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史片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6:47
回首页   我的书房   去卓越   去当当
阅读网
钩稽疏爬 聚书成网注册 登录 搜索 标签 帮助 阅读网 » 经济 投资 »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 --------------------------------------------------------------------------------[书]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
 
打印 1# 2006-9-17 00:50 x2 只看该作者
书名:货币的祸害
作者:(美)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安佳译
ISBN:710004938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6.7有售书店:卓越网 当当网
  在作者几十年研究货币现象的过程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注意到,货币制度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常常会引出一些任何时候都会出现却无法预期的结果。“如果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货币,如果我们从容但深入地进行研究,我们就能充分俯这两个方面的妙处。复杂与简单两个面都有一些可以独立于整体之外让人欣赏的东西,但对这些东西有了充分的认知,也只不过是对整体的部分了解罢了。”这是《最适货币数量》里面的前言的话。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讨论了从石头到羽毛到黄金的价值创造,勾勒了货币的支配性作用,揭示了货币如何引发或加深通货膨胀。他通过多彩多姿的历史片段,证明对货币经济学的误解所带来的货币之祸害。弗里德曼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了美国当前的货币体系对个人的工资、储蓄账户以及全球经济的意义。卓越网更多米尔顿·弗里德曼 相关书籍
当当网更多米尔顿·弗里德曼 相关书籍
帖子82297 积分118661 注册时间2005-10-18 查看详细资料听弗老讲那货币的故事
2# 2006-10-19 10:48 x2 只看该作者
文:安佳(本书译者)
出处:博览群书 2006年第10期  我想从著名童话小说《绿野仙踪》说起。   《绿野仙踪》描述的是小孤女多萝西厌倦了平凡单调的乡间生活,幻想到彩虹以上的地方寻找仙境,后来果真有一阵怪风把她吹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仙境。在仙境中,她结识了三个新伙伴——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没有胆量的狮子。他们结伴同行,一起战胜了种种困难险阻。1939年,好莱坞将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就是著名的儿童音乐电影《绿野仙踪》。这部片子由童星朱蒂·迦伦(Judy Gadand)主演,片中的主题歌《跨越彩虹》获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歌曲奖。在1990年3月举行的第62届奥斯卡颁奖典上,当著名歌星黛安娜·罗丝上台演唱这首半个世纪以前的电影歌曲时,台下所有来宾,从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到初出茅庐的新秀,竟同声高唱。   这部电影至今仍然是儿童影片的经典。不过,电影容量有限。原著中还有个第20章,叫作“脆弱的瓷器之城”。瓷器的英文是china,China的首字母大写就是中国。现在来说这部电影的片名,片名是旧译,译成“绿野仙踪”不知是什么根据。因为从英文原文看,意译和直译都谈不上。电影采用的就是小说原著名:TheWizard of Oz。Oz是指land of Oz,所以书名直译应该是"Oz国的巫师”。根据考证(Rockoff,1990),《绿野仙踪》的背景极有可能是一段美国货币史。书的作者弗兰克·鲍姆(L.Frank Baum,1856-1919)因为反对美国1870年代放弃金银复本位、采取黄金单一本位制的做法而写了这本书。从1870年开始,英法德诸国都弃金银复本位而采用黄金单一本位,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白银因失去了作为国际储备的资格而价格大跌。美国为了跟上世界潮流,也于1873年宣布放弃金银复本位改用金本位。鲍姆和当时众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一大错误,史称“1873年之罪行”(Crime of 1873,见《货币的祸害》第三章)。二十五年后,鲍姆通过童话的形式,痛斥了这二十五年间因为废止金银本位而产生的祸害。他在书中让多萝西有一双魔力强大的银鞋(隐喻银本位的重要性),让她住在绿色翡翠城(美钞就是绿的),城里还有个名叫盎司的巫师(Wizard of Oz),而Oz正是Ounce的简写,是金银的单位。在第20章,多萝西要穿过一座瓷器城,城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瓷的,瓷地、瓷屋、瓷牛马、瓷猪羊等等;人当然也是瓷做的,甚至还有个瓷公主(考证说是指慈禧太后)。结果,多萝西在这座城里,踢碎了放牛奶的瓷桶,撞倒了挤牛奶的瓷女孩,弄断了牛的一条腿,女孩的手臂也撞出个小洞。就在他们离开这座城市时,又不慎弄倒了一座教堂。据说,鲍姆的意思是,中国是个银本位的国家,在欧美各国放弃银本位后,中国货币的对外购买力大贬,而多萝西和她的朋友(美国的白银政策),则给这座脆弱的瓷器城带来了惊慌和破坏,慌恐甚至使人们毁坏了教堂(社会动乱和义和团运动的前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显然比较喜欢这个故事,也看过了罗克夫发表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论证文章(顺便说一句,论证过程及其精彩)。因为弗老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不仅提到了这个故事,还对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弗里德曼的说法,在他几十年的货币研究生涯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注意到,货币制度中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变化,常常会引发出影响深远而且始料未及的后果,就像美国的白银政策会对遥远的中国产生影响一样。