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6:32

目  录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一、理论知识 2
二、习题 8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13
一、理论知识 13
二、习题 19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30
一、理论知识 30
二、习题 45
第四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2
一、理论知识 62
二、习题 67
第五部分 法律 74
一、理论知识 74
二、习题 90
第六部分  行政管理 95
一、理论知识 95
二、习题 106
第七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113
一、理论知识 113
二、习题 120
第八部分  科技常识 126
一、理论知识 126
二、习题 133
第九部分   人文常识 140
一、理论知识 140
二、习题 192
第十部分 195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理论知识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伟大贡献是(   )
  A.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B.创立了唯物史观
  C.确立了辩证法的科学地位    D.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3.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
  A.它的革命性         B.它的能动性
  C.它的科学性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6.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D.具体科学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7.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   )
  A.掌握全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知识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C.正确认识自然现象
D.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情
(二)、不定项选择题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    )
A.它的批判精神          
B.它要改变整个世界
C.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D.它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
  E.它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9.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在(    )
  A.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B.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C.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D.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内容
  E.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含义在于(  )
  A.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答案
  B.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C.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哲学优秀传统相结合
  D.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
  E.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
  A.它是科学之科学,包括一切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C.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D.它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  )
    A.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
    C.创立了唯物史观
    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E.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解决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现成答案
(三)、辨析题
  1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精髓。
(四)、分析题
  1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阶级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1.B  2.C  3.D  4.A  5.C  6.C  7.B
  (二)、不定项选择题
  [答案]8.AE  9.ACE  10.BCDE  11.BCDE  12.BCD
  (三)、辨析题
  13.「答案要点」
  这是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理解。15世纪以前,在欧洲,哲学和许多具体科学,如天文学、数学、力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浑然一体,哲学成了知识的总汇。那时有些人曾认为具体科学是哲学的一部分,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5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哲学作为知识的总汇已不可能,这时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但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也就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所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是说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具体科学和哲学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前者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这种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要以具体科学提供的具体材料为基础,是从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由此可见,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所以,哲学和具体科学虽然不同,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它们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4.「答案要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中研究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指打破旧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勇于革新和创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者都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精髓:①它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②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类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③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以及创造性本质。④它是创立、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⑤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自觉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的思想基础。
  (四)、分析题
  15.「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是分不开的。科学本身就是重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要求遵循客观规律。这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结合和统一。
  16.「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却不是指它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一、理论知识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清晰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2)权责明晰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3)政企分开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管理科学。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 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E.房地产金融市场。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6)期货市场。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3.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
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5.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表明农业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
B.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C.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6.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他强调,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A.坚持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B.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加强管理
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开发能源,发展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温家宝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继续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
A.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
B.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8.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9.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A.发展社会主义理想建设
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0.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创造性地发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设想,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其核心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港、澳、台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始终不变
C.实现祖国统一
D.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现有的优越性,为我所用
11.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
B.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
12.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多项选择题
1.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A.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都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
D.都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
3. 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太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21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些事实体现了新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开始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脑体结合型。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
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 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4.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7.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起步。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到2002年,国家在西部开工3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项目总投资额数百亿元。到2020年,全国地区发展差异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离散系数计算)将控制在0.747以下。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A.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B.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C.坚持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D.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青藏铁路建设部门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控制湿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积,做好植被、表土的保护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选定场地并浇水养生,在工程完工时移回。环境保护已成为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条件。这一事实说明
A.必须坚持以环境建设为中心
B.要处理好西藏植被保护与青藏铁路建设关系
C.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速度、质量、效益要统一
9.全球富国每年补贴农业的拨款是惊人的300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一度让富国的农民更富,穷国的农民更穷。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发达国家承诺把农业补贴削减20%。与此同时,我国对农业发展,不仅给予政策扶持,还加强了对农业的补贴,这说明
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快农业发展
B.对农业实施补贴,是世界各国的统一行动,是一种国际潮流
C.农业是基础,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D.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实施政策保护
10.《光明日报》报道,2004年8月,国内外专家、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中国西部开发新思路探讨”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意义在于
A.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B.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D.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1.当前,台湾频频要求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对外关系上,台当局有意将过去的“金援外交”向“人才外交”上转变。对于台湾问题,20多年前中国政府就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原则并一直朝着这方向努力。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主要包括
A.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进行的分裂活动
B.维护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的格局
C.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问题
D.打压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
12.面对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各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又要加强同世界大国的关系,灵活周旋、趋利避害,将多极化战略构想落到实处,促成一种均势和平。为此,我国要特别做好的工作包括
A.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
B.以维护各国独立主权为核心,保证各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助”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
D.加强国际合作、反对国际剥削;联合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同世界超级大国做坚决的斗争
参考答案
(一).重点单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邓小平理论已经回答的问题。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2.C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经结束。我国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生产力不发达。但现阶段绝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B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从引起社会变化的广度和深度,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促进社会进步来说的,意思是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但改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D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所以A项与题干无关。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因此BC项也被排除。
5. D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A 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7.C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培养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8.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9. C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理想建设又是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10.C “一国两制”构想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解决国家统一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从构想到成熟,目的始终是希望实现祖国统一。
11.C 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南南合作太少;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都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世界发展问题更严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建立的政治、经济优势,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12.C 一切政党都是为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阶层的利益而奋斗。大部分党团在创立之初,都有先进的指导理论,A选项不对。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在实践中创立的群众路线。B D也不准确。共产党创立的宗旨,就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而奋斗,毫无个人私利可言。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二).重点多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 ACD 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党的要求和衡量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目标,与题意不符,所以B项排除。
2.AB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它们立论的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立场贯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社会主义设置的前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因而未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所以C项被排除。
3. BC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也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就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但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因此A项被排除。
4. ABD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这个判断标准是邓小平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提出的一项标准,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否定了建国以来对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坚持的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而C项与题干要求相左。
5.ABD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C项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
6.ABCD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7. AD 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题干主要涉及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和东中西共同发展问题,AD项是这段材料蕴涵的发展观的精炼概括。题干没有提到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的问题,B项被排除;统筹区域发展并不代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C项表述也不正确。
8.BC 本题考查对 “五个统筹”要求中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因此首先排除A项。这个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题干论述的事实涉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具体内容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BC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建设问题,在题干所述事实中没有得到体现,D项被排除。
9.AC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偏低,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补贴,一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农业,二是提高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的门槛,这本身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部分,因此,它谈不上什么国际潮流,B选项错误。农业的发展需要必要的政策保护,但关键在于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选项错误。
10.ABCD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若不加速发展,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就难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刻的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给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西部大开发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必然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全。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1. ABC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必须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进行的分裂活动;必须维护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的格局;必须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问题,增强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我们反对的是台湾参加任何以主权国家资格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反对台湾参加与其身份相符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因此,D不正确。
12.ABC依据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实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所需的策略性,必须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否一致,不是影响我国外交策略的决定因素。故D不选。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理论知识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要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统一战线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时期,创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解决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完整地系统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2周年而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1945年4月,中共七大修改后的党章中正式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深刻分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指出:百余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而流血斗争,积有无数丰富的经验 ,这些实际斗争及其经验,不可避免地要形成自己的伟大的理论,使中国这个民族,不仅是能够战斗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有近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民族。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一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对于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为: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 ,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方面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在以下6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发,深刻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同盟军、领导权和革命转变的问题,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总结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是革命的三大法宝,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指导原则。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政策,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等一系列正确方针。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保持亲密关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十大军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提出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指导思想。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要善于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等。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要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等。
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创造了延安整风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起来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国共全作的北伐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始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时期,即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时期。主要表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创造了善于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建军和建党等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在些期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否定毛泽东的正确理论与实践,坚持照抄共产国际决议和照搬苏联经验,他们的左倾错误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遭到巨大的损失。在同“左”倾错误的艰苦斗争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达到成熟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战争时期。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第二次转变。在抗日战争的伟大目标中,毛泽东引导全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意在解放思想的整风运动,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毛泽东思想发展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开展而达到成熟。主要内容是:毛泽东善于对当代世界形势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更加完备,及时地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另一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的思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开始,毛泽东思想了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始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诸方面 ,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编辑本段形成和改变
  毛泽东思想一语最早由王稼祥於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於1945年的中共七大刘少奇的报告《论党》里。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中共七大首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56年的八大党章,因为批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取消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一规定。1969年的九大党章又恢复了七大的规定,并说「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后,一直被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经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延安整风期间,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这种结合的理论成果,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来表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初衷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反对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毛泽东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现象。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毛泽东思想对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具有借鉴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分点重点介绍
   1.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际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涵义)
  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3.(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4.(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概括和全面概述。(七大党章规定毛思想是工作指针。)
  5.(1981年)中国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第二个历史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完整、准确的概括。
  6.毛思想发展阶段:a.萌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b.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提出了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理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阐述毛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标志着毛思想的初步形成;c.多方发展而达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为标志。
  7.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共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初步阐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群保卫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
  8.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d政策和策略的思想、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f党的建设的学说。
  9.毛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思想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三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0.实事求是是毛思想的精髓。
  11.群众路线是中共的根本路线,就是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a、b是群众路线的核心。c、d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中共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2.群众路线是中共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1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建设的必然结论。
  15毛思想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1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1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1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五四运动。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的革命。
  20.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标志是领导阶级不同。
  22.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共创建创造了条件。
  23.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4.1921年中共诞生具备的条件: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b.工人阶级的成长、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c.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经过五四运动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作了准备。
  d.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给予帮助——外部条件。
  25.新米煮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6.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28.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现阶段)纲领: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9.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30.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其严重性、残酷性世所少有;b.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联系;c.人数虽多却较集中。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人民大众的”是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2.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34.(1939年)毛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命题,并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并作了科学的理论说明。
  3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b.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c.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3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其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其政体是:民主集中制。
  37.(1947年)毛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a.没收封建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
  38.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追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总目标。
