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764-2008 (巨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广安林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1:51
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巨桉速丰林技术指标  4 种苗  5 造林  6 抚育管理  7 病虫害防治  8 采伐更新  9 巨桉速生丰产林的造林设计  10 检查验收  11 巨桉速丰林造林档案    前    言 巨桉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经济效益显著,是造纸、造板和锯材的优良树种。随着四川巨桉工业原料林发展的速度加快,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规范栽培技术,提高巨桉人工林栽培水平和速生丰产林质量,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范》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天宇、帅树成、龚兆全、吴哲、张安刚。   巨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巨桉丰产林栽培(种苗、造林、抚育管理、采伐更新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巨桉速生丰产林造林项目,其它巨桉杂交品种速生丰产林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51/T 705-2007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 706-2007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 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 14073       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及要求 GB/T 14175       林木引种 GB/T 15776-95    造林技术规程 DB51/T 231-95    四川省速丰林主要树种生长量 LY/T 1078        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648        速生丰产用材林规划设计通则 LY/T 16XX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3 巨桉速丰林技术指标 3.1 培育目标 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中、大径级用材林。 3.2 轮伐期 根据培育目标,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5年~8年,中、大径级用材林10年以上。 3.3 保存率 造林3年的保存率85%以上。 3.4 生长量指标 生长量以6林龄为计算标准。Ⅰ类栽培区6林龄蓄积平均生长量达27m3/hm2以上(Ⅰ1)或21m3/hm2以上(Ⅰ2);Ⅱ类栽培区6林龄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18m3/hm2以上(Ⅱ1)或15m3/hm2以上(Ⅱ2)。 4 种苗 4.1 种子育苗、组培苗、扦插育苗技术 遵照巨桉育苗技术规程执行。 4.2 种苗标准 种子遵循DB51/T 706-2007的规定;苗木遵循DB51/T 705-2007的规定,使用I级苗造林。 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5.1.1 适宜区地理生态环境 根据巨桉特性,将四川省巨桉速生丰产林适宜区地理生态环境指标列入表2。 表2 四川省巨桉适生区地理生态环境指标表 项目 海拔高度(m) ≤ 地貌 土壤 年均气温(℃) ≥ 极端低温(℃)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  10℃有效 积温 ≥ 年平均降雨(mm) > 范围  pH≤ 土层 厚度(㎝) > 肥力        适宜区 750 丘陵低山台地(平原) 7.0 60 中等以 14 -5 5 39 5500 1000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低山,川西南山地局部地区  5.1.2 栽培区划分 根据四川省自然条件,将巨桉适生的行政区域划分成2个栽培区,见表3。 表3 巨桉速丰林栽培区划表 Ⅰ类(重点栽培区) Ⅱ类(一般栽培区) 宜宾市、泸州市、乐山市、眉山市、成都市、自贡市、雅安市部份地区。 内江市、资阳市、资中市、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雅安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以及攀西地区的局部地方。 5.1.3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在Ⅰ、Ⅱ类栽培区内,依据影响巨桉生长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土壤等综合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见表4。 表4 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栽培区 立地 类型 立 地 条 件 Ⅰ Ⅰ1 四川盆地,台地平原、浅丘、海拔650m以下,酸性、微酸性轻壤土至轻粘壤土(黄壤、灰壤、冲积土、水稻土)土层厚度80㎝以上,石砾(3mm~10mm)含量少于15%。  