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拉: T恤上永存的反抗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08:50
格瓦拉: T恤上永存的反抗者 【字体: 作者:A·O·斯科特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点击数:2146    更新时间:2009-2-19

 

今年年初,美国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执导的电影《切》正式在北美上映,这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长片,讲述了弃医从戎的格瓦拉的革命之路。这是一部歌颂武器与人的史诗巨片。由于格瓦拉巨大的影响力(40年来,印有他头像的T恤在全球卖出几百万件),也由于导演索德伯格在西方电影圈的崇高地位,这部电影甫一问世,即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自是不在话下。我们翻译了纽约时报的影评,也邀请香港著名影评人庞奴先生撰写影评,及介绍导演索德伯格的文章,以飨读者。

 

 

 

将十年的革命之路浓缩在四个半小时片长中,但《切》—这个时常被误导的史诗般的名字,却值得这样的片长。史提芬·索德伯格野心勃勃的新电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将在周五上映,而第二部将在明年面世),讲述弃医从戎的格瓦拉的革命之路。这是一部歌颂武器与人的史诗巨片。

不过,一板一眼赞美格瓦拉的英雄事迹并不是电影《切格瓦拉》的兴趣所在,导演索德伯格及编剧彼得·布奇曼(Peter Buchman)仅着眼于切生平的一部分时光。本片就像是一首只有三个音符组成的长曲。它的基本因素包括了络腮胡子、雪茄烟还有激进的革命语言(完美得分,既不煽情也不浮夸。阿尔贝托·伊格莱西亚斯Alberto Iglesias评价道)。

第一部分具体讲述格瓦拉帮助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游击武装推翻古巴独裁亨西奥·巴蒂斯塔的全过程,剧中还穿插了格瓦拉1964年访美及联合国大会上讲演等精彩场景,这些片段由细腻而优美的仿古黑白镜头拍摄,为你重现古巴农村的真实场景,以及激进而狂热的革命者们。

在纽约媒体的文章里,格瓦拉是美国政府眼中的恶魔,与此同时,他也是民众崇拜的神物。然而电影表现的都不是这些。记者讨好奉承地向他提问,油腔滑调的崇拜者向他索要签名。在华丽的曼哈顿酒会上人们簇拥着他,但是切,这个媒体明星和左派知识分子的宠儿,却对这一系列的光环视而不见,而是坐在普通老百姓们的厨房和客厅里,抽着雪茄,坐下来和他们交谈。

《切》,实际上,在那场酒会上代表了这样一种立场:他感到比其他人更优越,因为和那些假装争取自由的人不同,他以灵魂的深度真正地理解古巴革命和第三世界的苦难。此片比你想象中更教条(当然也比2004年沃尔特·萨利执导的《摩托车日记》更教条,该片生动而富有同情心地讲述了切格瓦拉的青年时代),它不仅展现对切格瓦拉崇拜的一面,而且也极力去除对切格瓦拉的怀疑论。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的表演从技术上讲堪称完美:当他弯曲手臂看手表时,你能感到确定无疑;当他透过羽毛般的烟雾斜眼看人时,或是剥桔子时,你能感到切格瓦拉就是这样做的。他同时还为这个角色加入了自己的魅力。

但是,魅力是整个表演的精髓。萨特曾说切格瓦拉是“最完美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描述恰恰意味着它看来的意思的反面。对萨特和其他人来说,或许对切格瓦拉本人来说,他是一种新的人类,一种逃脱资产阶级主观性的束缚的、内心流动着纯粹的革命热情的生物。当然,那些束缚也是让电影好看的元素。切格瓦拉作为一个充满大男子气概的超级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和感受,理论和实践,激情和纪律都牢牢团结在一起。为了纪念他所创造的神话,索德伯格和德尔·托罗(该片的制片人同时也是主演)把切格瓦拉从普通的人类同情范围内剥离了出来。

切格瓦拉也有朋友(卡斯特罗由机智的德米安·毕齐Demián Bichir扮演,卡米略·西恩富戈斯Camillo Cienfuegos由圣地亚哥·卡布瑞 Santiago Cabrera倾情演出。),还有女友(凯特琳娜·桑迪诺·莫雷诺Catalina Sandino Moreno 和弗兰卡·波腾特Franka Potente)。作为一个战略家和场地指挥官,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并且被哮喘症所困扰。但是,他的内心是无边无垠的,除了他的思想和情感可能会照亮他那杰出的行动的特色。

