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44:05
对联简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简介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
 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
 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
 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
 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
 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
 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
 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
 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
 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
 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奇联妙对

 

 明朝对联大师解缙,一生不知作过多少妙联,令人赞叹不已。其中有这样一副用药用植物作的对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此副对联,初看极平常,并无别致惊人之语,但细一琢磨品析,方知“柳暗花明”之妙,实属一副奇联巧对。奇在何处?奇在上联的蒲、桃两种药用植物名,恰好与第三种药用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巧在何处?巧在对下联中,梅和桂也是两种植物药名,恰好与第三种“玫瑰”药用植物也是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照应上句“春香秋香”。真可谓对得奇巧奥妙,名不虚传。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60岁时被流放到广东海南,路过湘南时遇到一姓柳的郎中,交谈中得知郎中学识渊博,精通医药。郎中见东坡才华横溢,气度非凡,因此出一药联,请东坡对出下联。东坡哈哈一笑,欣然应允。郎中出联:“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东坡略作思索,对曰:“雷公敲木瓜休惊云母。”
 郎中又出一联:“红孩儿戴红花吃红豆”,东坡不假思索对曰:“白头翁摘白梅尝白果。”
 
 郎中再出一联:“何首乌身披穿山甲,骑地龙,挥大戟,与木贼战百合”,东坡即对曰:“吴茱萸头戴金银花,坐河车,握仙茅,比草寇(蔻)胜五倍”。
 郎中听后连声称道:“奇才,奇才!”
对联的平仄问题

 

 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读一报一刊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我想谈谈个人的“平仄观”,并请教方家。 
 “平仄”的地位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至于是不是每位联家都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且不划等号。但是有说“声律只是一种‘对联技巧’”,对联技巧很多,并非每副联都用上它们,岂不是“联脚平仄”也可以“不讲了”,平仄在对联中就可有可无啦。 

 对联怎样运用平仄
   这个问题,笼统而言不能解决问题。我曾总结对联存在三大体系,应分别对待: 
   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欠缺了解“对联技巧”的人,却说:“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 
   三、宽对型——在此,只就平仄上来说它。除联尾外,句子音步及句脚皆不讲平仄,连平或连仄可达好几个字,几乎就跟口头语一样,以表现“句法、句式(节奏)”对仗为主,形成“骈体对”。因骈体自四骈六俪发展至今,早不受“字数”制约(可参阅《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等)。例如: 

 发展就是硬道理;
   廉洁堪称好作风。 
   改革潮/掀起/华夏大地特色;
   东方红/唤起/中国人民新生。 
   像“廉洁堪称好作风”十足的口号也! 
   三种体系的对联,平仄上的“严宽”各有要求,不可含糊混谈。作为联家的创作,可以自己的爱好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硬要淘汰某一种而提倡一种,现在没有必要,将来估计也没有必要。但是谁占优势?除了“意境”这个前提,创作方式、对法、修辞技法等等当中的特殊点(如集句、磋对、某些假对……),恐怕是重要的鉴别因素。“宽对型”除了口语化占优势,其创作艺术“面”难免有很多被压缩,这就值得深思了。 

 从“联脚平仄”说开去
   既然提出要求对联只讲“联脚平仄”,学对人起码要懂“文字平仄”。懂了文字平仄后而限定用在“联脚”,虽取消音步和句脚的平仄,还不是仍“有约束”。因为某些论说都提到“平仄是桎梏”,只不过是多与少的程度差别罢了,实际上是自相矛盾。当然,应该承认“小约束”与“大约束”无本质区别,但有“松紧”之不同。 

   “联律型”的对联,早已摆脱诗律型而独立产生、存在,平仄已经宽到“句脚”(或含音步),并没有“孤拗和三连尾”之限制。如: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有幸明贤来作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寒山寺联) 
   同时从语意节奏上也解决了“五讲四美”、“愚公移山”等一些好的长短“词语”入联不“违律”的问题。如果说这还是“妨碍普及”和“影响创作的发展”,那不如把“联脚的平仄”宣布取消还自由。确实在“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一文中有这样说的:“非声律联因无声律的限制,……它使原来不熟悉声律而受阻于创作门外的爱好者,比较容易地步入创作的行列。”这种说法我看不太妥当,因为联律型体系已经给“造语”松了绑。至于强调非声联“好捕捉灵感,抒发情思,构建意境,塑造形象”,亦是脱离客观的。这些方面不决定于哪种格式,而在于文学修养与艺术造诣。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联如“雪里红梅报喜讯;窗前绿柳诉芳心”,既口语化又意境高雅。某君举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来编联,再高明也是“口号”。可对联是文学不是口号(其他两体系的对联,也有“口号”的,一般没有宽对型容易出现),口号只是有关文体中的插曲。《对联》开展国庆五十周年《祖国颂》大征联,从见刊的副数上看,可能算得是近十多年收稿最多一次,“非声律”应征之作,可没有占鳌头的,但是已获“参赛权”。 

   有人提出“要争取非声律联的发表权”,报刊上不是“没有”,其决定是在其境界和艺术价值。发表与否,获奖与否,对联与对联之间本身没有鸿沟,无须谈“争取什么‘权’的”。
不拘平仄的楹联写法

 所谓不拘平仄的楹联,又称另类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赞,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又据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对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民间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此类居多,像上举的“左手”、“右手”联即是;二是文人雅士,为准确表示自己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而有意为之。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一些名人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综上所述,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儿在说诗中所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对 联 基 本 知 识
 
 对联历史悠久,六传广泛,雅俗共赏,是体制短小,文字精练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之中,对联随处可见,这些对联都和景点相关的历史传说、人情风物有密切的联系,与景点融为一体,往往成为景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景点的重要欣赏对象,给人知识,发人联想,助人游兴。
 (一) 形成对联的文字条件
 
 商周两汗以来诗人的对偶句、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的骈俪句,为后代对联的形成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汉语词义、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3000年前,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
 
 唐五代以来律句的形成与属对句的独立倾向,已为对联的来临铺平了道路。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已其属对严格精密见长,个成为文学新品的一支(例略)属对之句还都是诗文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二) 形成对联的载体条件
 古人早就认为鬼魅畏惧桃木和桃木制品。先秦就有人用桃木人、门上画神像祛灾除祸。
 对联出现的时间,当不早于晚唐、不晚于五代。最早出现对联的地方是后蜀,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对联是后蜀孟昶写的对联。
 (2)对联的分类:
 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久刊缀在门旁。
 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
 5.挽联:是用来哀悼死者、治丧祭祀的对联。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 
 “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 
 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对联的结构问题,显然比绝句要复杂得多,下面谈谈有关对联的结构。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 
 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 

《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变式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学的家长联,也是这一类:
 孰谓犬能欺得虎 (家长)
 安知鱼不化为龙 (邱壑)
 
 (6)问答式。有的对联语意一问一答,是为问答式结构。例如李调元答友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大人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院自天而降