Ⅰ2 低山、丘陵、坡地中下部,海拔高度750m以下,坡度小于25度,酸性或微酸性轻壤至轻粘壤的黄壤、黄棕壤、紫泥土、土层厚度60㎝以上,石砾(3mm~10mm)含量少于30%。 Ⅱ Ⅱ1 丘陵、盆周山地中下部,坡度小于15度,海拔高650m以下。酸性或微酸性轻壤至轻粘壤的黄壤、黄棕壤、紫泥土,土层厚60㎝以上,石砾(3mm~10mm)含量小于30%以下。  Ⅱ2 丘陵、盆周山地中上部、坡度小于25度,海拔高度750m以下,酸性或微酸性轻壤土至粘土的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土层厚度60㎝以上。石砾(3mm~10mm)含量20%~40%。 5.2 造林地的清理 对杂灌木、杂草较多的荒山、荒地、迹地整地前要全面清除杂灌、杂草,留茬高度低于20㎝。 坡地和丘陵低山的山顶,山脊要保留一部分天然林植被,或乡土树种。 5.3 整地 5.3.1 整地时间 春季造林的林地,在前一年的秋冬季整地最好,其它造林时间的整地应在造林前结束完成。 5.3.2 整地方式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穴,植苗穴规格视造林地状况决定,土壤板结粘重的造林地,采用大穴整地,退耕地和土壤疏松的造林地植苗穴可小些。一般采用长宽(60㎝~80㎝)×深(40㎝~50㎝)。 5.4 栽植 5.4.1 栽植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植苗。春旱严重的地区宜采用雨季造林,在雨后进行栽植。 5.4.2 栽植密度 行距3m,株距2m~3m。 5.4.3 栽植方法 5.4.3.1 回土 将整地挖穴时放置在植苗穴上方的表土铲入植苗穴,回土深度至植苗穴深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打碎土块,待施基肥。 5.4.3.2 施放基肥 基肥以P肥为主,每穴可以施磷肥500g~1000g(含磷12%)+钾肥(含钾60%)20g~40g+氮肥50g~100g(含氮46%)+硼砂5g~10g,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人畜粪等有机肥10kg~15kg,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 5.4.3.3 第二次回土 再次将植苗穴周围的表土回填到植苗穴内,回土堆积高度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 5.4.3.4 栽苗 将袋苗双手握住轻压,使根系与袋土紧密成团,然后去掉育苗容器,植于事先用手或工具在植苗穴上挖的小坑内,再壅上细土,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2㎝~3㎝,再将苗木袋土周围土壤压紧,栽植的树苗基部略高于造林地平面,下透雨后树苗基部高度应与地面相平。 5.4.3.5 浇定根水 有条件的地方在植苗前先在植苗穴内挖一小植苗穴,每穴施1㎏~2㎏水将植苗穴浸湿后再植苗。栽植完毕盖土用手压实后再每穴浇水约3㎏~6㎏以保证苗木成活。 5.5 补植 栽植后30天内进行查苗补植,补植时应选用与栽植同期预留苗木,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超过30天,不宜补植。 6 抚育管理 6.1 幼树抚育管理 6.1.1 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视杂草生长状况确定松土除草的时间和次数。除草松土要及时进行,不能让杂草遮住幼树阳光和滋生病虫。松土除草方法采用穴状抚育即在离幼树半径50㎝内铲除杂草和锄松土壤。 6.1.2 追肥 造林半年后和第二、三年各施一次追肥。施肥时间在雨季到来的春末夏初,8月份后不宜施N肥。施肥量可以采用每穴每次施N肥50g~100g+K肥15g~30g+钙镁磷肥100g~200g,或复合肥150g~300g。方法为离树基部30㎝~50㎝处开深20㎝的环状沟,或坡的上方开沟,将肥料均匀的撒施在沟内,随后用土覆盖至开沟前的高度。有条件的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6.2 成林抚育管理 6.2.1 抚育间伐的开始期 郁闭1年后,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 6.2.2 抚育间伐季节 以秋冬树木生长停滞时(农闲)为宜。 6.2.3 短周期纤维原料林的抚育间伐 短周期纤维原料林一般不进行间伐,但发现病株要及时伐除、烧毁。 6.2.4 培育中、大径级原料林的抚育间伐 6.2.4.1 抚育方法 多数采用下层疏伐。方法是: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害留益,并适当照顾疏密度,即保留生长发育正常,树干通直,适于培育成材的优势木、次优势木和中等木;砍去生长发育差,树干扭曲,树皮被伤残,已罹患病虫害的、风折严重的,不适于培育成材的被压木。在过疏林地,为避免间伐后出现天窗和裸露林地,对应疏伐木要适当保留。 6.2.4.2 抚育间伐强度、次数 抚育间伐强度、次数、视培育目标、采伐年龄确定。一般以株数计算间伐强度为30%~40%,以蓄积量计算间伐强度为15%~20%。 6.2.5 林分管理 根据林地面积大小需配备护林员,暸望台,封山育林,防止林火和牲畜,在易发生林火地段及与主风方向垂直的宽谷,要设防火线或防火带。 7 病虫害防治 7.1 巨桉主要病害 见附录A。 7.2 巨桉主要虫害 见附录B。 8 采伐更新 8.1 采伐 8.1.1 采伐方式 小班面积在5hm2以下,以小班为单位皆伐,小班面积超过10hm2时,每块面积控制在1 hm2~5hm2,采伐块与保留块间隔成品字状排列。以小班为单位皆伐时,采伐小班四周的小班应全部或部分保留。 8.1.2 轮伐期 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5年~8年。伐后依靠萌芽更新恢复的第二代林,其轮伐期可比第一个轮伐期缩短1年~2年。保留块与保留带的林木在主伐1年~2年后再采伐更新。 