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33:09
中医的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塞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从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中医基本理论-防治原则

     预防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变   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治则   治则是指疾病的治疗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治病求本   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在临床运用这一治则时,必须正确掌握“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等情况。   2.扶正与祛邪   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3.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4.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因此,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调理气血关系   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调理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   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的辨证观

    标本缓急:所谓疾病的标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原生与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中医学在“标本缓急”理论中,已经触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本”,类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标,类似被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着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标”,却有的产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发展了。但是,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有名医学古话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区分了疾病的标本,确定了治疗的主次先后之后,就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使阴阳的相对平衡得以恢复。总的治疗原则就是一个,即针锋相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状况,我们就利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状况的治疗方法。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塞因塞用等,借以帮助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中医学关于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原则,正是自发地利用了矛盾对立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的辩证法原理。正治反治不仅运用了矛盾的斗争性,也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异法方宜: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由于地域、气候、季节、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不同。治疗疾病既要考虑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医门法律.早明内经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异法方宜”的治疗原则,确实蕴含着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病治异同:所谓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这是中医治疗上的灵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不同的病证,在其发展过种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时,也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谓之“异病同治 "。

    中医基本特点——整体和辨证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1.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 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 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一、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中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特定的人文背景,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要素的综合,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注重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按照现代科学的一般分类,医学更多地被局限于自然科学范畴,忽视作为研究对象——人的社会属性,而中医理论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浓郁的人文属性,使其与自然科学形成对立,在讨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时,往往有许多论述从现代科学角度考察难以解释,而从人文角度思考则容易理解。诚然,人文科学本身具有的间接性和模糊性不是现代理化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的,但无庸置疑的是中西医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现在,没有人用中医理论去解释、验证西医理论,为什么偏偏要用西医的方法论来解释、验证中医呢?面对共同的医学难题应互相取长补短,把精力用在发挥自己的特色上。 中医药要发展,中医理论要现代化,人是关键因素。目前,中医界始终存在着重现代、轻传统,重理化、轻人文,重科研、轻教育倾向,其结果只会导致中医个人思辨能力的萎缩和人文精神的丧失。   二、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先进性   中医理论的先进性是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精髓应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传统特色。中医整体观念不是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认识疾病,而是始终把人及其疾病置于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和分析,随着医学的发展,实验医学正在向整体医学过渡,人类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医学由重视治病,发展到更加注重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由重视治疗人的“病”,发展到更加注重病的“人”,个体化的具体治疗将被视为临床医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治疗观,正是西医学发展到今天,欲求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实质应体现在指导现代临床的先进性上。中医理论源于临证实践,也应该回归临床,在指导临床中体现其理论价值,要全面继承和发掘中医古佚辨证方法,为现代临床诊治一些疑难病症服务;要拓宽辨证用药的范围和领域,摆脱人为规范制定的方药束缚,完整体现辨证论治的传统思想;要积极开展证候研究,探索现代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证候特点,提出相应的方药治则等。   三、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现代性   中医理论的现代性是在对原有的理论“扬弃”基础上,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现代知识,如物理学、计算机学、数学等,利用现代实践(主要指科学实验)和多学科成果,研究中医学对人体功能的认识,科学完整地揭示人体生命过程的规律,从而形成现代中医理论体系。   目前,国内影响较著的科研成果,无不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结果。作为现代中医工作者,要利用多学科成果发展自己。一是要用传统思维方法,用当今时代语言把古代的内容加以系统化。要使中医病名统一、概念规范,标准明确,对某些中医理论进行现代诠释,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是要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中医“证模型”研究,着眼模型论为特征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以及功能调节上,通过积累资料和临床经验,做全面分析总结,深化和发展“证”的内涵。三是要利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根据疾病谱和人口谱的变化,充分挖掘中医理论的潜科学内涵,满足现代临床工作的需要。
 

     学医要善体物性 

     祖国医学最讲援物比类,从物象中寻求医药的道理。因为中医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应。用物理来解释医理,在祖国医学中时常见到。 例如,一般用于药物和诊断治疗的五行归类。肾主水,色黑,凡药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参、补骨脂等,认为属肾家药,可以治肾。如病人面青,可以诊断为肝病等等。但是,从物理体会医理,更是学医者应当时时、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时候有名的医家,讲究此道,对医术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关于桑叶理肺的论述,从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体察出它能够走肺而宣肺气,用以创制桑菊饮,治疗风温轻证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颇效,即是善从物性学医者。这些地方值行我们认真加以总结。 余晚年治病主张认病在治疗之行,医贵中正,药法自然,这点认识,正得之于对物性的体认。 譬如弈道,可以适于医道。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围棋的国手,施定庵拜在他门下,跟他学棋,只争(差)一先。有一天,他与定庵共游岘山,见山下出泉潆漾纡徐,非常高兴,就对施说:“子之艺工矣!动究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未脱一先耳。”从此定庵乃悟化机之流行无迹象,百工造极,咸出自然,则棋之止于中正,犹琴之止于淡雅。于是益穷向背之由于未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而技大进,终成国手。 这些故事说明弈棋的道理可以从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医之道亦如此。布局在弈棋之先,苟穷理辨证之不足,虽有奇方妙药,亦无所措手。病不能识,何以言治。另外弈随棋转,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泉水之出一样,必顺其势而利导之。用药也是如此,药随证转,过与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这个道理,医术自可精进。这些地方正是物性给人的启示,是一般书本中没有的。可见善学医者,还应善体物性。 