 下联针对上联所问作答,语意十分清楚。
 
 (7)环递式。联语用环转相递之法组成,形成环环相扣,便是环递式结构。
 例如原《前线》刊物编缉部同志挽吴晗联:
 文章满纸,满纸丹心,丹心遭厄,奇冤绝古今
 风雨同舟,同舟聆教,聆教难忘,心花慰英灵

 除接句外,前三句环环相扣。又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这是全联各句环环相扣的例联。
 
 (8)排偶自对式。排偶为原始的对句形式,对仗要求仅为句子等长,以及相对的词语在词性上、句法结构上大体相同。允许句中音步失替及两边平仄失对,又允许同字相对。请看这种结构的例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帝,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庙旁关庙联。
 再如民国初曹民甫挽宋教仁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何,如其何

 后一例全部以同字相对。此式常常用来表示深挚而又激动的感情。 
 (9)排比自对式。排比自对由排偶向参差化发展而成,可以同字相对,同声相对,但对仗之相数至少为三,句长可相等亦可不相等。例如:
 涪王兄弟,蕲王夫妇,鄂王父子,聚河岳精英仅留半壁
 两字君恩,四字母训,五字兵法,洒英雄涕泪莫复中原

 这是佚名题杭州岳鄂王庙楹联。再看一副与此大同小异的、佚名题江阴双忠祠(唐张巡、许远)楹联:
 僮可烹,妾可杀,城不可失,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岁,死同岁,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

 前一例为等长排比句自对,后一例为不等长排比句自对。自对之相数为三,且都有同字相对。排比句之相数至少为三,故无双相自对。
 一副对联,究竟采用何种结构形式,这要根据内容的繁简和作者的文学修养随宜而定。
对联的艺术技巧

 《文镜秘俯论—论对》中列述了对偶的二十一种对法,其中有一些就讲的是艺术技巧问题。象双拟对——一三字同,第二字由一三字意拟出,如“炎至炎难却,凉消凉易追”;连绵对——二三字同,如“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乃清”;双声对—两字声母相同,如“秋菊香佳菊,春风馥丽兰”(佳菊、丽兰);叠韵对——两字韵母相同;回文对——上下两句,首尾循环等等,就很明显。这些艺术技巧,在对联中也时有所见。但对联的艺术技巧,远不止此。
   一、嵌字——把某些自成系统的字分别嵌入相关的成分里,使对联意中有意。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与吾意见大相左;
   藩臣独误国,进不敢攻,退不能守,问他经济有何曾?
   这副对联乃曾国藩与左宗堂戏做,上联含左宗堂(字季高),下联含曾国藩。
   再如悼秋瑾女侠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哉,瑾其可怀。
   在下所做有两联求下联,也属此类:
   1、尔等才疏学浅,形只影单,居然敢称雅士?(含疏影居士名)
   2、金、名、权、色、利,庸人自扰;(含金庸名)

   二、谐音——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再如: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
   怜子心中苦;
   离儿腹内酸。

   三、切意——使内容与特定的事物或特别的规定相切合。例如: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这副对联系宋时一客人某年除夕为京口韩香所做。擒虎,指隋朝大将韩擒虎;退之,指唐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上下联均切韩姓。
   再如: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其它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塘城”,上下联都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以及限制在一篇文章或一本碑帖中取字成联,等等,都属此类。

   四、回文——对联的上下两句,首尾循环,或单联的首尾循环。例如:
   情亲由得意;
   得意由情亲。
   再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在下与疏影居士于电视剧场所做一联也是回文联,
   中国藏宝玉,玉宝藏国中;
   龙潭蕴活水,水活蕴潭龙。

   五、两兼——让一个字既属前词,又可同后面的字直接组词连讲。例如: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这副对联中,“李东阳”是人名,用他的“阳”字同后面的“气”组成“阳气”(春光),则他的上联的意思是:李树东边春光暖。“柳下惠”也是人名,用他的“惠”字同后面的“风”字组成“惠风”(和风),下联的意思就变成了:柳树下面微风和。

   六、拆拼——把字拆开,重新组合。例如在下送给金庸客栈的门户联:
   才门闭卡,上下网友恼版主;
   欠食饮泉,白水大虾爱金庸。
   上联中“才”和“门”字合在一起组成“闭”字,而“卡”字分开又成“上”、“下”二字,上联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斑竹能力有限,兼且前几天斑竹之言行,引起网友极大不满。下联中“欠”和“食”字合在一起组成“饮”,“泉”字分开成“白”和“水”,下联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今日武坛人才凋零,大家只能翻来覆去的讨论金庸。
   戒烟联也是用的这种技巧,请看:
   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欲心为欲,各宜捺住方成名。
   这副对联中,除“烟”和“欲”拆开外,更难的是“若”——“苦”,“各”——“名”,虽只有一撇一捺,却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七、顶针——让前一句末尾一字去做后一句的开头。例如:
   天心阁,阁飞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流洲不流。
   这副对联中的“阁”、“鸽”、“洲”、“舟”就是顶针式的迭用。

八、串组——把一些本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串起来,表示一定的意思。例如:
   金钱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这副对联,是由长沙古老的街道名和地名金钱街、灯笼街、老照壁、四方塘、八角亭、玉带街、如意街、连升街、一步两搭桥和凤凰台等串组而成的。

   九、阕如——把个别字空起来,使主要的意思寓于联外。例如: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__风味几番?
   这是一副婚联,结婚时前来喝喜酒的人,自然都会感到几番风味。但是,由于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感受可能也不一致,如果说的太具体了,反而不好。于是,干脆把联中有关的字空起来,让大家自己去体会。谁觉得是什么风味,就在空处填什么。填不上来,也说明这种风味是难以表达的。

   十、同异(又称转品或趣读)——利用同形字组合成联,通过异读来区别,例如:
   长长长长长长长;
   行行行行行行行。
   这副对联据说是过去写在一个大商人家门上的,乍看不知何意,但如读作“常涨常涨常常涨;航行航行航航行”,就可转出“货利长年有增,商行个个通达”之意。在下昨天在星光无限上出的一副对联也是用的这种手法。
   齐齐齐齐齐齐齐;
   乐乐乐乐乐乐乐。

   十一、用典——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十二、反复——有层次地反复描写一事一物或强调一个论点,包括意思的反复和用字的反复。它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材料反复说明观点,因而不同于一般的重复。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这是间隔反复,还有一种叠字连珠,例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可以看出,凡是上联出现反复、叠字的地方,下联也必须在相应的地方对应,否则就要失对。

   十三、互文(或称映衬)——联中前后两句话,只有互相渗在一起,才能正确理解,如: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这副对联是挽周恩来总理的。上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生就为国家,死就为人民,而应理解为生死都为国家为人民,下联同样如此。互文可使语句错综而精练。