《切》,换一种说法,此片是一部圣徒的史诗。它的下半部分,讲述了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重新发动古巴革命的失败,也许可将其称之为“切格瓦拉的激情”,以纪念他神话英雄般的殉道和对他狂热的忠诚(切格瓦拉在革命失败后,于1967年被玻利维亚军队处决)。但是从准确的和不同一般的感觉的角度来说,这部影片也是一部动作片。我并不是指它有很多枪战场面,而是说— 它的主题是人们总是做与他们那样的原因相反的事。这才是我萦绕于心的事。

我早前提到过的“狭窄”来源于对复杂而重要的政治事件一种纯粹战略上的术语(政治事件我指的是古巴革命,对于创始者以及前赴后继的人来说,是一种暗示)。索德伯格用精确的手法绘制了卡斯特罗的军队在古巴农村地带的进展—并且更为细致地描述了未公开的玻利维亚战役。

索德伯格并非一个军队历史迷,他更是一个程序痴迷者,沉迷于事情完成过程的逻辑和错综复杂。他在《13罗汉》里就展现了他的这一面。《切》并非一部商业片,但它里面的军队场面的操作,就像《13罗汉》里面一样,正式的挑战和讽刺立刻代替了电影制作本身。

《切》片是在拉美地区拍摄的,摄制组成员少,用一种新型轻重量的数码摄像机拍摄。研究并再现了切格瓦拉的两次战役。以一种概略性的角度,该片展现了一场革命是如何成功的—通过获取支持,通过集结一个训练有素的成长型的军队—同时,还展现了下一场革命是如何失败的。它既表达了困难和失败,又展现了因为公众而做出牺牲的兴高采烈。

这种聚精会神—在这种范围里,切格瓦拉本身就是一部关于自我的电影—从而使影片不至于太无聊,同时也让观众至少暂时可以忽略掉它那幼稚和模糊的政治。但是这部电影的正式复杂精细度最终还是成了道德惩罚的遁词,因为切格瓦拉去世后40多年以来,印有他头像的T恤卖了几百万件,肯定是值得的。索德伯格再次导演了一部经典的影片。虽然,在历史上,切格瓦拉最终不是史诗而是浪漫主义的代表。对记录真实再现,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尽管如此,它更像一个童话。

彭琪雯

 

 

 

永远的“切”

 

切·格瓦拉,他是古巴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共产主义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者,用他39年的短暂时光谱写了一部生命传奇。

切·格瓦拉,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1928614日,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他是家中的长子。 1947195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读书。

身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阿根廷人的格瓦拉,本来可以选择稳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抛弃了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革命胜利后,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为了把古巴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贫穷、没有剥削的新国家,格瓦拉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但是,1965 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古巴政坛上再未出现格瓦拉的身影。原来,这位天生的革命家已经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这一切连他最敬爱的母亲都不知晓。

格瓦拉在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中说:“哪里有帝国主义,就在哪里同它斗争;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愈任何创伤。”而在他看来,非洲无疑是遭受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的地区。切·格瓦拉先在刚果东部金沙萨领导游击战争,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196710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196710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格瓦拉是个满怀激情的革命家,是一个为正义、为真理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写信给子女:“你们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身为阿根廷人,为了正义,他投身于古巴的革命事业;作为古巴国家的开创者,为了真理,他放弃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反帝的游击战争。他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传奇人物,总是不经意间给世人以惊奇,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悲壮历史。

 

 

 

不断革命的隐喻

但精神领袖与执政领袖的分别,正在于切以他高尚的公义精神,提出了其时一种一整片南美大陆要独立自主,不为西方特别是美国附庸的堂堂志向。

 

 

CHE有“好兄弟,老友记”的意思,也是现在普世对切·格瓦拉的称呼。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神是偶像,亦有些视他为残暴的刽子手,而斯蒂芬·索德伯格两个方向都没有选取。在全片4小时的上集当中(上集叫“阿根廷人”,下集是“游击”),导演选择的,反而是一个有点被动有点不由自主的切·格瓦拉,在个人的决定中,他可以坚持己见,而面对形势的急转他无力影响只有手段更硬。而一步步,看到了他如何适应并尝试改变世界。