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货币体制乃至货币政策的细微变动会给社会乃至国家的命运带来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在人们的眼中货币太过神秘。不过,如果你读了弗老在第一章“石币之岛”中讲述的故事,你可能会对货币有全新的认识。说是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有个雅浦岛,岛上不出产金属,所以岛上使用打制成圆形的石头作为交换媒介,岛民们管这种当货币使用的圆形石头叫做费(fei)。用石头作货币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比如羽毛和珠串等都一度充任过货币。这里值得说道的是岛民们用石头作交易的方式。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个岛上的居民在完成一笔交易后,竟然可以不用搬走石币。最典型的例子是,有一家人的祖上曾经在另外一个盛产石头的岛上,采到了一块硕大的费(石头),在运回雅浦岛的途中,运“费”的木筏遭遇了风暴,为了救人,只好砍断了捆着费的缆绳,费也因此沉人海底。幸存者们回家后,都证明那家人得了一块质地优良的费,体积也非常巨大。从那时起,岛上所有的人都承认,石头落人海底只是一个意外的事故,事故太小,几乎不值一提。海水虽然淹没了石头,但影响不了石头的购买价值。因为,石头已经被凿制成型,很多人都看见过,所以石头虽然在海里,但就像放在家里后院一样。因此,这块费虽然躺在大洋底下一动未动,但它在岸上却媒介了几辈子的交易。更好玩的是,因为雅浦岛上没有公路,当时的殖民统治者想修一条路,但命令发下去后,岛民们因为赤脚走惯了碎珊瑚小路而懒得执行。情急之下,统治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派出一个人,拿着一支黑笔,把每块有价值的费都画上一个黑十字,表示这块费已经被政府征收。这个办法真的很神,岛上的公路马上就修好了,而且非常齐整。然后,当局又派出几个人,擦掉了费上的黑十字,擦掉了黑十字的费又成了岛民们自己的资本,岛民和当局都很高兴。   在这里,弗里德曼展示了他是如何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探讨货币现象的。他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并不是出于猎奇,而是想让我们认识货币。所以,他又说了一个文明社会都司空见惯的事情来和岛民们的行为加以对比。   这回说的是1932年,法国银行因为美国经济中的某件事情而害怕美国放弃金本位,害怕美国不再按照一盎司黄金兑换20.67美元的传统价格兑换黄金。于是,法国银行要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把法国存在美国的美元资产,转换成黄金。法国并不想把这笔黄金装船运回法国,所以法国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把黄金存到法国银行的会计账簿上。于是,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来到地下金库,将那笔黄金从一个柜子里拿了出来,又放到了这个金库的另一个柜子里,不同的是,这个柜子上有个标签,标签上表明,这个柜子里的东西是属于法国的。   联储官员的这一行动当然会见诸财经报刊头条,内容自然是说美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减少,法国的黄金储备正在增加。市场对此的理解则是,美元走软,法郎走强。历史上,这次因为法国向美国兑换黄金而造成的所谓黄金流失,最终成了导致1933年银行业大恐慌的原因之一。   现代人和原始岛民对财富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原始岛民将开采出来并打制成形的石头视为自己的财富,宝贝似地放在自家后院墙根下;现代人将开采出来并经过冶炼的黄金视为自己的财富,又埋进精心设计的地下金库中。某一样东西为什么会成为宝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相信别人会接受这个东西。你看,哪怕我们只是捏着一张纸,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这张纸能代表财富,我们就会十分宝贝它。只是,为什么这个代表财富的货币,有时候人们会豁出命去挣它,有时候又只有在枪口指着的时候才肯接受呢?按照弗老在书中的说法,这里其实存在一个信念价值,石头或黄金或纸张能代表财富是基于人们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有时候非常强大,坚不可摧,有时候非常脆弱,不推也倒。   美国独立战争时,美国大陆议会为了支持战争大量发行大陆币。大陆币发行过多,所以纸币所允诺的清偿力没有相等的信用,因此大陆币没有人愿意要,老百姓只有在枪口指着的情况下才肯接受大陆币。1918年俄国革命时,苏维埃政府也发行了过量的卢布,过量的卢布没有人要。相反,革命后沙皇时期的旧卢布还在民间流通,并继续严格保持着原有的价值。原因是,当时民间还有一点期望,认为沙皇会回来清偿保证发行的沙皇卢布。这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实际上是基于一种信用,这种信用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自然生长,但不能人为构建。   中央银行非常清楚人们对货币的信念价值,因此我们常常听到的宏观调控或是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利用的就是人们对货币的信念。央行最常用的就是利用人们对货币的信念多发货币,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却常常是破坏了货币的信念基础——信用。   弗老又用一个故事来给出解释。他假设有一个经济长期稳定的国家,有一天,一架飞机飞过这个国家,并且从天上撒下一笔钱,这笔钱的数量等同于这个社会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我们知道,人们当然会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腰包。   好了,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把这笔多出来的货币放在家里,就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在经济中,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收入还是原来的收入,只不过每个人手中的现金余额增加了。可是,从人的本性讲,他们不会这样行为。再没有什么事情比现在手中有了更多的钱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人们会去花钱。但是,这笔多出来的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会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当每个人都感觉手中的货币多了,都以为自己富裕了的时候,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上涨的程度刚好在抵消这笔多出来的货币。