   十四、谜语歇后语——两句都用谜语或歇后语组成,例如: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再如(打两字,“攀”,“乐”):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左绕丝,又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 

   十五、隐喻——一语双关。如苏小妹新婚之夜难夫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既有诗情画意,又语带双关。上联说:你要对不出下联就在外面看月亮吧,下联答道:我已经对出来,可以进来了。

   十六、藏头——在对联的第一个字或最后一个字隐藏起来,间接的表达意思。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是过去骂汉奸的,意思是“王(忘)八无耻”,再如过去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

   十七、比喻。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十八、其它。对联的艺术技巧千变万化,花样繁多,除上面介绍的几种外,还有同韵叠字、同偏旁部首叠字、翻新、夸张等等。就艺术风格来将,更有庄严、诙谐、警策、趣味等等,需要联迷慢慢体会。下面举两个例子供联迷欣赏。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这是袁世凯去世后有人写的一副挽联,初看很奇怪,对仗不工。但仔细分析后才会发现,作者有更深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你看出来了吗?
   再如: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本联谐简谱七音,甚难,有人曾用地方方言的一至七的读音来对: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终不甚妥。
对偶与对仗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比喻与比拟

 (联中也有比拟一格)
   比喻即“以彼物比此物”。比喻这一辞格,借助于具体,浅显,熟悉,清楚的“彼物”(喻体),使读者明白抽象,深奥,陌生,模糊的“此物”(本体)。比喻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其表现形式一般有三种,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拟即借物抒情或借人抒情,比拟这一辞格,借助于人们已具有某种定势情感的事物(拟体),使读者对另一事物(本体)产生某种情感。比拟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即本体,拟体和相似点;表现形式有三种:把物拟作人(拟人),把人拟作物,把甲物拟作乙物(拟物)。 

   比喻和比拟两种辞格的相似之处有三点: 
   1、两者都有具体的本体。如: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明喻)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走了。(比拟) 
   加点词语是各自的本体。显而易见,无论比喻,还是比拟,其“本体”总是确定的、具体的。 
   2、两者都有相似的构成要素。 
   共产党(本体),太阳(喻体),光明温暖(相似点);帝国主义(本体),夹着尾巴(拟体),狼狈不堪(相似点)。 
   3、两者产生的思维方式相似。都是运用相似联想将两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修辞效果的。 
   但是,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修辞格,那么,如何区分呢? 
   1、本体的表现形式不同。比喻的本体可出现可不出现,比拟的本体必须出现。借喻,本体即不出现;但无论何种比拟,其本体必须出现。由此可区分出借喻与比拟。 

   2、喻体是具体的事物,可以确认;拟体不是具体的事物,不能确认。喻体越具体,比喻越鲜明,修辞效果越好。拟体并非具体的事物,只要拟体具有比拟要求的动作、情态即可。如“夹着尾巴”,具有夹尾巴的动作,表现出狼狈不堪的情态,对“帝国主义”的修饰效果已经产生。至于谁谁夹着尾巴或夹着什么样的尾巴,则不能确认,也不需要确认。由此可以区分出比喻与比拟。 

   3、修辞目的不同。比喻的目的偏重于帮助读者认识或明白某种事物;比拟的目的则偏重于抒发某种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也产生某种感情。 

   4、检验方式不同。是否比喻句,可通过检验要素是否齐全,能否还原成明喻、喻体是否可以确认来检验辨识;而比拟辞格,显然应由其所体是否可以确认,目的是否偏重于移情来检验辨识。
对联的用字技巧

 对联有许多独特的用字技巧,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技巧。
   (一) 复字 
   所谓复字,就是某一个字在对联中重复出现几次。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 隐字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如: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三) 嵌字 
   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如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又如陈铭枢书赠袁雪芬的嵌字联: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
   (四) 叠字
   所谓叠字,就是将联中某些字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五) 拆字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踏破磊桥三快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六) 合字
   所谓合字,就是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如: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七) 针顶
   所谓针顶,就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八) 数字
   所谓数字,就是运用数字巧妙构成对联。如:
   一孤舟,二客商, 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 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九) 歇后联
   所谓歇后联,就是用歇后语构成的对联。 如: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十) 同旁
   所谓同旁,就是将同偏旁部首的字组合成对联。如: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十一) 混异
   所谓混异,就是把音同或音近的字用在同一联中,以达成某种意思。如:
   民国万税(岁);
   天下太贫(平)。
   (十二) 拟声
   所谓拟声,就是通过模拟声音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如: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对联常见倒装句句型

 转自《清莲社》
 对联写作中,词序安排的前后颠倒是为了协调平仄,或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或者为了顿挫,形成某种气势和风致。为了刻意使自己的句子显得非同凡响而任意改变句子结构,就不可取了。不类以下例句情况的,很可能就是病句。 

 定语与中心词倒装
 如春联:
 红杏一枝,莺歌燕语
 碧桃满树,日丽风和
 正常词序,应是“一致红杏”、“满树碧桃”,让作定语的数量词居前,中心词在后,是为了协调句脚平仄,合乎“平,仄/仄,平”的格式。

 动宾倒装
 如张伯驹挽毛泽东联:
 覆地翻天,纪元重开新史
 空前绝后,人物且看今朝
 本是“重开新史纪元”、“且看今朝人物”。将宾语拆开分置后,既强调了“纪元”、“人物”,又强调了“今朝”、“新史”,使全联有一种虬枝盘空的气势。

 主谓倒装
 如郭沫若题陕西大厦联:
 勉哉,吾党二三子
 猗欤,广厦千万间
 本应作“吾党二三子勉哉;广厦千万间猗欤”,这样倒装,突出了“勉哉”、“猗欤”,使行文多一点波澜,并且避免了联脚上平下仄。

 连动结构倒装
 两个前后相连的动作后一动作先说。如“纵目凭栏”,本应先凭栏而后纵目。这多半是为了平仄、对仗的原因而倒装。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对联的集句与仿改

 就对联的创作手法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撰联,另一种就是集句联。
 
 一、集句联
 
 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集”在这里做“聚集”、“集合”解。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异代作者的诗文。也有对集句范围加以限制的。如必须是唐诗之间相对,赋文之间相对之类。不管集句的范围如何,当以集成的作品工巧为重,切不可让集句的规定束缚了手脚而影响作品的成色。
 
 集句联的起源大约同摘句诗互为先后。何文焕在其《历代诗话考》中说:“荆公(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王安石可为集联之集大成者,然而集联并非自王安石始,据《蓼花洲闲录》所载,早在宋朝初年就已有集句联的出现。
 集句联的范围很广,可以集诗、集词、集骈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经典,甚至连成语、白话、俗语,也可集。但比较普遍的是诗词集联,如清代瑞方集李商隐、苏东坡诗词题镇江焦山夕阳楼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人想衣裳花想容
 