               臟腑

    臟腑是內臟的總稱。臟腑學說是以長期的臨床觀察為基礎,以正反之辨證法為指導,既概括本臟的各種生理、病理現象,又聯系到相關的組織器官,綜合歸納,構成若干個功能單位。雖然臟腑在某些方面也有與現代解部學的概念相同之處,但其主要的並不是指內臟本身的解部形態,而是指臟腑的功能表現,故中醫學稱之處〞臟象〞。

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和心包;因心包是心的外圍,主要表現心的功能,故只稱五臟。腑包括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註),稱為六腑。此外,還有腦、髓、骨、脈、女子胞(子宮)等,這些器官除女子胞外均隸屬於五臟。

臟是儲藏的意思,即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腑是飲食的通道,即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臟的功能是儲藏精氣;腑的功能是受納和消化飲食並排泄糟粕。

(註)三焦:為中醫特有的名稱,目三焦可視為胸腹腔或其中臟腑及功能的總稱,即上焦指胸腔或心、肺的總稱;中焦指腹腔上半部或脾、胃的總稱;下焦指腹臏下半部或肝、腎、膀胱、大腸、小腸的總稱。

從解部學角度看,五臟六腑除脾臟以外,大致與現代醫學相符,但其生理功能則與現代醫學中相應臟器的功能有較大的區別。例如,心的功能除主管血液運行外,還包括精神活動;肝的功能包括抑鬱、發怒等情志活動,血液的儲藏以及肌肉關節活動的支配等;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飲食,轉運營養物質及水液,并統攝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腎的功能除與尿液的排泄有關外,還包括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六腑中,膽、胃、小腸、大腸、膀胱的主要功能大體上與現代生理學相似,但也有不同,如小腸還與尿液的生成有一定的關係。因此,中醫的五臟六腑按其生理功能來說是有其獨特的含義的,不能完全以西醫所論這些臟腑的生理概念去套用。

臟腑之間,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發生疾病時又互相影響,互相傳變。臟腑與皮、脈、筋、肌、骨等組織及口、舌、鼻、耳、目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聯系,這些器官和組統分別屬於五臟,所以這些組織、器官發生疾病時也常從相應臟腑入手進行治療。例如〞舌為心之苗〞,即舌從屬於心,某些舌體的病態常從心治;又如〞腎主骨〞,骨轉無力常以補腎之法調治。由此看來,臟腑的功能表現,實際上是反映了全身的生理狀態。

第一節 心與小腸

生理與病理

一、心 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統管機體各部,使之協調活動,在臟腑中居於首要地位,所以〞五臟六腑,心為之主〞。心之外有心包,保護心臟,中醫認為外邪入心,往往首先侵犯心包,如高熱時的神昏譫語即是熱入心包的表現。

心的主要生理和病理如下:

(一)主神志:神志的含義包括神精狀態、意識、思維活動等。這些機能活動都由心來主管,所謂〞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人舍也〞。如心的這方面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甚至精神異常、胡言亂語、思維混亂、意識朦朧或神志昏迷等症。

(二)主血脈:其華在面,主血脈即主管血液在脈管內運行。血液之所以在脈管內循環不息,營養全身,主要是靠心氣的推動作用。因此有〞氣行血亦行,氣滯血則凝〞之說法。脈與心相連,是血液渾行的通道,心氣的強弱,心血的盛衰直接影響血液的運行,都可從脈搏上反映出來。

如心氣不足,鼓動無能時,則脈來無力,並出現血行障礙(如血瘀),心氣虛衰,氣來不勻時,則脈律不整(如結脈、代脈)。心氣衰微,則脈細欲絕或虛數無度。血與脈之間也相互影響,血虛精虧,或失血過多可使脈道空虛而見芤脈; 血行瘀阻可使脈道不通,而出現澀脈;脈道失和又會妨礎血瘀的運行,也會出現瘀血的證候。