  39.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40.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41.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毛在《新民主主义论》和七届二中全会作了分析):a.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b.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比个体经济先进,比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落后,中共对其的政策是利用和限制)d.个体经济(落后的但需保存的,大多被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前途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过渡性的经济,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经济。
  42.(1927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中共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43.(1927年八月七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
  44.毛在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5.八七会议后毛领导了秋收起义。
  46.(1927年九月)毛领导了秋收起义。
  47.(1928年)毛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论证了中国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48中国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良好的群众基础;c.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d.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的存在;e.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9.(1930年)毛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通信,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否定了照搬外国经验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
  50.(1930年)毛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把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
  51.(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在全党的贯彻有了保证,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52.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
  5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民主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b.根据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c.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d.根据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的特点提出将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e.根据地农村的武装斗争还要配合其他各种必要的斗争形式。
  54.(1949年)毛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农村包围城市完结,开始由城市到乡村并有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得到完满实现。
  55.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
 56.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个基本内容之一。
  57.(1928年)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
  58.(1929年)颁布了《兴国土地法》。
  59.土地改革的两个基本原则:a.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b.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60.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61.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
  62.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6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64.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6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66.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性,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方针原则。
  67.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巩固加强工农联盟、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68.(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有若干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69.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问题。
  70.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应具备的条件:
  a.制定统一战线正确的政治纲领b.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c.率领同盟者对敌坚决斗争d.照顾同盟者利益e.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71.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72.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73(1956年)毛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74.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75.(1953年)周恩来在谈判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当互利、和平共处。
  76.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指导力量,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但不占主要地位。
  77.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8.人民民主专政衔接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历史阶段,扩大了人民民主范围,在概念表述上更全面准确、鲜明贴切。
  79.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80.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81.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国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
  政权实行过“三三制”,即在政权中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及其他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抗日民主政权的组成由人民选举产生。
  82.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其中人民是主体和国家政权的主人。
  8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84.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a.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b.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e.有利于“一国两制”的进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85.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8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在中共和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遵循下发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
  87.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中国进入科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
  88.(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8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时间:较长,15至20年b.转变条件: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集体化c.步骤和方式: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即“全线进攻”。
9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表述: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从现在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1953年6月,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1953年12月,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订、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公开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9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
  92.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高级两个发展阶段。
  初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
  高级:是公私合营,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9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步骤)标志着我国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9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95.(1955年)毛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96.(1956年)毛发表《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97.新中国成立前夕毛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和已经建立了人民政权并解决了土地问题的乡村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98.(1957年)毛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其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
  99.毛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00.毛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发展关系的问题。应: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
  (101.)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的方针的内容: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使国民经济计划尽可能反映这一规律。
  (102.)我国经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10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a.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b.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c.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意义: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涉及到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
  104.新经济政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有搞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帮助社会主义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所有制结构问题的重要突破。
  105.文化工作基本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古为今用(对待历史、传统文化),洋为中用(对待外国文化)”的方针。
  106.中国特色建党理论的基本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107.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08.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其间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着两个武器实行对地冲锋的英勇战士。
  109.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毛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
110.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
A、张如心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5、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7、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
A、封建地主阶级              B、中国小资产阶级
C、中国大资产阶级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9、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0、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12、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是在(   )
A、1927年          B、1937年
C、1947年          D、1957年
13、刊登毛泽东《民众大联合》一文杂志是(   )
A、《新青年》             B、《向导》
C、《湘江评论》           D、《政治周刊》
14、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5、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
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
16、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错误倾向是( )
A、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B、王明新投降主义
C、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17、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
C.集体领导                       D.民主集中制
20、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国务院会议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席会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2、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3、1951年至 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   )
A、国营企业             B、私营企业   
C.党政机关               D.合作社
2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26、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社会生产
C、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27、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工业
28、中国共产党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影响是(   )
A、资产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29、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挽救失足者
30、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理论建设
3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大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32、中国共产党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毛泽东写的(   )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反对自由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3、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统一战线
34、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就是要把握毛泽东思想的(    )
A、革命性               B、独创性
C、科学性               D、整体性
35、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36、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
A、兴中会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国民党“一大”
37、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    )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38、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农民问题          B资本家问题
C、地主问题          D、工人问题
39、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最主要的错误是(   )
A、害怕工农运动            B、反对土地改革
C、放弃革命领导权           D、一切服从国民党
40、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
A、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C、建立人民军队                    D、进行经济建设
4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创建根据地                   D、创建工农红军
42、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枪指挥党的原则
C、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D、政治工作三原则
43、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4、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条(  )
A、又联合又斗争              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C、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团结一一批评——团结
4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6、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        )
A、决定条件             B、必要条件
C、依靠力               D、团结对象
47、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重要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48、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完全形成的标志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4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是(        )
A、参议会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0、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
5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52、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5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54、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55、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 
B、《不要四面出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5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       )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不可调和的          D、针锋相对的
57、毛泽东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理论著作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不要四面出击》
58、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59、提出“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著名论断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60、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     )
A、革命性         B、科学性       C.独创性
D、完整性         E、全面性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E、《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
A、土地革命       B、统战线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5、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其人员名额分配原则是(    )
A、共产党员占1/3           B、农民阶级占1/3
C、非党进步分子1/3          D、工人阶级占1/3            
E、中间派占1/3
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E.民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线的制定
8、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    )
A、现代农业     B、现代工业        C、现代国防
D、现代教育      E、现代科学技术
9、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
A、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
B、加强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C、加强党的政治路线教育
D、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教育
E、加强党的优良作风教育
10、为加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措施有(    )
A、不给党的领导者祝寿        
B、不送礼      
C、少敬酒、少拍掌
D、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
E、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思、列、斯并列
11、经过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二大党章的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在(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典型的结晶体
B、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
E、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3、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A、清算并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B、发动南昌起义
C、确定实行土地革命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E、创建人民军队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5、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       )
A、民主与专政性质不同,是相互排斥的
B、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割裂的
C、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
D、民主与专政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E、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的,相辅相成的
16、解放初期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点打击对象是(    )
A、恶霸分子         B、特务            C、土匪(匪首、惯匪)
D、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E、反动会道门头子
17、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新中国(   )
A、独立        B、自由       C、民主
D、统一        E、富强
1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队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的方针是(    )
A、大鸣、大放、大辩论     B、百花齐放     
C、百家争鸣               D、坚持无产阶级思想           
E、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正确开展反对错误倾向斗争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有(   )
  A、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B、认识“左”和右的根源、实质和危害,坚持减“左”、成右
  C、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防患于未然
  D、反右时注意防“左”,反“左”时注意防右
E、注意反对两面派行为
20、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优良作风有(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E、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三制
2、四马分肥
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4、民主集中制
5、人民民主专政
6、过渡时期总路线
7、两多一改三结合
8、糖衣裹着炮弹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3、简述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4、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
6、中共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7、无产阶级怎样才能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8、为什么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
五、论述题(12分)
1.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了根本出发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B   6、C   7、A   8、B   9、A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D  20、B
21、B  22、B   23、B  24、A  25、C  26、D  27、B  28、B  29、B  30、A
31、B  32、A   33、B  34、D  35、D  36、C  37、B  38、A  39、C  40、B
41、B  42、A   43、B  44、A  45、C  46、B  47、C  48、A  49、D  50、C
51、B  52、C   53、B  54、D  55、A  56、B  57、A  58、A  59、D  6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E        3、ABCD     4、BCE       5.ACE    
6、ABCDE     7、ABC       8、ABCE     9、AB        10、ABCDE
11、BCD      12、AB       13、ACD     14、ABC      15、CE
16、ACDB     17、ABCDE    18、BC      19、ABCDE    20、ABC
三、名词解释题
1、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在个政权的人员组成上,代表无产阶级和农民、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一政权在性质上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具体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三二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答:这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企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2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的盈余,按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金和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等)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所谓的“四马分肥”,资方只能得到盈余的1/4,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的股息、红利被定息所代替。
3、答:这是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其内容是,在工商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
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象计划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4、答: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数目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作,是党的首脑(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钢一致;保证党在组织上的一致。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
5、答:这是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一种类型。它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的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在这一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目的是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答: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具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具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比三改”。“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必然。
7、答: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企业内部的改革问题提出的有价值的思想。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8、答:1949年3月,毛泽东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不胜利,资产阶级与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但资产阶级捧场则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有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称号;但他们经不起人们糖食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打败仗。所以,全党必须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任务更艰巨,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四、简答题,
1、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2、答:第一,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广泛存在,为红色政权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薄弱环节,而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使红色政权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矛盾和斗争,造成军阀割据局面和军阀战争,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
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革命不会停止,继续向前发展,推动红色政权持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共产党组织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性执行,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
件。
3、答: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另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共产党要正确地领导革命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地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地发挥两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4、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科学态度来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以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准确性的理解,不能把毛泽东在某一条件下对某一问题所说的某一两观点,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去理解,孤立地从个别名词去把握。重要的是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去理解和把握,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来指导实际工作,尤其是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是完整而不分割、准确而不武断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从根本上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
5、答: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为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而奋斗过,它组建了政党,提出了三民主义纲领,领导了多次起义,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但南京临时政府只有短短三个月便夭折了。其原因在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和妥协性,使得资产阶级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发动农民。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6、答: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主要历史功绩是:第一,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指出它一味妥协退让,没有想着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纲领来解决土地问题。第二,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总之,入七会议为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答:第一,要制定统一战线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党在逼上政治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重要的是依靠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第二,要对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第五,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严肃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8、答: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指他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面等错误理论观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面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严重地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明显地脱离了毛泽东思想和科学体系轨道。因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必须把它们---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才能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严谨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既有利于我们纠正错误,又有利于我们维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保证党的指导思想不会发生错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轨道前进。
(五)、论述题
1.答: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与民主专政的统一;从历史使命来看,二者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国家政权的同时,就赋予它新的内容和中国特色。第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衔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社会主,义时期。它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包括工农联盟,还包括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第三,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达上准确鲜明,它准确在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的双重含义,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实际,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此外,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
 2.答: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的最基本的方面。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就在于:首先,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在客观事物普遍必然的联系与发展变化中,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这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容上是一致的,形式上更具体中国特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次,它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基础,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实事求是作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关系的一种根本立场和正确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才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再次,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订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全部的革命实践反复地证明着,凡是贯彻执行了实事求是的思相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发展,反之,就遭受重大挫折。第四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理论知识
1.简述"三个代表"的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简述"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来?