 有人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以上联句原来都是著名的诗句,文人们集诗句以成联,不但不会失去它诗的灵感,还能在所集之联中产生新的意境。有人干脆把诗中的对偶句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对联处理,这种联叫摘句联,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便是摘自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对偶句,而集联和摘句则是连接诗歌和对联的一座桥梁。
 
 我们说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在于:一是它有比诗歌还要精练的语言,而且用字灵活自如,不受字数的限制,随意性强。这是它自身体裁的特点,诗歌则显得拘谨、死板了一些。
 
 集句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非游戏文字之类。作者非有一定文学底韵不能驾驭。否则宏篇在手,亦难成佳对。在集句对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念,经过自己的选择、思考,才能从浩瀚的文山诗海中撷取两个毫不相关的句子相配以成佳对。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好一副集句联要比自撰联难得多,可谓得之不易。正因为集句得之不易,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显其才华的天地里,不懈地追索。其难度不亚于深山探宝、苍海寻珠。
 
 北宋初年大词人晏殊,得一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无一配对,苦思一年,仍未成对,还是王琪提出:何不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喜,如获至宝,后他将其写进自己的一首《浣溪沙》之中。集句成联殊非易事。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有过难成对句的尴尬。周紫芝在《竹坡诗话》里记载:王荆公做集句,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欲以全句作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公大喜。
 
 从以上两例可知,做一集句联非容易事。当然也有不少集联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作者平时刻意留心,倾心专注,就一定会集成佳对。有些人作集句可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其实是作者文思敏捷,长期苦心积贮的结果。它确是“成时容易却艰辛”,一个平时不刻苦用心,持之以恒的人,即使将唐诗宋词读遍,也不会达到集句成联的水平。要想做好集联,必须平时多读多写,博学广记。
 
 下面我们按所集不同体裁分类叙述:
 
 集诗句
 集诗句是集句联中最为普通的,请看用毛泽东词和周恩来诗句集成的联:

不到长城非好汉
 难酬蹈海亦英雄

 不管是从音律上,还是从对仗上,都对得十分贴切、自然。而且感情贯通,浑成一体,只是“长”对“蹈”略显不工,然不失为奇绝之作。
 请看王安石集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此联不仅对仗工整,白璧无瑕,而且语言风格相近,用词婉丽、清新,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以上两联为集不同作者诗句而成联,亦有集一人作品者,比如鲁迅先生集屈原《离骚》句联: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崦嵫”,指崦嵫山,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鹈鴂”是一种鸟,一说是松鹤,一说为伯劳。其鸟叫时,天气将转冷。上联意思是说。太阳不要离崦嵫山太近,下联意思是说,恐怕“鹈鴂”过早地啼叫。两句都道出对时间的珍惜,意在激励人们珍惜时间,莫荒废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集词句
 如梁启超赠胡适联,便是集的宋词联:
 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周策纵也是集词的高手,他集过这样一幅集联: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啼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下联是杭州西湖之滨楼外楼酒家的一副对联: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上句出自南宋词人姜白石的《翠楼吟》,下联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它将西湖的绚丽风景融人联中,令人神往。
 
 集史书句
 集文史句,包括赋、文、骈文、经典,由于文集多不用韵,故此比诗词难了些。如下联:
 床头见数帙书,便以学问相许——《宋·王徽传》
 宅边有五柳树,尝著文章自娱——《南宋·陶潜传》
 
 下联是集《史记》、《说苑》中文字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贵德》

 上联的原意为脱下他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让出他自己的食物给我吃。下联原意为春天的风吹拂我们,夏天的雨滋润我们的身体。此联属对精巧,联句结构相同,联内各分句均有二叠字,叠字前一字均为名词,后一字均为动词,两短句又为句中对,末尾又是同一字,内容贯通,思路贴切,乃集句联中之上品。
 
 集文句
 集文句指集古典文学古籍中句,如集四书句: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联为集联中之佳品,其出、对句各以三个结构相似的短句,形成句中对,上下联相对也十分工整,合乎章法,如天造地设,浑然天成,品赏之余,令人大得禆益。
 下联是《文心雕龙》集句:
 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动墨横锦摇笔散珠

 联句文辞华丽,内容关联,然上下句第二字,平仄欠工,第三字词性失对,第七字也然,但辞不害义,仍不失为一副好联。
 
 集碑文句
 有人集石鼓文以成联:
 花放水流,自有旨趣
 禽呜鸟乐,各具天成
 
 再如集《汉樊敏碑》联: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集佛经句
 弘一大师李叔同学问精深,对佛门经典颇有研究,他曾著《华严集联三百》,可见其造诣之深。如:
 天意怜幽草
 人间爱晚晴
 
 此联可谓作者的得意之作。联中字句,所对无偏,巧夺天工,又意境深美,佛性自见。
 下联也是李叔同所作:
 一即是多多即一
 文随于义义随文
 
 联中虽个别词的词性不工,然其行文,结构较为严谨。做到如此也实属不易,可属宽对范畴。
 
 成语对
 今人胡遂先生曾集过这样一副对联:
 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

 上联语出《韩非子·王蠹》一书,下联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书。“守株待兔”化为成语,意思是比喻那些狭隘死板,不劳而获,异想天开的人。“缘木求鱼”化为成语,意思是用来比喻办事方式有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两句成语内容非常接近,均属贬义,集成一联,贴切自然,而且对仗亦十分工整,可谓上篇。
 郭沫若先生曾集一成语联题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
 众志成城,众擎易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此联不但为当句对,上下对仗亦工,联首字在小句中重复,给对联造成一种工巧的效果,值得玩味。
 
 名句对
 摘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以成对,也属集联之一种。笔者曾集过这样的两幅对联:
 性格决定命运——乔冠华
 距离就是权威——戴高乐
 
 艺术是文化的标记——贝弗莉·西尔斯
 诗歌是心灵的火花——列夫·托尔斯泰
 
 除此之外,集句联中还有俗语对、白话对、隐语对等等,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做集句联,还要理清一个概念,就是要区别集句和摘句的不同之处 
 ,集句是撷取前人一人的或两人的诗词文章中互不相关的词句集成一副新的对联,摘句则是将某一作品的同一首诗词或文章的对偶句拿来,以成对联。如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对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唐人许浑的诗对句:
 浮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多书中将摘句混同于集句联,这是一种误解,应当纠正。总之,集句联是一种锤字炼句的好方法。可以说,它是对联的最高形式。驾驭好集句联,不但要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还要平时多读古典作品,刻苦探索,举一反三,不厌其烦,才能创造出得意之作。
 
 集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管集一人之句,还是集两人甚至多人句,必须含意深刻,思想贯通,对仗合理,浑然天成。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即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也不能叫对联,而只能叫句,如:
 袁安卧雪
 仁杰望云

 两句都有典故出处,从词意、声调看对得较为工整,但内容却不相关,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不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韵味索然,只对而不联。
 