其華在面,因為面部血管豐富,故從面部的色澤上能反映出心氣、心血的盛衰。正常時,面色紅潤光澤;心血虛,脈失充盈,則面色蒼白所以說〞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心主血脈與心臟神二者是彼此聯繫、互相影響的。如心血不足,則心不能臟神而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等症;若勞神過度,又可耗傷心血導致心血不足。

(三)開竅於舌:前人認為〞心氣通於舌,心和舌則能知五味矣上反映出來。舌尖紅赤或舌體糜爛生瘡;痰迷心竅時則舌強不語等。因此,又有〞心開竅於舌〞及〞舌為心之苗〞的說法。

二、小腸 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受盛胃中的水谷(飲食),主化物(消化)和分別清澤(〞清〞指飲食消化後的精華部份;〞濁〞指消化後的糟粕)。胃中水谷進入小腸後,由小腸進一步消化,使清者吸收,再通過脾的轉輸而注入身體各部,成為組織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濁者或下注大腸,或滲入膀胱,形成大小便而排出體外。所以小腸有病時,除影響消化吸收外,還會出現大小便的異常,但小腸的這些功能,又往往概括在脾臟功能之內。

根據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現,可見中醫的心包括了循環、血液、中樞神經和楦物神經系統等。臨床上某些心血管疾患、血液疾患、神經精神疾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舌體疾患等,往往與心有關。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有病時主要表現消化吸收不良和大小便異常。

第二節 肝與膽

生理與病理

一、肝 肝是人體重要臟器之一,主全身血液的儲藏和調節,司肌肉關節的屈伸。肝性喜疏泄條達而惡抑鬱,故鬱怒每易傷肝,而肝有病又可導致精神情志活動的障礙。肝開竅於目,與膽互為表裏。肝經繞陰器(外生殖器),過少腹,分布於 肋,上交於頭頂,故凡外生殖器、少腹、兩 等肝經所過部位出現病證時,中醫則認為可從肝治。

肝的主要生堙和病理如下:

(一)藏血:〞肝藏血〞,〞故人臥,血歸於肝〞。這說明肝能儲藏血液並對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調節作用。當人處於安靜狀態時(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並儲藏起來;活動時,肝內的血液又被動員出來,運送到全身,供給各器官組織的需要。臨床上常由於暴怒傷肝,影響肝的藏血功能,而引起吐血或崩漏等證。

(二)主疏泄:疏泄即疏通暢達之意。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與氣的流通有關。正常時,肝的功能活動既不可太強,疏泄太過,也不可不及,疏泄無能。如肝失條達,疏泄無能,便可產生肝氣鬱結的病證,出現胸 脹痛、急躁易怒,或情緒抑鬱、胸悶痛等症。氣鬱可進一步導致血瘀,出現 痛不愈, 下結塊等。肝的疏泄功能還與膽汁的分泌排泄、脾胃的消化和脾氣散精等功能有關。若肝氣鬱結可進而影響脾胃,出現納呆、噯氣、嘔吐、腹脹、泄瀉等症狀。若濕熱蘊結,疏泄失司,膽液外溢,則可出現黃疸。

肝氣太盛或肝氣鬱結,可以化火,出現頭痛、頭暈、急躁易怒、耳鳴、耳聾、目赤等症,此即稱為〞肝火〞。化火又可生風,出現眩暈、震顫、抽搐等症,此又稱為〞肝風〞。故有〞氣有餘便是火〞、〞熱(火)極生風〞及〞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說法。

(三)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動,從而支配全身肌肉關節的屈伸,而筋又賴肝血的濡養。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出現肢體屈伸不利、麻木、痙攣、拘急等症狀。〞爪(指指甲)為筋之餘〞,肝血不足則指甲變形,色澤枯槁。

(四)開竅於目:眼與肝有密切關係。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就會出現兩眼乾澀,視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則兩眼紅赤。某些眼科疾病,中醫認為與肝有關,常從肝治療。

二、膽 膽附於肝,與肝相連,位於 下,雖為六腑之一,但與其他臟腑不同,其所藏為精汁,與外界並不直接相通,故又稱為〞奇恒之府〞。膽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膽汁,膽病主要表現為 痛、口苦、嘔吐苦水、黃疸等。膽與肝相表裏,因此。臨床上膽的病證常從肝論治。

根據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現,可見中醫的肝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肝臟和中樞神經、植物神經、心血管等系統。臨床上,這些系統的病症和眼科某些病症都可能與肝有關。膽一部分功能基本上與現代醫學的膽相似。

第三節 脾與胃

生理與病理

脾胃主管飲食的消化吸收,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故中醫有脾胃為〞後天之本〞的說法。臨床上調理脾胃是中醫治療的重要環節。

