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个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4:56:23
   

想起一个人

 

 

    这两天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捷克人。

    这个捷克人,不是一百多年前创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世界级大音乐家德沃夏克,不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风靡我国的小说《好兵帅克》(包括电影)的作者哈谢克,不是六、七十年代曾被我们先称做“同志”、后骂为“修正主义”的执政党魁首杜布切克或胡萨克,也不是八十年代因那篇《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著名小说而蜚名世界的作家昆德拉,而是活跃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那个著名思想家和荒诞派剧作家、后当选捷克总统的哈维尔先生。

    哈维尔十几年前在我国并不出名,远没有上述那些捷克政治家、艺术家叫声响当当。就是拿到今天,不是专门关注西方思潮发展或捷克政局的多数国人来讲,哈维尔仍是个陌生人。感谢二十多年前我国对世界思想流派的“开禁”的氛围,让我不但知道了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和加缪,而且后来有幸知道了国内自由主义学者推出的哈耶克和哈维尔,也让我读了这个叫哈维尔的捷克人的一些文章,浮皮撩层多少知道点他的经历和思想。

    这个当年并不受捷克斯洛伐克当局欢迎的家伙,因“持不同政见者”三次入狱。特别是1968年苏联以“社会主义大家庭”名义实施“有限主权”的霸权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组织“华沙条约”多国部队的坦克和机枪开进了布拉格,扼杀了“布拉格之春”,拘捕了“不听话”的捷克党的总书记杜布切克(呵呵~~这种“社会帝国主义”侵略行经当年还遭到我国的强烈谴责哩)。在“布拉格之春”前后,哈维尔因“不同政见”多次遭受当局的敌视和迫害。大约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就是以他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30多年前发起的那场《七七宪章》运动了。

    《七七宪章》的背景很复杂。但当时促成它发起的主要有两个事件:一个是当年捷克当局已经加入赫尔辛基人权条约,其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两项法律在1976年3月开始实施,但这些基本人权仅仅是书面上的蛊惑,实际行动仍停留在传统上的我行我素;另一个是当时捷克涌现了一批追求现代艺术并力图表现自我存在的现代青年,他们的举止行为与当局政治思想控制发生激烈的冲突,以该年初的“宇宙塑料人”摇滚乐队几名成员被当局逮捕为因由,哈维尔凭借上述捷克加入赫尔辛基宣言的既成现实,与朋友于当年一月发起了一场签名营救活动,希望当局认真执行这些条约和国家宪法。这两个事件促成了241名有党内外各界人士签名的“七七宪章运动”(后10年内签名人增至一千三百多人)。哈维尔这年也以“危害共和国利益罪名”入狱14个月。

    其实“七七宪章运动”的真正目的不是以政治危机要挟求得政治解决,而是在表明一种注重人权的道德立场,一种对权力和权利的监督责任,反映的是公民意识和良知的觉醒。这种道德立场在政治和权力中的作用,恰恰是哈维尔一贯思想的独到之处。《七七宪章》认为:“政治及国家的当权者理应首先负有在我国维持公民权利的责任,然而,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对现存状况。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因此每一个人也都有责任监督遵守对全体公民和政府均有效的神圣的法律规定。正是基于这种对共同责任的认识,和我们对自愿公民参与的意义的信念,以及将此责任重新有效地表达出来的广泛需要,我们萌发了创立七七宪章的思想。”同时它还表明绝无“犯上作乱”的觊觎,它明白无误指出旨在人权和公民权的保障上:“七七宪章不是一个组织,它没有规章和永久的机构,也没有正式的会员制度,它欢迎同意它的观点、参加它的工作、支持它的任何人。七七宪章并不构成政治反对派活动的基础,他和东、西方国家中许多公民启迪运动一样致力于促进广泛的公众利益,因此,七七宪章并不旨在提出自己的有关政治和社会改革,改造的纲领,然而七七宪章极其重视违反人权和公民权的各种个人案例,并准备文件,建议解决方法。它也提出较有广泛的意义的议案,其目的在于加强人权和公民权,以及这些权利的保障,在各种可能引起不恰当冲突的情况下,七七宪章也充当调停者,通过在这些规围内的诸如此类的活动,七七宪章希望和政治国家机构进行建设性的对话”。等等。

    后来实践也证明,这个被捷克斯洛伐克当局视做“洪水猛兽”的《七七宪章》思想内涵,正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民主潮流的必然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意先声。哈维尔作为这个顺应历史必然的“弄潮儿”历经多次波折和劫难,终于“笑到最后”成了捷克又一闪耀于世界思想银河中的明星。