 第二,同一作品中的现成对句不能算集句,只能为摘句。
 
 第三,不能修饰和改动原句中的字,否则,不能称为集句,而只能称为仿改联。
 
 第四,上下联文字和意义忌重复,即使部分合掌,也是不允许的。
 
 二、仿改联

 对联的仿改,即是模仿现成对联加以部分改动,改动后的对联,既可看出对联的旧貌,却又翻出新意。
 有一年,郭沫若在普陀山拾到个小本子,上写着一幅春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春在哪里”。

 再看,还有一首绝命诗,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者马上让人查找失主,结果找到了,是一位精神几乎失常的姑娘,经了解,这位姑娘已三次大学落榜,爱情上也受到挫折,于是想“魂归普陀”。于是郭老耐心开导她,并为其改了她的原联,改后为:
 年年失望年年望
 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为“春在心中”。

 后来,那位姑娘知道这位老者就是我国的大文学家,于是便向郭老倾吐了自己心中的苦楚。郭老听后,奋笔赠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老对那位姑娘的对联做了部分仿改,便为她指出了光明的前程,使其从沉迷中奋起,可谓通神之笔。
 
 请看广州黄埔军校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这副对联是在1924年创办陆军军官学校时贴出的对联,联句以通俗之辞,高度概括了学校的性质。1927年“四·一二”大惨案以后,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将学校的共产党教员、学生排斥出校,随之学校的性质也改变了。这时,有人将原联改为: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联句只将“请”、“莫”二字掉换位置,联意则截然不同,一褒一贬,一语中的,可谓妙哉。
对联创作六原则

 工
   工,首先是指工整。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就是说,要完全合乎或基本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古人(或者说前人)作对,是很讲究“工”的。清代以前联书,选联都比较严,几乎没有不工的。民国时期的联书,如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各集所收之联,也都选得很认真。当然,也有些书选得随便一些。近年的联书中,确有一些是不够严谨的,尤其所选入的新对联,若干不工整的对子,也“登堂入室”,以致人们对新对联的创作产生疑虑。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本身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二是编选者没有逐联推敲,东抄西摘,凑成一本就算大功告成,便一误己再误人了。我以为后者责任更大些,如果按“虽少而精,宁少勿滥”的原则办事,那些十分不工整的“对联”便会永无出头之日,那将是联坛的幸事。
   这里,不想举例了,只是提醒读者:莫以为印成铅字的都是好对联,都是“范文”。
   工,还有“精巧凝练”的意思。我大致估算过,七言以下的对联,能占到对联总数的一半以上,九十字以上长联,还不及百分之一。它以有限的数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象,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练。
   不懂得惜墨如金,是对联不工的一个毛病。1986年全国“慰问前线,缅怀英烈”征联活动,初评入选的对联中,也还有这样“不精”的对联,试举两例:
   编号“283”联:
   山美水美,山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日月高,何及战士风格高
   评委们认为“山水美”、“日月高”是多余的巧意,应变为:
   山美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何及战土风格高
   编号“272”联:
   边关御寇,火中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天下同歌一代英雄
   评委们认为“火中”、“天下”为赘语,不如删去成为“四六”句式更为凝练:
   边关御寇,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同歌一代英雄
   当然,经过“阑尾切除术”的对联,不可能再得一、二等奖了,得纪念奖还可以,因为作品毕竟还可以“救药”,否则,评委们连议都不必议了。
   稳
   稳,即平稳安定的意思。循规蹈矩,能求得安稳;标新立异,也同样能求得安稳。如同建筑,无论样式如何,都必须基础稳固,形象端正。作对联也是这个道理。
   稳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就比六四句式显得稳重;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居多;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一般为六五七句式,若“六六六”则呆板,若“七六五”则不稳,几乎没有人这样用,道理就在于最后用字数多的句子,可以把前面的话“托”住。另外,还有一种领字的情况,领字可以理解为是合起来“托”住全联,如昆明大观楼联,其结尾应分别为: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也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
   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例如:
   知多世事胸襟阔
   阅尽人情眼界宽 (格言联)
   家居绿水青山畔
   人在春风和气中 (春联)
   这样的对联居多。但有些是有强弱变化的,主要是上弱下强,这样的对联也很多,如《羊城晚报》征联力拔头城的一联: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上下联都是发愤争胜的意思,下联的力度自然更大些,概括面也更广些。再如广州翠园酒家征联中独占鳖头的一副作品:
   翠阁我迎宾,数不尽甘脆肥浓,色香清雅

园庭花胜景,祝一杯富强康乐,山海腾欢
   比起出句的具象感受,对句在气韵和感情升华方面,都高出一筹。
   从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到,强弱之分,不是好坏之分。无论强弱相当,还是上弱下强,每一句都要尽力去做。倘有一句败笔,则如同房基柱塌陷,建筑物是不会稳固的。
   至于上强下弱的情况,比较少见,除非一些趣联,否则,谁也不愿做“虎头蛇尾”的事。
   稳,还有一个“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一个人思想反复无常,对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感情上浮躁夸饰,他的对联作品,很难达到真正的稳。
   贴
   贴,即妥当的意思。好比人做件衣服,经过妥当地剪裁、缝纫,穿起来很合身,不大不小,不肥不瘦,自己穿着合体,别人看着也舒服。作对联也要像穿衣服一样。好的对联可达到“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地步。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
   “不贴”,常表现为夸大其词,仿佛一个矮人穿了长衫,戴了高帽一般。题名胜,则“世上第一”、“天下无双”;“胜西湖”、“胜蓬瀛”……;写挽联,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即使作广告,写悼词,恐怕也没有这样写的。
   “不贴”也常表现为用词不当,特别是对同义、近义词,未能精细选择。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副应征联:
   东临碣石涛声旧
   西近阳关柳色新
   此联在立意、情绪、对仗、平仄诸方面都不错,只是“旧”字为与“新”字对仗,字下得太拘束,反而意思不清: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评委们决定把这个字换掉,用一个近义词“古”代替:
   东临碣石涛声古
   西近阳关柳色新
   这样,“抢救”了一副好联。
   不贴,也表现为上下联主题不集中,即立意上不那么一致。这是征联中大量作品初评落选的一个原因。1988年春节的“环宇大团圆”征联,第一联为征下联,终评时遇到达样一个对句:
   出句:皓月仰中天,自有清辉周四海
   对句:黄花香晚节,俨然正色傲三秋
   这一对句,立意不错,切合征联时令(始自中秋节),对仗、平仄都没有问题,而且“晚节”一词形成双关,既说黄花(菊花)开在晚些的节日(中秋)中,又说老人保持晚年的情操。因此,这一对句颇受评委会中老年评委的喜爱。不过,又发现它与大团圆征联的主题虽有一定关系,但“贴”的不紧,因此,只能评为二等,且排列靠后了。
   切
   切,虽也有“妥当”的意思,但它主要表现为有比较明确、比较强烈的针对性,即“确切不移”。
   《楹联丛话·卷四》载:
   潮州韩文公祠联云:“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紧切潮州,移易他处昌黎祠不得。 