一、脾

(一)主運化:運化是運輸和消化的意思。其運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熱(消化)的食物,再經脾進一步消化,並由脾將消化後產生的精微(營養)物質上輸於肺,靠氣血的運行輸送到全身,以滋養各個組織器官。

脾氣健運,則營養充促,肌肉豐滿,四肢溫暖而活動輕健有力,口唇紅潤而光澤,因此說〞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若脾失健運,則水谷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食後堵滿,腹脹便溏,日久則出現疲乏無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口唇蒼白等營養不足的症狀。脾能運化水谷,但還要靠命門之火(腎陽)來溫煦,若命門火衰,則可導致脾的運化功能減退,而出現〞五更瀉〞(又稱黎明瀉或雞鳴瀉)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狀。

一是指輸布(運輸和敷布)水液,即對水有調節作用。這一功能發生障礙時,可導致水濕停滯。如停於頭部則覺頭部沈重如裏;停於胸膈則胸悶嘔惡;停於肺部可凝聚為痰;停於體腔則產生胸水或腹水;停於腸道則見腹瀉;停於肌膚則見水腫;充溢四肢則身困體沈等等。古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病生濕〞及〞脾為生痰之源〞等說法。

(二)益氣:〞氣〞在這裏代表機能活動的動力。人體最重要的氣是〞真氣〞。真氣與脾、肺都密切相關,脾將水谷之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清氣結合而成為真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脾益氣的作用。所以臨床上遇到氣虛患者兼有脾虛症狀時,應考慮為脾不能益氣;而遇到肺氣虛的患者也常用補脾的方法進行治療。

(三)統血:脾統血即指脾氣能統攝周身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溢於血管之外。脾氣充足則能統攝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脾氣不足則血失統攝(氣不攝血)而行於外,即所謂〞血不循經,溢於脾外〞,因而發生各種出血現象,如長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經過多等。

(四)脾的特性

脾氣主升:脾氣因能上升,故可將水谷之精氣和精微、津液上輸於肺,再輸布到其他臟腑,而化生氣血,並能維持人體各個臟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氣不升,反而下陷(中氣下陷),則出現氣短懶言,久瀉、脫肛、子宮脫垂及其他內臟下垂等症。

喜燥惡濕:脾虛不運則容易生濕,且濕邪過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惡濕。若脾為濕困,就會出現頭重、體沈,脘腹滿悶,大便溏泄,舌苔白膩等症狀。治療時宜燥濕健脾,用藥也應偏於溫燥。

二、胃

主受納和腐熟:受納是接受和盛納的意思。胃有受納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稱〞胃為水谷之海〞。當這一功能障礙時,則出現食慾不振,食量減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狀。胃能受納和腐熱水谷主要是靠〞胃氣〞的作用。

(二)胃的特性

胃氣主降:胃氣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於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則出現噯氣、呃逆、噁心、嘔吐等症狀。

喜潤惡燥:胃性喜潤惡燥,易生胃熱;熱邪亦易犯胃,耗傷胃津,而出現口舌乾燥、口渴欲飲等燥象,治療就需用滋養胃陰、清熱生津等藥物。

脾與胃一臟一腑,脾屬陰,胃屬陽;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潤;彼此互相依賴,相互制約,保持動態平衡,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功能。當臨床上出現消化障礙時,可以根據脾胃的不同功能,鑒別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別予以調治。但由於脾胃關係極為密切,如脾運不健,勢必影響胃納;而胃納失常,亦必影響脾運,故脾胃常同病。治療時也多脾胃兼顧。

  根據上述中醫對胃的認識,可知與現代醫學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醫所謂的〞脾〞則有消化吸收、調節體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第四節 肺與大腸

生理與病理

一、肺 肺位於胸腔,上達氣道,喉為門戶,開竅於鼻,為氣體出入之所,司呼吸,主氣的生化和分布,助血液循環而貫通百脈。肺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一)主氣

  主呼吸之你:即通過肺的呼吸作用,吸進自然界的清氣(氧氣)和呼出體外的濁氣(二氧化碳)。正常情況下,氣道通暢,呼吸均勻;如因病邪所傷玫使氣機不暢,肺氣壅塞引起呼吸功能不調時,則有咳嗽、氣喘、呼吸不利等症狀。

  主真氣:飲食經過脾胃消化後產生的水谷精微之氣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成為真氣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氣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它的生化、分布與調節均有賴於肺,即肺主一身之氣,故肺氣虛時可見體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等氣虛的症狀。

(二)肺主宣發和肅降:正常肺氣應宣發通暢,以使肺發揮正常生理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氣失宣,可引起氣滯胸悶、咳喘等症狀。

