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今年全球经济七大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1:58

2010年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度,在这一年当中,世界经济热点频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美国爆出高盛“欺诈门”,俄罗斯熊熊森林大火“炙烤”国际粮价......
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桎梏仍然紧紧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
展望2011年,主要经济体继续面临严峻政策挑战,全球复苏之路绝不平坦。
美联储全力开动“印钞机” 全球“发烧”

一国经济政策影响全球经济的“典范”莫过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期望通过购买国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新货币政策一抛出,立刻引来市场的一片波澜。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无异于全力开动了“印钞机”,意味着将大量流动性重新投入市场,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同时带来资产泡沫,并加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据悉,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在刺激经济的计划上实现逐步退出,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央行日前也宣布加息。此时,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迫使许多国家“跟风”,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各主要经济体如果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从而增加全球通胀管理的压力,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而且,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稍不注意就可能带来伤害。面对目前美国经济复杂的状况,美联储的决定是否能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还是个未知数。伯南克这一政策一旦失败,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将会把美国的经济拖向更加可怕的地步,而为此付出的高昂资金更会使得困扰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雪上加霜。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想达到大幅度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效果,必须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相配合。然而目前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在11月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失去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在以后的执政过程中,能否顺利推行其经济刺激计划也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难以为继,必将使美联储新推出的货币政策“独木难支”,单指望这一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是不现实的。
更令人忧虑的是,美联储自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以来,已经频频出台政策,目前留在手里的政策“子弹”已经所剩无几。如果量化宽松政策再难奏效,留给美联储施展的空间将进一步压缩,而这又将是对人们信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俄罗斯熊熊大火“烧高”国际粮价?

今年夏天,俄罗斯遭遇其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大火,除烧毁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同时还殃及当地的军事基地,逼近核研究设施,影响了交通运输。
除了这些最直接的影响,俄罗斯的这场大火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莫斯科也成了“雾都”。为稳定俄国内粮食价格8月5日俄政府宣布,8月15日至12月31日禁止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粮食和面粉出口。
自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的消息宣布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经被推高了一倍。今年,极端天气不断“骚扰”地球,各国农业生产损失严重,会不会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担忧的话题。
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唤起了人们对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记忆。当时,从玉米到大米,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上涨,并创历史新高,海地等国家出现饥荒和骚乱。这次的“小麦价格风暴”会否造成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呢?
俄罗斯大火,无疑炙烤着世界市场。对此,一些业内专家呼吁,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目前虽不会重演,但此次极端天气肆虐和全球粮食市场出现“过山车”行情再次提出警示,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这根弦永远都不能放松。
丰田召回危机示警“日本制造”

漫画:丰田召回问题汽车
日本丰田汽车发生召回事件虽然并非始于2010年,却在这一年愈演愈烈经历美国加利福尼亚爆发汽车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之后,丰田汽车先后遭遇“踏板门”、“脚垫门”、“刹车门”“生锈门”、“转向门”等一系列风波。
就在12月13日,丰田汽车再次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请,在北美市场召回2011年款Siennas MPV汽车11万辆。至此,丰田在2010年先后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请17次,涉及的市场范围涵盖北美、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欧洲等主要汽车销售市场,涉及的车型包括COROLLA、MARK、CAMRY、HIACE以及屡立战功的年度销售冠军PRUIS等丰田旗下畅销车型。其特点简单地可以概括为:频率高、范围广、规模大、车型多。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厂商,丰田汽车也是日本规模最大的企业,其接连发生的召回风波,预示着日本制造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事实上,并非丰田汽车一家出事。2月10日,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也宣布在全球召回64.6万辆汽车,原因是设计缺陷可能导致水流入电动车窗开关造成短路,引发火灾。其后,本田又分别因为安全气囊隐患和刹车踏板隐患,决定在美国和全球召回40多万辆汽车。
这一系列的严重质量问题,让日本产业界颜面尽失。日本制造业的其他许多顶级品牌已失去了“日本制造”的光辉。三洋电机已不复存在,东芝和富士通也在重组,三菱、马自达和尼桑多年来都和外国公司捆绑在一起。
全球最大的金融产品经纪商之一的法国新际集团驻香港首席策略师科比?迪雷说:“日本大企业普遍存在傲慢与自满,他们脑子里总是装着‘自己产品质量第一’的想法。”日本制造在全球扩张的同时,其产品质量便不能得到保证。此外,在面对危机时,丰田公司的公关能力也备受质疑。
艰难地挺过“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俨然已经走到了山前。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有路必有丰田车”吗? 希腊为全球经济敲了一记警钟