   此联之所以不得“移易他处”,是因为“紧切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中,瞻奉舍施。韩愈(文公)上《论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谁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但他的文学主张因际遇更得到加强,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被尊为百世之师。
   不妨将此联与其他韩祠联进行对比:
   其一 苏学士前传谪宦
      孟夫子后拜先生
   其二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其三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其四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成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显然,这几副联亦是佳作,但并未“紧切”当地。前二联是潮州的,后二联是北京的,与“天意”一联比较,切与不切,十分清楚。
   除切地外,对联还强调切人,无论题赠、喜庆、哀挽,要非常适合受联人和撰联人的身份、经历、性格特点。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震惊文坛,许多名人写挽联表示悼念之情,兹举数联于下:

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挽)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攻退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陈毅挽)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徐懋庸挽)
   这几联是“工而切”的。首先切合鲁迅:有用鲁迅著作名的,如《中国小说史略》、《二心集》;有歌颂鲁迅精神的,如打落水狗;有对鲁迅进行恰当评价的,如“岂仅文坛闯将”、“不愧思想权威”;有说鲁迅遗嘱的,如“莫作空头文学家”;有由鲁迅逝世时间进行联想的,如“方悬四月,叠坠双星”(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逝世)。其次切合作者自己:蔡联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陈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儒风。郭联的“撼无一面”,是言事,他与鲁迅未见过一面,也没通过一次信,感到“这在我是莫大的遗憾”;徐联在切合自己方面更值得称道。人们知道,鲁迅生前曾对徐产生误会,撰文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徐还未来得及进行解释,鲁迅先生就去世了。因此,徐联更多地表达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
   这种“切”,表现了事物的特殊性。从哲学来讲,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唯有“特殊”,也显出事物的千变万化,色彩纷呈。春联、寿联、挽联,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没有个性,不“切”,因而,不应成为创作的主要途径,倒是专用联应予大力提倡。
   新
   新,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达到“标新领异”的地步。如果不出“新”,对联就不能发展。
   对联要立意新,这是最主要的。对于同一题材,同一名胜,同一人物,后来者一定要以最新的立意取胜前人,否则,低于前人或者模仿前人,还不如搁笔。
   试看几副理发店的传统名联:
   其一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其二 到来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其三 修就一番新气象
      剪去千缕旧东西
   其四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满面生
   其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几副联,各有其立意角度,尽管都带有双关意味,却不令人感到重复。一联是自赞手艺好,“毫末”与“顶上”双关用得极为精当;二联是写顾客情态的,“弹冠”与“搔首”写出理发前后客人的有代表性的动作;三联是写“修剪”这一行业的特点;四联是写理发师的高尚精神境界;五联是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所题,借理发表现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面对这些名联,再创作就一定要另辟蹊径,如:
   新事业从头做起
   旧现象一手推平
   也有些借前人对联意思,加以改造:
   俯首甘为毫末业
   立足就显绝顶功
   它与前面所引用一联有近似之处,但“俯首”、“立足”将理发师形态、神态写入,也有新意。然而,也有些改造得不好的,如:
   磨砺以须,工夫纯熟
   及须而试,手段精良
   在创作新对联时,更要注意创新。有一副很有特点:
   技术革新,头头是道
   容光焕发,面面皆春
   “头头是道”双关极巧。而一当把那些操作过程写入,便索然无味了:
   推剪剃刮使您满意
   烫吹洗理令君称心
   由此可见,立意新实在是对联创作的关键,当今若干对联,却恰恰是没有新的立意,尤其春联创作,这方面问题更突出些。我们提倡对联要反映时代精神,要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表现新社会的思想风貌和道德标准,要表现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许多对联作家为此做出了可贵的努力,成绩斐然。而一般初学者常常对时代精神进行狭隘和片面的理解。他们以为写春联一定要写上“责任田”,要写上“实现四化”,要写上“振兴中华”,仿佛只有这些新名词,这些标语口号,才能体现“思想性”。其实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
   对联的语言,应该是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鲜活泼的。旧的陈词滥调,应该抛弃,新的标语口号,也要杜绝。用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意境,才能创造出佳作。有些同志每年都写作和发表几十乃至数百副春联,却不注意创新,试将其历年作品整理一下,就会发现在意境和语言上雷同的太多了。
   奇
   奇,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对联给人印象颇深,往往过目不忘。
   趣联常以奇取胜,以巧夺人。拆字联自古以来,数量很多,论构思之奇,下面这副是不可多得的:
   枣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再以数字联为例,有一种数字灌顶联,如“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之类。出句以“三”分领三个名词,对句必避开“三”,但必须也领三个名词,十分奇特。于是,引动人们写了不少这类的对子。古往今来,只有华罗庚先生的一副,能称得上“奇中之奇”: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这是50年代初,华罗庚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国途中所作,不但所领三个名词都有出处(韩赵魏为战国三强,勾股弦定理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一书),而且用进在座的钱三强,赵九章二人的名字,比起“三光、四诗”来,又多了一层意思。
   除趣联外,其他各类对联中都有一些构思奇特的。比如写太白楼的对联,多写李白的飘零身世,斯楼的幽雅环境,甚至以扬李抑他的办法,尽写李白的诗才。王有才一联堪称奇绝:
   我辈此中惟饮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也有人称其为“太白酒楼”联。不管怎样,此联构思不凡,用劝人只饮酒莫题诗的主意来反衬李白的诗才,写法不同一般。
   应该看到一些新而奇的对联,常常能促进对联品种的多样化。比如,以嵌本年天干地支的干支联,是春联的发展;自挽联,是挽联的发展等。
   工、稳、贴、切、新、奇,是作联的基本法则,古今名联,在这六个方面能做到兼顾并有所突出,故而能流远久远,脍炙人口;反之,不工、不稳、不贴、不切、不新、不奇,这些作联的毛病,“染”上一种,都不能成为佳作。因此,初学者应在这几个字上下功夫,作联不必贪多,能做到“创作一副,满意一副”,就有了提高的基础了。
对联的用典


