真,不能真正判断哪一个是真,哪9999个是假的。

    前述报道提及的真假京酒事件,后来证实,造假者使用的,就是一码多印造假手法。一瓶被厂家鉴定是假酒的“京酒”,却被证实有真的数码防伪编码,而且该防伪编码却没有被查询过,导致假冒商品被系统鉴定为真品。

    漏洞之二:回收旧码造假

    因为不可能每个电码都被消费者查询作废,事实上查询有一个概率,大多数电码不会被查询。那么市面上存留的这些未经查询作废的真电码,给造假者抄码、回收旧标签刮取密码造假,留下了空间。更严重的后果是,一旦抄码、回收旧码复制造假,系统无法有效鉴别真假,只能把第一个前来查询的判断为真,把其余的判断为假。

    有人向记者举例说明:如果某假冒生产者欲生产某名牌酒,只需购进一定数量的真货,打开或用仪器探测出其中的查询数码,然后生产同等数量的假冒产品。将假货卖出,再将真货退回厂家。这是一个容易的造假模式,现有的电话数码信息防伪系统对此没有办法防范和打击,只能在查询中把该批假货全部判断为正品。

    漏洞之三:盗码批量造假

    获取密码的手法可以是多种的,例如,不能排除造假集团以金钱收买内部工作人员,获取电码造假的可能,或者雇用黑客高手从互联网上闯入防伪数据库、拷贝大量防伪数据进而大肆伪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码防伪是以数据库的绝对安全为前提的,一旦数据泄密,防伪系统工程将全线崩溃。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公司管理环节的疏忽、高科技透视仪器扫瞄获取密码等等,也是可能的方法之一。

    漏洞之四,自设查询电话造假

    在前述报道列举的许多造假实例中,就是通过自设查询电话造假的。造假分子将胡乱编造的电码,制作于密封的防伪标志物中,并申请查询专用电话号码,把假电码标志贴在假冒的名牌商品上,消费者拨打查询电话时,录音电话自动播放语音:这是正牌商品,请放心使用。

    电码防伪摇身一变,成为国家质检总局推广的电子监管码后,非但以前存在的问题不曾改进,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电子监管码采用明码,把电码防伪通过印刷涂层或其他薄膜覆盖的密码,改为不加遮盖的公开明码,造假分子无需破坏标志,就可抄码造假,比过去更加方便。再如,电子监管码把数字密码改为黑白条码,又为造假分子用仪器快速抄码、回收旧码造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众所周知,条码的作用是方便终端仪器的快速、自动扫描和识读,用以统计销售数量和结算货款等,并无任何防伪功能。

    据业内技术专家介绍,在市场上已经发现的上述诸种造假方法,均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就可以收到真假不分、弄假成真的效果。前述三种手法中,在获得电码后,可以任意委托一家印刷企业印制所需数量的电码标签,而第四种方法,虽多了一道自设查询电话的环节,却省略了回收、盗取电码的麻烦,甚至显得更加方便、简捷,媒体已经报道了大量的此种造假案例。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网上甚至有专门教人如何伪造电码防伪的方法介绍。

    在追踪调查中,记者未能联系到电码防伪发明人陈明发,但发现他在一篇《电码防伪发明人谈电码防伪的发展方向》的文章中对有关问题阐述了看法。

    陈明发认为,防伪技术和其他技术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时刻有造假者在尝试破解、超越防伪门槛。这就要求防伪技术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在与造假者短兵相接的斗争中总结经验,进行技术创新,克敌制胜。

    陈明发说,电码防伪之所以广受批评,主要是问世十余年来,几乎没有重大改进和创新,而造假分子在这一时期,则充分利用其数码可以回收复制、可以一码多印、可以盗码复制等漏洞进行批量造假。

    陈明发表示电码防伪等查询类防伪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保持信息技术优点的同时,研究存储记录标签的个性化物理特征,而不是简单地存储纯数学概念的数码,应该从传统物理防伪中吸取精华,尽量提高感官识别特征的仿制门槛。

    后电码防伪时代企业何去何从

    据了解,电码防伪发明迄今已经15年了,在最初的5年里,它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知识产权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码防伪自身的技术缺陷逐步显露,造假分子也开始逐渐掌握了伪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电码防伪要么进行技术升级,堵住漏洞;要么退出市场,停止使用。但令一些业内人士遗憾的是,电码防伪在此后的10年里,既未升级,也未退市。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需要防伪的企业该如何选择呢?