因此,在天降一笔货币之后(类似央行扩大货币供给),社会会在一开始需求扩大的时候,高兴一阵,但不久就会清醒过来,商品价格就会急剧上升。在这里,弗里德曼非常冷静,他只是在讲解通货膨胀的过程和原因,他未作任何价值评价。实际上,如果接下来让我们评价通货膨胀的实质,如果我们也仿效弗里德曼用一个故事来描述通货膨胀的实质,那只能是用五鬼搬运的故事。   五鬼搬运见于中国旧小说,说五个小鬼可以不启人门户,不破人箱笼而取人之财物。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如果银行指着发钞票来刺激经济,比如现在的增加贷款,实际也就是在施展五鬼搬运法,老百姓虽然也增加了钞票,但面对的商品价格也在上涨。得利之人当然也有,就看搬运来的他人财物归谁使用了。   我们再回到原来的议题——货币信念价值的基础,即信用。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信用遭到破坏是因为货币数量过多。弗里德曼认为,除非货币数量受到控制,否则任何信念价值都会遭到破坏。然而,数千年来,对货币数量唯一有效的控制,是通过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达成的,这种联系是价格水平的锚。用欧文·费雪的话说:对于相关国家,拔锚起航是一个祸害。实际上,同样的问题很早就被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注意到了。在英国1819年就选用白银还是黄金作为本位币的国会辩论中,李嘉图就是出于对货币数量的考虑,使国会同意选用黄金而非白银作为英国的本位币。事实上,李嘉图起初本是支持银本位的,但后来几名技术人员的话影响了李嘉图,使他认识到,“机械特别适合于银矿使用,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这种金属量的增加,并因此而使其价值发生变动”。有意思的是,这种考虑虽然不错,但因黄金数量有限,不能很好地媒介商品交易,所以白银一直也在流通。1850年,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黄金潮使世界黄金存量突然增加,紧接着,欧洲国家一个接着一个从银本位制转向了金本位制。这种转向,当然也有仿效当时世界强国英国的意思。1873年,美国众议院以110票对13票,参议院以36票对14票,通过了《1873年铸币法案》,废弃了白银,采用了黄金本位制。   货币数量的忽多忽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李嘉图听信几名技术人员的话,以自己在英国的影响力使国会同意选用黄金而非白银为本位货币。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必然,反正英国从此进入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强盛的国力使世界各国紧跟其后相继采用金本位,而放弃银本位和复本位,就连当时的美国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但是,世界选用黄金的结果是世界黄金供不应求,黄金数量不敷使用。其结果与货币数量增多一样,不过不是通货膨胀,而是世界性通货紧缩。   世界性通货紧缩使世界上要求恢复白银本位的呼声非常之高。1896年,美国民主党的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就以此为政纲竞选美国总统。然而,早在1887年,正是黄金的紧缩促使苏格兰三位化学家发明了氰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低级别的矿石中提炼出黄金。1896年,非洲的金矿使用这种方法使世界黄金量突然大增,黄金数量的增加又导致了黄金通货膨胀,从而断送了布莱恩的政治前程。而全世界弃白银不用而造成白银世界市场价格下跌,使当时仍然采用银本位的中国的货币价值下降。从那时起,中国的国库储银总是不够用,买枪买炮买军舰总是没有足够的银钱,瓷器城因此而发生的恐慌是否与此有关呢?   弗里德曼不仅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到经济,小到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生涯,大到影响到一国的政治命运。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93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争取白银集团的支持,颁布了白银购买计划。白银购买计划的本意是想通过提升白银价格,为白银生产商提供补偿。但白银价格的上升使当时中国的货币(白银),相对于世界各国货币升值,中国货币的升值使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出口大幅度下降。本来,在1930年代的世界大萧条中,中国因为实行的是银本位,所以没有受到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但白银购买计划却使中国在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从大萧条走向复苏时,走向了国内萧条。最后甚至迫使中国退出了银本位,采用金本位。弗里德曼则进一步认为,正是因为中国放弃了银本位,所以,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蒋介石没有了可以为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融资的白银储备,因此只能靠印刷钞票来购买军火。战争中,由于美国政府给了国民党政府大量物质援助,所以恶性通货膨胀没有爆发,但战争结束后,积蓄下来的通货膨胀和敛钱的货币改革,“使蒋介石失去了社会人士对其保留的最后一丝尊敬”,并将蒋介石送往了台湾。   讲述货币的种种史实或故事并不是弗里德曼的目的,目的是透过史实或故事,让人们对某些货币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毕竟,货币与我们每个人都大有干系。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一国货币的数量,必须与一国的商品数量相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发生变动,不管是数量增加还是数量减少,对相关国家都是祸害,而一国的货币体制哪怕略有变动,对社会或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无从预料。《货币的祸害》真义或在于此。  帖子82297 积分118661 注册时间2005-10-18 查看详细资料货币是难以想象的奇迹
3# 2006-10-19 10:48 x2 只看该作者
