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钟二环路跑一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6:12
主题:一群疯子!13分钟二环路跑一圈 ZT
作者:春风0303  发表日期:2006-01-18 12:22:08
[表状]
2006年01月11日08时53分来源:北京青年报
凌晨的二环路
稀少的车流
接近红区的转速
引擎的咆哮
卸压阀上美妙的声音
这几句话,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网上的QQ群里的主题词,他们被称为京城里的“头文字D”。很早就听说过北京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像电影里的周杰伦一样,在夜色笼罩下,相互炫耀自己对极速的渴望。当京城沉浸在凌晨的静谧中时,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箭一样“射向”聚集地,然后开始自我陶醉的游戏,那是真实的游戏,凶吉难卜!关于这个群体,有着种种传说,其中“二环13”是最大的一个也是最广为流传的。
■“二环13”不是传说
所谓“二环13”是指用13分钟开车在北京的二环路上兜一圈儿。
二环路,北京最接近市中心的环路,全长32.7公里。13分钟绕二环一圈儿,意味着平均时速要达到150/公里·小时,也就是每分钟要蹿出去2500米。那是什么感觉?恐怕下面的数字让感觉更具体。
专家们在设计北京的二环路时,对它每天的车流量给出过一组数字:在时速60到80公里/小时的基础上,每小时车流量为8000辆。那么每分钟的流量就是133辆。以“二环13”的速度,它超过二环规定限速60到80公里/小时将近2倍,想象一下,每分钟它会超过多少辆车?266辆车!用“转瞬即逝”的词语来形容“二环13”一点儿也不夸张!
不要以为这是耸人听闻,“二环13”不是传说。这是京城中的“头文字D”们创下的纪录,时间是去年的夏天。
■头文字D自有规矩
既然不是传说,就一定有很多故事发生。他们怎么会到二环上呢?知情人说:其实他们的飙车有两种方式。直线和“跑街”。
直线(0到400米直线加速,简称04)
地点:北京东南的亦庄开发区。因为是个新开发的小区,道路相对封闭且有足够的长直距离,被“头文字D”们选为比赛04直线加速的地方。
规则:用他们自己的话叫“并一把”或者“挠一回”。“并”是两车并排同时出发,看谁先冲到终点。而“挠”这个词儿是一个象声词,当两车在起点等待发车指令时,两车轮胎拉出声音,油门到底,他们叫“地板油”。车冲出去的时候,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非常刺耳,很像挠地一样。
参与方式:这种比赛一般没有固定时间,通常是在凌晨2点到4点左右。相约的方法很随意,也许就是几个人刚刚在酒吧或者歌厅里出来,或者谁跟谁在吃饭的时候谈论刚刚改装的车加了什么装备,有人不服,或者什么原因都没有,反正只要想玩了就开始约,你约我,他约你,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在亦庄见面。什么车都可以“并”。奥迪A4、高尔夫、宝来、菱帅、马自达RX8、捷达,改装过的和没改装过的都可以。赢了的就是高兴,也不管别人是否在睡觉,打通电话就喊:“哥们赢了那傻X!”