  肅降即清肅下降的意思。肺氣以清肅下降為順,如病邪犯肺,則可使其肅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濕停留、尿少、水腫等症。

  宣發與肅降這兩種功能互相協調,一方面使氣和津液輸布於全身,另一方面又能使機體不致於發生氣滯、氣逆和水濕停留等病變。

(三)主通調水道:水體內水液的運行依靠肺氣的通調、脾氣的轉輸、腎氣的開闔及膀胱的氣化,因而小便通利。肺所以能通調水道,主要是以靠肺氣的肅降,使水液歸腎而下注於膀胱,排出體外。如外邪襲肺,肺氣不宣,肅降無能,水液不得通調,則可出現小便不利、浮腫等症。故有〞肺為水上之源〞的說法。

(四)主聲:聲音的產生與肺的功能有關。肺氣充足人的聲音宏亮,肺氣虛弱的人聲音低微。風寒襲肺時,肺氣閉塞,可出現聲音嘶啞或失聲。

(五)開竅於鼻:鼻是氣體出入之通道,與肺直接相連。肺氣正常,則鼻竅通利,嗅覺靈敏。若肺有病則可出現鼻塞、流涕、嗅覺異常,甚則出現鼻翼煽動,呼吸困難等症。

(六)肺合皮毛:皮毛指人體的肌表與毛孔,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將衛氣和津液輸布到肌表,溫養皮毛,以維持其正常的生堙功能。肺氣充足則皮毛潤澤,汗孔開合正常,機體不易受外邪的侵襲。若肺氣虛弱,則衛外之氣不足,肌表不固,容易自汗,並易受外邪侵襲而經常感冒,而外邪侵襲肌表,又多引起肺的病症。肺與肌表、皮毛關係密切。中醫有〞肺與皮毛相表裏〞、〞肺合皮毛〞等說法。

二、大腸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廢物)。飲食經脾胃小腸消化吸收後,糟粕進入大腸然後排出體外。大腸有病,如排泄功能減弱則便秘;排泄功能亢進則泄瀉。

  總之,根據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現,可見中醫的肺主要是指呼吸系統,但對體液和血液循環也有調節作用。肺與鼻、皮毛、聲音均有密切關係,臨床上凡屬呼吸系統、體液和血液循環、咽喉等方面的疾患,多可從肺論治。大腸有病則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和症狀之異常。

第五節 腎與膀胱

生理與病理

一、腎 腎是主宰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及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臟器。腎臟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秉賦的強弱,與先天腎精是否充盛有密切關係,故稱腎為〞先天之本〞。又認為胚胎的形成始於腎,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經之根〞的說法。臨床上某些先天發育不全的疾患可從腎論治,又腎位於人體的腹部,故又有〞腰為腎之府〞的說法。腎有病時往往出現腰部的症狀。腎包括腎陰(真陰與腎水)和腎陽(真陽或命門火)兩部份。正常時,陰陽保持相對的平衡,互相協調,共同保持其正常生理活動。腎主要生理和病理如下:

(一)藏精:其含義有二:一是藏五臟六腑之精,它來源於水谷之精微,經脾運化之後,輸布於全身,其剩餘者儲存於腎,以備其他臟腑、五官、四肢之需要:二是藏腎臟本身之精,它是由先天之精和後天水谷之精結合轉化而來的,它與人體的生殖、生長、發育、衰老有密切關係。所以當腎精不足,常常出現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閉經或不孕,以及生長發育遲緩或早衰等病證,這些病證均可從補腎治療。

(二)主水:人體內水液的調節與肺、脾、腎三臟有關。肺主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脾主水液的轉輸;腎則通過腎關的開闔以調節水量,,這三部份功能總稱〞三焦氣化〞,而這種氣化作用的動力就是腎陽。所以中醫說〞腎主水〞。水液的排泄與否,主要是依靠腎氣的開闔作用,開則水液排出,闔則水液瀦留。

(三)主骨、生髓、通腦:腎主骨、即腎與骨骼的生長、發育、堅軟有關如小兒 門閉合過遲,骨質痿軟,以及成人的腿軟無力不能久立等均可從腎治之。又齒為骨之餘,故某些牙齒疾患也與腎有關,如小兒生牙過晚,成人牙齒鬆動、容易脫落等均為腎氣不足或衰弱的反映。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髓聚之為腦,故有〞腦為髓之海〞之說。當腎氣充盛,腎精充足時,則骨、髓、腦三者也健壯充實,四肢輕動有力,行動靈敏,精力充沛,耳聰目明;反之當腎精不足時,則出現智力遲鈍,動作緩慢,骨軟無力等等。近來臨床上應用耳針刺腎穴,治療小兒大腦發育不全、腦震洫後遺症,以及用中藥補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均是以這一基本理論為依據的。