视觉画面上,这变化表现于由小型的丛林游击战发展到城市巷战,由小将意识步入革命领袖之风。初时,镜头下他可能是一个济世为怀热爱古巴百姓以解放受苦阶层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所以,那种视百姓为父母子女的情节,比比皆是。

你可以看到切行军途上同时作为一个医生救人。他不容许年纪太轻的小伙子入伍。军法如山狠心干掉犯军纪的下属。他在军中设学校,宣传人民一定要读书识字才能根治被劳役的命运。在他最吸引人的革命理想中,强调革命的目标,是把古巴甚至整个南美洲从各种殖民或外国势力中真正解放与独立起来。

电影改编自切的自传,电影依附这种前设的叙事目光的话,那注定是一种从切看世界的眼光。如果回应那是否忠于事实的问题,只能说这是一部索德伯格的切传记。

每部人物传记片其实只反映导演诠释的主人公,现在看来,真人历史的传奇电影,不旨在真相的记实,重要的是叙事风格的追求。在此分析框架中,《切》这部索德伯格电影的特色,在于他通过上半部力求平实的铺定,对比导演在下半部真正要说的革命故事(切在临近上集的片末有一句是:战争虽完结了,革命才开始),而这相信也是导演所理解的切·格瓦拉的人生理想。

事实上,这理想起码是切的那被认为浪漫激荡血腥多采一生的写照,他的传记其实把这种永远革命不能止步的精神,说得颇为淋漓尽致。而这种以局外人姿态期求散播更崇高解放理想的精神,造就了他的传奇与悲剧。他永远如萨伊德所形容的跟身处社会有种格格不入的关系,他是流放精神的代表,从离开阿根廷环游南美洲的摩托车之旅开始,到投身古巴革命,成功后又再不安一室,离开古巴主动争取往南美洲输出革命,结果在玻利维亚牺牲。

影片的上集前段,篇幅都花在游击战过程,尤其是丛林小规模的争战,可能对被大场面宠坏的观众而言有点距离,嫌它进程沉闷无甚可观,但这部片可说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耐看作品。

叙事上以双性平衡发展,两个时空交叉并置,彩色片段记述1956年开始到1959年的古巴本土革命战争,粗粒黑白镜头片段则交代1964年切到美国联合国的讲话和周游纽约的历史。

当中,索德伯格在掌握这种仿新闻片风格旧历史画面的技术,可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选角与场面的贴切(从衣着打扮怀旧汽车道具到群众演员姿态都神似),手摇与给人纪录片感的镜头运用,不仅把两个时空明析区分(类似《毒品网络》的表现形式),更重要是两者有互补互涉的作用,以后者革命成功后在美国的解画,辨析着当年的革命之战。

不错,影片前段花了不少篇幅去捕捉切的从军点滴,强调他公正爱民的一面,一定有切的批评者认为是过度美化,尤其忽略了切残酷的一面。事实上,切的革命理念被高举,精神上在南美地区有相对大的影响力,而转移到实际的建立更美好的人民政权经济体系方面,却未尽人意。如果以政治光谱而言,切所代表的较极端的左翼政府,在现南美国家的国力发展中,都不算有太大起色(主要如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因而遭人质疑到切的精神,是否虚有其名,只沦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幼稚理想主义。

但精神领袖与执政领袖的分别,正在于切以他高尚的公义精神,提出了其时一种一整片南美大陆要独立自主,不为西方特别是美国附庸的堂堂志向。如果古巴革命成功,切留在古巴当官(他确实曾这样),他的命运就只有淹没在卡斯特罗的阴影下(影片交代了两人的亦友亦敌关系),他的志业就在古巴止步。而切不选择这结局。

故事讲到一半,已经看到说的已不单是切这个人,而是那种不断抗争的游击精神,不畏主流力求己见的志向─如果要说是索德伯格一批徘徊好莱坞正统与边缘间创作人的写照,也是一个合适的比喻。

 

 

 

 

索德伯格与好莱坞自由派

 

庞奴

 

1989年,年轻的斯蒂芬·索德伯格就凭一部极低成本作品《性·谎言·录影带》摘了戛纳最高荣誉金棕榈奖。26岁而能拍出震撼世人的作品,影史上只有索德伯格和奥逊·威尔斯做得到,后者拍《公民凯恩》时也是26岁。由此,26岁仿佛就成了年轻导演挣扎成名的界线。