跑街
地点:二环路。起点和终点设在二环路的钟楼过街桥处。想不到吧,北京城的祖先们建钟鼓楼是为了“晨钟暮鼓”,让京城子民恪守时间的节律,而几百年后,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钟楼却替祖先们见证了徒子徒孙们对清规戒律的恣意妄为。如果先人们地下有知,恐怕会惊讶得“回光返照”,跳出坟墓来。
规则:通常是两辆车“豁”。从二环内侧的钟楼入口进入主路,排量大的车在后面,一旦进入主路,就各显本领冲进车流。观看的人都到过街桥上,大约一支烟的时间,两辆车返回,车头在先为胜。
参与方式:同样没有什么具体的时间。这种方式已经持续两三年了。很多时候是有人提出挑战,双方都分别打电话通知自己的朋友助阵,输赢可能就是谁给谁加满一箱油。
■传说的诞生
有关怎么开始到二环上飙车的,或者“二环13”怎么产生的,有很多版本。记者所听到的是其中一种。
是炮仗的,必然要响。“二环13”是从一次偶遇开始的。当事人都以车为名,菱帅、宝来、高尔夫。某一天,经过改装的菱帅,车身炫目,车过之处,“嗵嗵”声震天,那是排气管发出的声音,似乎在说“看我多牛!”正在此刻,一辆高尔夫开始追它,两辆车“豁”了半圈二环,出来之后如同江湖中互相欣赏的侠客一样交换了电话。菱帅晚上见到自己的哥儿们说了当天的偶遇,立刻打电话约来了高尔夫一起去歌厅唱歌,席间高尔夫一伙人里挑事儿,说:怎么样,你们谁跑得好啊,上二环比一把吧?口气很狂,明码标价,赢了的拿8000出来请客。菱帅这些人一听就“炸”了,怎么着,用钱挤对我们!哥儿几个谁也不缺这8000块,干吗瞧不起人啊!走,就跟你们拼一把,让我们这里的一号战神(没有改装过的宝来)出马,就这么着,以后谁和谁要是比,就上二环了。
也有圈儿里的人分析过为什么会选二环。绰号“刺客”的人如此分析:二环在市中心,大家集合起来比较方便,要是五环、六环的,太远了。另一个原因是二环一圈时间不会太长,观战的人还能等,要是时间太长,没人看,飙车人的虚荣心就少了观众“仰望”的满足感。最重要的一点是时间。在二环飙车不是在凌晨,而是在夜里九十点钟的时候。因为如果是在凌晨,路上车不多,那纯粹是比速度,跟在亦庄没区别,那就是谁排量大谁占先,没什么技术含量。九十点钟的时候,路上车流跟平时差不多,这个时候比,就是看技术,说白了就是看谁敢“豁”。
“二环13”出现的当天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去年仲夏一个普通的晚上,9点多钟。一个当天出现在现场的人这样描述场景:“鼓楼二环的辅路上摆满了车,争奇斗艳,都是改装过的。非常整齐,一个挨着一个,像是专人码放的一样。天桥上挤着的人一看就特另类,头发有红的、有蓝的,叽叽喳喳的。我到天桥上正看到两辆车轰隆隆地进入辅路,一辆是高尔夫,红色的,另一辆是宝来。等进了主路,所有人掉回头抻着脖子看西面,我觉着也就刚跟人说了两句话,就有人喊‘回来啦’,远远看那两车,像电脑游戏里赛车一样,钻来钻去,红高尔夫快得好像带着红尾巴,‘刷’地就冲过桥,就听有人又喊上了‘*跑了13分啊!’,人群里乱纷纷地像回声一样不断响起‘13分’的发音。事后,当有人跟我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已经成了一个传说,名字就叫‘二环13’。”
■最后一次是在去年圣诞节前夜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以后的无数次。从那时到现在,最疯狂的时候几乎天天到二环上跑,隔几天就会豁一次。现在圈里要说谁跑二环用18分钟,那等于骂人,最次也在15分钟内。于是,很多人把13分当成一个靶子,总有人对此表示不屑与不服。圈子里自己有个QQ群,经常会有人出来挑衅,有说我12分就成,也有说9分的,但没有一个敢于真正跟“二环13”比一次,因为没有人敢像“二环13”一样“豁”得出去。
“我们这些人,别看长得都挺文静的,一开起车来跟浑蛋似的。”这是圈里人对他们自己的形容。刺客坐过“二环13”的车跟他跑街。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腿是僵的,因为一直蹬着地板;手是酸的,因为一直拽着车上的拉手;胸口是疼的,安全带勒的。当车到东二环的时候,四条车道全是车,只有紧急停车道空着,而这里的紧急停车道比其他地方都窄,“二环13”就蹭着马路牙子挤过所有车,刺客惊恐万状地看着轮毂擦出的火花和白烟,真他**恐怖!虽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这种疯狂在去年的圣诞节前一天被制止了。当天也是已经约了很多人,两个车已经出发,但警察赶到了,这些孩子像会施魔法一样,瞬间消失。从那时起,他们进入了对外界封闭的状态,如同冬眠一样。毕竟是孩子,当真正的压力摆在面前,他们一样束手无策。