    …… ……

    布拉格是诱人的,温柔的。不仅是因为我几十年百听不厌的那首斯美塔那的被誉为“布拉格灵魂”的《伏尔塔瓦河》名曲;也不仅是因为那个根据昆德拉小说改编的以当年“布拉格之春”为背景的《布拉格之恋》情爱电影;就是近20年前那场“民主运动”,也是在没有一扇窗门或玻璃被砸碎、没有一辆汽车被点燃焚烧、没有任何政府和部门大楼被冲击、没有任何过激行动造成人员死伤下悄然进行的,因此被人们称做为“天鹅绒革命”。布拉格的哈维尔,凭借他的政治良知和社会责任,以一系列的抨击时弊的文学和思想作品、《七七宪章》发起人和“公民论坛”领军人的身份,赢得捷克人的爱戴,被推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的首任民选总统。

    哈维尔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有综合性知识的政治家。当年“苏东波”期间东欧国家以闻名世界的民主运动领袖身份当选总统的,大约只有捷克的哈维尔和波兰的瓦文萨最为有名了。虽然后来捷克斯洛伐克东西两部分“文明离婚”为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但哈维尔继续被选为捷克总统,又连任两届(法定只能连任两届),直至2003年初卸任。也就是说他做了13年的总统,足见他的人格魅力和民间威信。而波兰的瓦文萨就有些相形见绌。瓦文萨是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电工出身的工人,是凭借“团结工会”大罢工与当局对峙起家的。或许素质使然,他是个好的工人运动活动家,但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他当选为首任波兰总统后,波兰时政和经济并非理想,这也是促成他过早退出政坛的主要缘故。如今这个退休后以钓鱼为乐趣的老家伙,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人物,尽管他的斗争勇气可佳,但能力的确无法与哈维尔并驾齐驱。

    坦率讲,哈维尔的思想并不受我国正统思想喜欢,甚至还遭到抵触和反对。这不要紧!对自诩有抗御能力和“开卷有益”观点的我来说,丝毫不能阻止我对他的一些著作的阅读和沉思。对他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持赞成态度的。例如他借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断言不讲真话的危害:“假如社会的支柱是在谎言中生活,那么在真话中生活必然是对它最根本的威胁。正因为如此,这种罪行受到的惩罚比任何其他罪行更严厉”。他还提出要以道德,以良心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反政治的政治”观点,认为“政治是求得有意义的生活的一种途径,是保护人和服务人的一种途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良心的声音,甚于所有抽象推论的声音,不去捏造任何企图超越于良心的呼声上的责任”,“必须回到政治的原点——有个性的个人,必须唤醒个人的良知”;“最好的法律和所能想像的最好的民主机构,如果不是由人性的和社会的价值所支持,也将不能在自身之内保证其合法性”;“没有共同拥有的和普遍树立起来的道德价值和责任,也就没有法律和民主政治,甚至市场经济也不能恰当地运转”。 33年前,哈维尔给当年捷共总书记、总统胡萨克博士一封公开信,指出在安定掩盖下的危机和全民族付出的道德代价。“哈维尔在信中说,如果只看日常生活的表面,只从统计数字和官方报告来衡量,国家成功地获得了安定,但如果从社会的道德与精神复兴,人性和自由的扩展,人的尊严的提高这种角度看,社会并不是安定的,而是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因为人民对政府的服从、社会表面的团结,根源只是人们的恐惧。他们重复自己并不相信的话,做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是因为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压力,在本质上都很脆弱,容易受到损害,都有可失去的东西,因此每个人都有理由感到担忧和恐惧。”(这段话引自徐友渔先生)。等等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哲言,或许能给我们社会带来某种启示。因我没有能力给予综合评述,再说洋洋万言过多叙述不是这篇小帖的旨意,故一切从简没有必要再赘言。打住!

    1989年3月26日,作为八十年代“写诗的人比诗都多”的最后年代,那个痴迷印象派大师画家梵高、并不为一般“诗人”所知的诗人海子,毅然决然与这个世界绝缘而在山海关切轨自杀。“守望平静的家园/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他像其他性格并非相同的青年一样对理想破灭,只是他选择了带有痴迷消极的色彩悲壮了却了自己的生命。尽管“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但这种迷茫结局不会无休止蔓延。我信然!

                                                           2008年12月22日晚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