文:李华芳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6年10月在货币问题上栽跟头的经济学家数不胜数,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才能掌握解开货币之谜的钥匙。弗里德曼就是手拿解密钥匙的一位,也由于他在货币数量论上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部分人熟知弗里德曼,恐怕是他的《自由选择》一书或者是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也许还有他与夫人罗斯合著的那本厚厚的回忆录《两个幸运的人》,一般而言,不容易想到他的货币数量论。不过商务印书馆的这本《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是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的一个简本,此书成于1994年,是弗里德曼对以往工作的一个简明总结,更为深入浅出,对于了解弗里德曼的工作,是很好的材料。当然对在货币问题上倾注热情的研究者而言,尤甚。当然,也如本书的译者安佳所言,也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理论著作”。这本《货币的祸害》的主要理论工作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完成,1963年,弗里德曼与苏珊·施瓦兹合作完成了《美国货币史,1867~1960》,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奠定了弗里德曼与施瓦兹在货币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11年后,弗里德曼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货币”条目,是对他的权威研究的进一步认可。而这本《货币的祸害》中的另一个主题“通货膨胀”问题,也是缘于1963年弗里德曼写就的《通货膨胀:原因与结果》一书。但即便如此,对于专业领域的读者而言,这本《货币的祸害》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作者借此书回顾总结自己30多年的货币研究,自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货币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野的标志,有了货币,一切经济行为就大为不同。实际上,你很难想象手中的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用来兑换各种商品,只是这个交易行为你已经习以为常。而仔细深究起来,却非常可怕,因为这毕竟只是一张纸,但居然整个社会对此毫不怀疑地接受。纸币,或者说信用货币是政府发行的,尽管附加了一些防止伪造的技术手段,或许让纸币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其价值何以能获得其他诸多商品的认可呢?关键还在于人们相信政府信誉。不过这一点实际上很脆弱,至少弗里德曼对货币史的研究告诉我们,政府的可信度并不高。或者说,在货币上,政府并不是必要的。在威廉·福内斯的《石币之岛》中就没有政府的影子,但搬动与磨制石头,形成石轮就是受承认的货币。弗里德曼引述这一案例,并且表明甚至石头不一定要拿在自己手里或者放在家中,才是货币。只要在石头上做一个记号即可。更夸张的是,在《石币之岛》中记载有一次在搬运石币的过程中出了事故,导致石币沉入大海,但同去的人都能证明的确有这么回事,于是该石头就依旧充当着货币的作用。这个家族的人因为有一块沉入海底的石币而变得富有。这听起来很疯狂,但实际上完全可以用来类比各国在其他国家的储备。无非也是在其他国家的银行的几个抽屉上标上几个记号,而且在现阶段普遍的纸币不兑换条件下,同沉入大海的石头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本身并没有马克思所谓耗费人类劳动的东西,被标上了一个记号就属于了某个主体。而石币之岛上的交易只在石币上划记号,同现代交易在账簿上做标记,也是异曲同工。也就是说,也许并不需要特别贵重的东西,甚至也不需要政府,相互承认的信用就可以支撑起货币体系。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货币?物物交换在小范围的社会中可行,因为整个熟人体系有助于维系买卖分离的功能,比如说今天张三买了邻居李四的东西,可以在后天甚至更远的时间付出另一件物品。而买卖分离正是货币的主要功能,可以将交往的范围急剧扩大,在整个陌生人体系中形成新的信用体系,并且在更大的交易范围内节省交易费用,但前提依然是一个人敢放心持有纸币。一个人敢放心持有,是因为相信其他人也会接受。这种自发形成的相互承认的信用体系并不特别需要“国家权威”。但正如国家的产生的一种解释是节省交易费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家开始控制了货币的供应,并把这种相互承认的信用改成了国家信用,整个货币信用体系仿佛是国家在背后做支撑。但弗里德曼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实际上国家只要考虑一个问题,也就是当“钱”不值钱的时候怎么办?钱不值钱的专业说法,叫做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你只能用更多的钱购买和原来等值的商品。这样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者对于现金持有者而言,哪怕你把钱存在国有银行里面,也不能保证其价值。这样的话,老百姓就会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规避这部分政府多发的钱。在弗里德曼看来,通货膨胀问题归根结底只能是货币数量过多的问题。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受一定限制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也是受到限制的,当政府开动印钞机不断印出新钞票的时候,更多的钱对应于不变或者变动很小的商品总量,就会让价格上涨,如发的钱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钱数倍,甚至更多,那么严重的通货膨胀就会产生,最终导致交易各方对货币的不信任转而采用其他的东西作为货币。弗里德曼考察了不少例子,主要是集中在战争时期,由于政府出于军需考虑大量发行货币,往往导致通货膨胀,在二战期间的德国香烟和酒就充当了货币。并不是美国人所想的那样,德国人特别喜欢抽烟,而是因为香烟有货币的用途,甚至许多商品可以用几根烟来购买。而弗里德曼对中国国民党最终溃败的解释也落脚于国民党引发通胀,但是却没有适当的终止手段,以至于货币贬值几万倍,在极端的时期,农民不得不使用耕牛和大米作为货币,因为政府发出来的货币价值还低于手纸。这样从对货币的不信任,引发了全面的对政府以及四大家族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垮台。