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虚心、专一、宁静的方法的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47:24

3、虚心、专一、宁静的方法的道路

【原文】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

夫何以知?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1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臧2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心卧则梦,偷3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一而静,作之,则将须4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万物莫形而不见5,莫见而不论6,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78治乱而通其度,经9纬天地而材1011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12广广,孰知其德!涫涫13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14有蔽矣哉!

【译文】圣人知道思想方法的毛病,也看到了蔽塞的危害,所以不只看到欲望的一面、也不只看到恶的一面、不只看到开始的一面、也不只看到终结的一面、不只看到近处的一面、也不只看到远处的一面、不只看到广博的一面、也不只看到肤浅的一面、不只看到古代的一面、也不只看到当今的一面,而是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在其中悬挂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互相不同的东西就不会互相蔽塞以至混乱了它们的次序。

那么什么是衡量的标准呢?回答是:道路。所以一个人的心里不可以不知道道路问题。心里不知道道路,那就走不上这个道路而会走上别的道路,人们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谁愿意固守自己所不赞同而不去做所赞同的事呢?用他不可以走的道路来选取人,那么必然符合不走这个道路的人,因而就不知道符合于这个道路的人。以他的不可以走的这个道路的心思,与不走这个道路的人来谈论走这个道路的人,这就是混乱的根本。

那怎么知道呢?回答是:心里知道了道路然后就可以走这个道路,走上了这个道路然后就能守住这个道路以禁止别的道路。以他可以走的道路的心思来选取人,那么就符合于走这个道路的人而不符合于不走这个道路的人。以他可以走的道路的心思,与走这个道路的人讨论其它道路,就是治理的纲要。怎么还会害怕不知道呢?所以治理的纲要就在于知道所谓的道路问题。

那么人们是怎么知道道路问题的呢?回答是:心。心里面怎么知道呢?回答是:虚心专一而宁静。心里未尝没有隐藏许多东西,然而还有所谓的虚;心里未尝不会满足,然而还有所谓的专一;心里未尝不活动,然而还有所谓的宁静。

人生下来就有智慧,有智慧就有意志,所谓的意志,就是隐藏起来的,然而有所谓的虚,就是不以自己所隐藏的妨害接受新的,这就称之为虚。人心生下来就有智慧,有智慧就有差异。所谓的差异,就是同时了解不同的事物。同时了解不同的事物,就是心的两用。然而仍有人们所说的专一,不以这个专一去妨害那个专一,就称之为专一。人睡觉了心里就会做梦,轻视它,它就会自行其事,驱使它,它就会思虑谋划,所以心从来不是不活动的,然而有所谓的宁静,不以做梦剧烈扰乱了智慧就称之为宁静。没有得到道路而追求道路的人,就称之为虚心专一而宁静。如果有作为,那就将等待走这个道路的人,要虚心才能进入,将侍奉这个道路的人,要专一才能穷尽,穷尽将要走这个道路的人,宁静才能明察,知道了明察,知道了行为,就是体会了道路的人。虚心专一而宁静,就称之为大的清醒明白。

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形态而无不显现出来,无不显现出来而无不有一定的衡量,无不衡量而不会失自己的位置。坐在室内可以看到四海,处在当今而可以衡量久远,很大意地观察万物而可以知道详情,配合核查治理和混乱就可以通晓其制度,治理度量天地而裁度和管理万物,制约和分割大的道理,也就是宇宙的道理了。宽广辽阔,谁能知道它的极限;广大深远,谁能知道它的规律;沸腾纷繁,谁能知道它的形状;明白地配合日月,广大充满四方八极,这就称之为是大人。他怎么还会有蔽塞呢?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荀子接着阐述了不蔽塞的方法,也就是虚心、专一、宁静的方法。这个虚,就是空,不把以往学到的知识、经验充满心中,看到新东西,就分析它了解它,先调节自己去适应它,最后解决它,这就是虚心。如果让充满心中的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首先来判定一个新的事物,那么就会被这些知识和经验所蔽塞。而专一并不是说只执着于一件事,只执着于一种思维方式,而是把全部心思、全部精神用来对付这件事,才能解决这件事。宁静,实际上就是要人们坐下来、静下来思索、思考,对此,老子曾说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说,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虽然万物都是共同生长在这个世界上,但我观察其反反复复的运动;万物虽然芸芸而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回归到本原的就叫“静”,“静”就叫做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叫做明白事理。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因此,要达到最空虚的极点,守着最安静而忠实笃厚,才能观察到万物反反复复的运动,才能观察到万物虽然芸芸而不同但都要重复地回归到它们的本原。而这个所谓的回归到本原就是“没身”,就是死。万物死去而又重新生长出来,死去的就叫做“静”,这个静仅仅是表面上的静,比如冬天,冰雪覆盖了大地,除了人类和少许动物外,大部分的动植物都似乎死去了似的,这就被老子称为静,称为没身。而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又是生机勃勃。静的对立面就是动,有静才有动,有动亦有静。动与静对立而统一。万物就是这样动而归静,静而生动地反反复复地运动着,存在于这个充满着动静结合的世界上。