(四)主命門火:命門火能溫煦全身,促進生長發育,成為各個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故命門火不足,可導致全身之陽氣衰弱。又命門火能暖脾以助水谷之運化,若命門火衰,則脾胃不能腐熱水谷,運化水濕,而出現完谷不化、五更泄瀉等症。

  命門火中與性機能有關者叫做〞相火〞。當相火不足時,則出現陽痿、早泄,滑精等性功能衰弱的證候。當腎陰不足而相火相對偏亢,而出現夢中遺精、性慾亢進等證候者,稱為相火妄動。

(五)主納氣:呼吸雖主要由肺所主,但腎能幫助肺吸氣,稱為〞納氣〞。故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之說。當腎虛不能納氣時,就會出現呼多吸少的氣喘病(如肺氣腫)。這種氣喘病需用補腎納氣的方法治療。

(六)其華在髮:毛髮生長脫落的過程反映了腎氣的盛衰。腎氣盛的人毛髮茂密光澤;腎氣衰的人毛髮易於脫落,枯槁發白。又〞髮為血之餘〞,故髮也與血有關。

(七)腎開三竅:腎在上開竅於耳,腎氣充足,則聽力正常;腎虛時則出現耳鳴、耳聾等症。腎在下開竅於二陰,與大小便的排泄、性機能活動有關。故大便溏泄,小便困難或淋漓不盡、陽痿、早泄等均可從腎治。

(附)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宮,即子宮。有主管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功能。沖脈、任脈皆起於胞宮,而沖脈、任脈又與肝、腎關係密切,女子在發育成熟後,腎氣旺盛,天癸(月經)始至,子宮乃有孕育胎兒的功能。

二、膀胱 膀胱是儲尿和排尿的器官。當膀胱有病時,就會出現小便的異常和排尿困難。膀胱之所以能排尿,主要靠腎的氣化作用。當腎的氣化功能減退時,則出現排尿困難,甚至尿液瀦留。腎氣虛不能固攝時,又會出現小便淋漓不盡,甚至尿失禁。

  綜上所述,腎的生理功能包括現代醫學生的生殖、泌尿系統及部分內分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這些系統的疾患都可能笸腎有關。膀胱的功能與現代醫學的認識基本相似,主要是儲尿和排尿的作用,其病變也主要表現在泌尿功能方面。

 

    为什么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 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热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古书《内经》说“安谷者昌,约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烦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不仅使我们对脾胃认识有所启发,同时对我们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鉴。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历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我们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是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這些功能活動是以氣、血、精、津液等作為物質基礎的。由於臟腑經絡功能活動,這些物質不斷被消耗,又靠臟腑經絡功能活動不斷得得補充和滋生。臟腑的功能活動和它的物質基礎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
第一節 氣
一、氣的涵義:一是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如飲食中的水谷之氣,吸入之清氣(即氧氣)等,即所謂〞人之有生,金賴此氣〞。二是指生命活動的動力,如臟腑之氣。所以,氣有物質和功能兩種涵義。
二、氣的來源與生成:氣分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也稱為元氣,稟受於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後天之氣為由肺吸入之清氣與脾胃運化水谷所產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結合而成。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合而稱為真氣或稱正氣。(內經)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氣的來源與生成的概括。
三、氣的分佈及其功用:真氣充遍全身,無時不有,無所不至,以營養機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內在動力。真氣偏盛偏衰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健康情況。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說明正氣旺盛不易患病,正氣虛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於氣的分佈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一)宗氣:積於胸中,是飲食水谷所生化之氣與吸入之清氣結合而成,是一身之氣的運行輸佈的出發點。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語、聲音、呼吸強弱,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注心脈而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以及肢體的寒暖和活動能力,多與宗氣有關。
(二)營氣:宗氣貫入血脈裏的營養之氣,行於脈中,與血的關係密切,故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的說法。可見營氣與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發揮營養機體的功能。
(三)衛氣:宗氣宣發於脈外的叫衛氣。其性剛悍,善走竄,達於體表,溫潤皮膚、肌肉、滋養腠理,司汗孔的開闔,以防禦外邪,故叫〞衛氣〞。例外邪侵入機體,衛氣即起而抗邪,故發生惡寒、戰慄、汗毛豎起等症狀。衛氣勝邪,則惡寒解,熱退病除,反之,則寒熱不消,疾病繼續發展。
(四)五臟六腑之氣:如心有心氣,脾有脾氣等等。心氣不足,則出現心悸、氣短等;脾氣不足則有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可見各臟腑之氣是維持其生理功能的動力。
  以上各氣,雖然名稱不同,分佈各異,但其功能可歸結為三點:1氣能生化萬物,滋養人體的一切臟器組織。2由於氣的動力作用,能使一切營養物質輸佈於全身。3有保護人體,防禦外邪,調節內外環境統一的作用。
第二節 血
  血是在脈中循環流動,運載精氣,營養全身的液體。營氣行於脈中,故營氣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全身的主要組成成分。營氣和血的關係密切,可分而不可離。常合稱為營血。
  血的生成,來源於水谷之精氣,通過脾、心、肺的作用化生而成血。故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升〞的說法。
  血運行於全身,循環不息,以營養機體各部。血盛則形體也盛,血衰則形體也衰。血的化生與運行必須依賴於氣的作用,所以說,〞氣為血帥〞,〞氣行血自行〞,〞氣滯血亦滯〞。但氣的這一功能的實現,又須依賴於血的營養,故又有〞血為氣之母〞的說法。氣血之間有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臨床上遇見血瘀者,不僅要活血,還要行氣;血虛者,不僅要補血,還要補氣,這樣才能氣血調和,恢復健康。