(l)我们党80年的历史证明,"三个代表"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在走过的80年光辉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本质特征都是这"三个代表".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最重要的是坚持"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稳定面临许多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只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才能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否则,党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3)坚持"三个代表",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我们党领导的事业是不断发展的,党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中国人民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80年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80年。在前80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80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着提高。从这前后两个80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问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5.简述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业绩。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广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着增强。
(6)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7)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
(8)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6.简述中国共产党80年实践的重要启示。
(l)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4)总结80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试述"七一"讲话的重大意义。
讲话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进一步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8.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9.简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10.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党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建党的根本条件。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1.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什么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同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2.简述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
(l)把"三个代责"重要思想落实到农村基层,一定要体现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干部受教育与农民得实惠紧密结合起来。
(2)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一定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坚持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
(3)妥善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同时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做到整体推进。
(5)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一定要坚持上下结合,齐抓共管,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督促检查。
(6)坚持农村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一定要密切联系农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
 A.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要求
 C.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D.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中国共产党16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3.“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是(     )
 A.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B.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是在科学判断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这里的“历史方位”主要是指(     )
 A.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  
B.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C.我们党自身的状况发生了变化    
D.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
 E.我们党的宗旨发生了变化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   )
  A.具有统一的原则立场          B.具有统一的基本观点
  C.具有统一的国内外历史背景       D.具有统一的思想方法
  E.具有统一的方针政策
(三)、辨析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列毛邓都讲过,没有什么创新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
(四)、分析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怎样理解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贯穿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 D     3. A    4.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AB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上述论调质疑马列毛邓新的发展,它是以马列毛邓的基本点否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这个观点实质是否认“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否认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归于失败。
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根本利益和党的先进性相联系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有规律的过程,同时又是人们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尊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实质上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自觉把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反作用规律的自觉运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则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发展动力自觉认识的结果。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极大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个代表”把党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强调要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这是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自觉认识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得到保证的根本表现。
最后,“三个代表”体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历史规律不以每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活动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又是通过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创造实现的,社会规律存在并实现于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中;。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历史。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人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越深刻,他在创造历史的实践中自由度就越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和把握,同时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规律面前的主动性,通过运用规律自觉地实现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先进的政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四)、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基本立场,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同志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落脚点。这既坚持了马克思重视人民利益的观点,同时又有新的发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成果,同时,它又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4)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第四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答案要点」
(1)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总结经验,党的历史上指导思想和理论的两次大的飞跃都得益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七大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系统总结,对于开创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实践经验,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八十多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2)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八十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强调,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3.「答案要点」
(1)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4.「答案要点」
  (1)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他还指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2)发展之所以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是因为做到“三个代表”都要以发展为前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体现了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本质的深刻揭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都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有出路。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我们党要带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走向复兴,就必须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现代化的发展。
第五部分 法律
一、理论知识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6)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7)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7、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8、国家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
(3)国务院
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员会。
(4)中央军事委员会
组成:主席、副主席、委员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三年。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主管理地方财政;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9、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惯例。
1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
行政应急性原则
11、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D.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规定。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A.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C.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E.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B.行政行为不适当。
12、行政法概念及渊源
行政法上的“行政”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表现形式,分为一般渊源和特殊渊源。
一般渊源: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⑤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特殊渊源:①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②具他规范性文件;③国际条约、惯例。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3)行政应急性原则:存在明确无识的紧急危险;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范围内。
14、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行政立法权;②行政决策权;③行政决定权;④行政执行权;⑤行政强制执行权;⑥行政命令权;⑦行政处罚权;⑧行政司法权。行政职责主要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守法定程序。
15、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6、行政法律行为成立与无效的条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①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权的权限范围;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④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①行为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示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②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③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方;所加予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
17、行政立法的程序与原则
根据国务院《行政法制定程序暂行条件》规定及近年来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①规划;②起草;③征求意见;④审查;⑤通过与签署;⑥发布与备案。
行政立法的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依法”中的法指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立法民主原则;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行政立法的分类:(1)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2)依据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3)依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
18、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②建设资金征收;③资源费征收;④排污费征收;⑤管理费征收;⑥滞纳金征收;
(2)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分类:①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②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③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④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⑤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长期许可和附期限许可;⑥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3)行政确认。行政确认的形式:①确定;②认可;③证明;④登记;⑤批准;⑥鉴证;⑦行政鉴定。
(4)行政监督。(5)行政处罚。
19、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者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原则
行政程序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2)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3)根据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22、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等。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行政赔偿。
行政相对方承担行责任的具体方式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23、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程序及特点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受害人的赔偿请示书后,应首先对书中陈述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审查和确认,自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审请之日计算,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二个月)不予赔偿或赔偿请示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赔偿案件与其他行政案件的区别:(1)赔偿诉讼不能直接单独向法院提起;(2)赔偿诉讼当事人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担举证责任;(3)赔偿诉讼可适用调解;(4)赔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权不受特别限制;(5)在赔偿诉讼中,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到任何费用。
24、行政复议基础知识
行政复议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
可提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或者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5、行政复议程序
(1)复议申请
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行政复议的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不予受理时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受理日期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计算。
复议申请人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复议案件的审理
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受理日起七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做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材料。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申请人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行政复议申请。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4)做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26、行政诉讼基本知识
行政诉讼特有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行政诉讼管理的分类主要有:(1)级别管辖: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共同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转移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
第一审程序中无论哪一级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一律实行公开审理,不能书面审理,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一律公开审理,并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一审判决,如延长判决,需上级法院批准;二审判决时间在二个月内。
27、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行政诉讼判决可分为:(1)维持判决;(2)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4)变更判决;(5)行政赔偿判决;(6)确认判决。
撤销判决适用的五种情形指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行政诉讼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针对行政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所作出的裁判。
行政诉讼决定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过程中就判决、裁定以外所涉及诉讼的事项作出的司法处理,其范围是:(1)有关管辖;(2)关于诉讼期限;(3)关于回避事项;(4)有关再审案件;(5)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遇到《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如指定法定代理人,确定不公开审理,承担诉讼费用等,这些事项往往以决定方式作出处理。
28、犯罪的基本知识
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
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9、刑罚中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要分为:(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的刑罚,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2)拘役,对犯罪分子就近予以监禁,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3)有期徒刑,除《刑法》第55条、第69条规定外,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无期徒刑。(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30、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其一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累犯,普通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是指两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3)自首和立功,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年。(5)缓刑,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运用的一项制度,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6)减刑,有期徒刑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7)假释,必须是已执行了一定的刑期,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判处无期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十年以上刑罚的不得假释。(8)时效
31、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
贪污贿赂罪包括以下罪名:(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行贿罪;(5)向单位行贿罪;(6)介绍贿赂罪;(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8)隐瞒境外存款罪;(9)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渎职罪的种类:(1)滥用职权罪;(2)玩忽职守罪;(3)徇私舞弊罪;(4)泄露国家秘密罪;(5)徇私枉法罪;(6)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7)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8)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9)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32、民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3、法人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社会组织;(2)具有独立的财产;(3)承担独立的责任。
3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年,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1)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有: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认形式
35、物权与所有权
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物权按不同特点可分为:①所有权与其他物权;②主物权与从物权;③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④准物权。财产所有权所具有的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所有权是惟一完全的物权。债终止的原因或方式有: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止。
36、合同法相关基本知识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效力未定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3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包括(1)它是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2)它的客体必须是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表现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著作权中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①发表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二是演绎权。
38、人身权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为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身份权包括:公民的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监护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
保护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③赔礼道歉;④赔偿损失。
39、财产继承权
继承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0、诉讼时效
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④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41、公司法的概念及原则
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按照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不同划分为五类: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公司法的原则: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设立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
42、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
成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
债券发生法定条件: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4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规定
外国公司属于外国法人,其中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4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规定
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产品为社会所需要;有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有自己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企业可基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依法被宣告破产及其他原因。企业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4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设立合伙企业需要的条件: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有经营的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请示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向合伙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数额。
46、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必须经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且要保证外商投资比率不少于25%,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中外合作者按合同中约定的比例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2)中外合资企业都是中国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无此限制。
外商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为其他责任形式。
47、市场管理法
(1)反垄断法律制度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类型:行业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违反垄断法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种类型。
(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要包括经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形式。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四个产品质量方面的国际公约:《关于产品质量适用法律的公约》、《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近的指示草案》、《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指令》。
(5)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券市场的主体:证券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的服务机构、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
(6)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法》中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施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等。
(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48、宏观调控法基本知识
我国现有已制定和颁发的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能法》。
财政法在理论上由财政管理体制法、财政收支管理法、财政活动程序法构成;在立法实践中,财政法包含了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
