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姻缘话飞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5:38

■供奉在福田海神社的镇远号铁锚

    ◎石海军

  敦煌壁画中曼妙的飞天究竟是什么来历?这需要回到印度的语境中,去寻觅那些在古老的神话中诞生,数千年来留下了无数奇异美妙故事的“阿波斯罗丝”——天女。

  ■从汉语中的“飞”和“天”来理解飞天,是对飞天形象的误解

  飞天无疑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不过,飞天形象并不仅仅属于敦煌,比如,云冈石窟的飞天雕像也非常有名;进一步,飞天形象也不仅仅属于中国佛教艺术,在印度、中亚、东南亚以及日本,飞天形象也都极其迷人:但凡有佛教艺术的地方,飞天形象必然会出现。

  飞天形象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这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学界多从印度古代文化中的乾闼婆、紧那罗甚至是金翅鸟等神话形象上追溯飞天的渊源,最常见的说法是将飞天与乾闼婆相关联,认为飞天是“伎乐天”,即“香音之神”或“音乐之神”。

  乾闼婆在印度神话中是天国乐师,善于演奏乐器,这与飞天形象有密切的联系,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乾闼婆并不是飞天形象意义的根本所在,因为飞天形象的要义显然在于歌舞,而非演奏。“飞天”之“飞”的意义固然在于飞翔,但这只是汉语言表达中字面的意思,因为佛教中所有的天神都会飞翔,真正使飞天区别于其他天神的显著特征并不在于飞翔,而在于歌舞或飞舞;再者,“天”的意义也不在于“(天)神”,因为无论乾闼婆还是紧那罗,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神,而是半人半神、类似于精灵一类的存在。人们常常从“飞”和“天”的角度来理解飞天,实际上是对飞天形象的误解,因为“飞天”的意义并不是在天空中飞行的神,而是天庭的舞女,即天女或仙女。         ■天女本是淫荡的水性精灵,被因陀罗带到天庭娱乐众神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之前的《梨俱吠陀》中,天女的说法便出现了。天女,音译为“阿波斯罗丝”。从字面意义上说,“阿波”的意思是“水”、“水滴”,“斯罗丝”的意思是“湖”或“池塘”,“阿波斯罗丝”的意思便是“水滴”或“湖泊之水”。因此,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下凡的天女常常在湖泊中沐浴。

  从神话生成的角度看,学界多认为,“阿波斯罗丝”的意思是“水生”、“湿生”、“露生”、“雾生”或“云生”,她们不仅是“水仙”,更是与露水、雾气、云雾或云雨相关相连的精灵。我们所熟知的“天女散花”、“霓裳羽衣”、“露水姻缘”、“雨花”或“花雨”等等说法,实际上都与佛教以及印度天女原始的象征意义密切相关。

  阿波斯罗丝原本是出没于湖泊草木之间,与树神、蛇神等类似的精灵或小神,缘何升入天庭,成了天女呢?印度极其著名、极其古老的搅乳海神话故事对此做出了解释。说是远古时代,天神与阿修罗(魔)相互战斗,结果是两败俱伤,为了恢复体力,他们达成共识,决定一起搅拌乳海,以便获得能使他们恢复元气的甘露。阿波斯罗丝便是随着乳海的搅动而从水中浮现的美女,但她们出现后,天神与阿修罗却因其水性(淫荡的本性)而均不愿娶之为妻。于是,天帝因陀罗将她们带到天庭,使之成为众神共有的财产(众神之妻)。她们伴随天庭乐师乾闼婆的演奏,载歌载舞,为众天神带来了无尽的欢娱。         ■许多有关天女的传说故事,都关涉到仙人即苦行僧

