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 救 孩 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1:53
救 救 孩 子 [ 2008-4-22 10:13:00 | By: 贾运银 ]   0 推荐

救  救  孩  子

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中学赵英春、贾运银

关键

受国情制约,应试教育的顽疾在某些地区一时还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导致考试制度仍是一考定乾坤,表现形式为题海战术,落实起来是加班加点,水大就能泡塌墙。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双休日,当你走在大街上,你总能看到一些中小学生三个人一伙,五个人一群,背着书包,嘴里还时常嘟嘟嚷嚷着,像是背什么。你若感兴趣,不妨问一下:“同学们,今天不是礼拜天吗,你们这是干什么去呀?”“找教师辅导去。”“辅导什么呀?”如果是文化课,我敢打赌,90%以上学生都会说:“外语。”“辅导外语干什么呀?”这时他们准会觉得你这个人问得好怪。还是我来告诉你吧:“那肯定是有用呗。”“有什么用呢?”“为了考个好成绩呗。”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不仅要让农村学生“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好学”。今年我国已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同时还免除了书费,农村孩子的确能上得起学了。下一步就是如何“上好学”的问题了,这个上好学,应该也包括“减负”吧?

我国从93年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已十几年了,一些专家、学者及有志之士曾多次阐述,教育应该还少年儿童一个自由空间。原国家教委也曾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于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要求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5小时。现在又有了“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提法,这一点学校是做到了,但是学生并未真正减轻负担,因为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求,学校必须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新课标又都有课时要求。目前,吉林省各初中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等十几门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确有很多大的好处。但对我国偏远地区来说,由于外语教师溃乏,一些教学点,根本就开不了外语课。到了初中,外语负担明显加重。新课标明确规定,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应该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使其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培养情趣,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提法的确是以人为本,高瞻远瞩,但对农村来说,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有一定的困难,它受到现行考试制度的束缚和当前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确明显增强,GDP也曾翻了几翻,但对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升学仍摆脱不了还是谋生的手段这一不争的事实。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又仍是一考定乾坤。目前,在全国部分地区仍没有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题海战术仍是应试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到了高中,凡是想升学者晚上都得熬到12点以后,次日清晨天不亮又得起床。双休日、寒暑假早已与他们无关。这何止是十年寒窗苦呢?这与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素质教育极不相称呀!孩子们唯一能找到快乐的地方就是放弃学习,进入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或者干脆弃学回家进行逃避,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不利。我们做家长的实在是心疼又无良策呀!

日本的综合国力几年来一直世界排名第二,他们也开设外语课,可在日本,专门组织一部分人从事外语研究及翻译工作,并未全国一刀切,这一点我国与日本大相径庭。我国国情是13亿人口,9亿多农民,仅农村中小学生就有1.5亿,数目可不小啊!学外语要一刀切,还要切齐,这谈何容易?义务教育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外语课,这在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都能很好地做到,的确也很有必要。可在广大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外语学习环境,都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年轻有为”的教师都想办法往城里调。有的农村学生长到十几岁可能从来都未见到过一个外国人。在中心小学学点外语也只是皮毛,到了初中还得从ABC开始。这在今后的中、高考中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不在同一的起跑线上,这有失竞争的公平原则。

就拿吉林省来说,目前有数、语、外、政史及理化为中考科目,某些地区体、音、美也成为中考学科,这对推动素质教育的确是开了先河。但在这些中考科目中,老师、学生最感头疼,也最难出成绩的还数外语这一学科。并且外语在中、高考中的分值却等同于语、数两科。城乡相比,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却截然不同。新课标要求,初中外语每周4课时,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小学外语是零起点,按新课标4课时/周要求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但学校又不能违背上级要求。这就给教与学带来了矛盾。可是农村学生也想考学呀,这样,每逢双休日、寒暑假乃至平时晚上,家长,学生就强烈要求外语老师给于辅导,即便如此,也只是还点小学时期欠下的外语债而已。这与城市学生的差距是无法拉平的。真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学生叫苦连天,家长心疼无奈!无奈之下,只好去陪读。这又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笔者作为一名外语教育工作者,更以一名家长的身份,谈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一、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科书的难度,减少生詞量;

二、在农村学校,把外语作为选修课或会考科目;

    三、农村学校实用农村版外语教科书;

四、因人因地因时而宜,在中、高考时允许农村考生自带外语詞典等工具书。

作为一基层外语教育工作者,只有进行教学研究的份儿,可没有考试制度的决策权。

目前,在吉林省,政治,历史两科为开卷科目,这两科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应该不算难。因为这是中文授课,中文考试。再就语文学科来说,考生在试卷中也很少有不会的字、詞。而外语则不同。在考试中,可能只因为碰到几个生詞不知其义,便影响了几道题乃至整个试卷的发挥。再说个别单词不会不能说明其外语水平就很差。但这种考试制度却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无奈之下,只有在单词上大下功夫,被迫挤占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白天时间不够用,只有加班加点。学生还谈何愉快学习呢?

笔者倡导外语开卷考试理由有两点:

1、政治、历史两科都能开卷,况且这两科还不难;

2、多少年来,研究生、博士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尚能借阅资料,而作为较难掌握的外语学科进行开卷考试,要求不算高吧?

实在不行的话,进行一下尝试,允许农村考生在外语考试时自带詞典等工具书,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便可大大减轻死背单词的负担。同时还可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学习其他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谈到这一点,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外语一开卷,学生还会记单词吗?你大可不必担心,笔者倡导外语开卷考试,并不是不要学生记忆单词,只是允许其在考试时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再说,考试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考砸、考倒,而是发现和选拔人才。笔者从事外语教学工作20余年,一直进行外语探讨与研究。我国学生学外语难,主要是缺少外语学习的语境,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虽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记忆单词上,但是效果仍然不佳。由于外语学科的特点,允许考生在考试时借阅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其阅读速度及其效率,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平时的外语自学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也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做到以人为本。同时家长也就避免了必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形式的外国语学校,贵族班等,也可免得家长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陪读了。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共享教育资源.

敬请专家、学者及有志之士不妨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