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税收各类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和资源税;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则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等方面。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特征。
会计法的原则:真实、完整、合法;审计法的原则:依法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强制性原则、保守秘密原则。
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坚持平等互利;准许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49、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国家、用人单位、个人责任分担的原则;基本社会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主要分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
我国社会保险法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生育、伤残和遗属八个项目。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优待是指对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由群众负担的优待金;抚恤是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安置是提对复员退休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二、习题
1.我国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物、(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等。
A.责令赔偿             B.责令悔过     
 C.责令停产停业       D.限期改正
2.死刑只适用于(   )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的           B.罪行极其严重的      
 C.危害国家安全的       D.危害公共安全的
3.郭某在一僻静的胡同里遇一年青妇年,顿生歹念,将其抱住,竟然对其实施*淫。恰好李某下班路过此胡同,见此情景,遂拾一石块朝郭某砸去,不料正中郭某头部,郭某当场*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防卫过当     
C.正当防卫      D.过失致人死亡罪
4.某人因偷税、抗税,依法应追究其: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民事责任
5.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             D. 公安机关
6.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自由中,居首要地位的自由是: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
7.人民法院是:    
A.司法机关         B. 公安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8.人民检察院是: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纪律检查机关      D.法律监督机关
9.( )是多党合作的最高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实行组织独立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0. 公安局给予某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属于:
A.行政执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11.在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的是:
A.宪法     B.合同法     C.民法通则       D.商法
1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何时产生:   
A.登记     B.批准    C.申请    D.成立
13.下列权利属于身份权的有:   
A.名誉权      B.监护权     C.著作权     D.姓名权
14.大学生周某天生丽质,画家方某邀其做模特,双方约定方每次给周劳务费100元。后方将周之裸体肖像刊于某画册之中,周发现后将方诉之法院,法院认定方侵犯了周的: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15.知识产权是基于人的( )而产生的权利
A.智力创造活动      B.体力创造活动    C.作品      D.著作初稿
16.司法行政机关在审核某申请人提交的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申请材料时,发现该申请人两年前曾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应否对该申请人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A.不应颁发,因为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不应颁发,因为其刑满释放不久,需要考察一段时间
C.不应颁发,因为其不具有律师执业的行为能力     
D.应予颁发,因为其符合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
17.当今世界的法律系主要分为( )。
A.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B.亚太法系和欧美法系     
C.刑法和民法               D.成文法系和判例法系
18.我国案件审理程序实行的是( )。
A.两审终审制,但最高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     
B.单纯的两审终审判,两审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C.一审终审制,但允许上诉                             
D.一审终审但可以复核
19.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   )。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20.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1.十六大报告要求到( )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2010         B. 2020        C. 2021           D. 2050
22.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23.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表示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2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公告(   )。
A.申请在先的商标        B.申请人效益较好的使用商标
C.使用在先的商标        D.在不同地点范围内分别使用
25.某公民某一文学作品在其死亡后,根据著作法的规定(   )。
A.该作品修改权由其继承人所有
B.该作品的修改权由国家所有
C.该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其继承人所有
D.该作品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经过50年后将不受保护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年。
A.4年      B.3年      C.5年      D.10年
27.甲市居民陈某在乙市出差期间被乙市公安局误认为盲流收容遣送至丙市。乙市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收容遣送不服提起诉讼的人须先申请行政复议。陈某决定向甲市法院起诉,甲市法院应按下列哪个选项处理?( )。
A.受理此案             
B.裁定不予受理并告知陈某先向乙市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C.移送乙市法院管辖     
D.移送丙市法院管辖
28.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
A.无须执行      B.可以不执行     C.可以执行      D.仍须执行
29.我国法律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首先应当满足需要的是( )。
A.航运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30.涉及经济合同中的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1.某公民死亡,其子女开始继承其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产生的某公民死亡这一现象,在法律上称为(    )。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不可抗力    D.法律因素
32.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定      D.根据犯罪情节
33.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34.我国专利法规定,(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智力活动的技巧
35.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曰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     D.不构成犯罪
36.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7.立法程序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才能保证立法的质量。
38.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甲某犯有( )。
A.过失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39.管制的期限为(    )。
A. 15曰以上30曰以下         B.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 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 1年以下
40.某单位铺设电缆,施工中未设警示标志,致过路人受伤,对此,由( )承担责任。
A.该单位              B.受害人自己
C.该单位和受害人      D.交通部门
答案:
1.C   2.B  3.C  4.A  5.B  6.C  7.C    8.D   9.C   10.A
11.C 12.D 13.B 14.C 15.A 16.D  17.A   18.A  19.C  20.A
21.A 22.A 23.D 24.C 25.C 26.C  27.A  28.D   29.D  30.D
31.A 32.B 33.D 34.A 35.A 36.A  37.D  38.B   39.B  40.A 
第六部分  行政管理
一、理论知识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11、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
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
1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同西方文官制度比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搞“政治中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同传统人事制度比较: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6、国家公务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已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国家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务员队伍学风: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民主研讨,求真务实。
当前在业务精通方面普遍缺乏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高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廉政勤政建设上的高风尚、高效率;业务上的精通;身心上的健康。
专业化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身份职业化、职业专门化、知识与能力专业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决策与有效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
17、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省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
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
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
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3)专门业务培训。(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
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1、行政协调的分类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2、行政监督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申和提出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
(   )条标准。
A.五        B.六      C.八         D.六十
2.(    )历来是我们党培养和选拔党务管理干部的标准。
    A.德才兼备                               B.思想先进
    C.学历高、专业知识扎实                   D.有群众基础
3.我国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机构或人员独立行使。
A.行政审判庭               B.合议庭         
  C.人民法院                 D.审判长
4.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管理机关对(  )所进行的管理。
    A.全体公民                        B.国有企业人员
    C.国家行政公务人员                D.执行公务人员
5.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   )地位。
   A.领导                   B.决定            
 C.核心                   D.支配
6.财务行政,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履行(   ),依法对国家各种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  行政管理活动。
    A.国家经济职能                      B.国家统治职能
    C.国家行政职能                      D.国家财务职能
7.行政监察是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   )所实施的全面性监督。
    A.所有国家公务人员               B.所有国家企业员工
    C.所有国有单位及机关             D.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8.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B.推进“市场模式”的行政改革
C.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10.政府职能转变是(   )的要求。
A.社会进步                B.人民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国际形势
11.行政复议是(  )机关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12.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被撤销之日            B.被废止之日         
C.被变更之日,          D.作出之日
1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14.行政管理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管理              B.国家管理          
 C.上层建筑             D.经济建设
15.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行政相对方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16.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7.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  )的关系。
  A.指导与被指导                B.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协作配合、相互制约
18.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  )的组织活动。
  A.国家事务          B.社会事务            
C.民族事务          D.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19.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
  A.加强立法            B.加强监督            
C.政企分开            D.加快改革
20.确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权力               
B.贯彻行政领导人的意图
C.完成政府任务实施计划的需要               
D.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多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分为(  )三个层次。
  A.一般行政管理                      B.公共行政管理
  C.政府部门行政管理                  D.地方行政部门管理
2.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区别有(   )。
  A.由行政机关实施                    B.实施处罚的机关
  C.违法行为的性质                    D.处罚的对象
  E.处罚的形式
3.关于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
  A.公共政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没有公共政策就没有行政管理
  B.公共政策是从行政管理目标到结果的桥梁
  C.公共政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 
D.公共政策是现代行政管理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E.公共政策是实现各种目标的必要保障
4.承担行政责任者,可以是(  )。
  A.企业、事业单位及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         
B.其他公民
  C.中国人                                       
D.中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5.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   )。
  A.确定力        B.溯及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6.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    )。
  A.主体要件      B.功能要件       C.内容要件         D.权限要件
7.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人民法院与人民检查院的监督
  C.政党监督                         D.联合国监督          
E.社会及舆论监督
8.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内容包括(   )。
  A.行政区划的法律依据                   
B.行政区划的机制
  C.具体省与省、县与县、乡与乡的区划界定 
D.具体省与省、县与县、乡与乡的权力划分
9.干部工作管理的内容包括于部的(    )等。
  A.吸收录用、培养提高                    B.选拔任免、培养提高
  C.选拔任免到退(离)休后的管理          D.选拔任免
10.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包括(    )。
    A.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B.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
    C.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D.健全行政法制
    E.改善行政环境
11.下列行政制裁中,(   )属于行政处罚。
    A.记过      B.警告      C.开除     D.罚款
12.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是(   )。
    A.申请复议必须是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B.申请复议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
    C.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D.申请复议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E.申请复议的当事人必须是法人代表
13.关于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稳定是推进行政改革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B.行政改革是优化行政环境的重要手段
C.行政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D.优化行政环境是推进行政改革的动力
14.关于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下列哪此论述是正确的?(  )
A.我国公务员的分类、管理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同  
B.我国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范围与西方国家不同
C.我国公务员的政治要求与西方国家不同        
D.我国公务员的管理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
    E.我国公务员的划分标准与西方国家不同
15.关于行政效率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效率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B.行政效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行政效率是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       
D.行政效率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E.行政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6.中国行政改革的原则包括(   )。
A.政企分开      B.精简统一   
C.效能          D.自上而下    
E.自下而上
17.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
A.转变职能     B.理顺关系    
C.精兵简政     D.提高效率    
E.除弊革新
18.关于人事行政的作用,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人事行政是治国安邦,巩固政权的根本
    B.人事行政是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保证
    C.人事行政是开发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
    D.人事行政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条件
19.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
A.政治纪律     B.经济纪律   
C.工作纪律     D.廉政纪律     
E.社会公德
20.行政组织包括哪些类型?(  )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辅助机关     D.常驻机关    
E.派出机关
(三)、简答题
1.行政管理体制有哪些构成要素?
2.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是什么?
3.行政执行的方式与手段有哪些?
4.什么是政府采购?
5.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任务与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D    8.C   9.C   10.C  
11.C  12.D  13.D  14.C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E     3.ABCD     4.ABCD    5.ACD    
6.AB     7.ABCE     8.ABC       9.AC      10.ABCDE   
11.BD     12.ABCD    13.ABD       14.ABCD   15.ABCDE
16.ABC    17.ABCD     18.ABCD     19.ACDE     20.ABCE
(三)、简答题
    l.答案要点:
    (1)权责体系,即行政权责体系,可定义为:行政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和配置,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
    (2)组织结构体系,即行政组织结构体系,可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纵横向组织架构体系,它是行政权责体系的承载者,同时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
    (3)运行机制,即行政运行机制,可定义为:行政权力在行政组织结构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方式。它与其他构成要素不同的是,它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动态表现。行政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反馈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
    (4)规章制度,即行政规章制度,可定义为:行政权责体系、行政组织结构体系。行政运行机制的法律规范,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框定系统”。
     2.答案要点:
    (1)整分合原则。这是系统论在职能配置中的具体运用,即必须遵循在职能系统整体规划下的职能分工,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有效综合。
    (2)封闭原则。在职能配置时,必须配置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反馈等职能,使其保持封闭,这样才能使职能得到有效保障。
    (3)弹性原则。客观发展的无限性与主观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们在进行职能配置时,必须留有一定余地,以适应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变化,以便掌握职能配置的主动权。
    3.答案要点:
行政执行的基本方式有:
①政策执行;③行政命令;③行政措施;④行政处罚。
行政执行的手段主要有:
①行政指挥;③行政控制;③行政沟通;④行政协调。
4.答案要点: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按国际规范一般应以竞争性招标采购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政府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采购管理等的总称。
    5.答案要点:
    (1)要求有一个理性、精干、高效运转的政府机构;
    (2)要求有一个廉价的政府;
    (3)要求有一个建立在竞争和公平原则上,实行功能制的人事体系;
    (4)要求建立一个法治的行政体制;
    (5)要求政府决策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七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理论知识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一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 收文、发文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 内部使用文件        B. 秘密文件
  C. 机密文件            D. 绝密文件
  3. 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
  A. 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 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 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 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党、政、军各类机关
  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6. 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
  A. 说明制发的意义
  B. 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
  C. 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
  D. 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7. 《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
  A. 较强的时效性
  B. 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C. 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D. 被动性
  8. 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9. 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
A. 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B. 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 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D. 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10. 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    )。
  A. 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
  B. 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
  C. 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
  D. 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
  B. 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 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2.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
  A. 采用白话文形式
  B. 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C. 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D. 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
  3. 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
  A. 墨汁                 B. 碳素墨水    
 C. 蓝黑墨水             D. 纯蓝墨水
  4. 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
  A. 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 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
  C. 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
  D. 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5. 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6. 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
A.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
B.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
D.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7. 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
A.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
B. 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
    C.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D. 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8. 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
  B. 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C. 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
  D. 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
  9. 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
  A. 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B.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C. 《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D. 非常规公文
  10. 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
  A. 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 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 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 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三)简答题
1. 简述公文的特点。
2. 公文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简述它们各自有何作用?
3. 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4. 公文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5. 批转类通知和转发类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6. 工作报告与总结报告的区别有哪些?