  天女也被说成是乾闼婆的配偶,但实际上,她们并不忠诚于乾闼婆,有关天女的传说故事,更多关涉到的不是乾闼婆,而是仙人(苦行僧)。

  麦纳迦和兰跋被认为是因陀罗天庭中最美丽的天女。麦纳迦曾被因陀罗派去破坏众友仙人(Vishwamitra)的修行。看到她在湖中裸泳,众友仙人禁不住春心荡漾,爱上了她,后来众友仙人得知自己被因陀罗捉弄,极为恼火,永远离开了麦纳迦。因陀罗又指派另一位天女兰跋去勾引众友仙人,因为已有前车之鉴,众友仙人识破了计谋,将兰跋变成了一块石头。

  优哩婆湿是因陀罗天庭中首屈一指的美女,她与洪呼王(补卢罗婆娑)的故事在印度可谓渊远流长。在《梨俱吠陀》中,优哩婆湿是一个既淫荡又薄情的天女;稍后出现的《百道梵书》中,优哩婆湿则表现出对洪呼王的思念之情;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古典梵语诗人迦梨陀娑在戏剧《优哩婆湿》中进一步改写这个天女下凡的古老神话,使之变成了天上人间永恒的爱情故事;而以神话故事为主的各类往世书,则将优哩婆湿描绘成了一个著名的妓女,她如此迷人,以至于正在修炼苦行的密特罗和伐楼那大仙人看了她一眼,便神魂颠倒,不能自已而坏了金刚之身。

  ■中国佛教中的夜叉,实际上是天女负面形象的演变

  《故事海》等民间故事中,麦纳迦、兰跋等天女的典型特征也不是温柔多情,而是动人心魂的美丽,而且这种美与她们风流的天性、无拘无束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常常使人着迷疯狂,一旦坠入她们的“爱河”之中,便无以自拔。因此,天女也常常被印度耆那教等教派归为恶魔一类的精灵;中国佛教中的夜叉,实际上也是天女负面形象的演变。《楞严经》等著名佛经,常常将“夜叉”与“飞天”相提并论,称作“飞天夜叉”。根据《夷坚甲志·飞天夜叉》(宋·洪迈)的说法,飞天夜叉是唐宋佛教壁画中常见的形象。学者们探讨飞天形象的起源时,多是小心翼翼地对夜叉避而不谈或是直接否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飞天与夜叉都是印度天女形象发展和演化的结果。

  早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诗人马鸣创作的《美难陀传》中就已出现天女的形象,佛教雕塑和壁画也延续着古老的神话,时有天女形象出现,如《因陀罗与天女》、《乾闼婆与天女礼佛》等阿旃陀壁画(公元450至650年间)。不过,在印度佛教雕塑和绘画中,更多出现的是美丽迷人的药叉女,而不是天女。药叉(即夜叉)早在吠陀文献中便出现了,她们与天女本来互不相干,虽然也是半人半神,但药叉主要归属于魔类。后来,尤其是印度各类佛教雕塑和绘画中,美丽的药叉女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她们更多地变成了拜佛向善的精灵,与天女并无二致。 ■天女的形象逐渐变得世俗而复杂,居所也由天庭变为喜马拉雅山等人间仙境

  古老的吠陀文献中提到的天女共有26位,而在史诗时代,天女已经极为普遍了,到了往世书中,天女更是成千上万,其形象也变得更为世俗、更为复杂。她们更多地染上了魔幻的色彩,可以随意变幻自己的形体;她们对赌博和游戏极为热衷,可以凭借自己的魔力,操纵赌博和游戏;虽然依旧不时地与苦行僧发生纠葛,但她们更渴望与人间的英雄、美男子喜结露水姻缘;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们也热烈地追求财富,天女兰跋摇身一变,成了财神俱比罗的儿媳。

  在吠陀时代,天女主要与乾闼婆一起生活在因陀罗的天庭之中,但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她们则更多地与紧那罗、持明、药叉等半人半神的精灵一起,混迹于喜马拉雅山或是其他人间仙境。

