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存货的日常管理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0:45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

  企业持有充足的存货,虽然有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与生产时间,满足客户定货的需要,为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提供较大的机动性,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损失,然而并不是说,存货越多,企业的获利能力就超强,因为存货的增加要占用较多的资金,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存货费用也会增加,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

  企业的存货费用按照与储存的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固定储存费和变动储存费两类,前者包括进货费用和管理费用,其金额多少与存货储存斯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后者包括存货资金的占用费、存货仓储管理费和仓储损耗等,其金额随存货期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储存期控制法就是企业为了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防止积压,根据本量利的平衡关系,推导出企业获利与储存期的正比变动关系,从而将库存货物有效控制在保利期内,实现预期的目标利润的一种存货日常管理方法。

  根据量本利公式

  利润=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变动储存费

  将上式公式稍作整理变为:

  变动储存费=毛利—利润—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

  由于变动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

  则有:

  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毛利—利润—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

  存货储存天数=(毛利—利润—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

  当利润=0时,储存天数为保本储存天数

  存货保本储存天数=(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

  当利润=目标利润时,储存天数为保利储存天数

  存货保利

  存货保利储存天数=(毛利—销售税金及附加—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存货储存期可以分为:保利期、保本期、亏本期。存货如果在保利期内售出,所获利润便会超过目标值,储存天数越短,获利越多;如果在保本期内售出,能保证不亏本,但利润较少;当超过保本期出售的话,企业便会亏损。储存天数越长,亏损越大。

  举例如下:

  <一>批进批出的存货控制

  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甲商品2000件,单位进价10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售价120元(不含增值税),经销该批商品的一次费用为2000元,若货款均来自银行贷款,年利率10.8%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3‰,销售税金及附加1600元。要求:

  ①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期;

  ②若企业要求获得3%的投资利润率,计算保利期;

  ③若该批存货实际储存200天,问能否实现3%的目标投资利润率,差额多少;

  ④若该批存货亏损4000元,求实际储存天数。

  计算过程如下:

  (1)每日变动储存量= 购进批量×购进单价× 日变动储存率

  =2000×100×(10.8%/360+3‰/30)

  =80(元)

  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 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

  =[(120—100)×2000—20000—1600 ]/80

  =230(天)

  ⑵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利润率=2000×100×3%=6000(元)

  保利储存天数=(毛利— 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 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费

  =[(120-100)×2000-20000-1600-6000]/ 80

  =155(天)

  ⑶批进批出经销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80×(30—200)=2400(元)

  实际利润率 =(2400/100×2000)×100%=1.2%

  差额为3%—1.2%=1.8%

  ⑷因为:该批存货获利额 = 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所以: 实际储存天数 = 保本储存天数—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

  =230—(-4000/80)

  =280(天)

  <二>批进零售的存货控制

  企业购进A型存货2000件,购进单价1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款项均来自银行贷款,月利率12‰,企业月存货保管费用13500元,存货购销的固定储存费200000元。据市场调研反馈信息表明,该存货日均销量约12件,需167天左右的时间方能全部售出,单位售价(不含增值税)1250元。销售税及附加125000元。

  ①计算该存货的平均保本储存天数。

  ②计算该存货的平均实际储存天数。

  ③预计该批存货可获利润是多少。

  每日变动储存费=购进批量×购进单价×每日利率+ 每日保管费用

  =2000×1000×(12‰/30)+(13500/30)

  =1250(元)

  A存货的平均储存保本天数=[(1250-1000)×2000—200000—12500]/1250

  =140(天)

  A存货平均实际储存天数= 0.5×(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

  =0.5×(实际零散售完天数+1)

  =0.5×(167+1)=84(天)

  经销A存货预计可获利润=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储存费× ( 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平均实际储存天数)

  =1250×(140-84)=70000(元)