7. 简述对外发出公文的方式。
8. 简述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
(四)论述题
  论述公文处理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C   
6.C   7.C    8.D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D  3.ABC    4.BC   5.ABC 
6.ABC  7.AC  8.ABCD   9.AD   10.ACD
(三)简答题
1. 答:公文是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其特点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2. 答: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不可少,各自作用如下:①标题:用来区别本公文与其他公文不同的名称,概括了公文正文部分内容,有利于检索、查找与管理;②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系统表达为受文者关注及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③作者:制发公文的机关,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④日期: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⑤印章或签署:两者在公文中不可或缺,是证明公文真实、合法及有效性的象征和标志;⑥主题词:是对公文内容的进一步揭示和概括,便于归档整理和进行检索。
3. 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4. 答: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①合“法”,即要符合国家和党的大致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②求实,即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③要做到公文写作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④用语要注意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5. 答: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机关或部门转发。这类通知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也可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报来的公文认为具有广泛印发的必要时,即由上级机关加上批语,以通知的形式向下转发。这种通知反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单位有领导与指导作用。
6. 答: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文种。重点在于叙述事实,需要对工作的全局、概貌作简要的叙述,同时要点面结合,列举典型事例,典型经验,来说明工作深度。
总结报告是提炼经验的报告,在工作完成之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它的侧重点是提炼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认识。
7. 答:公文除直接传送外,多通过以下间接通道传送,主要包括:
  (1)普通邮寄,用于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2)机要通信,适用于秘密级,机密级公文。(3)机要交通:主要为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服务。(4)公文交换:适于平件、秘密件、机密件传递。(5)电信:长于快捷,短于保密。
8. 答:(1)公文的收受和分流,包括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2)办理收文活动,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注办。(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包括组织传阅、催办、查办。(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消退、暂存、销毁等。
(四)论述题
      公文处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具有重要地位。
①公文处理是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基本手段,贯穿于机关各项职能活动的始终,为公务活动的各领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公文处理。因此,公文处理便成为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沟通机关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沟通机关与广大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形式。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机关行政管理乃至国家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②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档案的重要部分来源于各机关形成的公文。公文的内容、格式、字迹材料以及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准确,归档公文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公文处理工作,才能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
第八部分  科技常识
一、理论知识
1.科学
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永恒不变的定义是难以做到的。我们把众多的科学定义加以概括,指出为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概念,那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的统一体。
2.技术
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的完整系统。它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
3.科学精神及特征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4.科学方法及特点
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4)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6.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本质
技术创新被定义为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其他商业活动。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
7.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8.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9.“863”计划
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0.基因技术
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阐释,破解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11.基因工程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领域。
12.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般是指于1990年美国政府资助启动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它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以后世界各国也都有各自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
13.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细胞养殖和细胞融合。
14.“克隆”技术
“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
15. 仿生学
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仿生学把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希望在技术发展中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机理,最后目的是要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等。生物界各种丰富多彩的机能具有极其复杂和精巧的结构,其奇妙程度远远超过迄今为止的一切人造的机器,因此在工程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需要向生物寻找启发和进行模拟是很自然的。
16. 农业技术
(1)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改变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的传统方式,应用高科技进行开发,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微生物工业型的农业。
(2)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多种农作物轮作肥田、天然杀虫、生物多样化等科学方法种植农作物,不施化肥,不喷杀虫剂,生产出接近天然植物的农产品。
(3)持续农业
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就要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和重视长期发展农业的基础,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耕作、滥用土地而导致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减少,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是运用生态体系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当代科技成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业等量比关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新型农业体系。
(5)绿色食品及标志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型,意为保护。
17.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为中国的水稻种植带来革命性变化,大幅度提高了产量。
18.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问世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9.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在同一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会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            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在21世纪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20.手机 
第一台移动电话诞生于1985年。当时还没有“手机”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电话,其重量高达3公斤。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21.彩色电视  
1928年,英国工程师贝德做成彩色电视显像管。1957年5月17日,美国公开播放彩色电视,效果良好。
22.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由苏联研制并成功发射。
23.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伺服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24.信用卡 
1950年,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
25.激光 
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查尔斯•托尼斯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在25英里的距离内发射出具有巨大能量、极其狭窄的光束,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光高出100倍,这就是激光。目前,激光在医学、印刷、唱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和运程网。
27.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是高技术的前导,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28.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或称高速公路信息网,简单地说,就是以多媒体为车,以光纤为路,把全国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馆、医院、家庭等用户连接起来,应用ATIM传输模式,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声音和图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网络。
29.纳米技术
纳米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新的技能。
纳米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向各个领域应用的技术(含高科技领域),在纳米空间构筑一个器件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翻切、操作以及在纳米微区内对物质传输和能量传输新规律的认识等等。
二、习题
(一)例题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
A. 铜      B. 铁      C. 银      D. 铅
2. 电话的发明者是(    )。
A. 摩尔      B. 爱迪生     C. 贝尔      D. 法拉第
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
A.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4. 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氟利昂     C. 一氧化二氮     D. 臭氧
1.【解析】 答案为A。
相关链接: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 kg,高133 cm,横长110 cm,宽78 cm。经检测,铜占8411%,锡占1164%,铅占279%,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它有催化铁的生理代谢过程功能。铜还可以提高白细胞消灭细菌的能力,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铜虽然是生命攸关的元素,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2.【解析】 答案为C。
3.【解析】 答案为C。
4.【解析】 答案为A。
相关链接: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几种恶果: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 海平面上升;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二)习题
1.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那种叶小根深的
C.叶小有利减少日晒面积,不会被晒死
D.根深不会被风吹倒
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但差不多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亏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顾客太少,没有人上网购物
B.初期投资巨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
C.商品过于便宜,低于成本
D.税务负担沉重,增加了成本
3.在冰箱产业中,无氟冰箱似乎正成为主流产品,厂家纷纷上马无氟冰箱生产线,消费者对无氟冰箱也很青睐,其主要原因是(  )。
A.无氟冰箱的功能更先进
B.无氟冰箱的技术含量高
C.由于氟对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我国的公众与产业界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D.生产无氟冰箱比较低,因而销售价值也比较低
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  )。
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
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
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
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
5.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  )。
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
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
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
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
6.在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可能发现星星在“眨眼睛”,星星为会什么会眨眼睛呢?(  )
A.星星在不同时刻释放的能量不同
B.亮度不同的星星的光线相互影响的结果
C.人们的眼睛要不停的眨,所以看起来星星是在眨眼睛了
D.星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的结果
7.走路或坐在车上时,不适合看书,是因为(   )。
A.车太拥挤,不方便看书
B.因为不断震动,对眼睛的刺激较大,不利于眼睛
C.车内太暗,看不清字
D.走路的时候应该听音乐,而不是看书
8.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
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
D.人口的增多
9.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    )现象。
A.焰色反应    B.自燃    C.潮解     D.熔化
10. 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对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主要是(  )。
A.化石资源利用              B.煤炭资源利用
C.电磁能利用                D.核裂变能利用
11. 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的386、486或586,那么X86到底代表什么呢?简单的说,它代表着计算机的(   )。
A.主机板           B.硬盘
C.内存             D.CPU(中央处理器)
12. 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    )。
A.打字机           B.计算机
C.激光照排机       D.激光印刷机
13. 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14. 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了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          D.飞行线路的影响
15. 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通俗拍手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6. 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牛顿
17.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B.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
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            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18. 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   )。
A.“火炬”计划         B.“星火”计划
C.“863”计划          D.“信息”计划
19. 在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            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的革新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20.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
A.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B.信息的获取、传递技术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1. 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空气主要是因为(    )。
A. 月球离地球太远,越是高空的位置空气越稀薄
B. 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
C. 月球上温度太低,空气都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
D. 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用不着空气
22. 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原因是(    )。
A. 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 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 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 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23. 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那么王龙是怎么死的(   )
A. 汽车里缺氧而死        B. 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C.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D. 不能确定
24. 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为(      )。
A. 火苗是蓝色的
B. 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化合,生成蓝色的四氧化三铁
C. 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
D. 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25. “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 人有悲欢离合
B. 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 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 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26.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    )。
A. 太阳光太强
B. 南极太冷
C. 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
D. 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
27. 出海远行的船,在视线中最后消失的是船的桅杆,既然水是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A. 船越走越远,人的眼看不清楚
B. 船下沉了
C. 海平面并不是平的,它和地球表面是平行的,是一个平滑的球面
D. 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一种错觉
28. 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科学家是()。
A. 哥伦布     B. 布鲁诺    C. 伽利略    D. 达尔文
29.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30. 本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蓝色革命”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的优质水产品。提出蓝色革命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中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31. 纳米是一种(  )。
A. 水稻的一种       B. 长度单位
C. 粒子             D. 时间单位
32.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 正午时分               B. 午时2时前后
C. 上午8.9点钟           D. 日落之时
33. 计算机的运算采用(    )。
A. 十进位制             B. 八进位制
C. 二进位制             D. 六十进位制
34. 当炉火快要熄灭时,往里面撤一把盐,火将变旺起来,其原因是(    )。
A. 盐里的水分能燃烧     B. 盐能助燃
C. 盐能燃烧             D. 盐里的水分助燃
1. A   2. B   3. C   4. B   5. B   6. D   7. B   8. B   9. B   10. A
11. D  12. C  13. B  14. C  15. B 16. B  17. D 18. A   19. C  20. C
21. B  22. D 23. C  24. B  25. B  26. C  27. C 28. B   29. A 30. B
31. B  32. B  33. C  34. D
第九部分   人文常识
一、理论知识
(一)中国部分
A.中国历史概要
l 朝代人物及事件
距今约有70多万年前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了几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大约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约82毫米。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l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
l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l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l 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 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l 生活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尚书》、《春秋》等“六经”。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l 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l 《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l 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
l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
l 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l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战国争雄激烈之时,也是百家争鸣鼎盛之际。
l 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秦灭六国后,嬴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由于分裂造成的混乱局面,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
l 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l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l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l 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l 汉武帝即位后,以其雄才大略,开拓西部疆域,建立起丰功伟业,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上把“秦皇汉武”并称,正是因为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国统一、稳固发展的伟大事业。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独尊儒术”,以孔子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并逐渐形成儒教。
l 王莽篡汉公元8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绿林军起义,隗嚣、公孙述等拥兵自立。公元23年9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l 东汉(公元25~220年)刘秀是刘邦之后,王莽内乱时期起兵争夺天下,于公元25年重建东汉政权,定都洛阳,自号为“汉光武帝”,史称“光武中兴”。
l 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 “蔡侯纸”。佛教在公元前后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中国,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时中国道教在民间兴起。 
l 三国(公元220~280 年)东汉将亡之际,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此后各种大小战争不断,著名的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三国时期有几位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关羽是忠义的英雄,他们受到后世中国人的尊崇。
l 晋朝(公元265~420年)北朝(公元386~581年)郦道元以《水经》为纲要,详加注释,取名《水经注》。《水经注》记述了1252条水道河流,连许多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神话、文物碑石等各种史迹故闻, 都有涉猎,全书30万字,是部综合性的地理学巨著。
l 王羲之是东晋(公元317~420年)杰出的书法家。据说他年轻时常临池写字,就池洗砚,使得池水尽黑,故有“墨池”之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亲为作序并书写,称为《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绝代佳作,真迹已失传。
l 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 “六朝古都”。
l 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59。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比欧洲数学家计算出同精度的圆周率早了1000多年。
隋朝(公元581~618年)经过四、五百年战乱,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隋文帝是个明君,十几年后,各地府库皆已盈满,无处再容纳粮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后来都在唐朝得到继承,有的长期为后世沿用。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后又设进士科。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沿袭1000多年,直到清末才终止。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北达涿郡(今北京通县),全长2000多公里。隋朝工匠李春营造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l 唐朝(公元618~907年)公元618年,唐朝建立。626年,李世民继位当了皇帝,即唐太宗。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诫朝廷官员。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唐太宗最善于兼听纳谏。
