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1901~1972)-中国大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50:36

[大][中][小]

巴人(1901~1972)
  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原名王任叔,笔名除巴人外,还有屈轶、赵冷、碧珊等。浙江奉化人。因父亲早逝,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入宁波第四师范学习。1920年师范毕业后,在宁波等地任小学教员时,接触到《新青年》、《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等进步刊物,对新文学运动发生兴趣。1923年开始文学活动,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小说和诗歌,并于同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先后从事工人运动和教员等工作。抗战爆发后,先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编辑《译报》、《民族公论》等报刊,参加《鲁迅全集》的编辑和举办社会科学讲习所等工作,1941年去印度尼西亚,从事抗日活动和华侨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回国进入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印尼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1960年因写《论人情》一文受到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巴人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大的是小说,短篇集有《破屋》、《殉》、《影子》、《监狱》、《在没落中》、《乡长先生》、《佳讯》、《皮包和烟斗》;中篇小说有《阿贵流浪记》、《证章》、《死线上》、《冲突》,另有去世后出版的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
巴人早期的小说,以反映农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如短篇小说《疲惫者》,写浙东一个雇农,辛劳一生,在封建地主残酷的压榨中一无所得而沦为乞丐的遭遇。此后的作品,题材虽较前为宽阔,但工力未见有显著的突进。唯中篇小说《证章》,揭露30年代国民党政府官僚的腐朽生活,在艺术上颇有新的进展。
50年代执笔的中篇小说《冲突》,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展现了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浙东城乡的风云变幻,较之先前的作品更胜一筹。他的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起笔于20年代。因生活动荡,时作时辍,50年代完成初稿,1984年出版。小说写19世纪末叶浙东农民"反教平洋"的抗暴斗争,地方色彩浓郁,是"五十年前一幅江南农村生活风俗画"。
巴人的杂文向以犀利泼辣著称,有《窄门集》、《边鼓集》、《遵命集》等,他在上海孤岛时期,用屈轶等署名的杂文,愤火恣肆,笔力遒劲,是痛击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为当时孤岛文化界和读者所传诵。50年代,他又以《况钟的笔》为题,对主观主义的领导作风击一猛掌,文字跌宕有致,畅达明快。
巴人在文学上另一成就是他的理论著作。30年代末写的《文学读本》,为当时较有影响的文学理论读物。建国初,修改增订,易名为《文学初步》,至1953年作大幅度修订,改名《文学论稿》。这是中国第一部力求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从新文学运动以来特别是从对40、50年代以来创作的剖析入手,在理论上给以概括和评述,资料丰富,对重要作品的论述几囊括无遗。但由于对众多的文学现象评述过细,理论上的严密构想不免显得不足。其次,在观点上因受苏联30年代后某些教条主义的理论影响,以及贯注着当时流行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狭隘见解,致使这本著作存留了一些明显的弱点。
除以上几个方面作品外,巴人还著有剧本《费娜小姐》、《杨达这个人》;散文集《邻人们》、《任生及其周围的一群》;以及《论鲁迅的杂文》、《鲁迅的小说》、《谈〈青年近卫军〉等》、《从苏联作品中看苏维埃人》等文学评论著作。
作者:许觉民


字体:[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