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4:44

                 历法常识


什么是历法:

   历法是按一定法则,组合年、月、日等计时单位,构成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以供计量时间之用。

   中国历朝颁行的多种历法。按照其着重点的不同,它们大体可归纳为三类:以太阳回归年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以月亮朔望月为主的历法叫做“阴历”,同时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历法叫“阴阳历”;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从春分点再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即四季更迭的周期,长三百六十五天五时五十八分四十六秒。阳历就把它作为“历年”的标准;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阳汇合的周期,也是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长度是二十九天十二时四十四分零三秒。阴历把朔望月作为“历月”的标准,规定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公历:

公历是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里历,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它的前身是儒略历。它以回归年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历年中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闰,闰年三百六十六天。一年十二月,分四个季度,每季度的第一个月为三十一天,后两个月均为三十天,每季度共九十一天,正好可被七整除,都为十三个星期。每个季度第一天固定为星期日,季末为星期六。

农历:

   农历是我国采用了几千年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叫夏历,民间俗称阴历。它用严格的朔望月周期来定月,又用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农历把太阳和月亮黄经相同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长约二十九天半,所以有的月份是三十天,称月大;有的月份是二十九天,称月小。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共有十三个月;安插月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

“皇历”的由来:

据传: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举考试,批阅试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们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夜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皇上,请翰林院来年修撰历书,以便秀才们掌握光明。由于是皇帝授命编篡的,所以把历书称为“皇历”。后来,皇历流传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北京时间的来历: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12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距15度。时间就差1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一度分成24小时。所以地球一小时就等于自转15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京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