l 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带去许多工匠、技艺、典籍、物种,对西藏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号称“开元盛世”。但唐玄宗晚年因宠爱杨贵妃,酿成“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l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富权略,能用人,掌握政权达40余年。
l 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张遂),他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l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分别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l 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方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先后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这些日本遣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l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
l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盛行。
宋朝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他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宋朝时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l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
l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沈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对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数学等都很精通。他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了自己丰富的研究成果。
l 两宋时期的制瓷业非常发达。宋瓷品种繁多,花纹秀丽,并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镇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瓷都。
l 宋朝时期,市场上流通货币以铜钱、铁钱、金银等金属货币为主。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使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l 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洗冤集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
l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l 宋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年,金朝的军队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称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权,历史上成为南宋。
l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率军北上以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宋朝领土,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葬在杭州西湖边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
l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著名的将领文天祥组织军民抵抗,失败后被俘虏。元朝统治者采用各种方式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下了《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诗篇,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千古名言。
l 元朝(公元1206~1368年)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称为元世祖。
l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大都就是中国现在的北京。
l 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这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l 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l 元朝时期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l 元朝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福建省的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在当时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生长着很多刺桐树,故以刺桐城闻名于世。
l 明朝(公元1368~1644年)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把都城迁到北京。
l 1405到1433的近30年间,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l 明朝时期,日本海盗商人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勾结明朝土豪奸商,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给中国沿海造成极大的祸害。这些强盗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将戚继光组织军队,给倭寇以痛击。1565年,戚继光联合俞大猷,把横行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灭。
l 明朝规定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呆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l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选派解缙等3000人编辑成《永乐大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历经20多年,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明朝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传教的同时,也积极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明神宗给他以很大的支持。利马窦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墓在北京西城。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他向利玛窦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各种知识。他编写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对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这部书被译成好几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根据他一生游历考察的成果,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一书。书中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徐霞客也因之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l 清朝(1616~1911年)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早期居住在松花江南北及黑龙江一带。16世纪,女真族建真部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他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自山海关南下,占领北京。
l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结束了明朝的统治。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农民军,在北京开始了大清帝国的统治。
l 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
l 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1724年,清朝廷确立了西藏宗教和政治领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清朝廷开始在西藏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l 旧民主主义革命(公元1840~1919年)1839年6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将缴获的英、美走私商110多万公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表明了中华民族禁烟的决心和抵抗外侵的坚强意志。为了强行向中国倾销毒品鸦片,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称为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战争结束。1842年8月,清朝廷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中国自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朝廷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员林则徐坚决禁烟,积极抗英,并主张学习外国的长处,用于抵抗外国侵略,他被称为清朝廷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l 魏源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鸦片战争期间,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也就是要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100卷,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尽地介绍西方的著作,出版之后,风行海内外。
l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又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l 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l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领导了反对清朝廷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孙中山的思想影响很大。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武装起义——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洪秀全自称天王。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主要是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l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廷内部政见不一,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廷中的洋务派为“自强”和“求富”,学习、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史称洋务运动。
l 中法战争爆发于1884~1885年期间,是法国侵略越南时和中国发生的战争。1885年,清朝军队获胜后反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
l 冯子材是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的爱国将领,率部队及两个儿子在广西边境奋勇抗法,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迫使法国内阁倒台。
l 1894年,由于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海陆军进行挑衅,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又叫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朝廷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邓世昌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在弹尽舰伤的情况下,他指挥致远舰快速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250人一起壮烈牺牲。1898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以山东半岛为其势力范围。1898年,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将长城以北和新疆据为其势力范围。1898年,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及云南据为其势力范围。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统称新界),并将长江流域10个省据为其势力范围。
l 日本在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之后,又于1898年强据福建为其势力范围。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为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权益,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侵略政策,此后,美国在中国虽然没有强占、“租借”中国领土和划分势力范围,但却以更狡猾的方式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l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发动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迁都抗日,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古时中国朝廷用车马接送到京城考试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到京城考试的举人的代称)。
l 1898年(戊戌年)中国发生了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清朝光绪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变法主张,颁发了一系列变法诏书,推行新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改革。但戊戌变法只进行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镇压下失败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开办于北京,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1900年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被迫停办,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八国联军指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的联合军队。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斗争,扩大侵略,八国联军大举进攻中国,攻陷天津、北京,到处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朝廷于次年订立《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为:中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多万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廷朝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廷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表明清朝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l 1905年,清朝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中国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校。
l 1903年,年仅19岁的中国留日学生邹容在上海写成《革命军》一书,号召中国四亿同胞起来推翻清朝廷,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这本书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1903年,留学日本的陈天华写出《猛回头》、《警世钟》两本书,用通俗的文字、唱词的形式,沉痛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呼吁中国人要警醒,共同担负起救国的责任。这两本书在当时宣传革命影响很大。
l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兴中会是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爱国华侨建立的革命团体,第二年在香港设立总会,提出了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纲领。1905年8月,兴中会和华兴会、光复会联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一致推举孙中山为总理。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喻培伦、林时爽、方声洞、林觉民等100余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经广州人民收敛死难者尸体,收得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l 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亥年)发生的由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了以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l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又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出席了代表大会。后来中共中央把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
l 1924年,孙中山领导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黄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和孙中山一起参加辛亥革命,领导和指挥了同盟会的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1904年黄兴等人在长沙组织成立了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并策划了反清起义。二次革命:1913年孙中山继辛亥革命之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体制的斗争。李烈钧、黄兴分别在江西、江苏组织讨袁军,宣布独立,南方几省相继响应,但最终战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了清朝军政大权。他一面出兵威胁孙中山让位,一面又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3月,他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是依靠帝国主义的封建军阀政治集团。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自己当皇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蔡锷会同李烈钧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兵讨伐袁世凯,各地纷纷响应,这就是著名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皖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段是安徽合肥人,故称为皖系。直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冯是直隶(天津)人,故称为直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张作霖是奉天(今辽宁)人,故称为奉系。严复,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曾留学英国海军学校,后任北洋海军总教官,主张变法维新,翻译介绍了许多西方社会学、经济学著作。严复1895年翻译了《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蔡元培,清朝进士,著名教育家,后积极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1月,蔡元培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l 新民主主义革命(公元1919~1949年)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严惩政府中的亲日派卖国贼。6月3日以后,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工商业者罢市。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l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以总理身份任大会主席,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开始。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从广州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北伐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全中国。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香港海员因要求增加工资遭到拒绝举行罢工,遭到香港英国当局武力镇压,激起香港10余万工人的反抗,实行总同盟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省港大罢工:广州、香港工人举行的反帝大罢工,罢工的规模大,时间长。从1925年6月开始,坚持到1926年10月,历时16个月。香港25万工人参加罢工,其中10万余人离港回到广州。1925年6月13日,省港罢工工人及农民、学生、黄埔军校学生等10多万人在广州举行反帝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英、法两国的枪击和军舰的炮轰,死50余人,伤数百人,惨案震惊中外,称为沙基惨案。
l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清朝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致力于实业与教育,建成大生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并创办了10多所学校。
l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市因此获得英雄城的美称。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任院长。它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青铜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成为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1934年,天文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天文台,开始了近代中国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陶行知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积极推行乡村教育,以改造广大农村,进而改造中国社会。1927年,他在南京郊区创办晓庄师范,这是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别开生面的新型学校。
l 1928年,张作霖由于拒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些条件,被日本军队炸死在沈阳附近。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总司令。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服从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统一。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中国东北沈阳北郊的一段铁路,反称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占领了沈阳城,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此后不久,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沦于日军之手,东北3000万同胞受尽欺凌,流离失所。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著名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这就是“一•二八”事变。爱国将士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次更换主帅。这次战事得到中国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而有力的支援。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1933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人,组织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们痛击日军,把日军赶出察哈尔省。后来,同盟军弹尽粮绝,宣告失败。
1934年10月,为了北上抗日,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历时一年有余,环绕大半个中国,胜利到达陕北。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六七千大中学生不顾当局的禁令,冲上街头同使用水龙、警棍的军警搏斗,向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称为一•二九运动。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向北平西南的芦沟桥发起进攻,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历史上称为“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称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同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三个月的激战,史称“松沪抗战”。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在攻陷南京后的6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军民达30余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实施细菌战,时间长达12年,地区遍布中国20多个省,造成至少27万人死亡。这是世界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损害程度最大的细菌战。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
1938年春,爱国将领李宗仁指挥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台儿庄展开激战,消灭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进步人士的有力支持,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等,前来中国参战,为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军队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1940年,日军以重兵进攻湖北枣阳和宜昌地区,以威胁重庆。在这次战役中,宜昌等地失守。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为国捐躯,英勇牺牲。
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美国、英国、中国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的抗日战争结束。9月9日,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在南京接受日本侵略军递交的投降书。
1945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湾总督将投降书交给中国政府代表,这样,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中国。
1947~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3年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至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日被定为国庆节,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指挥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支援朝鲜军民抗击美国及联合国军。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印在1954年外交协定中对此给予了正式确定。这几项原则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欢迎,成为国际社会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
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登上了中国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早创造了世界登山运动的最高纪录。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中国核技术的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67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
1966到1976年,中国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给中国的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中国是著名的乒乓球王国,60年代中国著名选手庄则栋连续三次夺取了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在许多重大国际比赛中,中国选手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
1988年9月27日,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中国空间技术进入新的时代。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1971年,中美两国互相邀请乒乓球队访问,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流隔绝的局面,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中美关系向着正常化方向发展。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结束两国间20多年的不正常状态,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6年1月8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达27年之久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举行悼念,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中外历史罕见,联合国也降半旗以示哀悼。同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逝世,享年83岁。1976年7月28日,有100多万人口的中国工业名城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7.8级,人员伤亡达数十万之多,造成惨重损失。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会议认真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确立了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80年代,袁伟民受命组建的中国女子排球队异军突起,于1981年夺得世界杯冠军,1982年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1984年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5年又夺得世界杯冠军,1986年再获世界锦标赛冠军,创造了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的业绩。
