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早已不成其为一个阶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40:19

 

 

本周人物·中国工人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美国道琼斯公司旗下知名财经杂志《财智》选出了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榜单涵盖政府、行业、金融和华尔街、房地产、健康和医学五个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继去年入选《时代》年度人物后,“中国工人”再次作为一个群体榜上有名。《财智》评价称,数以亿计的中国工人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对于这样的一个榜单,不同的人在解读的时候,心情是不一样的。《财智》的评选理由称:“今年许多中国工人得到了他们期待的东西: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一简单事实可能导致美国以及欧洲的“中国制造”价格的广泛上涨,但工资提高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国内消费,并带动进口。”
       应该承认,他们的解读,基本是符合事实的,但是,它显然也并不能涵盖全部“中国工人”,因为这简单的四个字,其组成部分太复杂,内涵太丰富,不是几十个字能够概括的。在它的背后,是2亿个有血有肉为生计奔波在各个生产领域的鲜活的生命,他们包括工厂矿山的职工,合资企业流水线上的民工,刚从大学毕业的产业工人,以及餐馆里的勤杂工以及各个垄断行业中的员工。他们的用工性质包括国有、事业、招聘、临时和民工……
       基于上述差异,他们的生存条件,以及对生活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工人阶级”,已很难将他们拉在同一个阵营;一句“勤劳、坚韧”,也很难彻底道尽他们的性格特性。他们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中国制造”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经济的再衰退。但他们的身份,并没有获得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社会的认同———去年,在“中国工人”获得《时代》年度人物亚军之后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许多老工人一生辛苦劳作的最终目的,是努力挣钱让孩子好好读书,永远不做工人。在写这篇评论的10月28日早晨,读到一篇报道,历时数年,数易其稿的决定工人收入状态的“工资条例”,又一次难产,年内肯定出台不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些问题。  
       这也许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在我们这个“工人”曾是“老大哥”的国度,在价值多元化的过程中,“老大哥”成为贬值最厉害的一个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名义上的“当家做主”,到事实上的成为资本的雇佣者,这种身份的变异,究竟是一种价值的真实回归,还是贬谪与失落,其正负效应自有历史去验证。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声音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谈判的能力还太虚弱,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与他们实际做出的贡献并不成正比。我们希望能在除了矿难、跳楼、讨薪、血汗工厂等新闻之外,更多地看到有关他们的形象和信息。
       当然,他们的需求,还不仅停留在情感的层面。我想多数工人,最在乎的也许不是一个“老大哥”或“时代领导者”之类的花花帽子,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需要建立持续的工人收入增长机制与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缩小社会的阶层差异,获取有尊严劳动和生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