正如现在有不少经济学家在解释贫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说到国际金融上的小小波动就会对贫困国家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更多也是在于货币问题,考虑汇率上的变更会对一国的产业工人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失业,随之而来的是饥饿与动乱。每年因为货币问题死掉的人口数量远远要超过一场血淋淋的战争。这才是多发货币造成的最大危害。从弗里德曼对于货币史片段的解释,或许可以理出这样一条思路,即货币的产生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是好事,但货币被政府掌控之后政府有多发货币的倾向,多发的货币会引发通胀,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货币的数量,交给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这是弗里德曼的建议,但是这是基于政治权力有相互制衡的结构中才成立的,只是针对这一点——弗里德曼认为是共识的东西,在现实中不被认可的比比皆是,这也是货币问题将会持久争论下去的原因。只不过,争论可能更多是政治问题,而非学术了。 帖子82297 积分118661 注册时间2005-10-18 查看详细资料弗里德曼:摒弃货币的祸害
4# 2006-10-19 10:48 x2 只看该作者
文:曾昭逸
出处:新京报 2006年9月    通货膨胀是大家很熟悉的了。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却不是一般人能回答的。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看来,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府发行货币过多。他甚至说,“通货膨胀的问题,只是印刷行业的问题。”作为对策,根治通货膨胀的惟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控制货币增长的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中央银行在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这就是著名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它和由此推衍出的坚持经济自由、减少政府干预的观点一起,构成了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的两大核心理论。弗里德曼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他认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开支将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将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货币政策才是一切经济政策的重心。  货币学派在20世纪50年代打着对抗“凯恩斯革命”的旗号诞生,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大行其道。那时,长期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终于给西方经济带来了恶果,各国的经济发展缓慢,赤字越来越大,失业越来越多,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于是,货币学派提出了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内容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由于这些政策主张顺应了西方经济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因此,赢得了许多的赞同者和追随者,并且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特别赏识。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运行无处不渗透着弗里德曼的思想与主张。自此,货币学派声名鹊起,被普遍看作凯恩斯学派的替代者,弗里德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货币的运作机理和通货膨胀的根源及疗法,他写了《货币的祸害》这本具体而微的货币史,浓缩并浅释了其艰深的《美国货币史》的核心内容。这种将高深的理论与具体的历史事实结合起来,并用浅显的语言进行阐述的著作,实在不可多见。  在书中,作者讨论了从石头、羽毛到黄金的价值创造,勾勒了货币的支配性作用。但是,我们还需关注关于货币的一些重要的错觉或“神话”,它们初看起来总是显得那么“真实合理”,以至于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货币的祸害”。很长一段时间,货币一直在银本位和金本位之间摇摆,在复本位和单一本位之间徘徊,由此引发出许多事后看来荒谬的历史事件或灾难。  1932-1933年,法兰西银行担心美国不再盯住金本位,于是要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它存在美国的大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黄金,并将其存到法兰西银行的会计账簿上。作为一种回应,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来到地下金库,将与那笔资产等量的金锭放入另外几个抽屉中,并在抽屉上标明此属法国的财产。不料,财经报纸夸大其词,用头条报道了这件关于“黄金的损失”  以及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威胁等种种消息。众人信以为真,认为美国黄金储备开始减少,法国黄金储备则增加。于是,市场上美元开始走软,法朗走强,并最终引起1933年银行业的极度恐慌,对当时疲软的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做法,和作者开篇所说的雅浦岛民由于旁人在自己的石币上做一些记号,就变得更穷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令人匪夷所思。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的代言人,亦以此享誉世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对货币政策的逐步关注和重视,加上弗里德曼夫妇回忆录中文版的问世、《自由选择》和《资本主义与自由》的重印,其个人影响力很大,其学说和理论也日渐风靡神州大地。  而这本《货币的祸害》的推出,相信会再次掀起波澜。帖子82297 积分118661 注册时间2005-10-18 查看详细资料货币为什么重要?