《性·谎言·录影带》像一个空前成功的独立电影招募广告,我还记得初看此片时的兴奋,感觉是真正的电影民主化年代来临了,每个人,只要有吸引人的故事,简单的器材,都可以拍出拿奖的电影。此片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新一轮美国独立电影运动。低成本、非大名气演员、突破好莱坞剪接叙事常规、摇动的真实感、各种不一定合理的电影逻辑、少众趣味另类爱好─这种种后来由塔伦提诺等人传承着的品质,还多得索德伯格早年的启发。

从《毒品网络》到《che》,乃至跟好莱坞自由派主脑佐治古尼的合作无间,与其说斯蒂芬·索德伯格是个好莱坞左派,不如说他更加似一位怀着60年代法国新浪潮理想的风格化导演。像更多广义上的左翼导演,他的政治信念未必成熟,但就凭一种誓要创新的冲劲,与保守派划清界线的勇气,一直用风格去测试着好莱坞的界线。有时失败,有时骑在主流上顺风顺水。他未必像塔伦提诺是实验性娱乐性的,但他一定是冲劲十足,不满足于工匠式导技,因而,他可能是近20年来才崛起,好莱坞罕有的作者型导演。

这一切,和索德伯格的创作信念有关,“每次当要计划一个新任务之时,我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去重看戈尔达的作品,它们刺激我去想象不同的可能性。”

其实不止于戈尔达的影响,法国新浪潮惯用的技术,如定格、色彩比喻、跳接等,好多时都被偷偷地融进其作品中。

《性·谎言·录影带》四个主要演员一部戏,看着安蒂·麦黛维与占士·史比达互相以摄录机直视自己的性经历,单单口述都像能达到性高潮,长镜头一直像解剖刀般盯着演员,演员则直望着镜头长时间自白,盯得连观众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

1999年的《菩提树下》是最被低估但型格化得不得了的冷峻之作,尤其是选用两大型男彼德·方达和泰伦斯士谭任主角,那种日暮英雄感,快速闪过的剪接,凌厉直接,可算是“酷”的最佳注脚。

当然,索德伯格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是经典,也不是每一部都玩突破,向黑色电影致敬的《卡夫卡》就算是失败之作,重拍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SOLARIS)也好不了多少,跟王家卫及安东尼奥尼各占三分之一的《爱神》一小段亦评价不高,但一连三集的《盗海豪情》就满足了商业方程式传统而票房热卖。而另类风格与商业的平衡,最完美是体现于2000年的作品《毒品网络》,也为他取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影片采用了一个庞杂多线的结构,试图追溯美国本土的毒品祸害根源与墨西哥的关系,片中你可以看到仿纪录拍摄风格的影响,表现性色彩的运用(以不同的色系表现墨西哥及美国的不同环境气氛),凌厉冷酷的剪接。多线性的网状人物关系,也被广泛利用到日后其他导演的相类似作品如《撞车》、《通天塔》中。

不过,索德伯格最新浪潮风格的作品,应该是《正面全祼》,一部戏中有戏的即兴式电影,演员与角色的界线全然打破,有时你也真不清楚演员在演的是故事中的角色,还是演员自己。

索德伯格就是那种已走进主流好莱坞,但结集有心人仍然进行艺术及信念争战的人,可算晋升为广义上的好莱坞自由派重要一员,除了执导还监制各种新意作品,如政治批判性强烈的GOOD NIGHT, GOOD LUCK;又或者风格化极端的BOB BYLAN创意创传记片IM NOT THERE。说他为新一代的好莱坞自由派中坚分子,担有中兴好莱坞的重任,绝不为过。

 

 

 

 

索德伯格电影

 

切·格瓦拉:阿根廷 The Argentine (2008)

切·格瓦拉:游击队 Guerrilla (2008)

十三罗汉 Ocean's Thirteen (2007)

永不妥协 Erin Brockovich (2000)

毒品网络 Traffic (2000)

菩提树下 The Limey (1999)

山之王 King of the Hill (1993)

卡夫卡 Kafka (1991)

性,谎言,录像带Sex, Lies, and Videotape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