■江湖众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京城中的“头文字D”们也是一个江湖。他们大多是80年代生人,父母是中国最早富起来的人。有大学生、小“海归”、IT业白领、小有名气的艺人,共同点就是不缺钱。
人物一:“二环13”
大冬天的穿个浅黄的背心,外罩一件棉袄。脸上是一种乖孩子的表情。看到街上停了一辆国产最新PRUIS,坐进去像老农得了头牛似的兴奋,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搞明白PRUIS打火是按一个按钮这么简单时,就高声叫着:“**,这车搞得我跟没文化的似的!”其实,他在加拿大呆了两年,英语听说如同母语般流利。
人物二:大明星
他跟中国电影圈的人很熟。别看年纪小,跟很多大导演、明星合作过,也算一颗小星星。和朋友见面的晚上,刚进咖啡吧里就遇到了电影《洗澡》的导演,他跟人家随意打个招呼,本来很“转”的他突然安静了片刻,显出明星遇到粉丝般的矜持。一会儿就又像“烂仔”一样跟朋友玩起“斗地主”了。他的车是辆菱帅,第二辆了,正在改装中,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时候,他要成为最拉风的菱帅车主。
人物三:刺客
他跟圈里所有人都熟,有时候“拼车”的双方需要他来做和事佬。随父亲去日本回来以后,对改装的热情近乎疯狂。辞去IT白领工作,现在经营着自己的改装店。
生活,在极速中漂移
每次看到《我们的爱》的MV里,两个主角衣衫褴褛拉着手飞奔着逃亡就很憧憬。亡命是种境界,极速,是这种境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没有亡命天涯的机会,只能从极速中追求这种境界。喜欢那种在风中呼啸而过的感觉,但赛车不是人人都能玩的,特别还是我这样的女生。所以当我看到那群开着拉风的房车在环线上穿来穿去的青年,就认定他们能带我去那个境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逮住了传说中的那辆排气管快响过飞机的菱帅,要那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男生带我去兜一圈。当时他的车新的改装还没有完成,动力不是很足,他有些抱歉地说:“我的车现在最慢呢,这样不是很亏待你?”我心想,那最好了,万一太快了我受不了,像《头文字D》里那哥们儿一样丢人的吐了怎么办。于是我们在没有人的路上兜了一小圈,他奋力地将油门踩得吱吱响,然后不停地向我解释车现在的状态还不行,勉强带我玩了几个“甩尾”,就是在一段直道上正着倒着甩了几下,如果在过弯处,这就是真正的漂移了。虽然算不上极速,但是坐在车里瞬间失重的感觉让我很爽,四处炫耀我也算体验过传说中的漂移了。而且坐在震天响的车里跑起来,就算只开到100还是觉得很拉风。
坐在咖啡吧里,听他们说着飞车的经历,一句也插不上嘴,我想我当时表情很傻,幸好没人注意我。他们说谁谁谁的车哪一次又干掉了一辆好车,说谁跑起来最不惜命每次回来车会带着伤,说惊险的被交警堵路然后成功逃脱,说什么时候要把车改成最牛的样子,说要拼掉谁……我开始想像在车流以平均40的速度前进的二环,几辆车以160的速度穿行着。另外一些人和一些车聚在他们该聚的地方观战,像极了台湾电影里的那些飙车集会。很难想像这样的电影情节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虽然我渴望。
冬天了,二环已经没有飙车集会了,但是车还是要玩的。因为圈里有人换了新车,或者因为有人的车又动了些手脚,也或者只是因为谁吹了自己的车牛,另外的人不服气,所以车还是要飙的。只是凌晨三点的一时兴起,几个电话就邀来了一帮人。我跟着那个菱帅是最早到了,很兴奋能够看到午夜飞车集合,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看到一车队撒着欢儿的在你面前跑那种感觉也挺震撼的。拼车很简单,就是在规定的路线上直线加速看谁比较快。两辆或者三辆一组,并排在起点的时候还总是要挂空挡猛踩几下油门,弄出呜呜的声音表示挑衅。看着他们激昂的大声争论着战况,我连车都没碰到一下也觉得很过瘾。
固执的认为所谓的极速,是相对的极速。就是在二环上你能嗖嗖地从别人身边飞过。曾经坐过朋友的车在五环上奔到190,那种感觉肯定不如160的速度在车流中穿行。生活不也是这样吗?纯粹的状态也是相对的。
所以终究我还是成为不了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是一群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惜钱也不惜命。我是不惜命的,却不得不为着父母珍惜我自己。所以我永远过不了这种纯粹得只有速度的生活。可我所能领悟的就是:生活,也是一种极速,往前飞去,反正都是要过弯的,就过得漂亮一点,在极速中漂移吧。
汽车专业人士看“二环13”