既然知道了万物有生有死,就知道这是平常而正常的规律和现象,那为什么还要为出生而欢欣鼓舞,为死去而悲伤欲绝呢?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而妄作,就会有凶。反复重复的变化趋势就叫做“常”,知道这个平常、正常的规律和现象就能容纳一切,而能容纳一切才能坦诚公平;坦诚公平对待一切才能做到周全,周全地对待万物就能象天一样,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这样万物就是死去也不会有危险了。因为道就是这样运作的,天就是这样运作的,宇宙就是这样运作的。生生死死,反复不已。知道了这些道理,也就不会蔽塞了,也就是一个大人了。

——————————————————

【注释】1.要:《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荀子·子道》:“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韩非子·扬榷》:“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这里用为纲要之意。

2.臧:(zang脏)《易·师·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诗·鄘风·载驰》:“视而不臧,我思不远。”《管子·侈靡》:“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吕氏春秋·上德》:“天覆地载,爱恶不臧。”《汉书·食货志上》:“春耕夏耘,秋获冬臧。”这里用为隐藏之意。

3.偷:《左传》:“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术,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老子·四十一章》:“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里用为轻视之意。

4.须:《易·归妹·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书·多方》:“天惟五年,须假之子孙。”《易·需·彖》:“需,须也,险在前也。”《楚辞·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荀子·王制》:“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书·五子之歌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篇海类编·身体类·须部》:“须,待也。”这里用为等待之意。

5.见:(xiàn县)《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老子·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荀子·劝学》:“天见其明,地见其光。”《韩非子·二柄》:“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广韵·霰韵》:“见,露也。”《集韵·霰韵》:“见,显也。”这里用为出现、显露之意。

6.论:《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复之,兼昭之,以观其盛者也。”《吕氏春秋·慎行论》:“闻言必熟论。”诸葛亮《出师表》:“论其刑赏。”这里用为衡量、评定之意。

7.参:(cān餐)《国语·越语下》:“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参也。”《韩非子·扬榷》:“形名参同,用其所生。”这里用为配合之意。

8.稽:《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周礼·宫正》:“稽其功绪。”《荀子·儒效》:“是大儒之稽也。”韩非子·主道》:“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这里用为考核、核查之意。

9.经纬:《易·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书·酒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周礼·天官·太宰》:“以经邦国,以治官府。”《易·屯·象》:“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礼记·中庸》:“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孟子·尽心下》:“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字汇·糸部》:“经,经理。”这里用为治理、度量之意。经纶,唐玄应《一切经言义》卷一:“纶,经理也。”这里用为治理、度量之意。

10.材:通“裁”。《书·顾命》:“伯相命士须材。”《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国语·郑语》:“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荀子·富国》:“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材,假借为裁。”这里用为裁度、裁夺之意。

11.官:通“管”。《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管子·山国轨》:“轨守其时,有官天财。”《荀子·君道》:“大夫擅官,士保职。”《说文》:“官,吏事君也。”《字汇·宀部》:“官,司也。”甲骨文字形,从“宀”,以冖覆众,本意则有治众的意思。这里用为管制,管理之意。

12.睪:(hao浩)《荀子·王霸》:“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孙。”《荀子·正论》:“曼而馈,代睪而食。”这里用为广大之意。

13.涫:(quan灌)《史记·龟策传》:“肠如涫汤。”《说文》:“涫,沸也。从水,官声。俗字作滚。”三国魏刘邵《赵都赋》:“汤泉涫沸,洪波漂厉。”这里用为沸腾之意。

14.恶:(wù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恶识宗?”《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孟子·离娄上》:“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荀子·儒效》:“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广韵》:“恶,安也。”这里用为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