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情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9:2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完全不储蓄的家庭已不多见。撇开储蓄的经济学含义不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储蓄具有一种稳定家庭的功能。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有储蓄习惯的家庭比有钱就花的家庭要和谐稳定。打个比方,有了钱,前者是把钱分成数次消费,后者则是搞一次豪宴痛痛快快地把钱花光。孰优孰劣,不言而喻。生命是细水长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生命的投入(消费)也应该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有钱时奢侈无度,无钱时坐困愁城,是对生命的不恭。然而,如果对储蓄仅仅持如是观,未免只知其表,未知其里。也就是说,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上的储蓄,这种储蓄对家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储蓄不是指存钱,而是指储蓄情感。     一个健康而又富于活力的家庭除了储蓄钱,还应该储蓄情感。     情感也可以储蓄吗?回答是肯定的。     夫妻之间的情感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但是,并不是只要夫妻双方一股脑儿地把情感发泄出来并奉献给对方,情感大厦就算建成了。爱情仅是生命的一部分。既然生命是长流的细水,构筑爱巢的工程自然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疯狂的爱来得猛烈,收场也迅捷。这就好比罄尽钱财大块朵颐者,日后生活必然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盛筵也就难再。无论是夫对妻,还是妻对夫,都应该将一部分情感储存起来,把它派到该用的场合,使爱既有狂风暴雨的热烈,又有涓涓细流的绵长。储蓄情感就是储蓄对对方的牵挂与关怀,储蓄爱的冲动与爱的技巧。反之,不储蓄或这些要素不足,就不能使爱得到很好的延续。夫妻之间,温存的话不要一次说完,幽默的噱头不要一次用尽,做爱的技巧不要一下子全部施展出来,悉心的关心与爱抚更不能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上……把这些温存的话语、幽默的噱头、做爱的技巧、悉心的关心等等储蓄起来,让它们时时、事事且从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夫妻的生活才会美满,家庭才会和谐。     情感储蓄还表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般父母都会本能地爱抚与呵护孩子。这方面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给孩子的爱有余,而将爱持之以恒则告缺。父母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无端端地迁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时而幸福喜悦,时而惧怕恐慌;时而天真,时而木讷。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成了大人的出气筒。说白了,就是大人平日没有进行情感储蓄,以至于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拿不出爱来给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公平。我想,孩子一定宁可父母逗他们时不把他们抛得那么高、亲他们脸蛋时不亲得那么响、买玩具时不那么大手大脚,而要父母持久的爱和永不“变天”的慈祥面容。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难道不该为孩子储蓄些情感;在孩子最需要时给予他们吗?     既然说到储蓄,就不能不提及透支的问题。如果说失之疏忽而没有储蓄情感还可以亡羊补牢的话,透支情感而酿成的恶果就不那么容易弥补了。例如,夫妻都把全部精力放在构筑安乐窝上,寻欢作乐,全然不知世事,丝毫不考虑知识更新、事业发展等间题。这就是典型的透支。人,是社会人,仅凭“异性相吸”的简单自然法则是难以持久地维持情感的。当被社会的步伐抛弃的时候,单纯由生理支撑的情感大厦就会危若累卵。     我从一个搞心理学研究的朋友那里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问及离异原因时,大概有一半离异者会说“他(或她)刚结婚时对我还好,现在越来越不好了”,接下去往往是“他(或她)有外遇了”之类的话。实际上他(或她)并不一定真有外遇,促使他们说这种话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进行情感储蓄,当透支了情感之后,他们的情感世界便崩溃了。     有长远规划的家庭有利于稳定与和谐,有积蓄的家庭能应对紧急情况,有利于增强安全感。这已经是无人不晓的常识。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注意的是:情感也需要储蓄,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成为真正温馨的避风港湾。     我们不妨经常自问:我储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