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学会向全世界讨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4:58

有企业愿以800万元认保山海关
一定是想钱想疯了,中国长城学会居然以“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名,打算以“开放的胸怀”向全世界人民讨钱。中国长城学会的副会长董耀会日前在一个募捐活动中表示,拟推出“里程碑”计划来保护长城,具体操作则是将长城分段向全球认保,每公里保金一至二万人民币元,最低期限为五年,认保者的信息将注明在该段长城之上,并有可能出现在邮票、首日封以及纪念册等各种资料中。
在谈到“长城的研究和保护,外国人比中国人做得好”的现状时,董耀会坦坦荡荡地说,有些专家可能会脸红,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不能忽视外国基金对长城的研究和保护,要有开放的胸怀来吸引全世界的关心。所谓的“认保”,无非是个筹钱的幌子,中国人有多少闲钱能够一掷十万元来认保一段长城呢?董耀会的目标投资者无疑是境外人士。这个人可丢大了,丢到全世界去了。
根据“里程碑”计划,认保者的信息将在该段长城上注明,如何注明呢?是刻在长城砖上,还是在该段长城上立一块石碑,上书认保者的姓名职位,或是企业的大名?长城向全球认保的消息一出,马上有企业表示愿出800万元人民币认保长城的零公里处,也就是长城的起点山海关。如此说来,山海关的冠名权价值800万,花上800万元即可向全世界做广告。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在被认保的长城上注明,它都不会是一个保护行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行为。以山海关名气之响,愿意认保冠名乃至竞价者一定不寡,但是那些没有名气的长城段,很有可能无人问津,这又是一个跟保护无关的商业投资问题。
长城究竟是谁的?长城学会凭什么将其视为已有而“出售”长城冠名权呢?认保之后,筹来的钱究竟如何运作、用在哪里、是否交税、由谁监管,这些都是疑问。数年之后,筹来的钱究竟是用在了保护长城之上,还是用在了养活某些官员之上,人们是不会知道。
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保护文化(文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身是一个保护行为,然而在中国,人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泊来品商业化。在文化遗产方面,所有的保护行为最后都变成了商业行为。就拿最近的申遗来说,不仅广东凉茶成了文化遗产,连臭豆腐的酿造技术都准备申遗,人们真的在乎这里面的文化含义吗?而是在乎申遗成功之后的政府拨款吧!
保护长城,不是筹来一笔资金就完成了的,它一定是由政府、民间和大众一起去完成。政府出台相应的实际措施,再由机构去实现它,而每一个游览长城的人,心存一份尊敬和爱护,就足够了。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