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38:03

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

胡凡刚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交往特性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主体、目标、组织形式、环境、内容、资源库、评价等要素的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社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

基于网络的教育虚拟社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总体而言,教育虚拟社区还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而未能实现教与学的模式创新。对有影响的社区网站的分析表明,只有28.2%的社区网站有探究活动,只有2.8%的社区网站支持基于交往的协作学习t1,。如何利用教育虚拟社区实现基于交往的学习活动,实现平等、协作、共享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将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重点对教育虚拟社区及学习交往设计进行系统分析。

一、教育虚拟社区

1.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在1887年出版的一本书《Gemeinschaftund Geseuschaft》(社区与社会或共同体与社会)中最早提出Gemeinschaft即“社区”概念的,腾尼斯的“社区”概念是对工业社会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疏离化、人类情感的冷漠化的批判,是一种具有理想化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关系共同体。后来人们发展了滕尼斯的思想,形成了现在的社区概念。而教育虚拟社区指的是:基于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社区成员(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统一的软件平台,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交互协作,最终形成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尽管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演化,但追求建立美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不变的,社区、虚拟社区再到教育虚拟社区都应在这一层面上存在,否则就没有称作“社区”的必要了团。正像琼斯00nes,Q.1997)所说,要构成虚拟社区,除了需要两个以上的传播者、起码的互动、大部分的互动(在公共虚拟空间进行)、固定的成员等条件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因交往互动而产生的社区归属感。这也可以通过交往(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communiy)一词有相同的词根(communis)得到印证。正像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所说:“没有交往与传播就没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交往与传播”凹。可见交往互动、平等交流和情感归属在社区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交往,应如何恰当认识交往与交互的关系呢?

2.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与交互的关系认知交往是人与人或人与共同体之间通过各种中介媒体展开的相互沟通、影响、制约、改造的活动方式,它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开始,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的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人类的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必定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虽然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但也存在着“相对无意识”交往、“外在需要”交往和“内在需要”交往等不同的交往形态,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对现实的概括,也就是说,不同形态的交往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中。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只不过是在教育虚拟社区这一“特殊社会”领域内人们基本的活动方式,我们既要正视它的客观存在,又要不断加以完善,较好地实现交往既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的统一。对作为信息化环境中人类生活方式即“目的”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交互是交往进行的手段和机制,是社区成员为实现作为“目的”本身的交往而进行的互动过程,保障交往的进行。北京师范大学陈丽博士划分的塔形结构三个层面的交互以及远程教育专家Moore划分的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就是这种作为手段和机制的交互。而信息化环境中作为“目的”存在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同时又是实现现实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的手段和机制。学生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认知或建构完善过程所需的信息与知识都不是通过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也不是学生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步同化或顺应而生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交往和交互又具有同质性。因此,作为“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必定有着与现实交往不同的特性。

3.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交往的特性分析

(1)交往角色的虚拟性。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交往,是基于虚拟的空间而进行的,成员之间不再具有现实交往的可触摸性和可感知的时空位置,存在的只是功能的现实性。因此,虚拟社区为成员的不同角色扮演提供了土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除非有特别的要求,否则,大部分社区成员希望扮演与现实情·境有较大差别的角色,并且在角色扮演中寻求一种不一样的角色认同。从交往方式上,现在虚拟社区的交往主要还是以文字为载体,虽然文字可以描述形象、传达情感,但是经过有意加工的文字信息、精心包装的“良好”形象,必然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2)交往关系的平等性。现实的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现实的差异性,而教育虚拟社区的交往,成员之间完全可以不考虑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各种差别,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因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师生内心世界深藏的智慧,这从深层次上体现着教育虚拟社区的平等性。需要注意的是,虚拟社区平等性的交往可能带来现实人的部分社会性的丧失。

(3)交往过程的弱规范性。在现实交往中,人们总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而进行的,并且为自己的交往行为后果负责。而教育虚拟社区的交往更多的是依据技术规范TCP/IP协议进行的,这一方面可以使交往平等进行,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导致学习交往的失范。