  “紧那罗”的字面意思是“人乎?”他们的形象常常是马首人身,这表明他们是半人半神或非人非神,他们是财神俱毗罗的随从或仆役,随财神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上;不过,财神俱毗罗的随从,更常见的说法是药叉。“持明”的字面意思是“持有知识者”,他们像乾闼婆一样多才多艺,也像乾闼婆一样是半人半神,但他们既不属于天帝因陀罗,也不属于财神,而是印度教湿婆大神的侍从,也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上。紧那罗的配偶本来是紧那丽,与持明相伴的一般是持明女,和药叉生活在一起的是药叉女,但或许是因为她们在印度神话传说中都是同类,即半人半神(仙),紧那丽、持明女、药叉女也常常与天女混为一谈。本来是天女散花,但在印度大史诗中,极其漂亮迷人的持明女也被刻画为空中的精灵,在天空中为战场上倒下的英雄撒落天花。

  现存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出现于笈多时代的浮雕《飞天》约创作于公元六世纪,一般认为它描绘的并非乾闼婆与天女,而是一对持明,其飞舞的姿态飘逸轻盈,围绕在身边的迎风招展的飘带显然更接近敦煌的飞天壁画。不过,与霓裳羽衣的敦煌飞天艺术相比较,可以看出,这里的飘带并没有衣饰或羽化的作用;再者,“飞天”在此,也不像敦煌艺术中的飞天那样,系着华式长裙,而是如同所有印度艺术中的天女那样,一以贯之地表现为裸体形象。

  埃洛拉石窟第16窟凯拉萨(纳塔)神庙主殿高塔外壁上,雕刻有著名的飞天形象,但并无类似于敦煌壁画中飞天那种长长的飘带,她们多是扭身曲体,以飞舞的姿态显示出强烈的动感。因此,与其说她们在“飞”,不如说她们在“舞”,这似乎更接近于飞天或天女形象本真的意义。

  ■供图/石海军

  ■飞天,约公元六世纪,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不过,一般认为这尊浮雕描绘的并非乾闼婆与天女,而是一对持明

  ■埃洛拉石窟的飞天形象。与其说她们在“飞”,不如说她们在“舞”,这更接近飞天或天女形象的本意

  清音留待故国人 ◎萨苏

  ■目标:镇远号装甲舰铁锚

  ■行程:2010年9月19日/本州冈山福田海神社

  吉备津小村位于日本本州岛南部的冈山,周围被群山和稻田环绕,沿着只能容一辆车通行

  的公路向山上走,有一条岔道。岔道尽头,是福田海神社,供奉的并非神或者人,而是四

  时被屠宰的牲畜。日本人好吃牛肉,他们希望这里每年三月的祭祀可以让被吃掉的牛的灵

  魂升上天界,不要怨恨。奇特的是,在神社正中央的神台顶部,放的竟然是一具船锚。

  大多数人不明所以,只有少数“明白人”说,是因为船锚的锚冠从正面看去,浑似牛的挽

  鼻。神社还给这座锚定了一个极高的神号,叫做“不动尊”。而在大锚正面的梵文封记,

  据说会同时保佑船和牛的灵魂。它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目标——遗存在冈山的北洋水师镇远

  号装甲舰铁锚。

  《失落的辉煌——定远、镇远》一文中这样记载 :1894年9月17日,“在整个黄海海战中

  ,‘定远’、‘镇远’二舰结为姊妹,互相支援,不稍退避……3时30分,‘镇远’305毫

  米巨炮命中日本旗舰‘松岛’,引发大爆炸,日方死伤近百人,‘松岛’舰失去战斗力。

  两艘‘定远’级铁甲舰虽样式落后,舰龄老化,但在抵御外敌的海战中起到了砥柱作用。

  观战的英国‘中国舰队’司令评价:‘(日方)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

  大艘也’,而‘镇远’舰上的外国顾问马吉芬也回忆道:‘我目睹之两铁甲舰,虽常为敌

  弹所掠,但两舰水兵迄未屈挠,奋斗到底。’”