    2006年,天津某大型制药企业宣布停止使用电码防伪标志,原因是市面上发现大量假药贴有真电码防伪标志,该企业认为是防伪公司把电码数据泄密了,要求赔偿损失。防伪公司百般解释,但均缺乏说服力。由于该制药企业怕把事情闹大,造成消费者恐慌、影响销售,没有对簿公堂。此事喧嚣一阵,不了了之,但该企业不再使用电码防伪了。

    其实停用电码防伪,早在2001就开始了。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的权威期刊《中国防伪》2001年第8期在“专家论坛”刊登署名文章指出,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停止使用电码防伪。该篇报道通过实际调查,以列表的形式,具体介绍了2000年以后,各个行业停用电码防伪的代表性用户名单。而2000年是电码防伪实施的第五个年头。

    制药行业是重点防伪对象,一直以来也是防伪技术产品应用最多的行业之一。但不少药企在使用电码防伪一段时间后,宣布不再继续使用。据《中国质量报》报道,广西源安堂公司宣布,从2001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兆信公司的电码防伪。在这个消息披露不久,多家媒体集中报道,称“一个品牌,三十多家假冒”,轰动一时。后来查明,假冒源安堂“肤阴洁”和恩威公司“洁尔阴”品牌的是广东阳春公司,该公司产品取名叫“爱求牌肤阴洁”、“爱求牌洁尔阴”。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源安堂的“肤阴洁”此前已经采用了兆信公司的电码防伪,但造假者仍可以继续造假。也就是回收未曾查询作废的旧标志,用以造假,使假药变真。

    据《经济视点》2005年报道,2004年,河南许昌卷烟厂“精品帝豪”卷烟放弃使用电码防伪。许昌卷烟厂技术中心一位姓蒋(音)的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几年使用,发现电码防伪有问题,也不方便,就停用了。

    在酒类企业中,许多知名企业,刚刚开始使用改名叫“电子监管码”的电码防伪,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就迅速停用了。

    据记者调查得知,电子监管码推广以来,遭到部分企业的抵制。还有些企业把电子监管码标志存放于仓库中,并未实际使用。

    但也有一批企业继续使用电码防伪。据调查,继续使用电码防伪的企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知情,属于误用;另一种是明知“电码防伪”不防伪仍继续购买。误用电码防伪不难理解,企业基于多年的合作关系,完全信任电码防伪公司,自己未对防伪技术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听信了电码防伪公司片面的宣传介绍。他们作为防伪技术产品的消费者,其合法权益被不负责任的电码防伪公司侵害,属于受害者。对明知“电码防伪”不防伪而继续使用的企业,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作“假防伪”。

    有电码防伪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有使用电码防伪的企业,要求电码防伪公司在查询服务中,即便所查询的产品是假冒的,也不要告诉消费者是假冒产品,因为假冒信息一旦公开,就会引起消费者恐慌,露出“假防伪”的马脚。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主体,防伪技术究竟有无效果,应该由企业说了算。据记者了解,已使用电码防伪的企业停止使用、未使用的企业拒绝使用,这些企业是真心防伪,认真对付造假、为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他们已经以自己的选择,给电码防伪做出了死亡宣判。但电码防伪至今不肯退出市场,仍有企业不肯放弃使用,这些企业并不打算真心防伪,他们想做的,只是应付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码防伪还是拒绝电码防伪,已经成为真假防伪的试金石。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04/content_2694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