1984年,中国科学家首次赴南极考察。第二年2月2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
1984年3月,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诞生,它是由中国蒙古族兽医博士旭日干和日本筑波的科学家共同培育成功的。
1988年3月,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诞生。
1990年9月到10月,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在这次运动会上,中国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名列第一。
1998年,中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先后爆发特大洪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洪救灾,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999年5月8日我驻南联盟使馆遭美国轰炸。
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世界华人及其他友好人士予以密切关注和大力救援。
l 新加坡是中国以外惟一的以华族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过,他们的历史不是祖先们到新加坡才开始,而是从5000多年前中国文明创始时就已开始。陈嘉庚先生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一生倾资办学,在中国创办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学校,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等,成为捐资办学的楷模,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对他捐资办学资助甚大,同时还在祖籍地泉州捐资兴办了梅山学村。
l 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深入高州等县(市)调查研究,并直接对县(市)领导干部进行“三讲”教育动员。12月17日,全国“三讲”教育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历时两年的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集中教育基本结束。中央决定从今冬明春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
l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枚金牌,以总分第三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l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4分(北京时间晚11月10日晚23时 34分),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尔用一记槌声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获得了通过!2001年7月13日晚10时08分,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投票决定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育事业一股重要的力量。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造福西部各族人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11月6日,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合龙,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将转入第三阶段。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2002年9月底至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十四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150枚金牌,第六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在此之前,今年2月,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夺得两枚金牌,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次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上,中国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上海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这是国际展览局成立150多年来首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世界博览会。
2003年从春到夏,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2003年下半年以来,针对陈水扁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台独公投”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粉碎“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强决心。
2004年2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在广东省潮安县发生开始)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于我国政府认真实施了扑杀和强制免疫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已基本结束。
B.中国文学常识
1.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时期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清主要形式神话传说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诗歌等诗词曲小说
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类别主要内容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3.诗歌总集
类别第一部《诗经》第二部《楚辞》
(1)《诗经》内容
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②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③《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④《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⑤《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⑥《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4.屈原与贾谊
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作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文章及评价《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5.先秦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诸子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国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子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韩国人,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及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国相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汉赋与汉乐府民歌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发展及作品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汉赋四大家”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
7.《史记》与《汉书》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20岁开始漫游,32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2岁开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史记》。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诬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20余年,完成《汉书》。班固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
《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8.李白和杜甫
李白《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写了许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多彩的优秀诗篇,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杜甫《三吏》、《三别》、《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揭露了社会矛盾、政治腐败,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表现了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精炼,诗风沉郁。在思想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9.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1.明清小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施耐庵《水浒传》
明吴承恩《西游记》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明冯梦龙“三言”   明凌蒙初“二拍”
清曹雪芹《红楼梦》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12.现代文学
鲁迅现代文学家。他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贫困农民阿Q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图反抗的“国民的弱点”,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则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坚实基石,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
郭沫若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茅盾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蚀》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等。
巴金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老舍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文笔朴实、幽默,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叶圣陶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等。
闻一多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提倡新格律诗。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郁达夫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沉沦》等,作品表现了青年的爱国情绪、劳动者的不幸命运和悲惨生活,情调感伤激愤。
冰心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等。
赵树理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等。孙犁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C.中国文化常识
1.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等级含义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注:内容为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2.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类别含义
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3.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者不详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左丘明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
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战国•屈原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第一部词典《尔雅》汉代经师汇集
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清•马建忠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
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现代•鲁迅
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现代•郭沫若
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汉•作者不详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春秋•孔子
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晋•干宝
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全唐诗》集体创作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战国•作者不详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明•解缙等编
4.古代史书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第二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第三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第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第二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共二十多部)。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通史打破朝代界限,从古至今地记叙历史(共两部)。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5.古代文学家之别号
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          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
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            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
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            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          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
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6.其他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4)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5)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6)我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7)“第一”的雅称:桂冠、鳌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8)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9)我国创作诗歌最多的诗人:南宋的陆游。
(10)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的谢灵运。
(11)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的陶渊明。
(二)外国部分
A.世界历史概要
原始社会(大约二三百万年前,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1.在远古,亚欧非三洲都有原始人群在生活着,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原始人群进入到母系氏族公社。
2.五大洲都已经有人生活。
3.大约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人们从劳动实践中发明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
4.大约到六、七千年前,西亚居民开始石器和铜器并用。后来,埃及、印度和中国也发明了冶金术。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原始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母系氏族公社便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
5.父系氏族公社后期,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逐渐解体而形成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
6.贫富分化加剧的结果,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终于解体了。
奴隶社会
1.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中国、古巴比伦王国)。这四个国家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2亚非又相继出现许多奴隶制国家。
3欧洲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了。
封建社会:(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
1.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疆域,到九世纪初形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这次分割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基础。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岛建立的一些小王国于829年形成了统一的英吉利王
国。
1农奴和封建主的矛盾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基督教会垄断文化知识,宣扬迷信思想,麻痹人民斗志,禁锢进步思想,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其标志是工场手工业的兴起。英国为了适应毛纺织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圈地运动。西欧资本主义是靠剥夺农民土地和进行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4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里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化和近代自然科学。16世纪,德意志兴起了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尼德兰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独立的荷兰,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资本主义社会:
(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夕)。
1.它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蓬勃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在先进国家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专政确立。在后一时期中,“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2.西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策源地。英国在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
3.18世纪晚期,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4.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期,民族独立运动也崛起。美国独立和海地独立。
5.19世纪40~60年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重新高涨。1861年,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赶上和超过了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英国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英、法、美等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7.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世界无产阶级进入用科学共产主义来发动革命的新时代。
9.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从此,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
10.19世纪最后30年,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1.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同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俄国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年发动了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夺取政权。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地区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在1914年7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十月革命后,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且出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
2.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
3.1918~1923年,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掀起了革命高潮。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1918~1923年,亚、非、拉美地区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运动。
5.1938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6.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7.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由51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维护和平。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加入了联合国。联合国目前共有189个会员国。 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时,必须同意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国际条约,其中规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8.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简称,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宣告诞生。
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的序幕,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新纪元。
11.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就是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当时,全球共有10亿人通过卫星直播观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也听到阿姆斯特朗的名言:“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12.被人们称为“超级癌症”、“世纪瘟疫”的艾滋病,自1981年在西方首次发现和被报道。
13.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启动以来,打造著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及各地区间促进经济发展的共识。
14.由美、英、德、日、法、中6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宣告绘制完成,实现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最大突破。2003年4月15日,中、美、英、日、法、德6国政府首脑联合宣布,6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30亿对碱基的测序,从而揭示了人类生命“天书”的奥秘。
15.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
16.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
17.2003年年初,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包括中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经过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球的非典疫情在6月底基本得到控制。
B.外国文学常识
●奥地利 弗洛伊德 《梦的解释》、《精神分析引论》
●茨威格《家庭女教师》、《掩盖不住的秘密》、《看不见的珍藏》
●卡夫卡《变形记》
●意大利 但丁 伟大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主要作品为叙事长诗《神曲》(《地狱》、《炼狱》、《天堂》)。
●卜伽丘 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
●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喜剧:《海滨仲夏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莫尔《乌托邦》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弗兰西斯•培根《随笔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
●拜伦《唐璜》、《青铜时代》、《哈罗尔德游记》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伊斯兰的起义》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阿格尼斯•格雷》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伏尼契《牛氓》
●柯南道尔 主要作品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
●肖伯纳 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罪恶,同情工人阶级。
●法国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老实人》、悲剧《俄狄普斯王》
●莫里哀 伟大的喜剧家,是世界喜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主要作品为《伪君子》、《悭吝人》等共37部喜剧。鞭挞封建制度和丑恶势力,是世界喜剧中最出色的作品。
●雨果 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悲惨世界》写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吃一片面包被抓进监狱,后改名换姓,当上企业主和市长,但终不能摆脱迫害。
●司汤达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为《红与黑》,写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于连,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红”是将军服色,指“入军界”的道路;“黑”是 主教服色,指当神父、主教的道路。
●巴尔扎克 世界文学界的伟人,现实主义大师。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都德 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代表作《小东西》等,短篇小说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与福楼拜、左拉、龚古尔、屠格涅夫组成文学社团“五人聚餐”。
●莫泊桑 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欧仁•鲍狄埃 工人诗人。主要作品为《国际歌》(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谱曲),列宁说他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罗曼•罗兰 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一个以个人奋斗来反抗社会的艺术家的悲剧人物(以贝多芬为原型)。
●古希腊 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创作的,所以叫做“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诗典范,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 《伊索寓言》相传为一名叫做伊索的奴隶所作,故名。《伊索寓言》大多数是动物故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艺术手法主要是拟人,赋予动植物思考、交谈、和像人一样行为的能力,再现现实生活。同时还常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而内容主要是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寓言作家都曾采用该书的情节进行创作,后人还经常引用《伊索寓言》中的形象和语句,作为典故、名言来说明道理。
●古代 阿拉伯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天方”是我国自明朝起对阿拉伯国家的称呼,“夜谭”指夜间讲的故事。书中所讲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寓言、童话、历史故事、冒险故事和恋爱故事等,涉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农民渔夫各种人物。故事背景有时在埃及,有时在巴格达,有时还涉及到中国。全书充满神奇的幻想,又洋溢着生活气息;题材多样、艺术手法不拘一格;结构特点是故事套故事,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记叙中还插有诗歌,想像丰富,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爱尔兰 乔伊斯《尤利西斯》
●日本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德国 歌德 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主要作品为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席勒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为《阴谋与爱情》(剧本)、《欢乐颂》(诗)。