8.2 更新 8.2.1 更新方式 更新可分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对林相整齐、生长优良的林分或无性系植苗造林的优良林分,有效树桩1200个/hm2以上的小班,采伐后可用萌芽更新,否则用植苗更新。萌芽更新只限于第1代林的伐后更新。 8.2.2 植苗更新 挖掉树桩、整地、植苗造林。无性系林植苗更新时,同一小班应更换种类不同的无性系苗木。 8.2.3 萌芽更新 8.2.3.1 更新季节 萌芽更新四季都可进行,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砍伐最好,其次为初夏。 8.2.3.2 作业方法 萌芽更新的小班,采伐时尽量靠地面采伐,伐桩高度以离地面5㎝左右为宜,保持树桩的树皮不撕裂。 8.2.3.3 萌芽林管理 (1) 松土:采伐后及时松土并铲除杂草。松土宽度为行距的60%,深度20㎝左右。 (2) 定株:伐桩萌发出新枝后及时除去弱小的萌条,当萌芽条高0.5m左右开始定株,去弱留强,每树桩保留目的萌条3条~2条;当萌芽条高1.5m左右进行第二次定株,选留伐桩背风面、最粗壮的1条~2条。视培育目标决定保留条数,工业原料林可保留1300条/hm2~1500条/hm2,中、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可在3年~4年生时进行定株间伐,保留条数视培育目标决定。 (3) 施肥和壅蔸:第一次定株后及时壅蔸施肥,在树桩上方或两则开沟施肥,沟深20㎝,施肥后覆盖壅蔸。每株施氮磷钾混合肥100g~250g,可混合有机肥施放,以后的施肥和抚育管理措施同植苗更新造林一样,并可结合定株进行。 9 巨桉速生丰产林的设计 巨桉速丰林规划设计编制方法遵循LY/T1607、LY/T1648、LY/T16XX。 10 检查验收 验收标准及验收时间遵循LY/T1078及国家林业主管部门颁布的造林核查管理办法,核查技术规定。 11 巨桉速丰林档案 巨桉速丰林档案管理遵循GB/T15776-9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巨桉主要病害及防治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措施 焦枯病 叶片上有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灰绿色斑,中间淡黄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呈灼伤样坏死,边缘的病斑有一绿色或赤褐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浅色,有轮纹或不明显。 发病期间要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并且每周喷1次1%的波尔多液或0.2%的高锰酸钾溶液。 灰腐病 病菌主要侵害桉树的嫩梢、叶片和幼茎。顶芽受害时,先呈水渍状腐烂,并向枝梢蔓延,后失水、皱缩、枯梢。受害叶片先出现透明小黄点。迅速扩展为灰至褐色大斑块,后全叶枯死。幼茎被害时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条斑,渐变褐色,稍凹陷,最后腐烂干枯。 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70%可杀得600倍液,或70%百菌清600倍液,或40%灭病威400倍液,或1%的波尔多液喷施防治。 青枯病 一般表现为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叶片变紫红色,且渐向上发展,最后导致叶片脱落;部分枝条出现不规则变褐或坏死,部分根系出现细菌溢脓。 在病害发生地和周围用生石灰消毒,用1000倍托布津或苯骈咪唑液淋洗杀菌。 桉树 溃疡病 树干基部形成溃疡病斑,引起流胶,凝结后呈紫黑色。树皮开裂呈鳞片状,质地干脆。树木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从树干基部或稍高部位侵入形成病斑。 植株病部用刀切平,涂刷10%等量波尔多液或50倍液氧氯化铜或伤口防腐剂,促使伤疤愈合。 桉树 黄萎病 先从枝条端部叶片开始失水萎蔫,变成褐色干枯状,并逐渐发展至整个枝条。发病初期仅数个枝条发病,以后则全株枯死。树干表皮无明显症状,但经树干解析可发现木材有绿褐色条纹。 及时砍伐病株,将砍下的树木或病残体及时进行销毁。有条件的地方,可用200倍福尔马淋施树根,进行土壤消毒。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巨桉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 主要特征 防治措施 大蟋蟀 茎、小枝、嫩芽 属直翅目蟋蟀科。危害苗木、幼林或成林,以成虫、若虫将幼苗从茎基处咬断,还咬食小枝、嫩芽。 毒饵防治:100kg米糠加90%晶体敌百虫2kg;或人工捕杀。 袋蛾 叶、枝条、幼果 又名蓑蛾,属鳞翅目袋蛾科。以幼虫群集取食桉叶、枝条、幼果,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 人工摘除虫袋或用40%的乐果5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白蚁 根、茎 属等翅目白蚁科。取食桉树的根、茎、皮,造成巨桉死亡。 人工挖巢,造林时以呋喃丹、乐木斯等杀虫剂驱避保留;林地防治,以桉树皮54%、灭蚁灵2%、红糖22%、面粉22%制作毒饵,投放于蚁害林地白蚁活动蚁路,泥坡泥线及分飞孔中,埋设毒饵木;开沟探测压烟灭蚁或除虫菊液喷杀。 尺蠖 叶 属尺蛾科,主要取食巨桉叶片,严重时可将全林树叶吃光,造成林木成片死亡。 蛹期采用人工挖蛹,降低虫口基数;幼虫期使用灭幼脲,参烟碱乳油,白僵菌等生物、仿生制剂防治。 天牛 树干、皮 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啃食树干、枝干嫩皮、小幼虫在产卵疤附近取食,然后钻入木质部。 用涂白剂涂白树干;刮除虫孔周围虫粪、木屑,以毒签或浸以杀虫剂药棉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