在二环上风驰电掣的那些车,都是常见的民用车型号,高尔夫、菱帅、POLO。可是别以为你贴几张贴纸装扮得很拉风的样子就能上去演飙车好戏了,那些可能看起来貌不惊人的车壳里,都是经过了精良的改装。
目前国内的汽车改装店有很多,但是专业人士指出,中国的改装市场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国内的改装店对大部分车的了解还不是很详尽,改装起来比较潦草,对外表的改装多过对车性能的重视。这是跟香港、台湾差距很大的地方。香港、台湾的改车行目前都比较专业,对车的更改非常厉害,主要是向欧洲、日本学习的结果。
当然,给自己的爱车贴上帅气的贴纸也是汽车改装的一种形式,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改装,是希望汽车在性能上有所突破,成为理想中的车。这主要就是内部配件的改装,不外乎是安全系统、刹车系统、电路系统等部分,细部如轮圈、引擎、外观上增加扰流的配件、底盘降低、排气管等。轮胎的加大可以提升汽车在行进间的稳定度;底盘降底是为了加强稳定性、扎实度;扰流配件是为控制行进间的气流,也就是减少乱流及增加下压力;排气管改变是为了使引擎汽缸的运作更顺畅。以台湾著名的改装车俱乐部BMWCHENGI俱乐部的E34战车为例:双涡增压2.5直列六缸引擎;KONI避震器;BremboF50前四后而活塞加手工双片式通风碟;头中尾直通四管排器管;MOMO方向盘;甚至还有包覆性强的赛车坐椅。
“二环13”的那辆传奇的红色高尔夫配备了180匹1.8T的发动机,变速箱更换了相应速比的尺寸,使用高低软硬可调的避震器,制动系统前后的刹车盘都加大了,并且使用了更宽的轮胎。为这辆车进行改装的改装师介绍,车的改装最重要的就是均衡性,就是说动力系统提升了,车的其他方面也要跟上:“这辆红色高尔夫在均衡性上还不错,但是改车是无止境的,不断的调试以求达到车的性能不断完美。”
日本飙车
赛车,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的一项体育运动,在日本却有着庞大的业余爱好者队伍,他们总是在夜深人静的黑夜聚集在各处的赛道上驰骋,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也是非常努力地为此而生活。《头文字D》便是描写这样一群人多彩生活的动画作品。该片原名是《InitialD》,意思是D字第一名,“D”是Drift的简写,就是车迷们平时说的“漂移”(汽车用语:指车疾速行驶时疾速拐弯,车轮横向滑动的状态,又名“甩尾”),全部的意思就是“漂移”第一。
法国飙车
一向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玩起飙车来也毫不逊色。法国速度与搞笑的杰作《的士极速》系列影片中,有不少TAXI飙车的惊险刺激镜头。吕克贝松的这部系列大作把极速飞驰的快感发挥到了极致。标致也借此把406的优异性能展现给喜欢极速体验的朋友,无愧于弯路之王的美誉。法国导演是很爱国的,所有追车戏都是法国车赢过外国车,戏中标致把三菱和奔驰追得人仰马翻。
美国飙车
洛杉矶街头的年轻人将疯狂飙车当作是建立权威和赢得赌赛的手段,以期一战成名,赢得荣誉和财富。电影《速度与激情》展现了这种美国飙车一族的壮丽生活。作为飙车电影的系列片,为了给观众最新最震撼的感受,在第二部里短短36小时内竟集结了700多辆前所未见的超级改装跑车,一度造成圣塔蒙尼卡周遭交通瘫痪,但也将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影片中用到了各种跑车,五颜六色炫亮超酷的skyline款汽车,在片场随处可见。毫无疑问,本片对好酷斗勇的年轻人来说会拥有非常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记者手记
听说有这样一群人是在去年的春天,当时就想找他们聊天,但一直没有实际行动。夏天的时候再次听说,是说他们把飙车的场地挪到了二环,但同时也得知,他们在二环的飙车近乎疯狂,已经引起了警察的注意,相关人员被列为调查对象。
飙车不是他们独有的举动,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汽车发达国家里都有这种“地下飙车”。中国在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将越来越多。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市交管局的一位警官。他对这种玩车方式持强烈反对态度。指出这是既违反交通法规,又缺乏交通道德的行为。在二环上飙车,违反了《北京市交通安全法规》关于限速和频繁变更车道的规定,是应该严厉禁止的。这位警官建议这些玩车的青少年要想体验赛车的刺激,还是上专业的赛道,这样对自身和别人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