 顾名思义,用典这一手法,就是在对联中运用典故。什么叫典故呢?简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亦如此。但对联不一定都要用典,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如用典不当,也会使作品褪色。用典要讲技巧,必须做到恰当合理,有的放矢,过分和不及都将成为败笔。
   一、用典要有思想性
   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二、用典要准确
   用好典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必须做到用典准确,切不可典义失调。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凯本想利用小凤仙以磨洗蔡锷心志,但小凤仙与蔡锷相识后,结为知音,爱憎同道,视为患难知己,后来小凤仙冒险救蔡脱身,完成倒袁大业。不幸蔡病逝,作者将蔡比周郎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用典贴切;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做李靖。两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过一番大事业的英雄,所以此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三、用典要新颖
   典故是静态的,用典贵在活用,可使典故鲜活起来,给读者以新鲜、真实、完美的感觉。这就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主客观意识融进典故中去,使它具有独特的韵味。
   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赠毛泽东联:
   旋乾转坤,与民更始
   开物成务,示我周行
   这副联用了四句成语,“旋乾转坤”出自韩愈《潮洲刺史谢上表》一文,这里是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民更始”出自《汉书·武帝》,这里是喻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改造旧的社会面貌,除旧布新。下联的“开物成务”出自《易经·卜辞上》,这里是说毛泽东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从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大雅·鹿鸣》,这里是说毛泽东为全国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设新中国的方法和道路。这些典故,一字不改,现成照搬。整个对联对仗极其工整,气魄宏大,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语联之佳作。
   成都武侯祠联写得出人意料: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作者赵藩借鉴清末岑春煊、刘丙章先后任四川总督,其一宽一严、尽失其度,终至失误的教训,托出诸葛亮的治蜀之道,针贬时政,颇有余味。赵为岑春煊老师,联语一语双关,明写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过,致使岑后来迷路得返,当归功于此联之妙力。此联作为墓祠联,不见悲寒之色,用典奇绝,笔法乃联中稀品。毛主席当年游武侯祠时,对此联极为赏识。
   下面谈谈用典的几种方式:
   拈用
   将古诗文中的原话照搬或稍加改动而成联,称拈用。
   如杭州岳庙联:
   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上联引自岳飞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只将顺序颠倒一下,属拈来之笔,下联引自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只改动几个字、即翻成新联。

掇合
   在一联里,将不同作品中的互不相干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典故掇在一起,为同一主题服务,即称掇合。
   如安徽霍山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寥寥十字,便全面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上联“生死一知己”,是说韩信得以重用及后来谋反被识破者,均为萧何一人。世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理也。下联是说,韩信在早年因家贫挨饿,幸被一洗衣妇人救助,才保全生命。后韩谋反被捕,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之手,即是下联的含义。
   出新
   即用原来的典故翻出新意。
   如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庐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有何辩襄阳南阳
   据传此联为清代咸丰年间的南阳知府顾嘉衡所做。有关部门对茅庐的所在地,多有争议,一说在湖北襄阳的隆中,一说在河南南阳。顾嘉衡是清襄阳人,当时他正在南阳任职,地方人士要他证明茅庐的出处,顾颇感为难,于是便撰写一联于卧龙岗处。意思是说既然诸葛亮对政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功绩扬名天下,又何必去为茅庐这一小事而争论不休呢?此联句显示了作者的大度胸怀。
   脱化
   即用典用得不着形迹、使典故原来的风貌不易被人察觉。
   例如湖南岳阳楼一联:
   四面湖山收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乍看不见用典,其实不然。下联应是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脱化。重在“忧乐”二字。二字关情,用得极巧。
   改造
   即对所用典故的内容做一番改动,以为己用。
   请看下联: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传说此联为清代大学土纪晓岚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医所误,故对不学无术的庸医恨之入骨。为此,他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改变成一幅嘲讽庸医的妙对。按原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才华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因为身体多病,连老友也疏远了。改联不变一字,只调换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置,意思则变成为由于庸医所致遭财主嫌弃,由于总出事,故病人都不来求医。可称神来之笔,令人称奇。此为改造典故的很好范例。当然,对用典的改造,不仅在于动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这要作者通晓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内涵及外延特点,才能得心应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修饰
   修饰即摘取原文中、诗词中的句子加以修正,以符合对联的要求。
   下联是清末秀才许经明为明诚学校所题之联:
   明以辩之,学以聚之
   诚者成也,校者教也
   联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对,集引对,联首二字藏“明诚”二字,以誉明诚学校之意,后半句首字冠“学校”二字,主语诚、校与谓语成、教分别构成叠词,妙趣横生。上句“明以辩之”,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诚之”,在明辩之句中加一“以”字。“学以聚之”语出《易经·乾卦》:君子“学以聚之”。下句“诚者成也”,出自《礼记》,原文为“诚者,自成也”,删去一个“自”字。 
 “校者教之”出自《史记·儒林传》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说,学者要对所学知识必须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学者以学而聚,亦学问之聚处。下联的意思是说教育十分重视“诚”的,只有讲诚,方成大器,联语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称奇绝之作。
   四、用典要照应主题
   做对联,不仅形式上要对称,内容上更要讲对称,用典时特别要注意它的对称形式,即文与义的关系。如上下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典故,典故之间内容要和谐,性质要对称,不要生拉硬扯。典故的引用必须服务于主题,这是关键。因为用典的作用是让人们从典故中更深刻地领悟联语的旨意。如果用典失误,文义错节,题典火调,必然使读者误入歧途。
   如庐山白鹿升仙台(又称街碑亭)一联写的与内容十分贴切: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史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之时,有一名周颠的疯和尚,于南京处唱太平歌,歌词大意是说:“朱元漳当了皇帝,天下会得太平”。朱听说后,派人将其招至军中,随军而行。在朱元璋横渡长江时,狂风大作,兵马难行。周颠立于船头,向天大叫数声风雨骤止,顺利渡江,后周颠告辞要走,朱元璋问去何方?周答:我是庐山竹林寺僧人。后来人们传说他在仙人洞北竹村等处骑白鹿升天而去。朱元璋为他在此建升仙台和御碑亭。此联之妙,在于它全面地将故事化为联内,文辞紧扣主题,语言平中具奇,非大家所不能为。
   五、用典要自然得体
   要明白用典不是点缀作品更不是炫耀文采,卖弄风骚。用典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目的。作品是给人看的,用典必须做到不生涩、不枯燥、不失度、不牵强。中国历史典故浩若烟海,我们用典的范围毕竟有限,使用典故必须避免那些生涩、偏颇、繁乱、含义不清以及不称为典故的“典故”入联。更不能随意串联一些成语、典故或者人名以成联,使人读之生厌或不知所云。典故要给人以美感,要成为点睛之笔。
   如蒲松龄的镇纸铜条联写的就十分成功: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联语中连用两个典故,上联借用项羽救赵过漳水后,沉船、破釜、背水一战,终获大捷的典故,无半点雕琢之感。下联借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熬十年,绝不罢休的顽强意志和远大志向。
   六、用典要积极上进
   典故是几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有的典故有很浓郁的封建落后色彩,如“人生如梦,攀龙附凤、黄金屋、男尊女卑、黄道吉日、盖棺论定、金榜题名”等等,用这些词时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会陷入封建思想的团圆之中。古为今用必须注意思想性和政治性。毛泽东是用典的高手,在他的诗作中,典故屡见不鲜,像吴刚、嫦娥、孙大圣、唐僧、神女、湘妃、牛郎、盗跖、玉皇、五帝、孔子、陶令、曹操、霸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的笔下运用得十分自如、自然。例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联句。如何做好对联,无捷径可走,必须平时多读一些名诗、名句、名联,久而久之,会得悟其真谛。多写,首先应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总之,在用典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创作出新的胆识,不要在别人的陈词滥调中爬行。这是我们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怎样作对联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现摘录如下: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
 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赞,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又据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不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民间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此手居多,像上举的“左手”、“右手”联即是;二是文人雅士,为准确表示自己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而有意为之。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一些名人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综上所述,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在说诗中所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下面是一些传统对联的制作方法: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二、反复 
   为了加强楹联的语气,以突出联意,加深联语的深度和广度,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胜利;
   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世界。 
   据《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二》所载,这是1928年12月11日,红五军到达宁冈县新城,在欢庆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师的万人大会上,讲台两侧贴的楹联。这副楹联上联反复用了四个“新”字,使欢迎新战友的气氛更加热烈;下联反复用了四个“旧”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摧毁旧世界的坚强决心。再如: 