自2009年12月以来,希腊债务危机引起外界广泛关注。2010年4月,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000-4000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爆发。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面临财政赤字攀升的问题;欧洲资金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欧元贬值。
在此情况下,为了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紧急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启动了次贷危机以来以债易债的“救市”模式,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务来治理此次危机。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话说,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处在诞生以来“最困难时期”。
此次债务危机,欧盟将希腊的主权债务挪到欧盟范围内,暂时避免了希腊“破产”。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权债务问题就像一把利剑,高悬在全球经济的头上。2010年后半年,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已经波及希腊,爱尔兰、西班牙遭遇严峻的经济形势。虽然在欧洲中央银行的强力干预下,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所谓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国债收益率近日终于止涨回落,但这只不过是应急的权宜之计,无法根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希腊敲了一记警钟,全球经济的风险仍然存在。
英国石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何时终了

满身粘满油污的鹈鹕和海鸥在浑浊的水中痛苦挣扎。 美联社摄影师查理·里德尔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大渔村岛海岸拍摄。
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大约82公里处海域的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今年4月20日爆炸起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这起事故导致11名钻井平台工作人员死亡,平台下方输油管道破裂,底部油井持续漏油,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漏油事件。
美国原油泄漏事故救灾总指挥萨德•艾伦9月19日宣布,墨西哥湾漏油井已被永久封堵。漏油井被正式宣布“死亡”,意味着历时近5个月的封堵墨西哥湾漏油工程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不仅是一场生态灾难,更是一场严重的经济灾难。
路易斯安那州州长2010年5月26日表示,该州超过160公里的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围超过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海岸线的总长。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正在遭遇“灭顶之灾”,相关专家指出,污染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1000英里长的湿地和海滩被毁,渔业受损,脆弱的物种灭绝。
受漏油事故的影响,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宣布对33个深水石油钻井项目的暂停期限延长到6个月,同时也暂缓在阿拉斯加沿海的石油钻探项目。由于泄漏油井迟迟得不到封堵,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外界压力也越来越大,其执政能力受到质疑。
经过长达四天的协商和谈判,2010年6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英国石油公司将创建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这笔基金将由美国资深律师负责作,由三位法官组成的小组负责监督,并处理对申诉的裁决。奥巴马在当天的声明中说,这笔基金的金额不是赔付的上限,而且这笔钱有别于BP应支付的环境破坏赔偿费用。这笔基金的成功设立,意味着英国石油公司的让步和奥巴马政府的胜利。
事件并未就此结束,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政府12月15日就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提起诉讼。若最终被判定负有完全责任,英国石油将面临逾210亿美元的罚金。
墨西哥湾漏油噩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们对此的反思也应是全方位.
高盛“欺诈门”助推金融监管

继“隐瞒门”后,“欺诈门”令有着140多年历史的美国高盛集团(GS)再度蒙羞。
2010年04月16日,华尔街传出重磅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指控高盛集团涉嫌欺诈投资者。高盛被指控销售了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权,但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
高盛“欺诈门”金融产品设计复杂,连欧洲大银行也被忽悠“入门”。不过,其基本线索仍十分简单——高盛2007年受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委托,设计、出售与次贷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保尔森公司同时做空该产品,但高盛却未向投资者透露这一“关键性信息”。随着美国房市泡沫破裂,保尔森公司因“看空”看准而大赚10亿美元,高盛获得1500万美元设计、营销酬劳,而交易另一端的德国工业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总共损失近10亿美元。高盛的错误就是一方面允许一客户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是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7月15日开出史上最大一张针对金融机构的罚单——高盛集团将支付5.5亿美元罚款,了结对它的“欺诈门”指控。在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冲击全球、发达国家金融业高度“复杂”的背景下,这张罚单对金融企业和金融监管都是警醒。
当时,有观察人士将高盛案件解读为奥巴马政治棋局中的“一步棋”,其效用在于帮助奥巴马在金融改革问题上获得民意和国会的更多支持。巴克莱银行分析报告说:“高盛被起诉的时机恰到好处,也许并非巧合。”不过,白宫和美国证交会都对此猜测予以否认。
IMF改革,控制权在谁的手里?