5# 2007-8-11 22:25 x2 只看该作者
文:贺力平 出处:读书 2007年第6期  “货币”在汉语里是“钱”的雅称(英文里可以说“货币”与“钱”是一个词:money)。一千五百年前西晋文人鲁褒在《钱神论》中有这样一种描述。
  文字生动简练,引述如下: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钱之为言泉也,无远不往,无幽不至。……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以读书,然后富贵。……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由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又曰:“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唯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上述文字中开头几句说了有关钱的一些表面特征,其余都是谈论钱的神奇力量。这里关于“钱神”或“神钱”的种种表达后来都演变成俗语中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钱神论》及其所有类似的说法或想法都是关于货币(钱)所代表的社会财富及其持有者所拥有的力量。用现代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关于货币(钱)的购买力的描述。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货币,越来越多的人为货币而工作,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越来越不平均,货币作为财富、购买力或社会资源的集中象征便会对整个社会的心理情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鲁褒的《钱神论》或许代表了前人对这个现象的半客观半文学性的概括。
  但这距离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货币概念相差甚远。货币所体现的财富的重要性根本就不同于货币本身的重要性。如果对货币重要性问题的回答混同于对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重要性的回答,那么,回答者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一个普通的商品拜物教者或货币拜物教者的地步。
  那么,货币的重要性在哪里?在前不久去世的货币理论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看来,古往今来的货币都是某种具有迷人外观的事物,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们很容易受到这些迷人外观的迷惑而做出不正确的决策,这些决策一旦形成却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而难以弥补的不利影响。或许,我们可以用另一句稍有些拗口但简明得多的话来表述相同的意思:货币(钱)的重要性在于它的重要性会随着对它的重要性的不当使用而改变。
  弗里德曼一生著述巨多,单单冠以“货币”标题的书籍就有十余本。在这些著作中,有的是纯理论性的研究,有的是对历史材料的系统性统计分析,还有的是史论结合的通俗性读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著作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货币为什么重要?与这个主题相关的问题包括:已有的货币认识出现过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错误?这些错误带来了什么危害后果?他的《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是一本半学术性半通俗文集。这部文集汇编了几篇他早先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货币史论文。这些论文分别述说历史上的一些故事。
  一个故事说一八七三年美利坚合众国议会通过了铸币法案。在该法案的草稿中曾有“银元标准”字样,后来正式通过的文本却删去了这个词语。由此,合众国便抛弃了白银货币,进入到单一的金本位制。在白银货币支持者的眼中,这个事件是“一八七三年罪行”。弗里德曼倾向于同意说,这个事件本身带有偶然性;但同时也指出,合众国过渡到单一金本位制这一事件给后来的物价走势带来了重大影响(即从一个方面促成了十九世纪末最后二十年中的通货紧缩)。
  另一个插曲是,在经历了上述二十年左右的通货紧缩后,自由铸币思潮重新在美国流行。当时的一位总统候选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恢复白银货币地位、重返复本位货币制度的主张。这位才华横溢的总统候选人在多次竞选中声势夺人,大有问鼎白宫的希望。但是,在弗里德曼看来,一件小小的事件改变了他的政治命运,也结束了银本位制在美利坚复活的可能性。这个小事件是两位苏格兰科学家刚好在那时发明了可扩大黄金产量的氰化法。世界黄金货币供给量恰恰也显著增多了,通货紧缩开始让位给通货膨胀。细究起来,这两位科学家的活动也受到了此前金价上升趋势的刺激性影响。
  合众国内部的白银利益集团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政治竞争过程中显然没有取得上风地位。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罗斯福总统新任期间,他们取得了一次成功。这就是促使国会通过了《白银收购法》。
  弗里德曼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一件在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中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货币事件却带来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在合众国通过《白银收购法》的同时,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碰巧在此前开始实施新的银本位制度。国际银价因美国《白银收购法》而升高,大量白银从中国源源不断地流出。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储备银渐显短缺。为此,在弗里德曼看来,中国被迫取消白银的货币地位,最终走向了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的信用货币制度。
