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彼此美好地想象对方吧 - 萝卜网 - 人人都是艺术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7:21

中国的朋友谈起美国,都觉得美国这里人际关系特单纯,所以没有日常的“政治”斗争,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的紧张与挫折。美国人生活得多么容易也幸福啊。他们想象的美国,不是我日常生活的美国。不过,我过去不是也这样想象吗?尽管读了很多美国小说,读了很多西方小说,这些小说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阶级、性别、种族、性格冲突与斗争,我对西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自己不在其中,毫无感觉,以为他们都很公开,没有背后的诡计。我在中国的时候,总觉得美国人人际关系简单,生活得比我容易。

美国人呢?我来到美国后,发现美国人也这样想象中国。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在中文系做助教。我的一个学生接到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芝加哥大学赫赫有名,到芝加哥大学读书,是一种荣耀。他非常高兴,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并告诉我他未来的学术计划。“我要研究中国的社区文化。中国多好啊,尊重老年人,尊老爱幼,这是我们美国文化没有的。我们要好好向中国学习。”我听他的话,学孔子,晱笑而一言不发。他继续:“我爱中国文化。我将来要到中国的农村去,专门考察中国的社区内的人是怎样帮助彼此的。而且,我还要中国的城市去,专门考察中国城市的街道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这样的社区委员会的地方,帮助彼此,我对中国文化中的社区关系,极感兴趣,觉得应该介绍给西方。西方应该向中国学习。”听着他热情洋溢的雄心,我忍不住了,“社区?中国有社区吗?我居然不知道中国的社区有这么好的功能。我只记得街道老太太天天观察我们干什么,我恨透了街道居民委员会。”我笑着对他说,他冷冷地看着我。

前几天我遇到一个独立学者。他跟任何学院都没有关系,就是喜欢自己研究中国。感恩节宴会上我遇到他,他刚刚完成一个独立的研究:中国诗歌语言中的儒道传统。在他的描述里,中国的诗歌反映了中国的社会,那是一个时刻都充满了反思和思考的社会。人们在儒道传统之中,每天反思生活,充满了安静的思索与探索。他给我看他的论文。我看了后,无言。我不知道有这样的中国的存在。那个理想中的中国,田园诗歌般的中国,那个人人都思考生活,守本分,老子《道德经》中描述的中国,我没见过。他要我给他提意见。我无话可说。因为这种的中国我没亲历过。我见过的是阶级斗争的中国,人与人之间,“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可怕的中国。

也有另外的一种。我去年在一个学者会议上遇到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拆迁的学者。她对我说,北京人都不喜欢拆迁。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对北京的老百姓来说,是一次大灾难。我听着,本来不想说话,可是听她那么代表北京人民,我忍不住问:“哪种北京人不喜欢拆迁?是胡同里的,还是大院里的?”她愣住看我,不懂我说什么。我解释:“胡同里的人,都是下层人民,大院里的人,可能是上层,也可能是中层。如果拆迁的是三代同堂住在一间小北房里,我猜他们肯定喜欢拆迁。如果是住的还可以,拆迁后突然上班特远,交通不便等等,可能不喜欢拆迁。不过,我就是欢迎拆迁的一个。当时我住在北京西单的白庙胡同。地点,今日的中国银行大楼。北京最黄金地带。从我家出门到长安街,不到五十米。到西单百货大楼,五分钟。走路到天安门,十五分钟。大四合院。树荫遍地,一切都好,但是我还是喜欢拆迁,因为拆迁给了我们单独的卫生间厨房,给了我们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客厅。拆迁,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必跟全院人一起上同一个厕所。我们家里有了水,有了洗澡设备,所以我欢迎拆迁。至于要保护老城市,那不是我考虑的事情。我再考虑保护老城市,我个人生活非常困难,有什么用处?”这位学者看着我,几乎把我当成某党或政府代表一样仇恨地看我。我却微笑着,有一种不愿被别人代表,而说出自己真话的痛快。爱恨不恨,我才不在乎呢。

距离造成了美。我们就这样彼此美好地想象对方。中国人觉得美国好,美国人觉得中国好。中国人觉得中国不如美国好,美国人觉得美国不如中国好。这次美国中期选举,美国《时代》周报的专栏作者穿越美国,采访老百姓。他采访的五千多个人提出的问题中,32%问题是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强国,美国怎么办。我看了,笑不出来。美国的舆论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殊不知那是美国媒体的想象。中国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谈何容易?中国的建设刚刚开始,要想成为一个全民富裕的国家,可能还需要五十到八十年的时间。等中国富裕了,我们这代人,在这里看博客的人,可能大多快不存在或已经不存在了。美国的大规模工业化过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过程刚刚三十年。我的结论是美国的老百姓也是美国媒体的产物,如同中国老百姓是中国媒体的产物一样。媒体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还觉得自己挺有思想(包括我)。

我在美国,经常听到人们说中国的新闻多么不自由。美国老百姓人人都听说过中国的言论不自由。谈起中国,很多人对我表示同情。“我知道你们国家没有言论自由。”我点头接受别人的同情。今年夏天在中国,跟几个中国赫赫有名的专栏作家聊天,大家都说,在中国你要是想说话,总能找到机会说。中国的言论自由度,比外面看的要大得多。我不知该信谁的。

昨天晚上PBS的新闻小时里因为诺奖发奖仪式采访两个著名的研究中国的学者:一个是不停地宣布中国很快就会崩溃的Gordon Chang,另一个是写作了影响深远的《脆弱的超级大国》的Susan Shirk.我看他们两个在电视上的争论。Chang认为中国这三十年,其体制是前三十年的继续,没有什么变化,本质是一样的,这个颁奖就是证明。Shirk曾经是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高参,认为中国这三十年,政策与方向基本都正确,中国两年后的十八大将实现权力转移,在这之前,特别是这两年来,很愿意跟西方合作,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了一个正在起积极意义的国家的作用。而在颁奖问题上,这只是他们的一个愚蠢的错误。因此看中国,要看全面。

我看完电视,想,该听谁的呢?

于是我就采取鸵鸟政策,觉得还是彼此美好地想象对方好一点。现实总是让我们失望的。让我们彼此美好地想象对方吧!爱,是在爱者的眼睛里,不是吗?

源地址:http://9.douban.com/site/entry/16265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