●海涅诗人,政论家,马克思的朋友。主要作品为《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俄国(苏联) 普希金 伟大诗人。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对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典范,享有世界声誉。
●果戈理 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为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
●冈察洛夫 作家。主要作品为《奥勃洛摩夫》。
●屠洛涅夫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中篇小说《木木》。《猎人笔记》描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抨击农奴制度,被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列夫•托尔斯泰 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一,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契柯夫作家。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是俄罗斯惟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高尔基 无产阶级伟大作家。主要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主要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班牙 塞万提斯 主要作品为《堂吉•诃德》,描写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乔、潘萨的冒险经历,揭露封建势力的丑恶,讽刺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是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丹麦 安徒生 童话作家。主要作品为《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作品之一。
●波兰 密茨凯维支 杰出诗人,被誉为“飞禽之王——鹰”。主要作品为《青春颂》,它被誉为波兰青年的《马赛曲》。
●匈牙利 裴多菲19世纪最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为《民族之歌》、《反对国王》等。
●挪威 易卜生 “问题剧”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为《玩偶之家》、《国民公敌》等20多个剧本。尖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是世界戏剧作品的瑰宝。
●美国 惠特曼 伟大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草叶集》,其中包括《敲呀!敲呀!敲呀!》这样的战斗诗篇。打破传统诗的格律,首创自由体新诗。反对蓄奴,争取自由平等。
●马克•吐温 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讽刺小说《镀金时代》,儿童文学《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对资本主义的现实认识不断深化,由轻松的幽默转向了辛辣的讽刺。
●欧•亨利 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约300篇。被誉为 “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海明威 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是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表现 “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
●日本 小林多喜二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蟹工船》等,描写渔工悲惨的生活和觉醒、斗争。
●印度  泰戈尔  诗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集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长篇小说 《沉船》等。他的《人民的意志》一诗被定为印度国歌。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1657年由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主要内容是“保护”中东国家,对中东进行经济援助,反苏反共,实质是美国妄图控制中东地区。
●巴巴罗莎计划是希特勒采取“闪电战”入侵苏联的计划。
●杜鲁门主义则是杜鲁门提出的以援助希、土为引子,实质是控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项策,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为了帮助欧洲经济复兴,与前苏联搞衡,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古代常识
●生是京剧中表现男子的行当,包括小生、老生、武生;旦是京剧中表现女子的行当,包括武旦、花旦、刀马旦、老旦、青衣、彩旦;净即花脸,脸谱即由此诞生,包括铜锤花脸、架子花脸;丑是戏中滑稽角色,包括文丑、武丑,末也是生行的一种。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所著《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内容详实的地理学著作,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记载。
●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
●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宋应星是明代著名科学家,著有《天工开物》,是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宋本人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唐宋八大家:
 
唐代  韩愈 《师说》、《马说》   
  柳宗元 《捕蛇者说》、《永州八记》   
宋代  苏轼 开创豪放词派,“宋四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   
  欧阳修 《新五代史》,其《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苏洵 《六国论》   
  苏辙  《栾城集》   
  王安石 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曾巩 《元丰类稿》  ●欧盟  原先的十五国中首批加入欧元区的是德、法、意、荷、比、卢、爱、西、奥、葡、芬十一国,英国、丹麦、瑞典拒绝加入,西腊则由于债务和财政赤字过高,未能达到加入标准,但2001年正式成为欧元区第十二个成员国。其他新加入的10个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塞浦路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都未能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标准。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公元前6200年,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区,铜被炼取出来;公元前3750年,苏美尔人生产出最早的铜合金;前3000年,铜的使用范围扩大,中国的商周时期是青铜文化繁盛时期;公元前650年,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器;前450年,中、西欧进入铁器文化时代。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它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其思想中充满了辩证法,由他而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主要世界观体系。
●康德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它是二元论者,谢林是客观唯心主义者,此外还有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主观唯心主义者费希特都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尼采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
●我国水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数的1/4。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公为世界水平的1/4,是美国的1/5,在民办上列第121位,是13个最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
●我国人工造林面积达2930公顷,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由20世界80年代的12.7%提高到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1949年10月2日;印度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4月1日;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欧洲国家是丹麦1950年5月11日;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是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
●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
●苏格拉底的名言: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三玄》是颜之推在其所著《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中对《周易》、《老子》、《庄子》的合称。《伪经》是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200年犹太著作的通称。由于存在明显错误,犹太人拒绝将其收入旧约正典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是“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是“二战”进一步扩大化的标志。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联战场以及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绿色食品,就是指不仅产品本身的质量要符合环境、卫生和健康标准,其生产,使用的处理过程也要符合环境标准,既不会造成污染,也不会破坏环境。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莫》
●朱自清《背景》《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鲁迅《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已》);《彷徨》(《祝福》《伤逝》);《朝花夕拾》(散文集)(《藤野先生》《范爱农》)
●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经历1168年,共举行293届,竞赛项目包括:五项全能(铁饼、标枪、跳远、角力、跑步)、拳击、摔跤、战车赛跑、赛马等,其特色主要有:祭神为主、赤身竞赛、禁止妇女参赛。
●近代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第一届于1896年4月6日~15日在雅典举办,并打破了女子不得参赛的规定。法国人顾拜旦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正是在他的大力倡议下,国际性的近代奥运会得以诞生与发展。
●1916年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40、1944年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被迫停办。1980年莫斯简直奥运会、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曾因美、苏争霸导致一些国家的抵制。
●徐悲鸿代表作《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奔马图》、《田横五百士》,擅长画奔马。
●张大千,本名张正权,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世人称其为“大千居士”,与齐白石合称:“南张北齐”。
●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其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抗战时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欢儿童题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理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仁体现在政治上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和博施济众;在思想上则是“有教无类”,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孔子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孔子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信”,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秦始皇时期,奉行的是法家学术,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汉高祖汉文帝时期,则奉行的是黄老之术,即道家思想,用以休养生息,安定社会,削除秦末战争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经济富庶,黄老思想已不适合于当时的统治,汉武帝遂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正式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并一直绵延整个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的史书包括: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
    《春秋》(春秋•孔子)      《左传》(春秋•左丘明)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通史
 ★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记叙) 
《国语》(春秋•左丘明)      《战国策》(汉•刘向)
 ★纪传体(合称二十四史)
★通史 
《史记》(西汉•司马迁)
断代史 
《汉书》(东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范晔、司马彪)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莱)      《隋书》(唐•魏徵)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沈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延玉等)
●中国同盟会在1905年8月于东京成立之初,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之后于1924年,以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池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共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它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等;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陈潭秋、董必武、包惠僧等;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谭平山、陈公博;
●旅日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周佛海;
●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人周恩来等。
●都德,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国》,与福楼拜、左拉、龚古尔、屠格涅夫组成文学社团“五人聚餐”。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雨果,伟大的法国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海涅,德国诗人、政论家,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意大利文学家有:但丁、薄伽丘、齐马尼奥里等。
●英国文学家有:莎士比亚、莫尔、培根、狄更斯、拜伦、雪莱、笛福、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伏尼契、柯南道尔、肖伯纳等。
●法国文学家有:莫里哀、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都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
●德国文学家有:歌德、海涅、席勒等。
●俄国文学家有: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美国文学家有:惠特曼、马克•吐温、欧•亨利、海明威等。
●其他国家文学家有:塞万提斯(西)、安徒生(丹)、裴多菲(匈)、易卜生(挪)、泰戈尔(印度)、小林多喜二(日)等。
●我国少数民族按人口数由多到少排列,前五名是:壮、满、回、苗、维吾尔,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14个沿海天放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上、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5个经济特区: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岛。
●诸子百家思想:
老子: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②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包含辩证思想。
孔子:①提出“仁”,主张统治者要行“仁政”,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②兴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①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②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③主张“人性善”,所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荀子:①认为自然有自己规律,具有唯物思想;
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指出“人定胜天”;③主张“人性恶”。
庄子:①发展老子唯心哲学,认为世界为“我”的主观产物;
②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候”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②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我国的上古神话主要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及补天、神农氏尝百草、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有巢氏发明构木为巢、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黄帝讨伐蚩尤、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三皇五帝”中“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帝喾、颛须、尧、舜。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弹歌》。
●闻明世界的赵州桥是隋朝中期时修建的。
●我国古代被称为“药王”的著名医学家是孙思邈。
●最早发明汽车的人是德国发明家本茨。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波茨坦会议。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是尚书。
●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作品是《史记》。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洗冤集录》。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且规定了责任内
●阁制度的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决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
●提出科学的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修编的药学著作是《唐本草》。
●《警世钟》、《猛回头》的作者是陈天华。
●遵义会议召开于长征途中。
●张勋在辛亥革命后,制造了“辫子军复辟”的丑剧。
●第一个在上海建立租界的是英国。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卢沟桥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李宗仁领导并取得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最大的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
●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荷马。
●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温庭筠。
●《管锥篇》是钱钟书的代表作。
●唐朝诗人中,史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分别是李商隐、杜牧。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18世纪中叶、英国。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英法侵略者。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起点是天津电报总局的开设。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 古 时 期 ;神话传说 ~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 代 时 期:诗~
(6)宋 代 时 期:词 ~
(7)元 代 时 期: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 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 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 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 名 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 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 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 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 张衡的《二京赋》 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 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 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古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关于史书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 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 (共二十多部)
(4)通 史: 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共两部)
(5)断代史: 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 )《诗 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
(2 )《孙 子 兵 法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
(3 )《国 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4 )《春 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
(5 )《左 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6 )《史 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司马迁)
(7 )《汉 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东汉•班固)
(8 )《 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作者不详)
(9 )《离 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战国•屈原)
(10)《 说 文 解 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东汉•许慎)
(11)《尔 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汉代经师汇集)
(12)《马 氏 文 通 》: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作者不详)
(13)《文 心 雕 龙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南朝•刘勰)
(14)《狂 人 日 记 》: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现代•鲁迅)
(15)《女 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现代•郭沫若)
(16)屈 原:我国第一位诗人。 (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南北朝)
(19)陆 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 (南宋)
二、习题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指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下列作品中属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左传》   B.《史记》    C.《论语》   D.《孟子》
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4.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柳永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   )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归去来兮辞》
6.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     )。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D.柳永
7.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   )。
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理学思想
8.成书于清代的小说是(    )。
A. 《聊斋志异》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9.(    )写作了中国古代戏曲名作《窦娥冤》。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王实甫     D. 白朴
1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著名词人(   )的名句。
A. 柳永    B. 李清照     C. 秦观   D. 陈亮
11. 代表封建生产关系的是(    )。
A.铜器    B.陶器    C.青铜    D.铁制工具
12. 四大美女中为了汉匈友好作出了贡献的是(   )。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13. 下列为维吾尔族祖先的是(  )。
A.回纥    B.东突厥    C.吐蕃   D.八王之乱
14.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
A. 马克·吐温     B. 毛姆    C. 欧·亨利   D. 乔伊斯
1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   )的名著。
A. 小仲马    B. 雨果    C. 莫里哀   D. 拉封丹
16. 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但丁   C. 荷马   D. 狄更斯
17. 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由弱变强,终于创下了西汉千秋基业;项羽以盖世英雄自居却自刎乌江。出现这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刘邦勤于政事,而项羽恃强自傲
B.刘邦手下人才多,项羽没有人相助
C.刘邦善于招募人才并能够听众臣下的意见,项羽自视高大,一意孤行,不得人心
D.天亡项羽,非人力所能改变
18. 终止禅让制的是(   )。
A.禹   B.启    C.纣     D.汤
19.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
A.王实甫    B.关汉卿    C.白朴    D.马致远
20. 《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
A.钱钟书    B.沈从文   C.萧军    D.废名
21. 启蒙运动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三权分立等政治学说的提出
B.破除神学迷信、高举理性旗帜
C.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出现
D.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22.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A.17世纪中叶;英国       B.18世纪中叶;英国
C.18世纪前期;法国       D.18世纪晚期;荷兰
23.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陈独秀被捕                   B.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24. 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    )。
A.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俄罗斯研究会
C.利群书社              D.觉悟社
25. 唐朝时的都城(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 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北京
26.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都(  ),后来朱棣迁都于(   )。
A. 南京,北京B. 杭州,洛阳
C. 西安,开封D. 西安,洛阳
27. 在近代史上,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望厦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8. 中国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周    B. 清    C. 秦    D. 中华民国
29. (   )在辛亥革命后,制造了“辫子军复辟”的丑剧。
A. 袁世凯    B. 段祺瑞     C. 张勋    D. 黎元洪
30. 第一个在上海建立租界的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31. 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同盟会     D. 日知会
32. 中共一大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瞿秋白
33. 遵义会议召开于(    )。
A. 长征之前         B. 长征之后
C. 长征途中         D. 长征开始时
34. (   )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35. (   )领导了并取得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最大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
A. 林彪    B. 彭德怀    C. 李宗仁    D. 冯玉祥
1.B   2.A   3.B   4.D   5.B   6.A   7.B   8.A   9.B   10.B 
11.D  12.C  13.A  14.C  15.B  16.C  17.C  18.B  19.A  20.B 
21.B  22.B  23.C  24.A  25. A  26.A  27.B  28.A  29 C  30.B 
31.A  32.C  33.C  34.B  35.C
第十部分
略(详细内容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