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要在乎价?还是在乎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9:16

此时要在乎价?还是在乎量?

2010年12月28日 16:09 作者: 曹伟

相关标签:

作者:亮话天窗

本栏谈到当20日均量线进入1232亿元时,在过去的统计里头都会有一次缩量后的反击,而且通常这样的反击伴随的一定是增量。

 

 

这个状况的确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统计,从20日均量线萎缩到0.809、0.618的比率时都出现了压低后的反弹,那么这次达到0.5的压缩量比率,是否应该要反击呢?

就统计条件说明,这个压缩量一定会反击,只是这个反击的何时出现而已?而且是未来反击的幅度有多大?可以持续多久?是反击以后开始增量再持续呢?还是反击不久后再度缩量?这些问题才是后面要加以观察的。

首先要说的是时间问题,从区域量潮的对比关系说起,从10月8日增量上涨以来持续26个交易日,共计63287亿元资金滚动,换手率35.45%,未来如果要成功将这个区域所构成的成交量进行压缩到沉淀到稳定,最少要有同样的金额比率。

对比的结果从11月15日至今31个交易日共计42138亿元,换手率21.05%,显然还差距21149亿元,需要至少这个成交量才有助于稳定,就比率而言还少了14.40%,差距甚远,一时难以有效化解。

如果以今日1226亿元的20日均量线估算,还需要17.25个交易日,这样一对比,同等量的对比显然还要很长时间呀!此时任何的量潮变动都无助于化解上方的量潮压力,这样应该已经够清楚了。

问题是,真的要完全的化解,很多时候需要1.5倍的量潮,即在63287亿元的基础之上乘上1.5倍,这样就更长远啦!这个还不能完全消化或是逼使筹码的释放,有些时候要走到2倍的区域量潮才有可能,这样就更久远啦!

这就是本栏一直不敢看好的原因,也是当时出现历史大成交量时提出的警告,因为《麦氏理论》以量潮研究见长,过去写这些分析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看得懂,也听得进去,经过三年不断的解释说明,总算有了一些人长期注意,但是这样是否就完全解读了A股呢?还不是,因为还要注意60日均量线。

依据60日均量线从10月8日到11月16日的重挫,共计28天,总金额67474亿元,换手率37.52%,这个更为重要,因为从那个时候的滚量后在经过到今天的29个交易日,形成了两个空间的明确对比,时间上也构筑了一样的等时,但是成交量的状况就差了一大截, 后面从11月17日到12月27日共计29个交易日成交量37950亿元,只有18.98%,实在差距太远啦!

这个说明什么呢?再过三日以后就形成针对60天以来操作者的逼杀,等于进入中期持有成本的逼杀,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阶段,也是多与空交战中非常可怕的一个过程,一定要注意谁会在经过60天循环以后开始认赔呢?通常机构法人都是这些领头者,因为逼近他们的持股成本或是止损区域啦!尤其基金经理人一换,也开始进行换股操作,这个时候就是股票大转换的时候。

所以这一波不仅仅是逼杀散户,更多的是大资金机构或是一些私募,因为签订了一个最终止损机制,这么一跌也跌到他们的持股成本边缘,此时杀出持股不是他们所为,而是作为担保的信托机构呀!这些机构也只有照章办事,除非补充保证金,否则就是“杀无赦”。

这些逼杀动作一经出现,很多时候是无法预料的,明明看起来什么事都没有,但一开盘就大跌或是倒地不起,这些动作从明天开始会看到很多如此发生,通常都是一开盘就跌停,尤其之前太多顺遂的私募,曾经高获利以后已经失去风险的预防,不知道这次的杀伤力。

所谓私募机构不下千家,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这个状况就如07年530事件一样,只是当时市场人气在,资金充沛,更目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的下跌一定会以价为优先,因为价格才是决定胜负,因为缩量出现流动性不足,不管如何卖出总是价格不理想,除非直接杀到跌停,而且还是连续几天跌停才会有所谓价格跌得太低了以后才会反弹,基本如此呀!

此时的成交量呢?如果下跌成交量维持稳定,这个更糟糕,因为形成同等量下跌等于没有承接盘,此时的任何成交量都是下一个加速破坏的开始,只有以大量下跌才能加速止跌,因为当几乎都已经将筹码散出以后重新获得归属,这个时候的成交量才有作为,才可以因为下跌增量后形成反转,等于成交量放大后见底。

这些状况都不是一般分析所能谈到,也绝对不是几条线就可以说明,而是要有量潮基础加以推演,再回到价格关系上说明。多少散户一定不完全知道本栏再说什么?但是看到价格下跌以后就会形成一阵阵的恐慌,这样就会构成大跌以后逼杀,因此当看到很多个股跌停紧锁超过150家以上时,就是一次逼杀的绝路了,这一天何时会出现呢?

所谓不破不立,大破就大立,市场一定要经过这一段阵痛以后才会重新复苏,没有办法。

希望以上说法没有吓了你,这样的描述只是本栏的看法,只是要说明,此一时彼一时,60天前的河东,30天后的河西,今日的再下跌,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