  而这个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恰恰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型货币政策提供了操作上的现实可能性。众所周知,这个政策的后果是政权的更迭。
  至此,弗里德曼的中心观点十分明显了:在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决策、货币现象以及种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事件之间,存在着一些不易为人觉察的复杂因果关系。
  弗里德曼的这个意思最好地表达在他的一段话中。此话早先发表于他的一本研究性文集的“序言”中。在文集《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出版时,他刻意在“序言”中加以引用:
  货币理论像是一座日式花园。它是一个蕴涵着丰富多样性的美学整体。表面上的简单隐藏着复杂的现实,平面直观亦会将视线引入到渐渐深远的景象。只有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审视并出于休闲而深入考究之目的的时候,才有可能充分领略这两个方面。两者皆有诸种可被分别地加以欣赏的成分,而圆满的享受则只有在将之作为整体之一部分时才能达到(本文作者据原文翻译)。
  上述引文的意思是:货币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现象;如果人们不去用心体会和掌握这个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所包含的种种复杂关系,那么,粗糙的认识肯定会伴随错误的决策,而这便会带来始料不及的后果。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一书还收集了弗里德曼写的几篇通俗文章。其中一篇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的有名长文。该文来自弗里德曼夫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公共广播系统(PBS)制作的专题电视片及由此而形成的通俗经济学著作(《自由选择》,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二年出版)。
  在这篇文章中,弗里德曼提出了他的著名论点:“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或者更直截了当说,“通货膨胀由钞票印刷机制造出来”)。当时正是欧美许多经济体遭受严重通货膨胀的时候。有许多人发表言论说,严重通货膨胀的出现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例如国际石油价格飙升了,工会势力太强大了,企业主太贪婪了,甚至世界人口爆炸了等等。持有这类看法的人士不仅有新闻评论员、政府官员、各种社会团体,还有知识界人物,其中不乏货币研究的专家学者。
  弗里德曼的观点是,这些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都不对。通货膨胀现象只能有一个责任人,那就是中央银行(在合众国就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如果这个机构能适当控制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便不会发生。上面那些种种说法不过是中央银行借以放松货币供给控制的借口罢了。    对弗里德曼的这个观点,学术界迄今还在进一步讨论之中。无论如何,弗里德曼在这篇通俗性文章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和风格对一个重大时事和政策性问题陈述了自己严肃的看法,力图澄清他所认为的种种误解和混乱认识。
  也许,人们还可以说,正是因为货币看上去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物,认识上发生偏误的概率就特别大。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肯定不少。弗里德曼这本文集已经引述了不少历史上的事例。这里特别想指出该书中译本几个重要概念的译错误及偏差来作进一步的佐证。
  中译本错误之一:作者原意被颠倒
  作者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英文版封底有一小段题记。原文是:“Money is much too serious a matter to be left to central bankers.”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此书以及弗里德曼其他许多有关货币研究的著作的一个共同关键思想。
  中译本这样翻译此话:“货币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所以要交给中央银行。”这个翻译完全把作者的意思弄颠倒了。作者的原意是:“货币是一件太严重的事情,故而不能仅仅交给中央银行家们。”原文说一个否定关系,翻译却变成了肯定式。两者大相径庭。
  似乎难以责怪译者未弄懂英文“too…to”句式所包含的否定关系。更重要的是,凡对弗里德曼此书及其他著作的思想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不会认为他会有上述翻译所说的看法。
  其实,在弗里德曼之前,有人曾在别的事情上说过类似的、并且也被广泛引述的话。例如,“战争是一件太严重的事情,故而不能仅仅交给将军们”(二十世纪初法兰西共和国总理克雷孟梭);再如,“科学是一件太严重的事情,故而不能仅仅交给科学家们”(六七十年代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
  针对中文交流里容易出现的误会可能性,这里似有必要对弗里德曼的上述说法做点说明。他的思想中丝毫不包含否定中央银行应当专职于一国货币事务管理的意思,也不意味着他认为中央银行不具备胜任恰当管理本国货币事务的能力。相反,他的本意是,中央银行若要恰如其分地管理好货币事务,必须为自己建立起明确的约束规则;如果缺少这样的约束规则,那么,一国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事务的工作势必受到本国政治进程的干扰,进而,货币事务将难以朝着它本应朝着的那个方向运行。这个看法,很符合前面关于“货币的重要性在哪里”的讨论吧?
