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尼莎汗陵园凝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8:01



        

        阿曼尼莎汗陵园凝思

          (清 溪.文)


  虽然时值夏秋之交,号称“秋老虎”的骄阳却仍不肯有丝毫的示弱,把南疆古城莎车县城东北偶的阿曼尼莎汗陵墓群烤得热浪滚滚,只见从这片墓群里蒸发出来的地气在阳光下丝丝闪灼,冥冥之中仿佛是从阴曹地府里冒上来的袅袅炊烟。

  据县文化馆的同志介绍,在这片沙丘之下埋葬着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叶尔羌汗国的12代王朝的国王和他们的王室成员们。要不是陵园简陋的木栅门上挂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我真不敢相信在这片荒凉的土丘上沉睡着的,便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叶尔羌汗国创始人苏勒坦.赛依德汗和他的后裔们。

  此刻,凝思中的我有如站在一条历史的长河之上,隐约听到从西域的古战场传来阵阵杀声震地、战馬嘶鸣声;俄而又仿佛听到了从汗王宫里传来婉转悠扬的歌舞声……啊,历史是如此无情!我原本站在西域边塞一个高高的历史浓缩堆上,惊讶地目睹了叶尔羌汗王国在经历了160多年的兴衰之后,瞬间便被历史洪流淹没得无影无踪的全过程。

  我定晴发现脚下这一片坟墓群,全都是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砌成“摇篮”形,园陵管理处的一位维吾尔族青年告诉我,按照他们少数民族的说法,人一生下来是从摇篮里长大的,死了以后再坐着摇篮去投胎。听着维族小伙的解说,我举目看见墓穴之间偶尔长出一丛丛挂着粉红花絮的红柳,伙同着几支枯黄的芦苇在热风中摇曳,朦胧中就象母亲手中拿着一束绑在小木棍上的花布条儿,正在为摇篮里睡觉的婴儿驱赶着蚊蝇。生于此啊,葬于此,来于斯啊,归于斯;一个轮回的结束,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我喃喃地咏诵着信口沾来之语。姑且让我们都来相信一回生命的“轮回”之说吧,也许它真的可以给生命些许寄托。我把折来的一束红柳小心虔诚地插在阿曼尼莎汗墓前。

  据这里的民间传说,阿曼尼莎汗(1533--1567年)是叶尔羌汗国第三代国王阿不热西提汗的妃子,她出生于今喀什地区莎车县卞尔苏乡夏甫吐鲁克村,一个民间艺人的家里,8岁丧母,靠父亲马合木提给人家弹唱和给“巴依”(财主)打柴、割草维持生活。她读了两年小学后随父学弹唱,从小天赋很高的她14岁就会作诗编曲,正因为她的聪慧和美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汗王看中后选入宫中为妃。

  阿曼尼莎汗进宫后借着所处的优越条件,使她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快成为汗王宫里一位有名的诗人和音乐家,深受汗王的宠爱。她在宫中自编、自弹、自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著作,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有《乃斐斯诗集》、有关女性伦理的有《美丽的情操》、有关诗歌、音乐、书法评论的有《心灵的协商》等。阿曼尼莎汗一直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热爱与祟敬的主要原因还不在此,主要是她对民族音乐木卡姆的研究与整理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木卡姆的全名叫“十二木卡姆”,它是由12个段落、260首乐曲(包括诗、歌、乐、舞、唱、曲、奏等传统民间歌舞、音乐)组成的大型古典民间文艺。据陵园的负责人介绍:当时伊斯兰教的统治者对木卡姆这部传统的古典乐曲很反感,因为这些乐曲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下里巴人”,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上层建筑压根就瞧不起这些“草根”之音。汗王对阿曼尼莎汗整理木卡姆也持反对态度,但阿曼尼莎汗出身贫寒,从小就喜欢民间舞曲,她借助自已的特殊身份努力说服汗王,最终得到了汗王阿不都热西提汗的默认。

  经过数年的努力,她把流传下来的口头民间诗歌木卡姆进行分类和编组,剔除其混杂、重复、晦涩、难懂、宗教色彩过浓的一些词句与章节,代之以具有时代精神和充满生活气息、符合群众口味、朗朗上口的新歌词。同时,她还把新整理出来的木卡姆按照当时维吾尓族群众喜闻乐见的“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来甫”等曲调进行改编融汇,较好地弘扬和丰富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并很快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此外,她还把民间流传下来的民歌如“多浪”等一些曲调,加工创作了《依西来特.安格孜》等多首木卡姆新乐章。

  可惜的是,由于古代的医学技术落后,多才多艺、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族艺术家阿曼尼莎汗,因难产而英年早逝,时年37岁。据说阿曼尼莎汗去世后,汗王阿不都热西提汗悲痛不巳,离宫出走,饮马叶河,无心朝政。阿曼尼莎汗去世的时候正值盛夏,而长流不息的叶尓羌河竟突然无声,一夜之间河面上结着一层冰;叶河两岸的树枝上全挂着白霜;宫内外一片哭泣之声,附近的老百姓扶老携幼赶来为阿曼尼莎汗送行……听完讲解,我对阿曼尼莎汗王妃更是肃然起敬。德国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来创造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一同来作曲、弹唱!像古代的民族精英一样,把欢乐和曲调传给世间的人类。她的灵魂便会和她的诗歌一样永存!”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阿曼尼莎汗只不过是一名供汗王承欢作乐的妃子,更无地位可言。但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以后,为什么阿曼尼莎汗变成了维吾尔族人民心目中的偶像呢?这便是不朽的艺术彰显出来的伟大历史价值!同时,它又是政治和艺术经过时代的撞击后,产生出来的文化结晶!往往历史可以忘却世代死去的君主,却忘却不了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和它的继承者!因为民族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内蕴、恒永的价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民族与民族之间、古代与现代文明的高度契合性。人们把一种不朽的民族文化挖掘与发扬光大的目的,就在于让民族文化的传统伦理和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与审美观从冲突中转换为相互适应,就象千百万年蕴藏于万山之间的玉石宝藏,人类把它开采挖掘出来,再把它雕刻成魅力无穷、品格卓越、熠熠生辉的现代文化精品,这,恐怕就是阿曼尼莎汗闪光的历史价值之所在。感而赋七律一首:

  莎车城外陵寝多, 十二王朝畔叶河。千年王气消沉处, 王妃墓前闻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