10月22日,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代表在韩国庆州合影。新华社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此后,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得到了更大的话语权,投票权从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卡恩称,这是IMF成立65年来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此言不谬,但另一方面,这句话似乎也透露出内中不堪的历史路线图。走过一个多甲子的IMF,改革的步伐实在是慢若蜗牛。战后65年,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经济总量到贸易水平再到金融影响力,都可谓“换了人间”。但在IMF的俱乐部里,依然还是美国和他那些富有的伙伴在当家。铁的事实是:IMF的主导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据媒体报道,此次中国增加的份额和投票权主要来自欧洲。美国依然掌握着超过15%的投票权。
从这个方面讲,IMF与其说是改革不如称为改良。通过象征性地给予新兴国家些微的份额和投票权,哪怕让中国成为“老三”,来换取IMF的既有机制属性得以延续。这个机制的运行依然在西方强有力的控制之下,西方国家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的利益基础丝毫未能改变。而今的现实是,发端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让美欧资本主义治理颜面尽失。因此,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贸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就成为一个必然的方向。
也正因为如此,既然作为IMF的成员,而且是从份额到投票权均为第三大的成员,不管如何,中国就要尽最大可能求得责权利的三者平衡。首先,中国要阐明自己在提升投票权之后的立场,进一步推动IMF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加以改革;其次,要善于团结新兴国家,在关键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讲话”;其三,要向IMF输送更多、更专业和更具水平的人才,积极参与IMF组织内的各项事务。(文字来源:半月谈)
港媒盘点2010年全球经济九大关键词


图片制作:黄涛
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作为经济历史的一段镜像,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之锆仍然紧紧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各国政策的分道扬镳也构成了对昔日国际社会经济合力的销蚀与肢解。所幸的是,人类为抗御金融危机所施展的金融与经济改革并没有辍止,创新还在延续。
关键词之一:增长分化与减速
借助着原有刺激性政策的惯性以及新的政策的追加力量,世界经济终于在2010年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挣脱出来而进入缓慢复苏的轨道。
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落差格外显著。据IMF的最新研究报告,2010年年末,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只有2.4%,而整个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高达7.8%,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
发达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增长步伐也呈现出快慢不一的节奏。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典等中等规模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快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而在欧盟内部,复苏也极不平衡,德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4%,而欧元区其它国家2010年仍将为负增长或零增长。
必须指出,虽然全球经济总体上表现为正增长的复苏状态,但随着去库存等经济增长修复力量的逐渐弱化以及刺激性经济政策的结构性淡化,世界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放缓的基本态势。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总体GDP环比增速为0.6%,比第一季度回落0.2%。与此同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GDP也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景象,其中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整体放缓0.3%。

两名汽车工人在位于底特律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门口抗议工资大幅降低(路透社)
关键词之二:失业恶化与挑战
虽然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都呈现出了普涨的格局,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少的兴奋与欢愉,相反,由于紧跟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失业问题的强烈发酵,2010年带给了国际社会更多的压力和沉重。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10年全球失业率将达到6.5%,失业人口超过2.1亿人。
2010年1至10月,美国的失业率从未低于9.5%,而且在11月份又重新回到了9.8%的位置。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也显得丝毫不轻松。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欧盟的失业率已经连续第九个月维持在9.6%的历史高位,而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则从1月份的9.9%上升到10月份的10.1%,为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欧美遭遇失业重压的同时,其它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也不乐观。其中,日本2010年的失业率已从1月份的4.9%上升到10月份为5.1%,加拿大的失业率抵至7.6%,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升至5.4%。而根据联合国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在0ECD的30个成员国中,所有国家的失业率在2010年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图片说明:印度集市上的洋葱
关键词之三:通胀与通缩
2010年出现了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同时并存的市场状况。应当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为抑制通货紧缩而作着艰苦的努力,尽管如此,过去一年中通缩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发达国家经受着通缩煎熬的同时,通货膨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安和恐慌正在蔓延。以“金砖四国”的CPI为例,2010年首11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俄罗斯上涨7.6%,印度上升了9.6%,巴西增幅达到5.25%,四国物价指标均已经大大超过各国预设的通胀警戒线。此外,韩国、越南、伊朗、阿根廷等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胀,其中阿根廷2010年的通胀率可能将达到40%,物价上涨程度居新兴市场国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