  通过对存货储存期的分析,可以及时地将企业存货的信息传输给经营决策部门,决策者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而言,凡是已过保本期的商品大多属于积压呆滞的存货,对此企业应当积极推销,压缩库存;对超过保利期但未过保本期的存货,应当检查销售状况,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严防沦为过期存货;对尚未超过保利期的存货,应密切监督、控制,以防发生过期损失。财务部门应当通过调整资金供应政策,促使经营部门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推动企业存货结构的优化,提高存货的投资效率。
存货作为公司的一项占有很大比例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的好坏也密切关系到整个公司和公司利益的相关者,因此,必须重视对存货的管理。本文以安徽某公司为例,就其存货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存货、加强存货管理的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阐述了一些相关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企业存货;存货管理;周转速度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1]。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地存货不仅会占用较多资金,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存货管理的方法
  (一)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司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如在超市,高档皮货、珠宝首饰、名烟名酒、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大型健身器械等A类商品的品种数量并不很多,但价值额却相当大;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布匹、文具用具等B类商品品种数量比较多,但价值额相对A类商品要小得多;至于各种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化妆品、日常卫生用品及其他日杂用品等C类商品品种数量则非常多,单位价值却很小。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所谓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2]。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因此,EOQ不提倡小批量订货。
  (三)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 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四)准时生产制(JIT)。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生产系统如果真正运行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状态下,它的库存就被减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被简而言之成“零库存”管理[3]。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知道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是使库存最小化的生产系统,即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中增加价值的过程。
  
  二、存货管理方法的应用
  本文从分析安徽某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存货管理出现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优化存货管理的策略。
  (一)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见下表)
 
  从这 3年的趋势平均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07年3月以前上升较快,之后略有下降,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公司发展,存货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司资产的增长速度。以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揭示存货变现的能力,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转换为收入的时间越短,变现能力越强。而以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则可以反映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管理存货的能力越强。表中这两项数据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说明公司越来越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但2007年前三个季度存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各季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第一季度的数值下滑太快,其存货的周转情况差强人意,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及其销售出现问题,唯独第四季度各项指标较好,说明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的迹象。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对存货本质的认识缺陷,使得公司的存货大量积压。大量的存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存货也是公司的一项“负债”,公司应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存货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2)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公司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供、产、销各部门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要么公司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使之失去市场机会,要么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其储存成本。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公司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使制定了也因为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有效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公司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5)存货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存货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核算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误导公司的采购与生产活动,造成存货的脱销或者积压。
  (6)没有将存货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导致公司存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外部因素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执行利率随之上升,加之各方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资金利率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形成了较多的存货。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公司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并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3)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也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的难度,公司常因销售预测不准,造成已被淘汰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积压。
  (三)优化公司存货管理的策略
  1.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应做好销售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公司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并让经销商参与整个预测流程,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2.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地严加管理。因此,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 A、B、C三类。其中,A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 10%~1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 80%左右;B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 20%~30%,金额占全部存货总额的 15%左右;C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60%~6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在此基础上,公司应重点抓好 A类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严格控制该类存货的数量,提高其周转的速度。
  3.优化和改良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在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分析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哪些是无效的作业流程,哪些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应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使生产线上各个作业流程的时间趋于一致,实现生产线的同步生产。
  4.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第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公司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5.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公司可以让供应商参与公司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根据公司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来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存货的资金占用[4]。
  6.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7.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公司存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现阶段公司存货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服务。
  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准时生产制下,产品完工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时候,同样原材料到达生产工序时正好是该工序开始准备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所有的存货都在生产线上,因此,将存货降到最低,实现零存货是准时制的目标之一。
  JIT的运用给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它不仅提高了存货管理效率——节省存货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保管人员的减少等等,还减少了由于存货资金的占用而减少的资本成本支出。最关键的是它是消除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无价值增值的活动和耗费,即消除一切浪费,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5]。
  因此,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但精达股份公司实施JIT存货库存管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全社会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础。
  (2)企业之间的真诚密切协作是有利环境。
  (3)强调全面性预防维护,实施ITT必须鼓励全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