  黄海战后,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进入旅顺船坞紧急修理,很快重新出海。1894年11月14

  日凌晨,“镇远”在进入威海湾时不慎触到水雷浮标,舰体擦伤8处,虽经紧急抢修,但

  因国内唯一可以执行大型军舰修复任务的旅顺船坞失陷,加之天气寒冷,“镇远”舰最终

  无法出海修复。当晚,被日本作家小笠原长生目为“中国海军中的岳飞”的管带林泰曾引

  咎自杀……

  甲午战败,两艘铁甲舰的生命和其所代表的北洋舰队都走到尽头。2月11日, “镇远”舰

  代理舰长杨用霖在“镇远”舰舱内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手枪

  从口中自击殉国,他是唯一选择用火器了结自己生命的北洋军官。

  杨用霖自尽后,镇远舰被俘,后为日军使用并解体,镇远的铁锚,也随之流落异国。

  保留在冈山的镇远舰铁锚长4米,宽2米,重4吨,制造于德国伏尔铿原厂。其中一具在抗

  日战争胜利后为国民党海军少校钟汉波索还,现存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另外的就是冈山

  神社上这一具了。一张镇远舰在旅顺船坞中修理的老照片,展示了这具锚在军舰上的位置

  ——在镇远舰如同利剑的舰首冲角后方上侧有一个平台,正放置着一具这样的大锚。

  寻访镇远舰铁锚的过程十分艰难,因为我们没能找到任何到过此地的中国人,而当地人已

  经对这只巨锚基本失去了印象——我们在冈山只从一份材料中看到对该锚属于镇远舰有所

  描述,其他资料中均无相关信息。向当地人打听镇远铁锚,出租司机也无能为力,事后我

  们才知道,当地的地图居然把铁锚所在的神社地址标错了。最终,一个曾在日本驴友照片

  中出现的路标让我们找到了目标的方位。

  这是一个颇为与众不同的神社,大殿前供着烹制牛肉的大釜,社后放置着由六百万头被屠

  宰的牛的鼻环建成的“鼻冢”。神社的主神是马面观音,狰狞无比。而镇远舰的铁锚,则

  被高高放置在正对神社大门的神台上,从正面看,仿佛一具十字架。

  从后方爬上神台,可以走近这具铁锚。当我们面对它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锚

  保存得相当完好,三个锚环活动自如,在大锚的脊部,还可以辨认出当年出厂的铭文和六

  角星形厂标。但是锚臂上有一道折裂后修复的痕迹依稀可辨,推测这是在威海卫的战斗中

  为炮弹所伤,正是这一损伤使日本海军没有继续使用这只锚,而把它送进了神社。这枚“

  镇远”铁锚上,可以辨认出四处被炮弹击伤的痕迹——锚臂被打断的裂痕,上部两枚大螺

  钉侧面的撕裂痕,锚脊上一道一米多长的擦痕,以及锚正面下部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后造

  成的凹陷。在日本寻访到的北洋水师遗物,几乎无一不带有战场的印记,传递着当年海战

  的激烈。

  我们无意中触碰了镇远大锚的尾部,它发出的声音如同晨钟般清越悠扬,这种声音可以属

  于钟磬,却让你无论如何无法想象它竟出自一具重达数吨的百年巨锚。

  我们惊异地重复触动大锚的尾环,每一次,如梵的清音都同样传向远处的群山。

  几乎就在同时,天空中飘出了点点雨丝,残暑的热气在一瞬间远去。历史,在一瞬间走来

  。

  ■供图/萨苏

  跳出忠君思维看冯道 ◆世说新语◎卢荻秋

  古人云:“忠臣不事二主。”中国数千年历史,朝代更替周而复始,死节之士比比皆是,赞美之声也不绝于耳。然而,透过这貌似令人荡气回肠的忠义烈行,我们发现,其实一些为人臣者,只不过是某个帝王的依附者,就像手之与臂、发之与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忠于君王,而不是忠于职守,所以,当官的总有一肚子揣测圣意的官场计谋,而缺乏为民造福的职业操守。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后人唾骂了上千年的五代时的“长乐老”冯道,倒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臣子,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职业操守就颇有几分难能可贵。