第三節 精
  精的涵義有二:一是指生殖有關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臟之精,由飲食水谷而來,即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藏於腎,是人類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質,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之說。後天之精,由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產生之精微物質,臟於五臟,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叫五臟之精。五臟之精充盛,注入於腎,通過腎氣的作用與先天之精結合轉化為腎精。當機體發育到一定階段,生殖機能成熟時,腎精又能轉化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互相依存,沒有先天之精,不可能有後天之精,而先天之精又必須依賴後天之精不斷滋生,故有〞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的說法。

  總之,在人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精不斷地消耗,也不斷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補充,所以精不僅是人體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又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它密切關係著人體的生殖、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的整個過程。

第四節 津液

  津液是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它來源於飲食,經脾胃運化之後產生水谷精微的液體部分,注入經脈,輸佈全身,營養機體。

  津與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質、分佈部位和作用各有區別。清而稀者為津,滲透浸潤於肌膚腠理之間,有濡養肌肉、充潤皮膚的作用,如組織間液,淋巴液等。濁有稠者為液,流行灌注於關節、腦髓,孔竅等處,有潤滑關節、滋養腦髓、濡潤乳竅的作用,如關節液、唾液等。津與液就整體的功用來說又同屬一體,互相影響、互相轉化,所以津與液常常并稱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組織成分,故與血的關係密切。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適量的津液。津液有多餘,則經過氣化變成廢物排出體外,藉以保持體液平衡。如出於腠理為汗,下輸膀胱則為尿。我國醫學認為〞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因此,體內水液的調節,依賴於肺、脾、腎三臟共同完成。腎主水,司腎關的開闔,以調節水液。

腎的功能失調,津液運行障礙,則水液停留而發生痰飲、水腫等證。津液不足,則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枯燥乾澀,甚至四肢攣急、抽搐等,如大汗或利尿過多均可發生這些病症,稱為傷津液。津液與血關係密切,大量出血也會出現傷津液的證候,故有〞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及〞亡血家忌汗〞之說。氣與津液之間也是相互滋生相互作用的。氣虛則氣不化津而出現津液缺乏,傷津者則化氣無源,又可出現氣短、無力等氣虛的證候,所以又有〞耗氣則傷津,津傷則耗氣〞的說法。

