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与“太上皇帝”有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52:20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史料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汇。因为仅有一字之差,所以经常被人们混淆,甚至通用。事实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太上皇”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平定天下后,除了规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还特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于是,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赢异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太上皇”头衔的人。太上,即最高,无上,形容极其尊贵。不过,当时赢异人已去世多年,这份无上的荣光与他有缘无分。

 

刘邦称帝后,每次去拜见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均“拥彗,迎门却行”,用人臣之礼迎接刘邦。在刘太公看来,“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君臣秩序不可乱。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子成了龙,当父亲的总该有个与之相称的头衔,于是下诏:“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自从刘太公被尊为“太上皇”,刘邦以后“五日一朝”时,就不必再像先前那样“下扶太公”(《汉书·高帝纪》)了。

 

秦汉时期,没有“太上皇帝”,只有“太上皇”。“太上皇”是一个尊号,一种荣誉,不是皇帝,不问政治。对此,东汉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初唐颜师古注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可见,“太上皇”是当朝皇帝出于人伦对父亲的尊称,没有实际政治权力。在古代,“帝”的分量要远远大于“皇”。“皇”出自传说中的“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帝”出自远古时期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者比较,“皇”是虚幻缥缈,“帝”握有实权,所以皇帝也可以简称为“帝”。“太上皇”中单一个“皇”字,原本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名誉上的虚衔。

 

汉代以后,“太上皇”的含义有了较大发展,逐渐演变为皇帝禅位于皇子后,自称“太上皇帝”。十六国时期,后凉政权的建立者吕光与东晋王朝及其他政权分庭抗礼,执政期间自称天王。后来,吕光病重,为防止诸子趁乱争位,于是提前将太子吕绍立为天王,自己作为“太上皇帝”压阵,“光疾甚,立其太子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晋书·吕光载记》)。吕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帝”。不过,这个位子没坐上几天,吕光就病逝了。

 

北魏时期,献文帝拓跋弘因不满文明太后掣肘,“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后经大臣劝谏才决定禅位于儿子拓跋宏。当时,拓跋弘只有十八岁,非老非病;拓跋宏年仅五岁,又小又弱。于是,群臣经过商议公奏:“昔三皇之世,澹泊无为,故称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想到太后的强悍霸道,想到儿子的稚嫩无助,拓跋弘放弃了当“甩手掌柜”的初衷,“乃从之”。当上“太上皇帝”之后,拓跋弘一改过去“雅薄时务”的毛病,勤于朝政,“国之大事咸以闻”(《魏书·显祖纪》)。可见,“太上皇帝”禅位后依可以处理国家大事,是凌驾于当朝皇帝之上的皇帝,与先前的“太上皇”有本质区别。

 

大概是由于“太上皇帝”源于“太上皇”的缘故,在以后的史料中出现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兼用、混用的杂乱现象,其中以《宋史》最为突出。史官在称呼同一个禅位的皇帝时,一会儿用“太上皇”,一会儿用“太上皇帝”;前面用“太上皇帝”,后面又用“太上皇”。通篇看下来,让人眼花缭乱。如,《高宗纪》称宋高宗赵构退位时提出“朕称太上皇帝”,而《孝宗纪》却称“太上皇帝即驾之德寿宫,……从太上皇幸天竺寺”,一篇本纪二者兼用。又如,《光宗纪》称宋光宗赵惇退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帝不豫”;而《宁宗纪》却称“太上皇违豫,赦。辛卯,太上皇崩”,两篇本纪前后不同。

 

按照“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原意,“太上皇”只是皇帝的父亲,不掌握大权;“太上皇帝”不仅是父亲,而且是皇帝,大权在握。所以,乾隆皇帝对禅位后享受什么样的尊号很在意,退位前专门规定“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清史稿·高宗纪》),意思是说,正式文件必须称“太上皇帝”,口头上可以称“太上皇”,一句话点明乾隆皇帝至死不肯放权。事实上,乾隆皇帝退位后,“军国重务仍奏闻,秉训裁决,大事降旨敕。宫中时宪书用乾隆年号”(《清史稿·高宗纪》),嘉庆皇帝除“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还要朝夕听其“训政”,直到“太上皇帝崩,上始亲政”(《清史稿·仁宗纪》)。

 