(4)交往目的的教育性。从交往目的来看,无论是基于课堂的、基于社区的、还是跨地域、跨国籍的教育虚拟社区的交往,首先应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区别于其它虚拟社区交往的标志。社区成员因共同的学习需求进行交流互动,在活动过程(如协作探究、问题研讨等)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认知结构因同化与顺应而不断从旧平衡达到新平衡,也使得学生获得完美个性的发展与提升,这些充分体现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教育性。因此,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的悖论特性,要求对学习交往进行有效设计并发挥教师的“他组织”作用,兴“利”除“弊”,充分利用教育虚拟社区的巨大潜力为学习探究、交往互助、人格提升服务。

二、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交往设计

围绕社区环境下的学习交往,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验研究。比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Scardamaia(1989)等人为利用网络来支持跨课堂的协作性知识建构设计了“计算机支持的目的性学习环境”,后改为“知识建构社区”(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y)。瑞尔(M.Kiel,1993)提出了学习圈(Leaning Circles)模式:若干个处于不同地方的教学班在一个学期中联合完成某个课程的学习,其过程包括:形成“学习圈”,策划所要进行的课题(Projects),交流与此课题有关的活动结果,发表作品,以及对整个过程的评价等。哈里斯(f.Harris,1995)设计了“远程协作课题”模式,其中涉及到16种不同的具体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归为3类:人际交流、信息搜集和问题解决;还有道奇(B.Dodge)提出的“网络问题探究”(Webquest)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以Webquest模式为样板,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探索。如首都师范大学的王陆教授,开发了虚拟学习社区智能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教育虚拟社区的技术层面以及师生行为等方面作了较深人的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社区学习交往的特性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及设计者在社区学习交往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特别是在交往的初始阶段,要求教师注意分析学生、设计目标、创设环境、选择加工主题资料以及对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进行“激活”等,从而保证学习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做好交往前的设计与组织工作。

1.交往主体

分析与设计不同思维特征和认知方式的学生主体,交往目标、主题和策略的选择都应是不同的,要避免一刀切。玛丽娜·斯托克·麦基萨克博士指出,一个成功的教师会积极鼓励知识化、社会化的网上社区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程学习初期应鼓励学生相互了解各自的背景及兴趣爱好、为了克服学生第一次网上发言时的恐惧感,学生应将自我介绍和自己的照片发布在课程网站上、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组织协作小组。这种分组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对最后的作业结果负责任并能让每个人了解各自的长处问。例如,有些人可能擅长写作,有些人可能是技术能手,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观点独特而使得网上讨论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就学生的思维特征来说,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特征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可以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直觉表象的束缚。因此,这一阶段,学生更多的是要建立对社区及交往的感性认识,通过搜集和简单的信息处理,培养进行虚拟交流的兴趣和意识,更多的不是通过交往使他们掌握“双基”。例如:2001年9月30日,小学生网上作文(http://www.nje.cn/zw)社区正式发布,几年来,组织了一批优秀的小学语文专家和骨干教师担任指导,鼓励和引导同学采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并及时地对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和辅导。至今全国各地已经有几万名小学生登录本社区,成为本社区的注册“居民”。逐步培养起学生网上交往的兴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有了质的变化,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不像前一阶段单凭知觉表象考虑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交往主要目的是深层内化交往主题内容,培养理性交往意识。他们可以进行结构组织不良(ill-structured)的内容交往。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生成性交往客体,即课题、内容与思想等。并注意让每位学生通过邮件列表上传一份自己的个人简历,或联接自己的个人主页,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存在性,有利于学习交往的进行。