  從氣、血、精、津液之間的關係來說,四者同源於水谷之精微。其生化、功能、分佈與臟腑之間的關係雖然各有不同,但實際上是互相聯繫,構成不可分割的體系,既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協調一致,共同維持正常人體的生理功能。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且各具特色。这里,我们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疗法分类,选择一部分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药物疗法   指通过口服药物,经由消化器官吸收,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本法是在临床各科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法。   
    二、针灸疗法   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人体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三、推拿疗法   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科的治疗,对骨伤科疾患、小儿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为适宜。   
    四、外治疗法   药(热)熨疗法   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贴疗法   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头痛、呕泻、自汗盗汗、脱肛、眩晕、面瘫、风湿痹病、疮痈癣疹、扭挫伤、口腔溃烂、烫伤等。   敷脐疗法   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常用于眩晕、盗汗、便秘、尿闭、遗精、阳痿、阴挺、痛经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熏洗疗法   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湿疹、癣疥、肛门病、阴痒、眼疾、跌打损伤等病症。   腐蚀疗法   选用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敷涂患处,以蚀去恶肉,促使新肉长出的外治法。主要用于体表疮疡、癌瘤、流痰等。   放血疗法   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割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或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刮痧疗法   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纽扣等工具,蘸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痧症”及中暑、感冒、喉痛、腹痛、呕泻、头昏脑胀等病症。   
    含漱疗法   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类的药液含漱于口中,以清洁患部,治疗口腔、咽喉部疾病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喉痹、乳蛾、牙痛、口糜、口疮等病症。   
    噙化疗法   将丸剂或片剂药物噙在口中含化,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于口腔、咽喉疾病及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   
    喷雾疗法   将药物的溶液或极细粉末经喷雾器或雾化器等形成药物蒸汽、雾粒或气溶胶,供呼吸道吸入或局部喷洒,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所用药物应据病情不同而配制。常用于治疗鼻部疾患及厥心痛、昏厥、肺胀、久咳等病症。   
    烟熏疗法   利用药物燃烧后的烟气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急救、肛肠可疾病、口耳鼻疾病或作为杀虫避秽、预防疾病之用。   
    灌肠疗法   以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泻毒、化瘀、理气等,适用于肾绝、肠痹、肛门病变等的一种治疗方法。   药栓(坐药)疗法   将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制成长圆形固体剂型,通过插入肛门或阴道而给药,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治疗肛门与肠道疾患、阴道与胞宫疾患。   
    药线疗法   用桑皮纸、丝绵纸或拷贝纸蘸药或内裹药物后,插入病变部位,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痈疽疮疡、流痰、癌瘤等的治疗。   结扎疗法   用“线”结扎或缠扎,使病变部位经络阻塞,气血不肠,渐至脱落坏死,再经创面组织的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痔核、息肉、赘瘤、赘疣、毒蛇咬伤、脱疽等。   
    整复疗法   通过手法或以手法为主,并借助器械,使移位的筋骨恢复其原来的位置,以治疗筋骨损伤的一种方法。本法分诊断与治疗两个部分,即首先通过触摸伤处及X线诊断筋骨损伤的部位与程度,然后运用手法使其复位。适用于骨折、脱位和伤筋。   夹板固定疗法   用扎带或绷带把木版、竹板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经复位的肢体上,以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方法。使用于各类骨折。   
    五、饮食疗法   应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或用药物和食物一起烹制成食品,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细分为食疗、药膳、药饭、药粥、药酒、药茶等。   五、意疗法   根据中医学的形神理论和情志学说,通过语言开导、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音乐歌舞等手段调节精神情志,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味与健康
    酸、苦、辣、咸五味是人们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食物的滋味不同,其功效作用也不相同。与人体的健康关系也十分密切。如果食物滋味调配得当对人体健康是大有神益的,若偏嗜其中一味,则有害于身体健康。   甜味:   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造成壅塞等症状,不仅使人血糖升高,胆固醇增高,体重上升,甚至容易诱发心血疾病,并且还会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的缺乏。   酸味:   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中医认为酸味入肝,适量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牌开胃之功,并可增加肝脏功能,提高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醋酸还具有消毒作用,但过量吸食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   由有机碱或无机碱离子产生,如茶叶、咖啡、可可等食物均呈苦味,就是因。为其含有茶碱、咖啡碱的原故,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具有解除潮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多食将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辣味:   由辣味素构成,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肌体代谢,以及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但食之过量会刺激胃粘膜,并可使人患上痔疮、肛裂、便秘、消化道溃疡等症。   咸味:   由氯化钠组成,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能软坚润下,它具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至平衡及水、钠、拥代谢的作用,在呕吐、腹泻、大汗后适量进些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但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克盐就足够了。

 

    「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人體的健康,受氣節變化、地理環境、以致時間運轉的影響。每日的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三者的關係如下:
 

時間

時辰

經絡

臟腑

23:00 - 1:00

子時

   

1:00 - 3:00

丑時

   

3:00 - 5:00

寅時

   

5:00 - 7:00

卯時

   

大腸

7:00 - 9:00

辰時

   

9:00 - 11:00

巳時

   

11:00 - 13:00

午時

   

13:00 - 15:00 

未時

   

小腸

15:00 - 17:00

申時

   

膀胱

17:00 - 19:00

酉時

   

19:00 - 21:00

戌時

   

心包

21:00 - 23:00

亥時

   

三焦

    根據「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經常在某時辰感到某臟腑不適,可能是該臟腑受病邪入侵,或較虛弱所致。不過,由於臟腑互相影響,問題可能出於其他臟腑。


    舉例說明
病症 :頭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適、消化不良
問題 :工作、應酬繁忙,經常半夜兩、三點才睡
解釋 :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三時行的是膽經及肝經。若該段時間不休息,肝火便會上升,以致頭痛充血、感到不適。同時由於肝氣上升,影響脾胃,因而感到胃痛。

以陰陽五行來解釋,肝屬木,脾屬土,木剋土,因此肝若不適,胃脾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