历史上还有几位恋权的皇帝,不过,他们没有乾隆皇帝厚颜无耻。如,北齐武成帝高湛传位后,自称“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北齐书·武成帝纪》);又如,唐睿宗李旦禅位后,自称“太上皇帝”,规定“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也就是说唐玄宗只能管些小事,只能算是半个皇帝。直到唐玄宗平定了太平公主叛乱,唐睿宗才不得不彻底交权,“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旧唐书·睿宗纪》)。又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西逃时,太子李亨自立为皇帝,唐玄宗无力挽回,又不甘心,在自称“太上皇”的同时,提出了“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旧唐书·玄宗纪》)的政治要求。

 

有恋权的,还有没有丝毫权力的。这些皇帝大都与宫廷政变或突发事件有关。如,晋惠帝司马衷曾一度在“八王之乱”闹剧中被王司马伦赶下台。司马伦是司马衷的叔祖,他想当皇帝,又怕众人不服,于是“迁帝于金墉城,号曰太上皇”(《晋书·惠帝纪》),将其囚禁起来。又如,隋炀帝杨广出游期间,李渊攻占长安,“遥尊帝为太上皇”(《隋书·炀帝纪》),另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皇帝。又如,唐高祖李渊在“玄武门政变”后被迫退位,唐太宗“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旧唐书·高祖纪》),相当于幽禁。又如,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被瓦剌活捉后,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明史·英宗纪》),后来改称“上皇”,明英宗被放回,“入居南宫”(《明史·景帝纪》),被幽禁七年。

 

可以说,从晋惠帝开始,“太上皇”的原意已经走了样,不再纯粹是皇帝的父亲,而是指“上一任皇帝”,甚至是“太上皇帝”。此后,“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出现了一些别的叫法。如北齐后主高纬被尊为“无上皇”(《北齐书·后主纪》),北周宣帝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周书·宣帝纪》),唐玄宗李隆基被尊为“上皇天帝”,又尊为“圣皇天帝”(《新唐书·玄宗纪》),唐顺宗李诵被尊为“应乾圣寿太上皇”(《新唐书·顺宗纪》),宋徽宗赵佶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宋史·徽宗纪》),西夏神宗李遵顼自号“上皇”(《宋史·外国传》),等等。笔者分析认为,尊号中只带个“皇”字的,不掌权,属“太上皇”一类;带有“皇”和“帝”二字的,尚能染指权力,应视为“太上皇帝”。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作为封建社会皇位终身制的一种补充形式,中国古代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禅位制度相沿甚久,同时也对周边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越南的陈朝最为明显。越南陈朝(1225—1400),是越南李朝外戚陈氏夺权后建立的皇朝,首都位于升龙(今河内)。陈朝吸取前代吴、丁、黎、李诸氏皆被权臣篡夺的教训,同时也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发生内讧,于是实行太上皇与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并作为有陈一代的定制。越南古代史家吴士连称:“陈氏家法,……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圣慈官,以上皇称,同听政,其实但传大器,以定后事,备仓卒尔,事皆取决于上皇,嗣主无异于皇太子也”。其中提到的“但传大器,……事皆取决于上皇”,与中国的“太上皇帝”制度可谓如出一辙。

 

越南陈朝第一位“上皇”是太祖陈承,其子陈煚执政时年仅八岁,所以“权摄国政为上皇”,以辅佐陈煚。后来,太宗陈煚逊位于太子陈晃,被尊为“显尧圣寿太上皇帝”,与陈晃共理国政。圣宗陈晃也仿照其父,让位于儿子陈昑,被尊为“光尧慈孝太上皇帝”,而后继续征战。此后,仁宗陈昑、英宗陈烇、明宗陈奣、艺宗陈暊也曾先后当过“太上皇帝”。建新三年(1400),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少帝被外戚胡季牦簒位,陈朝至此灭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百七十五年间,陈朝竟出现了两位连任的“上皇”,其中明宗陈奣是两朝(宪宗、裕宗)太上皇,而艺宗陈暊(被尊为光华英哲太上皇帝)更是三朝(睿宗、废帝、顺宗)太上皇帝,这在东亚诸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参见《大越史記》)。越南陈朝皇帝禅位后多数被尊为“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也能说明“太上皇”与“太上皇帝”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