2.交往目标设计

WalterDettling,PetraSchube~指出社区交往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与丰富的资源服务。因此,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交往必须有恰当的交往目标,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形式的“花哨”和无意义的“闲聊”。因此,设计时要注意:第一,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育虚拟社区存在的实质和交往理论,我们认为,保证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交往的顺利进行,不至于使教育虚拟社区变成“电子鬼城”,应该进行社区成员的需求分析。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将社区主体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交往目标,具体如下表。例如,从满足社会性需求目标来说,教师应注意使学生分属不同的交往小组;从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目标来说,教师应注意尽可能让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服务共享,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根据具体的主体内容细化主题,使主题内容更具体和更深入。教师围绕着这一主题探讨可能引发的具体问题,事先设计一些能引导学生就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的高水平的问题,以便在交往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于每一个细化的主题,明确提出交往后要达到的目标和最终的水平。对于认知类的主题内容,教师要明确学生通过交往应了解、掌握、应用、发展哪些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和认知技能,发展怎样的问题解决策略、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与能力等。对于规范类的主题内容,要使学生明确,匝过交往,如何内化、如何将规范与实际的交往过程结合起来,而不至于陷人空洞的“道德说教”。对于情感态度类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通过交往,应该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如何将这些体验转化为现实的行动等。

                                      社会需求层次表

生理性需求 登陆社区、保持个性,参加社区活动 安全性需求 远离黑客和人身攻击,平等交流 社会性需求 归属于某社区或社区小组 自我尊重的需求 为社区作出贡献,得到社区承认 自我实现的需求 能承担社区角色,服务共享,价值实现

3.交往环境设计

社区学习交往必须在一定的社区文化环境中进行,这一环境主要是指由价值取向、规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学习交往所需要的“虚拟生活世界”。设计时要注意,每个人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地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倾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谁都不能成为“对话的霸权者”。要避免“灌输”“接受”“命令”和“服从”的说教。同时,主体的交往必须在社区规范和礼仪体系下进行,通过分析小学生作文网(http://www.njenet.net,cn/zw)和K--12(http:Ilwww.k12.com.cn/www/)网站,我们发现,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成员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使用方式及原则,据此分享经验与建构意义,其大量使用情绪或其它表意符号,以弥补部分缺失的情境线索,促进良好的互动情境,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交流语言和交往行为。因此,从社区成员的初次登录的热烈欢迎,到整个交往过程中的共同价值规范遵守,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把关和进行最初的设计。不同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意识形式在这里交融,应当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思想场域”和“平等”“真诚”“乐于奉献”“相互尊重与信任”的交往环境。这样既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又能给交往主体以温暖,逐步形成社区归属感。

4.交往主题内容设计决定交往能否进行下去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是否对内容感兴趣和认同主题,因此,学习交往前教师一定要在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态度和心向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交往主题,选择与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开放的主题。第一,内容主题要有承载力,既来源于学科内容,充分蕴涵该学科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又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理解、批判和反思该学科领域的内容。第二,主题内容应是结构松散或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真实或类真实的。学生能感到内容的价值意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便于讨论、交流、反思和批判,产生经验共鸣。第三,交往的结果便于展示,体现为产品或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例如,我们开设的专业主干课《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第二单元是“学习究竟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到这一部分内容晦涩难懂,面对大量的概念、理论。无从下手,于是,我们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围绕着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专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本单元的三个重要内容“日常经验中的学习概念及演变”“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和深化…‘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作为交往的内容主题,让学生组成学习协作小组,进行研究。学期末,学生对学习的本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新了学习观,同时学生在个人主页上创建了理论学习资源库。

5.交往策略设计

交往策略是交往过程中主体交往的组织形式、方法、媒体等的总称。在教育虚拟社区中交往的方式、策略和工具因人而异,选择的自由度很大,为了保证顺利、高效的交往,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多种可供选择的交往策略,注意引导、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交往策略。对于不同的交往目标、交往主体以及不同的交往主题,交往的组织形式也是不同的,教师要进行交往组织形式的设计。对于结构不良和松散的任务内容来说,较适合协作小组的交往形式。各小组,分担不同的主题任务,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组员进一步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最后协作小组之间交流思想,共享成果。从而共同完成任务;而对于结构良好的任务来说,更适合小组或个人竞争的组织形式,共同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看法,最终达成较统一和一致的意见和观点。