  冯道一生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为臣,侍奉了近十个皇帝,身居高位二十余年,屡经丧君亡国。按照传统的忠君伦理,他早就该尽臣子之节,或随先帝殉节,或退隐老死,可他却毫不在意,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一个个新君递过来的橄榄枝,甚至在晚年还洋洋自得地写下《长乐老自序》,历数其曾经服务过的君王、获得过的各种官职荣誉,以及其家人妻子所得到的恩赐。因此,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骂他是“无廉耻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他“乃奸臣之尤”。即便到新中国建立后,史学家范文澜还把他看作是“五代腐朽官僚的典型”。

  然而,当我们跳出忠君思维的苑囿来看冯道时,就会发现,上述诸般谴责实在是腐儒之见。事实上,冯道无论是个人品行还是道德文章,乃至政绩事功,都颇有可观之处。史书上称其“少纯厚,好学善属文”,“惟以披诵吟讽为事”,即便是“大雪拥户,凝尘满席”,也能安然处之。冯道在家“丁父忧”时,赶上年景不好,便用自己的俸禄赈济乡里,自己却住茅棚,地方官有所馈赠,他也一概不受。后唐明宗时,冯道一改过去选拔人才只重门第的弊病,“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遇到丰年,朝廷无事,冯道便劝告明宗,“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甚至在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冯道还注意文化建设,和同僚一起雕版印刷了不少经书著作,流传天下。晋少帝时,契丹攻入汴京,契丹主曾问冯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冯道说:“此时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史称“其后衣冠不至伤夷,皆道与赵延寿阴护之所至也。”当时,契丹掳掠了大批中土士女,冯道只要遇到,就出钱赎买,再设法帮助其和家人团聚。可以说,生逢乱世的冯道,是竭尽所能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

  不管冯道自己有没有清醒的认识,他都是中国古代难得的不以忠君为最高原则而以苍生社稷为最高价值的大臣之一。这与他所属的那个非常年代有着直接的关系。五代十国只有短短的54年,朝代的更替取决于武力和实力,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造就了成王败寇的残酷事实。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路豪杰,大多是从阴谋与暴力中杀出重围的暴君,是没有什么道德上的高下之分的。因此,真正有担当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死守着腐朽的忠君思想做殉葬品。像冯道这样,利用“职务之便”,尽可能地为老百姓、为后人多做点好事,未尝不是最优选择。

  叔齐的排行是老几 ◆读者广记◎宋桂奇

  《广州日报》2010年12月9日国学版《兄弟喋血玄武门谁之过?》第一部分“太伯仲雍主动让位 伯夷叔齐投奔西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西伯当周族首领时,孤竹国有两个贤士前来投奔他,这两个人也是两兄弟,老大叫伯夷,老二叫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君的儿子。”

  此中“老二叫叔齐”之说,应该是个错误。先请看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的相关文字:“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从“国人立其中子”一语中,不难看出,孤竹君至少有三个儿子:伯夷、叔齐、“中子”。何谓“中子”?《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排行居中的儿子。”既如此,我们又凭什么认定叔齐为“老二”呢?

  其实,叔齐之“叔”中即已暗示了他的排行。《仪礼·士冠礼》云:“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汉语大词典》“伯仲叔季”条下更有详解:“兄弟行辈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由此可见,叔齐不是“老二”而是“老三”。

  类似的错误在一些权威辞书中亦有所见。如《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伯夷”条释义:“商末孤竹君长子。墨胎氏。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缩印本)“伯夷叔齐”条下亦云:“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这两部辞书均将叔齐视为孤竹君的“次子”,是明显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