   好领导,好政策,好形势,好上加好;
   富国家,富集体,富社员,富了又富。 
   这副楹联“好”字、“富”字反复出现了五次,使联意层层深入,把农村出现的好形势及出现这种形势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深刻透彻。又如: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趣。 

   也有几个字在联语中间间隔地出现的。如: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三、复叠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往能兼有复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 
   请看下联: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年年”、“处处”为叠字,“过”、“家”为复字,这副楹联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再看下联: 
   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着跑垮刮民党;
   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来建苏维埃。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语通过“跑”字和“来”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用,对革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请看下联: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弘济寺的一副对联。作者在创作中将复字法和叠字法重复使用,上联突出一“声”字,下联突出一“色”字,既是写景,又是写情,楹联虽短而寓意深刻,与浙江天台山方广寺“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的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顶真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 

   请看下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宝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相传这副楹联的上联是个好吹牛拍马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的寿联。做寿之日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一个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席不欢而散。这副楹联的上下联都是采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上联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联却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五、析字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用拆拼法制作的联语,既要保持楹联原有的对仗特点,又要受所拆拼的字的形体结构的严格约束,因而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有如用拆拼法所制作的谜语一样,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 

   1.拆字 
   就是将一个或数个独立的汉字折成若干个独立的汉字,并用所拆之字完成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鸿是由江、鸟二字组成,蚕是由天、虫二字组成。一是左右结构,一是上下结构。一作鸟,一作虫,江对天,可为严对之例。 
   请看下联: 
   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鸟;
   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 
   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及笄之年,求婚者络绎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遂出上联征偶。求婚者绞尽脑汁,却无一应对,故此韦小姐也遗憾终身而命归九泉。上联以当地地名出句,环环相扣,又将“出”、“凤”析出。由二三字组成第四字,第五字又与第一、第六字相同,八、九两字合起来又构成第六字。下联为今人所作,龙口为山东一市名,以龙对凤,对工得体,有龙凤呈祥之意。回字又析出两口字,同出句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宠身”所指“龙”字,比较上联,不失风采,可谓出句之佳对。 

   一般拆字联多将所拆之字嵌入联内,使人一目了然。但也有不嵌所拆之字,暗藏机关,需要细心琢磨,方悟其意。如下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某县县官姓柳名儒卿者,欺上瞒下,横行不法,人称其为“柳剥皮”。有人便用他的名字作了这样一副拆拼式楹联送给他。上联拆隐“儒”字,因为“儒”字可拆为“亻、雨、而”三部分:“亻”——非正人,雨——装作雷公模样,而——却少三分面目(面去三为而);下联拆隐“卿”字,“卿”字可拆为“卯、艮”两部分,“卯”——惯开私卯,“艮”——绝无一点良心(良去点与艮近似)。借对“儒卿”二字的拆析与描划,贬斥“儒卿”的阴险歹毒,字字句句鞭挞入里。这副楹联既是一则谜语,也是拆拼联中的绝妙之作。 

2.合字 
   就是将两个或若干个汉字合成一个字,做到内容贯通并将所组合的文字巧妙地组成联句。如: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 
   此联最大的特点是自然舒展,不牵强,不做作,字面和现实十分贴切,耐人品味。 
   下联是乾隆和纪昀的一副应答联: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据说乾隆察觉纪昀有思家之意,便出上联试探他。纪昀以实奏闻,以对句相答。 
   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一联中,达到更为巧妙的艺术效果。如下联: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上联拆拼“张、骑”二字又合并“战”字,下联拆拼“嫁、孕”二字又合并“甥”字,分别表现了驰骋疆场和儿女情长的两种场面,富于趣味性和艺术魅力。 

 六、镶嵌 
   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创作目的和获得特定的艺术效果,人们在写作楹联时,经常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镶嵌法是联语创作中特殊而又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世人喜爱;因其用处较多,人们愿知难而进。古来颇多佳作传世。 

 一、镶嵌联的使用范围及其基本内容 
 镶嵌联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现撷取数例,以现一斑。 
   1.镶嵌节气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此联描绘了“大寒”和“端午”时节的自然景象,上联镶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农事节气,下联镶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农时节日,别有一番情趣。 

   2.镶嵌姓字 
   鱼游万孔秋江冷;
   柏成林丛夏岳高。 
   此联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全部是用姓字镶嵌而成。 
   3.镶嵌序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联以一至十的序数镶入上联,以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嵌入下联,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纳入一副楹联之中,实在高妙。 
   4.镶嵌方位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放;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在镶嵌序数联中我们已经欣赏到“方位联”之妙,而这一副纯是方位之对。传说旧时张、李两考生在炎夏苦读,暑热难当,乃共食一瓜,张生出上联,描绘自己吃瓜的情态;李生一时难以对上,后展书触情,回敬下联,描绘自己读书的情景,以供笑乐。联语对仗工整,堪称佳作。 

   5.镶嵌药名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该联镶嵌了十多种药名,借药名以叙事抒情,风雅别致,诙谐多趣。 
   6.镶嵌年号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此联相传为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叫李绍仿的状元所写,联中镶嵌了自顺治至嘉庆历朝的年号,上下相连,颇显才气。 
   7.镶嵌名称 
   桂省府数次搬迁,宜山不宜,都安不安,百色百变,从此凌云直上,安居乐业;
   四战区再度撤退,向华失向,夏威失威,云淞云散,盼望龙光反照,气煞健生。 
   该联真实地记述了1944年的一段历史事实,上联镶入宜山、都安、百色、凌云、乐业等地名,下联嵌入向华(第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夏威(桂系将领)、云淞(桂林卫戍司令韦云淞)、龙光(驻防钦州、防城一线的邓龙光)、健生(白崇禧)等人名,将日寇南进时广西省政府一搬再搬的地点和国民党将领一败再败的狼狈相清晰地勾勒出来,对仗工整,切中时弊,嘲讽怒骂的愤懑之情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