从个人交往方式来看应引导学生将个人情绪、情感与思维方式融人社区的文化背景,形成文化认同,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交往的工具来看,应提供界面友好的交流工具(如:E-mail、BBS、视频聊天室等)、协作交流工具(如:角色扮演工具、MOO、虚拟白板等)、成果展示工具(如:个人或小组主页或Blog)、跟踪评价工具(如:电子档案袋等)。

6.交往资源库设计

随着交往主题和任务的范围拓宽和程度的加深,交往主体需要的资源可能会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应运用知识工程的理念与原理设计、开发充足的学习资源,与学生一起共建人机共思的动态的资源库。这些资源包括讲授性的课程材料,相关文献资料库、相关案例库、数据库、学生作品集,可以是本地的资源,也可以是相应资源的外部联接。教师将学生在学习交往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获取的数据、积累下来的成果作品、反思性日记、灵感录等上载到资源库中,使学习资源能够在交往过程中不断更新,实现有效共享。例如,我们在《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网上学习交流中,就是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由师生共建资源库的,既包含网络课程及丰富的资源如: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点拨与释疑视频、好书推荐、代表性文献,名人介绍、动态的可扩展的脑图软件工具如Startree、MinderManager、Inspiration和资源联接等;又包含历届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时所创造和积累的大量丰富的学习成果和经验,以及本届学生每天、每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最新学习成果与收获。这样就突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线性资源结构,建立以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线索的、灵活动态、立体交叉、非线性、开放的资源库体系。因为是师生共建资源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更有利于进行沉浸式的学习交往。

7.反思评价设计

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交往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思评价设计,为了促进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交往积极性,设计时要注意:第一,评价原则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强调过程评价。学生通过Blog或e-Portfoli。,记录自己详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交流体会、反思日志、学习成果等,这里所呈现的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物件”,而是有特定的“情境”、完满的过程(开始一发展一提高)、丰富的情感(困惑,忧虑,豁然,自得)、深刻的感悟与反思的一本动态的、可视化的“学习交往通史”。第二,评价方式上,坚持多种评价方式并重,突出小组评价。学习交往得以进行的前提是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因此,评价方式上应鼓励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内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小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细目:组员在小组学习中所做的工作,表现出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习小组的主页、资料收集、调查等所做的工作,对小组课题研究提出创造性意见情况,和就某问题交往的参与程度,如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在学习论坛上的发言情况特别是提出独创性建议等。这可以通过BBS的统计功能以及小组记录,组员提交的(卞转31页)(上接26页)自评资料来进行评价。第三,评价技术上,坚持多元评价技术共存。多元评价技术包括:测试、小组或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完成的作品或任务、小组学习项目完成展示、口头汇报、调查问卷、写作、辩论等多种技术。

三、结束语

总之,要保证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及设计者的精心组织与设计,而要保证教育虚拟社区在“社区”层面上存在,不至于出现现实教育的“人灌加机灌”“人控加机控”的“异化”现象发生,教师与设计者又不能“管的太严”,关键的问题是在“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保持必要张力。教育虚拟社区的存在意义和文化特性并不意味着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交往可以完全通过学生的“自组织”进行,需要交往前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这是教育虚拟社区的“他组织”方面,是必不可少的,而教育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是根本,通过对话、理解与共享的自组织机制,使得在“虚拟生活世界”中,交往主体关系变的融洽、和谐,交往主体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参与程度不断增强,最终导致社区文化心理的形成,这是保证社区能否存在、任务能否完成的根本。因此,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交往设计与“他组织”不是限制“自组织”,而是为了在学习交往过程中,使“自组织”发展的更具有方向感、后劲更加丰盈。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