  中译本错误之二:作者原意再次被颠倒
  引述中译本第一百二十五页中间自然段:
  一九三六年,刘易斯·弗罗曼在一篇题为《复本位制再思考》文章中写道:“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们一致同意,复本位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货币体系。”现在,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我相信,这仍然是货币经济学家的传统看法:即,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且不能让人满意的货币体系,它经常向两种可供选择的单一货币体制移动,这就是说,单一货币体制优于复本位制,单一金本位制优于单一银本位制。(黑体为本文作者加)
  这段话出现在该书第六章“复本位制再检讨”。按照这个翻译,弗里德曼显然是在说他同意在复本位制问题上的传统看法,即单一本位制比复本位制较好,金本位制比银本位制较好。
  原文意思恰恰相反。译者在这里忽略了原文“until recently”所隐含的否定意思以及英文动词的过去时态。本文作者不揣冒昧在这里将此段文字重译一下以资对比:
  刘易斯·弗罗曼在一九三六年一篇题为《复本位制再思考》文章中写道,“经济学家们通常几乎一致认为,复本位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货币体系”(55页)。直到最近以前我也曾认同这个看法,而且我相信这个看法迄今仍是货币经济学家的流行看法,即,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且不能让人满意的货币体系,这个体系中实际上经常出现两个单一货币体制之间的移动;单一货币体制优于复本位制,单一金本位制优于单一银本位制。(黑体为本文作者加)
  在整个这篇文章中,弗里德曼力图修正他以前曾相信并且还在被许多当代同事们相信的观点,力图证明复本位制相对于单一本位制并不是一个劣势的货币体制。为什么?在他看来,简单地说,是因为市场会在不同的外在的自然性制约条件下做出自己理性的反应,这种反应也可能会促使金银比价在长时间中保持稳定。
  但让人宽慰的是,中译本并不是在所有涉及作者对复本位制判断的时候都犯了同样的翻译错误。
  中译本错误之三:重要概念被模糊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第八章“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题头引述了一段凯恩斯在其一九二○年单行本《和平的经济后果》中所说的话。这段话在学术界一直被广泛引用。在中文界,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凯恩斯《劝说集》(62页)及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前面提到的弗里德曼夫妇《自由选择》(280页)分别有译文。
  结合这些早先译文以及本位作者的微小调整,这里引录一下:
  摧毁现存社会基础的最精妙、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促使其滥发通货。这一过程将经济规律所有的隐藏力量都转入到破坏方面,并且以一种一百万人之中也难有一人有能力去识别的方式去进行。(黑体为本文作者加)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中译本是这样翻译的:
  要颠覆现存社会的基础,再没有比搞坏这个社会的货币更微妙且更保险的方式了。这一过程引发了经济规律的破坏性一面中隐藏的全部力量,它是以一种无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黑体为本文作者加)
  英文原文这里使用的是currency一词(汉语里通常译为“通货”)。这个词与“货币”(money)有区别。对普通人来说,两个词或许没有区别。但对专业人士来说,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可以说“货币”是高度抽象的概念,而“通货”则是比较具体的、有特定国别性的概念)。
  上引译文中“经济规律的破坏性”概念是凯恩斯原文中没有的。另外,原文中“一百万人之中也难有一人”(not one man in a million)无论是指多么小的一个数字概念,显然不等于“无人”概念(如果凯恩斯或弗里德曼在这里使用了“无人”概念,显然也把自己给包括进去了)。
  类似的一些模糊性的、未体现专业准确性的翻译在《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中译本中还有若干。例如,第一百四十九页将deposits(存款)译为“保证金”,第一百八十九页图一中将deflator(价格缩减指数)译为“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指数”,第一百八十九至一百九十三页五张图中的“纵坐标为对数尺度(或刻度)”这个简略说明都未能明了地传译出来等等。
  一部可能在中文阅读界拥有很大影响的书籍出现了这么多严重的误译,一定意义上类似于某个知名汽车厂商在向消费者推销在动力和刹车系统方面存在相当缺陷或隐患的新款车。
  真诚相信《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一书的中译者是怀着对作者的巨大敬意以及对中文读者的责任感来翻译此书的,并且也相信译者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训练背景。也正因为如此,上面对译文偏差问题的讨论再次特别提醒我们注意本文一开头就提出的问题:货币及其有关概念看上去十分简单,准确地去把握它们却殊不容易。牢记一下弗里德曼关于“货币理论像是一座日式花园”的比喻看来十分必要。
  或许,对国内人士来说,掌握货币及其有关概念的难度还要大一些,毕竟这个领域中所使用的众多概念原本来自引进,而在这个译过程中不知曾经和现在发生过或发生着多少传译失误。
  最后也应该说,《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此版中译本在“信、达、雅”的第一个方面尽管遭受到一些严重损害,在后两个方面却有不少出色表现。尤其值得提到的是,中译本边页列注原书页码,各型字体和符号印刷保留原著风格,书末照印原书参考文献以及名目索引(译者还不辞辛苦地加附对应的中文译名),这些都是值得国内学术著作出版界大力推广的有益做法。帖子82297 积分118661 注册时间2005-10-18 查看详细资料‹‹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表回复搜索阅读网!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书籍类目 more
艺术散文 杂文 诗小说作家 人物小传历史 考古哲学 宗教 学术传记 书信 回忆录生活 流行 时尚文化 民俗政治 军事 时评 编辑推荐
帝纳波利点位交易法从中国价格到中国价值龙行天下: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第六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秘史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王梦奎国际对话录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股剩是怎样炼成的 赞助商链接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勋章 访问推广 浙ICP备05076996号版权所有 © 2008 Yuedu.org 保留所有权利。联系我们
使用此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接受使用条款。
系统基于 Discuz! 6.1.0 构建。由  提供搜索支持。 WAP
原文链接:http://www.yuedu.org/thread-570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