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10.12.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30:43
 任何事都有阴阳两面,如果你是个领导,对待自己的下属——赞扬就是“阳”,批评是“阴”。批评与赞扬都是激励下属的好方法。而将二者综合起来灵活运用,更能够取得单纯的批评与单纯的称赞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赞扬是对人的鼓励与肯定:可以使人信心百倍,精神焕发。赞扬可以使人在一种受到充分尊重的氛围下把赞扬者的要求变为被赞扬者的自觉行为。 歌德与席勒曾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到剧院观看预演。二人的性格不同,对待人的方式也不同:歌德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说话语气全用命令式:而席勒则作风完全相反。此次演出的剧本是席勒的作品,因而两人都满心欢喜。不料预演时,发现主角仍没把台词背熟,已经到了正式上演的前一天。歌德不禁勃然大怒:“你们到底干什么去了,这样怎么能上演!”在歌德的斥责下,主角赶紧拼命背台词,但到了第二天上演,仍然不够流利。第一幕结束后,席勒来到后台,握住对方的手,充满信任地说:“演得不错,相当成功,说话语气也很恰当……”听了这些话,那位演员精神倍增,信心完全恢复。在以后的几幕中,台词都流利地背诵了出来,演技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台下掌声雷动。 因为对其怀有某种期待,所以才会在失望中大声斥责。但切不可在大喊大叫中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若感情用事地表示失去信心而厌恶对方,则无异于舍本逐末,达不到斥责的真正目的。所以这种斥责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在盛怒之下把一切搞砸了。 遭人斥责,谁都会感到紧张。过度的紧张会使人做事情畏首畏尾,越发不顺利。一味的斥责,让人无法忍受,这时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拼命反抗,二是破罐破摔。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容易对斥责产生“抗体” 。你的斥责对他司空见惯,因而置若罔闻,到头来让你徒费唇舌。 与其一味的斥责,不如斥责之后再给人以称赞、抚慰,暴露其不足之后再指出希望,留给人以改进的余地。两者交相使用,才会使人心甘情愿地朝着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称赞是正面引导别人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去做。很多情况下,如果能把领导者的要求转化为对方自身的需要,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然而一味称赞也会带来不良的负面效果。一个总是生活在掌声、恭维与鲜花中的人,也会变得不可理喻,他会自负、高傲、目空一切。 有些人很喜欢指责他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有些人似乎养成了一种不以为然的坏习惯,他们动不动就批评他人。还有些人,他们本来在某方面做得并不好,却非要拼命去批评别人。这种批评怎会以理服人呢?其结果要么伤害他人,要么被人反驳。其实,尽量去了解别人,尽量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这比批评要有益得多,这样不但不会害人害己,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和仁慈。“了解就是宽恕。”何不运用温柔之术呢?所以,当我们批评他人时,先想想自己:“我做得怎样9是否应该完全怪罪他人?”这样你也许会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与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要说服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其心中充满了成见、自负和虚荣。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于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坦言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人家的好话。”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学会宽容和尊重他人 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一件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很可能在与他相处时,总感到疙疙瘩瘩的。 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这天丈夫回到家,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指责他人买在不是一种好习惯,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自旗白甲有困难,需宽限几日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五十鞭,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就没命了,时年仅55岁。 不过,并非人人都像张飞那样,还有一件这样的事情。1863年7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了绝境,林肯下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轻易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度不满。但出乎常人想象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一人们才在一堆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来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万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则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 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在你想责备别人的这不是那不是时,请马上闭紧目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